《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4-04-14

《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通用5篇)

篇1:《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结合淳安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共建特别生态区、共享康美千岛湖为契机,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到 2021 年 9 月,达到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指标要求;到 2021 年,通过首批省级评估,建成省级“无废城市”,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到 2023 年,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得到巩固提升,争创全国“无废城市”。

二、建设指标体系 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总计 38 个,其中必选指标 26 个(无标记),自选指标 4 个(△),参考指标 5个(○),另根据淳安实际发展和治理状况,增设自选指标2 个(▲),参考指标 1 个(˜)。

序号

目标

指标内容

2021 年建设目标值

责任单位

(数据来源)产废无增长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年度增长率 负增长 统计局、生态环境分局 2 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总数年度增长率 5% 生态产业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的工业园区占比 100% 生 态 环 境 分局、发改局、生态产业局 4 城乡生活垃圾增长率 城镇 零增长 城管局 农村 零增长 五水共治指挥部 5 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度增长率 负增长 农业农村局 6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90% 住建局 7 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 70% 邮政局 8 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 100% 规划资源局 9 资源无浪费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7% 生态环境分局 10 生 活 垃圾回收利用率 城镇 60% 商务局 农村 60% 五水共治指挥部 11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60% 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挥部、住建局 12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资源回收率 80%以上 卫健局 13 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农业农村局 14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99.5% 农业农村局 15 设施无缺口 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率 99% 生态环境分局 16 生 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 100% 城管局 农村 100% 五水共治指挥部 17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 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100% 住建局 19 农 业 废弃物安全处置率 病死猪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 90%以上 农业农村局 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 90%以上 20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数量 2 个以上 商务局 21 监 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企 80% 生态环境分局

管无盲区 事业单位上网率 以上 22 村(镇)网格化巡查队伍覆盖率 90%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3 危险废物运输转移联单和电子运单互联率 100% 生 态 环 境 分局、交通运输局 24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查处率 100% 公安局、生态环境分局 25 固废无倾倒 生 活 垃圾分类覆盖面 城镇 100% 城管局 农村 100% 五水共治指挥部 26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100% 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 27 实验室废弃物集中统一收运覆盖率 100% 市场监管局、教育局、生态产业局 28 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 100% 农业农村局 29 农业废弃包装物品回收率△ 80% 农业农村局 30 农业废弃包装物品处理率▲ 90% 农业农村局 31 保障无缺位 “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2 个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2 “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 建立考核办法 考核办 33 污水无直排 “ 污 水零直排区”年度工作完成率○ 镇 100% 五水共治指挥部、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 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

100% 生活小区 100% 34 农村生活污水纳管率˜ 85% 五水共治指挥部 3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80%以上 住建局 36 废气无臭味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完成省市任务目标 生态环境分局 37 年度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 负增长 生态环境分局 38 公众满意度 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90%以上 生 态 环 境 分局,统计局 三、工作举措

(一)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量收集利用农业废弃物 1.科学调整用肥结构和施肥方式。优化用肥结构,扩大配方施肥的应用范围和施用面积,每年推广应用专用配方肥4000 吨以上。改进传统施肥方式,加快推进机械施肥应用。(农业农村局牵头)

2.构建完善的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设立主要农业废弃物收集点,提高农业废弃包装物的再利用率。鼓励选用多功能棚膜和可降解地膜,推行废旧农膜分类回收处理。到2020 年,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 90%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分别达 80%和 90%以上。(农业农村局牵头)

3.全面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落实就地就近消纳或异地综合利用,确保生态化畜禽养殖污染“零直排”。推进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到 2020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5%以上,重点开展农业废弃物减量、资源化试点工作。(农业农村局牵头)

4.完善智能化沼液配送体系,健全液肥配送服务网络。扩大沼液配送服务范围及种植基地面积,实施消纳清单,科学有效配送沼液,做好种植基地液肥使用和液肥配送车量的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及监管。(农业农村局牵头)

5.完善全县一体化病死动物收集处理体系。到 2021 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率达 100%。(农业农村局牵头)

(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分类运处生活废弃物 1.。

严格落实《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置。统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保障生活垃圾管理的资金投入。(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挥部、商务局、规划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牵头)

2.进一步推进源头减量。各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的政策和措施。企事业单位推行绿色办公。(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别牵头)倡导光盘行动,推动易腐垃圾减量化。(商务局牵头)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包装,到2022 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提高到 50%以上。(发改局牵头)推行净菜上市、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新旧果蔬批发、集贸市场按相关要求实现果蔬菜皮就地处理。(市场监管局、建设集团牵头)

3.建设分类投放体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配套设施规范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施管理责任人制度。装饰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养护产生的绿化垃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挥部、住建局牵头)

4.。

完善分类转运体系。建立生活垃圾中端转运体系。(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挥部牵头)推动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到 2022 年,建成一个 10000平方米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商务局牵头)完善有害垃圾转运点建设,建成 1 个有害垃圾转运点。(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袋)规范化分类处置。(卫健局牵头)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包装,到 2022 年,建成一批快递包装物回收点。(邮政局、发改局牵头)农村生活垃圾进

行分类收集,易腐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处置。(五水共治指挥部牵头)

5.提高分类处置能力。适时提标改造现有的焚烧处理设施,实现全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和生活垃圾“零填埋”。(城管局牵头)适度超前谋划布局、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发改局、规划资源局牵头)加快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建设易腐垃圾处置厂。(城管局牵头)

6.加强航运污染控制。推行刷卡制度,建立智能化监控平台。控制各类旅游船舶和客运船舶餐饮规模,并严格执行污水上岸、垃圾上岸制度。(海事处牵头)

(三)打造绿色建筑,提升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水平1.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并促进绿色建筑提标,新建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58.65%,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41.35%。(住建局牵头)

2.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利用。建筑垃圾实现源头减量、规范清运、安全处置和有效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城管局牵头)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及分质利用,将建筑垃圾源头管理纳入文明施工工地等考核内容。(住建局牵头)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项目,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利用处置。(城管局、住建局牵头)

(四)抓好绿色生产,实施工业固废资源循环治理 1.加强源头减量化。强化废水分质分流处理,源头减少污泥产生。(生态环境分局牵头)2020 年完成 3 家企业清洁

生产审核,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认证。(生态产业局牵头)促进工业园区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推动再生水(中水)回用率到10%以上。(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2.建设分类收集储运全过程监管体系。督促企业做好固废信息填报,建成 1 座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点和 1 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二次分拣中心。(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3.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开展 2 家铅锌选矿尾库矿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到 2020 年,关闭 13 家矿山,绿色矿山名录库计划入库率达 100%。(规划资源局牵头)2021年完成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三联尾矿库清库治理工作。(应急管理局牵头)到 2022 年,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 100%,废弃矿山治理率 100%。(规划资源局牵头)

(五)落实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建立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深化污水零直排。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确保治理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住建局、建设集团、五水共治指挥部、生态环境分局、海事处按职责分别牵头)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逐步推动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向有动力改造,有序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污泥。(五水共治指挥部牵头)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提标改造,达标排放。(五水共治指挥部、文广旅体局牵头)推进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农村污水的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应用。(住建局、五水共治指挥部按职责分别牵头)

2.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定淳安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分方案,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强度,严格实施岸线保护,大力开展岸线整治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六)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各项配套体系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围绕各类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环节,落实、明确各个部门监管职责。(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五水共治指挥部、商务局按职责分别牵头)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探索建立并实施固体废物处置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牵头)

2.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固体废物科学分类制度,统一统计范围标准和口径。(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五水共治指挥部、住建局、卫健局、商务局按职责分别牵头)

3.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广第三方环保管家服务。(生态环境分局牵头)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培育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 2 家。(商务局牵头)

4.加强固废转运管控。严查无资质危废运输行为,严控产废单位将处置费用直接交付运输单位或个人,并委托其全权处置固体废物的行为。(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按职责分别牵头)

5.共建群防群治体系。完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实现积

分兑换超市或兑换点行政村全覆盖。(五水共治指挥部牵头)落实固体废物违法有奖举报制度,督促村镇建立完善网格化的巡查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实施环境“严重失信名单”和产业禁入制度,合力构建实施严惩重罚制度体系。(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6.培育宣传教育载体。鼓励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努力破解“邻避效应”。(生态环境分局牵头)鼓励旅游景区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推动旅游景区门票电子化和商品包装绿色化。(文广旅体局牵头)积极推动“无废镇街”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生活、生产的群众获得感。(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淳安县委县政府美丽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全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项目、责任清单。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决策咨询和项目落地提供服务支撑和资金保障。

2.强化督查考核。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及动态跟踪督查,开展日常评定和年终考核,将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综合考评。

3.倡导全民参与。定期向社会公布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信息。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加强舆论宣传

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清单

序号

工程

类别

工程内容

完成时限

投资估算

(亿元)

责任单位生活固废 建设 1 万平方米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2022年 0.6 商务局 2 新建一处建筑垃圾处置厂 2021年 0.4 城管局、住建局、发改局、规划资源局 3 建成 1 个有害垃圾转运点 2020年 0.05 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 4 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建设易腐垃圾处置厂,与焚烧厂进行协同处置 2020年 0.9 城管局、发改局、住建局、规划资源局 5 工业固废 建成 1 座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点 2020年 0.1 生态环境分局 6 建成 1 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二次分拣中心 2021年 0.1 生态环境分局 7 矿山治理 治理 13 家已关停矿山 2022年 0.8 规划资源局 8 尾矿库综合整治 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尾矿库消库 2021年 0.23 应急管理局 9 威坪废弃矿山污水处理 2020年 0.05 工贸公司 10 农业固废 全县每年推广应用专用配方肥4000 吨以上,每年异地配送液肥 2 万吨以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100%,全县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到 90%以上 2020年 0.2 农业农村局

篇2:《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总书记对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集成司法行政各类法律服务项目、提供多种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有效载体,是司法行政机关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窗口。近日,司法部召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张军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司发〔2017〕9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作出部署。为全面推进我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会议精神和《意见》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平台功能定位,统筹整合公共法律 服务资源,在盟市、旗县(市区)和苏木乡镇(街道)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全区统一、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电话热线平台和智能一体化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到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二、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在盟市、旗县(市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苏木乡镇(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有条件嘎查村(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将各类别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型窗口。

(一)名称场所

盟(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名称统一为“×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盟(市)法援中心或司法局其他独立服务场所,或当地政务(行政、公共、综合)服务大厅(中心)等建立,也可以独立设置。

旗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名称统一为“×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或“×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旗县(市区)法援中心或司法局其他独立服务场所,或当地政务(行政、公共、综合)服务大厅(中心)等建立,也可以独立设置。

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名称统一为“×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或当地政务(行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也可以独立设置。

在嘎查村(居)一级,推进一嘎查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依托嘎查村(局)法务工作室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名称统一为“×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同时注重发挥好嘎查村(居)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的作用。

(二)功能职责

实体平台建设在功能职责定位上采用“3+X”建设模式。“3”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基本职能,在公共法律服务中起主导作用;“X”为拓展职能,可由各地根据需要和条件引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专业调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安置帮教、监所远程视频探视等服务。实体平台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均要注重将法治宣传融入为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平台运行采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模式,鼓励在平台建设上突出自身优势业务,积极与有关部门协作进驻新的服务功能,并可依托实体平台推行流动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覆盖面。1.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要把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实体平台、热线平台、智能一体化平台三台合一、所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面整合的高标准、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务。其功能职责包括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专业调解、司法考试、安置帮教、监所远程视频探视等全方位、综合性、专业化的公共法律服务功能职责,涵盖盟市以下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的全部内容,还负责对盟市以下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服务进行指导帮助和监督考核。

2.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集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要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同时注重发挥县域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的作用。具体包括:

(1)接待现场来访,解答法律咨询;

(2)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3)解答人民调解业务咨询,受理、指派、分流和协调处理人民调解案件,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4)提供专业调解服务,结合实际提供公证等法律服务,导引律师诉讼代理、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业务;

(5)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6)接待、解答司法行政其他相关业务咨询,导引相关服务;

(7)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负责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服务事项;

(8)做好辖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指导、考核工作;(9)接收对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服务的投诉、意见建议;

(10)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法律服务工作。

3.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为服务群众的一线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在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指挥协调和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的指导下,主要承担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咨询等职能。具体包括:

(1)接待群众来访和法律咨询服务;

(2)引导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业务,负责法律援助申请初审;

(3)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告知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政策、救助帮扶途径等;

(4)积极为辖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提供法律顾问咨询;

(5)参与指导、考核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室工作和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工作;

(6)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法律服务工作。

4.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嘎查村(居)法律顾问)。作为服务嘎查村民、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平台,其主要工作职责具体包括:

(1)为村民、居民及时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2)接受村民、居民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和参与诉讼活动;

(3)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4)参与嘎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纠纷调处工作;

(5)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它管理规定,为村民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拆迁、环境治理保护等村(居)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

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工作台账等方式,如实记录提供法律服务有关情况,每月提供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同时,要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与基层群众、嘎查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联系,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随时提供法律咨询等 服务。微信工作群成员一般应当包括:法律顾问、嘎查村(居)两委成员、调委会成员以及部分党员和嘎查村(居)民代表等。根据法律服务需要,可吸收所在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旗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入群。同时,旗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要建立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微信群,成员包括本旗县(市区)行政区域内所有的嘎查村(居)法律顾问,以及旗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部门负责同志。

(三)建设标准

实体平台选址一般应位于临街一层、交通便利、方便人员来往的地方,办公场所面积应与所提供服务的项目、内容、方式等相适应,统一场所标识、指引,标识、指引采用蒙汉双语,方便群众获得信息、寻求帮助。场所标识采用蓝底白字,蓝色颜色值为CMYK:C100M80Y0K30,白色颜色值为CMYK:C0M0Y0K0,汉文字体为方正大标宋,蒙文在汉文上方,尺寸以实际场所实际比例为准。盟市旗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分为两行,第一行为“中国司法”,并在“中国”和“司法”间增加司法行政徽章。第二行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名称。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标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名称,设计为半圆形在标识顶部,第二部分为司法行政徽章并被第一部分所围绕,第三部分为×司法局×司法所,设计在 标识底部。

1.盟市、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般划分办公区、服务区和等候区等三个区域。

(1)办公区除设置必要的管理人员办公室外,还应配备独立的档案资料室,用于业务档案和工作台账资料的存放。

(2)服务区设开放式的服务大厅,设置半开放式接待柜台,柜台前应设置座椅。一般还应配备适量的接待室、个别谈话室、调解室等与窗口服务相配套的专门业务用房,便于开展深度法律服务;服务大厅应当安装电子显示屏和公共法律服务触摸查询一体机,用于办事流程、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网点的宣传和导引。

(3)等候区放置法治宣传资料存取架,摆放常用法治宣传资料,配备书写台、意见箱、座椅、饮水机等设备。

2.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开放式的服务厅,并设置相应接待窗口。服务区域应悬挂县域范围法律服务导引指示栏,有条件的地方,可配置电子显示屏和公共法律服务触摸查询一体机,放置常用法治宣传资料,用于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服务导引。

3.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嘎查村(居)法律顾问)。设置法律服务公示栏和便民信箱,对外公布本嘎查村(居)法律顾问信息,包括姓名、职责、联系方式、驻点 时间等信息,同时公示法律服务目录、法律服务操作流程、法律服务政策规定、法律服务监督电话等相关内容。

(四)人员配备

实体平台应根据区域内人口规模、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以及业务接待办理数量,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

1.盟市、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根据中心功能设置,按照岗位职能要求配备工作人员。一般应设置以下基本岗位:

(1)综合接待岗,负责指引寻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律师专业调解、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服务事项,解答相关咨询等。

(2)法律咨询岗,安排律师等专业人员现场解答法律咨询。

(3)法律援助岗,负责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查、指派工作。

基本岗位可根据具体条件增加或整合。

2.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站设站长一名,一般由司法所所长或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委派的干部兼任。成员在充分利用司法所现有人员力量的基础上,有效整合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苏木乡镇(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各地结合服务站建设,加强司法所编制使用和人 员配备,增强司法所工作力量。

3.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嘎查村(居)法律顾问)。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主任一名,一般由法务室主任兼任。在每个嘎查村(社区)设立一名法律顾问,由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法律服务以及熟悉农村牧区、社区工作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可以采取一名律师同时担任多个嘎查村(居)法律顾问,或多名律师共同担任一个嘎查村(居)法律顾问方式进行科学配置。要在每个嘎查村(居)培养2-3名“法律明白人”,帮助法律顾问开展日常法律服务工作。

(五)建设步骤

1.2018年9月底前,通过独立设置或依托建设,全区所有盟市、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所有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部挂牌成立,实现“三个到位”,即基本设施设备配备到位、基本服务项目进驻到位、工作服务人员上岗到位。

2.2018年底前,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依托嘎查村(居)法务室,进一步加快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一嘎查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所有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3.2020年9月底前,通过制定完善各业务服务规范体系,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高 效规范运行,实现与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行业内机构的无缝衔接和人民法院、民政、信访、工会等行业外部门的紧密协作。

三、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

我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已于2015年建成,下一步对照司法部的要求逐步进行完善。要开发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对外接口,逐步实现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等政务热线、窗口服务和紧急类求助平台等之间的协作制度,建立相应衔接联动机制。

(一)平台名称

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

(二)总体架构

1.层级体系。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以自治区(盟市)为单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的原则,在自治区司法厅设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监督管理平台,12个盟市设立接听坐席,每个盟市设立3个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坐席,每个坐席配备2名值班律师,实行每日12小时工作制,早8:00至晚8:00,两班倒(除国家规定的节日外,假日、周六日不休息),每班保证有1名蒙汉语兼通律师。

2.构成方式。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具有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 务功能,并与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服务投诉、在线问答等功能。在全区各地可用手机、固定电话免费拨打“12348”,按1键用普通话回答,按2键用蒙古语回答,减少繁琐的语音提示。

(三)主要功能

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主要包括座席应用系统、管理统计系统和知识库等功能模块。

1.坐席应用。座席应用系统是辅助话务员处理电话咨询业务的应用支持系统,除有普通座席的咨询辅助功能外,还具有班长座席的管理、服务功能。座席应用系统支持来电显示、咨询记录工作单处理、信息查询、座席软电话、听取录音、互联网服务等功能。

2.工单管理。工单管理系统主要是为话务员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把问题报送给话务员,话务员通过系统对各类问题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分类管理。

3.录音管理。座席通话录音为对话务员服务质量考核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系统提供对所有话务员进行全程录音功能,录音文件按照时间进行存储管理,提供管理员根据时间范围、根据座席或者根据座席组别进行查询录音(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并可以在线播放。

4.统计分析。统计系统提供实时的呼叫监控与话务统计功能,同时能够提供业务统计数据,提供决策支持。5.知识库。要满足公众法律咨询和需求,必须要有完善的信息资源作为基础。知识库应用系统提供不同种类数据库的创建:政策资料库、问答资料库、服务指南库等,提供各类知识的快速查找、共享等功能。

(四)建设模式

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实行“一个平台、两级应用”的设计方式,自治区司法厅负责全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各盟市司法行政机关承担本辖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业务、律师值班的日常管理工作。

1.工作任务

(1)自治区司法厅信息监控指挥中心负责打造内蒙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保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信息技术稳定和畅通。

(2)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全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日常管理、监控、统计分析。

(3)各盟市司法局负责本地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日常管理工作,建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协调指挥机制,安排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值班,完善跟踪管理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回复或处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分流、转办的问题。

(4)各盟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值班管理,建立统计台 帐,做好舆情信息上报等工作。

2.质量管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工作管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质量监控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四、关于智能一体化平台建设

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一体化平台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掌上移动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实现法律服务触手可及、随时可得,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建设模式。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一张网络、一个平台、四级应用”为总体构架,覆盖司法厅、盟市司法局、旗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监狱、戒毒单位及全区法律服务机构。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群众随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掌上移动平台实现线上实时服务。

1.公共法律服务便捷化。“互联网+法律服务”普及应用,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建设内蒙古12348法网,并且与司法部、各省市区12348法网互联互通,形成热线、网站、微博、微信、APP与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紧密融合的多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便捷。

2.应急指挥实战化。充分利用内蒙古司法厅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建成统一的全区司法行政指挥中心体系,广泛 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司法行政全局态势,科学精确决策,实现可视化、扁平化指挥,预警预判、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

3.监管联动智能化。以智能管理、精准执法、立体防控建设为载体,建设数字化监所。全面建成覆盖全区的执法管理业务系统,实现对罪犯、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执法基本实现数字化,执行矫治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实现从底线安全观到治本安全观的转变。

4.政务管理科学化。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乡镇四级“一站式”政务管理平台建成使用,实现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全员应用、全过程公开。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促进管理创新,推动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

(二)建设任务。结合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乡镇四级司法行政业务导向,构建“一张网、一平台、四级应用”的综合管理业务框架,以政务外网、政法网、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智能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建立符合内蒙古区情、覆盖城乡、惠及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平台。

(三)主要功能。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一体化平台主要功能分为服务功能、监管功能和大数据分析研判功能。

1.服务功能。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涵盖法律援助、人民调 解、司法鉴定、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业务的在线咨询、查询、申请,法律服务指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案例查询、信用信息公开、智能机器人自助服务、服务质量评价等服务。

2.监管功能。构建司法行政应急指挥、执法管理、政务管理三大板块,建设基础数据库、法律服务资源库、案例库、业务数据库、共享交换数据库,“推动智慧监管”,建立一个“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决策前移”的扁平化实战指挥系统,推动工作流程再造,打破了行政界线和信息壁垒,实现基层信息与上级指挥的快速反应、实时联动,使整体工作效能取得重要突破。

3.大数据智能分析研判功能。实现大数据的汇聚统计、多维度关联分析、研判甄别、共享交换,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等。同时,推行移动智能终端、PC端同步应用,集成司法所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职能于一个界面,数据采集可离线、也可在线,实现一次采集,共享使用。

(四)建设内容。以现有各类应用系统为基础,以打通数据接口、集成应用界面、智能化拓展和完善业务功能为目标,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应急指挥、执法管理、政务管理、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平台,推进各类系统的融合贯通,形成司 法行政“一站式”综合智能平台,并利用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内外部数据的交换共享。

1.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区一体化的涵盖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法治宣传教育、信息公开、行政许可审批、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信用查询、投诉及信访、案例库等服务,集热线、网站、微博、微信、APP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2348法网),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信息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公证、法律服务智能保障等业务模式,推进人工智能语音热线和社交网络法律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开设“一带一路”专题栏目,建设国别法律信息数据库、法律服务数据库及案例库、跨境律师人才库等,提高“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能力。

2.应急指挥。应急指挥平台依托现有的超短波、短波应急指挥系统、JIS地图系统、舆情监测系统、监所监控视频系统等,建设以内蒙古司法厅信息指挥中心为龙头,各盟市司法局信息指挥中心、监狱管理局及戒毒管理局指挥中心为重要节点,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贯通的三级指挥网络,建设纵横联动、平战结合、反应迅速、指挥顺畅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全局性、可视化、扁平化指挥,提升监测预 警、快速响应、综合调度和精准处置能力。广泛运用新型物联网技术,创新人员定位及监管区内部无线专网技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打造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位一体”的智能化、立体式安防网络。

3.执法管理

(1)全面构建司法行政执法管理平台体系,以监狱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执法管理为核心,汇集整合监管改造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全面推动罪犯基本数据、内部管理数据、执法办案数据、技术防范数据四大类数据的集成应用,开展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生命体征监测、无线信号侦测干扰、射频识别、传感器数据采集、数字集群通信、区域人员定位、智能机器人巡检等监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构建智慧监所物联网平台,通过联动、交互与预警技术为智能指挥调度、应急预案管理、科学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执法管理对象的全方位管控、执法管理业务的监督指导和分析研判。

(2)构建政法大数据办案体系。确保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收监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形成案件倒逼机制,使公检法司四家办案人员树立案件必须经得起庭审和法律检验的理念,其目的是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是政法业务流转和数据交换平台。制定政法数据接口和业务数据交换标准和规范,统一公检法司四家 的业务流转和数据结构标准、数据交换和安全标准。

4.政务管理。全面构建司法行政政务平台体系,建设涵盖律师管理、公证管理、法律援助管理、司法鉴定管理、人民调解管理、司法所管理、人民监督员管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管理、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法制督查、司法协助、党的建设、队伍建设、计财装备管理、信访管理、电子监察等应用系统的政务管理平台,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和政务监管能力,促进司法行政政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推进安全移动办公,促进政务办公模式向云端化、移动化变革。

5.大数据应用。建立完善司法行政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司法行政系统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构建全区司法行政大数据资源,加强大数据研究分析,深化大数据在司法行政各业务系统的应用,形成大数据治理应用体系,全面提升司法大数据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利用水平。有效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内部数据资源和多媒体资源,融合外部相关数据资源,为各级司法行政业务系统应用提供共用基础数据。健全和完善各类业务数据库和保障数据库,为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奠定基础,为开展司法行政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是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主动作为,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本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民生工程、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是组织实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要成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细化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精心组织实施。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既要统一谋划部署,又要分级组织实施。各盟市司法行政机关在抓好盟市本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督促指导本盟市各级平台建设工作。旗县(市区)级实体平台由旗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建设。苏木乡镇(街道)实体平台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帮助下由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负责建设。嘎查村(居)实体平台由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协助嘎查村(居)委会建设。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支持,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把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工作人员录用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和公益性法律服 务补偿机制,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

(三)注重协作配合。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由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总牵头,信息监控指挥中心负责智能一体化平台建设,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处、基层工作处、法治宣传处、司法鉴定管理局、司法考试处等相关处室(局)密切配合。牵头处室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指导具体平台建设工作。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完善内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牵头单位要负责平台总体推进工作,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有关法律服务业务进驻和实施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实体平台、热线平台、智能一体化平台互相衔接、互相贯通、互相融合、统一集成建设。

(四)严格督查考评。要加大督查力度,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中既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也要以上促下,建立层层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平台建设。要建立实体平台建设综合评价机制,从基础设施、人员配备、业务开展等方面制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和奖惩标准,促进提高实体平台服务水平。要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制度,在实行主要由服务对象评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运用评价结果的作用,促进优质服务和高效服务。加强绩效考评,定期通报实体平台建设考评结果,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激励引导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运行。

篇3:《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新《规则》 (征求意见稿) 制定的必要性

目前, 基建财务管理受传统体制影响较大, 基建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不少建设单位缺乏一套健全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即使有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的也相对滞后, 以至于难以形成有效财务监督和管理机制, 影响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项目工程的质量。由于一些单位基建项目预算编制粗糙, 缺乏科学决策论证和民主管理, 往往在可行性研究方面的论证力度不够, 导致建设项目超概算、超预算和超决算现象, 存在“重项目、轻管理”的思想,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制度, 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

财政部基于上述基建财务管理现状, 急于对2002年发布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修正, 在对原有财务管理规定条款进行修订的基础上, 完善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主要任务内容, 增加了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章节, 强化了基建预算管理, 规范基建成本支出范围, 明确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及资产交付程序, 加强结余资金的管理, 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建财务管理管理中一些共性和突出问题, 与财政体制改革相匹配。

财政部出台的《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征求意见稿) 是规范基本建设财务行为的基本准则, 是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规则》 (征求意见稿) 内容的解析

新《规则》意见稿将原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增减修订, 划分十二章七十条。

第一章总则主要明确了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基础工作等内容。

总则明确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适用范围和管理的职能部门, 着重提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遵循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 正确处理投资效益与资金供应的关系”, 这是建设单位把握各项基建财务活动的前提准则;扩展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即依法筹集和使用基本建设项目建设资金, 防范财务风险, 规范和控制建设成本, 及时准确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实施绩效评价等内容;强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 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总则涵盖了新《规则》意见稿的总体思想, 保持现行基建财务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章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主要规定了资金来源分类、建设资金管理原则、执行依据以及区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取得的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

原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并无对建设资金进行具体分类, 新《规则》意见稿则要求, 今后基建项目单位均需按照资金来源不同, 将建设资金分为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和财政资金。其中, 自筹资金除原有规定的内容外增加了事业单位提取的修购基金;而财政资金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专项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等。建设资金管理应遵循专款专用原则, 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概算执行。由政府按规定授权举债融资取得的建设资金, 比照财政资金管理, 作为加强监管的重点。对于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取得的财政资金以及有偿性自主如按规定授权举债融资所得等资金部分均做了层次划分管理, 以保证建设资金管理安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预算管理主要规定了项目主管部门督促和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财政资金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审核上报等跟踪分析管理, 贯穿了建设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 建立健全建设单位按预算管理规定的工作机制, 强化了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第四章建设成本管理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细化了成本开支项目条款, 待摊投资支出新增森林植被恢复费及其他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租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契税代建管理费、系统集成等支出项目;其他投资支出增加了软件研发及不能计入设备投资的软件购置支出等。明确了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等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损失由责任单位承担。建设成本支出范围的明晰, 便于规范操作和有效控制。

第五章基建收入管理主要明确了基建收入的含义, 重申符合验收条件而未按规定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的经营性项目所实现的收入, 不再作为基建收入管理。项目最后所取得的净收入按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分别处理。

第六章工程价款结算管理明确工程价款结算的含义、执行原则、竣工价款结算的时间和程序。建设单位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须接受财政部和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审查, 从而保证工程价款结算合理合规和风险防范。

第七章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增加了竣工财务决算编报的管理要求, 须熟知掌握竣工决算前、竣工决算时和竣工决算后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根据中央和地方不同级别项目履行不同的报批手续。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项目资产价值, 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 是办理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的依据, 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从而强化了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第八章资产交付和转出投资管理明确了资产交付的内容及程序, 依据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进行账务处理和办理产权登记。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 应及时组织验收, 移交生产和使用。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 作转出投资处理并由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部门在批复时审核确认。重点关注“符合规定的验收条件, 但在3个月内未办理竣工验收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 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或投入使用, 所发生的费用不得计入项目建设成本”。加大了监管力度, 保证资产交付的及时性。

第九章结余资金管理明确了项目竣工结余资金的含义以及对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的处理办法。规范结余资金的使用和缴交管理, 避免财政结余资金的流失、挤占和挪用。

第十章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对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以及投入运营效果等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财政资金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章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对项目资金筹集与使用、预算、建设成本核算、工程价款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等实施监督管理。财政部门应会同项目主管部门等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

第十二章附则规定中央项目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厅 (局) 可以根据本规则,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的项目情况, 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适用本规则的单位, 项目建设内容为单纯设备购置的, 可不执行本办法;项目建设内容以设备购置、房屋及其他建筑物购置为主并附有部分建筑安装工程的, 可简化项目建设成本核算、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和审批等内容。

三、《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征求意见稿) 改进建议

新《规则》意见稿中“第二十七条项目建设管理费按规定标准和要求实行总额控制, 分年度据实列支, 具体管理办法另行颁布”;“第三十八条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具体管理办法, 另行颁布”;“第六十一条项目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制定本部门或行业项目绩效评价具体实施办法, 对本部门或行业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这三条都提到另行颁布和另行制定, 但一些原则和纲领性的条款应在新《规则》 (征求意见稿) 中进一步阐述。因为新《规则》意见稿是基本准则, 属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中的部门规章, 尤其2013年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施行, 将基建账务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与企业接轨, 体现会计报表的完整性, 为使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 建议“另行颁布”和“另行制定”以修订规范性文件如《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方式出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

[2].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征求意见稿) , 2013.

[3].董凤冰.浅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22) .

篇4:《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教学楼正面

二、1、楼上方正中间钛金大字:启智楼;(南楼上方:崇德楼);

2、楼上方西侧、东侧钛金大字:知书达礼 明德至善;(南楼西侧: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

二、教学楼门厅走廊

1、一楼门厅 东侧:(abc三个版面内容)a、学校简介

××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始建于1915(民国四年)的瑞华小学,1948年10月,高密县境全境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东、西、南、北四关分校,++小学名称始现。1950年,北关初级小学改建成完全小学,1952年,合并于康河小学,1956年,学校搬回,更名为北关实验学校,1958年,恢复++小学校名。1969年改称北关联中,1982年,初中小学分开,恢复++小学名称。1998年正式更名为ⅩⅩ市++小学。

学校是ⅩⅩ市醴泉街道中心小学,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潍坊市规范化学校,现有文化居委会、北关居委会、交通居委会、小王庄居委会和皋头居委会五个招生片,教学班18个,教职工50人。学校占地面积1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 6626.5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 6348.5平方米,生活用房278平方米,运动场地4704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19.1%。学校下辖两个幼儿园,分别是++小学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立足师生自身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荣获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在近几年全市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办学水平及社会满意度均列全市同类学校前列。b、核心理念:德智双馨 全面发展

学校精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校训:让读书成为习惯 校风:知书达礼 明德至善 教风:言传身教 教学相长 学风:自信励志

合作竞争 C、学校特色:书礼文化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倡导“不学礼,无以立”,“礼”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礼义规范,是一个人文明教养的集中体现。这种准则和规范,是需经后天教化的。因此,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的文明修养,道德养成,通过大力开展书礼文化教育,多措并举,德智兼修,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色,一道靓丽风景。

学校确立“以礼立校”、“以礼立教”、“以礼立身”基本思想理念,把书礼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和发展愿景,还是教师的育人观念和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一切都紧紧围绕这一思想理念展开。一是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确立思想鲜明的办学目标,并把其显之于校内,熟稔于心间,成为广大师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二是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加强师德修养,打造书礼课堂,为书礼文化教育的开展打通“绿色通道”。三是通过经典诵读、“三礼”(礼仪、礼节、礼貌)校本课程开发、书礼少年(家庭)评选等主题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在智力教育中渗透德育,在德育教育中促进智力,德智双馨、全面发展。通过开展书礼文化教育,让每一个走进++小学的孩子,在六年的小学教育中,都能沐经典,浴书香,以文明德,教化养心,成为崇德向善、知书达礼的主体。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校尚礼则校明,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书礼文化教育正让我们这所百年老校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和活力。

西侧:(abc三个版面内容)

a、各室平面分布及疏散图【提供图纸,让广告公司专人制作】 b、学校规划(或者群英谱);【愿景效果图】 C、学校荣誉:(缩微制作)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山东省中小学幸福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学校 潍坊市政府成果奖

潍坊市中小学生“五个一”成长工程示范学校 潍坊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潍坊市优秀教研网站

潍坊市家庭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潍坊市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燎原奖 ⅩⅩ市政府成果奖 ⅩⅩ市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 ⅩⅩ市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 ⅩⅩ市家校共育示范学校 ⅩⅩ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 ⅩⅩ市教育发展先进单位 ⅩⅩ市办学效益先进单位 ⅩⅩ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ⅩⅩ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ⅩⅩ市艺体卫工作先进学校 ⅩⅩ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ⅩⅩ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

2、二楼: 大厅:

东西两侧墙壁安装开放式书架,4套阅览桌椅; 书架上方标语: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贮满书香的味道。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第一精神需要。

3、三楼: 大厅:

东西两侧墙壁安装开放式书架,4套阅览桌椅;

篇5:《淳安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迎接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迎评估、促学风、树文明”活动。为深入开展活动,保证取得实效,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围绕学校迎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尚,引导大学生文明意识,树立良好精神风貌,开创文明校园建设的新局面,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评估。

二、活动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行为文明、教室文明、食堂文明、宿舍文明和网络文明”为内容的校园基础文明活动和促进学风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要以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抗震救灾精神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活动;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修身、立德、成才”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和班级等各级学生组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努力营造健康向上、进取的与人环境。

(二)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学校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使广大同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扎实推进校规校纪教育

认真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湖南城市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和《湖南城市学院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有关规定。各院系要加大校规校纪的宣传教育力度,力求把校规校纪宣传到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赛和辩论赛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形成一种人人讲规则、个个守纪律的制度环境。

(四)全面启动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既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各院系要结合实际积极向大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并通过开展校园废旧物品回收与利用行动、校园节约行动、校园护绿行动、校园净化行动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播绿人”,美化校园绿色自然环境。

(五)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讲究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优秀品德。各学院要立足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维护校园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同学友谊,讲文明,重礼仪,守诚信,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六)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切实加强以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安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开展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财物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贵重财物和身份证件要妥善保管,离开宿舍时要注意关锁宿舍门窗,杜绝明火和使用大功率电器;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加强对就业传销陷阱、合同陷阱、试用陷阱、网络陷阱、中介陷阱等就业欺诈行为的宣传教育,防止学生误入各种就业陷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朋辈辅导等教育活动。

四、活动安排

(一)开展读书活动和学科竞赛,活跃学习氛围

以第九届校园文化节的举办为契机,引导社团开展“读书月”、“外语角”、“基本功比赛”等各项活动。针对大一学生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开展“百科知识竞赛”和“英语单词竞赛”,针对高年级学生则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开展湖南城市学院第三届职场模拟挑战赛,通过个人能力展示(包括场内环节和户外环节)、商务情景模拟、户外营销公关、营销方案演示、营销方案实施、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多种环节,来考察参赛选手在沟通、营销、公关、谈判、决策、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各院系配合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以及组织好挑战赛的初选、复选工作。

(二)举办班级晨读和晨练活动

为迎评促建,推进学风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特开展晨读晨练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晨6:10-7:10,具体地点、形式由班级自定。班级应分配好晨读晨练时间,制定合理方案报院系团总支。由院系自行检查评比指导,校学生会干部负责督促与抽查,并定期通报情况。

(三)举行“美丽校园,我们的家”文明标语征集活动 校团委制定征集活动方案,要求各系团总支结合本次文明标语主题并针对“行为文明、教室文明、食堂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五个建设项目进行。活动要具体落实到每个团支部、学生,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各团总支要做好文明标语的收集工作并对标语进行筛选,再交由校团委进行最终评选(要求每个系至少上交十份以上优秀作品),校团委对各系上交稿件进行评审,对优秀作品进行横幅、海报以及网站宣传。

(四)举行“我与评估”主题征文活动

“我与评估”主题征文活动的流程类似文明标语征集活动,校团委会针对此次主题征文活动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并发各系团总支,要求各系上交限定数量稿件,经过层层筛选,将对各系优秀作品进行奖励以及刊登、网站宣传。

(五)“城院学风”校园原创摄影作品大赛

结合大学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城院学风”校园原创摄影作品比赛,通过征集、评比和展示校园原创摄影作品,动员学生广泛寻找学生读书活动、晨跑晨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精心评选出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城院校园的读书氛围,展现我校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个别优秀作品可报送参加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六)文明监督岗哨

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学生食堂组织学生干部、文明护校队及部分普通学生直接参与文明监督和执勤,劝阻践踏草地、乱张贴、带快餐进寝室、就餐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

各系组织安排,各团支部、班委落实,举行“无早餐进课堂”活动,落实课前向老师问好,让尊师重道、师生互敬互爱在课堂体现。

(七)各系“学风建设”特色周

开展各系“学风建设”特色周活动,主要针对本次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宗旨,要求各系团总支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各要求各系特色周系列活动要广泛动员本系同学积极参与,并且具有教育意义,达到活动预期效果。校团委将统一时间统筹各系以摆摊形式针对各系特色周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将各系活动成果扩展到整个校园,深化活动意义。

(八)开展“迎评估、促学风、树文明”大型签名活动 校团委将计划于各项活动尾声开展以“迎评估、促学风、树文明”为主题的大型签名活动。通过本次签名活动,希望能够达到使增院全体师生加强迎评责任意识、注重校园文明行为的预期效果。

(九)加强校园文明建设长期管理,深化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效果,开展活动后期宣传工作。

后期宣传工作主要针对校园文明系列活动成果,开展教室、宿舍、食堂、校道、宣传栏文明标语宣传工作,由校团委制定“校园读书活动倡议书”、“网络文明倡议书”、“校园文明行为倡议书”,广泛派发到各系进行宣传,使校园文明和学风建设深入人心,共创和谐校园。

共青团湖南城市学院委员会

上一篇:作业布置与批语情况问卷调查下一篇:学渣的世界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