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2024-05-03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通用5篇)

篇1: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河南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与发展模式研究(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9位跃居为现在的第5位,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河南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4.5倍。在此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使河南由单一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而且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一、河南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及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城镇化率只有13.6%,大城市数量少,且规模有限,不足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7000多万农民聚集在农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河南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双落后的尴尬局面,弱小的城市经济无力带动农村发展,窘迫的农村经济乏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设,城乡互动发展难以实现。

以城市为增长极的区域发展模式,对河南人口密集、面积很大的传统农区效果甚小。在以“放权让利”改革举措推动下,当时的县域作为完整的行政区域单元,纷纷开始自谋出路。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又无现代农业支撑的背景下艰难起步的。

可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多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从而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创造了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地下地上”两类资源,地下资源指矿藏资源,地上资源则指农业。由于“地下地上”两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而地下资源的开发使一些资源丰富的县率先脱贫至富。针对山区和平原低洼易涝等贫困县区,省委省政府1985年发布了《关于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决定》,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承包荒山、扶持畜牧业发展、给予科技人员优惠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大型、中型、小型一齐上’,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各类企业”,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1985年,巩义回郭镇以入股合作协议的形式兴办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的萌芽。然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仍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萌芽于河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在东部得到了升华。

面对与东部省份越来越大的差距,1990年,由省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多批去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考察报告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河南落后的主要原

1因是思想不够解放,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1992年,对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前18位的强县进行扩权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特别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县级审批权、稳定一把手任职期限、县委书记和县长归省委组织部管理、县项目直接报省里批等。这次改革被形象地称为“十八罗汉闹中原”。1996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即“一手抓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抓34个贫困县,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小康乡、小康县活动,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此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并为县域经济以后的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论述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4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规定“凡县(市)自筹资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不再对项目投资进行审批,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赋予巩义、永城、项城、固始、邓州五县(市)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选择30个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县(市),赋予其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并在建设用地等指标分配给予倾斜。”另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建设用地管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改革,同时也加大了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

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要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扶持引导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会后,省政府又召开了三个县域经济座谈会,对后进县、20个强县和人口大县进行分类指导。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县。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河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成效和重大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0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县均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突破3亿元,为2002年的2.9倍,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达20个,超10亿元的达4个。河南县域经济的崛起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新排序。上世纪90年代初,巩义是唯一跨入京广线以西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市),进入21世纪,新郑、偃师分别进入了2005和2006全国百强县(市)。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中,巩义、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7县(市)进入百强名单。该所还排出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其中山西13个、安徽11个、江西8个、湖北10个、湖南21个,河南则占了42个,偃师、新密、新郑、荥阳、禹州、登封等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名。三十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河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根本改变了河南的经济社会面貌。

首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壮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县域经济推动,河南的农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农业大省。尤其2003以来,河南农业连创历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来平均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38%。

其次,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尤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活力之强、亮点之多、效益之好、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624.4亿元,增长82.2%,年均增长16.2%,高出全省经济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65.9%提高到70.6%,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57.8%提高到77%,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爆发点、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再次,促进了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县域经济三十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河南产业门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县域工业为基础、城市工业为龙头的工业分工格局,不仅充分开发利用了各地的资源,而且使工业文明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初步实现了近1亿人口的内陆大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2007年,河南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9%。县域工业的大发展,为河南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大省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而河南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在资金和技术的约束下,如果仅靠少数几个大城市来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势必会造成中心城市的恶性膨胀。县域经济大发展,促进大量农村富余人口的就地转移,催生出一批小城镇并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条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农村人口分散布局、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的基本特性非常契合。而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又有力地支持了大城市的发展,郑州正是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年缩小与武汉的差

距的,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做支撑。

第五,开创了一条有利于城乡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河南以县域经济为先导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避免了城乡差距的过分拉大。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5年以来,河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到2006年该比值全国总体上由3.11扩大到了3.28,河南省在此4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而该比值却仍然维持在3.0左右,近年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其原因是,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县域经济的工业结构与农业关联度较高,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优势涉农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上中央和省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突显。

三、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壮大河南县域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河南县域经济的确获得了大发展。但是,当今天以新的更高的标准审视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生态约束在加大,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面临着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更激烈竞争。河南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全省城乡协调发展,以县域经济的“新跨越”促进中原“新崛起”。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许多地方发展起来了,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十分惊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不上中原崛起,但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速度。不重视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的有机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律。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但对县域的工业化必须有科学认识。工业化是整个社会向更高阶段转变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并不意味每个县都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十七大提出了“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的方针。河南要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一些地方搞工业有优势,就大力发展工业;一些地方发展农业有优势,就该把农业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第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在发展途径上,要依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国际产业体系中寻找定位,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群。重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把传统工艺发展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把区位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

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壮大县域经济,更要注重市场配置的功能,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吸纳外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线有机结合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中城市的强力带动。各县要主动承接大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辐射扩散,大力引进大中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企业和生产要素。县域城镇要充当好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的桥梁和农村向城市积聚各种要素的纽带。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五,从宏观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要认识县域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县情分类科学指导。在政策扶持上,一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行普惠制,在优惠政策上共有共享;二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类制,在优惠政策上分类对待。如对大城市的卫星城县,强化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于边缘山区县,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农业生产大县,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植;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的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对于贫困县,加大扶贫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等,并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六,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同的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人口容量的能力不同、发展经济的潜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就应该不同。因而对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区的县,应施以不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可先对农业县和工业县分开考核,对农业大县的主要评价指标由经济总量增长转向农业发展上。

第七,强化财政均等化服务,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等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用于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全体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行以强扶弱互助制度。河南省108个县(市)间强县与弱县差距明显,客观上存在着合作和互补的可能。应建立农业县和工业县的互助制度,加强先进县与后进县的沟通合作,互派官员,并为民间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搭建平台,省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的优惠措施,促使“双赢”式互助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

(课题负责人:张锐林宪斋喻新安;本文执笔:吴海峰郑鑫)

篇2: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榆林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 (区) 接壤地带, 全市辖1区11县, 222个乡镇, 近年来, 榆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1008.26亿元, 同比增长23.0%, 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增速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78.7%和14.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0243元, 比上年增加9966元。随着榆林整体经济水平的日趋提升, 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 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榆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 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2008年, 全市GDP总量1008.26亿元, 人均GDP为2.83万元;而毗邻的鄂尔多斯GDP总值是1560亿元, 人均GDP达到10.5万元。2007年, 榆林市神木县入选全国百强县, 实现了陕西省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但排名仅为92名, 而浙江省58个县中由26个入选;江苏省52个县中有20个入选, 并且包揽了前五名。同年, 榆林市神木、靖边两县入选西部百强县, 而同期, 共辖7县1个区的鄂尔多斯市有2个旗入选了全国百强县, 4个旗入选了西部百强县, 入选数是榆林市的两倍。

(二) 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1. 南北部县区发展差距较大。

榆林市所辖县区中, 地处北部的有1区5县, 即榆阳区、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和定边县, 地处南部的有6县, 即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和子洲县。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快速推进, 北部县区经济已进入一个超常轨、跳越式发展阶段, 而南部县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 与北部相比, 反差较大。从GDP来看, 北六县和南六县2000年为74.9:25.1, 2008年扩大到92.8:7.2, 南六县人均GDP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从财政收入看, 2008年南六县财政总收入达到4.2亿元, 增长了3倍, 但仅占全市的2%。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看, 2005年南北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33:1, 到2008年扩大到1.52:1, 这种局面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扭转, 而且, 从动态看, 南北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2. 县区内的区域之间差距拉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南北两大区域, 而且还表现在同一县的不同区域, 这种现象在北部县区表现最为突出。榆阳区南部区域发展较差, 全区有4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9个乡镇, 占南部人口的45%。神木县也一样, 南部一些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上下徘徊, 而北部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多数在5000元以上。府谷县全县20个乡镇, 其中西北部7个乡镇, 经济总量占到全县的84.7%, 而地处东南的13个乡镇, 其经济总量仅为15.3%。定边、靖边草滩地区与白于山区的差距也很明显。目前, 全市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腹地, 其中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为陕西省五大贫困板块中的两块。

(三) 差距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悬差, 导致不同县区在上学、求医、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悬差。北部县区由于财力的增长, 有了调节支出的余地, 加快了社会事业有发展, 如神木县提出富县更要富民的口号, 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近年来, 他们扩大低保覆盖面, 提高低保标准, 将农村低保补助由360元/年提高到480元/年。扩大“两免一补”范围, 使“两免一补”变为免学杂费、课本费、作业费、信息使用费、学习管理费“五免一补”, 并为一半高中生免除学费。神木县拿出足额资金不让百姓因病返贫、因贫辍学, 他们创造就业岗位, 基本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而南部各县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滞后,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南部地区由于长期处于不富裕状态, 导致了教育、医疗、卫生等人才资源大量外流, 使南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期下去, 两极分化将更加严重, 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影响全市改革和发展的推进。

二、形成差距的原因

县域发展差距的形成, 除历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原因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矿产资源的丰欠是形成县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部六县区贮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开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使得经济规模迅速扩张, 并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而南部六县虽然探明和正在探明一定的资源贮量, 但还未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 经济仍然处于以农业为主的时期。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 其发展又受自然条件影响, 小康建设在这里还任重道远。

(二)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形成县域发展差距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滩水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有其自身独特优势, 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高, 科技含量大, 农业产业容易形成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前景广阔。而边远山区, 虽然特色比较明显, 但经营规模小, 中间环节多, 往往是在原始和传统经营模式下运转, 农业成本较大, 加之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使这些地方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如榆阳区以海流滩为代表的草滩现代设施农业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6000元, 而安崖等南部乡镇农业经营效益差, 大部分农民依靠外出务工获取收入, 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由此在全市出现了大量的“空壳村”, 神木县南部的太和寨乡近1万人口的乡镇, 现在只留守3000人, 老年村、老年乡的出现, 更使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三) 人才缺乏、观念的新旧也是形成县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 观念的新旧更是一个地方发展快慢的决定因素。落后地区往往伴随的是思想保守, 观念陈旧, 缺乏对时间、效益、竞争、市场、创新等一系列现代经营的新理念、新思想的认识和接受, 小而全、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观念越陈旧, 就越难以发展, 越是发展不了, 人才等资源越是向外流失, 从而使这些区域的发展就比其它地方越加困难。佳县、清涧、吴堡等县的好多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向北部县区流动,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及对策

县域经济尤其是南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榆林市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最大制约, 为此, 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富民强县两大指标, 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 以县域产业化为实体, 以农村城镇化为载体, 多予少取, 促强帮弱,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 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目前, 榆林大部分县尤其是南部县的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情况, 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 把农村繁荣放到全社会的进步中统筹规划。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突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调整劳动力结构, 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二是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农产品保险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逐年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工矿园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一村一品型、商贸物流型、村企互动型五种新农村模式, 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集聚、村落整合、经济增量, 加快农民富裕步伐。

(二) 提升城镇化水平, 打造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

城镇化是实现强县与富民的有效结合点, 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载体。因此, 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品位, 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准确把握功能定位,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要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路子。二是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确保城乡各种发展要素流动的渠道畅通, 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普及。三是要完善小城镇功能,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设施, 重点搞好小城镇街道、路灯、供排水、通信光缆、绿化、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物流、商贸、餐饮、信息、货物配送、连锁经营等二、三产业, 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和适宜产业向小城镇流动, 拓展小城镇经济发展空间, 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新路子。

(三) 加大农业产业扶持,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实体

县域覆盖广大农村,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 目前一家一户农业经营体制先天不足, 无法与现代化农业对接, 必须创新农业产业经营体制,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 推进产业化经营, 发展合作经济。要加快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 做大县域特色产业规模。一是依托自然特色优势,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色”的思路,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坚持一县域优势特色资源为主,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品牌,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二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 扶持与壮大龙头企业对农业进行开发, 推进产业化经营。三是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特色、创汇与绿色有机农业, 深化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 发挥林业在县域经济的作用。

(四) 推进工业化进程,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发展县域经济, 要牢固树立工业主导地位。基于目前榆林县域经济的现状, 推进工业化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依托科技进步,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 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寻找结合点和着力点, 拉长产业链条, 推进深加工, 培育富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二是以园区为载体, 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 发挥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 新”方向发展, 加快产业技术和产品换代, 提升产业竞争力;以骨干企业为支撑, 培育一批高知名度企业, 打造知名品牌。三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科技应用型与大型企业相配套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加快新兴产业成长步伐。

摘要:随着榆林整体经济水平的日趋提升, 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 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榆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域发展差距的形成, 除历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原因外, 主要是矿产资源的丰欠,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人才缺乏、观念的新旧等。壮大县域经济, 应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提升城镇化水平, 打造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 加大农业产业扶持,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实体, 推进工业化进程,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快新兴产业成长步伐。

关键词:县域经济,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毅.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李频, 劭沪权.中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刍议[J].求实, 2009 (1)

篇3: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五水共治;嘉善县;水治理;科学发展

水环境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浙江因水而名,历来重视治水工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对治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2013年底,浙江又提出“五水共治”治水方针。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浙江经济发达的县区,嘉善围绕“科学发展”求突破,抓住“示范优势”求发展,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推动“五水共治”,在取得治水成效的同时,更促进了县域地区的科学发展。

一、嘉善“五水共治”的做法及成效

(一)落实治理责任

嘉善确定重点整治“三河” 390条,其中垃圾河229条(约166.5公里),黑河、臭河161条(约117.8公里)。在此基础上,分阶段设定详细目标任务,上半年基本完成全部229条垃圾河治理任务,转入长效保洁阶段;目前所有黑臭河均已启动治理,截止9月15日初步完成72条、50.466公里;到12月底确保完成80条黑臭河道治理任务。预计到2014年底,彻底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黑臭河道50%以上;预计到2016年,全面消灭县内黑河、臭河、垃圾河。同时,嘉善建立“清三河”、“五个一”推进机制,即重点“三河”都有1名县级领导、1个县级联系部门、1名镇级牵头领导、1名中层干部、1名村级责任人直接负责;采取“三河”网上公示、重点河道设立公示牌等方式,把“河长”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29名县领导成为86条重点“三河”县级河长,91个部门、9个镇(街道)“一把手”成为重点“三河”责任河长,确保县域河道治理实现“全覆盖”。

(二)抓好河道保洁

嘉善自全面实施“五水共治”行动以来,高密度、高频率地全面开展河道巡查保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捞”,对全县1829.5公里河道和 29700 亩湖荡全面打捞河面清漂浮物,河道保洁进入常态化。截止9月15日,“清三河”已累计出动15.12万人次、6.04万船次,打捞垃圾近7.3万吨,拆除沿河猪舍1517户、27.05万㎡,打捞沉船2898只,完成河道清淤87条,约54.97公里。二是“清”,开展河道清障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河道沉船、土坝、构筑物等阻水物。三是“拦”。共布局设置河道拦污栅1128处、打桩布网318处,特别是对由嘉善流入上海的57条河道,采取“梯度(多道)设防、支流拦截、闭闸截流”的措施,实行定点定人巡回打捞。四是“保”。各镇(街道)至少购买一艘自动化机械保洁船,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全县共落实810名河道保洁员队伍,定人员、定河段、定责任、定报酬,落实保障措施。五是“验”。垃圾河治理完成具体达到“四个无和三个有”标准,即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障碍物、水边无垃圾、水下无淤积;岸上有绿化、显眼处有公示牌、保洁有健全机制。

(三)开展重点治理

开展黑臭河道综合治理行动,坚持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河道治理与河岸整治相结合,确保黑臭河有序整治到位。一是系统“建”。由“河长”牵头,在全面排摸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二是分类“治”。分类、分步实施工业污水“全入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村保洁一体化、畜禽养殖减量提质、封堵排污口、河道保洁、清淤疏浚、清障活水、河道生态修复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推进黑臭河治理。三是重点“攻”。全面启动黑臭河治理,大力实施减污、截污、治污。嘉善魏塘街道青龙桥港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投入资金223万元,开展河道疏浚3740米,修建护岸2100米,植物护坡6300平方米,拆坝建桥一处,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嘉善陶庄镇新开河加大治理力度,6月底前面完成对河道内的7户船户33只船只清退清理工作,疏浚清淤河道640米,实施护岸修筑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35.4万元。

二、嘉善“五水共治”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筑管理不科学

嘉善对于沿河建筑管理不科学,沿河建筑非法侵占河道的问题仍旧存在。一些私搭亂建行为造成河道变窄,加上这些建筑物往往存在直排问题,使得水质日益变脏、变臭。在项目审批时没有全面检测,没有及时发现沿河建筑的问题,使得问题一再拖延,导致水质越来越恶劣。

(二)项目审批速度慢

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全面启动,涉及“清三河”的各类项目集中“上马”。但是由于项目审批制度的限制,项目“上马”比较慢,直接影响了治水的进程。特别是比较“急”的项目,比如购买保洁船只、建设污水管网等需要审批的项目,如果按规定程度走,根本无法按进度完成项目年度建设任务。

(三)资金运行不顺畅

嘉善制定了“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共安排工程55项,涉及资金56.52亿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共需投入1.54亿元,其中县财政9964万元,其余为镇财政配套;圩区整治方面,今年县财政共需投入3405万元、镇村自筹1460万元。这么大的资金量,有些还未列入年度预算,导致资金运行不顺畅,基层压力非常大,直接增加了县、镇两级的负担。

(四)专业技能跟不上

嘉善作为县级地区,在治水方面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跟不上的现象。一是项目建设承接单位良莠不齐。由于很多项目是通过市场公开招投标运作的,只要具备相应资质条件,都可以参与设计、招投代理等前期工作,这样就容易出现挂靠现象,导致承接单位业务能力不强,影响项目实施整进度和质量。二是专业力量跟不上。确定污水管网普查单位时,就存在具备相应资质单位过少的问题;且最终委托企业同时承接了其他项目,工作进度上存在隐患。三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投入较大,户均约1.5万元,尤其是自然村中铺设污水管网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拖拉管成本高。

nlc202309051145

三、嘉善“五水共治”的对策和建议

(一)把城乡污水治理作为优化县域地区环境的核心要事

一是城乡污水规划边编制、边实施。按照“完善已规划区域,延伸管网覆盖区域,实现污水规划县域全覆盖”的思路,编制《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专项规划》,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等工作,合理调整污水南排系统、县内污水管网布局等规划内容。二是工业污水边入网、边治理。开展工业废水纳管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按照“有条件入网、无条件入园、局部治污改造,其余全部关停”的要求,重点抓好工业废水纳管治理,全面开展涉水重点污染行业整治,确保年底前实现工业废水全入网、全治理。三是农村生活污水边计划、边实施。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全治理。要完成“到2016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均达10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并将三年治理任务落实到村、项目、完成时间和具体责任人。

(二)把交接断面治理作为提升县域地区形象的关键大事

嘉善纳入省际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的主要有9个断面,其中入境断面5个,分别为民主水文站、杨庙大桥、油车港出口、七星和柏树桥;出境断面4个,分别为枫南大桥(开发去[惠民街道])、池家水文站(姚庄镇)、红旗塘大坝(姚庄镇)、清凉大桥(姚庄镇),全市10个出境断面中嘉善占了4个,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因此,要以开展出境断面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对每个断面实行一名县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个一”机制,通过开展黑河臭河垃圾清全清理、畜禽养殖全拆除、工业污水全入网(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治理、重点河道上下游联动治水“五大行动”,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三)把猪舍拆违治污作为实现县域农业转型的攻坚难事

一是“拆”。全县千名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助推生猪养殖业转型集中攻坚行动。由33名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66个县级部门(单位),结对联挂66个养殖重点村,集中开展攻坚行动。同时,出台了温室甲鱼养殖棚舍拆除清理的工作方案及有关政策,确保到2015年1月底前全部实现退养转产。二是“攻”。 以禁养区、占用基本农田、出境水質监测断面1公里半径范围、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猪舍为重点,开展“拔钉清障”拆违攻坚行动,拆除了一批违章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钉子户”,进一步造大了拆违声势。三是“收”。狠抓死猪无害化收集处理。完善落实“户报告、镇收运、县处理”的无害化收集处理队伍,实现了县域收集“全覆盖”。四是“转”。做好“四个转”。转产方面,落实转产补助资金和扶持政策,加强免费技术培训,帮助退养户从“一棚”(猪棚)转“四棚”(花棚、菜棚、菇棚、果棚)。转移方面,部分养猪户已在外省落实了养殖棚舍。转身份方面,引导和帮助农民变为产业工人等。转政策方面,县财政已累计下拨转产补助资金达近2亿元。

(四)把水利工程作为县域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之事

计划三年时间,投入10个亿,启动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二轮圩区”整治工程,形成开展整治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二是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实施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三是实施千里堤防改造提升工程,重点解决现有圩堤较多存在的“三场缺口”、“落河缺”、水闸“漫顶”等问题;四是实施老集镇防洪除涝改造工程,针对易受淹的10个老集镇,因地制宜制定“一镇一策”,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逐步解决老集镇受淹问题;五是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加快完成2014年度项目施工图设计。

(五)把水质保护作为保障县域地区饮水用水的民生实事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嘉善饮用水水源地为太浦河,常年水质稳定在Ⅲ~Ⅳ类。加大投入,使太浦河与长白荡饮用水源地互为备用,提高饮用水保障能力。二是开展污染源清理。加大力度,集中拆除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猪舍、禽舍、水上加油站等,取缔鱼塘、渔民网箱养殖。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在太浦河取水口建造了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进入丁栅水厂水质;投入300万元在取水口上游5公里处建设自动监测站,确保上游来水出现问题时能够提前5小时作出预警,做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处置果断”。

作者简介:沈洁,女,汉族,1987年生,2013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历,2014年1月进入嘉善县委党校就职,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经济共性问题、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

篇4: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或者说是面向基层大众的教育。服务基层大众就是解决普通家庭的劳动力就业和经济收入问题, 更确切地说是解决占我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当前, 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地方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劳务经济等多种县域经济增长点齐头并进。工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 而劳务经济虽能增加地方财政来源和农民家庭收入, 但从长远来看, 大量劳务输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经济的发展问题, 甚至会成为一种不利因素。在人才供求问题上, 一方面是地方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另一方面是精干劳动力大量外流, 加之农村家庭培养出的大学生有一些不愿回乡, 县乡基层单位招不来人才、更留不住人才。因此, 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推动者, 县级政府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对调整产业结构、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 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 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 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最佳方式。大力创建“职教强县”, 发挥县、乡、村三级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作用, 面向农业经济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篇5: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 促进河南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是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而循环经济则是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循环经济要求将生产过程中单位资源消耗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利用创新技术将废物再加工处理成为再生资源,彻底改变传统型经济“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式运行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路循环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与“三化”协调发展要求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科学协调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级形式

新型工业化所要求的“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正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可以而且能够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导航。新型工业化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的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必将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因此,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趋势。

(二)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一是节约高效使用各种资源,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工艺,减少资源浪费,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二是友好地对待环境,维持发展的城镇系统与稳定的环境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三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避免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资源紧张、生活幸福感下降等“大城市病”;四是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过程要与工业化过程相适应,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节约再生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工业和农业的一体化循环、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循环、社区、园区、区域的全面循环,可以促进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促进工业与农业互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因此循环经济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三)循环经济是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多种循环模式的推广,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率,引导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优势产业聚集,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二是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既可以推广“绿色植保”、科学施肥、农田节水等,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可以围绕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加快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形成若干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三是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倡导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可以治理和减少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增值,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是促进“三化”融合的纽带

“三化”协调发展,强调的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同步发展、互动发展,而循环经济正是“三化”融合、协调发展的纽带。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三次产业的一体化循环、工业和农业一体化循环、资源再生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与保护的城乡一体化,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开发利用、生产环节链接起来,正好促进了工业与农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建设的一体化,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与协调。

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三化”协调的总体思路

把握三个结合: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产业集聚区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循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三大转变:以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变,促进新型工业化;以城乡一体化循环推动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实现三大目标: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工农业一体化循环产业效益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三化”协调的具体途径:通过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主要产业的绿色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循环型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循环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通过农业循环经济,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三化”协调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链条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潔化、工业园区生态化,促进新型工业化

1.完善循环产业链,构建工业循环产业体系。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围绕废弃物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等措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完善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2.强化企业清洁生产,打造循环型企业。抓好企业清洁生产,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引导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下游产品和深加工项目,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3.建设循环型园区,促进集聚区循环发展。合理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共生企业群为主体,促进生产工艺纵向与横向耦合,着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注重集聚区内物质、能量、技术、水资源的系统集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促进集聚区产业升级。

(二)推进城乡循环一体化、垃圾无害化、废弃物资源化,促进新型城镇化

1.推进城乡一体化循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将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农业基础好的县区设立现代工农复合产业园,建设一批生态工农业复合循环产业示范基地。

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环保服务业,指导环保企业技术研发和试验平台建设,提高环保产业的创新能力。

3.加快推进城市垃圾、污水资源化利用。强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乡镇重点排污企业和人口集中区域管网建设,形成新增减排能力。

4.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城市矿产”循环利用水平。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建成功能齐全的集散市场和信息畅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提高工业废物的拆解能力,建设一批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高效化、循环化,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1.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原则,建设优质玉米生产基地、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奶源生产基地等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

2.发展节约、高效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节能增效农机设备、技术,提高农机应用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3.开发和完善多种农业循环模式。一是完善畜产品及深加工产业,打造“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二是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打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三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打造“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链。

上一篇:如果没有句号初一作文500字下一篇:5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