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2024-05-22

行政执法建设方案(精选6篇)

篇1: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义马市公路管理局

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方案

为更好的树立公路执法形象,实现路政执法形象“四个统一”,根据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和义马市交通运输局的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我局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组长:韩西超

副组长:张建雄

成员:张合伟茹华伟董西勤刘卫国郭光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路政科,张合伟兼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组织和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路政执法工作教育培训,加强单位骨干的树立和培训,大力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

三、认真部署,落实责任

要把路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路政执法形象建设,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四、认真工作,完成目标

要按照形象建设方案,落实加强执法形象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明确阶段性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在2012年4月30日前保证按上级的要求和标准完成对执法标志和工作服装的更换,严格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五、标准统一,形象一致

要把形象建设工作纳入公路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内容,将建设成果作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规范组织实施,保证做到标准统一,形象一致,工作协调。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篇2: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安监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

局内各股室: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避免和减少生产伤亡事故,提高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的目标,根据《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竹发[2010]17号)文件,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生产、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工作重点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措施,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要在解决“决策不当、政令不通、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服务不优、执法不公”等7个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在规范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离岗培训、创新制度上取得突破;要在改善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取得突破;要在查处安全生产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上取得突破;要在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服务重大建设项目、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

三、主要工作

认真贯彻市、县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2010年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强化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项目专家咨询论证和集体决策制度、重要人事安排集体决策制度、大额资金使用请示报告和集体决策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制度、便民服务“五项”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全程代理制、特事待办制)、机关行政效能绩效评估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动态清理管理办法、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精文简会管理办法、公务员公共服务质量投诉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首长问责制度、行政收费减免报批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和预算管理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报告各案制度,完善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更、服务性收费价格监测和听证制度,修订各单位工作规则和机关管理制度;二是在严肃工作纪律方面,建立健全机关考勤制度、公务接待制度、上下班签到制度;三是加强股室和单位的机关效能建设方面,严格实行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制;四是在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股室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机关绩效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目标,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一是思想作风建设“讲政治”。牢记党的宗旨,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体现先进性,听从指挥,服从调度,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工作作风建设讲“务实”。克服眼高手低的思想和做法,脚踏实地,雷厉风行地干事,不断追求精益求精,老老实实做人。三是组织作风建设讲“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人。讲团结,扭成一股绳,不断增强局党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讲奉献,克服畏难和厌战思想,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遇到困难我先上,遇到难事我先干的工作理念。讲团队精神,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取得成绩共同分享,遇到困难共同克服。四是纪律作风建设讲“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认真注意小节,注意个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昂头干事,低头做人,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认真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牢固树立“小机关、大服务”的理念。一是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将县安监局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在相关网站和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开。二是推行热点问题公开制度。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换证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科室,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安全生产处罚标准、法律依据等除涉及保密的内容外,都要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防范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积极服务中心,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对口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有关涉及重大项目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代办制”,特事特办。规范各类年审、年检行为,深化行风评议活动。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组织、协调、督促、处理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当年工作报告分解的重点工作,并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县人大、政协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内容的各项工作。

(五)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要求,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严格依法办事,切实解决执法人员法制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章不循,以及在行政执法中滥用权力,违反规定随意裁量,乱检查、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问题。

(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局长亲自负责,全面抓落实,积极完成县政府安排我局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四、具体安排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部署动员学习。一是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的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为抓好此项工作,决定成立局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黄局长任小组组长,陈书记、沈书记为副组长,局办公室、监察股、宣教法规股、矿管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机关效能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监察股,负责效能建设的组织推动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要抓好理论学习。重点学好以下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效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法》、县委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通过认真学习、深入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营造人人讲效能的浓厚氛围,为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学习要有笔记,以“我为竹山发展作贡献”为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二)、深入分析,全面着眼,剖析查摆问题根源。一是通过自己找、群众提,认真查找自身问题,重点查纠十大问题:(1)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漠视群众,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2)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庸、懒、散、躁、浮,责任心不强的问题;(3)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学习,不钻研,学风不浓,玩风太盛,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4)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干事激情,精神状态不佳的问题;(5)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的问题;(6)脱离实际,不察实情,不讲实话,不办实事,不求实效,弄虚作假,执行力低下的问题;(7)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政令不畅的问题;(8)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9)为政不廉,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行为不端的问题;(1 0)行政审批项目偏多,环节过繁,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三)、提高认识,注重实效,全面集中整改落实。一是要深入自查自纠。把“六查、六看”过程中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分类,找出单位和自己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书面自我剖析材料。开设效能建设专栏,个人剖析材料都在专栏上公示。针对问题单位要制定整改方案,每个人也要制定整改方案,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要规范机关行政行为。主要整治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3)积极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4)一些依附于职能部门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要以最快速度与各职能部门彻底脱钩。

(四)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是扩大基层民主、强化群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政府部门和行业为基层和社会服务,提高政府公信力,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把转变观念贯穿于活动全过程,以学习提高认识,以整改统一思想,以责任追究促进观念转变,使广大干部真正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并转化为工作上的自觉行动。重点要建立健全对机关公务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努力形成一套“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承诺制来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来推动政务公开,以公开评议制来强化民主监督,以过错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真正实现有制度管人管事,制度能管人管事,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制度不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的一纸空文,保证机关效能建设不走过场,富有成效。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效能考核总结。由局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我局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指导协调、成员各负其责、全局上下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主要负责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大行政效能宣传力度。定于6月13日上午在我局会议室集中学习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由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针对我局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由小组成员将相关文件下发到局内各股室进行学习。组织安排印发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宣传手册,制作条幅和专版,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深入落实行政效能建设精神。由局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督查,对于走过场和搞形式主义、工作效能低下、管理松懈、服务态度差出现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股室和个人,要严肃批评,责令及时改正。对违反“十条禁令”,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行政效能、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 事,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

篇3: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为实现“精简审批事项、网上并联办理、强化协同监管”的目标,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国办发[2014] 59号),要求各部门根据新的核准制度要求, 建立健全本部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联接,尽快实现“信息共享”。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4] 59号文件要求,水利部也加快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致力于实现部门间项目审批的“横向联通”,实现全国范围的“纵向贯通”。

2015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 6号)(以下简称国发6号文),该通知对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的行政审批行为提出了统一要求。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审改办)针对国发6号文的要求,印发了《国务院审改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指导意见》(审改办发[2015] 1号),要求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加快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国务院审改办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落实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办理的一系列文件,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1],水利部加快了行政审批在线监管平台的改革和建设。对行政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平台建设方案,对提高水利行业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行政审批业务现状

1.1相关部委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情况

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于2003年开始建设,已经过3期的升级改造。农业部已经实现从申请提交、受理、办理、办结直至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网上运行,实行纸质台账与电子信息同时保存、记录,做到了过程记录齐全,痕迹清晰,公开透明, 责任可追溯,有效地规范了审批行为,压缩了自由裁量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建立的网上审批系统,2015年开始正式运行, 审批的公开性、透明度和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进阳光审批,审批的依据、标准、条件、程序、受理过程和结果“七公开”,方便企业和公众查询。通过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切实加强对投资项目审批权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有效防范审批的腐败。

1.2水利部本级和流域机构审批系统建设情况

水利部高度重视简政放权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建设行政审批窗口和监管系统,实现网上审批,批准水利部水文局增设行政审批受理处(对外可称水利部行政审批受理中心)。水利部行政审批受理中心主要工作职责是承担部机关行政审批事项的接收、进程的监控和督导、结果的送达等工作,承担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

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安排,目前水利部本级共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0项(包括水文局1项),流域机构14项(有2项和水利部本级相同),其中,8项投资项目涉水审批事项需要与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进行对接。

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政务外网上开发了行政许可审批系统,2006年6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采用DOMINO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政许可申报相关事宜的网上发布、申请和受理,内部互联审批,审批过程的督(催)办处理,办理状态和结果发布等功能。

太湖流域管理局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2009年7月投入试运行。2014年起,太湖流域管理局开始对现有的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互联互通”为工作目标,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升级改造工作即将完成。

其他流域机构情况基本类似,都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批系统建设和使用,目前行政审批办理主要是依靠外网实现咨询、查询、下载等功能,内网综合办公系统实现公文运转、文书办理等。

2行政审批业务存在的问题

水利部高度重视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部委的在线监管平台建设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行政审批规范化管理有待提升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水利部在行政审批制度建设、流程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推动了行政许可工作逐步规范,审批机制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但是在统一场所、咨询、 受理、告知、送达等标准化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各级单位规范化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最终形成了一个个 “信息孤岛”,隔断了部门间业务上的内在联系,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2对接发改委缺乏协同共享手段

水利部所属的部分单位根据各自需求进行了行政审批工作信息化手段的初步探索与尝试,但目前水利部尚未建成完全符合国办发[2014] 59号文中要求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国家发改委的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之间无法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的协同共享,各种行政审批数据无法实现实时交换与共享,也未能实现国务院部门间的“横向联通”与并联审批,目前只能采用“浏览器”对接方式实现和国家发改委平台的对接。

2.3审批过程监管仍需加强

国务院要求实现投资项目的统一窗口受理、项目监管、抽检、报告审查等事后检查的信息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对接,需要对行政审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目前水利部监察方式以事后监察为主,要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的方式,从源头上防治利用审批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同时还存在对超期限行政审批不能自动预警纠错的问题。

2.4审批工作流程尚需规范

针对水利部各级单位对同一个审批事项存在的工作流程不相同,环节不简便,时限不统一等问题,水利部迫切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文件要求,全面梳理与完善审批工作流程,实现同一审批事项统一规范审批流程,实现水利行政审批事项的统一受理、网上办理。

3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以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为核心,搭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水利部本级和流域机构采用“统一开发、分别部署”的方式,实行水利行政审批“一窗受理、一次审核、信息共享、有限并联、限时办结”的运作模式,着力促进提高行政审批窗口办事效率,缩短办理时间,增强服务效果,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办事效率的需要。

3.1建设任务

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如下:

1)实现水利部本级10项行政审批事项(含水利部水文局1项)的网上申报、统一受理、网上办理和全过程监管。

2)实现7大流域机构14项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申报、分单位受理、分级办理和过程监管。

3)实现8项投资项目涉水审批事项与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对接,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逐步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按国家要求, 按期实现部门间项目审批的“横向联通”,并为全国范围的“纵向贯通”做好准备工作。

4)实现水利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预受理、预审查。

3.2建设内容

建设在线申报、窗口受理、行政审批、实物流转、数据交换、监控管理等子系统,以及实现与综合办公系统、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等相关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搭建支撑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运行的数据库系统;完善水利部、流域机构基础软硬件环境,满足平台安全可靠的运行需求。

3.3建设原则

建设时需遵循以下5项原则:

1)统一领导、科学规划。行政审批业务涉及面广、单位多,需要多方协同配合。主管单位需要对整个项目建设承担监督、管理职责,负责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使用单位需要负责项目建设的业务指导工作;项目法人需要具体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对项目建设的进展、质量和资金的使用等负责。

2)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依托现有内外网平台,根据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的整体要求,结合建设现状和需求,全面分析,统筹考虑, 做好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统一技术和服务标准, 以及网上审批事项的页面设计和版面风格,树立水利部“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形象。

3)统一开发,分步实施。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从全局出发,统筹水利部本级、部水文局和流域机构行政审批建设需求,统一开发,再进行分别部署。积极落实国家文件要求,分步实施。

4)利旧新建,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水利部本级、部水文局和流域机构平台建设工作,统筹考虑投资项目涉水和其他行政等审批事项的办理工作, 充分利用水利部已建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成果,加强对各司局及单位现有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梳理、整合,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应用较好的流域机构行政审批系统的工作基础和成功经验,根据《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安全体系等方面,全面整合共享现有资源,利旧新建,避免重复建设。

5)需求导向,流程再造。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办理事项为主线,对审批事项梳理分类,重点对可并联审批的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缩短办理时限, 将水利部部机关及流域机构的22项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定制到系统平台中,推进水利部在线审批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公众服务能力。

3.4总体框架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本项目不考虑涉密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流转与在线监管,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采用“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的模式。水利部电子政务外网与内网是物理隔离的,需要进行内外网交换的数据依托水利部已有数据交换体系进行交换。

系统的建成将初步实现水利部22个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和流程监管,具体列表如表1所示。

本平台建设包括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软件系统、数据库建设,以及系统的集成与部署共3部分建设内容[2],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自下而上包括计算机网络层、硬件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 业务应用层和展现层6个层次,同时安全保障、标准规范2个体系贯穿整体系统。

3.5软件系统设计

为配合水利部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最新要求, 建设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协助开展水利部各业务司局规范行政审批工作,监管平台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5.1在线申报子系统

在线申报子系统为社会公众及需要办理行政审批申请的个人和单位提供集中入口,方便外部用户咨询审批相关内容、行政审批在线申报和了解审批办理情况,同时为申报人提供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结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等服务。

3.5.2窗口受理子系统

窗口受理子系统主要服务于窗口受理人员,窗口受理人员通过该系统查看通过在线申报子系统或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申报项目的详细资料和相关材料,进行材料的检查。同时,提供行政审批办理情况的查询统计及满意度评价功能。

3.5.3行政审批子系统

行政审批子系统用于受理后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审批,包括业务审批、受理反馈、评审管理、结果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查询分析、系统管理、配置管理功能。

3.5.4实物流转子系统

实物流转子系统对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产生的实物进行统一安全的管理,通过条码扫描技术,实现实物的存取记录,进而实现经办人可查,实物流转过程可追溯。

3.5.5监控管理子系统

原有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经实现了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监控管理子系统将通过对原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梳理,部分功能点依据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总体建设框架进行功能完善及扩展,形成新的监控管理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审批办理全过程的监管并提供预警提醒;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的统计分析;实现对申请人满意度评价的分析。

3.5.6行政审批移动APP系统

开发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手机客户端系统,实现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审批状态查询、流程监控、预警提醒,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3.6数据库设计

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库建设需要包含审批实时信息,组织机构数据,流程、审批历史、 投资项目涉水审批、统计、归档、共享交换、系统管理等信息,以及人事数据等内容。

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库在水利部本级分别部署在互联网、政务外网和内网3个网段上,流域级行政审批数据库部署在各流域机构政务外网上。

3.7系统集成与部署

3.7.1系统集成

本次项目依托公用平台及已有软硬件设备的升级和完善,利旧新建,充分整合已有资源[3]。同时,水利部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还需要与其它业务系统实现对接整合,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的综合办公系统、短信平台,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门户网站, 以及其他相关应用系统[4]。

3.7.2系统部署

为便于对水利部行政审批事项的统一管理,本次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采用统一开发,分别部署的原则进行建设,在线申报、窗口受理和数据交换等子系统统一部署在水利部部机关,行政审批、监控管理、实物流转等子系统分别部署在水利部部机关和7个流域机构。

4行政审批监管平台效益分析

行政审批监管平台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水利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站式窗口受理,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在传统行政审批方式中,申报人要与审批工作人员直接面对面交流,容易产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一些单位办事材料需要在办证大厅和单位之间来回传递,耗费大量时间,办事效率低下。采用网上审批系统后,构建统一监管平台,实现网上申报、受理、审批、公示、查询、监督考核全流程网上服务体系,将原分散于各司局的对外业务,集中到一个“窗口”统一办理,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 防止体外循环,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2)规范水利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通过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将水利部部机关及流域机构的22项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定制到系统平台中,并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合理设置流程各环节权限,明确部门和岗位在系统中的职责, 依法限时办结等设置规范审批行为。

系统的建设将推进水利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建设,使水利行政审批工作办理有规则、流程、标准、监督、记录,缩短办理时间。

3)流程全程可控,强化行政审批监督。系统将许可事项、主体、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 承诺时间及收费标准等信息在网上予以公示,同时依据《行政许可法》,对每项审批流程进行严格规定,保证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法定程序办事,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定程序、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使审批过程全程可控,促进了各部门依法行政。

5结语

篇4: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关键词:法制政府建设;“三定”方案;档案;行政权力;权力清单

吴雁平在《档案管理》2015年第6期发表的《论建立和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认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行政权力亦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三定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规定。”[1]同时,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同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三定”方案,作为档案行政权力的依据,频频出现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颁布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与实施依据当中。

但从法制政府建设的角度,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笔者认为依据不属于法律法规范畴,由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同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三定”方案,来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并不妥当,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里提出来与吴雁平商讨。

1 “三定”方案与权力清单概述

1.1 “三定”方案

所谓“三定”方案,亦称“三定”规定,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机构编制委员会为规范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能配置(单位有些什么权力和职责)、机构设置(单位的性质,如行政、事业等)和人员编制(单位各种编制的人数,内设机构数,领导职数等),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简称“三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三定”历来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由同级人民政府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机构的设立必须确定是干什么事情的,有哪些内设机构,内设机构的职责是什么,部门有多少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

1.2 权力清单

所谓权力清单制度,一般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把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对每项权能进行细化后制成“清单”,并详细说明每项行政权的职能定位、管理权限、操作流程等。而权力清单则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以清单方式列举汇总出来的关于职能、权限、权力数量、种类、运行程序、适用条件、行使边界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或文件。

2 “三定”方案与制定权力清单关系认识的演进

2.1 依据

在推行权力清单之初,无论是理论界的学术讨论与研究,还是实务界的工作实践与应用,“三定”方案均与法律法规一道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依据。

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行使政府职能所具有的责任,通常来自法律的原则规定、‘三定'规定中的规定;行政职权是从职责中梳理出来的,在法律条文中一般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要先明确职责是什么,再从职责中梳理出权力。”[2]也有学者认为:“三定”规定就是“党政群机关每一个工作部门的权力清单与权力运行图”。[3]

在实务界,不仅认为“三定”方案是梳理权力清单的依据,比如,上海市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的公布中,就认为“权力清单制度是指政府及其各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和‘三定'方案,梳理和界定政府权力边界,并按照行权基本要素,将梳理出来的权力事项进行规范化,以列表清单形式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促进依法行政的实践活动”,[4]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执行与操作的,比如,2006年最早实施权力清单制度的河北省要求:“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三定'方案,对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审核。”[5]部门权力清单“原则上以法律法规规章、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机构编制‘三定'规定为依据,没有合法依据的,不纳入编制范围,原则上予以取消”。[6]

至今多数省、市仍然将“三定”方案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依据。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三定'规定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对本部门实施的行政权力全面摸清底数,做到不漏项、不留死角,并分门别类进行梳理,逐项列出名称、实施依据、行使主体等,形成权力清单。”[7]《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对本部门现有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认真梳理。”[8]《济南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方案》中要求:“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市、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规范性文件,部门‘三定'规定等,对现有行政权力事项(截至2014年8月31日)进行全面梳理。”[9]哈尔滨市权力清单中的行政权力事项,就是“严格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三定'规定确定的行政机关的职责为依据”。[10]同时,一些省、市更是直接由编制管理部门来承办这项工作。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编办,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11]济南市政府成立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编办”,[12]并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统筹负责该项工作”。[13]

在档案界也是如此。最典型的要数广东省档案局。其公布的86项行政权力事项中,有46项的实施依据就包括《印发广东省档案局(馆)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粤机编〔2011〕7号),占到了全部档案行政权力事项的一半以上(53.49%)。

2.2 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进,一些地区或单位将“三定”方案和行政权力清单并列或融合起来使用。“按照‘三定'方案和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规定的相关职能、依据、权限和流程等履行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14]同时,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在权力清单基础上结合职能职责‘三定'方案,提出本单位责任清单”,[15]并向社会公布。也有人提出,应当“把权力清单运用与机构改革部门‘三定'规定的修订工作相结合,使权力清单这一核心要素成为编制资源有增有减的法定依据,就是说权力清单的增减决定部门编制数额的增减”。[16]这方面,一些城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南京市探索将权力清单的成果作为政府转变职能、“三定”规定的核心内容,“明确规定权力清单、职责清单作为部门‘三定'的组成部分向社会公布”。[17]再比如,六安市将清单建设成果与“三定”有机结合,分类列出外部权力、内部权力、公共服务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依据分类定性、清单定量,破解编制管理有定性无定量,编制配备有数量无标准的难题。[18]

2.3 质疑

对于这种将“三定”方案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做法,亦有一些研究者提出质疑,指出:“现在的权力清单,是行政部门自己做的,把各种法律规章规定的部门职权罗列在一起,其中有一些并无法律依据,而是根据‘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来的。”[19]由于“三定”方案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20]从权由法定的原则看,依照“三定”方案设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并不妥当。

2.4 清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以保证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定职责、法定职权、法定程序行政。“今后就不能够再根据‘三定'方案来规定政府权力清单了,也不能由行政机关自己来制定”,[21]而是“要求通过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而不由行政机关自己来制定所谓的‘三定'方案、‘三定'办法以及自己来制定‘权力清单'‘权力运作流程'等规则来行政”。 [22]

3 依据“三定”方案制定权力清单的缘由

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具体到某一级政府或某一级政府所属部门,抑或政府所属部门的某一内部机构的具体行政权力,应该由什么法来授予呢?回答是:应该由行政组织法来授予。

行政组织法主要涉及行政组织的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编制管理制度、公务员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的主体形式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设定权力、分配权力和调整权力。

我国目前已有的行政组织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既然行政权力应当由行政组织法授予,而且我国也有行政组织法,为什么还要在制定权力清单时,将不属于法律法规范畴的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三定”方案作为依据?原因是我国的行政组织法不够完备。这也是依据“三定”方案制定权力清单的缘由。

3.1 行政组织立法不够系统、完备

在中央行政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国务院组织法》外,缺乏对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的特设机构等的法律规定,在相关法律中缺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组织和职权的规范,使有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组织的设定和职权的划分与行使缺乏严格的依据。在地方行政机关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地方组织法》外,缺乏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的法律规定。[23]

3.2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立法不够完善

现有的行政机关组织法未能对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运行原则作出明确的、科学的法律界定。有的立法内容过于简单、粗疏:如《国务院组织法》;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庞杂:如《地方组织法》;有的立法不尽正式,且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如“三定”规定。有的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条款,不仅没有违法责任,而且没有监督机构;有的立法规定不够科学、规范,比如将“职能”和“权限”笼统规定在一条中,导致职能与权限不明。[24]

3.3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立法不能适应法制政府建设的需要

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的行使缺乏科学的职能配置和严格的程序规定。由于地方政府的层次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情况、特点和问题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应允许有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地方组织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使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职权上没有区别。[25]

3.4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法与专门法律间存在不协调

除了上述行政机关组织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之外,现行行政机关组织法与专门法律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档案法》中规定了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到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企业、事业机构及乡以下行政机构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综合档案馆及专业档案馆的职责,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在行政组织法调整的范围之内,与现行行政机构组织法存在冲突。而地方各级制定“三定”方案时也存在与《档案法》不相协调的地方,将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划入非行政的公益一类就是一例。

4 结语

综上,我们应当清楚“三定”方案不是法律法规,最多可以算作规范性文件。从建设法制政府的视角,严格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是不可以作为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依据的。现在的做法,只是在目前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情况下的一种权宜行为。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法制政府,需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及“法定职权职责依法为”。因此,针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以及行政组织法律化程度较低的现实状况,推动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组织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是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雁平.论建立和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J].档案管理,2015(06):10~12.

[2]任进.推行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J].行政管理改革,2014(12):48~53.

[3]郭卫民.政府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原珂,齐亮.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党政关系的制度性工具[J].领导科学,2015(11):15~17.

[5]郑建卫.政府嬗变:管理走到“阳光”下[N].河北日报,2006-12-22005.

[6]石边.我市将向社会公开市级行政权力清单[N]. 唐山劳动日报,2015-06-04001.

[7]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J].山西政报,2015(01):33~37.

[8]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07):23~26.

[9][12][1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J].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17):23~31.

[10]记者 陈程.5026项行政权力置于阳光下[N]. 哈尔滨日报,2015-03-31001.

[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5(04):13~16.

[14]山东省工商局 张道前.“六个强化”提升网络监管法治化水平[N].中国工商报,2015-03-10003.

[15]记者 刘娇.行政权力行使和网上平台录入同步运行[N]. 攀枝花日报,2015-08-22002.

[16]杨华涛.浅议权力清单制度[J].机构与行政,2014(07):15~16.

[17]南京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07):24~26.

[18]吴鹏,曹宝於.两单一表三配套 协同推进放管服——安徽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体系[J]. 决策,2015(12):104~105.

[19][21]栖灵,姜明安.以职权责任法治化限制政府权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4(09):37.

[20]包来福.论煤矿生产行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4(14):130~131+134.

[22]黄学贤.法治政府的内在特征及其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15(01):1~8.

篇5:行政执法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进一步

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县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工作方案》,不断加强和改善全镇行政执法工作,我镇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转变执法形象”作为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内容,为切实加强全镇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建设,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和 “三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活动,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履责、协调解决问题等能力明显提高,全镇各行政执法科室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效率显著提高,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形象明显改观,执法水平明显提升。

三、领导机构

成立石城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办公地点设在党政办公室。

四、具体措施

(一)大力开展执法形象建设

1.广泛开展法治教育,树立正确执法理念。

各行政执法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演讲比赛、读书会等形式,深化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激发广大执法人员自觉参与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把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工作有机结合,牢固树立“用心履职、依法履职、专业履职”的意识,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的内涵和本质。

2.不断增强三种意识,营造和谐执法环境。

(1)强化规则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各行政执法科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杜绝在执法行为上的随意性,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规则意识。要定期对现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全面清理,列出本科室的执法依据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执法事项,汇编执法依据目录,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情况,及时调整执法依据,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要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将本单位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岗位,明确行政执法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职权,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2)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执法作风。各行政执法人员要改变以管理者自居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疏堵结合,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建立下访巡访机制,定期深入到村庄进行巡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向群众讲解个案办案程序、法律依据的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及时予以妥善解决。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每一起案件的执法程序、依据、结果等都应向相对人公开。通过设立网上信箱、举报电话等形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保障群众对案件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各行政执法科室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处理等制度,逐级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自觉接受社会、相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领导小组将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检查和抽查案卷等方式,对各行政执法科室的执法情况、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高度重视舆论单位的监督,对广播、电视、报刊反映的行政执法方面的问题,经调查核实的及时整改,坚决查处各种不当执法行为,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提高行政执法的公信力。

3.制定执法行为规范,塑造良好执法形象。

(1)文明执法制度化。各行政执法科室要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执法内容,研究制定文明执法行为规范。要加强行政执法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大力推广行政执法规范用语,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2)以评促建长效化。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奖励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创建执法标兵、模范执法示范岗活动,表彰行政执法先进个人和基层部门。要充分发挥执法标兵和模范执法示范岗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注重先进典型的创建和培养,加大行政执法正面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切实加强执法资格管理

1.制定岗位资格标准,严格执法人员准入管理。

各行政执法单位要按照不同执法岗位要求,制定岗位资格标准,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未参加或未通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不能竞聘行政执法岗位。

2.建立执法人员数据库,实行执法资格动态管理。

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加强对本科室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及时更新和录入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信息,并在本单位网站上进行公开,社会公众可通过登录网站查询相关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及持证情况。各行政科室要严格落实执法资格动态管理制度,严禁无执法资格和执法证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并主动接受服务管理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评议和监督。

3.加强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培训和资格管理制度。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切实加强辅助人员的队伍管理,必须严把入口关、使用关、培训关。凡进入执法科室辅助人员队伍都要经过严格考试、培训和审查,符合条件的才能上岗。各行政执法科室要与辅助人员签订聘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

务,并进行备案。各行政执法科室负责本单位辅助人员的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清退。各行政执法科室要定期对辅助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切实加强执法培训考核

篇6:建设局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在深化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创新建设,加大建筑管理力度,提高建设局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建设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亲民、务实、廉洁”责任政府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建设行政行为,提高建设行政效率,降低建设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总体要求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措施,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要在解决“决策不当、政令不通、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服务不优、行为不端”等7个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在规范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离岗培训、创新制度上取得突破;要在改善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取得突破;要在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上取得突破;要在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服务重大投资项目、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

三、主要工作

按照市、区反腐倡廉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区建设局的实际,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一)积极参加公务员教育培训。按照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全局公务员在今年内全部轮训一遍,不断增强我局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行政效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将建设局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在相关网站和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开。二是推行热点问题公开制度。建管站、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创新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科室,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市政道路立项、资金使用、招投标情况,除涉及保密的内容外,都要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防范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由局各科室、站负责。

(三)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建设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对口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有关涉及重大项目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代办制”,特事特办。要对全局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未经国家、省、市批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局内部多个科室、站对同一企业的执法检查,由局统一协调和组织进行,避免多头检查。规范各类年审、年检行为,其中对无法律、法规及市以上规范性文件依据的年审、年检一律取消,对同一企业有多项年审的,可采取联合年审的方法。

(四)抓好重点部门的效能建设。加强效能建设,在面上展开、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试点工作,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建管站、建设科、党政办公室等作为今年全局行政效能建设试点部门。以上试点部门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行政效能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五)完善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我局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对全区完善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等服务模式,逐步实现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绝对服从,并创建出建设新形象。要健全建设工作审批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服务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办事流程,尽力缩短办事时限,真正做到便民便商,做到办事不出中心。建设局除进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外,对保留的审批权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办理制度,使服务对象不再在同一单位多头跑审批。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

(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情况“回头看”活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其全面贯彻实施。一看是否存在适用违法依据实施行政许可;二看应该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否取消,应该取消的收费项目是否还在收费;三看是否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是否遵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要求,提高了办事效率;四看实施行政许可是否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看是否存在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认真查处。通过开展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的“回头看”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

(七)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建立局行政投诉领导值班制度,统一受理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加大对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法律、法规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对巧立名目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故意刁难企业、公民或其他组织,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对服务意识淡薄,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违反服务承诺制度,办理事项不能限时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对超越行政许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一经查实,要予以严肃处理,对符合辞退条件的要予以辞退。此项工作由局纪检监察、局办公室负责。

上一篇:班主任禁毒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的大扫除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