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2024-05-13

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共8篇)

篇1: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健全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面向三农的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增强对服务三农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强化作用,承担金融支农责任,强化服务三农职责,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根据《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二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是董事会按照本行章程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本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的制度设计、战略规划、涉农信贷政策执行和评估检查工作。

第二章 人员组成

第三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成员由11名委员组成。第四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由董事长或者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提名,并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委员应包括行长、副行长、综合部,业务部,财会部、电子银行部、风险部、信息部、合规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董事长担任,负责主持委员会工作。

第六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任期与董事会一致,委员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期间如有委员不再担任本行职务,自动失去委员资格,并由委员会按规定补足委员人数。

第七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业务部,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会议组织等工作。

第三章 职责权限

第八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

(一)研究本行三农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本行三农业务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支持三农发展和改进支农服务的金融服务政策措施;

(二)负责建立健全本行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基本管理制度,检查评估本行三农业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合规有效性;

(三)指导监督本行坚持三农信贷投向,审定本行涉农信贷计划和涉农金融基础资源配臵方案,向董事会报告三农金融状况;

(四)负责本行三农金融业务的组织、产品、服务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指导本行开展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五)制定本行三农金融业务激励约束机制,对本行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建立科学的三农金融业务营销和风险管理体系,确定合理的风险容忍度,有效防范三农金融风险。

(六)监督检查本行涉农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

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协调建立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七)本行董事会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会的提案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经董事会决议通过后,由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章 决策程序

第十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决策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供本行有关方面的书面资料:

(一)本行的三农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本行涉农信贷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三)本行涉农信贷政策、涉农信贷制度建立执行情况;

(四)本行三农业务发展、客户评级授信、信贷产品、担保方式、惠农富民金融服务创新、信用建设情况;

(五)相关涉农信贷调研统计报表及数据;

(六)其他相关事宜。

第十一条 本行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提出的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审议的事项,需要提前向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议案,根据工作需要由主任委员提议并负责召集会议进行讨论决定,并将相关书面决议材料呈报董事会。

第五章 议事规则

第十二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分为例会和临时会议。例会每季至少召开一次,并于会议召开前七天通知全体委员。会

议由主任委员主持,主任委员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其他委员主持。

第十三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每一名委员有一票表决权;会议做出的决议,必须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第十四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表决方式为举手表决或投票表决;临时会议可以采取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

第十五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可列席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必要时亦可邀请本行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第十六条 如有必要,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为其决策提供专业意见,费用由本行支付。

第十七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和会议通过的议案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本行章程及本实施细则的规定。

第十八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记录,出席会议的委员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会议记录作为本行档案永久保存。

第十九条 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方案及表决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本行董事会、监事会。

第二十条 出席会议的人员均对会议所议事项有保密义务,不得擅自披露有关信息。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议事规则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的规定执行;本议事规则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本行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议事规则解释权属本行董事会,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篇2: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中国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有效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三农金融事业部,是指中国农业银行按照商业化运作、条线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原则,为实施“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而采取的一种内部组织管理模式,以县域金融业务为主体,在信贷管理、资本管理、会计核算、风险拨备与核销、资源配置、考评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三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 持力度。

第四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建立适应三农金融服务需要的事业部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三农金融事业部组织架构和经营机制。对纳入事业部管理体制的县域支行,合理赋予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下沉决策重心,提高决策效率,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第五条

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组织架构

第六条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应当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负责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和基本管理制度,审议经营计划,评价战略规划、基本制度和监管要求执行情况等。

第七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在管理层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董事会相关决议,协调、推进全行三农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

第八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条线型垂直管理体系,强化总、分行督导 和服务职责,增强县域支行经营自主权。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作为单独核算的利润中心,承担全行三农金融业务的政策制度制定、产品研发、客户营销、风险管理、考评激励、信息披露等职责。

中国农业银行省级、地市级分行可以比照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按业务经营权限下沉的原则合理界定其职责范围。对于管理半径较小、所辖县(市)少的省级分行,可以推行“省管县”管理模式,地市级分行可以不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应当全部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负责三农金融服务的尽职调查、业务审批、风险管理和客户维护等工作。县域支行作为独立经营单元,应当增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就近决策能力,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激发经营活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第九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按照利于管理、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三农金融事业部的专业部门。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可以下设若干三农 专业部门,履行三农政策规划、业务创新、农村产业金融服务、农户金融服务、金融扶贫等管理职责;省级、地市级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可以比照总行,结合自身实际设置三农金融专业部门,承担辖内农村产业金融、农户金融的营销管理、产品研发等职责。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作为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经营平台,可以根据辖内三农金融服务的实际需要,设立业务特色鲜明、业务指向具体的部门经营三农金融业务。

第十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中后台服务,可以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后台部门统一提供,也可根据需要建立独立的三农金融事业部中后台部门。在未建立独立的三农金融事业部中后台部门之前,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省级、地市级分行的信贷管理、风险管理、财务会计、科技支撑、绩效考核等中后台部门,应当单设相应的管理中心,为三农金融事业部提供支持保障服务。

第三章 经营机制

第十一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 立单独的信贷管理机制。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制定适应三农金融客户特点的差异化信贷准入政策和标准,建立单独的信贷评审制度。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根据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三农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能力区分业务种类,下放业务审批权限,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条,提高服务效率。中国农业银行省级、地市级分行和县域支行应当细化三农信贷授权、授信、担保和客户准入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完善单独的信贷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立单独的资本管理机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当核定与三农金融事业部相对应的营运资本金,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营运资本管理制度。中国农业银行应当根据三农金融业务风险状况和发展战略,合理计量、配置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经济资本,严格考核经济资本占用,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第十三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立单独的会计核算机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制定三农金融事业部与其他部门之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收益分享的办法,真实反映三农金融事业部的 成本、收益和风险状况,自动生成事业部单独核算报表。

第十四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立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根据全行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构建科学的三农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确定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强化内部审计功能,有效防范三农金融风险;建立健全与三农金融事业部相对应的拨备制度,实行差异化的风险资产处置和核销政策,单独足额计提减值准备金,全额覆盖资产减值风险。

第十五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立单独的资源配置机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当专门配置三农金融事业部各项资源,专门下达信贷、经济资本、费用、固定资产、用工等资源计划,为三农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完善县域支行资金管理机制,引导县域支行将县域内组织的资金主要用于当地。

第十六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应当建立单独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建立符合三农金融业务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有效的 绩效薪酬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县域支行应当完善符合“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现状的经营指标和考核办法。

第十七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加大三农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引入多元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延伸服务半径,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拓展三农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三农金融需求。

第十八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事业部信息披露标准和报告体系,保证披露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中国银监会重点关注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三农金融业务发展战略,高管层对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视程度,以及决策机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情况。中国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重点关注辖内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和县域支行的信贷投放、风险控制、网点分布以及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等情况。

第二十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科学设定三农信贷投放比例,三农金融事业部贷款增长速度应当不低于全行贷款增长平均水平。

第二十一条 中国农业银行在县域内组织的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县域。县域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贷款余额占其存款余额的比例应不低于50%。计算该比例时,贷款可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县域以外机构发放的但用于县域的下列涉农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和农林牧渔业贷款。中国农业银行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高于50%的要求确定具体目标,并将目标报告监管部门。

第二十二条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不良贷款率高出全行不良贷款率2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

第二十三条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网点占全行网点总量的比例应不低于50%。中国农业银行应加强互联 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县域的应用,逐步提高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覆盖面。

第二十四条 中国农业银行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事业部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将三农金融事业部享受的扶持政策充分传导至县域支行,并将相关监管要求纳入内部考核。中国农业银行应当将三农金融事业部运行与发展情况定期向中国银监会报告。

第二十五条 中国农业银行有不符合本办法相关规定情形的,中国银监会可以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篇3:强化金融服务破解“三农”发展

1 因地制宜, 放宽融资担保方式, 解决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难题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由原来单纯的种植业逐步走向多元化生产, 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就宁夏而言, 宁夏属于南部山区贫困区, 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 从事的涉农企业只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业、养殖大户以及一些简单的加工业, 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设备落后, 资产资金不足, 增信能力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 部分企业甚至因资金短缺而中途夭折, 一些企业走不出资金短缺的困境。这种现象的存在使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可信度。根据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快“三农”发展, 摆脱这种困境, 最好的办法是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改变担保抵押方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除以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器设备、农机具担保外、将原材料和企业加工未销售的产品等有形或者无形资产也作为反担保抵 (质) 押物担保融资的新举措, 金融机构应按照“合法有效、风险可控”的原则, 对贷款客户放宽贷款担保条件, 将企业按照核心资产与附属资产组合进行分类, 开展担保融资业务, 从而提高银行对涉农企业可信度, 使企业、银行和公司三方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资金链,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最大程度解决涉农企业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 促进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

2 提升银企合作机制, 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让涉农企业彻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关键还在于提升银企的联动机制, 这就要加大涉农银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 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多、产品灵活多样、农村信贷经验丰富的优势, 提升和拓展银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比如, 近年来, 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 积极实施银企合作, 有的放矢, 增加支农贷款项目, 并对各项支农贷款实行“利率优惠、风险共担、封闭运行、滚动使用”运行机制, 把宁夏农业三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从事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涉农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对他们的贷款手续实行简化, 这样不但保证了企业使用资金的及时性, 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贷款的使用率, 促进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经营者用款即用即取, 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扶力度的加大, 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机遇, 各项产业不断扩大, 涉农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加之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收益波动大、资金需求零散等特点, 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 普通的商业金融缺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 仅仅扩大贷款规模, 简化贷款手续远远还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 所以还要把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也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三农”健康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各地的农村新型金融联动金融组织, 发展和壮大资金调剂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非常关键的。

3 寻求新的投入方式, 利用财政支农杠杆加快“三农”发展

近几年党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就是“三农”问题, 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所以各涉农企业要紧抓机遇, 将以前由单纯的财政投资逐步转化为由财政、金融及投资公司共同出资, 设立担保基金, 由公司统一向银行提供全额担保, 并且根据农村各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 对部分发展前景好并能带动一些小企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环发放贷款,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规模, 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坚持专款专用, 由分散到集中投资, 主意在重点投资过程中不能忽视银行、投资公司等其他融资部门, 这样就自然搭建了一条资金链, 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对重点投资的企业还要进行定期督促和检查,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使财政支农杠杆真正加快了“三农”的发展。

4 创新服务方式, 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首先, 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不管金融产品如何创新, 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不能变, 越是欠发达地区,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一些传统产品, 越是不能丢。

其次, 选择性地借鉴与因地制宜的开发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补充。金融产品要适用, 要有差异性, 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对共性的金融产品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 不能盲目生搬硬套, 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地开发。

再次, 在创新担保方式方面, 也要灵活多样, 在银行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担保机构先行创新, 不断总结经验, 然后在推出自己的成熟产品。

复次, 金融产品的不断完善是金融产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 农村信用社开始推广的信贷产品, 到今天该产品经历了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现在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用途上、额度上、授信方式上都超出了原来的范围。

最后, 就是要创新服务理念。现代银行的服务理念就是以客户为中心,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找上门的客户不一定是好客户, 但好客户必须要上门找。也就是说,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与创新金融产品同样重要, 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改变过去“有产品, 无服务”的状况。

摘要:破解“三农”发展瓶颈, 关键是资金, 而目前解决好资金问题主要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融资担保、各项贷款、财政支农、政策联动等方式加大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 从而满足多元化“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这对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篇4:强化金融服务 破解“三农”发展

关键词: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工作是近年来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破解“三农”发展瓶颈的关键是资金问题。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先要汇聚各地优秀的资本投资方,帮助解决投融资难题,拓宽贷款门路。而“三农”的发展主要靠农村中小企业的带动,解决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用各项贷款、财政支农、政策联动等方式,加大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从而满足多元化“三农”金融服务需求,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加现实的重大意义。在“三农”融资方面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因地制宜,放宽融资担保方式,解决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由原来单纯的种植业逐步走向多元化生产,中小企业不断涌现,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就宁夏而言,宁夏属于南部山区贫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从事的涉农企业只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业、养殖大户以及一些简单的加工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设备落后,资产资金不足,增信能力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部分企业甚至因资金短缺而中途夭折,一些企业走不出资金短缺的困境。这种现象的存在使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可信度。根据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三农”发展,摆脱这种困境,最好的办法是放宽担保抵押条件,改变担保抵押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除以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器设备、农机具担保外、将原材料和企业加工未销售的产品等有形或者无形资产也作为反担保抵(质)押物担保融资的新举措,金融机构应按照“合法有效、风险可控”的原则,对贷款客户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将企业按照核心资产与附属资产组合进行分类,开展担保融资业务,从而提高银行对涉农企业可信度,使企业、银行和公司三方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资金链,这种模式的形成是最大程度解决涉农企业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促进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

2 提升银企合作机制,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让涉农企业彻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关键还在于提升银企的联动机制,这就要加大涉农银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多、产品灵活多样、农村信贷经验丰富的优势,提升和拓展银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近年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积极实施银企合作,有的放矢,增加支农贷款项目,并对各项支农贷款实行“利率优惠、风险共担、封闭运行、滚动使用”运行机制,把宁夏农业三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从事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涉农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他们的贷款手续实行简化,这样不但保证了企业使用资金的及时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贷款的使用率,促進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者用款即用即取,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扶力度的加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机遇,各项产业不断扩大,涉农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之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收益波动大、资金需求零散等特点,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普通的商业金融缺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仅仅扩大贷款规模,简化贷款手续远远还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所以还要把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也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 “三农”健康稳步发

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各地的农村新型金融联动金融组织,发展和壮大资金调剂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非常关键的。

3寻求新的投入方式,利用财政支农杠杆加快“三农”发展

近几年党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就是“三农”问题,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所以各涉农企业要紧抓机遇,将以前由单纯的财政投资逐步转化为由财政、金融及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基金,由公司统一向银行提供全额担保,并且根据农村各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对部分发展前景好并能带动一些小企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环发放贷款,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规模,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坚持专款专用,由分散到集中投资,主意在重点投资过程中不能忽视银行、投资公司等其他融资部门,这样就自然搭建了一条资金链,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对重点投资的企业还要进行定期督促和检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财政支农杠杆真正加快了“三农”的发展。

4创新服务方式,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首先,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管金融产品如何创新,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不能变,越是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一些传统产品,越是不能丢。

其次,选择性地借鉴与因地制宜的开发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补充。金融产品要适用,要有差异性,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对共性的金融产品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不能盲目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地开发。

再次,在创新担保方式方面,也要灵活多样,在银行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担保机构先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然后在推出自己的成熟产品。

复次,金融产品的不断完善是金融产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农村信用社开始推广的信贷产品,到今天该产品经历了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用途上、额度上、授信方式上都超出了原来的范围。

篇5: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兴国县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纪实

自2008年人总行、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出台以来,全国自上而下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兴国县作为拥有25个乡镇和80%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县、劳力输出大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各类经济组织和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的金融需求。对此兴国各金融部门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上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信贷服务模式,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创新产品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三农经济发展。

镜头之一:回乡创业正当时

“邓主任,你好!你好!欢迎来本店指导”,某个体经商户王老板紧紧握着某乡信用社邓主任的双手,“千万别!指导谈不上,我们只是来了解情况,搞个贷后调查”邓主任边说边打量着装修一新的店面,“欢迎!欢迎,要是没有你们,咱这店都不知道在哪了呢”,王老板深有感触的说道。

说到王老板,在当地也算是响当当的“成功人士”,15年前的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加入了打工大潮,经过近10年的打拼,凭借着汗水和智慧,成为了某皮具公司的高级经理,正当其处于事业的发展高峰期的时候,却放弃了辛苦打拼的一切,来到兴国重新创业,原本

计划的一切,只是因为资金不足,即将功败垂成,这时,信用社找到了他,因为他有着丰富皮具销售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的优势,为了给创业者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该社特意给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及时、快速的发放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题外音:兴国县是江西省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劳务输出大县,作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成为创业就业的主阵地,农村劳力外出打工极其普遍,至2009年6月末,兴国县农业人口68万,占总人口的86%,其中外出务工13万人,在外创业青年约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69%,但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和自身经验资金实力积累、回乡创业欲望等因素影响,该县农民工自动或被动返乡创业的趋势明显增强,2009年全县共有1.5万外出农民工陆续返乡创业,占当年农民外出务工总量的11.5%,同比增加2.3%。

针对兴国县农村创业发展及融资需求状况,近年来兴国县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优化金融服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信贷体系,构建和完善了创业信贷组织体系和农村创业联动机制,形成了“异地创业+留守创业”的信贷支持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农村创业就业。

截止目前为止,全县共发放农村青年异地创业贷款7000多户,金额达1.5亿元,留守创业贷款44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青年群体的资金问题。

镜头之二:农合发展天地宽

兴国某兔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某很动情的说:“我们兔业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全靠农信社大力支持。”的确,该兔业合作社从最初的几十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拥有几千户兔户,还有拥有2座厂房,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并且加强了与国内大型肉兔加工、实验用兔公司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自身得到的极大的发展,而且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养殖户的致富,最近,还成为该县第一家获得“农村经济组织+评级+授信”信贷支持的农合组织。

题外音: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当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联结农户、带动农户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组织中的农户数占比份额不断提升,农户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09年末,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实现产值1986万元,带动农户4416户,已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大农户。但是农合组织作为新兴农村组织有着组织松散、财务制度不健全、可抵押物不足等“先天体弱症”,使得各金融机构对其“敬而远之”。针对这种状况,人行兴国支行积极引进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农合社进行信用评级,形成“农村经济组织+评级+授信”的信贷支持新模式,并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农工部一起,经过逐户走访调查了解,在全县66户农合社中,确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第三方信用评级试点。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组织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农村经济组织贷款的空白。

目前,该县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对参与试点的山村油茶专业合作社、绿园花卉专业合作社以及益民兔业专业合作社

共给予放贷1000多万元。

镜头之三:政银联手扶三农

埠头乡老瓜农老李一看到电视便禁不住激动,拿出手机便拨:“是兴国农信社吗?”“我符合贷款的条件吗?”“好!好!我明天就过来!”,坐在一旁的老伴一头的雾水,懵懵懂懂的看着老李,老李一看乐呵了,待这老李一解释,老伴也激动了。原来,这电视屏幕的上方正轮播这一条“政府与农信社共同成立农业贷款基金”的游字广告,这几天,老李估摸着今年西瓜形势一片大好,想扩大种植规模,多赚两钱,可这资金从哪来呢?老李这几天愁的脑瓜都快抓破了,这可正好,说曹操,曹操就到。第二天一早,老李忙着收拾了下地里的瓜苗,便骑着摩托车急冲冲的去乡里的信用社咨询去了。

题外音:兴国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广大农民立足本地,深入发展本地特色化经营,逐步形成以油茶、花卉、苗木、脐橙、烤烟、制种等一大批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将近5000多户农户从事规模化生产。为了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切实解决部分农户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县政府与兴国联社强强联手,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由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在该社营业部开户建立农业贷款基金,兴国联社则依据农业贷款基金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对辖内有效益、有市场、有发展的农业项目或农业贷款客户发放农业贷款,且申请农业贷款客户应是农业户口或从事的行业属于农业项目,贷款用途必须用于农业,贷款期限与利率,按照农信社现行的农业贷款期限和利率执行。

据统计,至2011年5月,兴国农信社今年累计投放支农贷款3.11亿元,占各项贷款投放量的89.7%,同比净增8692万元,增长38.7%。

后记:成效显著 多方受惠

近几年,兴国县逐步推进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来,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信贷支持,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达到了农民增收、金融增效、经济增长、社会增色等多方共赢的效果。

1、拓展了农村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推进,为金融机构打开新的农村市场和利润空间,截止2011年5月,兴国县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8.15 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创新产品类贷款累计放贷7800多户、金额1.06 亿元,同比增长11.2%。

2、助推了三农经济发展。兴国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项目,覆盖了广大农村区域,从圩镇到乡村,从边远山区到林区,受益群体大到龙头企业、农村小企业,小到农户、农民工,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较好地助推了辖区三农经济发展。2010年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农业产值47320万元,占辖内农业总产值的25%。2010年,该县农业生产总值为18.928亿元,同比增长4.9 %。

3、促进了农民增收。兴国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项目,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兔业合作项目,使当地农户人均增收1200多元。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54元,同比增长9%。

4、提升了社会效应。除了带来直接的经济金融效益,农村金融

服务创新也形成了明显的社会效应,增强了社会影响力,特别是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村就业和财税收入,让地方政府认可满意。

5、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普遍选择信用环境好的区域、诚信度高的客户作为试点进行突破,因此随着创新工作的推进,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有利于形成了争做诚信商人、争创诚信模范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村信用意识的提高,推进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姓名:曾绍敏

收件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大道166号

收件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篇6: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不断强化,对其县级机构的布局不断收

缩和信贷权限不断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色彩逐步弱化。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发展支持的重担落在了农村信用社一家身上。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先天和历史积累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1、___县情。___县地处黄河岸边,境内交通不便,矿藏贫泛,工业较为落后,是个传统的山区农业生产小县,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5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5。据统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财政收入800万元。

2、___县金融机构格局现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___县建行、工行都相继撤并,农发行降格为信贷组,目前只有人民银行___县支行、农业银行___县支行、8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邮政储蓄及保险代办所等金融机构。其中农行和信用社这两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144人;截止20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6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5599万元。其中,农业贷款10990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70。

二、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情况

总体来看,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农业贷款额度呈逐年增长态势。平均增幅10。有的年份增加较快,有的年份增加较为缓慢,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其中农村信用社落农业贷款余额为5038万元,占到全部农业贷款的46。

三、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主要还是靠天吃饭,稳产、高产田较少。2000年开始___县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欠收,农民收入呈极不稳定

2、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县处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范围内,使农民的耕地更少,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而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常有托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发生,使农民成为受害者。

3、农民取得贷款难。一是从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来看,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储蓄存款,___县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商业银行存款组织难度很大。二是从银行信贷投向和规模分析来看,商业银行市场化运营行为加大,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导致农行放贷比以前更为为期不谨慎。公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难以满足需求,导致民间借贷一度流行。

4、从农民自身信用状况分析,种种原因导致农民信贷户信用状况不佳。据调查,从2001年,农村信用社大力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以来,但贷款回收情况很不尽人意,部分农户确因农作物欠收,养殖户受市场行情影响,导致无力偿还贷款,造成了农村信用环境差,难以取得贷款。

5、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调产力度,逐步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工程,大力发展枣、草、羊等主导产业,从2001年起,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步发展起了一些养羊大户,红枣大户和种粮大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不如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四、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1、优化经济环境,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一是优化整体经济环境。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农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地方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实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坚觉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触觉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支持“三农”发展。二是积极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由政府牵头,经贸委、计委、银行等部门配合,建立信贷投入项目库和制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以有效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应强化政府服务指导的职能。简化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规范职能部门的收费权限,消除对农民征收的不合理的税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加大执法力度,有效解决当前银行依法维权执行难的问题,确实维护金融债权。

2、改进信贷管理,增加有效信贷投入。

通过改进当前信贷管理过于僵化的模式,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社会信用状况,合理下放信贷管理权限,提高信贷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在信贷投入上积极扶持“三农”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引申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在支持农民发展枣、草、羊等主导产业方面加大支持

力度,在信贷政策的制定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切实有效地扶持贫困山区“三农”经济发展。

3、增强农民自身素质,提高社会信用。

在融资方面贫困地区农民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与银行的合作方面,要以诚为本,恪守信用,俗话说得好“好贷好还,再贷不难”,要不断提高自身在银行的信用等级。

篇7: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军转干:20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

意见

军转干: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为2014年参加军转干考试的考生特别整理了最新热点资料,方便各位军转干考生备考,本篇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一)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服务“三农”的能力。研究制定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明确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补充资本金,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大中型银行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探索商业金融服务“三农”的可持续模式。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切实做到不脱农、多惠农。(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支持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接入征信系统,完善管理政策。(财政部、发展改革委、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积极稳妥组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243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织试点,抓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合作性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四)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增强网点服务功能。按照强化支农、总量控制原则,对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布局进行调整,重点向中西部及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快在农业大县、小微企业集中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支持其在乡镇布设网点。(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五)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合理补偿成本风险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采取定时定点服务、自助服务终端,以及深化助农取款、汇款、转账服务和手机支付等多种形式,提供简易便民金融服务。(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切实改进对农民工、农村妇女、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全面做好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金融服务工作。(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

(七)拓展资金来源。优化支农再贷款投放机制,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三农”的金融债。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对符合“三农”金融服务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八)强化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探索建立商业银行新设县域分支机构信贷投放承诺制度。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提高存贷比。(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九)完善信贷机制。在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下放贷款审批权限,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尽职免责制度,调动“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积极性。(银监会、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农户信贷模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加快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微贷技术。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式。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银监会、人民银行、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243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十一)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管理办法,在经批准的地区开展试点。慎重稳妥地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健全完善林权抵押登记系统,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将涉农保险投保情况作为授信要素,探索拓宽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范围。(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二)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简化金融服务手续,推行通俗易懂的合同文本,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严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五、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十三)支持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部分地区开展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试点。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利率、期限、额度、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创新,进一步满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继续加大对农民扩大再生产、消费升级和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银监会、人民银行、农业部、证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四)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耕地整理、农田水利、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种养业良种生产等经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和高科技农业项目。(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五)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支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仓储物流设施、连锁零售等服务设施建设。(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六)支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人民银行、银监会、农业部、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七)探索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重点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稳步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着力做好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六、拓展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十八)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保险等业务。(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十九)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稳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蔬菜价格保险试点,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创新研发天气指数、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243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新型险种。(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的县级保费补贴。(财政部、保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一)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财政部、保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二)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七、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二十三)大力发展农村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鼓励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逐步扩大涉农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证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银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四)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开发,拓展农产品期货业务。完善商品期货交易机制,加强信息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参与期货交易,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证监会负责)

(二十五)谨慎稳妥地发展农村地区证券期货服务。根据农村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证券期货机构的专业能力,探索建立农村地区证券期货服务模式,支持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进行风险管理,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和风险管理培训,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负责)

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二十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加强征信宣传教育,坚决打击骗贷、骗保和恶意逃债行为。(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公安部、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七)发展农村交易市场和中介组织。在严格遵守《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的前提下,探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土地评估、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证监会、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十八)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清算系统,稳步推广农村移动便捷支付,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243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二十九)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畅通农村金融消费者诉求渠道,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继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入社区、进校园活动,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广大农民风险识别、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公安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九、加大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三十)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协调配套的长期化、制度化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为金融机构开展“三农”业务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税务总局、证监会、保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综合运用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农业种植业养殖业贷款、大宗农产品保险,以及银行卡助农取款、汇款、转账等支农惠农政策性支付业务。按照“鼓励增量,兼顾存量”原则,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制度。优化农村金融税收政策,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实行弹性存贷比,优先支持开展“三农”金融产品创新。(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保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二)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以及农民合作社贷款情况,依据涉农贷款统计的多维口径制定金融政策和差别化监管措施,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三)开展政策效果评估,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引导带动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农业部、税务总局、证监会、保监会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四)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金融监管,着力做好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和控制工作,进一步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不断健全新形势下的风险处置机制,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风险管理。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监管规则和要求,切实担负起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监管责任,层层落实突发金融风险事件处置的组织职责,制定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守住底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十五)加强督促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增强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扎实推动各项工作。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243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对本地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于次年1月底前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银监会要牵头做好督促检查和各地区工作情况的汇总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篇8: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关键词: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三农,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农民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热情高涨, 对涉农贷款的需求量增加, 但由于缺少有效抵押物, 担保抵押贷款制度不完善, 贷款难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 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和服务产品, 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对于服务“三农”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金融机构促进金融事业的改革、创新、发展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做法

1.1 选择金融服务主体, 试点推进

信用社是目前农民贷款的主渠道, 营业网点遍布城乡, 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经验丰富, 可自主决定实施农村金融创新。我县在深入学习国家、省关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经过广泛调研, 确定以农村信用联社为主体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从2012年起, 在7个乡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当年为290余户农民提供贷款1.4亿元。2013年全面开展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以来, 累计为3.9万户农民发放贷款24.3亿元。

1.2 明确设定贷款条件, 降低门槛

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要具备四方面条件:一是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村委会与农户依法签订的二轮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二轮土地台账;二是土地经营权合法, 由所在村委会出具的书面证明;三是涉及的农村土地没有改变农业用途, 产权明晰, 地块面积四至清晰;四是土地经营权剩余期限五年以上 (含五年) 。

1.3 规范制定贷款流程, 审慎放贷

流程是贷款申请→业务受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贷款归还。从农户提出贷款申请, 到发放贷款, 平均只需5天时间。

1.4 切实加强贷款管理, 减少风险

一是明确贷款用途, 贷款主要用于发展农林牧副渔、购买农机具和机动车辆、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自主创业等生产消费。二是科学设定贷款金额与期限。抵押价值计算公式为: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每亩年租金×亩数× (土地经营权剩余年限-3) 。种植业还款期限从12个月放宽至18个月, 养殖业还款期限从12个月放宽至36个月, 为农民适时销售农产品、实现利益最大化赢得时间。三是合理安排贷款回收与处置。对因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客观原因, 造成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的, 可延期一年还款;如无法还款, 为保证抵押人正常生活, 处置时将为抵押人家庭成员每人留一亩地作为最低生活保障, 保证其维持基本生活。

2 金融创新取得的成效

2.1 缓解农民贷款难题

以往, 农户主要通过联保方式贷款。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农民贷款的选择面更宽, 且独立承担责任, 排除了他人对自身贷款行为的不良影响, 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2.2 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瓶颈制约, 充分激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属性, 初步实现了土地、金融等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增加了农民务农务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2.3 创新金融担保方式

其他地区开展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金融机构为防范经营风险, 大多要求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平台。我县将农民与信贷部门进行“零距离”对接, 直接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合同约束, 完善受偿机制, 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减轻政府经济负担, 使市场金融行为更加规范。

2.4 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打破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抵押物固定、服务方式单一、以小额信贷为主的传统模式, 拓宽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找到了新的有效途径, 为金融部门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3 农村金融创新的几点想法

3.1 加快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见。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应参考中央相关文件精神, 借鉴成熟经验做法, 制定相关政策、意见和办法, 设计规范的操作流程。

3.2 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

各级政府部门应鼓励金融机构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 探索将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村财产纳入贷款抵押范围, 让农民根据实际条件自主选择抵押贷款方式;健全农村金融网络体系, 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到乡镇设立营业网点, 简化工作程序和手续, 强化银行金融业务服务功能, 实现金融服务不出乡镇。

3.3 建设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迫切需要, 也是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积极搭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 在县级建立服务中心, 在乡 (镇) 建立服务站, 在村级建立服务室, 为农户开展财产抵押、贷款融资、农业保险、土地经营权流转做好服务, 保障经营权有序流转和不良债权变现。

3.4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进程

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 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 必须具备合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央要求从2014年起, 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确权颁证, 农业、国土等主管部门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奠定基础。

3.5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创新

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 鼓励引导申请贷款的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再保险机制, 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同时,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评选活动, 加大对违约失信行为打击力度, 坚决支持金融机构依合同处置抵押物, 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 增加金融机构放贷信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班数学的教案下一篇:中国文化初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