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三农”问题研究

2023-02-21

1 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既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问题也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中央先后发布19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农村金融能够带动农业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新农村建设, 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扶持不到位

农民收入普遍偏低, 存款储蓄能力不足, 且贷款缺乏信用能力和相匹配的信用担保。这些问题决定了“三农”的“三弱”问题不可能完全靠市场手段解决, 也不可能完全靠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解决。因此需要国家执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 才能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2.2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中,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支农主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对金融需求和资金的需求量都在与日俱增。于是,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促进“三农”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 仅靠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上发挥支农作用是不够的。新农村建设中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多, 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起主导地位的农村信用社因其资本充足率低, 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大量的资金需求。

2.3 金融机构业务不适应农村发展

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上强调安全性, 而金融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安全性的保证。自从农村金融市场化经营改革以后, 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自负盈亏”, 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自身企业的长存发展, 把“盈利”作为企业自身的终极目标。然而在农村, “盈利性”环境基础却较为薄弱:农业本质上还属于弱质产业, 效益较低, 且传统农业目前还居于主导地位, “靠天吃饭”“因灾返贫”“因病返贫”还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这决定了金融机构若投资农业, 就不可能会获得很高的回报。同时农民贷款需求量小, 在利率管制制度下, 农户数量多, 较小的贷款额度和高成本的信息收集, 都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回报不高。农村金融机构出于对高利润的追求, 势必将资金投向转向城市。这种风险与收益差异过大, 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出现“外流”现象。总之, 涉农金融机构缺乏生产发展的金融环境, 是农村金融处于困境的根源之一。

2.4 资金互助合作社普及程度不高

目前资金互助合作社已经存在, 也在运行中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贷款需求, 填补了农村地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需求。但是资金互助合作社仍普及程度不高, 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也只是少部分群体。大部分农民对于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缺乏认识和理解, 对于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性质, 操作思路, 操作流程还不了解。工作人员简单的政策讲解依然不能吸引到大批农民加入其中。资金互助合作社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新事物, 大部分农民对其仍旧处于观望态度。

3 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的落后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本文在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3.1 引导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有效抑制农村资金外流

农村资金互助社具有独特的信息甄别机制, 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一, 农村地区居民之间拥有地缘, 亲缘关系, 具备信息交流畅通和成本低等优势;二, 农村地区村民之间因为拥有共同的社区道德以及相似的价值取向, 有利于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向农户提供资金小额贷款的平台之一, 能够有效抑制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 其特点是与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合作, 将合作社作为农户的资金担保平台, 向金融机构解决农户的贷款问题。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还属于新兴事物, 很多农村地区也只是处于试点阶段, 还未真正大面积推广开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还需要国家相关货币政策的扶持:一是建议农业发展银行, 农行, 邮储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合作, 将合作社净资本额的倍数作为授信贷款的额度, 然后利用以上几个金融机构向合作社转贷款。达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效果;二是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存款来源有其独特性, 按照规定内部存款来自互助社内部社员, 因此建议资金互助社采用高存款利率来吸引的农民来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三是通过银监局发挥其指引作用, “三农”客户可以通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资金, 资金是由商业银行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给资金互助社, 再到客户手中。这种方式让商业银行的资金有了好的渠道注入农村, 同时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批发业务与农村资金互助社零售业务的完美合作。同时, 商业银行以往会遇到给农户放贷遭遇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 并产生了相关的高额成本, 通过商业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合作就能规避这些风险, 节约成本。同时还能解决农村资金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除此之外, 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生产合作社联合, 以生产经营发展为基础, 以互助资金为纽带, 将农民有机联合起来, 既实行了生产经营上的合作, 也促进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高层次、高水平内在紧密型联合。

3.2 多途径支持农村建立小额贷款公司

农村地区应该鼓励能够最大化满足农民和农村发展需要的小额贷款组织, 用自有资金或捐赠资金发放贷款。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能够支持“三农”发展, 又拥有农业银行参股经营的农村金融业务。并且将小额贷款公司划归地方政府监管, 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掌控更多的金融资源;同时, 接受政府扶贫部门委托代理扶贫资金, 接受非政府组织及各种捐赠基金等, 凡是能够吸纳资金进来的都应该利用起来。

3.3 建立业务创新机制, 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 更是要积极发展小额贷款业务, 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开发更多信贷产品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额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打包贷款业务, 完善联保模式以及农户互保模式。除此之外, 更需要丰富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内容, 开展银行中间业务的同时, 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在各种银行业务开展的同时, 改变农民金融知识匮乏的情况, 定期派银行业务人员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讲解与普及, 让农民也积极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中来, 成为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一。

3.4 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构建一个规范化的金融运行环境是当前很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净化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良风气, 还能避免金融机构在盲目竞争中造成的资源浪费。这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合法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监督农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市场主体的法制教育, 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恶劣, 不仅体现在农民信用意识差, 还表现在不少村镇企业法人出现逃避债务的情况。因此需要改善农村的金融信用环境, 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系统, 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 实施相应的农民和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手段。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对于失信的企业法人实施法律惩处。为农村金融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目前农村金融发展还面临着政策扶持不到位、服务主体单一、金融机构业务不适应农村发展与资金互助合作社普及程度不高等问题, 应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农村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收入增长,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洪丹, 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 2015 (5) .

[2] 孙玉奎, 周诺亚, 李丕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 2014 (11) .

[3] 韩喜平, 金运.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 .

[4] 吕勇斌, 赵培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反贫困绩效:基于2003—2010年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1) .

[5] 李鑫, 王礼力, 魏姗.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6] 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7] 丁志国, 徐德财, 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9) .

[8] 丁志国, 谭伶俐, 赵晶.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1) .

上一篇: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策略下一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