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尊严”教学设计

2024-04-22

“苦难中的尊严”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苦难中的尊严”教学设计

“苦难中的尊严”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课文《论厄运》(培根)、《苦难中的尊严》(周国平)属于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苦难中的尊严”板块。【教学设想】 《论厄运》《直面苦难》属于“直面人生”这一专题,人生既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板块重点探讨的是苦难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怎样在苦难中体现人的尊严。这一板块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合作探讨,提高研讨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理解《论厄运》《直面苦难》两篇文章主旨,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2.品味凝炼的语言,交流感人的事例,体会人在苦难中的尊严。3.学习写座右铭。【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学生拓展开去,联想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2.学习方法指导:合作探讨,整合信息。【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用普罗米修斯和张海迪面对苦难,维护自己的尊严的故事导入。师:(打出普罗米修斯的图片)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盗火种,被宙斯用铁索锁在了高加索山脉的悬崖峭壁上,他每天忍受着被老鹰啄食肝肺的痛苦,但他没有屈服,他成了英雄。当然,这是神话。(展示张海迪的一张照片)请大家看着张图片,从她灿烂的笑容中你能看得出她是被医生叛过死刑、双腿瘫痪的残疾人吗?(有学生摇头),(展示张海迪写的或译的多部作品)这么多厚厚的作品全是她在病床上和轮椅中完成的,当苦难来临后,他用这种方式赢回了他的尊严。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深深体味苦难中的尊严。

(师打出教学目标)师读 1.理解《论厄运》《直面苦难》两篇文章主旨,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2.品位凝炼的语言,交流感人的事例,体会人在苦难中的尊严。3.学习写座右铭。

二、感知课文,明确主旨

师:我们先学习培根的《论厄运》,请大家齐声读一遍,朗读时注意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生齐声读。

师:提醒一下,看文章题目中有一字,注意到没有?(有生应:论)抓住议论文结构,观点句很好找。

(生快速找)明确:

•(1)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2)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3)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4)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5)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6)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师:抓住关键词,说出主旨,面对苦难维护尊严体现在哪里?

明确:战胜厄运

厄运

征服

无所畏惧

坚忍

希望

美好的品质

显示 师:概括一下。明确主旨。

主旨

战胜厄运可以显示人最美好的品质:无所畏惧

坚忍

充满希望。体现人的尊严。师:培根认为我们应该像神那样无所畏惧地战胜厄运,而周国平先生有他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看《直面苦难》。

(二)阅读《直面苦难》一文。

思考:面对苦难,作者认为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生速读,抓关键句关键词。

• 生:①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 师:本文中作者重点谈什么?

生:自然悲剧。师:何为自然悲剧?

生:生老病死、地震、海啸、瘟疫、绝症„„

师: “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那怎么办?

生:②面对自然悲剧,我们咬牙挺住,不倒下,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③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师:为什么说“人天生是软弱的”? 生思考回答。明确:相对于自然悲剧,“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生命卑微、渺小。

师:找出观点句中的关键词。

生:咬牙挺住,不倒下

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

小结主要观点:人天生软弱,也不是所有的苦难皆可战胜,但面对苦难时,我们不能倒下,要以尊严的方式承担苦难。

三、(小组讨论)两篇课文比较,思考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1.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

2.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

3.交流你所知道的直面苦难的故事,说说他们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的。(5分钟后)

师:我们先看前两个问题。

生思考回答,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明确:共同处

厄运不可避免,积极对待厄运。

不同点①培根强调的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英雄式的苦难;周国平倡导的是有 “软弱天性”的普通人的苦难。

②培根强调苦难强调的积极意义,周国平则认为不能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美化苦难,而应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苦难”。

师: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你们组推荐的直面苦难的故事,说说他们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小组1:(打出洪占辉图片))洪占辉事例简介后,他在苦难中不绝望、不堕落、不仇恨、不放弃,靠自己奋斗,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小组2:孔子游说君主实行仁政,多次失败,他为了理想不放弃。

小组3:著名影星李连杰在印度洋海啸中,他想到了独自逃生,最后选择跟家人一起,他战胜了人的本能,是爱让他选择了坚强。

小组4:舟舟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对音乐执著追求,最后成了有名的指挥家。维护了人的尊严。

小组5:2005年,陕西境内一辆旅游车与一辆货车迎面相撞,车内许多游客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其中22岁的导游于文婷一直安慰大家,帮助救援,结果自己因为延误病情造成双腿截肢。是责任感让她在灾难到来时,体现人的尊严。小组6:贝多芬事例。

师:同学们的例子都很感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听到每个小组都汇报了。

我 剪辑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看看灭顶之灾来临时各种人的表现。

四、(放影片5分钟)(体会《泰坦尼克号》中船长﹑乐队及杰克在死神面前显示出的人的尊严。说出尊严的内涵。)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你们被深深感动了,告诉大家,感动你的是什么? 生1:乐师灾难来临时,还弹奏优美的乐曲 来感染别人。生2:船长以身殉职,坚守岗位。

生3:杰克不放弃,跟死神搏斗,把生留给了露丝。

师:我想问一句,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生:怕。

师:是什么让他们在苦难前超越了求生的本能,维护了尊严? 生:(师提示:杰克为什么把生的机会留给露丝)爱、责任、希望、理想 „„(道德)

五、课堂小结

面对自然或社会的苦难,人类要勇敢地战胜,在战胜过程中凸现美好的品德,维护人类最高的尊严;即使战胜不了,尽管人天生软弱,但应该在软弱中承担其苦难,显示人的尊严。

六、反馈训练

“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你认为呢?结合自身的经历或感受写一则座右铭。展示几位同学的座右铭。

七、作业布置

读《必修五读本》王蒙的《人生三境》,写一点关于逆境与顺境的心得。【教后反思】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围绕“直面人生”分成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这三个板块之间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利用材料内容的对立统一,构成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探讨愿望;第二板块让学生在经典文本《记念刘和珍君》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的问题;第三板块围绕逆境整合材料,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哲理味,充满人生智慧,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合作探讨,比较文章对逆境表达的观点的异同、说理方式的不同。联想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篇2:“苦难中的尊严”教学设计

导入:

由几幅东南亚海啸灾难图片导入,人类在灾难面前如果不能保留自己的性命,那应该留下什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文章中对苦难得态度怎样。

《论厄运》培根

逆境

《直面苦难》周国平

一、作者简介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周国平:1945年出生于上海,哲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二、学习目标:

领悟两篇文章充满的人生智慧;

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加深对厄运、苦难的认识,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

三、速读《论厄运》(2分钟),划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征服”“无所畏惧”“战胜”“坚忍”

四、请同学朗读课文《直面苦难》,同时思考:文章对于如何对待苦难作者阐发了怎样的观点。

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不要美化、炫耀苦难。

五、《直面苦难》的主旨是什么?

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消极作用。

六、重点研讨:

把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论述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说理上各有什么特点?

相同之处:两文谈的是同一个话题,肯定了逆境的价值。

不同之处: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凡人的“逆境观”。

说理上各有什么特点?

《论厄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分析周密严谨;《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形象化的阐发。

七、请说说你记得的关于苦难的名言。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不过没有人报考罢了。----高尔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里士多德

☆我们要用笑脸和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来迎接一切的不幸。----鲁迅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易卜生

八、课后作业:

1、仿照下面的语句,从“宽容”“尊严”“友谊”中任选一个词为话题,写一段话。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篇3: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

一、表述以见证苦难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天灾人祸压得底层民众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农民。《平凡的世界》就是通过全景式的叙述, 展现了古老黄土高原中的底层农民经历苦难、反抗苦难、超越苦难的平凡又伟大的生活。

首先, 《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苦难。人类的基本温饱如若得不到满足, 身体受难便开始了。小说一开始, 饥饿难耐的主人公孙少平就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买不起学校的甲等菜、乙等菜的他不得不等到同学们都打完饭, 孤零零地去领两个“黑家伙”。而这远远不能填饱肚子。但是,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并不是物质上的缺乏, 而是精神上的贫瘠与闭塞。这也是读过书的孙少平最不能忍受的。学业无法继续之后, 孙少平回到了村里, 他并不害怕繁重的劳动, 也可以忍受无边的饥饿和破败的家境, 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读书了, 已经放飞的灵魂又被重新关在破败的牢笼里, 精神的苦难就此诞生。

小说另一个主人公孙少安也过早地承受着苦难的煎熬。由于家庭“烂包”光景无力支撑学业, 少安十三岁辍学回家务农, 和父亲共同承担一个大家庭的重担。饥饿与劳累一直伴他左右, 而最让读者心痛的莫过于他与润叶的爱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深深地扎根于贫瘠的土地, 少安也必须从一切实际来考虑自己的爱情, 由于家里的贫困, 不忍心润叶与他一同受苦, 孙少安不敢也不能接受润叶炽烈的爱。无法获得爱情的精神痛苦和家里的贫穷光景始终压在这个年轻人的肩头。

同时, 《平凡的世界》的苦难不仅是个人的苦难更是整个时代的苦难。孙玉厚一家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普通代表。贫穷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个别现象, 而是整个村庄甚至全国的农民阶层的生活实况。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人为政策的影响, 农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得不到满足:女孩子大了都没有衣服遮羞, 家里只能吃糠团子, 到了更加困苦的地区, 人们只能靠吃观音土维持生命。这是何等凄惨的景象!

正是这些在陕北贫瘠的土地上苦苦挣扎的男女老少们展现了那一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见证了那一时代的苦难记忆。

二、奋斗以超越苦难

《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两兄弟超越苦难的手段就是奋斗。路遥先生也是通过主人公的奋斗形象来超越其骨髓中的苦难意识。小说中的孙少平一直在高傲地在苦难中争取自己的独立, 通过读书, 广泛地汲取知识, 争取走一条超越平庸的高尚之路。在外的求学生活使孙少平的眼界得以开阔, 他再也不能甘心情愿地忍受在乡村靠种地谋生的这种单调的生活, 于是, 他决心一定要走出农村, 最后在煤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较之少平, 哥哥少安的奋斗来得更为艰难。少安的奋斗大部分在土地上, 他不得不在家乡的贫瘠的土地上做文章。这是他唯一的资本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唯一出路。他认真地耕作土地, 努力地扩大农民的自耕地面积, 千方百计地想让农民得以温饱。他勤劳肯干, 任劳任怨, 富有才干, 代表着这古老黄土地上的新生力量, 充满活力, 生机勃勃。这也是老一辈农民田福堂对他感到头疼的原因, 孙少安不仅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更要在十年浩劫的大背景中同顽固的老农民思想进行博弈。

时代的苦难不是一两个人的反抗就能够超越的, 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奋斗者才有了时代的进步, 人类才会在苦难中升华出坚韧的花。才会在苦难过后灿然绽放。

三、温情以担负苦难

《平凡的世界》之中的所有人物都在用自己的坚韧担负起自己的生活, 饥饿也好, 劳累也罢, 依然需要顽强地生活下去, 这就是命运。孙少安在被迫放弃学业, 回家务农之时, 在痛苦地无法接受润叶爱情之时, 他都不会抱怨, 不会抱怨自己的父亲, 不会抱怨整个家庭对他的拖累, 因为他知道, 这就是他的命运, 这是对家人的爱、对爱情的尊重。无从反抗唯有不停奋斗。路遥的笔触也没有赋予主人公歇斯底里的斗争, 他们都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之中, 一次次做出沉重的选择, 脉脉温情笼罩着苦难的陕北平原, 处处散发出人性美的柔和光辉。

《平凡的世界》之中的人物充分体现了路遥对于苦难意识的独特表述。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至今仍引领着无数青年直面苦难, 勇敢奋斗。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 (上中下)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钟建波.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情结和苦难意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2) .

[3]何宜忠.路遥小说的苦难情结[D].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篇4:苦难中的航程

哥斯达黎加人估计一直在奇怪,为什么预选赛最后一战中已经出线的美国人还要全主力与他们力拼,而且在终场前最后一刻进球,踢飞了他们几乎到手的世界杯入场券。

2009年10月14日,世界杯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预选赛六强赛最后一轮,只要获胜就能进军南非的哥斯达黎加队在美国的土地上以2∶0领先,一切看来似乎都已没有悬念,美国队此前一轮击败洪都拉斯已经出线,此役断无理由死拼对手,而且前25分钟就丢两球的情况也证明着这样的推测。

然而,小布拉德利在第72分钟扳回一球,这隐约像是一个警告,但也可以理解成为了挽回颜面,毕竟美国人是在自己家门口比赛。哥斯达黎加人认为比赛时间已经不多,只需全线回收守住胜利即可,却不知危险正在悄悄逼近,1∶2的比分下暗藏杀机……

比赛到了第95分钟,补时阶段的最后10秒左右,美国队由左后卫博恩斯泰因打进了一个令哥斯达黎加人崩溃的入球,2∶2意味着堕入“深渊”的不是洪都拉斯,而是哥斯达黎加。因为在萨尔瓦多的土地上,洪都拉斯的比赛已经结束,以1∶0取胜的洪都拉斯队依靠美国队的这粒进球,时隔28年之后重返世界杯决赛圈。

这是洪都拉斯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洪都拉斯人可以在昔日让自己遭受过足球仇、战争恨的死敌的土地上狂欢庆祝,经历了几个月军事政变、国家动荡的洪都拉斯人终于绽放了笑容。他们应该感谢美国,美国人在提前出线的情况下排出主力阵容,并付出了奥涅乌重伤的代价,将洪都拉斯“保送”进了南非世界杯。

哥斯达黎加人也不用奇怪,自从6月28日洪都拉斯发生军事政变、总统塞拉亚被驱逐到哥斯达黎加以来,与洪都拉斯关系密切的美国人就一直在表明自己的“清白”。奥巴马总统声称美国愿意同包括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解决洪都拉斯国内的政治危机,美国军方则表示美国驻洪都拉斯部队既未参与也不知情。塞拉亚在谋求解决国内问题时,也没有积极回应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亲热”,而是倾向于由美国人出面来解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在足球场上帮助洪都拉斯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欧洲双雄

分别效力于意甲和英超的戴维·苏亚索和威尔逊·帕拉西奥斯是目前洪都拉斯足球的两张名片。苏亚索在经历了本菲卡的租借生涯后,已经返回国际米兰,不过他基本打不上比赛;帕拉西奥斯在托特纳姆的主力地位则相当稳固。

本世纪初,苏亚索随卡利亚里队在意乙联赛中磨炼了四个赛季,球队重返意甲后,苏亚索在2005-2006赛季一鸣惊人,37场意甲联赛打进22个球,与卡卡一起当选为该赛季意甲最佳外援。2006-2007赛季,苏亚索又打入14球,使卡利亚里免于降级。如此出色的表现也引起了米兰双雄对他的争夺,但他最终以近千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了国际米兰,由于出场机会减少,2007-2008赛季他的意甲进球下降到8个,但仍然是蓝黑军锋线上的有益补充。2008-2009赛季,苏亚索被租借到葡萄牙本菲卡队,本赛季已经返回国际米兰。苏亚索已经代表洪都拉斯国家队参赛近50场,在本届世界杯预选赛上,他攻进四球。

帕拉西奥斯早年曾经在阿森纳试训,也正是由于温格的推荐,他才有机会在2007年夏以租借形式加盟伯明翰队。2008年1月冬季转会中,帕拉西奥斯正式加盟威根竞技,仅用半个赛季就征服了英超。帮助威根队惊险保级后,他被《太阳报》评选为赛季十佳引援之一。帕拉西奥斯天赋出众,左右脚技术都很出色,擅长头球和铲断,他曾一度与曼联队非常接近,但是最终却在2008年夏天披上了托特纳姆队战袍,在白鹿巷成为了主力。帕拉西奥斯重情重义,本赛季托特纳姆开局颇佳,在北伦敦德比之前,队长罗比·基恩认为球队完全能够教训死敌阿森纳,但是帕拉西奥斯不忘温格对他的帮助,冒险为阿森纳说话:“我们的阵容确实足够强大,但是阿森纳同样非常耀眼,与法布雷加斯这样的球员同场竞技是我的荣耀……我原本非常想留在阿森纳,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是我仍然感谢那里的每个人。”在洪都拉斯队获得世界杯入场券的过程中,帕拉西奥斯在中场的贡献不可或缺。

锋线双枪

帕冯七球,科斯特利六球,洪都拉斯锋线双枪共计贡献13粒入球,是该队进军南非的关键所在。卡洛斯·帕冯出生于1973年10月,他36岁生日后的第5天,洪都拉斯击败萨尔瓦多获得了出线权,虽然是迟到的礼物,但却是最好的。这位效力过墨西哥联赛和美国职业大联盟、2009年才返回祖国的老将,在本届世界杯预选赛上打进七球,与牙买加队的谢尔顿并列成为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预选赛的最佳射手。尽管年事已高,但帕冯宝刀不老,在2008年还代表洪都拉斯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在明年世界杯上,帕冯无疑还是洪都拉斯队所必须倚重的头号爆破手。

卡尔洛·科斯特利出生于1982年7月,他效力于波兰联赛,2008-2009赛季后半期曾被租借到伯明翰队,如果说老将帕冯只能以良好的门前意识抢点施射,那么27岁的科斯特利则正值当打之年,1.90米的身高和强壮的身体使他在对方禁区内极具冲击力,他的空中优势不仅使他可以头球得分,也能成为本队进攻的桥头堡,为帕冯完成做球的任务。科斯特利从2007年起才为洪都拉斯队出战,至今在38场比赛中打进14球,其中包括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上的六个入球,效率还算不错。需要说明的是,科斯特利是打硬仗的选手,在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六强赛上,洪都拉斯主场以3∶1力斩墨西哥和主场以4∶0横扫哥斯达黎加的关键战中,他都梅开二度;在2007年金杯赛上,科斯特利也曾两度攻破墨西哥队城门,帮助洪都拉斯以2∶1取胜。

马丁内斯致中国球迷的公开信

亲爱的中国球迷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瓦尔特·马丁内斯,你们习惯于称我“小马丁内斯”,大家应该对我非常熟悉了。这次给你们写信,一是因为我在北京国安夺冠后悄然离去,没有正式和大家告别,其实有很多朋友已经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并不开心,虽然我很热爱中国,也热爱你们。在来到你们的首都之前,我已经在上海感受过中国足球的气氛,还成为了中国足球先生。不过在北京我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我承认我始终没有真正融入到球队当中,这也影响了我在球场上的表现,不过庆幸的是我在夺冠之战中用一个帽子戏法证明了我的价值。

亲爱的朋友们,我在中国两大都市北京和上海都踢过球,获得过中超冠军,当选过足球先生,这让我的中国之行能够圆满。请原谅我去意已决,因为2010年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年,我的祖国洪都拉斯有幸进入了决赛圈,作为一名代表国家队参赛超过50场的球员,我必须让自己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帮助祖国去南非寻梦,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会非常理解。

我写这封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在世界杯上获得大家的支持,洪都拉斯是一个苦难的国家,历史上曾经因为对世界杯的渴求而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在世界足球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1982年我们进入过世界杯,但是没有取得像样的成绩,这次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在我们获得出线权之前,洪都拉斯刚刚经历了一场军事政变,我的同胞们又在动荡中生活了数月之久。我很羡慕中国有那样一个繁荣与和谐的社会,我也希望我的祖国能早日回到平安的局面当中,如果能在南非取得好成绩,那么对于所有洪都拉斯人都会非常重要,所以请求中国的球迷朋友们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也请大家看我和我的队友们在南非的表现,希望我们能给大家带来精彩和难忘的时光。

最后祝中国队能早日再进世界杯,祝中国足球健康发展,走向强大!

热爱你们的瓦尔特·马丁内斯

篇5:浅谈有效教学中的师道尊严

新浦镇中心小学

沈吉

理论的浅薄,经验的缺乏是新教师不能取得成绩的最大绊脚石。在三年的教学中,我深受其扰,每日里做着徒劳的工作,往往在教学的时间上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看到资深教师收获成功的喜悦,比较自己少得可怜的分数,心里是浓浓的羡慕和深深的无奈。而书籍,则弥补了一部分阅历上的差距,是催促我成长的基石。

在暑假里,我特意给自己选择了几本教学教法相关的书籍,有程法龙编著的《教有妙招——中小学教师育人技巧150例》,其中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线名教师的风采,独特的教学策略更让人叹为观止;有曹志祥、付宜红主编的《洞见透视当前教育问题》,一个个颇受争议的教育热点问题,在这里百家争鸣,各抒已见,大有振聋发聩之感;还有有我们浙江的著名教授汪朝著的《语文教学专论》,一个个教育问题,一篇篇教学论文,虽未能观全文,却每每有精辟独到的教学理念让我思索良久;而白金生著的《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深入浅出的阐述,常让我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我没有专精,走马观花,任性而阅,在书海里涵泳,认真寻找“有效教学”的蛛丝马迹。一开始接触有效教学,我是这样认为的: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当我教一个孩子开始学写第一个字时,我希望他经过学习后,能够读书阅卷,批文挥毫。这就是理想的教学效果。从一个孩子的身上展现出来的变化,但不一定是在什么时候就必须有这种变化。

但当我捧书而读时,我承认我的最先观念是错误的,或者说是非常浅显的。有效教学不应只是最求“效果”。效果一般是不考虑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只要达成目标,不论是“滴水穿石”还是“一鸣惊人”都能称之为“效果”。但这种效果,在教育上就有着一定的弊端。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种艺术。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自然也是因人而异。如一道简单的四则运算,一位教师用一节课就能让大部分同学掌握,而可能另一位教师则需要几堂课才能让学生学会。他们的最后的呈现效果是同样的:学生都学会了四则运算。但两者一比较,在我脑海就产生了一个新词:效率。我想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而且我的想法也在专家的理论中找到了论证。“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效率的?通俗地讲,少花钱多办事,低投入高产出,是高效率的。效率永远值得追求,追求这样的教育效率比追求‘教育公平’更少有争议,更容易。”北师大教授褚宏启如是说。教育不仅要有一个效果的展现,还要兼顾效率的高低。使“单位投入(时间、经费、人力)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最优。”是呀,教育也要讲究效率,追求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但是数量容易衡量,质量又该怎么测定?我的疑问一层接一层。褚教授认为在他的《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是这样阐述的:质量高的标准时对人的发展、社会(国家)发展的贡献大,具体而言,是指教育对于促进受教育者个人素质全面提升、人生成功和幸福的贡献,是指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传承)的贡献。前者是对教育效率的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个人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后者是对教育效率的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贡献率越高,则教育效率越高。教育效率是教育规模(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使用同样的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公民,这样的教育就是有效率的。从褚教授的文中我找到三个关键词:高效率、高质量、高贡献率。这成了一个等式:

高效率的教学=高质量的教学产出+高贡献率的教育回报

看着这个教育等式,我却愁眉紧锁。这个等式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这就是我所要找寻的“有效教学”吗?这是适应基础教育的有效教学吗?这个等式我要怎样才能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什么才算高质量的教学产出,又该怎样计算高贡献率的教育回报?难道还是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标准吗?那不是把教育效率捆绑在了应试教育的车轮上了吗?问题回到了原点,不,是问题绕出了更多的问题,却又回到了原点。在我看来,有效教学这个理念还是太过深奥,我在其中不得其解。

随后的日子里,这个看似无解的教育命题让我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我翻阅更多的书籍,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我也从中发现,有效教学在很多书籍中被提起,但真正能深入讲解的却不多。更多的是围绕“学生有变化”“学习有意义”而言。而这只能说是让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却还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当我带着问题,于都程法龙老师编著的《教有妙招》一书时,我深深地被书中精彩的教学案例,巧妙的教学策略,精辟的育人忠告所吸引。一个个教育片段在我眼前上演,我身临其境般的感悟着其中的教育智慧,如同我真的在名师的课堂里倾听学习一般。而此时,一个词语呈现在我的眼前: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校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知识是在课堂上学习掌握的。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不就是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吗?既然我无法计算出高质量的教学产出,无法为高贡献率的教育回报做担保,我何不在单位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高的综合素养,形成更浓的学习氛围呢?而北师大文喆教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好课的关键是让学生有效学习。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获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则是不好的课,是失掉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课。”在这里我不仅读懂了他的好课评价标准,也读懂了“有效教学”在基础教育实践运用上的策略:教学效益。追求单位学习时间里最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是达成目标,而且这个目标细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量化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收益。这也和有效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的时间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进步。

篇6: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摘要:余华,毋庸置疑,是当代先锋派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对苦难的关注与描写贯穿于余华的创作中。他在创作的初期,从人的精神生活对苦难展开形而上的探索,终极意义的拷问,后期逐渐转变创作风格,开始对人的生存困境进行现实的关注,将人类的苦难置身于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赋予人在苦难的困境中以温情的关注。

关键词:暴力

死亡

苦难

温情

先锋小说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极强的先锋性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把自己的艺术激情抛洒在小说的形式实验上,在叙事和语言的‘狂欢’中耗尽了自己的艺术才情。”[

1、赵卫东 先锋小说价值取向的批判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而余华无疑是这个群体当中最能凸现先锋性的一位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暴力叙述、死亡叙述、述苦难叙,以及对人性方面的深刻挖掘,关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余华对暴力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其前期的作品中,通过其弥漫在文字中的暴力、杀戮、血腥、欺诈、阴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和黑暗。在那种超乎平静的暴力叙述中,叙述者叙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行为,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阴影,弥漫着鬼气,“使人感到大地上的一切存在物对人来说都是可疑的,都充满了危险和阴谋。人只有活在地平线之下,就像《一个地主的死》中那个老人躲在茅坑里,才有些许安全。”[2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第4期]人物被置身于一个虚幻的现实中,世界有天无日,充满了黑暗。在暴力叙述中,死亡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于是在暴力叙述方面倾尽自己热情的同时,余华在死亡叙述方面也不遗余力。死亡是余华小说中不断重复的一个存在主义的主题。死亡从普通意义上讲有两类:正常死亡(自然生命的正常终结)和非正常死亡(自然生命的非正常终结)。把非正常死亡作为考察对象来看,有两种情况:他杀(生命被终止是源于外界力量)和自杀(生命被终止是源于自身内在的力量)。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叙述更多的是关注非正常死亡中的他杀现象(有时也包括病亡和失踪等)。《现实一种》中山峰、山岗兄弟的自相残杀,反目为仇,人间的温情被排斥在遗忘的角落。《河边的错误》疯子连杀三人,早已无理性可言,他最后也被马哲所枪杀。《活着》中福贵一生历尽苦难和艰难险阻,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都相继死去,只留下孤苦伶仃的他以老牛为伴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余华重点关注非正常死亡中的他杀现象,在对非正常死亡背后形而上的哲学探寻中,发现了死亡的宿命性和虚无性。《死亡叙述》一开头:“ 本来我也没准备把卡车往另外一个方向开去,所以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整篇小说一开始就笼罩着一种不可逃脱的宿命气氛。而《活着》中的一连串死亡给我门的显现的是死亡的虚无性。他们都是传统伦理和道德束缚下的好人,去都不幸死于特殊的事故。死亡被叙述的极其平常。从平常中逐渐消解了死亡的现实性,趋于死亡的虚无性。

在暴力叙述与死亡叙述之后,余华又将笔触伸向了人的生存困境,力图在深层次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余华创作中的暴力、死亡、人性恶、恐惧、自虐、自杀等叙述不过是他的一种表层的叙述,而在话语和故事的背后隐含着人类生活的最核心部分——人的生存困境。余华在开始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时,首先对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条件提出自己的质疑。正是从这种质疑出发,导致了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这种苦难意识主要有几种表现形态:

1、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余华以过人的勇气和敏锐的眼光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对历史残暴的一面予以揭露,对粉饰历史的行为予以批判。他的作品虽然缺少了诗意,却多了几分赤裸的真实。他对历史阴暗面的过多关注,不是为了否定历史,而是为了正视历史。

2、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长幼有序,亲人之间是不能乱伦的。可在〈世事如烟〉中,孙子与祖母同睡一张床,还使祖母有了身孕。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广才承担了双重反叛的形象,作为祖父孙有元的儿子,他不但不孝顺,反而想方设法折磨自己的父亲,盼望他早死。作为“我”的父亲,他对我漠不关心,还把我当作内心暴力欲望的发泄对象。

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思考。《现实一种》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母亲不关心儿子,儿子不关心母亲,哥哥不爱护弟弟,弟弟不尊敬哥哥。在《世事如烟》中,算命先生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命,竟然想方设法算计别人,连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在余华的作品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思议,亲人之间形同陌路,家庭内部危机重重。

4、对社会强势群体的批判。在《活着》中,有庆的死耐人寻味。我们如果探讨有庆他抽血过度而死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在于医生对县长权力的敬畏,而忽略了弱势群体的生命价值。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每次卖血都要送礼给医院的血头,血头没有什么政府官衔,但是他们仍然是那个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手中握有决定谁卖血的权力。余华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出发,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呼唤着公平与正义。

余华凭借其对苦难的深刻感知能力,对苦难进行了不同凡响的叙述。从他早期的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到他创作历程中非常重要的著作〈许三观卖血记〉,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余华所描述的苦难,其表现形式是在不断嬗变的。如果仔细探究,我们可以将余华所叙述的苦难的分为两大类:抽象的、行而上的苦难和实在的、行而下的苦难。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绝大部分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苦难。这种苦难非常具有神秘感,令人难以捉摸。在《世事如烟》这部小说中,父亲把女儿一个个卖掉;6在江边与无腿的人三次邂逅;接生婆为一个怀孕的女尸“接生”;死而复活的司机要求为他娶亲;祖母和成年的孙子同床而眠,并且怀了孕„„道德沦丧,梦魇横生,生命处处受到压抑、摧残和戕害。然而,这些苦难是怪诞的,不可理喻的,所有的一切都如梦如烟,永远都找不到理由,永远都不明真相。而到了九十年代的《活着》中,苦难消失了它的神秘感,消失了它的行而上性质,而只有了炊烟般的气息,它实实在在地和大众的苦难发生了联系,走到了一起。主人公福贵经历的苦难都是有其现实世界的理由和动机的,福贵被拉壮丁是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有庆之死是由于给县长夫人输血,更始由于医务人员唯官是从的“官本位”文化思想的作祟;家珍生病因无钱医治而死;因为饥荒,苦根吃多了豆子而活活胀死„„福贵所遭遇的每一次苦难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并且能打动人心激起人们的同情。形而上的苦难与形而下的苦难,概括了余华苦难叙述的所有类型。我们更进一步的探究这两种苦难类型的根源,则会发现,这一切都和余华与现实对抗的激烈程度有关。余华与现实并不是和睦共处的,而是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对抗。当他与现实紧张的时候,他的作品里叙述的苦难是形而上的、抽象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余华正是与现实的紧张相处时期。在当时他作品已经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但他还需要进一步的认可,以达到超越同辈作家的目的。另一个方面,当时中国大众正从“文革”的历史大灾难中中走出来,集中精力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余华对身处的现实环境表示怀疑,他看到了社会犯罪率明显提高,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认为这和大众传媒与主流意识形态所宣扬的信息大相径庭。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人生阅历的丰富,余华对现实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现实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过尔立之年的余华开始了对现实的重新审视与思考。也许是看的多了,听的多了,经历的风雨多了,看惯了希望的失落、理想的破灭,他的心态反而平静了、从容了,不在意气用事。对待现实的态度,不再走极端,不再像过去那样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是冷静的思索,客观的批判。现实毕竟是有两面性的,我们既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对待正面,我们应该褒奖、歌颂;对待反面,我们应该揭露、批判。余华说:“一个作家总是要表达他的理想,过去我的理想是给世界一拳,其实世界这么大,我那么小的拳头,击出去就像打在空气一样,有屁用。当然还有一些现实因素的作用,我现在没有工作,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可能和任何人发生直接冲突,世界在我的心目中变的美好起来了。我觉得,一个人在一种疲于奔命、在工作中老是和同事们的关系处理得很艰难的状况下才会发出对世界的仇恨,而我现在确实感到现实很美好„„[

3、余华 《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三期8页]这是1996年余华的心声,它表明余华和现实的关系开始变得缓和多了、融洽多了。此时的余华在中国文坛大有名气,在外国又获得了多项文学大奖,与现实已经没有冲突了,他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可以和现实和平共处了。他笔下的苦难不再是抽象得难以理解而是使人感到实实在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伴随着苦难类型的不断嬗变,他对苦难意识的阐述也在跟着发生逐渐的变化,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彰显苦难

余华说:“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

4、《活着》前言,《活着》第一页,南海出版社1998年版]这是余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创作时的一个重大发现。在这一时期,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的中国大众,经过短暂的思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而此时的余华,正在海盐的一家医院里干着令他索然无味的牙医工作,凭着对文学的爱好与勤于思考的性格,在业余时间思索人性的美丑善恶。在沉默的思考中,余华对所处的现实开始表示怀疑的态度,不在认为现实是美好的,而是丑陋的,现实是不真实的,而是虚假的。于是,作家以先锋的姿态,对传统的创作方式进行颠覆,对传统的日常生活诗意进行消解,转而着手建构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虚构的的精神世界,不再充满善良与美好,不再弘扬淳朴与高尚,不再传播文明与思想,弥漫与我们眼前的,充塞于我们心间的是那种铺天盖地的血腥的图景,血流成河,尸骨横陈。这个虚构的精神世界充斥着暴力与血腥,充斥着荒谬和可笑,充斥着狡诈和阴险。余华的初期创作,先锋的姿态锋芒尽露。我们试看《死亡叙述》:

那个十来岁的男孩从里面冲出来,他手里高举着一把亮闪闪的镰刀。他扑过来时镰刀也挥了下来,镰刀砍进了我的腹部。那过程十分简单,镰刀像是砍穿一张纸一样砍穿了我的皮肤,然后就砍断了我的盲肠。接着镰刀拔了出去,镰刀拔出去时不仅又划断了我的直肠,而且还在我的腹部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于是里面的肠子一涌而出。当我还来不及用手去捂住肠子时,那个女人挥着一把锄刀朝我脑袋劈了下来,我赶紧歪了一下脑袋,锄头劈在肩胛上,像是砍柴一样地将我的肩胛骨砍成了两半。我听到肩胛骨断裂时发出的“吱呀”一声,像是打开一扇门的声音。大汉是第三个冲过来的,他手里挥着一把铁搭。那女人的锄头还没有拔出时,铁搭的四个刺已经砍入了我的胸膛。中间的两个铁刺分别砍断了肺动脉和主动脉,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一盆洗脚水似的。而两旁的铁刺则插入了左右两叶肺中。左侧的铁刺穿过肺后又插入了心脏。随后那大汉一用手劲,铁搭被拔了出去,铁搭拔出去后我的两个肺也随之荡到胸膛外面去了。然后我才倒在了地上。我仰着脸躺在那里,我的鲜血望四周爬去。我的鲜血很像一棵百年老树隆出地面的根须。我死了。

余华对暴力的叙述,近乎麻木,失去了知觉,只是保持“零度情感”对暴力与血腥进行陈诉,将人性的残忍进行夸张的暴露,达到将苦难彰显到极至的目的。在这个凶杀的片段中,我们没有看到丝毫善良人性的闪光,我们接触到的是没有情感的近乎动物之间的猎食行为。余华在这里将人性的丑恶张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我们看后仍然心有余悸。在这一时期,余华以一种创作的理念刻意的带给我们惊悚,使我们去深度的体会那种人性美缺失后人性恶支配人的行为所造成的苦难后果。在《祖先》中村民们面对施暴的场合,人人激情澎湃,奋勇向前,不但将祖先乱刀砍死,还将他分而食之。余华在这里将“祖先”置换到了人的位置,而人则被置换到了动物的角色。人在某个时候,连畜生都不如,人性比兽性更加残酷。在《古典爱情》中,人吃人的场面更是惊心动魄,为了保持肉的新鲜,竟然不把人杀死,而是从活人身上割肉下来卖。人吃人的事情在古代确实有过,余华在这里将它夸大,进行历史的重现,将人等同于畜生,人性的凶残可见一斑。在《现实一种》中,哥哥的儿子摔死了弟弟的儿子,弟弟踢死了哥哥的儿子,哥哥又用更加残忍的手段将弟弟谋杀,最后弟媳又盗用嫂嫂的名义将哥哥的尸体捐献给医院,让他死无全尸。人物一连串的死亡,我们从中看不到点滴人物的眼泪,感觉到的一系列的复仇行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亲情的严重遗失,让我们不寒而栗。疯狂的复仇使我们毛骨悚然。人性的善已离我们仿佛有几亿光年的距离,而人性的恶则如影相随,不离左右。在《一九八六年》中,历史教师在精神错乱的支配下,疯狂的对自己进行残忍的自戕,动用历史上存在的各种酷刑对自己进行可怕的肢解。人性又被余华置于历史的时空中进行一种纵向的对比参照,丑恶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从古至今,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一直宣扬人性本善。可是人性本善,为什么我们生活的社会还时常充斥着暴力,弥漫着浓郁的血腥气。余华创作的目的就是要撕去人性本善的面纱,正视人性丑恶的一面。

余华为什么要这样偏执的展现人性丑恶?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余华一意孤行的去彰显苦难,我认为这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历史时间)、个人童年生活、工作经历、阅读视野有关。

历史因素。余华生于1960年,童年时代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号召、揭发、批斗、斗争„„这些充满了暴力意味的革命性话语,开始频繁的出没在这个略知世事的孩子面前。他无法理解人们那种癫狂的理想,只能从亲眼目睹的许多残酷的杀戮、各种各样的迫害中,去感受成长过程中的迷茫。直至余华长大之后去回想那段苦涩的岁月,感慨良多,浮想联翩,间接的加深了他思想的深刻性,对苦难有了个性的理解。当时,“大字报”是人民群众之间相互攻讦的最有力的武器,他被人们大肆利用,张贴在每条大街小巷。它们一片鲜红,一层覆盖一层,每隔一会儿就有新的出现,其刷新的速度几乎不亚于如今网站上的新闻页面。余华在当时阅读资料非常匮乏的条件下,开始注意了街头小巷的“大字报”。无独有偶,这正好引领了余华的文学之路。余华曾说:“„„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侯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小时。„„在大字报的时代,人们的想象力都得到了极度的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在大街上,在越贴越厚的大字报前,我开始喜欢文学了。”[

5、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大字报就是一种暴力文学,余华在这种文学模式的影响下,其前期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捩气,也就不会令人奇怪了。再者,正如余华这段话中所言,大字报上的人他“都认识都知道”,一方面自己眼见过的熟悉的人,一方面是暴力文学对人的改编,两相比较,幼小的余华自然不能给自己一个解释——他过早的体验到了人世的荒诞性。荒诞的人性就给暴力的产生制造了一个无需理性的理由,人在荒诞的支配下,使用暴力已成了一种常态。

童年生活与工作经历。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对写作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童年记忆中的一切都是一个人最初获得的人生经验,它的新奇特征、鲜亮程度、陌生化效果,都会以异常丰实的景象存留于他的内心中,并构成他的潜在的记忆资源。余华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医院里游荡,所有的鲜血、死亡、病痛的哀号、亲人的绝望„„都像一张张图片存储于他的内心。这所有的一切成了他日后重要的写作素材,也是我们考察他为什么迷恋暴力的一个重要的依据。余华曾毫不避讳地认为:“我对叙述中暴力的迷恋,现在回想起来和我童年的经历有关。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的父亲是外科医生,小时侯我和哥哥两个人没有事做,就整天在手术室外面玩。我父亲每次从手术室里出来时,身上衣服全是血,而且还经常有着提着一桶血肉模糊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当时我们家的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我可以说是在哭声中成长起来的,我差不多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哭声,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医院里死去,我差不多每个晚上都要被哭声吵醒。”[

6、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19岁的余华成为了一名牙医。每天都有面对血腥的场景,还要不断的处理各种手术过程。这种整日与淋漓鲜血打交道的工作经历,成为了余华描写血腥场景的一种重要的叙事资源。在写作《现实一种》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应用。余华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创作的影响,有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拔牙这个工作对我写小说影响很大,因为我很小就是在医院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我前期的小说的血腥气比较重,也与那个有点关系。而且,当了牙医之后,我还曾经去继续那个血淋淋的事业。”[

7、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余华的这种特殊经历,给了他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叙事资源,为日后叙述血腥、暴力、场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视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文学艺术开始解禁。外国的各种文学理论如现代派理论、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等和一些意识流小说、唯美伤感小说陆续传入中国。余华这个文学爱好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了卡夫卡、川端康成、马尔克思、福克纳、三岛由纪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模仿创作对象,进行反复揣摩,逐渐培养了暴力美学的审美趣味,可以说,阅读的启发在余华的早期创作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余华在研究川端康成的写作技法上发现了他注重细节描写。余华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非常注意细部的叙述,尤其是在叙述暴力的施展过程中,将施暴的过程放大。三岛由纪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暴力的沉醉同样使余华痴迷,如果我们将血腥施暴的细节叙述与三岛由纪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叙述方式上的某些同样的思维特征。

二 忍受苦难

在经历了七八年的中短篇写作训练后,余华的写作技巧已日臻成熟,逐步的找到并确立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创作思路,开始按部就班的着手长篇小说的尝试了。随着《在细雨中呼喊》的最后定稿,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诞生了。这部小说是余华创作潜力的又一次彰显,同时也是创作主体自身的一次艰难嬗变——由冷静、强悍、暴烈向温暖、缓和、诗意转移,由人性恶的执迷陈诉转向人性善的深情呼唤。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已不在叙述凶狠暴力的凶杀场景,读者也很难嗅到心惊肉跳的血腥味。余华已另有所爱,对苦难的彰显退居其次,着重于突出人物对苦难的惊人的忍受能力。同时余华对人类苦难的的承受载体作了转移,不再以前期的肉体受苦为主要载体,而转向以精神为受苦的主要载体。作品中人物受精神的折磨是其受苦的主要原因。

《在细雨中呼喊》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主要的叙述主线,通过双重叙述者的分分合合,展示了中国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同时又通过时间的自由穿梭和往返更替,在孙光林的成长主线中,不断融入了父辈(包括孙光林的父亲孙广才和母亲,养父母王立强和李秀英等)、祖辈(爷爷孙有元)等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和苦涩命运,折射了几代人精神上的各种痛楚。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孙光林的受难是通过心灵的恐惧和战栗来表现的。幼小的孙光林一开始就被置身于一种恐惧的状态,在一个凄风苦雨的黑夜里独自聆听来自远方的凄惨的哭声。一种绝望的呼喊声在黑夜里久久得不到人间的回应,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故事的始终。在故事中孙光林似乎是个多余的人,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将他像废物一样抛弃。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找不到温暖的归宿,他渴望亲情的甜蜜,友情的温暖,可现实的处境总与企盼背道而驰。在六岁之前的南门生活中,在毫无道德感与尊严感的父亲孙广才的暴力统治下,他处在一种惴惴不安的困顿之中。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均无亮色可言也毫无希望之说。暴力、恐吓、辱骂、如影相随。从六岁开始,孙光林又被送往远离南门的另一个小镇孙荡镇,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孙光林领走的时候,他还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从此远离那个暴力、恐吓维持下的家庭,开始新的幸福生活。可事实并不如此,在王家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孙荡体验到了与国庆、刘小青等少年伙伴的友情快乐,可好景不长,随着王立强的自杀和李秀英的出走,他再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甚至连家也没有了。在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之中,十二岁的孙光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再次回到了南门。

重回南门的孙光林,在经历了一番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生活之后,面对在无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父亲孙广才,显得更加孤立无依。于是他选择以游离的方式希冀获得更多的安全。可这反过来加剧了他与现实的隔膜,使他小小的心灵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连自己的兄弟都不愿和他在一起。尤其是经历了自留地**后,孙光林陷入了更大的绝望和孤寂之中,甚至被排斥在家庭之外。这种不受关注与重视的情态,这种被漠视与忘却的对待,使孙光林内心的恐惧与战栗无限增加,性格上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与内敛。因此无论是他与苏宇、苏杭、郑亮等人在青春期启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焦灼和惶恐,还是他与冯玉青的儿子鲁鲁之间神秘而又奇特的友情;无论是他对同学曹丽的暗恋与失望,还是在考取大学之后对亲人和朋友的冷漠感受,都表明了他在那个成长的记忆中所留下的,除了伤痛还是伤痛,除了无奈还是无奈,除了恐惧还是恐惧,也就是说,他以孤独与敏感的方式,承受来自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精神折磨。

事实上,除了孙光林的苦难成长之外,作品中还有许多人物的经历体现着受难这一主题。年轻漂亮的冯玉青因为遭到王跃进的抛弃,从负气出走到后来一步步地沦为暗娼;父亲孙广才因为弟弟孙光明救人而死,日复一日地等待着“英雄父亲”的称号,结果不但梦想没有实现,反而因治安事件而拘留;因为青春期性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苏宇被处以劳教;由于妻子的多病而导致了王立强的婚外情,结果却被人们无情的跟踪和捉奸,最后不得不选择自杀;因为母亲的死亡,再婚后的父亲无情地将年幼的国庆抛弃于世;在母亲冯玉青被劳教之后,无家可归的鲁鲁只好在监狱外流浪;音乐老师因为与学生曹丽发生关系,从此毁灭了自己的一生;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孙光林、苏宇、郑亮等同学整天因为手淫而惶惶不可终日„„余华在这一系列的受难事件中,使小说人物有了某种自觉的受难意识,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忍受生活中没有预告的苦难折磨。

如果说在《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里,余华笔下的人物忍受的苦难都是形而上的、抽象的,那么在《活着》这部作品里人物忍受的苦难则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我们在《活着》这部作品里能够看到人物如何去忍受苦难,看到人物生存的超强韧性,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人活着的不易。余华在《活着》韩文版前言中说:“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无法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在这里,余华给活着下了一个定义,顽强地忍受生活中不期而遇的苦难。因此,《活着》就是关于生活中如何忍受苦难的书。福贵作为一个纨绔子弟,年轻时的他在女人的胸脯上找寻快乐和眼泪,在他们的肩膀上招摇过市风光无限,在赌场上心竟摇荡地体味生命的激情和冒险。然而当这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之后,当这一切都被他轻而易举地毁掉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为所欲为的沉重代价,也同时看到了苦难对他的一次次无情的打击。自此以后,所有的厄运开始紧紧地追随着福贵的脚步,并毫不含糊地夺走了每个与他相依为命的亲人的生命,一次次将他逼进绝望的深渊,使他成为一个深陷于孤独而无力自拔的鳏夫。只有与自己影子似的象征物——那头叫富贵的老黄牛相依为命了却残生。但是,福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他却始终相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福贵平静的直面苦难,面对汹涌而来的苦难他以平静如水的心态咀嚼人生的苦难。

在《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我们看到余华一直在强调人如何去忍受苦难,承担生命中的诸多不幸,在创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那悲悯的情感已渗人文本中,对人物的命运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如果我们探究其由彰显苦难到忍受苦难的原由,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1、注重内心真实。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以迎合常识性生存状态为起点,即一切话语形式(包括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命运)都必须遵循世俗性生存现实,符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使得作家在发挥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受到无处不在的理性钳制,客观现实的钳制,一切艺术的真实被客观化。创作主体的审美目标是与现实世界高度吻合,因此,作家的想象和自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而现代作家的自由禀赋和创造欲望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受制于这种现实生活的常识性逻辑,他们的独创性、不可重复性也都要求他们必须对一切常识性生活逻辑进行义无返顾的超越和反叛。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内心真实观”的提出,突破了这一传统现实真实观的局限,充分深入拓展了创造主体个体想像力,使想象力在超越经验的层面上获得了生机。作家在创作中找到了自身独有的创作方式。同时这种内心真实观的提出,颠覆了以往常识和固有经验,为创作主体心灵的自由舒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向度。

2、“贴着人物写”。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我们可以发现,余华已充分意识到人物自身的生命价值,使小说叙事明确的回到了生命内在的丰饶性上,从而尽力回避创作主体对人物形象的过度干预。同时,余华作为创作主体在叙事过程中的身影已经退场,代之而起的是人物本身按照自己的个性命运前行。当人物成为叙事的主宰,话语的叙述基调、故事的情节发展,都会因为人物变化而产生自身的逻辑规定性,他常常会不受创作主体的理念控制,甚至连作家自己都无法预测故事的未来走向。对此,作家惟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沿着叙事的自然发展,尽可能地突出那些具有艺术质感的细节场景,展示叙事中特有的艺术灵性,或者在叙事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审美理想获得强调。有一次在谈到《活着》的写作心得时,余华曾不无感慨的说:“我觉得福贵这样的人就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你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你就是不断地在了解他。他说的每一句话,有时候你写下来这句话可能说得不好,我马上在电脑上把它删掉。为什么?因为这句话不是他说的,他不应该说这样的话,所以,马上删去。连续这样下来后,写到后半部,你基本上发现,不是你,是另一个人在写,这时候你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写。最后那个福贵走出来的那条人生道路,不是我给他的,是他自己走出来的,我仅仅是一个理解他的人,把他的行为抄在我的纸上而已,就这样。”[

8、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余华的这种感受,其实表明了人物一旦确立了自己在小说中的身份,便会不受约束地按自己的命运奔跑。

三、消解苦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三观卖血记》仍然继续了《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的主题——生命的受难本质。它同样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以种种不可预测的劫难展示了人物的韧性品质。但是,它们又有所不同。《活着》里的福贵面对一次次无情的死亡打击,依然要顽强的活下来,凭借着生命的韧性去忍受亲人的相继而亡带来的沉重苦难。而《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面对一次次生活中的难关,不仅艰难的忍受而且还用自己的鲜血开始去进行漫长的救赎。许三观面对接踵而至的生活中的苦难,开始了充满温情的消解。

《许三观卖血记》主要讲述了许三观面临物质的匮乏与生活的困惑时,以弱小者的身份,出于自己本能的善良性格,一步步将它们消解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围绕许三观精神上的困惑展开,物质上的苦难只是余华为了深化故事的主题而铺下的一条隐线。许三观用第一次卖血的钱,以极其幽默与荒诞的理由娶得了被称为“油条西施”的许玉兰,不久之后,许玉兰替许三观生下了长子许一乐。随着一乐逐日的成长,许多人都发现许一乐越来越像许玉兰的旧情人何小勇,不像许三观。街坊们的大肆谈论与嘲笑,使许三观注意了这个现象并询问许玉兰。许玉兰对此以不加解释予以默认,并在夫妻俩为此事拌嘴时而大肆张扬,弄得人人皆知许家家丑。妻子给丈夫带绿帽子,在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上说,这是一个男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许三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为自己作了几年的“乌龟“而不知道这个事实感到无比的恼怒。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脸面,发泄心中的怒火,从此许玉兰与不是许三观亲子的许一乐成为了他仇恨与报复的对象。许三观的报复方式不是使用常见的家庭暴力,而是对许玉兰与许一乐进行精神折磨,从精神上去刺激他们俩,使他们内心产生愧疚,自己冷眼旁观。许三观的这一报复方式开始时进展的很顺利,但后来在生活的苦难面前,毁与自己善良忠厚的本性。

许三观一家生活在一个生存资料相对匮乏的时代,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更是加剧了生活物资的贫乏,全国人民生活步履维艰。可这个时代有一个方法去获取正常劳动收入之外的收入去临时补救这种生活之苦的方式,那就是卖血。许三观是这许多人中的一员。在这部小说中,许三观总共有十二次卖血的经历。其中有九次都是在苦难来临时被迫地去卖血,靠卖血获得的钱去解燃眉之急。在这十二次卖血中,其中有七次是为了给自己带来“王八”名号的非亲身儿子一乐卖血。本来是报复的对象,可在苦难与亲情面前,许三观举手投降了。他为了讨好一乐的下乡的队长,卖血买肉,凭着孱弱之躯陪无赖的队长饮酒。为了筹集一乐的医药费,卖血差点把命给卖了。许三观凭着自身有限的珍贵的鲜血,以它为救赎苦难的工具,消解了生活中没有征兆的苦难。我们在惊叹许三观拯救苦难的魄力时,也能够从许三观身上感受到那种强烈的亲情震撼力。

从彰显苦难到忍受苦难,这已是人生的一次跨越,也体现了余华对苦难的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从忍受苦难再到消解苦难,则无疑是人生的更大一次跨越,也折射了余华对苦难与生命存在的双向深入。余华改变了以往苦难在精神上极度抽象、遥不可及的面目,把苦难叙述的非常平实,更能够让我们看到苦难的确实存在,生存的艰辛,让我们内心的悲悯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余华把苦难与生命存在进行了有机的高度艺术化的结合,他对生存的苦难赋予了深切的关注与真情的体恤,重新发现了人生人性的温暖。他从精神的先锋已彻底的回到了现实的底层,回到了生命的存在,回到了悲悯的情怀,用他的悲悯之力,为那些善良而普通的生命寻找着苦难的救赎与消解方式。“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的变化,还是人在变化,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种情感彻底的表达出来。文学不是实验,应该是理解和探索,它在形式上的探索不是为了形式自身的创新或者其他的标榜之词,而是为了真正地深入人心,将人的内心表达出来,而不是为了表达内分泌。”[余华 《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余华对苦难的消解,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苦难之于生命存在的独特意义,高度尊重人物的生命存在之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人的精神存在的丰富性,意识到了希望的存在,因而把善良和爱重新上升到了文学审美当中。

小结 综观余华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在余华的眼中,人类的苦难就是人类的生存本质。人的存在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苦难历程,苦难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于是,当他满怀激情叙述人生苦难与不幸时,同时也表达了一个优秀作家面对丑恶与阴暗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立场:在八十年代,更多的是表现为对苦难的个性化解读,用暴力、血腥、死亡表现对人性恶的冷眼旁观;到了九十年代创作《在细雨中呼喊》与《活着》时,对人类的苦难产生了自觉的悲悯意识与人文关怀,以忍受的方式去理解生存的苦难;到了《许三观卖血记》,冷酷无边的苦难中开始闪烁出温情的光芒,体恤的情怀始终伴随着许三观一家人度过那段苦难的日子。余华一反传统文学中的对人性善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对人世苦难进行异彩纷呈的叙述,并非故意渲染人生的苦难,让人感受生活的艰难,而是要告诉我们,生命是孤独的,人类的生存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遭遇苦难甚至直面死亡的过程,而生命就在对死亡与苦难的不断超越中升华。生相对死而言是一种永恒的强大。这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哲学文化命题。透过余华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在这些小说中寻求到了一条人类精神超越历史困境、超越生命苦难的自我救赎之路,找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屈服的精神。

注释:

1、赵卫东 先锋小说价值取向的批判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

2、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第4期

3、余华:《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三期8页

4、余华:《活着》前言,《活着》第一页,南海出版社1998年版

5、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7、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8、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

参考文献:

1、《先锋浪潮中的余华》,邢建昌、鲁文忠著,华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先锋余华》,徐林正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余华评传》,洪治纲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郜元宝著,《文学评论》第4期

5、《余华生存小说创作的精神气度》,孙小兵、张学昕著,《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106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苦难中的尊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伫立在苦难中的美作文05-01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尊严02-04

尊严教学设计07-29

《尊严》教学设计05-10

尊严教学设计资料07-29

尊严教学设计教案07-29

尊严优秀教学设计07-30

7尊严教学设计04-24

尊严教学设计1范文06-06

尊严教学案例范文06-05

上一篇:交给部门领导辞职报告下一篇:康复科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