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2024-05-08

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精选5篇)

篇1: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摘 要:围绕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三维度视角,探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财务会计教学应如何从教材甄选、习题库构建、案例讨论题库实践、千人业师模式展开、实训项目改革等多方面思考,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目标;实训项目;教学案例财务会计课程定位

财务会计(或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联结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纽带,也是后续学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的基础,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审计专业等若干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许多财经院校安排的该课程的课时量都居于首位。该课程无论从知识量还是重要性而言都是非常突出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的探讨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是无论就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很难达到大家的预期。其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仍然值得与时俱进的持续关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从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几乎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会首先列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制定本课程每次课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深度广度;过程和方法目标是制定本课程每次课的教学旨在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制定本课程每次课的教学能锻炼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意志和品质。简而言之,知识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本人在财经院校的教学第一线已经工作20余年,对于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也已经超过20年,面对的学生包括了专科和本科不同层次,也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等不同专业,本人认为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三个维度的目标可以这么理解。

知识和技能目标:财务会计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具体包括六大要素、会计等式、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这个目标体现在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中。

过程和方法目标:财务会计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账务处理的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职业判断的敏感性,掌握对不同经济业务的识别,理解为什么同属一类要素的不同项目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处变不惊的能力。这个目标体现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以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主要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财务会计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从而最终激发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潜能。

当然所有三维目标的实现与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譬如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生的学习态度、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方法等。目前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存在的问题――以浙江树人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以浙江树人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财务会计课程作为院级直至校级的优秀应用型课程,近些年来陆续完成了若干项教学改革和探索。围绕以上教学目标三维度方面归纳如以下几点。

3.1 教材的更换和甄选

财务会计教材往往是各大出版社必备教材书目之一,每年都有不同出版社改版印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财务会计课程。本课题组针对本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招生分数以及将来面对的就业岗位,最终选定了某出版社的重点应用型教材。该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均符合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目前形势下能较好地解决让学生“学会”什么的问题。而该教材结构安排中的众多小贴士和小问题无疑是该教材的亮点,便于学生在课后自学和讨论,有利于实现第二维度――“会学”的教学目标。

3.2习题库的建设和使用

自2013年开始,课题组建设和完善了大容量的财务会计课程习题库,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客观题,以及实务题、计算分析题等,题库构建思路按照授课计划章节安排,以便兼顾随机抽题时的覆盖面;题库内容参考了现有的教材习题集、中级会计师考试习题集、注册会计师考试习题集等,且实时更新;题库内容按照每个章节不同知识点设置,便于学生自主了解自身某个知识点的欠缺;题库难度按照难:中:易=2:3:5的比例构成,以便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和发挥。同时该习题库中的客观题可以通过校内网随时操练,教师可以通过后台随时检查各班学生的操练频率和成绩状况。习题库的使用既可以帮助教学目标第二维度――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改变中小学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改“让我学”为“我要学”,也可以通过习题库的模拟测试使学生接近现实社会中的资格证书和注册会计师上机考试,无形中给予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乐学”目标。

3.3 案例讨论题库的改革和实践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一般先解释定义,再举例说明账务处理,最后总结需要注意事项,导致悟性一般的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解就是像背诵课文一样地背诵分录,既缺少学习兴趣,也无法掌握精髓,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时也自然无所适从。小组案例讨论教学的开展,将学生从教学配角推到了前台,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配合的能力,也使财务会计课程在学生心目中更立体化,理论和实务紧密融合,指明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第二和第三维度。

3.4 千人业师教学模式的展开

浙江树人大学自2012年3月起为强化产学结合,启动和推进“千人业师计划”。该计划要求全校各学院、各教研室聘?拥有5年及以上相关业界经验、本科学历或者具有中级职称(中层职务)以上的业界人士协同教学。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一门典型的实践操作性课程,非常需要业界导师的参与和指点,因此每个学期该课程均聘请了不同层次的高级财务人员参与了课程教学,分别从职业规划、实务操作、理论学习等各方面为在校师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业界人士专项培训所需人才提供了便利,可谓多方多赢。就教学目标实现层面而言业界导师既可以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也可以站在“社会人”的角度帮助学生逐步完成从校园生活走向职业生涯的梳理,从而实现“会学”和“乐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点。

3.4.1 实训项目的安排和理论教学间隔过久

财务会计实训是该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实现财务会计三维度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教学项目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学生展开的,实施已经超过10年。财务会计的实训改进一直是课程组持续讨论的问题,就教学效果而言,边理论边实训的模式无疑是能让学生最有感觉的方式,但是鉴于教学课时和教学大纲的安排,财务会计实训往往只能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以后的高年级阶段中,就树人大学而言,财务会计课程理论讲授和相关实训分别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六学期,间隔达到一年半之久,该课内实训项目对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就非常有限。

3.4.2 案例讨论课程的实施成效有限

本人从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开始,就实施了财务会计课程的小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初衷自然是为了实现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本着“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线”的宗旨,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利条件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年报。财务会计的授课顺序基本是按照会计六要素展开,分别就不同要素的各个项目讲解和讨论账务处理要点,因此授课过程中,围绕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本人提前布置了搜集上市公司资料的课外作业,一方面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和上市公司的具体年报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针对布置的案例分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的课外资料予以解答和分析。比如就存货章节,本人准备的案例题如下:“(1)该公司从属于什么行业,哪年上市?(2)搜集该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年报,分析其存货项目的构成在这几年有无明显变化;(3)该公司近三年主要存货采用的核算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盘存制度;(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以及这几年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化;若未计提跌价准备则列示什么理由,你认为是否合理?同行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相似情况?”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案例公司的适用性,近几年的案例题中本人指定了专门的浙江范围的上市公司,但是实施成效仍然很难达到预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案例公司的分析和讲授的知识点脱节,无法消化和理解命题中涉及的线索和教师的用意。财务会计教学的改革展望

4.1 合理安排会计系列课程的实训内容、深度和时间节点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涉及会计系列课程依次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因为会计系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需要配合实训课程强化和提升课堂理论,所以相应的安排了基础会计实训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实训自15级财务管理专业开始实施,安排在基础会计开课讲授的第二学期期末,实训效果较好,学生反响不错,对后期的财务会计学习和综合实训的开展做了铺垫,充分实现了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学会、会学和乐学三维度。但是目前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因为安排在第六学期,而且相应穿插了若干成本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知识点,对财务会计课程本身的反哺作用体现不明显。因此本人认为在教学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选择增加一个专门的财务会计实训项目,将财务会计讲授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比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处理等融入实训内容中,同时尽量将该实训穿插在整个教学周期中,一方面在实训中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处理,将教学目标第一维度――“学会”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使财务会计繁杂的知识点形象化,再次明确会计分录和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同时,客观上或许有助于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开展。因为各个报表项目的产生源于什么业务处理必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该公司账务处理的合理与否。

4.2 从教学目标三维度构建教学案例

基于第一维度,教学案例必须与课程内容融合,案例讨论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搜集的教学案例内容应尽量对应课程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将所学用于分析案例公司的会计实务。

基于第二维度,教学案例必须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涉及的问题难度既是有解决分析的必要性也是在学生层面有讨论分析的可行性。这一环节的实现和以往相比,现阶段需要教师更多的参与和指导,提示学生通过什么渠道搜集什么样的资料和数据,以检验实务和理论之间的关联和冲突,分析案例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以及存在的原因。

基于第三维度,教学案例必须解决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并提高学生对该教学任务结束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将案例讨论中的兴趣融入到枯燥繁重的课堂学习中,实现乐学。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深入分析案例公司的会计处理存在若干问题可能存在的真实动机。因为上市公司报表和附注毕竟是二手资料,所以这阶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允许没有标准答案。小组汇报时可以鼓励其他小组有提问和持有不同见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冲破传统教学的界限。结语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系列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以及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改革对?务会计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应用型教学模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围绕教学目标三维度进行的教学思路和方式的探讨始终值得师生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丽霞.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商业会计,2016,(06):127-129.[2]康俊.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9):148-149.[3]胡南薇等.财务会计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J].财会月刊,2016,(09):121-123.

篇2: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笔者通过高中英语教学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体会到,要达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阅读的空间和层次上实现多元化。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阅读的灵活与多样 1.知识性阅读

知识性阅读是属于精读的范畴。精选出的课本中的文章或教师精选出的某些文章中包含的重要的语言知识,如词语、句型等需要掌握。通过对课文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在具体语境中词的变化及用法以及不同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总结出语言规律。

阅读时应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使用词典或教科书附录中的词汇表及课文注释,养成学生“用脑思考”和独立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对文章各个层面“细嚼慢咽”,深入字里行间,同时把阅读标记、心得体会、心灵感受写在字里行间,边读边记,促进思考,加深记忆,充分挖掘文章中的语言和文学知识。

《牛津高中英语》各个模块精选的课文中不乏“细嚼慢咽”的文章,以Module 5 Unit 3 Science Versus Nature 一文为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可谓丰富而又全面。学生首先通过精读全文首先掌握了clone, interfere with natu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tem cell, totally immoral 等字词的理解,又通过课文教学对一些常用的句型进行了有效的操练,如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等。在最后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对克隆这个话题进一步做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技能。2.技能性阅读

技能性阅读是高层次的复杂思维活动的阅读训练,以理解为主线,高层次认知为核心,以标题选择、中心归纳、细节推理、图示解析、数字推算等为主要题型,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准确性。学生在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与整体理解,对隐含信息的剖析与推断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与判别方面均极易出错,阅读教学中教师平时应以典型的题型为依托,对学生加强阅读技能训练,通过评练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此类性质的阅读训练固然在试卷中可找到大量的材料,但在《牛津高中英语》各模块中,只要有适当的素材,也不妨在课文教学中作为一种阅读手段授之与学生。3.趣味性阅读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根据学生水平和阅读能力,不断转换阅读内容及不同体裁的文章,如人物传说、科普文章、寓言童话、小说故事、名著简写本、应用文、广告、图表等,并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限时阅读竞赛、朗读背诵比赛,让学生竞猜谜语,不断转换阅读方式,默读与朗读相结合,听读与自读相结合,以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一类的训练应该因人而异,对于层次较高、兴趣较浓的学生,教师不仅要鼓励他们自己多寻找课外书籍进行趣味型阅读,更要提供适当的材料以确保课后的一定的阅读量。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的反思与调控

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加强对阅读速度和方法的反思和调控,阅读速度和方法是必须在平时训练中逐步提高。1.限时阅读,计算读速

为了督促学生提高外语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在阅读材料难度适宜(生词率不超过3%)的情况下,要定期对阅读者进行检查,检查阅读速度可采用公式计算,也可采用简单的计时法,计算公式为x/y×6=z,式中x代表阅读课文的字数,y代表阅读时间的换算数(每10秒为1个单位),6即6分钟(60秒合6个单位),z代表每分钟阅读的字数,即阅读速度。

如果一篇文章里有500个词,阅读的时间为160秒,(也就是16个10秒),计算方式为 500/16×6=187,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87个单词,学生阅读同样的文章,甲的阅读速度为140W.P.m,并答对试题的100%,乙的阅读速度为200W.P.m,但只答对70%,应该说乙是个好的阅读理解者(精读除外)。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牛津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快速阅读(fast reading)训练法,即教师根据课文的篇幅,给出三到五分钟让学生通读全文并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限时阅读方法。因此,除了课后大量的针对性的练习,教师更要抓住课堂主阵地的快速阅读训练。2.扩大视距,养成视读习惯

阅读专家的研究证实,一般说来,人的最大视距是一行由29个字母组成的文字所达到的长度,大约相当于半行字。阅读速度慢的原因之一是“一目一字”。视距太小。因此,我们要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来进行阅读,同时要养成视读习惯,朗读有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对书面文字的理解,但其速度远比视读速度慢。

通常来说,以高中英语为母语的视读速度是每分钟120~140个词,而视读速度可达400~600个词。可见,养成视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减少“回视”,一气呵成

所谓“回视”是指人们阅读时,回过头去重读已经读过的词句。当然,在读到较难的句子时回看一两眼是在所难免的,但有时即使没有生词或难句,由于不放心已经读过的词句,也要回视,这就是一种坏习惯。为了克服这种不良习惯,不妨用一块硬纸片遮住已读过的文字,使回视不再可能。阅读时要尽力根据构词法知识和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测词义。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而要尽量利用词的前缀、后缀和词根,上下文逻辑关系来确定词义,把注意力集中在上下文意义的连贯上、整句、整段理解,做到一气呵成。如果不抓住内容而只注意生词或语法就难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阅读的人文与体验

读者要进入文章意境,领会作者的观点并做出评价,欣赏作者的文学创造并进行再创造,从而在阅读中益智、明理、怡情,加强阅读中的跨文化体验。1.阅读中益智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阅读不是在消极地接受作者的创造性成果,而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作者的观点分析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再创造。阅读中既要理解具体的事实,又要理解抽象的概念,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更深层含义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不断进行再创造思维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问答、复述、改写、编写提纲或写读后感,训练思维。2.阅读明理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经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学生阅读时随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而喜怒哀乐,获取他们成功的秘诀,借鉴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故事中,他们得出或深或浅的道理,他们在阅读中领悟人生哲理,增长社会经验。3.阅读怡情

“读书启发心灵,就象运动有益于健康”,阅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在文章里无处不存,高中英语文章中也蕴含着语言韵律美,文体结构美,在阅读中应指导学生高声朗读,准确发音,品味语言韵律美;纵览全文,整体理解,洞察文体结构美;细嚼文意,深入意境,体验人性道德美,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以陶冶。4.阅读中的文化体验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阅读材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为教师开展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实际上,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面对的这套教材是由译林出版社聘请来自英、美、澳、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与中国的专家合作编写而成的。这种中西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切实地保证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贯彻,也使得教材不但能反映目的语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而且能尽量反映我国文化的民族特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相联。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等。

篇3: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要将目标定位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将学生从死记硬背、被动应付、呆板训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真正体现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化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特点, 积极为学生营造适合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结合现实生活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课本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将学生推向课堂教学的前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整个一节课的过程体现出来, 但无需每个环节都一一呈现。应突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突出教材的知识点、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突出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突出多媒体和教学用具的正确规范使用和目标反馈练习;突出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关注“三维目标”实现, 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教学在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的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化学知识的方法, 拓展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视野与空间, 让学生学会与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化学知识, 最终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科学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三者的关系。传统的教学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片面与过分地追求, 忽视了化学教学的过程与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与学习化学的价值观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了课堂的主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教学上的交流互动, 课堂沉寂、教学乏味、方法机械,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 在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同时, 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比如:在探究“水的组成”的活动中, 对于活动的思路教师可以这样设计:①对水资源的重要性作充分的展示, 在此基础上引入探究学习的内容同“水的组成”;②要求学生对水的组成提出质疑和猜想;③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操作, 并将整个现象和全部数据记录下来;④运用物理和数学的相关知识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水分子的构成情况;⑤对探究的现象运用原子、分子、元素等概念进行科学解释;⑥汇总实验探究情况, 并交流讨论形成结论。实验探究表明这种设计非常有效, 使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而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

三、转变化学学习方式, 培养提高探究能力

转变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受动性、客体性和依赖性为能动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不断地发展与提升。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参与, 只有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才能深刻地消化、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了深刻的过程体验, 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感都会因此得到转变与升华。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 对于如何设计“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题, 笔者根据本地的情况分析, 学生感到比较陌生的是“水资源缺乏这一内容, 但他们有深刻体会的是水资源的污染”。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这样四个自主学习课题:①原汤家乡水资源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②水资源污染与本地经济发展分析与研究;③给政府部门的一封建议信:采取切实措施, 有效控制和杜绝水资源污染;④倡议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 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对水资源的匮乏可以利用报告会结合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进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评, 学生有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 学会了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 使他们更高效、更牢固地掌握了化学知识。

四、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优化化学课程资源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地存在。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究, 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和经验, 丰富和优化化学课程资源。从多角度审视这些课程资源,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让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如:①对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进行收集并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②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有哪几种灭火的方法, “鬼火”、“天火”等自然现象是怎么回事;③木板燃烧后灰烬的质量为何比木柴少, 以此研究化学变化后所发生的质量变化;④“西气东输”、有效利用农村沼气、简单区别常见的化学纤维;⑤如何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调查胃酸病人用药情况, 如何去除水垢。诸如此类, 这些生产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多加开发, 这样不但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 学生的化学视野和化学知识面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宽, 并且还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五、重视其他学科联系,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篇4:基于三维目标的英语教学举例探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举例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27

一、对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1. 教学举例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举例,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为感性的认识而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方法。在英语课堂上,举例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在词汇教学中广泛使用。这是因为,恰当、富有趣味性的举例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黎德亮:2010)。 肖礼全也认为,“如果英语词汇呈现有最佳方式,那么,这种最佳方式一定是包含了情景化例句的方式,因为在情景化的例句中,包含了在口头呈现的例句和板书或其他教学媒体呈现的例句中,学生可以自己感悟到一个英语单词可能拥有的一切:词义、发音、拼写、用法、语法等等。”(肖礼全:2011) 他因此大力倡导举例法,提出争取用例句解决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

2.英语教学举例的常见问题

英语教学实践中举例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例句来源成品化、例句内容无意义、举例手段不当、举例形式单调、举例主体单向、举例目的单一等问题(刘贤凤:2011);还有人提出了举例的新颖性、时代性、实用性、地道性、简易性不够等问题(叶萌:2009)。此外,还存在研究者对“举例”本身认识不清的问题,例如有人在论证举例应贴近生活实际时这样阐述,“我在教授……如何描述方向和地点时,我就充分联系到我们学校的实际环境。在学生操练环节中,我便举例要学生按照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描述如何从校门口走到……教学楼、从食堂走到教学楼到图书馆等……”显然,该教师混淆了“创设情景”和“举例”的概念。

3.基于三维目标举例的逻辑分析

关于如何举例,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各家论述的焦点不一,有的甚至不够科学,难以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举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在本质上与其服务的教学目标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既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又遵循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法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情感的传统弊端,突破性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如果将教学举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建立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之上,教师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举例的方向和规范,同时也为评价教学举例的有效性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基于三维目标的举例原则和方法

1. 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看,举例应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

准确性,是指举例要能准确无误地说明想要说明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准确性是举例的根本要求,但举例不准确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第十届全国(西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会为例,一位教师在教授Simple Past Tense时,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例句,I lived in the hotel last week.在嘉宾点评的环节,程晓堂教授针对此例句向该老师提问,“请问你现在住在哪里?”此时老师面红耳赤,顿悟了自己举例的不当。类似举例不准确的案例,在日常教学中更为普遍。例如,一位老师在初三复习名词专题时,为了说明不同节日的不同表述,举例说May 10th is Mothers Day. (因为那天正好是母亲节)这是典型的文化误导,如果这位教师将例句调整为 Mothers Day falls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and it is on May 10th this year. 则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习了文化。

典型性,是指要选取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事例,与所述的原理、方法论密切联系,进而获得 “一叶知秋” “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李本松:2012),帮助学生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例如,不定代词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区别不了anybody/everybody和anything/everything两组词汇。有位教师在教学中智慧地引入了一个题为Thats not my job!经典故事:This is a story about 4 people: Everybody, Somebody, Anybody and Nobody. There was an important job to be done and Everybody was sure that Somebody would do it. Anybody could have done it but Nobody did it. Somebody got angry about that, because it was Everybodys job. Everybody thought Anybody could do it but Nobody realized that Everybody wouldnt do it. The story ended up that Everybody blamed Somebody when Nobody did what Anybody should have done.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之后,轻松理解了四个词的本质内涵。英语中类似的经典案例很多,教师只要注重积累,都可以在举例时做到典型精辟,入木三分。

2. 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看,举例应倡导互动性和生成性

教学举例应努力实现双向互动,避免“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形象的举例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但“互动式课堂能够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创造性,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课堂的无限乐趣……。”(焦晓骏:2011)事实证明,学生举出的例子,因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基于未成年人的视角,更有助于同辈群体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把举例(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还可以及时检验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并有助于他们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试对比一下教授同一语言知识的两种教学策略:设想在教授用于描述人的性格品质的形容词时,一位教师在复习几个常见的形容词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字典等手段全面地描述一下自己的英语老师(注重语境而不是单纯的词汇罗列);而另一位教师则呈现给学生若干形容词如kind/helpful/patient/humorous...,然后教读词汇、造句操练。那么,用“三维目标”来评价两种教学策略,究竟谁更胜一筹,答案不言自明。

生成性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生成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有专家认为“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因预设而有序,课堂因为生成而精彩。”(焦晓骏:2011)因此,教师应敏锐洞察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即时出现的场景、事件以及师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资源,替换预设,让学生在轻松、亲切的氛围中学习、生长。例如,在学习sleepy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与asleep混淆,成为学习难点。如果教师足够智慧,当课堂上有学生呈现sleepy和asleep的不同状态,可对这两个词进行及时的辨析。例如,面对一个不断打哈欠的学生,老师可以关切地询问1) Linda, why are you so sleepy? Did you sleep very late last night? 听完学生的解释后,转向另一个正在睡觉的同学,对全班同学做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然后说:2) Dont wake up Tony. He is asleep/sleeping. He may need more sleep. 适时利用身边生活化的情景举例,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激发学习热情。

3.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看,举例应追求趣味性和教育性

趣味性是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因素,而只有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才会真正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因此,教学举例时,应力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力求形象生动,力求新颖时尚。例如,在学习表示天气的词汇以及walk、sleep、try等词汇后,可帮助学生及时总结词性转化的语言现象,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这一学习策略。为此,老师可以人体部位为例,告诉学生常见的外部器官都可以用作动词。然后学生会追问教师head可以做动词用吗?教师可从head( v. 前进、用头顶、作为……的首领)讲起并以此类推,让学生猜测其他身体部位作动词的意思(arm v. 为……提供武器,back v. 支持、后腿, eye v. 注视、仔细打量,finger v. 用手指触摸、拨弄,foot v.步行、支付、给……换底,leg v. 飞快地跑, nose v. 嗅、用鼻子触等),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甚至会问,Can hair also be used as a verb? (Yes, it means 除去……的毛发、生长头发) 这样的举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和归纳英语学习规律的良好习惯。

同样,借助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音视频以及真实的语境进行举例教学,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对师生都是一个难点。为化难为易,有老师充分运用flash向学生呈现了一个发生在小酒馆的故事——双胞胎Peterson喝醉酒后总是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需要重复,非常自然地运用了间接引语复述刚才讲过的话语。滑稽的表情、生活化的情景让对话妙趣横生,深深吸引了学生感受语用规则,也自然地帮助他们体会到其语用环境。当然,新颖性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又有追星的特点,所以在举例时要尽量紧跟时代潮流。例如,在谈论TV show 或者歌星、影星、球星的时候,如果教师还以自己青年时期的偶像邓丽君、蒋大为、巩俐、Michael Jackson、Michael Jordan、Tom Hanks等为例,学生一定会大倒胃口,若换作running man中Fan Bingbing和Zheng Kai等, one direction中的Harry Styles,NBA Warriors队的Stephen Curry, 炙手可热的Taylor Swift,加拿大最年轻艺人Shawn Mendes等,则会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其励志故事也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另外,举例也要力求“教育性”。《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兼顾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期待“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1),而举例正是培养人文情怀的有效手段。例如教授地点状语从句可引用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而No one is too old to learn.则是句型“too+adj./adv. to do...”的绝好例句;Better late than never./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等都可以在教授比较级时引用;在鉴赏对偶句时引出No sweat, no sweet./The more, the better. 这些经典习语、谚语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本身,也有助于引领他们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即使在讲授一些带有负面情感的词汇时,教师也应通过举例使其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学习look down on的意义和用法为例,教师可举例1) Jerry is very fat and he knows many people look down on him, but he doesnt care at all. 这显然比例句2) Some rich people look down on people in remote areas. 要积极一些。

三、课堂教学举例的素质要求

1.坚持学习,厚积薄发

有研究发现,教师具备的知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举例的适切性。研究还认为,教师一般具有七类知识中的三类“内容知识(即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课程内容知识”,(Shulman, Lee:1987)都直接与教学过程中准确使用案例教学有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因为知识的总量在急速增长,知识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语言知识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网络用语(如ATST, B4,GL,KIT,OIC)和外来语(如chengguan, No zuo no die)大量进入英语体系,而且人们对语言形式越来越采取宽容的态度。作为英语教师,唯有不断积累,终身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总之,一个人的学识越丰厚,阅历越丰富,那么他的眼界就越宽广,在教学举例的过程中,他就越可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精细准备,成竹在胸

虽然理想的教学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完美统一,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只是预设的延展与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做到充分、精细,努力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许多教师备课的精细程度仅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流程的编排、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中观层面,对于举例这样的微观问题并不十分用心,结果许多课堂举例都是即兴发挥,难以确保准确有效。为此,教师应严格遵从“三备”原则(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尤其要认真准备教法中的举例法,做到对何时举例、举什么样的例、以何种方式举例等了然于胸。凡重要的例词、例句、例境,都务必要查阅可靠资料,做到准确精致;对不确定的内容,一定要反复推敲、论证。对于刚入职或经验尚不丰富的教师,还应将具体的例子写到教案里,以防出错。即使可能在教学中临时生成例句,也要充分预设语境和教学时机。

3.机制变通,适时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师生的情绪状态、教学环境、天气状况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和改变预设的教学路径。那种按部就班、机械呈现的教学无异于刻舟求剑,必然影响教与学的双边效果。智慧的教师常常心中装着预设的总体框架,而眼中又始终关注着教学进展是否顺利、学生反馈是否符合预期、教学过程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巧妙地将教学意外转化为教学契机和教学资源。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形容词的否定前缀un时,本来准备一系列例词、例句,结果在课堂上有个学生连放两个响屁,改变了教学情境。这时,老师微笑着说:Farting is very common among us, but it is uncommon to fart in public places like classroom. Martin farted twice in such a short time, its really uncommon. 结果学生们在一片笑声中学习了否定前缀un, 而且教育了学生放屁虽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公共场合还是应该控制为好,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种进入了自由王国的敏锐思维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我们从培养幽默感、创造性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多个维度做起,经年累月实践提炼而成,是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

四、结语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而举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以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为指南和规范。为此,教师应当树立学科举例的规范意识,注重学习积累语言文化经典、情景案例,精心准备每一个教学例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敏捷机智地捕捉那些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即时素材,化预设为生成,帮助学生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理解语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学习情感,以适切有效的举例促进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Shulman, Lee.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7(57).

[2]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本松.举例能力的作用、要求与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2).

[5]黎德亮.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例句选择的艺术性[J].海外英语,2010(10).

[6]刘贤凤.外语课堂举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学学院学报,2011(2).

篇5:基于教学目标三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考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前言部分:“制定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 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 为不同的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所以,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值得我们思考。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中落实好“三维目标”应体现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评价上。

一、备课要深入考虑制定“三维目标”。

首先分析教材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 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简单明了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 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

其次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光有大量需要传授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是不够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欲望降低了, 表现的更加理性。就应运用一些自然地、社会的乃至网络的比较具有感染力的美术作品以及作品创作的过程启发、吸引进而带动学生找到相同点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用画笔大胆抒发激情。

最后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认为美术无处不在, 生活中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课程标准下这一目标现在是越来越被重视, 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被忽视, 并且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很粗浅, 放在简单的情绪上, 我个人以为应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欣赏,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之美, 用画笔抒发对生活的感受与热爱, 教师引导学生将对生活情感与爱升华, 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

二、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中把握“三维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环节, 课前备课, 制定了“三维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 如何把握好“三维目标”, 一直以来是教师最头痛的事。提前备好课, 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 按照设定好的教学环节, 注意知识与技能的教授, 过程与方法的使用, 还要注意知识的升华, 也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创设课堂氛围, 改变教学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 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 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 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我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的都是高雅、优美的钢琴曲, 当然在上中国民间美术时我换上了那纯朴、高亢的陕北民歌。此举虽然简单, 但效果明显。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再加上艺术课的自身魅力, 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始终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个性, 他们有着独到的思想与见解。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 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够敢于质疑, 敢于发言, 敢于冒险, 学生的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要做到与学生亲切、和谐、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一个和谐的、美的环境。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中, 研究并理解教材的主要目标, 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讲授中,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并理解美术作品内涵的美术活动。因此, 我在教学中以讲解、讨论、比较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同时, 鼓励学生文字形式描述、表演来完成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上网收集课程相关资料, 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和相关自然资源进行参观、调查等多种学习形式。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 鼓励学生交流, 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因此, 我们教师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 寻找一些教学策略,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地参与。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 这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几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总之, 我们教师要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三、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并达成“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方面的, 在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同时更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是:“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发展, 这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 教育要发展首先要对老师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逐一改变, 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正如评价建议中所说:“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使美术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教学, 促进自己不断成长。”通过多元的评价, 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发展, 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比如, 新课程开设以来, 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活动, 参与听课的面很广有本学科专家、学校领导、本学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 这样一来多方面的反馈意见接踵而来。当然, 在问题之初是觉得有些茫然, 不知所措, 可当认真的梳理过后可谓是拨云见日,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里彻底的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 老师在课堂上也比以往轻松了。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新的课程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 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同样, 我们学科有其特殊性, 和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也有量化评价, 但基本上处于主观、随意和无序的状态, 所以提倡多元的、多主体的评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 在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 必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总之, 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不是很容易的事, “三维目标”是课程理念和方法的重大改变。它要求我们从原先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转向学生对美术这一特殊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关注、转向通过美术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弥补其他学科的不足,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适应迅速发展和变化的未来社会。同时, 通过落实“三维目标”, 也能使我国的美术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视觉文化时代中, 显示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价值。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应在备课时深入考虑制定“三维目标”, 深入分析教材, 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堂教学中把握“三维目标”, 创设课堂氛围, 改变教学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要始终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 鼓励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感受并提高审美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并达成“三维目标”, 通过多元的评价,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美术鉴赏,三维目标,备课,课堂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古代文学复习资料1已打印下一篇: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