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2024-04-30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共6篇)

篇1: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摘要: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词义的角度,探究佛教对词根、常用语、熟语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汉语词汇 影响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艺术、语言、建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①。佛教作为一个完全异质的语言、文化系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时至今日,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些词汇来源已不甚了解。

一、佛教对汉语基本词及词根的影响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有不少多音节的音译佛教词在音节上简化,可作单词用,如“魔”、“塔”、“僧”、“禅”、“佛”、“刹”等,又可作为根词,构成大批新词。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②。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其中21个节译成单音节词者,如“禅”组成的词语就有87个,“僧”组成的词语(以上专有名词均除外)有85个。

《佛学大辞典》中节译的双音词能用以构造新词的有:“舍利”、“兜率”、“罗刹”、“三昧”、“涅磐”、“罗汉”、“刹那”、“阎罗”、“菩萨”、“夜叉”、“伽蓝”、“沙弥”、“沙 [1]金柄珉,《儒学与东北亚文化的深层思考》[J],东疆学刊,2005(3),第28-31页。[2]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第278页。

门”、“阿鼻”、“般若”、“僧伽”、“弥陀”。常用双音音译词有:“比丘”、“头陀”、“瑜伽”、“菩提”、“释迦”、“弥勒”、“摩诃”、“多罗”①。如:“舍利”,梵文“śarira”,原指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泛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塔”梵文为“Stuwpa”,音译为“数斗波”,也译作“窣堵波”、“偷婆”或“塔婆”,“塔”即“塔婆”的简称②;“刹那”梵文为“Ksala”,意思是一念间、一瞬间。《探玄记》十八:“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③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吉祥”由梵文“Laksmi”意译,表美好之预兆、吉庆、嘉庆;方便梵语为“aupayika”,原意是利物有则云方,随时而施则日便,《维摩经》云:“以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平等”梵语为“Sawmata”,意思是没有高下深浅之别;“信心”梵语为“Citta mati”,意思是对所闻佛法深信而没有疑心;“烦恼”梵语为“Klesa”,《智度论》卷七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④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知识”、“世界”、“解脱”、“转变”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此类词语的一部分是原词读音的翻译,另一部分是表示义类的汉语词语或语素。来自印欧语系的梵语要想在汉语中稳定下来并非易事,大量的多音节音译词毕竟与汉语词不同,它们想真正的融入汉语必须寻求一种途径,即与汉语相结合。如:忏悔梵语为“Ksamayati”,“忏”是该词头一个音缀的对音,“悔”是意译汉语;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⑤;尼姑梵语为“Bhikshuni”,男僧叫“比丘”,女僧叫“比丘尼”,简称“尼”,在口语中又接上一个表其性别的汉字“姑”。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佛典”、“寺院”、“禅师”、“塔林”等。

二、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 [1]梁晓虹,《论佛教词汇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J],杭州大学学报,1994(12),第186页。[2]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第278页。[3]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1),第83页。[4]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第279页。[5]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1),第82页。

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磐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此外,“悲观”、“自觉”、“因果”、“唯心”等都是重要的哲学词汇,表示一些基本的哲学命题。①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②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例如:

1.围绕因果轮回、地狱、丧葬礼俗的词: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2.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3.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化斋、施食、行善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汇中,常常遇到“佛教语”,但它们词义中的佛教色彩却淡化或消失了。例如,现代汉语中几个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时间词“过去、现在、未来”,它们并非汉语所本有,而是佛教外来词。这三个时间词语是佛教徒用来表示因果轮回、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名称。“有为之事物终灭为‘过去’;有为之事物正呈作用为‘现在’;有为之事物之作用,众生之果报当来然未来者为‘未来’”;反映了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报应之说。因为三者也有时间上的联系,故引申为可纯粹表示时间的概念。中古以后,过去、现在、未来成为汉语中的常用时间词③。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弹指”,本来指弹击手指,在佛经中,这个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④。

[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2]李芳萍,《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3(1),第35页。[3]周淑敏,《汉语与佛教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6),第15页。[4]王伟强,《论佛教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第132页。

其他日常用语,比如圆满、宗旨、演说、信仰、真理、障碍、消灭、妄想、习气、绝对、普遍等,均来源于佛教经典,但却在与汉语词汇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失却其本义,而被浅化和世俗化了的含义所代替。

三、佛教对汉语熟语的影响

熟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世态人心,表达了深刻的处世道理,表达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从源于佛教文化的汉语熟语入手,通过对来自佛教的汉语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熟语的主要形式的探讨,揭示佛教熟语对汉语词汇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一)成语

佛教成语主要源于佛经文献和禅宗语求。其中,大部分源于佛经或古典名句;还有一部分是僧人在讲说佛法吋用的譬喻或禅宗的对话,带有口语色彩。

1、源于佛教教义及其思想观念的一些成语,如一尘不染、生老病死、想入非非、自作自受、大开眼界、醍醐灌顶等,它们经过词义的发展演变,佛教色彩消失,但其背后却依然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如:水乳交融,水和乳易于融合,比喻关系密切;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憎”、“欲”,“六欲”是一个佛教用语,在《大智度论》中,“六欲”包括“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后来泛指各种欲望。

2、源于佛教典故的一些成语,如天花乱坠、天女散花、一丝不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大千世界、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刀两断、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厢情愿、一知半解、十恶不赦、七手八脚、七情六欲、苦中作乐、昙花一现、隔靴搔痒、百尺竿头、五体投地、不可思议、不即不离、不二法门等。如:心猿意马源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见神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癫狂。”佛经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难教化:“心像猿猴在跳跃,人像野马在奔跑”。用來形容心思非常散乱,难以控制①。

3、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②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暮鼓晨钟”,佛教规定佛寺中晚击鼓早击钟,以扱时间,劝人精进修持。

(二)惯用语

惯用语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用处广泛,并且口语性极强,简短精炼,表意活泼,形象鲜明生动,运用灵活,为百姓所接受。佛教中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佛教的汉语惯用语很多,如“雨花台”、“臭皮囊”、“钻故纸”、“烧头香”、[1]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2]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1),第140-144页。

“森罗殿”、“露马脚”等等①。这些词语出现后迅速流行,并被广泛地运用,与汉文化交融。如“狮子吼”,本来是指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为妒悍妇女的代名词②。

(三)俗语和谚语

1.俗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后来比喻即便不顾某个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顾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相求,其中“三宝”泛称佛教,“三宝殿”泛指佛殿,寺门中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便在佛殿内闲逛、闲聊。“临时抱佛脚”也作“急时抱佛脚”、“急来抱佛脚”。“临时抱佛脚”出自明代张岱《夜航船》:“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削发为僧,使贳其罪。今谚曰:‘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本此。”对工作消极应付,得过且过,称之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③类似的俗语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等。

2.谚语

源于佛教故事的谚语。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磐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反映佛教思想的谚语。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指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这是劝人改过向善的佛教语,后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来自梵语的音译词,即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大。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进,禅定修行”等④。

(三)歇后语

[3]陈广思,《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5,第20页。[1]张云江,段新龙,《古代汉语与佛教渊源简论》[J],2004(9),第61页。[2]蔡宗德,《中国历史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3]林克智,《佛教典故趣闻录》[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它广泛流传在百姓的日常口语之中,经过人民群众的口头再创造,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种类之多,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源自佛教的歇后语,具备了歇后语的共性,并折射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例如: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和尚庙里借篦梳——走错了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观音菩萨——年年十八、三个观音堂——庙庙庙(妙妙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老虎挂念珠——假慈悲、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①。

四、结语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源于佛教的外来词语在其自身发展演变及与汉语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过程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宝库,为我国汉语语言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而积极的贡献。源于佛教的汉语词语虽是汉语词语海洋中的一滴,却折射出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从中不难看出佛教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仍将继续丰富汉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柄珉,《儒学与东北亚文化的深层思考》[J],东疆学刊,2005(3),第28-31页。[2]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第278页。[3]梁晓虹,《论佛教词汇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J],杭州大学学报,1994(12),第186页。[4]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1),第83页。[5]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李芳萍,《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3(1),第35页。[7]周淑敏,《汉语与佛教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6),第15页。

[8]王伟强,《论佛教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第132页。[9]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10]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1),第140-144页。[11]陈广思,《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5,第20页。[12]张云江,段新龙,《古代汉语与佛教渊源简论》[J],2004(9),第61页。[13]蔡宗德,《中国历史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14]林克智,《佛教典故趣闻录》[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5]郑贵友,《汉语歇后语中的“谤佛”现象与中国佛教》[J],延边大学学报,1994(3),第100页。

[1]郑贵友,《汉语歇后语中的“谤佛”现象与中国佛教》[J],延边大学学报,1994(3),第100页。

篇2: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初探

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汉语的词汇、音韵、翻译方法上,佛教文化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文拟在纵向梳理这一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过程的历史脉络,横向分析汉语因此所受影响的几个方面,以丰富和加深对于中国语言文化史的认识.

作 者:王郦玉 Wang Liyu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年,卷(期):2005“”(3)分类号:B9关键词:佛教文化 汉译佛经 汉语 外来词

篇3: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探究

中日两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渊源, 自大化改新以后, 全面吸收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属于中国文化单方面输出, 进入近现代以来, 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 大量的日语词汇进入汉语, 并对汉语造成巨大的影响, 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1日语词汇影响汉语的原因及背景

1.1共同的文字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 至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公元三到四世纪, 汉字传入日本, 由于日本没有本国文字, 汉字的传入对日本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日本在八世纪发明了拼音字母, 即日文假名, 但汉字是日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两国同用一种文字, 相互影响不可避免。

1.2社会改革

19世纪后期, 日本明治维新, 为适应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日本大量引入西方词汇, 而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以孙中山, 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 东渡日本, 通过日本间接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并将其所学带回中国, 因而, 日语中所反应的西洋文字词汇以汉字的形式, 进入中国, 恰逢中国白话文改革, 大量日语词汇涌入中国, 这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汉语造成巨大影响。 第二次影响汉语是在20世纪80年代,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全面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中日交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深入, 大量日语词汇被引入中国, 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新词。

1.3经济因素

日本作为亚洲第一发达国家,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发展中国家, 两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 且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 网络更加普及, 交通更加便利, 日本的文化不断影响现当代中国, 语言文字作为载体, 源源不断的新词随之涌入, 汉语首当其冲深受日语语言影响。

2日语词汇影响汉语的特点

日语词汇进入汉字主要是反映西方语言化的词汇, 可以说是日本学习西方社会的内容经日本自身转化, 将带有日本特色的西方词汇传入中国, 这类词汇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 日语借用古代汉语构成新词, 即古语新用;二是, 日语重新组合汉字构成新词, 即重组造词;三是, 日语利用汉字的部首偏旁等结构元素来组合成新的汉字, 即自创汉字。

2.1日语用古代汉语构成新词

日语套用中国古代汉语词汇, 以其自身的理解, 来解释翻译西方的词汇, 后被汉语以日语意思引入, 但词义与古代汉语相去甚远, 所以也会出现现代汉语与古文词汇意义不同的现象。以“组织”为例, 在《北史》中:波斯尝献金丝锦被, 组织殊丽, 其中组织的意思为纺织, 另有 《旧五代史 》中记载:庚戌, 诏不得贡奉装龙凤雕镂刺作组织之物, 此处亦为纺织, 织物的意思, 而日语中组织译自英文, 指的是团体, 单位, 与古代原意差距较大, 现代汉语引用后, 亦作学生组织等团体单位的名词, 像这样的古语新用词还有“文化, 机关, 艺术, 革命, 消费”等等, 对汉语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2.2日语借用汉字构新词

由于古汉语产生于古代社会, 因而不能完全满足与现代社会的需要, 所以, 日语借用汉字构成新的词汇数量也很大, 再引入现代汉语词汇中, 成为汉语词汇的新一员。 例如“国际”一词, 日语译自英文, 为日语原创词, 后引入中国, 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诸如此类还有“干线, 广义, 理性, 分子共产主义”等等, 也被当今社会大量使用。

2.3日语借用汉字偏旁部首造出新词

现代日本政府规定出普遍使用的大约两千个汉字为当用汉字, 虽然数量很大, 但日本还是利用汉字中的偏旁部首等汉字部件创造出了新字, 即为和制汉字。 这些汉字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引入到现代汉语当中。 例如“畑”, “畠”字都是日本根据汉字的部首偏旁造出来表示旱地意思的和制汉字,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作天, 是译为旱地。这种和制汉字有一百余个, 不占少数的为汉语所用。

3日语词汇的进入对汉语及中国的影响

3.1丰富汉语的内涵

汉语能历经千年, 承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不断丰富其自身的内涵, 在日语的反作用影响下, 增加了大量日语外来词汇, 来拓宽词义, 丰富表达, 增加了汉语的广度和深度, 使得汉语表达更加立体, 自身结构更加多元化, 内含更加丰富。

3.2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互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 通过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中日两国长期大量使用相近词汇, 可以通过引入日语词汇, 进而了解日本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信息, 从而增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作为亚洲第一发达国家和亚洲最大发展中国家,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文化互补, 也有助于中日两国的共同繁荣。

3.3对汉语文化造成冲击

日语词汇大多为西方的词汇的翻译, 来自古代汉语的日语新造词与古文意思差距较大, 可以说, 进入汉语的日语词汇是现代化的产物, 其大量涌入不利于当代人对古汉语的理解, 不利于汉语文化的继承, 对中国传统的文化造成冲击。

4结语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 在古代中国的汉语影响日本, 而近现代, 日语不断影响汉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日两国的交流还会进一步加深, 日语词汇对于汉语的影响也会不断扩大, 我们在学习和引入日语词汇的同时, 也要将日语词汇与汉语相融合, 促进汉语语言的发展;要了解日本, 不断加深两国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丁田, 王保田.现代汉语中日语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语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

篇4: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佛教文化;汉语;构词法;全民汉语词汇

一、引言

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佛教流传、发展了近两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汉地佛教文化”。佛教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南北朝开始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进入鼎盛时代,之后在衰落中延续。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如般若和禅宗思想、佛教寺塔、佛经故事题材绘画等,同时,长期、大量的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大量的佛教译借词进入到了汉语词汇之中,影响了汉语的构词法,促使汉语很快走上复音化道路。

二、佛教词语在汉语中的体现

语言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佛教产自于古印度,佛经是用梵文写成的,而梵文与汉语是属于两种语言体系的文字,“中国佛教文化要依赖汉语来表述自己的教义、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同时还要依赖汉语来表述佛教特有的各种文化观念。”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为了满足交际的需求,需要用汉语来表达与佛教有关的教义、制度以及事物名称等,因此,逐渐就形成了用汉语表述的佛教语言。汉语表达式的佛教文化语言主要表现在佛教教义、人际称呼、礼仪、寺院、佛像等方面。

(一)佛教教义词汇

这些词语主要反映有关佛教的一些宗教信念、思想理论等,各自有其特定的内涵。如:

五戒:佛教用语。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身、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我慢:佛教称固执我见而矜倨傲慢。

经行:佛教指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密行:佛教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二)佛教人际称呼词汇

传播佛教教义、尊奉神佛等都是人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套佛教人际称呼语。如:

净人:供比丘僧役使的俗人。因其为僧作净、免僧有过,故名。

沙门:本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因古印度把出家修持成为沙门,因此,中国也把出家当和尚的成为沙门。

善男子:佛因赞美人信佛闻法,称呼在家或出家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

梵志师:婆罗门教徒。师,对僧尼等出家修行者的尊称。

(三)佛教仪礼词汇

佛教徒修行,会受到佛教律仪的制约,修行方式不同,仪礼称呼也不同。

斋日:斋戒的日子。佛教有六斋日、十斋日等,刘斋日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十斋日比六斋日多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

习定:佛家修养之法,养静以止息妄念。

和合:有组织的佛教组织,凡三僧共处,即同持戒奉佛。

顶礼:双膝跪地,两手伏地,以头顶尊者之足,是佛教徒最崇敬的礼节。

(四)佛教寺院殿堂词汇

寺院殿堂是僧徒居住、供奉菩萨和佛的地方,在这方面,佛教有自己的专用语。

精舍:佛徒修行之地。后成为众僧居住的地方。

窣堵波:梵文Stupa的音译,义为“方坟、圆冢、功德聚”等,即佛塔。窣堵波原是佛教徒用以供奉和安置舍利(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处所。

天祠:供奉大自在天等天部之祠。

(五)佛像名称词汇

佛教中有许多关于佛像的名称,它们也各自有自己的名称来源。

观自在菩萨:又称观音、观世音、观世自在等,因其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称观世音;又因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故称观自在。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但通常所说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小乘的最高果位,称为“无学果”。谓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供养的尊者。

毗沙門天王:梵文Vaisrava va--deva的音意混译,又称多闻天,是四大天王之一,佛教的护法天神,即托塔李天王。

三、佛教译借词及译词的构词方式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交流与碰撞,为了表达佛教的有关文化概念,汉语对佛教用语进行了一些译借,以准确表达出某些佛理或观念。

(一)佛教的借词和译词

佛经是用印度梵文或巴利文写成的,由于梵文和汉语之间的特点不同,因此,用汉语翻译佛经时通常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兼译的方式,因此,汉语中也增加了大量的佛教译借词。

1音译词

佛经中的一些人名、地名、河流名、经名等,绝大多数都是音译词。如:

婆罗门:梵文Krodha的音译,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居于种姓之首,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专业,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

乌铎迦汉荼:音译词,故址在今喀布尔河流入印度河处东北的俄欣特,是印度河的重要渡口。

婆罗树:梵文音译词,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

袈裟:梵文音译词,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紫色,故称。

nlc202309020718

2意译词

汉语在吸收佛教文化时,一方面借来了一些音译词,另一方面又根据汉语的构词规则利用汉语词汇材料改造了一些佛教词语,使之汉语法。如:

香山:梵文Gandhamadana意译,亦作香醉山,佛教认为是赡部洲做高处,可能指帕米尔高原。

沙弥:意译为息恶、行慈等,指初出家的男佛教徒。

相好:梵文Laksana Vyanjana的意译,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叫做“相”,细相之可爱乐者,叫做“好”。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流转:梵文Samsara的意译,佛教指因果相续而生起的一切世界现象,包括众生生死在内。流,相续。转,生起。

3音译加意译词

意译词是完全根据汉语的构词规则和材料构成的,而音译加意译词是一部分采用音译,一部分采用意译的方法构成的词语,也称“音意兼译词”。相对于意译词来说,这类词语在汉语中不是很多。如:毗沙门天:梵文音意混译词,是佛教四天王之一,守护北方之神。

除了以上所说的三种词语以上,还有一种是汉语固有词语,佛教传入以后,为了表达佛教的义理,又重新被赋予了佛教新义。“这些词汇是利用中国固有的

一些词语来表达佛教的概念,从而赋予这些词汇以全新的意义。” 如“寺:上古时指官署,佛教传入中国后,用以指众僧供佛、居住之所;受戒:上古汉语中,、是受教训的意思。后用来指佛教信徒通过一定的仪式接受师傅传授的佛教信条,又区分为五戒和八戒。又如仁、证、空、色、心、解脱”等。

(二)意译词的构词方式

佛经的翻译以及佛教文化的广泛流传,一方面增加了汉语借词和译词,另一方面,佛教译词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进程。“汉语在历史上长期以单音词为主,然而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为了适应梵的特点和翻译佛典表意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加流畅,佛经翻译家们在翻译经文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词。”

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如“业报(业因与果报)、定慧(订学与慧学)、现在(现世、今生)、因果(因缘和果报)、内外(内道外道或内教外教)、律仪(戒律和仪则)”等。

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两者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小乘、肉髻、金轮、恶鬼、精庐”等。

动宾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如“ 历劫、传灯(传承佛法)、制戒(制定戒行)、信解、称佛、礼忏、行化(施行教化)”等。

主谓式:前一词根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对前一词根进行陈述。如“轮转、自在、法尽”等。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前加式如“阿:阿罗汉”、“小:小乘”等,后加式如“性:法性”、“化:行化、摄化”、“力:慈力、福力”等。

综合式:主要指由三音节或四音节构成的词语,如“八功德、大自在天、浴佛像、见前众、无学果、金刚座”等。

数词缩略语:即用数字概括一段词语中相同的成分,省略不同的成分之后形成的缩略词。如:“四宝(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四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五戒(不杀身、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藏(经藏、律藏、论藏)、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身)、四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等。

以上的汉语构词法,有些是汉语很早就已经使用了的,如并列式、偏正式等,这两种是汉语早期最重要的构词方式,由于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意译词增加,受佛教用语的影响,汉语中的主谓式、附加式、数词缩略语式的构词法多起来。“这种用数词概称的构词法,在佛教词语中是比较多见的,这对汉语构词产生深刻影响。”

四、佛教词语与全民汉语词汇的交融情况

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用语和汉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一部分佛教词语经过词义的转变进入了全民词汇,而另一部分佛教专用词语则被排斥在全民词汇之外。

(一)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

经过佛经的传播、宗教的宣讲、佛教文学的广泛影响,有不少佛教用语已经演化成为全民汉语习用词语。如“世界、过去、现在、无常、究竟、真谛、恶魔”等。这些词语都是源自于佛教用语,后来被吸收进全民汉语之中,这些吸收进来的佛教用语或保留原意,或后来经过词义的引申或扩大增加了新的内涵。像“菩萨、如来、观音、罗汉、拜佛、地狱”等这些词语都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它们的全民性是显然的,这些词早已进入一般口语了。

在上述被吸收进来的佛教用语中,有些已经成为构词语素,和其他漢语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由于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汉语新词中,有一部分词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 如: 魔:魔鬼、魔力、魔头、魔窟、魔鬼、魔王、魔爪、魔掌等;佛:佛化、佛门、佛心、佛骨、佛迹等;心:心田、心印、心地、心花、心猿等。

(二)没有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

尽管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但一些佛教用语并没有被吸收进全民词汇当中来,这些没有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印度佛教的人名、地名、物名等。如“呾叉始罗(地名)、郁多罗僧(衣服名,上衣)、乌淡跋罗(水果名)”等。

(2)佛教的专门术语、佛经音译名。如“窣堵波(术语)、伽蓝、、毗婆沙论(经名)”等。

(3)重复的名称。如“兰若(佛寺)、僧伽蓝(佛寺)、法王(释迦牟尼尊称)”等。

(4)反映佛教特有观念的词语。如“劫初、悬记”等。

以上词语,有的是印度佛教的人名、地名、物名,有的是佛教专用术语、观念,这些词的运用只是在特定范围内,只有佛僧徒才知道其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因此,不被收在全民汉语之列;有的是佛教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汉语为了表达的经济性、简洁性,减少书写的困难或记忆的负担,因此,只选取其中通用的一种说法,舍弃其他的说法。所以,有些重用的佛教名称也不能进入全民汉语之中。

五、结语

佛教文化的传入以及佛经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语的发展演变,扩大了汉语的词汇量,丰富了汉语词语的内涵,影响了汉语的构词法,增加了汉语的表现力,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任道斌.佛教文化词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袁宾.禅语译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7]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唐玄奘.大唐西域记[M].董志翘(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9]尤俊成.试伦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内萦古师大学报,1993(2).

[10]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1).

[11]赵明.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语言应用研究,2009(8).

[12]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

作者简介:王海英(1989.12.0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新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硕士研究生

篇5: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课程名称:汉语词汇与文化

姓名:黄思延学号:20120702031专业:统计学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摘要: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而宗教又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宗教 佛教 汉语词汇 影响

一、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语言是历史宗教语言的一种,属于一种社会方言,虽然是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加工建立起来,但它与全民语言又有非常大的不同。随着佛教的日益壮大,逐渐上升为国教,其语言也由方言、俗语、土语等转变为典雅、古奥的梵语;佛典所用的书面语逐渐转向标准、精细、雅致的梵文。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佛教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一方面,佛教语言与当地语言融合;另一方面,佛教语言也对当地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语言深受佛教影响。

佛教语言对汉语影响的表现

一、语音上的体现

佛教音韵学的知识和原理使中国僧人对佛教语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郑樵《通志》卷7《音略序》:“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音为小悟。”佛家把“通音”视作“小悟”,表明其对音韵之学的高度重视。“小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

汉语四声的形成也受到了佛教语言的影响。汉字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南北朝人无论作诗还是日常口语均好用双声、叠韵;佛教僧俗大造梵呗①,佛经转读盛行,僧俗就将梵语悉昙原理及转读方式运用于诗文创作,形成了平、上、去、入四声。

在注音方面,佛教语言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期的注音方式“反切”就来源于佛教语言,郑樵《通志·艺文略》:“切韵之学起自西域。”

另外,佛教语言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进程,以《法华经·譬喻品》为例,7750字中,双音节词约有1500个,约占19%。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将大量的佛教术语双音节化,如因缘、思量等。

二、词汇上的表现

佛教语言的词汇由民间语言发展而来,但又与民间语言有着显著的不同。佛教语言在词汇上以书面语为主,这赖于佛教由民间宗教到上层宗教的历史发展,其词汇多为典雅词语和专门术语。其中专门术语是佛教语言区别于一般语言的标志。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和宣讲佛教的过程中,吸收和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基本词汇。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

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槃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悲观”“自觉”“因果”“唯心”“世界”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例如:1.围绕因果轮回鬼妖地狱、丧葬礼俗的词: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2.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3.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化斋、施食、行善、济人等。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刹那”是梵语Ksana的音译,而“一念”是“刹那”的意译,或者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仁王经》),又或者说“六十刹那为一念”(《往生论注》卷上)。“弹指”,本来指弹击手指。在佛经中,这个

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这组“时之极微”者,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四、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的影响

(一)成语

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二)俗语和谚语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例如:

1.俗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后来比喻即便不顾某个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顾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

类似的俗语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等。

2.谚语

有源于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有反映佛教思想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指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这是劝人改过向善的佛教语。后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进,禅定修行”等。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

例如“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

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五、结语

篇6: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产物,人类思维的某些方面总不可避免地在语言中留下印记.汉语词汇中,事物的`形体因素和情景图像表现突出,这是重直觉、重类比、重了悟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渗透的结果.

作 者:崔E席 Choi Pilseok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823(2)分类号:H13关键词:语言 思维 词汇 思维方式

上一篇:《道、术、变》读后感下一篇:迤那镇麻窝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