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9-11

钟启泉先生说, 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 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因此, 重要的问题就在于, 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怎样的“教学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模式也日益破旧出新, 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 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教学文化日渐形成。为了实现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逐渐出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新方法, 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以我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 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内容。

思考一:小组讨论法

误区

分为四个小组, 分别讨论四个问题, 综合小组打分数, 让小组推荐一到二人回答教师的思考题。

后果

(1) 有小组却没有合作: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的人不多, 几个活跃分子的思考讨论会较多, 其他的同学就听一下, 没有很好的效果。

(2) 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只有这么几个同学, 其他同学可以不思考、无事可做。

(3) 分别讨论使学生对本组问题有较深入思考, 其他小组的问题只能略知皮毛。

(4) 学生对打分并不十分感兴趣, 毕竟是高中学生看得有点淡, 教师也无奈。

对策

(1) 限定小组讨论人数, 一般一小组人数不能超过4个人, 使讨论时能人人参与, 面向全体。

(2) 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有很多个, 教师选择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必须只有一定难度的, 才有讨论价值, 体现合作的涵义, 其他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个别思考, 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 也就不会抹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3) 各小组讨论的问题尽量相同, 学生得出的结论或分析在各小组出现差异。出现思维上的碰撞时, 学生就有兴趣去看去听去思考为什么, 高中生并不是单靠打分就能产生兴趣的。

思考二:史实与史论

误区

为了提倡争鸣与创新,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对基本史实、基本史论追求标新立异, 通过课堂活动得出的结论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 把少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知灼见。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新意见一律赞同, 甚至对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表示支持。

后果

毫无区别地赞成一切观点, 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认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样子, 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 不信任的态度。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另一方面很可能对发育成长中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错误的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 达不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对策

(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明辨是非。

(2) 充分利用教师已有知识, 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和能力。

(3) 高举大是大非鲜明旗帜,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思考三:提问式教学

误区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还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学生能积极动口、动手, 就必然有动脑的过程。于是多样化的方法最终被简化为一种方式——提问。而提问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 也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要不就是非常简单的回答式。后果

课堂教学被简化为单一的提问, 一堂课下来问了无数个问题, 有过于简单化的, 或过于复杂的, 有价值的问题却比较少, 以致于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 提不起回答的劲, 这样的双边活动是低效的。简单地说就是有问答却没有对话。

对策

(1) 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度, 既不能太难, 使学生回答不上来;也不能太过简单, 使提问失去意义。

(2) 长时间地采用一种学习方式, 那么, 一方面会因为学习方式的单调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抑制;另一方面, 会因为某种方式本身的局限性而给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说提问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也不能就一味依赖, 教学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思考四:有效教学

对于有效教学, 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4.1学生学习

(1) 至少80%的学生愿意参与;

(2) 至少60%的学生达成目标;

(3) 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与程度; (4) 对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 (5) 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4.2教师教学

(1) 教学目标清晰、适当且让学生知道;

(2) 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有准备的且切合教学目标;

(3) 讲述、提问、观察、交流与演示等主要教学行为没有明显的不适当;

(4) 课堂中利用的资源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

(5) 教学设计或实施有自己的思考或特色。

4.3学科性质

(1) 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且体现学科的特性;

(2) 教学内容凸显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3) 教学内容没有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4) 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4.4课堂文化

(1) 体现思考的文化 (提问、专注、问题解决、理解、探究等) ;

(2) 体现民主的文化 (师生关系、自主学习、合作与对话、教师权威、课堂决策) ;

(3) 体现创新的文化 (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教学设计、教学机智) ;

(4) 体现关爱的文化 (面向全体、学习建议的针对性、差异作业或测验、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关注) 。

总之,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在新旧交替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如何对待旧课程教学模式和如何推进新课程教学模式, 使教学真正做到有效。我们认为:对教学旧范式的批判, 反驳和证伪, 并不是对它全盘否定, 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 以新范式整合涵盖旧范式的合理成分, 所以说, 新范式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升华与发展, 从而使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境界。没有批判就没有继承, 批判者才是真正的继承者。

摘要:新课改后, 课堂教学破旧出新, 教师教学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涌现, 但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本文试从小组讨论法、史实与史论、提问式教学、有效教学四个方面来阐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并提出尝试性的改进对策,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组,史实,提问,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  雷晓云, 王英.走出对立思维, 实现思维创新, 中小学教育, 2005, 8.

[2]  吴德芳.从为教学实践立法到多元解释, 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P35-36.

[3]  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英语专业师范生TPACK能力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下一篇:微生物在无机化工工艺及燃煤脱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