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比赛新闻稿

2024-05-05

科技类比赛新闻稿(精选6篇)

篇1:科技类比赛新闻稿

华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篮球比赛新闻稿

为丰富广大员工的文体娱乐生活,充分发挥员工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员工之间的企业凝聚力和自豪感。1月1日与1月2日,公司篮球比赛在室内篮球场举行。各部门积极响应,纷纷组织球队参加比赛;场外拉拉队更是热情高涨,欢呼声、呐喊声让篮球比赛气氛不断升温。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及现场观众表现突出,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裁判员公正无私,华凯全体运动员真正发挥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技术中心的老鹰队和市场部的老A队在总决赛顺利会师,于1月2日下午2:00时展开了最后的冠军争夺,大家虽然在场下是亲密无间的同事、但在球场上却是你争我赶,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的机会,在大家期盼的目光和友谊的呐喊声鼓励下,经过60分钟的艰苦鏖战,最终技术中心老鹰队以86:75的绝对优势战胜了老A队,夺得本次篮球比赛的冠军。

本次比赛的亮点是队员们充分的表现出华凯员工的比赛精神,在赛场上充分挥洒汗水,展示自我,永争第一的团队精神值得在场的所有同事学习。历时2天的篮球比赛圆满结束。

此次篮球比赛不仅丰富了员工们的业余文体生活,更燃起了广大员工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让每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员工们重新点燃了运动的激情。体现了我公司一直提倡的注重培养员工综合素质的企业精神,同时加强了企业文化的深入贯彻,增进了员工间的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比赛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凭借篮球的独特魅力也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华凯员工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今后,公司将继续本着丰富员工们的文体生活为目的,从促进员工身心健康角度出发,更多更好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盈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汇科蓬勃快速发展。

篇2:科技类比赛新闻稿

比赛开始不久,农学院利用资环学院后卫在禁区内手球获得一记点球,农学队员一蹴而就,率先取得领先。落后的资环学院不急不躁,组织起有效的进攻,终于在上半场结束前利用一次角球的机会头球攻破农学院大门。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

下半场开始后,场上火药味渐浓,双方队员拼抢激烈,不断有队员受伤倒地。双方啦啦队的呐喊助威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辛艳伟老师亲临比赛现场,给队员们加油鼓劲,资环学院在士气上略胜一筹,双方踢得小心谨慎。终于,在全场比赛结束前不久,农学院抓住了对方的漏洞,在大禁区外围起脚远射,将比分超出。此后,资环学院利用不多的时间发起猛攻,但并没有撕破农学院的防线。最终,农学院以2:1的比分淘汰了资环学院,挺进半决赛。

篇3:科技新闻

4月17日, “发现”号航天飞机搭乘一架波音747飞机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飞过。

在白宫、国会山和华盛顿纪念碑上空盘旋数周后, 已退役的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17日随着运载它的波音747飞机降落在华盛顿近郊的杜勒斯国际机场。这位“太空老兵”最终将落户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成为人类太空探索史的一部分, 被永久珍藏起来。

当天一早, “发现”号便永别了母港——肯尼迪航天中心。曾参与“发现”号最后一次任务的宇航员尼科尔·斯托特说, 此情此景“令人伤心”, 但“每次看到它, 你都忍不住为之感动”。

美国航天局此前已通过社交媒体表示, 如果天公作美, 运载“发现”号的波音747飞机17日将在大华府地区标志性建筑物上空绕行。因此, 华盛顿纪念碑下、白宫以及国会山前的草坪上一大早便人头攒动, 聚集在那里的数千民众都希望目睹“发现”号飞临华盛顿的景象。

美国东部时间9时50分 (北京时间21时50分) 左右, 厚厚的云层中钻出一个小黑点, 等待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在军用飞机护航下, “发现”号“趴”在一架经改装的波音747飞机上缓缓飞来, 在距地面约450米的高度开始盘旋。

从波士顿远道而来的威廉斯夫妇大呼“幸运”。趁着假期, 他们带上3个孩子到华盛顿游玩, 没想到能亲眼目睹“发现”号。他们说, 等“发现”号在博物馆安顿好后, 还会带孩子去看看。

来自马里兰州的莉兹·韦尔斯则直呼:“太酷了!”。韦尔斯是航天飞机的铁杆粉丝, 她曾在去年前往佛罗里达观看“发现”号的最后一次飞行, 对1985年航天飞机原型机“企业”号在华盛顿上空的首秀也记忆犹新。

“遗憾的是, 以后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航天飞机了, ”威尔斯颇为伤感地说。

盘旋数周后, “发现”号直奔杜勒斯机场, 华盛顿纪念碑下的人群也自发地向“发现”号鼓掌致敬。

由于发射成本居高不下、风险增加等因素, 美国航天飞机去年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奥巴马政府转而鼓励私人企业开发运送宇航员和货物前往空间站的太空飞船。

作为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 “发现”号可谓功勋卓著——在27年的服役生涯中, 完成19次飞行任务, 绕地球5830周, 飞行里程约2.4亿公里, 曾运送“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尤利西斯”号探测器升空, 在太空中回收卫星, 并成为首架“拜访”国际空间站的航天飞机。在人类的航天时代, “发现”号留下了自己的深刻烙印。

美国航天局和史密森学会将在19日举行“发现”号的正式交接仪式。今后, 它会在陈列馆里用自己的丰功伟绩激励那些渴望成为科学家和航天员的年轻人。

“发现”号绝唱之旅的机组指令长史蒂芬·林赛说:“我们需要将它送往博物馆, 以铭记我们的成就, 我们需要为将来的几代人保留这段历史。”

“发现”号在博物馆取代的是“企业”号的位置, 后者将被运往位于纽约的无畏海空博物馆。美国另两架退役的航天飞机——“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也各有归宿, 前者将陈列在加利福尼亚州科学中心, 后者会安放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游客观光区。

欧盟科学家首次发现提高大脑认知功能的机理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 (FP7) 资助290万欧元, 由丹麦、西班牙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 在分子和细胞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发现提高大脑认知功能的机理。该发现对治疗老年痴呆症、孤独症和各种精神失调疾病具有潜力, 研究结果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发表。

大脑中连接神经元的突融, 对人类的认知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尤其是控制大脑认知功能活力的突融模式。婴儿出生时大脑神经元的突融连接并不是固定的, 但突融连接对神经元强度和活力的反应明显。神经元的突融连接是动态的, 并持续改变着神经元的强度和特性。这一过程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突融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 , 突融可塑性形成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基础。研究团队进行的科学探索证实, 人为地操作突融可塑性可以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

科研人员通过采集来自细胞到细胞信息联络的神经元蛋白被称作缩氨酸肽 (Peptide) 上的一枚小蛋白片断, 制作成一枚更大的塑料状 (Plastic-like) 突融, 新生成的突融 (FGL) 引发神经细胞的连锁反应, 为突融可塑性提供了便利。FGL引起新神经传递素受体进入大脑海马 (Hippocampus) 区域的突融, 从而对增加学习和记忆的多种方式产生积极作用, 成为提高大脑认知功能和医治精神紊乱的有效手段。

最新太空“亲子鉴定”:地球是月球的妈妈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目前, 依据“阿波罗号”月球岩石样本最新“亲子鉴定”, 地球是月球的“妈妈”!

最新研究揭晓月球的起源之谜, 并非源自火星大小的原行星与地球碰撞, 地球是这颗星球的“单亲妈妈”

长期以来, 天文学家一直认真研究思考月球的身世, 通过阿波罗号载人月球任务采集的月球岩石样本分析形成了80年代中期基本的月球起源假设。该主流理论认为, 火星大小的一颗原行星在44亿年前与地球发生碰撞, 两个星体溶合在一起, 就像是小孩玩耍的黄色和蓝色的培乐多彩泥, 最终揉捏成一个绿色的球体。而月球从溢出喷射物中很快浓缩形成, 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冥卫一的形成。

然而, 最新一项对于月球、地球和陨石中钛元素对比分析显示, 月球物质唯一来自于地球。可以想像, 地球是月球的唯一单亲妈妈!这项研究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张军军 (音译) 和合著作者发表在3月25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

如果月球诞生于两颗星球的碰撞, 逻辑理论上, 这颗卫星应当拥有一半的地球物质, 以及另一半的碰撞星球成份。这种钛物质通常是以固态或者熔化状态存在, 而不是月球诞生之初的蒸汽状态, 这意味着钛元素不太可能是地球和某颗星球碰撞结合的成份。钛元素形成于超新星爆炸, 它们存在轻微的化学成份差异, 且大量存在于太阳系。它们有点儿像“同位素邮票”, 可以显示它们起源于太阳系中哪个区域。

研究人员称, 令人惊奇的是月球钛元素与地球具有相同的同位素成份, 并没有证据显示太阳系第三方异质星体介入月球的形成。

这项钛元素分析结果与之前其他研究人员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该项研究结果使行星科学家重新开始搜索月球起源, 但当前并没有令人满意的月球形成理论。

这项研究让人们倾向于联系至之前的“母亲-女儿”假说——月球是地球的副产物, 只是地球遭受冲击力, 使地球的一些质量非常快速地旋转, 飞向太空形成块状结构。依据这一原理, 地球根本不是一个培乐多彩泥球!

另一个理论是地球和一个不含有钛元素的“雪球行星”发生碰撞, 这将间接证实巨大飞行雪球行星为何不再存在。同时, 这也非常不可能出现与地球相同成份的另一颗碰撞星球, 地球拥有太阳系形成中太空区域弥漫的所有类型太空物质。

自从人类对月球产生认知意识以来, 这颗星球的神秘性就让天文观测者迷惑不解, 目前当人类在月球行走之后数十年, 人类仍无法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上帝是不会向人类展示月球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想像力和细致深入的分析或将真实演绎出44亿年前这颗星球是如何诞生的。

考古人员有了入木三分的“透视眼”

——X光技术首次用于我国文物现场发掘

中国科技网讯一个被土层紧紧包住的棺椁外, 围着数块黑色铅板, 地面上身穿蓝色防护服的周华轻轻按下仪器上的红色按钮, 1分钟后, 一张X光照片完成。这里是位于陕西省高陵县西南10公里外的院张村明代家族墓葬群发掘现场。今天 (19日) , X光透视技术在这里首次用于我国文物现场发掘。

考古人员在院张村发现了一组完整的明代漆棺, 内部情况不明。考古工作已经进行到对棺椁的挖掘, 此时“X光透视技术的原位探测, 能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提供重要帮助”。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通过透视, 科研人员能够“看到”未开挖的棺椁中尸骨、器物的位置、材质及破损程度, 为之后的发掘方案设计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据了解, 这次的X光拍摄工作所用的便携式X光探伤设备来自“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果“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一辆长11米、宽2米多的白色箱式汽车上满载着各种文物保护设备, 除X光探伤设备外, 还有近红外仪、拉曼光谱仪、X荧光等便携式设备和能够开展埋藏环境调查的多种设备。“移动实验室”是在“把实验室前置到考古现场”的思路下建立起来的, 这种移动实验室符合我国文物埋藏多发掘现场多, 专业人员和设备少的特点, 能够在考古现场就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此次X光探伤技术的现场使用, 是对这一方法进行一次重要的试验。”苏伯民说。

负责X光探伤技术操作工作的博士生周华告诉记者, 要了解一个棺椁的内部情况, 估计需要拍摄数十张35×40厘米大小的X光片。截至记者发稿时, 研究人员已拍摄8张X光片。

三维打印程序让你在家“自制”药品

中国科技网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7日 (北京时间) 报道,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开发出一种新的三维打印程序, 通过将反应容器作为打印素材, 能按需求设计打印出化学产品。研究人员表示, 利用该程序将来有望开发出一种家用化学品制造机, 让人们在家里自己设计生产出各种药品。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化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介绍说, 用一台商用三维打印机装上开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就能生产出各种“反应件” (reactionware) , 可合成各种有机和无机物。“反应件”是由聚合物凝胶制成的一种特殊容器, 设置在室温下工作, 专用于化学反应。其中还包括作为打印材料的催化剂和用于电化、光谱分析的其他成分。将容器放入打印机, 再加入其他化学药品, 容器本身会成为反应过程的一部分。这种反应通常大型化工厂才能做到, 而“反应件”让其首次进入实验室级别。

“让容器本身成为反应过程的一部分, 反应装置和反应本身变得难以区分, 这是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方式。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反应, 可以按照需要将容器设计得越来越精。”格拉斯哥大学化学学院的克罗宁·李教授说, “我们最开始设计的反应件只能合成3种以前未报道过的复合物和1/4的指令产品。”

人们早就能在实验室定做各种材料, 如玻璃窗或电极, 但这不仅很贵而且要很长时间。克罗宁说, 用三维打印机可在更短时间内造出这些“反应件”容器, 即使最复杂的容器也只要几个小时。

研究人员指出, 以往只能用昂贵的专业设施生产的各种用具, 通过三维打印能以更低成本生产, 而现在三维打印机进入了更诱人的领域:直接把化学试剂打印成三维的反应件源体, 将反应件的设计、建造和数控操作结合在一起。改变反应件组成, 就能改变输出的产品。

这种三维打印程序是一种相对廉价、自动重组的化学开发平台, 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克罗宁说, 该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 还在进一步改进。“三维打印机有望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变医疗保健方式, 使诊断和治疗更加高效经济。我们还希望将来它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变成家用化学品制造机, 包括药物。通过软件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让消费者能自己设计药物, 在家里造出所需的药品。

科学家首次发现最大沙地足以掩埋曼哈顿板块

科学家在北海地区找到足可覆盖曼哈顿板块的沙地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 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实验发现, 数十万年前在北海地区曾经出现过一块面积巨大的沙地, 其所喷射出的沙子超过50层楼高, 而整块区域的含沙量足以掩埋整个曼哈顿板块。

科学家日前在研究化石燃料的过程中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以及海底成像技术对存在于北海油田层上方的沙地进行分析研究。科学家表示在40万到260万年前, 北海海底的裂缝中曾经喷射出大量的沙质物质。数据显示, 这块沙地的含沙体积达到10立方千米, 其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沙地。如此多的沙子可以将曼哈顿60平方公里的区域埋在沙平面以下160米的位置, 或者将整个伦敦1579平方公里的区域埋在沙平面以下6米的位置。

参与研究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研究中心的地质学家海勒哥·劳瑟斯 (Helge L?seth)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研究时最令人激动的便是你发现了以往从未发现的新事物。“研究人员表示, 目前这块大沙地的面积超过了260平方公里, 厚度则达到125米。劳瑟斯向记者解释称, 在北海地区的海底平面以下存在着由可渗透的沙子和不可渗透的黏土所共同组成的物质。沙粒之间产生的压力在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将冲破覆盖在其上面的黏土, 这一过程相当于是给饱含沙子的海水增压致使其向上喷射, 就好比打开水龙头给一头已经堵上的软管加压一样。

劳瑟斯指出研究海底沙地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意义, 因为通常情况下沙粒之间的气孔会被海水填满, 而诸如石油、天然气等类似的碳氢化合物也可以进入这些气孔中。这就意味着在北海地区的海面之下可能蕴藏着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揭秘西班牙太阳能发电塔:定日镜似巨型向日葵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 2008年, 世界上40%的太阳能装置都安装在西班牙。在经历了太阳能市场过热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西班牙政府的太阳能补贴大幅减少, 地中海阳光普照下的”太阳能产业繁荣“从此成为过去。从繁荣到衰败, 西班牙太阳能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就上演大逆转令人感到吃惊。

1.PS 10太阳能发电塔

PS 10太阳能发电塔

西班牙西南部一个光照充足的地区, 似乎是为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量身制作”的。借助于政府的补贴, 安达卢西亚和埃斯特雷马杜拉等光照充足的地区一度大力发展太阳能。给人的感觉是, 太阳能发电项目对这些地区来说太过美好, 很难相信是真的。实际上, 这种“美好”并不持久。

在经历了太阳能市场过热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西班牙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大幅减少。现在, 地中海阳光普照下的“太阳能产业繁荣”已经成为过去。2008年, 世界上40%的太阳能装置都安装在西班牙。从繁荣到衰败, 西班牙太阳能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就上演大逆转令人感到吃惊。

但在伊比利亚半岛,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之路并没有走到尽头。目前, 西班牙公司正向美国、拉丁美洲以及其他欧盟国家出口他们的太阳能技术。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之后, 美国也曾在莫哈韦沙漠研发试验性太阳能发电塔, 不过, 他们的步伐并没有西班牙人快。30年后的2007年3月, 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太阳能发电塔在西班牙大桑卢卡尔南部塞维利亚西部15英里 (约合24公里) 处并入电网。

照片展示了西班牙的PS10太阳能发电塔, 发电塔高度达到377英尺 (约合115米) , 发电量能够满足5500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电量存储时间最长达到30分钟。与所有集光式太阳能电场一样, 太阳能发电塔也利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开发商长久以来一直认为, 使用镜子构成的圆形阵列将阳光聚焦到中央的发电塔上是一种比其他反射镜阵列更有效的方式, 同时更容易将技术与太阳能整合到一起。从远处看, 镜子圆形阵列好似一个高科技版的麦田怪圈或者外星球的圆形竞技场。近距离观察, 这个阵列又好似一片巨型机械向日葵, 将闪闪发光的“脸庞”朝向中央的发电塔。

2.PS 20太阳能发电塔

PS 20太阳能发电塔

PS20太阳能发电塔, 装机容量20兆瓦, 建在PS10附近, 2009年4月竣工, 安达卢西亚区政府共为这一项目提供了190万欧元 (约合250万美元) 资金。PS20的年发电量超过40千兆瓦时, 足以满足1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个太阳能电场使用了1255面镜子, 占地面积达到210英亩 (约合1274亩) , 负责将阳光集中到中央发电塔的接收器上。水被泵入541英尺 (约合160米) 高的发电塔, 穿过接收器后变成蒸汽, 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PS20和PS10是Solúcar太阳能电场的一部分, 这个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 投资12亿欧元 (约合16亿美元) , 能够满足9.4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此外, Solúcar太阳能电场也是阿本戈太阳能公司 (Abengoa) 研究设施的所在地。PS20和PS10均采用这家公司研发的槽型抛物面太阳能发电技术。

目前, 阿本戈公司正向国外出口太阳能技术。2011年末, 这家公司从美国能源部获得12亿美元贷款担保, 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建造一座采用槽型抛物面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太阳能电场。这个座落于莫哈韦的太阳能项目旨在将美国的太阳热能发电量提高50%。阿本戈公司承诺莫哈韦太阳能电场80%的零部件从美国供应商采购。

3.壮观的定日镜圆形阵列

壮观的定日镜圆形阵列

世界上第一座全天候商业太阳能电场Gemasolar, 座落于西班牙丰特斯-德-安达卢西亚, 占地185英亩 (约合1123亩) , 利用定日镜将阳光反射到中央的发电塔, 同时利用熔盐存储热量。Torresol能源公司是这座太阳能电场的运营商。它是西班牙建筑工程公司Sener与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的一家合资企业。

美设计真空管道磁悬浮星际列车:时速3200公里

“星际列车”发射系统利用一条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管道和一条超导电缆将磁悬浮列车送往低地轨道。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近日设计了一种名为“星际列车”发射系统, 该系统利用一条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的真空管道和一条超导电缆将磁悬浮列车送往低地轨道。研究人员认为, 这种技术不仅仅可以实现, 而且实现成本也要远远低于火箭成本。

尽管“星际列车”系统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其基本概念却非常简单。因为磁悬浮列车是悬浮于轨道之上, 因此不必要担心摩擦问题。理论上讲, 它们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现有的每小时大约350英里 (约合每小时563公里) 的时速, 可达每小时2000英里 (约合每小时3219公里) 的轨道速度。当然, 为了让乘客能够安全地加速到这一速度, “星际列车”系统需要大量的轨道, 同时需要防止极音速列车被周围的空气撕成碎片。据设计师介绍, 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的管道, 通过模拟中间层的低气压, 应该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管道的大部分将与海平面齐平, 出口点需要高出海平面大约12英里 (约合19.3公里) 。用于火车中的磁悬浮技术同样可以用来将这条管道悬浮起来。在发射管道中, 位于20千米高度的带有2000万安培的超导电缆, 每平米产生的悬浮力大约为4吨。通过高强度缆绳解决真空管本身所需的多余的浮力, 如迪尼玛超强纤维的强度足以满足这种用途。另有一套备用系统足以保证悬浮系统顺畅运行而不出故障。

“星际列车”系统的设计者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詹姆斯-鲍威尔、乔治-麦瑟和约翰-拉瑟尔。他们指出, 这种设计方案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现实, 但是支撑12英里 (约合19.3公里) 长的电缆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与支撑比这长得多的太空电梯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相比, 要简单得多。工程师们提出, 可以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或西伯利亚等极地地区建造这种系统。此外, 南极冰原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选址点。

研究团队估算, 建成可载人“星际列车”系统, 可能需要20年时间和600亿美元的成本。这些数字听起来很大, 但是如果考虑到航天飞机的各种费用是“星际列车”系统成本的三倍时, 你就会认为这套系统确实很经济。而且, “星际列车”系统一旦建成后, 向低地轨道运送货物的成本每公斤仅需50美元, 而目前的技术将货物和人员送上低地轨道, 每公斤重量分别需要花费1万美元和10万美元。这意味着, 太空旅行的车票只需要大约5000美元。设计者估计, “星际列车”系统的事故率与现代的客机差不多, 安全系数较高。

“星际列车”系统还有一项优势, 那就是它能够将数吨重的材料快速送至轨道, 这一能力可以用来有效地防御任何大型天体撞向我们。研究人员也把这一功能看作是“星际列车”系统最重要的应用。目前, 我们人类还没有防御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的能力, 甚至还没有提前发出撞击警报的能力。如果继续使用现有的发射系统, 这种情况仍然无法得到改善。为了能够真正实现防御天体撞击, 人类需要更强大的报警系统以及多个大型高速拦截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预先安装于轨道上, 随时监测和抗御可能到来的威胁。这就需要将数吨重的设备发射到轨道上, 这对于当前的高成本发射系统来说, 是不现实的。

科学家研究称经常食用精白米饭容易患糖尿病

中新网3月16日电据外电15日报道,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称, 经常食用精白米饭会增加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食用精白米饭的次数越多, 患糖尿病的概率也越高。

该科学家共综合分析了4份不同的调查研究报告, 涉及人数达35万人, 涵盖的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

该科学家解释称, 因为精白米饭能够迅速被肠胃吸收, 导致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过高, 从而容易患上糖尿病。这名科学家还建议, 人们如果适度食用糙米能有效缓解这一状况。

利用“聪明”水凝胶能瞬间实现切口自修复

——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

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可在几秒钟内凝固形成黏合剂的新型水凝胶, 如尼龙搭扣般足以抵受反复拉伸, 可迅速使一个切口或创面“自修复”。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 如医疗缝合、靶向给药、工业密封剂和自修复塑料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表示, 自修复是活组织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可允许其承受反复的伤害, 生物工程师一直在研究是否可以在如凝胶一样的软组织合成材料里摹拟自修复功能。新研发的水凝胶由聚合物分子链条组成, 网状的“悬侧链”分子如手指一样可伸展以致掌握彼此, 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软组织的灵活材料。这种含水自愈性材料将给医药和工程领域带来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演示了两个已黏合在一起的凝胶, 侧链分子的设计起到使凝胶快速自修复的作用。计算机模拟水凝胶的网状仿真结果显示, 水凝胶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其侧链分子或“手指”的精密长度, 而侧链分子达到最佳长度就能够显示出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当两个圆柱块凝胶被一起放置在酸性溶液中时, 它们会瞬间吸附在一起。研究进一步发现, 通过简单地上调或下降溶液的pH水平, 在低值时它们“焊接”得很牢固, 而在高值时又很容易分开。如此反复多次的过程中, 其焊接强度并没有发生任何减弱。研究人员说, 凝胶在胃酸这种酸性环境里的强度及适应性, 可作为治愈胃穿孔的理想黏合剂或用于控制药物递送以治疗胃溃疡。

研究人员表示, 这种自我修复的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节能和回收材料领域, 有助于减少浪费。此外, 该材料在酸性溶液中的迅速自愈反应, 使其大有希望成为防止含酸性物质从容器中泄漏的备选材料。为了验证这个推测,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先把一个塑料容器的底部挖了一个洞, 然后用水凝胶封住这个漏洞使其“痊愈”。结果显示, 它没让丝毫酸液从这个洞中漏出。

研究人员接下来打算大规模测试该材料的应用。他们也希望能够设计出可在不同p H值中自修复的其他水凝胶, 从而扩大凝胶超越酸性环境下的更多应用。

日本地沟油如何“变废为宝”

日本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地沟油”的。因为日本通过回收废油, 掐断了地沟油的源头, 回收的废油或炼成生物柴油, 成为清洁能源, 或化身生产资料, 用于工业产品制造, 无论哪种情况, 均做到了变废为宝。

早在1970年, 日本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 规定要对废弃物进行适当分类、保管、收集、运输、再生等, 以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这些废弃物除垃圾、炉渣、污泥等之外, 也包括动物尸体和废油。另一部与废油直接有关的《食品再利用法》明确规定, 回收利用的范围不仅包括饲料、肥料等, 还包括油脂和油脂制品。

日本大部分菜肴很少用油, 做法多是煮、蒸、烤, 或者凉拌生吃, 很少去炒去煎, 用油最多当数油炸食品, 如“天妇罗”, 用植物油炸虾、时令蔬菜等, 但决不会让废油流入下水道。

过去的办法是在废油里放入一种凝固剂, 让油变成固体, 然后和可燃垃圾放在一起, 运到垃圾站焚烧, 成为生物发电的材料。锅底残存的油滴在清洗前一般要用卫生纸擦干清, 下水道很少有废油流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环保, 因为日本的生活用水经过净化后要排到河里, 而废油进入下水道会给净化工作增加难度。

后来, 日本科技人员发现, 做“天妇罗”的油经过炼制, 可以变成生物柴油燃料, 而且燃烧后尾气中的硫化物、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很少。因此, 近年来, 日本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天妇罗”废油的回收。

除了日本政府积极倡导外, 日本企业、民间团体也积极参与回收废油。

日本环境模范城市富山县首府富山市的“富山生物柴油燃料公司”设立了78个废弃食用油回收点, 利用各种回收的废弃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根据需要, 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约3800升生物柴油, 每升生物柴油可以减少2.64克的二氧化碳排放。该公司还建立了日本第一家专门供应生物柴油的加油站。同时, 生产生物柴油的副产品甘油还可以供给发电站作为燃料使用。

还有的公司把废油作为生产材料, 用来生产新的产品。玉县丸新公司利用高技术从事废油再利用业务, 该公司从饭店、食堂、学校给食中心回收废食用油, 经过分类、去除杂质、提炼之后, 送到轮胎厂、油漆厂、脂肪酸厂, 作为产轮胎、油漆和脂肪酸的添加剂使用。枥木县吉川油脂有限公司从1975年开始回收废弃油, 加工处理之后用于工业油脂、肥皂、动物饲料等。据说, 植物性废油用于工业制品可提高产品质量, 加工成饲料, 家畜家禽也非常爱吃。

日本的废油更不可能回到餐桌, 原因是回收废弃油的公司都有先进的环保理念。

如丸新有限公司的理念是“为建设循环型社会贡献力量”, 吉川油脂公司除了强调环保之外, 还特别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该公司91名员工中有41名是残疾人和智障者, 他们在这里工作不仅受到爱护, 有人的尊严, 由于工作相对简单, 还与正常人同工同酬。像这样有先进理念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不可能让废油流向餐桌, 干“谋财害命”的事儿。

与此同时, 日本有一系列法律, 特别是《食品安全法》, 特别严格, 如果有人以身试法, 一定会身败名裂, 再大的厂家都会因此垮掉, 超市贩卖违法食品同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正因为如此, 日本的饭店、超市等最讲究进货的质量, 哪怕贵一点, 为了保证质量, 一般也要从熟悉的货源进货。

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 要彻底搞好食品安全必须注重两手抓, 而且两手都要硬, 一是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 做到人人都有道德意识, 每家企业都有社会责任感;一是要完善有关的法律, 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从根本上杜绝地沟油现象。

我国发现迄今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化石

图为华丽羽王龙复原图 (照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

图为华丽羽王龙 (大个) 和其他带羽毛恐龙复原图 (照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

中国科技网北京4月5日电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小组在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 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 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家族再添一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在过去10多年中, 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华丽羽王龙的发现说明羽毛并非只出现在体型较小的恐龙身上, 一些大型恐龙同样具有羽毛。

华丽羽王龙生存在大约距今1.25亿年的白垩纪早期, 这批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的化石标本至少包括3个完整的个体。研究人员认为, 成年的华丽羽王龙体长在9米左右, 重约1.4吨。虽然其体型比霸王龙小很多, 但比已知最大的带羽毛恐龙意外北票龙还要大40倍。

华丽羽王龙身上的羽毛只是非常简单的丝状物, 代表了一种非常原始的羽毛类型;这种结构类似于小鸡身上的绒毛, 而与鸟类的体羽有所区别。其庞大体型和原始的丝状羽毛表明其不具飞行能力, 这些原始羽毛的一个重要功能可能是用来保温。

徐星介绍说, 华丽羽王龙之所以发育羽毛, 很可能与白垩纪早期的气候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对恐龙牙齿当中氧同位素的分析推测, 华丽羽王龙生活的早白垩世气温明显低于白垩纪其他时期, 当时的辽西地区气候可能与现在相似。在寒冷的冬季, 羽毛能够帮助华丽羽王龙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现象类似我们熟悉的猛犸象和披毛犀, 为了适应寒冷气候, 身体表面发育厚厚的毛来保暖, 但热带的大象则褪去了软毛。

辽西大量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资助。

36年前火星土壤样本中发现盐:或证明生命存在

“海盗1号”登陆器于1976年7月登陆火星。科学家对这颗登陆器收集的火星土壤样本重新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 能够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海盗1号”登陆器搭乘泰坦/半人马火箭从41号发射架发射升空, 奔赴红色星球火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海盗1号”登陆器。科学家表示这颗探测器极有可能发明火星生命存在证据

“海盗”登陆器拍摄的火星日落景象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 正在奔赴火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1976年7月, “海盗1号”登陆器在火星着陆, 寻找生命存在证据, 当时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海盗”并未发现生命迹象。30多年过去了, 科学家对“海盗”登陆器收集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重新分析, 结果发现这颗登陆器很有可能发现生命, 可能性高达99%。

研究中, 科学家对“海盗1号”登陆器在火星上收集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数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火星土壤样本中含有盐,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证明火星上存在微生物。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凯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发现盐说明发生了强烈的生物反应。分析结果显示'海盗'探测器有可能在火星上发现生命。”

2008年, “凤凰”号登陆器在火星土壤中发现高氯酸盐。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重新对“海盗”收集的样本进行分析。对于“海盗”登陆器收集的样本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科学家一度认为由样本受污染所致。新发现的证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进行此项新研究的科学家观点不一。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托夫-麦凯在接受“探索新闻”采访时表示:“发现有机物并不能证明当前或者过去的火星存在生命, 只能证明火星上存在这种物质。”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约瑟夫-米勒指出:“最终证据无疑是拍摄火星细菌的影像。他们应该借助显微镜, 观察可能存在的细菌的活动。根据我们当前得出的研究发现, 我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高达99%。”未来执行的火星任务有望得出确切的结论。

2011年11月, “好奇”号 (又称“火星科学实验室”号) 火星车发射升空。这辆核动力火星车造价25亿美元, 将在不久后在火星地表登陆。“好奇”号携带了10种科学仪器, 研究火星环境是否适于生命存在。另一项重要火星任务预计于2016年启动, 由外火星跟踪气体轨道器执行。这个探测器将携带5种科学仪器, 研究火星大气层中的甲烷等气体, 以寻找生物或者地质活动的证据。参与此项任务的马克-艾伦博士表示:“用于执行大气分析任务的仪器灵敏度是当前火星轨道器或者地面观测站的100到1000倍。”

奇特大脑成像图:神经纤维十字交叉似高速路

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获取的大脑图像, 片状平行神经纤维呈直角交叉

猴子大脑内的网格状纤维连接, 就像布料上的纹路一样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5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大脑的神经线路连接杂乱无章, 但根据美国麻省总医院最近进行的大脑成像研究, 大脑内的神经纤维呈十字交叉, 就像一个棋盘一样。在利用新型先进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获取的大脑图像中, 这种网格状结构呈现出惊人的细节。

研究领导人范-维登表示:“大脑内的神经连接并不像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那样杂乱无章, 更像是一条条带状电缆——片状平行神经纤维呈直角交叉, 就像布料上的纹路一样。这种网格结构连续不断, 有大有小。除了人类外, 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也呈这种结构。”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负责人托马斯-英特尔指出:“拍摄人类大脑的高清晰线路图对人类神经解剖学研究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新技术能够揭示大脑连接的个体差异, 有助于帮助诊断和治疗大脑疾病。”

2011年, 麻省总医院安装了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维登表示这台扫描仪能够获取大脑内十字交叉的纤维的可视图像, 细节是传统扫描仪的10倍。大脑内的不同区域通过纤维进行通信。他说:“这台仪器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内令人吃惊的结构,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大脑生长过程的认识。成熟大脑内的线路像一面镜子, 折射出胚胎阶段形成的3个最重要的神经通路。”

早期发育过程中, 大脑内的线路连接在一起, 这些连接呈十字交叉, 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这种网格状结构内的连接好似高速路的车道标线, 限制了神经纤维在生长过程中的选择, 具体地说就是改变方向的选择。如果能够朝着左右上下这四个方向, 纤维需要一种更有效并且更有秩序的方式, 找到合适的连接。研究人员表示,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大脑已经适应了这种结构。

长久以来, 科学家一直无法获取人类大脑内神经通路的详细图像, 部分原因在于大脑皮层存在很多褶绉、隐窝和缝隙, 让神经连接的结构模糊不清。借助化学示踪物进行的动物大脑研究显示, 大脑可能呈网格状结构, 但这是一种侵入式技术, 无法用于人脑研究。

此前采用的技术只能呈现大脑结构25%的区域, 新扫描仪能够呈现75%。维登说:“在此之前, 我们只能沿着行车路线前行, 现在, 我们拥有一张地图, 展示所有高速路和小道如何连接在一起。大脑内的线路并不像我们地下室的线路, 需要在正确的端点连接在一起。这种网格就是大脑的语言, 通过改变网格进行布线和改线。”研究发现刊登在《科学》杂志上。

海豚关系复杂堪比黑手党雄性为雌性组建联盟

腾讯科技讯 (过客/编译) 对于澳大利亚鲨鱼湾的雄性海豚, 海洋生物学家所熟知的就是它们的凌乱复杂的社会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的特殊, 比起黑猩猩的垂直社会阶层, 它们之间更像是黑手党的复杂关系网。一个科学家团队在报纸上称海豚的社会系统在哺乳动物当中是独一无二的。有趣的是, 研究人员们也同样表示这些复杂而且经常合作的社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简单因素:这些海豚的低速游动。

一个科学家团队称海豚的社会系统在哺乳动物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哺乳动物们已经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结构。比如说, 黑猩猩居住在被动物行为学家称为“半封闭群体”的社会中。那就是说这个社会中的个体之间都非常了解。这个群体当中的成员通常对其它群体的黑猩猩并不友善, 其中的雄性要保护群体、巡逻、保护它们的领土以及同邻居打架。在这个紧密的团体内部, 黑猩猩同样存在雄性与雄性之间的联盟。

乍看起来, 海豚的社会体系跟黑猩猩似乎有一点类似。两到三只成年雄性海豚组成了一个紧密的联盟而且一起协作追逐一只雌性进行交配。 (雌性海豚很少组成一个紧密的联盟。) 其它的雄性团队或许会尝试拐走雌性海豚, 特别是当雌性处于发情期的时候。为了抵御这种情况, 一级海豚联盟会同其它的一级联盟组成伙伴关系, 创建一个更大的二级联盟。某些二级联盟拥有多达14只海豚而且能持续1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某些情况下二级联盟能够召集其它团体的援军, 科学家称之为“第三联盟”。这样就围绕一只雌性海豚的拥有权爆发了一场大战, 超过20只海豚用头和尾巴相互撕咬撞击。

但是这些海豚的战争类似于雄性黑猩猩的战争吗?那么海豚联盟也为了保护领土战斗吗?为了找到答案, 马萨诸塞大学的鲸鱼类生物学家理查德-康纳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在鲨鱼湾追踪了12个二级海豚联盟。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有着1.3万平方公里的水域, 在6月到11月间的交配高峰期, 科学家们监测了600平方公里的海湾水域。科学家们密切注意了每个联盟的每个成员, 它们通常游动的范围或者区域、它们的行为、是否有一只雌性在雄性当中、什么时候发生战争以及哪些团队互相援助。康纳的团队随后计算出了每个联盟的活动范围而且绘制出了每个活动范围间的重叠度。

研究团队发现与黑猩猩不同的是没有一个雄性海豚群体会巡逻和保护一个大的社会领土。相反的是海豚生活在一个雄性和雌性活动范围相互重叠的社会中, 没有任何明显的界线。康纳说:“不存在一个雄性海豚或者雌性海豚巡逻的社会边界。”相反的是它们居住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 所有的团队都会稍微合作而且快速分开。康纳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肥皂歌剧”, 在决定它们是否应该成为朋友或者敌人的时候先尝试了解谁对谁做了什么。康纳博士的研究团队将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28日《皇家学会学报》网站上。

康纳以前的研究生以及这项研究的作者Srdan Randic说:“这种关系是前所未有的, 在哺乳动物群体中没有类似的情况。”Srdan Randic目前是巴黎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尽管巴诺布猿、猩猩和西部大猩猩相对于黑猩猩都对临近团体有着较少的敌对关系, 这些物种都不具备海豚的容忍性, 也不具备它们与其它临近群体联盟的能力。在哺乳动物中, 只有大象与海豚接近, 尽管它们生活于母系群体当中, 大象同群体外的大象维持关系并形成大的阶层社会。但是即使这些大的群体仍然主要是近亲而且不具有海豚联盟一样可变性。

因为雌性海豚只产下一只幼崽而且经过几年就会分离, 雄性海豚不能依靠近亲关系组建联盟。康纳说到:“相反的是雄性海豚必须学习如何组建并维持联盟, 对社会技能的高要求很可能导致海豚拥有大的脑容量。”他接着补充说:“海豚必须维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社会人际关系, 还有那些不稳定的第三联盟, 那些家伙很难看到。自从上次看到它们之后, 它们在做什么呢?它们仍然是你的联盟吗?”

在哺乳动物中, 人类、大象和海豚因为它们的社会认知水平被科学家排在前列, 康纳的研究团队声称这种集合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物种巡逻时所消耗的最少能量。他们补充说:“海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低航速如何导致了社会问题的模型。因为鲨鱼湾的海豚种群巨大而且有着重叠的领土, 一个海豚群体不会耗费很长时间以正常速度游动而遇到另外一个很可能是竞争对手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 海豚被迫去做两件提高社会认知的事情:结识许多朋友和结成群体联盟。或者像康纳所说的:“如果你会遇到你的敌人, 你最好和朋友呆在一起, 或者有一些乐意被聘用的朋友在附近。”

伍兹霍尔研究所东北渔业科学中心的鲸鱼生物学家彼得说:“这是一项特殊的研究而且展示了在相当稳定的海豚族群的这项长期研究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哈弗大学一位灵长目动物学家理查德-沃尔汉姆说:“关于在社会复杂性和低消耗移动之间或许存在一种联系的想法, 考虑一下当人类发明了轮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吧。人类发明了两轮马车, 而且统治了一个帝国。”

最大望远镜阵列2016年开建有助揭秘宇宙本源

S KA的碟型天线可以捕捉到50光年外一架飞机发出的雷达信号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6日报道, 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 (SKA) 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建设。据悉, 这个耗资13亿英镑 (约为人民币130.5亿元) 的项目有助于解开宇宙本源之谜。

该项目负责人米歇尔·万·霍莱姆透露, 有关方面将于4月3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讨论SKA阵列选址问题。该阵列由数千个巨大的碟型天线组成, 地区跨度达1900英里 (约3057公里) 。霍莱姆说:“这将对我们洞悉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宇宙发展历史和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用英国科学与探究中心协会伊恩·格里芬博士的话说, 这一项目能彻底转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于覆盖面积广, 这个项目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我们呈现出银河系的细节画面, 让天文学家得以对诸如黑洞等激动人心的神秘天体进行研究, 进一步了解宇宙早期历史的信息, 也有助于验证相对论。”

此外, 科学界还普遍认为, SKA项目将是人类在太阳系外寻找外星生命的最好工具。因为SKA具有研究这一问题所必需的开创性技术——它的碟型天线是迄今为止灵敏度最高的天线, 可以对来自太空的电磁辐射进行有效的检测。科学家称, SKA甚至可以捕捉到50光年外一架飞机发出的雷达信号。

科学家还表示, SKA从宇宙中获取的信息数量之庞大也令人难以相信——据悉, 该项目每秒钟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目前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00倍, 每天产生的数据量甚至要用1500万个64G的硬盘才可以填满。

目前, 来自20个国家的67个组织都参与实施SKA项目。不过, 有关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仍在讨论之中。经过几轮评审, 澳大利亚和南非被确定为SKA的两个最佳候选地址。

新型奇特“反重力”跑步机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源自太空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正在帮助健身爱好者逐渐喜爱上这种新型“反重力”健身跑步机。

反重力跑步机基于一个充气垫可使健身者减轻体重, 从而避免体能锻炼时出现的受伤

反重力跑步机可使肥胖健身者意识到自己的减肥目标, 当在这种新型跑步机上锻炼身体时会体重减轻20-40磅。

“反重力级”跑步机通过减轻健身者的体重来避免他们过度使用骨骼关节, 从而使过度肥胖者在健身过程中不会出现受伤。

美国连锁高级健身中心Equinox驻曼哈顿分公司的健身主管史蒂芬-索拉克 (Stephen Csolak) 使用一种反重力跑步机——“重力改变 (Alter-G) ”, 已对多位客户进行了测试, 其中包括:马拉松运动员、以及病态肥胖者。

索拉克对新型反重力跑步机描述称:“当你置身于泡沫之中, 你将漂浮在顶部。”它源自美国宇航局的最新航空技术, 使用气压平缓地举起健身者。如果我们通过改变重力效应有效地减少某人的一定体重比率, 我们将在不同群体获得许多不同的受益。

因此, 马拉松运动员可以用反重力跑步机来训练奔跑速度, 以及在减少受伤危险的前提下锻炼持久忍耐力。年龄较大的成年人可进行减少骨关节压力的体能锻炼, 肥胖者可以不受过多体重的负担阻碍而进行锻炼。

索拉克说:“使用反重力跑步机, 可使体形肥胖客户感受到他们的减肥目标, 将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体重好像减少了20-40磅。”他指出, 反重力跑步机的第一课是监督使用, 由于它使用时非常有趣, 客户很容易就能着迷。

索拉克说:“我并不相信有那样的事物, 除了游泳。游泳也是对心血管重力最小化效应的体能锻炼。”美国体能锻炼委员会发言人杰西卡-马修斯 (Jessica Matthews) 称, 未来我将看到更多反重力健身器材的出现, 我认为反重力健身器材将像神秘力量, 可以将人的身体悬空。据悉, 马修斯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位运动生理学家。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反重力的体能锻炼, 例如瑜珈, 练习者可以使用吊床将身体悬挂起来, 在瑜珈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类似太阳马戏团的特技表演。在瑜珈练习场地, 会有30-40人在一起练习, 将身体半悬在房间中, 这种练习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美国密苏里州健身专家塞布丽娜-梅里尔 (Sabrina Merrill) 现已研制出一种健身计划, 使用丝绸将身体悬挂在天花板。她还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弥合特技表演和健身领域之间的空隙。

实拍人体“噬菌”病毒:酷似科幻外星生物

腾讯科技讯 (嘟嘟/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 这张图片可能看起来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 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 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 有利于我们的免疫系统。

这张图片可能看起来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 但a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 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 有利于我们的免疫系统。

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 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 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那么这些外来入侵者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

细菌是引发破伤风、结核病的元凶。但居住在人类的胃和肠道的细菌能够帮助我们消化难以处理的食物, 如碳水化合物, 细菌把它们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它们还通过覆盖肠道表面使有害细菌无法滋生的方式, 阻止艰难梭菌 (C.diff) 等有害细菌的侵入。阑尾往往被误认为是一个无用的附属物, 其实它充当了一个细菌水库的角色, 在那里细菌可以休息和休养。你的身体甚至可以产生特殊抗体和防御性的化学物, 它们通常攻击入侵的微生物, 帮助有益细菌。Ig A抗体 (免疫球蛋白A) 形成了一个支撑结构, 固定你胃中的有益细菌, 防止它们被冲走。

人体内的大部分细胞中含有线粒体。这些似豆荚的微小物质大约为人类头发宽度的1/50, 有时也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 因为它们的工作是从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储存能量。它们把氧气与你的消化系统中来自食物的葡萄糖和其它物质相结合, 产生一种名为三磷酸腺苷 (ATP) 的化学物质。这些能量然后将用于为你的身体供以动力, 无论是使你的心脏跳动或使你的肌肉弯曲都来自这种化合物。关于线粒体的最了不起的事情是, 它们似乎曾经是细菌, 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成为了细胞的一部分。它们的结构与细菌非常相似, 并有自己的DNA。甚至有一种被称为SAR11的常见细菌, 从基因方面它们与线粒体有共同的祖先。虽然线粒体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但它们现在是你的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 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 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 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 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 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 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 这在过程中摧毁细菌。

噬菌体通过空气或接触进入人体, 就像任何其它的病毒。我们始终在与它们打交道, 只要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识别并消灭它们, 它们就不会在我们体内呆太长时间。到那个时候它们已经繁殖并繁育后代了, 如此循环下去。它们也可以被人为地在实验室培养, 作为疫苗进入人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应付这些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噬菌体。

把一根睫毛或眉毛放在显微镜下, 你可能会大吃一惊。你会看到许多微小的透明生物, 大约1/3毫米长, 它们常被称作“睫毛螨” (eyelash mites) 。它们以这些毛发为根据地, 寄生在旧的皮肤细胞和皮脂上。但与虱子或跳蚤不同, 它们不会产生什么危害。虽然它们会导致少数人产生过敏反应, 但我们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在与其他人进行面部接触时, 睫毛螨就会爬到我们面部, 它们似乎更喜欢老的宿主, 因为他们往往??有更多的油性皮肤。

蠕虫让大多数人感到不寒而栗。然而, 所有的人身上都有蠕虫, 我们的身体已经有防御系统, 以尽量减少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克罗恩氏症 (Crohn's disease) 和一些过敏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我们身体反应过度造成的, 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还在与已不存在的蠕虫作斗争。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表明, 适当地使用蠕虫, 可以产生更多的控制免疫反应, 以减少对宿主人类的伤害。

污染变能源噪声发电服务绿色智能耳机

城市除了带有异味的空气、炫目的景观灯会带来污染外, 噪声也是城市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污染源。在环保设计师眼中, 噪声可以成为难得的资源。这款绿色智能耳机内置共振腔, 声波接受器和蓄电池, 吸收声波后转换为电力供耳机工作。试想如果在沸腾的足球赛场, 欣赏酣畅淋漓的比赛之余, 球迷的尖叫声一定会为这款耳机储存长久电量。

资料图 (摘自绿子弹网)

城市除了带有异味的空气、炫目的景观灯会带来污染外, 噪声也是城市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污染源。在环保设计师眼中, 噪声可以成为难得的资源。这款绿色智能耳机内置共振腔, 声波接受器和蓄电池, 吸收声波后转换为电力供耳机工作。试想如果在沸腾的足球赛场, 欣赏酣畅淋漓的比赛之余, 球迷的尖叫声一定会为这款耳机储存长久电量。

你吸的是烟还是药?

——电子香烟健康风险和管理问题在德国引发争议

中国科技网讯从2011年12月底至今, 关于电子香烟的争论在德国愈演愈烈。一方面是电子香烟是否有害身体健康, 焦点落在烟弹的成分对人体的影响上;另一方面则是电子香烟的归类和管理, 究竟应该属于烟草类嗜好品还是含有尼古丁的药物。这其中不仅仅关系到税收, 还影响到销售方式和进出口管理等等。与之相关的电子香烟的制造商和经销商、卫生研究机构、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和法院陆续加入争论队伍, 事态的发展也有如过山车般起伏跌宕。

德国卫生相关部门发出警告

电子香烟一般由电池杆、雾化器和烟弹三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是把烟弹里的烟碱溶液经超微泵加压后进入雾化器, 再由超声波高压雾化成雾滴, 让使用者吸入肺中吸收, 而感觉类似吸传统香烟。烟弹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丙二醇 (或甘油) 、香料和液态尼古丁, 其中丙二醇的含量要占到60%以上, 主要用来产生烟雾的效果。尽管电子香烟自2003年面市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但德国对此的争论直到最近才达到一个高潮。

2011年12月19日, 德国卫生部下属的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发出了关于电子香烟的警告。该中心主任伊丽莎白·波特说:“消费电子香烟与健康风险紧密相连, 因为常用的烟弹中除含有令人上瘾的尼古丁外, 通常还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因此, 我们建议停止消售电子香烟。”波特还说, 一个成功的长期戒烟需要的是行为的变化, 而这通过消售电子香烟是无法实现的。由于生产企业通常不注明电子香烟的尼古丁溶液成分, 消费者由此面临的健康风险难以估量, 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是否会损害他人健康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 也表示, 烟弹中的液体, 即被吸入的气溶胶, 最高含90%的丙二醇。这种物质可以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 被认为是无害的。不过, 目前已知, 短期内反复接触丙二醇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而烟弹中含有的尼古丁则是烟草制品中主要的令人上瘾的成分, 摄入高剂量会导致中毒, 一般认为它不会致癌, 但可能导致高血压。

德国媒体则普遍引用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 (FDA) 2009年公布的一份报告, 称美国销售的部分电子香烟含有致癌物亚硝胺和二甘醇。亚硝胺的痕迹可能是为了从烟草中提取尼古丁带来的, 而用二甘醇替代丙二醇, 则应该是不良厂家为了降低烟弹成本所为。二甘醇是一种用于生产防冻剂的化学品, 摄入后会致癌。

电子香烟归类问题引冲突

因为尼古丁含量高,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呼吁, 将电子香烟归类为药品。研究者特别关注电子香烟可能会发展成一个烟草使用的入门产品的问题。特别是甜味的和果味的电子香烟, 对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研究人员警告称, 年轻人可能会从无尼古丁或低尼古丁的产品, 逐步改用尼古丁含量较高的产品。

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 (Bf Ar M) 也认为, 电子香烟含有尼古丁, 应该归类于药物和医疗器械, 并在药房出售。而一直以来, 电子香烟在许多欧盟国家包括德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当作是嗜好品, 其交易处于灰色地带。只有德国的拜仁州禁止含尼古丁的电子香烟交易。在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发出警告之后, 2011年12月, 北威州宣布这样的交易是非法的;2012年1月, 不莱梅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2012年2月, 根据法兰克福地区法院的决定, 电子香烟应作为药物来分类, 因此不能像其他嗜好品一样自由出售。没有缴税而销售尼古丁产品的经销商可能面临一年刑期的起诉指控。德国海关据此在法兰克福机场扣押了从中国进口的450瓶电子香烟的烟弹液体, 并在此基础上在施韦尔姆等地进行了搜查。据称在施韦尔姆和汉诺威地区一共扣押了4.5万瓶这样的液体。

德国联邦卫生部将德国人口最多的州——北威州的这一决定视为重要的一步。其发言人表示, 健康问题是各州自己管辖的问题, 联邦不能插手干预。对于其下属的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发出的警告, 发言人明确表示, 电子香烟除了含尼古丁之外还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添加剂, 因此应该被劝戒。

电子香烟厂商的反击

电子香烟是否被归类为药品还是嗜好品影响重大, 前者将在药店出售, 而后者可以在超市里卖。制造商希望把电子香烟归类为嗜好品, 这样他们可以期待更好的销量, 而且在互联网上的销售也将非常简单。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电子香烟的管理争议颇多。在奥地利, 2007年4月18日联邦卫生保健安全办公室决定, 含尼古丁的烟弹被归类为药物, 吸入设备被列为医疗器械。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则在2011年4月表示, 他们将把电子香烟纳入烟草规范管理。瑞士国民议会在2011年12月做出决定, 联邦议会不能对电子香烟, 更确切说是烟弹液体征收烟草税, 因为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它们有相同的毒性。

而在德国, 电子香烟制造商伯纳德·马斯和他的销售人员亚历山大·戈茨上法院起诉了相关政府部门。他们的行动还得到了左翼党的格雷戈尔·格斯的积极支持。格斯不仅作为一名律师, 还代表曾经的吸烟者 (不再每天抽50支香烟) 宣传电子香烟的好处。

今年4月2日, 科隆行政法院作出倾向于制造商的裁决。法官认为, 虽然尼古丁可以是一种药品, 并且可以被这样来使用, 但在电子香烟中它被用来满足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渴望。因此, 该材料缺乏药物所必需的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与尼古丁和其他成分可能相关的健康风险不能作为药物分类的理由。

此前一周, 在明斯特的德国联邦高等行政法院也给2011年12月曾对电子香烟提出公开警告的北威州卫生部发送了一份“法律提示”。法官表示, 北威州卫生部的这一行为可能是非法的, “涉及的含尼古丁的产品可能更容易被归类于嗜好品。”

篇4: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之我见

笔者从辅导老师的角度,谈谈对该项比赛规则和作品要求的看法,以期共同提高。

一、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相同之处

1.都要求比赛项目具有“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要求选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有创新。科学性指项目选题与成果有科学技术意义,与现有的技术相符合、不矛盾。实用性是指选题应有生活需求或科技发展需求。

2.都要求比赛项目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设计及研究,不能抄袭和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项目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不同之处

1.选题范围不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选题范围仅限于自然科学,不能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选题。

2.选题要有前瞻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申报的项目是现阶段能实现、已经实现的,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项目是现阶段实现不了而未来某个时间能实现,或现阶段能实现但参赛者无法制作出实物的,后者重在“创意”。

辅导老师指导学生选题时,一定要有前瞻性,不应仅对现有物进行一些微创新、小改造,而应在满足“三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放远视界。

3.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实物,可通过文字、图片等对项目进行描述和说明。

4.项目要求的参赛人员不同。今年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新的规程要求是个人项目,而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单个作品的参赛人员可以是1人至3人。

5.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查新报告。

三、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准备

1.申报书需要提交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申报书中“D申报作品”需提交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项目规则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科技创意比赛的申报书要求与专利说明书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

(1)所提出问题的描述与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一部分内容相似。

(2)所提出问题的背景综述和分析与专利说明书中的背景技术类似。

(3)设计模型/解决方案、思路与专利说明书中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附图、实施方式类似。

2.研究步骤

下图是最简单的项目实施流程。

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选题,再对选题进行检索,验证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若没有发现与自己的项目类似的,就可以画图;若有类似的,则需要再次构思,加入新的元素改进,之后再次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和自己的要求适时调整方案。

画图时先画一张总体图,再进一步完善思路、补充细节。图的各部分结构的大小比例应协调。为进一步说明创意,可根据需要画出重点部分的细节结构图,对图中的部件进行标注。标注可用文字,也可用数字(用数字时需要对数字的意义进一步说明)。

图片标注部分的命名要与已有的命名规范相符,当前没有规范命名的可以自行为它命名,力求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画好图,参赛者只需按照要求,详细描述创意的亮点、思路方法、解决方案等即可。

篇5:拔河比赛新闻稿

俗话说:“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我们作为小学生,更要多运动,因此,我校精心设计了一场五、六年级拔河比赛。五六班的队员身强力壮,团结合作。他们坚持不懈,配合默契,总能战胜强敌。特别是末尾的方恩节同学,紧握长绳,目光炯炯,在决赛时竭尽全力去拼搏,也为五六班赢得冠军立下汗马功劳。队员们相互鼓励,喊着响亮的口号,最后将红绳拉过自己的终点线。

五二班队员也毫不气馁,他们同心一力,精诚团结,曾将红绳在30秒的时间里拉到离自己的终点线只剩1厘米,但因为队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以10秒之差屈居第2名。

篇6:拔河比赛新闻稿

本次拔河比赛以连队为单位组建成13个队伍,每个队伍共20人,其中有10名男生、10名女生。5月7日至12日期间,军训团在操练休息期间进行了初赛、四分之一决赛及半决赛。比赛中,选手们热情高涨,齐心协力,相互鼓励,坚持不懈,为连队荣誉奋勇争先。各连队的导员和参训学生纷纷为比赛选手摇旗呐喊,教官挥动红旗为队员鼓劲加油。7日,校党委书记王芳在慰问军训团师生时,观看了二连与九连的激烈比赛,并对同学们的高昂士气和拼搏精神表示了高度赞扬。

12日下午,三连和四连在决赛中进行了激烈角逐。第一回中,两队不分伯仲、难分上下,参赛选手旗鼓相当,最终,四连凭借持久的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取得了首轮胜利。第二回合,四连一鼓作气,再下一城,奠定胜局。至此,拔河比赛全部结束,四连夺得桂冠,三连获得亚军,五连、十二连并列季军。赛后,记者采访了一名参赛选手,她说:“我们在比赛中一心只想着集体利益,已经忘记手掌的疼痛了,手虽痛、心却甜。”

上一篇:课外古诗词阅读下一篇:河北保定旅游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