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科技比赛心得体会

2024-05-10

参加科技比赛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参加科技比赛心得体会

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11日我带两位学生去参加第九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现场排队时,12个地区13个代表队,只有泉港、永春、德化组排一队,其它地区代表队都人才济济。进现场观摩时,看到别人的作品后发现了差距,知道了不足。目睹现场,感触颇深,现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斧正。

一、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1、对科技创新活动意识上重视有待提高

我们经常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理论,但我首先得说一下我理解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当然此活动是正常教学范围外,要开展此类活动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得选拔学生、得重新学习、得花费时间„„造成老师对该活动不感兴趣。对于领导而言,要投入、要动员、成果不一定满意„„也造成了领导对该活动不积极。

我与晋江季延中学老师聊过,他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所、提供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表彰方案等,一线老师也非常重视,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出新问题、开发新产品,经常与泉州七中的老师联系、请教、观摩。

2、兴趣小组活动形同虚设

兴趣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就我担任物理兴趣小组老师来讲都是被动应付,每学期都认真完成学校分发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本》,其中很多都是在造假,应付学校检查,无法开足20次活动。

而且兴趣小组活动也受实验条件、相关投入少等因素制约,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实践无法开展。泉州实验中学黄老师说到一件事,学校中一位学生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消防安全防地震逃生演练时,听老师说地震时不能马上跑出教室,要等到地震波过后才能跑,他就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智能平衡器,安装在教室的地板上,当地震时,教学楼在摇晃,而我们的教室与走廊保持平衡如常,那样学生跑起来就容易多了,生存机率就高了。老师对于这个创意十分重视,马上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发明制作出智能平衡器,获泉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受思想意识的制约,只把学生关在学校里活动,怕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不安全,怕出意外事故,所以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像参观调查之类的就统统不能进行了。

3、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领导意识重视不够、老师没多大兴趣投入、学生没出什么大的效益等原因,泉港区所有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投入及关注都不够,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如晋江季延中学一位学生提出构想:汽车非正常驾驶监测预警系统,指导老师马上带学生到交警中队了解非正常驾驶的情况,组织教电脑老师编写一些指令,组织物理老师帮忙设计模型,电路板、导线头、电烙铁、电脑芯片„„一个模型就出现在众多老师面前,获市创新比赛一等奖。

4、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老师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都有奇思妙想,但都无法落于实践,因他们少了动力,学生也有,但他们宁愿把时间放在听歌、上网,也不想去动手,主要原因是没有场地,另外不知道有什么用。其次学校要通过建立合理的机制,来保证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其具体思想应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在管理上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如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和请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有那么多的福利与保障,又有方便的场地,肯定会有老师与学生制造出好作品。

5、沟通交流、经验总结尚有待进步

到泉港区教育局后才看到别人都带着模型,到泉州科技局比赛展厅现场才知道每组作品前有一张桌子,是让人展示你的作品,全场只有泉港六中两件作品没有带到现场,有很多评委来问学生你们的作品在哪呢,学生非常主动要与他讲解,但得到的回答是你们的展图我已看过,现在要看你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现切记以后参加类似现场比赛要将作品带到身边以防万一。

比赛结束后,我们庄校长马上联系我,要求我写一份体会,与大家谈谈,我认为学校领导考虑很及时且有必要。我将我参加比赛的一些经验及时告知大家,防止大家以后吃与我一样的亏。

二、开展科技活动的对策:

1、建立一间或几间科技创新制作室

学期初庄校长有提到要利用荒置的教室布置成科技创新制作室,我认为学校领导思考很到位,在教室内布上几条插座、内置一些必要的工具、积累一些常用的物件,给予老师进出方便,我相信会有很多老师会带着学生到里面“玩玩”、“乐乐”,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出了成果。

2、每学期开展一次科技创新活动节

利用活动向学生展示创新的魅力,活动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于提高我们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真正落实兴趣小组培训工作

将各学科兴趣小组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动手、去思考、去发明,当学校有了活动的土壤,相信有一天会让创新种子萌芽的。

4、加强对老师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领导有意识请老师或学生到泉州市区学校去参观、去学习、去交流、去发现差距等,请名师到学校给老师与学生培训,组织一线老师认真学习如何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知识,写心得体会、谈观后感,确立自己的创新目标,学校也可以确定一些创新题目,让一线老师与学生共同去研究与创造,并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样老师与学生有机会去感受、学习、动手,氛围就会慢慢的浓厚。

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模式

根据我校现实情况,我认为适合我们的活动模式应是这样的,首先得让我们科技创新活动组利用各种方式组装一支有兴趣、有素质的创新学生队伍,在一定的时间内收集一些创意,这些创意来源于生活、学习,如我在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时,发现老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因话筒电池量不够或距离太远等原因导致无法将他的声音通过功放播放出来。我想到一个创意,能否我们自制一个小仪器,将话筒运用距离拉长,附加节能,若这个创意被我们研究出来后,它肯定具有商业价值。我们有了这些创意后,可以请科技林副校长与科技组老师成员集中研讨,分析论证,列出可行的创意,最后引导学生参与制作。

我们通过运作这种模式后,积累经验,偿试改进,慢慢得会找到适合我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运作模式。

篇2:参加科技比赛心得体会

一、基本功的训练:孔老师主要教授了中西方基本功,及训练方法,让我们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既掌握了要领又不容易受伤。中国的基本功讲究内敛、气息、提沉,练习的是一种气韵;而西方的基本功讲究开(身体打开)、绷(脚要求绷直)、直(身体线条是直的),练习的是一种线条美。二者的合二为一,使舞蹈的线条、情感等表达方式得到完美组合。

二、舞蹈动作的小组合,主要训练了中国名族舞的几个小组合,如藏族舞,它所表达的方式与藏族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较讲究下肢力量要稳,上肢力量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把水袖的优美展现出来。

三、成品舞蹈的排练:成品舞蹈的练习,在于对音乐节奏变化来排练。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自己要对舞蹈动作熟悉,,然后才能叫学生练习,每句歌词每句乐曲都要表现一个舞蹈动作。对于一些高难度动作,要化繁为简,因为对于我们农村的没有基本功的孩子来说,这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

四、舞蹈的创编:就舞蹈创编对于我们老师要求很高。首先,作为教师要积累许多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经验;其次,要分析音乐风格和特点,根据音乐风格和特点来制定舞蹈风格;然后,个人根据音乐旋律或者歌词,加上已有的舞蹈基础动作来创编舞蹈,最后,是把舞蹈节奏和节拍把动作衔接起来,还可以根据音乐情节,展现完整的舞蹈故事。

篇3:参加利川比赛感受韩国教育

比赛地点在利川市, 从首尔仁川国际机场转大巴两个小时车程。刚刚到达机场便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几年前仁川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日本福冈机场等曾经竞争过亚洲国际枢纽机场, 结果仁川机场以最优的服务、最快的效率和对旅客特别是行李的保证等优势当选。据说当时浦东机场就是因为旅客行李箱在抽查中出现裂纹而少了一票未能当选的。由此可见韩国人在细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这使我想起了中国常用的一句话:“狠抓落实”, 而说这句话的背后, 往往意味着落实不够, 有时甚至根本没有落实, 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我到达利川并入住房间后, 当天已经很晚, 急需给国内打个长话报个平安, 手机因为制式原因不能使用, 我请场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帮忙。比赛公寓并没有提供24小时长话服务, 因为是下班时间, 他带着我上上下下到各个可以打长话的房间去帮我看是否哪个房间还有人值班。从二楼到四楼各个房间他领着我走了十多分钟, 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非常过意不去, 同时也深切感受到韩国人待客的热情和高素质。

副裁判长金美姬是老师

第一次工作会议便认识了副裁判长金美姬。刚好, 她是一位英语老师, 这下可找到了了解韩国基础教育的最佳人选。每到比赛闲暇, 我都请她向我介绍韩国教育的情况。比赛结束后回国的前一天, 她还带着我去利川市区和首尔实地看了一看。

金美姬介绍说, 韩国普遍很重视教育。在古代, 韩国人可以通过考试实现个人的成功梦想, 这类似于中国的科举, 和中国的“学而优则仕”很相像。上个世纪80年代, 韩国经济腾飞, 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开始出现了现代式的学校。目前韩国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就业机会相应扩展, 全国没有文盲, 是全世界识字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良好的教育被视为近年来国家发展的基本动力。

金美姬的工作单位在首尔, 她告诉我, 韩国的学制是6-3-3-4制, 和我们中国的学制设置是一样的。韩国学校很重视教师培训, 以她所在的学校为例, 他们的教师在规定的集中时间都有相应的专业培训。教育经费来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独立资金三大部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用于支持中小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经费中, 85%来源于中央政府, 15%来自学生家长和地方政府。韩国的私立学校存在于从小学到各类学院和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 有80%的初级学院和大学是私立的。

教师待遇很高, 不做家教, 五年轮换

韩国的法律规定, 学校的在职教师绝对不能做有偿家教, 也不能去社会上办的“学院” (培训班) 任教, 这已是多年来沿袭的传统。实际上韩国是实行了“高薪养廉”的办法来保障在职教师队伍的稳定。金美姬参加工作十多年了, 她的月薪接近500万韩元, 相当于人民币2.8万多元。

韩国的校长和老师在一所学校任教5年后, 就要轮换到另一所学校去。这是为了均衡各学校的师资, 让学生没有必要择校, 也为了鼓励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 师资好坏对学校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而师资的流动则避免了学校教育质量差别太大。这样保证了韩国不同学校情况都差不多, 都很不错。政府则在政策上给予全力支持, 教师享受教育公务员待遇。国家教育部规定, 教师无论在哪所学校, 经济待遇及各项福利不会改变, 随着教龄的增长, 待遇也会相应增加。

比赛中, 和我们打交道最多的是无处不见的韩国志愿者。他们给我的印象正像韩剧里的那样, 俊男靓女, 也不知是否整过容。而且清一色英语好, 更加奇特的是有为数不少的志愿者中文也很好, 这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

高中学生志愿者宋谨惠及她的双胞胎姐姐和我聊得比较多。我问她们的中文为何这么好。她俩告诉我说, 她们从未到过中国, 只是选修了中文课程。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 我们中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修了英语, 但英语也很难达到像她俩这样的中文水平啊?

原来, 韩国文字产生以前, 普遍使用中国汉字, 直到十四世纪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创造了本土文字才延续到今天。而韩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或者中文爱好者往往掌握了和他们本国文字大量的有渊源的汉字, 这有点像中国的中文专业的人或者对古汉语有研究的, 会掌握大量的古代汉语用法一样。常人虽然不太明白, 但对学习中文大有借鉴意义。她们姐妹俩正是掌握了大量的汉字, 所以中文书写甚至说都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有时听的能力稍微差些, 需要慢些说, 或者多换个表达方式说, 她们也能很快明白。

从她俩向我介绍的上学经历中, 我进一步得知了更多的韩国基础教育情况。

学习刻苦, 微笑自信

韩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都是直升的, 一般按居住地就近入学, 只有少数学生会按成绩择校。尽管升学压力不大, 但韩国的学生为了能考取好大学平时都很用功, 他们每周要上34小时的课, 95%的学生会在周末及寒暑假去社会上办的辅导班充电, 很多学生认为补习班的老师要比学校里的教师好得多。这使我想起了深圳特区大量学生靠校外辅导班冲刺名校的激烈竞争场面, 又想起了“要想写好诗, 功夫在诗外”的诗句, 只是用在这里倒是另外一番韵味了。

几天的工作中, 无论何时何地所有和我碰面的志愿者都面带微笑如沐春风般地说上一句:“安你用哈塞哟! (你好!) ”他们是快乐而又充满自信的。比如, 志愿者江幽宇 (音译Hyoju Jang) 是个在美国读了高中又返回到首尔读大学的, 我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在美国读大学, 他说一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另外他想读完大学最终在韩国工作, 所以提前回来在国内上大学。他还告诉我, 他已经通过了美国那边一所大学的申请, 而开学的时候, 可以拿着美国那边大学的申请书在韩国这边申请到相应的大学, 就不必再参加大学入学测试了。当我问他将来准备在哪里工作的时候, 他自信地告诉我, 要到联合国去工作。我问他, 那容易吗?他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我的吃惊, 笑着回我说, 只要努力, 应该可以啊!

社会实践积分相当重要

与中国高考不同的是, 韩国的大学录取不仅要看学生的全国统考成绩, 还要参照学生的平时成绩 (主要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一般平时成绩占高考录取比重的40%, 具体标准由各个学校来定, 当然优秀的学生也会由就读的高中向大学推荐。对于韩国的学生来说, 想上大学的一般都能上, 但要上知名大学则需要优异的成绩。大体来讲, 大学的录取率约为90%, 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则只有10%。

无论是中学阶段, 还是大学阶段, 学生都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像这次比赛的志愿者, 他们通过参加这次赛会的服务工作, 可以获得有关机构给他们签发的社会实践积分, 这个分数和经历对他们将来的求职求学是极为重要的, 甚至这个分数必须是每个人都要争取获得的。而参加国际大赛并不是每个学生想来参加就可以的, 还要经过筛选, 优中选优。当然, 形象和语言没有那么出色的学生可以参加其他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必拘泥于体育比赛。但每位同学需要有这些方面的经历是必须的, 就像韩国人每个人都必须要服兵役一样。

球童反映出极为出色的礼仪教育

比赛设有球童 (就是帮助运动员捡起打远的乒乓球的人) , 多是小学生。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及和他们本人及家长的交流中, 我得知韩国对礼仪教育非常重视, 教导学生要尊师重道, 尊老爱幼。

以前我们从韩国的电影、电视剧中, 不仅感受到了韩国人的浪漫, 也同时感受到了韩国人对礼仪的讲究。而我在这次在比赛中和大量的韩国同仁接触, 感觉到他们在对让孩子学会礼仪, 成为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的教育方面下了大功夫,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位球童告诉我:“妈妈对我要求很严。和别人打招呼必须要有礼貌;与哥哥姐姐、朋友必须友好相处;见了老师一定要鞠90度躬才行;不能随便变发型等等。”

在与韩国人的交往中, 我被这个国家人们的言行举止和礼貌深深打动。实质上, 许多邻国的礼仪规范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尊老爱幼、尊师敬长、对客人彬彬有礼, 都是东方人的传统美德, 这些礼仪在韩国体现得尤其充分。韩国的幼儿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最初的教育都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他们从幼儿园开始设有专门的礼仪课, 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小朋友之间如何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过年过节走亲戚的礼仪、向老人敬茶时的礼仪等。

韩国家长非常重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并且鼓励孩子自己协调和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 无论错误在谁, 大人和小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别人增加了麻烦和不便, 任何时候都应该懂得谦让。他们还非常注重传统节日, 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内容都要求铭记在心, 譬如, 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扫墓、佛诞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春节正月初一之前, 一家人全部都要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子家, 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 给老人拜年……

离别感言

篇4:学院歌手能否参加民歌比赛?

一大壮举否?

平心而论,“学院派”有着一套系统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其缺点则是对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既不理解“呼麦”的发声原理,也没有对蒙古长调高亢、单纯的音色进行过科学地分析,还很少聆听土家族几乎音区全在C3以上的送茶号子、高音拖腔近半分钟的彝族海菜腔。与此相反,很多学者对“原生态”民歌非常熟悉,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歌曲,但其致命缺陷却在于他们不是声乐专业,缺乏真正的专业演唱和声乐教学实践,因此出现了“你骂你的,我教我的”现象。此次民族声乐的大本营选派实力歌手参赛,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对民族声乐还是对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背后的震荡

从结果来看,两位学院选手的分数并不高,但在与民间歌手3天时间的接触中,她们一次次被原生民歌所震撼,感受到各地民歌的丰富性。她们表示:通过参与活动,大大开拓了眼界,将对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际上,当文丽的“呼麦”和陈家珍一家的“兴山古歌”响起时,不仅仅是她们,在座的很多观众、歌手、甚至有些评委都惊奇不已,惊叹歌唱的不可思议。学院歌手参加原生态民歌比赛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学院派”通过参与活动,逐渐了解到丰富多姿的民间歌唱,为自己的教学输入新的理念和血液,在“寻根”的路上稳步前行;“原生态”民歌可以借机在学院获得一席之地,多一种新的传承方式。一般人可能认为后者无关紧要。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民歌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空间,学院传承仍不失为多种方式之一种。

真正的隐忧

学者们的担忧源于两点:一、好不容易为原生态民歌争取来一块阵地,让各民族的歌手有一个展示的机会,现在学院歌手来参加比赛,长此以往,这块原生阵地会不会被“异化”?二、学院歌手和原生歌手应当各得其所,各居其位,搅在一起容易引起评分上的混乱。其实,无论是哪里来的歌手,也不管他(她)是农民出身、牧民出身,还是学院出身,只要他(她)唱的民歌地道,符合南北民歌擂台赛“提倡采用本民族语言、本地域风格、本民族着装,未经特意修饰”等评分规则,都可以公平竞争。在此次比赛中,两位学院歌手无论在嗓音、音色、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大部分原生歌手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在比赛中,原生歌手基本上不存在被颠覆的可能性。至于相对控制歌手比例,让更多的演唱频临灭绝民歌的歌手参赛,倒是理应考虑到的问题。

实际上,针对原生态民歌比赛,真正的隐忧有三点:

一、比赛的目的是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尤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能使民歌在原有生态下继续传承。实际上,在这三届民歌擂台赛中,有些参赛选手并不是地地道道的民间歌手,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地方团体专业演员,甚至是工作之后才开始找人专门学原生态民歌,学会几首舞台效果好的民歌四处演出。民歌曲目的丰富性、演唱的即兴性、传承的民间性很难得到体现,这与民歌擂台赛的宗旨也是不相吻合的。

二、在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上,演唱小调的歌手成绩普遍较低,而不同歌种之间能否比较,以及评分的标准问题则成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此次比赛中,小调歌手几乎很少,大部分是山歌歌手及组合歌手。由于没有召开学术研讨会,这一问题未来得及进一步展开讨论。实际上,“2004CCTV西部民歌大赛”将独唱、对唱、弹唱、多声部、改编等演唱形式分开比赛,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借鉴的方式,将不同演唱方式在评分中的矛盾降到最低。

篇5:参加比赛心得体会

大家好,很高兴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同仁交流,真诚地期待各位老师的指正与帮助。参加双优课活动虽然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但它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一个较好的机遇。下面就参加此次活动对我成长的帮助谈一下几点感受。

一、说课环节提升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参加“双优课”赛的关键环节是说课,对我来说此环节的确是一次挑战。当去年6月份确定我参赛时,新课改理念还不甚熟悉,新教材我更没有接触过。新课程改革究竟有哪些特点?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从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有何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着手准备,对教材一遍遍熟悉,将编委对新教材讲解的资料看了一遍,也经常与老师们讨论一些新教材的问题。我珍惜暑假和十一假期的每一天,查阅了大量资料,搜集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节课,每一个精彩片断,我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另外我每天都要做摘记,过后会反复熟悉摘记的内容。再有就是看说课录像和教学课例,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只要我认为它有价值,就认真揣摩,吸收其中的精华,并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不断课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课采用不同的说课模式,并运用于说课之中。

通过一个假期的不断学习总结,我感觉自己确实进步了许多。因为当老师们给我出一个课题时,总有一些让人感到很新颖、独特的亮点。说课内容也不再像先前那样表面化、形式化,基本上能够实事求是,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吧。由此我感到前期的工作是有效的,不仅仅是为参赛做准备,更重要地是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以后的教学是大有帮助的。与此同时,同行老师们为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突显自己的设计亮点,说课中细小环节怎样能详略得当,说课时怎样用干净、利索的语言将问题表达清楚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又一次全面投入准备,主要就是积累经验和增强自己的创造灵感,经常作一些说课练习,在组织语言、修改语言上也下了一些功夫。也就是说对于说课的准备,我经过不断学习、练习、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在提高说课水平的同时,提升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上课”环节给了我对新课程理念重新认识的机会

每次赛课、公开课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在经历后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提升。这次双优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因为要在规定的一周内将指定的课上好,并且要使课堂既新颖、有特色,又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这不疑对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那是令人难忘的7天,我没有任何闲暇时间,当时我任高一年级三个班的教学,而课题是高二的内容,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当时的生活。我的教学设计主要靠自己的灵感由感而发,这与前面提到的在说课阶段的前期准备是密不可分的,至少为我提供了理念上的支持。我仔细钻研教材,抓住自己思维中每一点火花,细心斟酌,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问题。既要使学生学到新知,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要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又要让学生学会方法。在这样的目标下,我很快就有了教学思路。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线性规划》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问题之一,学生的积极性是容易调动的。创设问题情境至关重要,我就是靠着自己的耐力不断作图再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我更深刻体会到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后是课堂的探究环节。当我的教学设计经过2天第一次出炉后,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主要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当时我认为这就是帮助学生探究问题。但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这样的教学还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知识而教,尤其是在探索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与用直线的纵截距的关键问题上牵引过多,学生思考没有深度。我想到新课改理念中提出的教学要“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本堂课后两者极易贯彻,而“重过程”感到自己很缺乏经验。为此我向很多老师虚心请教,听取别人的建议。之后我修改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及语言上的问题,然后将上面提到的探究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不拿不出成果来,使教学毫无意义。之后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前一节的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相联系,用取特殊的函数值及对应直线加以引导,然后再放手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究问题的平台。这些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探究环境的问题,我以前教学中经常忽视,也很少反思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双优课的活动,我真正地弄清楚课堂探究的要有怎样的前提条件?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老师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教学的探究环节?使我懂得了教学中不要错过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懂得了课堂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不断让动手、动脑探索新知识能力的重要性,懂得了教师研究教材、个性化使用教材的重要性;懂得了抓好课堂关键环节的实施,突显课堂个性和亮点的重要性。

当我将以上这个重点问题突破以后,后面的教学变得更加顺理成章,尤其是变式训练中由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很容易达到了教学目的。然后在课堂巩固练习中我感到充分挖掘课本例题、习题,尊重教材合理使用教材的好处,确实课本例题、习题的设计都会留有余地。

三、参加双优课使我更加认识清楚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

上好一节课需要精雕细刻,老师必须要付出很多,收获的将是师生共同的喜悦。然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取众家之所长。一节好课需要同行教师的热情帮助与大力支持。也正是有了我们数学组这个团结的集体对我无微不致的关怀,大家在教学设计基础上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帮助我解决困难,斟酌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使我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一节好课需要注重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习。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教师的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基本功,以及前期的充分准备,才能用稳定情绪,从容面对每一个环节和突发事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篇6:参加比赛心得体会

这是我继上次的承德学习,第二次去承德聋校,正由于有领导的厚爱,我才有机会参加这次的承德市教学能手比赛。对我个人来讲,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很珍惜!固然,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之前的一个月,我都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去预备,熟习教材、研究说课稿、预备课件素材,我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次的比赛。由于我觉得就我个人的能力来讲,和很多优秀的教师相比,还差一大截呢!

通过这次教学能手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这次参加比赛的教师80﹪都是特师毕业,而且都是各个特殊教育学校能力强、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和他们相比自己的差距很大。因此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还是要学好专业知识,用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学,完善自己,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课堂教学水平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这次固然没有听各位参赛教师讲课,但是上次去承德学习,给我们做课的几位教师都参加了,我了解她们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理念、课堂评价等都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固然这次肯定也是如此。所以说,今后我们应当和普通学校多沟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不能再这样停滞不前,时代在进步,我们作为教师更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当前情势,向新课程改革目标努力。

三、自己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手语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我所教的是数学,平时上课用到的手语只是一些数学专业术语,因此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所用到的语言太浅显,手语有些束缚。所以说,今后我要在手语学习方面多下工夫,力争使自己的手语既规范又漂亮。

2、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由因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难免紧张,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素质差,缺少锻炼。因此平时要欢迎同行教师、教导主任等听自己的课,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走进他人的课堂“取经”,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3、多研究说课稿。我们在平常教学中,主要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说课这一重要环节。说课是指导教师如何教的题目,其中包括很多教育思想,需要教师浏览各方面的资料,深入研究自己教案的设计意图。所以,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要以说课为重要的理论根据,真正把我们的教学步入正轨。

4、课堂教学要多研究学生。我们设计的教案不论如何新奇,假如学生不能学会,那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败笔。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是要多研究学生,也就是学生的学情份析,重视分层教学。

篇7:参加比赛心得体会(共)

第1篇:参加比赛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大学三年在忙碌的学_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今年我很荣幸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年工业分析技能大赛,也算是给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些精彩。

通过参加工业分析技能大赛,我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_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深刻认识到科学试验的严谨性,一丝不苟,认识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同时,参加比赛是对我个人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_、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是团队之间的完美合作。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更加的了解了比赛的各项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知道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视野还不够宽广,促使我们更有热情的去学_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总结我们团队的成败得失并吸取其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们是分析生涯中的启蒙老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我们的长处,挖掘我们的潜能。

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能够注意到很小的细节问题。鼓励我们,激励我们,严格要求我们

二、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

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如此,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和强烈的目标就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三、各方面的支持。

很感谢指导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为我们解决。同时,也有我们互相的支持,感觉很累的时候,我总是会收到来自队友的支持。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团队作品的比较,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在今后的学_生活工作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再次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我们通过比赛确实收获良多。也相信我们学校会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2篇:参加比赛心得体会

参加比赛心得体会

2小时前

这是我继上次的承德学_,第二次去承德聋校,正由于有领导的厚爱,我才有机会参加这次的承德市教学能手比赛。对我个人来讲,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学_机会,所以我很珍惜!固然,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之前的一个月,我都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去预备,熟_教材、研究说课稿、预备课件素材,我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次的比赛。由于我觉得就我个人的能力来讲,和很多优秀的教师相比,还

差一大截呢!

通过这次教学能手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这次参加比赛的教师80﹪都是特师毕业,而且都是各个特殊学校能力强、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和他们相比自己的差距很大。因此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还是要学好专业知识,用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学,完善自己,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课堂教学水平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这次固然没有听各位参赛教师讲课,但是上次去承德学_,给我们做课的几位教师都参加了,我了解她们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理念、课堂评价等都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固然这次肯定也是如此。所以说,今后我们应当和普通学校多沟通,学_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不能再这样停滞不前,时代在进步,我们作为教师更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当前情势,向新课程改革目标努力。

三、自己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手语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我所教的是数学,平时上课用到的手语只是一些数学专业术语,因此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所用到的语言太浅显,手语有些束缚。所以说,今后我要在手语学_方面多下工夫,力争使自己的手语既规范又漂亮。

2、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由因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难免紧张,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素质差,缺少锻炼。因此平时要欢迎同行教师、教导主任等听自己的课,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走进他人的课堂“取经”,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3、多研究说课稿。我们在平常教学中,主要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说课这一重要环节。说课是指导教师如何教的题目,其中包括很多思想,需要教师浏览各方面的资料,深入研究自己教案的设计意图。所以,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要以说课为重要的理论根据,真正把我们的教学步入正轨。

4、课堂教学要多研究学生。我们设计的教案不论如何新奇,假如学生不能学会,那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败笔。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是要多研究学生,也就是学生的学情份析,重视分层教学。

总之,在这次的教学能手比赛中,固然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但重要的是参加比赛的进程,由于我全面参与了学_的进程,对今后自己的工作是一个“提升工程”。

第3篇:参加比赛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大学四年在忙碌的学_实践和比赛中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四年中,参加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的比赛,也算是给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些精彩。

通过参加创新性试验项目的比赛,我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_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我们这次参赛的课题是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学院所学的专业基础课上面的,作为一个外院系的人来说,我学到了很多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同时,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_、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是团队之间的完美合作。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更加的了解了比赛的各项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知道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视野还不够宽广,促使我们更有热情的去学_知识和运用知识。同样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也收获了队友们的友谊,大家因为同一兴趣而联系在一起,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大家因此而成为了要好的朋友。总结我们团队的成败得失并吸取其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

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能够注意到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

坚持到最后就是

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

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如此,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和强烈的目标就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三、各方面的支持。

很感谢指导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为我们解决。同时,也有我们互相的支持,感觉很累的时候,我总是会收到来自队友的支持。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团队作品的比较,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在今后的学_生活工作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再次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我们通过比赛确实收获良多。也相信我们学校会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4篇:参加比赛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大学三年在忙碌的学_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今年我很荣幸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年工业分析技能大赛,也算是给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些精彩。

通过参加工业分析技能大赛,我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_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深刻认识到科学试验的严谨性,一丝不苟,认识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同时,参加比赛是对我个人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_、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是团队之间的完美合作。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更加的了解了比赛的各项

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知道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视野还不够宽广,促使我们更有热情的去学_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总结我们团队的成败得失并吸取其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们是分析生涯中的启蒙老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我们的长处,挖掘我们的潜能。

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能够注意到很小的细节问题。鼓励我们,激励我们,严格要求我们

二、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

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如此,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和强烈的目标就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篇8:参加授课比赛提高教学水平

本人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 通过积极参加基础学院以及学校的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和课件竞赛, 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 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能,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选手参加授课和课件比赛, 不单是个人之间的竞争, 也往往关系着教研室或本部门的荣誉, 将巨大的压力变为动力, 会促使自己付出更多的劳动, 做出比日常教学活动更充分的准备, 也能发现大量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 还能得到许多同事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 在短时间内会有较大的收获。下面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与同道交流。

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理学是一门机能学科, 内容相对抽象, 而把专业课的临床实例引入到教学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由于本人从事教学工作以前, 曾从事了近十年的临床工作, 这就为生理学教学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帮助。选择恰当临床病例并能导入要讲授的知识, 需要在大量繁杂的临床病例和生理学知识中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比如我参加比赛的内容是“胃酸的生理作用及分泌机制”, 与胃酸有关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 所以我最初设计的开场白就是消化性溃疡。可学生目前根本没接触过临床课程, 消化性溃疡无疑增加了理解难度。后改为以腹痛患者看病入手, 配合消化性溃疡的胃镜图片, 再引出胃酸的作用和分泌机制, 这样从一开始就激发了授课对象的兴趣。后来将这一方式用于本科学生教学中, 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 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听课效率,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孤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理学内容繁多是生理学被认为难学的原因之一。可生理学又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很多内容不需要死记硬背。在讲授一些复杂的问题时, 要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同步, 有效的方法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大家思路清晰、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如在本科学生授课时, 利用这样的逻辑推理讲解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胞生理中的生物电现象和肌肉收缩原理是较难理解的内容。刺激蟾蜍神经引起其肌肉收缩是实验课中的内容, 以此为例提出4个问题: (1) 神经接受刺激是如何产生兴奋的; (2) 兴奋在神经上如何传导; (3) 神经的兴奋又如何传递给肌肉; (4) 肌肉兴奋后如何收缩。这4个问题包括了本章几乎全部的重点和难点, 即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的传导、神经肌肉接头的电化学传递以及肌丝的滑行学说。这样, 把这部分较分散而又抽象难懂的内容,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串联起来, 由浅入深地讲解, 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3学习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方法

生理学教学的难点表现为抽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多、动态过程多、微观情景多、语言表达难等。生理学的很多生命活动现象很抽象, 看不见摸不着, 需要通过复杂的实验来验证, 而在阶梯教室授课很难做到。多媒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化, 有严谨的科学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及时的交互性[1]。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能把叙述冗长的机制、组织器官的结构、机体功能活动的过程和原理, 通过多媒体课件表现在课堂上, 对生理学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新颖性和科学性。因此, 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复杂而抽象的生命活动得心应手, 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授课平台。然而, 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并不容易。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还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更要收集大量的素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高超的图形处理能力,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把瞬间变化为定格分析。应用多媒体课件降低学习生理学的难度, 可顺利突破难点。自己在准备参赛课件过程中,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如将壁细胞分泌盐酸的过程用动画全程演示, 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动画、逼真的图像使授课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对自己课件制作能力及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加授课比赛还可锻炼教师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众多专家、教授和同行面前讲授课程, 无疑是对心理素质的磨练。通过参赛自己认识到, 只要准备充分, 无论面对谁, 都能做到胸有成竹。虽然参加比赛的时间较短, 但在整个参赛过程的准备中自己获益匪浅, 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理教学策略论文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