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2024-04-25

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选6篇)

篇1: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话题材料简洁而辩证第揭示了怎样看待名利的问题,此题若选写议论文,也应运用辩证的眼光,恰如其分地展开剖析,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当然本题要写出新意与个性,还 可以在 文体与写法上多动脑筋。比如,赋予“名利”以生命形象,让他给主人写一封信,阐述“名利”的丰富内涵;或者大胆想象,虚构一个“名利”飞上天空,到上帝跟前“喊冤”的故事;又如,将“名利”虚拟成被告,写一场“心灵的审判”……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文标题可以也应该活泼、别致些。比如:1.都是名利惹的祸2.真水无香3.爱“你”没商量?4.名利,想说爱你不容易5.名利专访。

篇2: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名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充当着一个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他让人们冲破了头脑都要得取到,这也就造成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就是有些人为了得到这些名利而故意的做一些所谓善良的事情,来博取人们的注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达到出名,并有利可图的目的。这样那些受帮助的人,即使真的受到了帮助,如果知道了这些,谁会不寒心呢?这样会让人们失去了对这个社会的信心,转变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只会让人觉得寒心,让人们感觉到世态炎凉。就如材料中的那位男子,花了近20万元资助4名学生竟只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人们所知,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名利是一个双面性的东西,名利可以让人们获得一个让人称赞的头衔,变为你头顶的光环,可以让你与众不同,变得不普通,为人所知,成为人们茶前饭后谈论的焦点,的确很好。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的认识它,那么它也是一个有害的东西,它会让你为了得到它被蒙骗了头脑,忘记自己的初衷,会让你为了得到它而不择手段。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很羡慕那些名人,觉得他们很幸福,被人们所敬仰,于是动了歪主意,竟为了得到这个名利,让同学假扮受伤的人,然后自己看见主动地救他,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但是这毕竟是假的,很快就被人们知道了,人们由原本对他的赞赏、夸奖而变成了对他有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是不诚实的坏孩子。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名利。

淡化名利观念,我们并不是非要名利不可,生活中无名无利的人比比皆是,而有的人即使有得到名利的机会也会选择不要,有的热心人看到有困难的人会主动帮助,也并不会张扬而是默默走开,我们应学习他们这样淡泊名利的精神。来温暖我们的社会,做一个真正有爱心的关怀大家的人。

篇3: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关键词:翻译风格论,文学翻译,《名利场》,人物对话

一、引言

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 在由话题、交际参与者、交际媒介等组合而成的情景中, 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会打上社会地位、文化修养、职业、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之类的种种烙印, 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成一体的、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风格, 体现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主旨。因此,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掌握作家对人物的定位, 译出其身份地位、教育背景、个性特征, 还原其内心世界, 从而有效地再现原作风格。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饱满, 作家借助或生动、或通俗的对话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每个角色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 不仅折射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 而且形成了《名利场》独特的风格之美。

苏联翻译理论家列维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 文学翻译的目的应该使读者从译作中得到美的享受, 感到与原作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茅盾说:“文学翻译是使用另一种语言,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本文将依据刘宓庆提出的翻译风格论, 解析杨译《名利场》的人物对话, 探究杨必先生是如何成功地再现原作风格, 更深层次地挖掘她在文学翻译中蕴藏的美学力量的。

二、翻译风格论概述

翻译风格论所关注的中心是源语风格意义所在, 以及在对源语的风格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源语文风格的“适应性”, 也可以说它研究的不仅是源语的风格表现手段, 而且包括如何使译文在与源语的对应中力求在风格表现上做到“恰如其分” (appropriateness) 。

风格表现为一定的符号体系, 即在源语的语言形式上可以被认知的风格标记。认识风格标记, 是能够在译文中表现源语风格意义的最基本的一步。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与非形式标记两类。

1. 形式标记。

任何风格设计都要考虑如何将它赋形于语言, 而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 因此风格必不可免地被语言符号化了。风格的符号化形式标记体系是由以下六类属性标记组成的: (1) 音系标记; (2) 语域标记; (3) 句法标记; (4) 词语标记; (5) 章法标记; (6) 修辞标记。掌握以上六类符号标记, 就能使我们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这是风格分析直观的一步, 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2. 非形式标记。

在翻译中我们不但要掌握风格的形式标记, 抓住直观的东西, 更要细心掌握风格的非形式标记;不忽视种种非直观的, 属于意念的、心理的和情态的因素, 这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模糊集合”。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现法, 即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处理方式及技法; (2) 作品的内在素质, 它包括思想和感情两个方面, 也就是作品的格调; (3) 作家的精神气质, 作品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及情态风貌, 无不受作家本人的精神气质的支配, 这就是所谓的“风格即人”; (4) 审美主体的因素, 作品本体外的非稳态结构的内涵 (包括对意境、神韵、情致等的审美感应) , 取决于接受者, 也就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个性。

在认识了源语风格之后, 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恰如其分地来表现原作的风格。风格翻译的关键, 在于与原作风格的适应性。为此,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风格符号的换码模式来实现译文的风格再现。

(1) 对应式换码 (corresponding) , 即一般所谓的模仿 (imitation) 。模仿在风格的翻译中具有最广泛、最切实可行的意义。

(2) 重建式换码 (recasting) 。重建式风格转换的实质是风格意义的再创造。一般来说, 重建式换码属于最高层次的风格转换。

(3) 淡化式换码 (decolouring) 。淡化式风格转换是一种权宜性对策, “淡化”的实质是在确保概念意义的前提下不得已放弃 (或部分放弃) 风格意义。

三、杨必译《名利场》人物对话分析

《名利场》的汉译版本较多, 其中不乏翻译佳作。杨必先生的译作近乎完美地传达了原作人物的个性化交际言语, 达到了“得意忘形”的化境, 使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风格一致的美感。在杨先生的译作中, 翻译风格论的实践与自然运用随处可见, 值得我们在文学翻译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借鉴。

1. 音系标记的风格美。

人类的语言首先诉诸听觉, 因此语言文字系统的音系特征就成了语体最基本的特征。音系标记可以构成语言独特的风格美。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音系符号迥然各异, 如何自然而不失源语风格的转换音系标记之美值得推敲。萨克雷在人物对话中经常使用大写字母、错误拼写等处理手法来塑造各个人物的语言特点, 使之符合各自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说话时的心理活动等。作者通过这种手法彰显了小说的通俗化的风格, 但为译者再现这种风格美增加了难度。下面来看看杨必先生是如何来处理这些难点的:

Example 1:“What a beautiful, BYOO-OOTIFUL song that was you sang last night, dear Miss Sharp, ”said the Collector.“It made me cry almost;‘pon my honor it did.” (Chap.4)

收税官说:“亲爱的夏泼小姐, 你昨天晚上唱的歌儿真是美……依……极了。我差点儿掉眼泪。真的不骗你。”

原作中用BYOO-OOTIFUL来代替beautiful, 是为了让收税官拉长了语调来奉承夏泼小姐的形象栩栩如生, 而杨先生用了汉语中押韵的两个字“依”和“极”来对应源语中的音系标记之美, 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原文风格。

同样是大写字母, 有些是无法通过汉语的音韵来表现的,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Example 2:“MISS JEMIMA!”exclaimed Miss Pinkerton, in the largest capitals.“Are you in your senses?Replace the Dixonary in the closet, and never venture to take such a liberty in future...” (Chap.1)

平克顿小姐地大声嚷道:“吉米玛小姐, 你疯了吗?把字典仍旧搁在柜子里, 以后不准这么自作主张。”

萨克雷用大写的MISS JEMIMA来强调说话者不满和警告的语气, 杨先生则采用了添加状语来修饰引述词的方法, 间接强调了引述内容, 实在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风格再现手段。对于原文中用错误拼写若干单词来显示各个人物的语言特征的表现手法, 突出引述词也是可以减少源语风格的流失的。

Example 3:“Put down the letter, Dobbin replied, “no gentleman readth letterth.” (Chap.5)

都宾刁嘴咬舌地说:“把信放下来。君子不看人家私信。”

readth letterth即reads letters, 在引述词前增加“刁嘴咬舌”一词, 巧妙再现了都宾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2. 词语标记的风格美。

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各个人物, 赋予他们各自的语言特点,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词语的选择上因人而异, 有文野雅俗之分。原作中人物对话的用词可谓为量身定做, 不但表现了人物特征, 而且刻画出了作品的时代特征, 这些都是萨克雷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下面就两个例子来欣赏一下杨先生译文的审美再现:

Example 1:“The girls were up at four this morning, packing her trunks, sister, ”replied Miss Jemima, “we have made her a bow-pot.”

“Say a bouquet, sister Jemima, ’tis more genteel.”

“Well, a as big almost as a haystake;I have put up two bottles of the gillyflower water for Mrs.Sedley, and the receipt for making it, in Amelia’s box.” (Chap.1)

吉米玛小姐答道:“女孩子们清早四点钟就起来帮她理箱子了, 姐姐。我们还给她扎了一捆花儿。”

“妹妹, 用字文雅点儿, 说一束花。”

“好吧。这一簇花儿大得像个草堆儿。我还包了两瓶子丁香花露 (gillyflower water用来洗涤膏药遗留在皮肤上的污垢) , 送给赛特笠太太, 连方子都在爱米丽亚箱子里。”

bow-pot和booky都是bouquet通俗的、口语化的表达, 在姐妹俩的日常对话中完全可行, 但是姐姐Miss Pinkerton却一再强调并要求妹妹使用正式的词语, 从中不难看出她们各自的修养和个性, 而作者对Miss Pinkerton不失时机的嘲讽也入木三分。杨先生在翻译时挑选了“捆”、“簇”、“束”这三个正式化程度依次递增的词语, 举重若轻地实现了风格的换码模式。

Example 2:“What have we for dinner, Betsy?”said Baronet.

“Mutton broth, I believe, Sir Pitt, ”answered Lady Crawley.

“Mouton aux navets, ”added the butler gravely (pronounce, i you please, moutongonavvy) , “and the soup is potage de mouton a I’Ecossaise.The side-dishes contain pommes de terre au naturel, and choufleur a I’eau.” (Chap.8)

从男爵说:“蓓翠, 今天咱们吃什么?”

克劳莱夫人答道:“毕脱爵士, 大概是羊肉汤吧?”

管酒的板着正经脸说:“今天吃Mouton aux navets, (他读得很像“木头窝囊废”) “汤是potage de mouton a I’Ecossaise, 外加pommes de terre au naturel和choufleur a I’eau。

[注]法国是著名讲究饭菜的国家, 因此用法文菜名, 显得名贵, 实际上吃的菜不过是羊肉萝卜, 苏格兰式羊肉汤, 添的菜是白煮马铃薯和菜花。

原作中会出现一些外语来体现时代特征, 如果直接译成汉语, 就会损失原文风格, 杨先生选择了保留法语原文, 另外增加注释的方法, 可谓原汁原味的风格再现。

3. 修辞标记的风格美。

修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格手段, 总的说来, 各种修辞格都是属于表现法变异。所有修辞格的功能都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 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风格手段来加以适当运用。

Example 1: (Mr.Osborne) “My father didn’t give me the education you have had, nor the advantages you have had, nor the money you have had.” (Chap.21)

“我爹没有给我受好教育, 没有给我各式各样的好机会, 没有给我这么多钱, 我哪能跟你比?”

原文使用了一组排比句来强调父亲挖苦儿子的尖锐的语气, 如果翻译时只是选择“没有……没有……”的排比句型, 看似实现了对应式换码, 实则削弱了语言的力量, 淡化了原文写实、批判的风格。反观杨先生在句末增加的设问句, 完全弥补了汉译本纯粹模范的不足, 生动地表现出了父亲语气的强硬和不可侵犯的权威。

头韵作为一种音韵上的修辞手法通常被认为是很难翻译的, 原作中也出现了这一修辞格, 杨先生努力尝试再现这种修辞的风格美, 但由于语际的文化障碍, 这并没有成为十分成功的淡化式换码。

Example 2:“Yes, hang it”, said Sir Pitt (only he used, dear, a much wickeder word) , “how’s Buty, Hodson?Buty’s my brother Bute, my dear——my brother parson.Buty and the Beast, I cal him, ha, ha!” (Chap.8)

“哼, 对了!”毕脱爵士还用了一个非常下流的字, 他说:“霍特生, 别滴怎么了?亲爱的, 别滴也就是我弟弟别德———那个当牧师的弟弟。我说他一半是别滴一半是野兽, 哈, 哈!”

[注]指童话“美女与兽”, 美人 (Beauty) 和别滴 (Buty) 同音。

四、结语

一部成功的文学译著既取决于原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 也取决于译作的艺术价值。文学翻译“二次创作”的属性决定了在实践过程中对原文的艺术模仿和对译文的艺术创造的必要性。译者应该对源语中表达方式、篇章结构、交际意图的审美要素尽量予以保留, 即保留原文的风格。

杨必先生的《名利场》译作在译坛长久以来享有美誉, 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和赏析文本, 通过对上述人物对话翻译的研究与分析, 我们窥探到风格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实践, 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 语际转换时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原作的风格与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 (修订本)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4]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黄源深.翻译的风格[M].重庆:重庆人学出版社, 1994.

[6]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冯建文.神似翻译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

[8]杨必.名利场 (译)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9]Thackeray, W.M.Vanity Fai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篇4: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一、培养农村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意识

(一)农村有独特的作文素材资源

农村与城市有本质的区别,这导致学生在作文教学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农村学生的正规作文资源缺乏,并且其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阅读资料缺少,这都导致农村学生作文资源严重缺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拥有广阔的天地,有不同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富有诗意的农村生活成为他们丰富作文素材的源泉,这些素材完全可以写出独具农村特色的作文来。

(二)生活包含真善美和假恶丑

学生会认识到,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亦有假恶丑,这些都需要正确去面对,都能够成为作文素材。平凡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这些都需要学生敏锐地观察和发现。作文素材的积累要真实,要富有情感,因此面对身边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人情世故、亲情友情都能够成为良好的作文素材。

(三)自主获取作文素材

从调查发现,农村学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现成的作文资料,缺乏自主发现作文素材的能力,没有自己动手动脑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总是通过模仿甚至抄袭、死记硬背来完成作文写作,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素材观,教会他们积累素材的方法。

二、农村学生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农村学生缺乏足够的作文资源,其作文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是他们却具有独特的农村生活基础。因此农村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围绕自己身边熟悉的农村生活来积累作文素材和寻求作文写作灵感。总体来说,农村学生的独特素材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农村忙碌的劳动生活、农村淳朴的民风、农村所特有的风俗文化、农村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农村的动物和植物世界、农村的不良现象、农村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等。

三、引导农村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方法和途径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作文虽然是由文字符号构成的,但其内涵和感染力却是通过情感来展现的,而情感多来源生活的感悟,因此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作文观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培养丰富的情感。搜集和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主要有三条。其一,观察是主要的方法,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是通过观察来实现的,观察是情感形成的开端。鼓励学生多走出校门去观察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朴实的农村生活等。老师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和自然。其二,组织或引导学生去采访和体验生活来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理解。其三,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通常包括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作文创作除需要细致的观察之外,还需要阅读别人的作品来积累素材。在课外阅读方面,一方面可借助学校的图书馆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和家长多提供阅读资源,建立读书和藏书意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辅助建立流动图书馆,图书资源主要来源于学生,使图书在所有学生中传阅。在课堂阅读方面,老师要制定系统的课堂阅读计划,适当的给学生留出阅读时间,创造阅读机会。

四、培养农村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方法

(一)运用农村素材写好写景状物散文

灵活运用农村素材写好散文需要注意写景、状物的基本要素,要仔细观察事物,注重事物的细节,将细节观察和感悟写进作文。农村的农忙收获、各种动物植物,都是写景状物散文的素材,都能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另外,要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的独特优势,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感悟,细心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这些都能够成为写景状物散文的素材。

(二)运用农村素材写好叙事散文

叶圣陶说,练习协作,最好从记叙文入手,记叙文的材料是现成的,作者只须加上安排取舍的功夫,容易着手。农村学生要结合自身农村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写出颇具农村韵味的作文来。可以选择自己在家或者学校的经历和感受为素材,也可以以留守儿童的真实情感为素材来写作文,这种具有鲜活素材的作文更容易成为优秀作文。另外,农村素材的叙事散文的选材要新颖,比如农村田间劳动的经历、农村风俗掠影等。在农村,多数学生都有农活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这在学生作文写作中将是一种宝贵的素材,能够提升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作文更加鲜活。另外农村的一些风俗节日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些同样能够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能够给学生提供许多可写的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1]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3).

[2]李淦.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5).

[3]崔新.立足教材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模仿问题[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

篇5: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

马德有言:“一个人,虚荣风光的时候,灵魂一定在受难。”想必,手拿锦旗、接受报酬的李某的灵魂在聚光灯下是无比黯淡的。原本要拾金不昧的他,却被名利的杂念裹挟到了堕落的沟渠。从那一刻起,高贵的品质与他告别,喧嚣将长伴于他。为了表面的虚无而“拾金不昧”的他必将在某一天后悔自己当初的粗鄙,并为自己丧失本心而无助叹息。

那我们呢?在当下这个追求曝光的眼球时代,我们在批评李某的所作所为时,是否又能保证自己在行善之时能坚守本心,毫无杂念?这真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当今社会,由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百姓大众人人都有机会体会到被人关注的喜悦。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去收获自己的粉丝。可以说,信息时代满足了普通人“发光”的诉求。

正如安迪。荷沃所说:“在未来,每个人都会有十五分钟的成名时间。”为了这短暂的十五分钟,不知多少人疲于奔命、孜孜不倦甚至不惜借丑闻而“求上位”,而“拾金不昧”这件善事渐渐地也被人戏弄,成了一场变质的戏码。“李某们”被名利模糊了双眼,名利的乌云遮挡住了他们的纯善,让善良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李某们”的增多,社会的价值所向也随之改变,利益至上的声浪盖过了精神高贵,纯善被弃若敝屣,人之善性不再单纯,世界多了一丝急功近利的浮躁与空虚。

“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要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自我。”顾城的劝诫仍时不时地提醒世人――如果你刻意去做一个善人,你已然不是一个善人,甚至,你已经不是一个“人”!

要知道,真正的快乐绝非一面锦旗、一次曝光后的出名,而是保持着灵魂高尚,精神丰富时的丰盈与充实。我们应该在车马喧嚣中忘掉名利、忘掉浮华,而把纯善当作一种享乐,为心田修筑纯善藩篱。

篇6:以名利为话题的作文

没有必要迎合他人,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是对自身思想的桎梏,即使不能融入大众文化潮又何妨做我们自己,因为早有人肯定“一样的眼睛又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对此胡适先生有过这样的感慨――“我们总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其实许多人可以‘时髦不能追’,他们纵然有真知灼见,高风亮节,往往因与他人不同,就隐藏退缩真是时代的悲剧。”追求自由,开创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必然是时代的方向,与不同观点碰撞将使你思想的浪潮一浪更高一浪。

对于老年人,思维模式早已定型,要中年人抛弃一切束缚做自己也颇为不妥。由我看来,个性化的现代社会应该是以青年人为主力军创造的。可是我却惶恐的发现做另类的似乎也没有抓住另类的意义,难道另类就是在孜孜学子中“勇”于投毒的复旦高材生?难道另类就是嚣张晒帐的郭美美?青年人不应为创造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助力,最高层次的对不同的坚守,我想是体现在当理想主义普遍遭嘲笑的时代,依然有人为梦想踽踽前行,这已不是幼稚,当称赞为思想上的成熟与自觉。

什么是当代社会主流?是对金钱权力的疯狂追求,什么是不同于众人的人生?是降低物质要求,反求理想高度的选择。青年人应该是这样的不同。如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或许你们已不再相信,因为讲利益的多了,谈理想的少了。可是不要在乎聪明的人说我们不懂圆滑,成熟的人笑我们不切实际,我们依然要相信理想,追求属于我们的人生。”世界想淹没我,我却已在心中的理想岛上抛锚。

上一篇:吃鱼心得体会700字下一篇:心理健康 之 应对挫折、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