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

2024-05-09

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通用7篇)

篇1: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

1.梁启超的办报活动

《时务报》主笔;《知新报》撰述;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办《新小说》、《政论》、《国风》,参与创办《时报》。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㈠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

此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核心是以报纸为“去塞求通”的工具。所谓“通”,主要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思想一方面表达了要求清政府改变闭关自守、向西方学习、救国于危亡的爱国热忱,另一方面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期望参与国政,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梁启超还将“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他将社会比之于人,把报馆的作用比作一个人的耳目喉舌。

㈡维新派海外办报时期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国风报叙例》等文章中。

1报刊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2一份完善的报纸,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速而确”。确定了消息与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他认为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④ 从传媒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报刊宣传的两种方式——“浸润”和“煽动”。

对于两种方式,梁启超赞同并用。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3.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

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

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1

篇2: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

思想汇报就是申请入党的人或党员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自觉地争取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定期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以下是由

尊敬的党支部:

在进入文学院分党校培训班学习后,总会联系自己的专业在课余时间思考,根据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尽管在战争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征有所不同,但都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进入培训班学习后,这种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认识更加得到了强化。

什么是党性呢?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一切有关政治问题和政治事件所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具体到我们来说,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而所谓党性原则,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2、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

3、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4、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

5、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6、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公开申明党性并坚持党性,这是我们新闻事业的一个基本特性。我们的党性原则是铁的纪律。从发展史上看,自然要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的党报阶段。党报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自然要严格遵守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闻事业所遵循的党性原则,就是战时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确切地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者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具体到新闻实践,我们又该如何怎样坚持贯彻党性原则呢?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宣传的根本指针。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领导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在我们的新闻宣传实践中,能否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是衡量我们的新闻事业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具体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就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密切结合实际,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2、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正确地分析、解释、报道和评论,使人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3、坚持真理,敢于并且善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想行为进行斗争。

马克思主义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高度的政治坚定性和鲜明的战斗风格,在原则问题上明确是非,“对于那些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的谬论,要进行有充分论据、确实能够说服群众的批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就应该坚定地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贯彻和执行马克思主义。没有坚定的捍卫和宣传,就没有坚定的贯彻和执行;而没有坚定的贯彻和执行,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也只是一句空话。

二、积极、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正确制定和宣传贯彻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作为党的喉舌,新闻工作要积极、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党的政策化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贯彻这一要求就要做到:

1、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2、明确由来,把握实质。

3、坚持辩证法,防止片面性。

4、内容生动,形式灵活。

三、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接受党的领导,是新闻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党的统一领导,不允许同党闹独立性。为了保证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宣传工作的组织纪律和工作制度:

1、全党服从中央。

2、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3、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

4、坚持向党政机关反映情况的制度。

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范文网【】

我国的新闻事业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扬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纽带作用,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要坚持党性原则,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新闻工作,同时又要表达人民的利益,充分反映民情舆论。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篇3: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探讨

1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之价值观: 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在国际化、全球化作为现代社会突出表征的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传播对于国家形象建构所具有的积极影响。体育文化是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体育文化传播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提升, 其意义重要而深远。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的精辟之处在于从战略高度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辩证理解和深刻把握, 这是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的深刻价值内蕴所在。

1982 年4 月, 邓小平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 “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1], 这是对作为上层建筑的体育及其重要价值的深刻领会, 这一论断为如何处理好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 邓小平多次指出体育及其传播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而且是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1983 年, 邓小平为第五届全运会题词: “提高水平, 为国争光”, 次年9 月, 在第23 届奥运会举行期间, 邓小平指出: “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 影响太大了, 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 体育鼓舞了这么多人, 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体育搞起来。”[2]此外, 邓小平在号召全国体育工作者和全国人民向中国乒乓球队与中国女排学习时, 强调指出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是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 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贡献。”[3]正是因为深刻懂得体育不仅是身体技能的锻炼, 更是精神力量的传播, 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且是国家形象展示传播的窗口, 所以才能对体育传播的价值内蕴做出如此论断: 应该充分挖掘体育文化的优势, 建构强大和完美国家形象, 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之群众观: 以人为本的体育传播方式

2. 1 注重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

邓小平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群众性, 1952 年为第一届西南地区运动会的题词是: “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1974 年, 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代表时, 邓小平指出: “毛主席向来主张, 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 就叫‘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就是广泛的群众性问题。当然, 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要搞好”“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 就没有雄厚的基础, 好的选手就选拔不出来。”[1]这是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群众观的鲜明体现, 只有持续推广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路线, 弘扬和传播体育精神, 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繁荣, 不断促进人民健康幸福和国家富强。

2. 2 注重青少年健康素质培养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担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宏伟重任, 邓小平非常关注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培养, 多次指出人才培养要从小抓起, 这是他以人为本之体育传播思想的又一重要体现。1974 年, 邓小平在谈话中强调: “就是要加强学校的体育嘛! 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儿童业余训练。”[2]1980 年, 邓小平在为《中国少年报》等杂志的题词中写道: “希望全国的小朋友, 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立志为人民做贡献”。其中把“有体力”作为青少年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1985 年, 邓小平认为中国足球水平之所以不高, 真正原因是基础太薄弱, 提出“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搞上去, 要从娃娃和少年抓起”。这是邓小平高瞻远瞩, 站在历史的高度, 强调体育运动及文化传播要注重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重要论断。只有落实到对人的关注层面, 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和体育活动, 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体育强国。

3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之道德观: 弘扬中华民族体育风格与精神

邓小平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认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在体育传播方面, 邓小平也多次指出要实现体育强国梦, 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体育风格与精神, 这是他体育传播思想之道德观的重要体现。1974 年3 月, 邓小平在接见参加第2 届亚乒赛的代表时说: “我们所有出国的队伍, 都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面貌。”[2]此外, 他还多次要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打出风格, 打出水平。”[4]中华民族体育风格与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内蕴,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信念, 其中既蕴含中华儿女爱国奉献、自尊自信的思想价值, 也饱含着中华民族敢于拼搏、快乐开朗的人文精神, 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及互助宽容、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与价值, 所以邓小平才在多次谈话、号召、赞扬中强调指出必须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人文体育精神, 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壮我中华国魂。这种道德风貌与精神价值的传承, 对当代也具有重要价值, 要通过对中华民族体育风格与精神的构建和弘扬, 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建设世界体育强国,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4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之实践观: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群众体育是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则主要是指运动员所进行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活动, 带有对抗性, 以更快、更高、更强取得优异竞技成绩为目的。长期以来, 体育界对于如何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两者孰先孰后发展的问题存在争议。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证深入探讨, 认为普及与提高两者是对立的统一。1974 年8 月, 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队伍时, 他十分辨证地阐述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在普及基础上提高, 在提高指导下普及。体育也是这个问题嘛! 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 就没有雄厚的基础, 好的选手就选拔不出来。当然, 整个国家水平要提高, 要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这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是对立的统一。”[1]也就是说, 要想真正推广和深化我国体育运动水平, 不是侧重发展竞技体育, 也不是优先普及群众体育, 而是必须在普及群众体育的同时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 形成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两者相得益彰, 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 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邓小平作为一位体育爱好者, 这也是他在长期深入了解体育实践工作后, 对体育运动及传播发展方向所提出的真知灼见。

5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之发展观: 民族传承与国际交流

邓小平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 可以说终生都在践行“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游泳, 冷水浴, 散步、爬山、打桥牌、看足球等等他都积极参与, 并乐在其中。此外, 邓小平非常重视民族体育运动, 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方针, 积极将民族传统体育推向世界, 促进国际交流和学习。1975 年, 邓小平在接见中华45 英杰之一的赵长军时, 亲切称他为“外交家”, 认为赵长军积极地将民族瑰宝中国武术传到日本, 有助于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 有助于中国武术的发展。除了武术, 邓小平也非常关心和支持围棋、太极拳等这些民族文化宝贵遗产的发展。如在聂卫平获得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后, 邓小平非常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 以及在一次与日本文化体育代表团的见面时, 邓小平写下的题词是“太极拳好”。可以说, 我国传统的武术、太极拳等项目如今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与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和推广有着密切关联。当然, 邓小平也非常重视不同国家之间体育项目的交流, 主张以开放的眼光来办体育, 如1979 年在接见拳王阿里时, 邓小平指出, 互相了解的途径很多, 包括拳击运动, 因此各种交流是很需要的。正是因为具有如此开放的世界眼光与胸怀, 如今我国才有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这既有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无疑也是意义非凡。

总之, 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全面认识邓小平体育传播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深刻价值, 对于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而重大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国体坛四十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2]伍绍祖.学习邓小平理论做好体育工作[J].体育文史.1997, (2) :5-8.

[3]张彩珍.论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篇4:论邓小平新闻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新闻思想;精髓

1 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用“思想中心”、“组织中心”来概括党报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对新闻工作历来予以高度重视。最能代表和体现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新闻工作重要作用的论述,是他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思想中心”说。他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这句凝练的话语,阐述了新闻广播工作要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指明了报刊广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国家建设是大局。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局。可是,“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对此,他论述了新闻广播电视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他明确提出:“我们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维护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当作经常性的基本任务。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就是要围绕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来反映、组织、引导社会舆论。要经常反复宣传邓小平关于“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的重要思想,更好地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反复宣传长期保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宣传在稳定中求发展,要有秩序地进行改革。

2 新闻工作的党性: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老新闻工作者,邓小平同志深谙新闻宣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50年,他便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新闻政治属性的深刻分析,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一刻不能放松。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我国新闻界少数人提出了新闻工作要坚持“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等错误观点,并在新闻界一度造成思想混乱之际,邓小平同志便及时指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不仅理论界文艺界,还有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群众文化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类似或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要加强,我们要把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提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少数人认为新闻宣传为人民服务属于“人民性”,是党性所不能包容和无法产生的,其这种论点的要害在于宣传“人民性高于党性”,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他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同时,要保证新闻事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为此,“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邓小平同志还十分明确地指出:“绝不允许宣传什么包括反革命在内的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

新闻媒介作为党派的耳目喉舌,必然要宣传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并动员公众为贯彻执行一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而奋斗。新闻宣传的党性决定了它的一切活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邓小平关于“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的论述,原则上适用于党领导下的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包括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机构,而不能理解成仅仅指党经办的机关报刊。因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民主集中制已载入我国宪法序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闻实践反复证明,新闻广播工作的成绩与失误,都同是否正确处理新闻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错误观点:

一种观点是把新闻改革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认为言论自由不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只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就不自由;新闻不是政府的“附属品”、“仆役”,报刊要成为“第四种力量”,中国新闻体制的弊端是“隶属性”等等。事实证明,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新闻改革,必然要把新闻工作引向摆脱党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

第二种观点是把党对新闻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割裂开来。在新闻改革中,有人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不能有组织领导责任。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的,实际上是以道义来否定党的组织领导,要求新闻媒体脱离党的领导。

第三种观点是把对国内外大事按中央要求进行宣传报道,说成是“左”的表现,缺乏民主自由,主张“趁改革开放大潮”,从体制上加以改革;主张对国内外大事的新闻和言论,党报应与党的政策保持一致,非党报可以与党的政策不一致。

这样的新闻改革,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真谛,它不是社会主义新闻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从根本上瓦解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以党报、通讯社和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种类、多部门的宣传网络,它们归属的主办单位、传播方式、服务范围、业务性质、报道重点、表现风格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政治方向上必须一致。就是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方面必须一致,不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按个人或小团体的意见办事。这是确保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上政治上统一所必须的。只有这种统一,“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

3 报刊广播电视都要讲大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多次强调,新闻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要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批判“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要坚决扫黄。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管理及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但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性地吸收。1983年10月和1985年秋,邓小平在两次重要讲话中都精辟地论述了思想文化战线精神生产的问题。他说,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他在着重批评理论界、文艺界一部分同志思想混乱的时候还指出:“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这些针对性很强的深刻论述,实际上揭示出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这些论述对新闻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性。

首先,要正确处理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的关系。不能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混为一谈。在新闻改革中,有人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相提并论,认为既然企业要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党的新闻部门也可以照办。这种观点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两种不同性质事业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只是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的任何根本改变。党的新闻机关首先是舆论机关。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改革,党的新闻事业的喉舌性质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党性不能有丝毫改变,它们同党的关系也不能有丝毫改变。

其次,要反对新闻商品化。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商品,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这种观点混淆了一般商品同新闻作品的区别。一般商品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而新闻是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形态。大多数新闻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有个导向问题。它宣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不完全看市场需要而决定,还得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去考虑。所以,不能允许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新闻活动中来,不能拿新闻去搞权钱交易。所以,我们必须杜绝“有偿新闻”。新闻商品化的集中表现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的名目繁多,形式经常变换。其实质是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这种交易无异于“对新闻舆论的收买和贿赂”,其危害甚烈,“足以祸国误民” 。

反对新闻商品化倾向,并不是要否定新闻广播事业的经营管理,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既要反对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维护社会主义新闻广播事业的党性、真实性和崇高信誉,保持新闻队伍免受腐蚀,又要支持新闻载体如报纸进入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总之要按照新闻规律搞好新闻宣传,按照经济规律搞好报刊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管理。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基本观点。

篇5: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

【说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page]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河南教师资格网 http://he.zgjsks.com/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篇6:邓小平的新闻传播思想

在开启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采取多种策略、方

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解决了一些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其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对当前的社会冲突管理有着重大的启示,这里加以探讨。

一、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实践与策略

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多地是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因而研究他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学习他管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思路,也只能从他对关乎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着手,并从中把握一些规律。

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文革”结束后,解决台湾问题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邓小平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运用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他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灵活性。要说灵活性,就是我们可以等。”这就既明确表达了中国不放弃使用和平和武力两种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同时又委婉说明我们可以等到合适的时候来解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但在统一的方式方法上,则提出了较灵活的意见。继邓小平高度概括“一国两制”的内涵后,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到:“我们认为,只要和平统一问题上国共两党具有共同语言,一切事情都好商量;台湾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任何犹豫、拖延,都是违背民心的,希望台湾当局郑重考虑。”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就第三次国共合作,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去算这个账,要从长远考虑的观点,从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着眼,也要从世界和平安全着想,来看待第三次合作的必要。

2.统筹兼顾,从大局着眼。在民族问题上,邓小平致力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他的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1990年7月3日,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些地区,允许早一点、快一点发展起来,但是到一定程度,国内也好,地区也好,集体也好,就要调节分配,调节税要管这个。”1992年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视察时邓小平谈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3.多种方法并用。在解决西藏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多种方法。早在1950年1月15日,邓小平就指出: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与军事相比政治仍是主要的。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说:“现在看来,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只靠顾问制度,重要的是建立退休制度。”“要使他们懂得,不只是年轻就能解决问题,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二、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方法

1.调查研究,搞清真相。邓小平十分重视调查研究。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与高校卫生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就高校招生制度是继续延用“文革”中的群众推荐制度,还是恢复“文革”前的统一考试制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科教界专家的发言后,当场决定:当年就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说到,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

2.透彻说理。在涉及台湾问题时,邓小平利用各种机会奉劝台湾地区领导人,他说:“归根到底,中国的统一这一件事要靠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

决定。首先希望两岸的领导人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做这件好事,这在历史上是要大书特书的。希望台湾当局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

3.以身作则、带好头。就废除领导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个问题,邓小平从推进党的事业大局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并多次表达了自己退休的愿望。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邓小

平郑重提出,要废除党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一年邓小平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86年10月,邓小平与李先念、陈云共同约定在党的十三大时一齐退下来,不只是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要一退到底,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邓小平坚决主张并实践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乃至党内民主的意义重大。

4.批评与自我批评。邓小平历来重视对人民的教育,倡导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1989年,他针对右的思潮的出现,指出来最大的失误就是对人民的思想教育不够,他提出,在当代社会,要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强调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倾向,要坚决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途径

1.根本在制度。邓小平历来重视通过制度来解决问题。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980年8月,在回答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文革”这样的错误时,邓小平谈到:“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谈到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制度问题”。他认为,“克服腐败,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也解决不了”。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是邓小平管理社会冲突的重要思路。

篇7:儒家传播思想与当代新闻传播

传统的儒家礼乐传播,刚开始是在儒家学院中由导师进行高层次的基础乐理讲解,最后由大众学员进行群众礼乐宣传,高级礼乐传播教程由高级教师进行依次解说。儒家礼乐传播的精神之一是“文以载道”,经过岁月的累积和文化的进步,“文以载道”已经成为儒家礼乐传播的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中国早期的戏剧主要传播的内容就是忠诚、明孝、明仁和智义,这些都属于传统儒家理念,符合礼乐传播内容。随着儒家礼乐传播体系的不断健全,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缺乏丰富新颖的基础礼乐内容。

(一)儒家礼乐传播作者

从历史所记载的来看,儒家礼乐传播者颇有争议,但是究其根源,儒家礼乐传播者一定是制作礼乐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孔子曾经一度以为“礼崩乐坏”,于是便重新编订儒家礼乐传播内容,修整儒家礼乐传播体系。孔子又对儒家礼乐基础知识进行整编,同时统一全国的儒家礼乐基础知识。早些时候,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儒家礼乐基础文化。后期孔子对其进行整编,使儒家礼乐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和全面,后来又经过许多年的传承和发扬,一些喜爱儒家礼乐文化的学者,自发地参与到儒家礼乐文化的编订之中。由此说来,现下流传的儒家礼乐基础文化的作者已经无法得到更科学的验证,只是主要作者是孔子。

(二)儒家礼乐传播的内容

儒家礼乐的传播内容主要是围绕怎样建设一个和平的年代,儒家礼乐的传播内容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用以建设文明社会的经验。在儒家礼乐传播的内容中,有一个板块是关于怎样建设一个文明的部落,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这些内在的道德规范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儒家传播思想对当代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中道而立”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儒家传播思想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其中“中道而立”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对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进行了督导,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改编。现代新闻传播内容典型的缺点就是,只见光明不见黑暗,只宣传一些正面的新闻,而刻意掩盖一些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新闻报道。“中道而立”就是要求现代新闻传播做到双向新闻播报。在宣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要鞭策不良的社会现象,要做到接收社会多方面的声音,聆听百姓疾苦。

(二)“民贵君轻”观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党性和人民性

“民贵君轻”观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党性和人民性,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崇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子把老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政权比作小舟,水能推舟前行,亦能将其倾覆。借这一点,孔子将“民贵君轻”视为礼乐传播的思想之一,中国现代新闻传播,需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说话。

三、儒家传播思想对当代新闻传播的启示

(一)“善教得民心”与新闻传播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广施善政自然会得民财,广施善教自然得民心,用礼乐传播方式广泛施播仁孝之道,自然会将民心收为己用。将得民心作为儒家礼乐传播内容之一,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因为“民之所向,王之始矣”,儒家礼乐传播过程中很注重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所以儒家礼乐传道者会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他们极为推崇“修身,休家,方可修天下”的道理,只有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才能广泛树人、育人。通过广泛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能将完整、全面的知识框架以及内容传授给别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儒家礼乐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承教于儒家礼乐传播方式,在现代新闻传播上,可以借鉴儒家礼乐传播理念,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反响,同时还能通过新闻传播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收益。

(二)“化道”与传播引导舆论的作用

儒家的重教化影响颇深,儒家礼乐传播中的“化道”,逐渐引导了舆论的传播作用。“化”字言简意赅,一个字就将礼乐传播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概括。就像现代新闻舆论传播一样,当你面对新闻舆论时,你可以敞开心扉、泰然自若,你也可以责怪批判,但最后你都要化至于心,这就是儒家礼乐传播的精髓。经过年代岁月的洗礼,儒家礼乐传播精神对现代新闻舆论起到了一定的督导作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化”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以理服人,用道理去感化事情的争端,去消融新闻舆论的起因。总而言之,“化道”就是教会你要用平和的方式去处理新闻舆论风波。

(三)需谨慎对待传播的双面效应

总结儒家礼乐传播多年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需要谨慎对待新闻传播中的双面效应的结论。孔子曾经说过:“一言兴邦,一言可丧邦。”这句话在极大程度上证明了,孔子认为儒家礼乐传播这么多年,虽然带来了许多积极效应,但是他也看到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严谨地对待儒家礼乐传播带来的双面效应,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现代新闻传播中,消极的信息如果经过过度的宣扬,就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果传播创始人的思想出现偏差,那么他所传授的思想都是偏离轨道的,传播下去只会荼毒越来越多的人。所以作为新闻传播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只有提升自身的学识素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传播文化。

四、结语

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如果过度地宣扬消极的信息,就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借鉴儒家礼乐传播的主要方式。同时,由于儒家的礼乐传播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严谨地面对儒家礼乐传播过程中的双面效应。随着社会思想建设的不断完善,传统儒家礼乐传播方式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的新闻传播大多借鉴了儒家礼乐传播的主要精神。

摘要: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早已发掘出礼乐传播的途径,儒家礼乐传播具有健全的体系,传播途径、有效传播领导人、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在礼乐传播途径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同时礼乐传播具有先进的传播效果,儒家的礼乐传播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礼乐传播方式来健全现代新闻传播体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播功能,新闻传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与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团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