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邓小平教育思想范文

西南大学2012年秋季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简述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有:教育的战略性;教育的时代性;教育的务实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适应性。

2.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是: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1.邓小平教育思想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 A:推翻“两个估计”B:批判“两个凡是”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 [单选题]3.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 A:批判“两个凡是”B:推翻“两个估计”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 [单选题]4.恢复高考制度是( )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参考答案:B

[单选题]5.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

A:经济搞上去了B:生产发展了C:教育搞上去了D:人民富裕了参考答案:C [单选题]6.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 )的一部分

A:劳动人民B:人民群众C:工人阶级D:无产阶级参考答案:C [单选题]7.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 )改革的决定 A:经济体制B:教育体制C:科技体制D:政治体制参考答案:A [单选题]8.邓小平提出( )是第一生产力

A:科学技术B:.经济建设C:教育卫生D:生产劳动参考答案:A [单选题]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改革开放B:发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D

[单选题]10.1929年,邓小平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 ) A:百色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南昌起义参考答案:A [单选题]11.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A:第十四次B:第十五次C:第十四届五中全会D:第十三次参考答案:B [单选题]12.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方法是( ) A:历史分析法B:调查研究法C:理论联系实际法D:总结经验法参考答案:C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1.简述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其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其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其三,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简述 “四有”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有文化,就是指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纪律,就是指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各项纪律。在“四有”中,理想纪律是社会主义新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而道德和文化则是建立理想和遵守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多选题]1.邓小平教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有其形成与发展的( ) A:实践基础B:理论条件C:历史条件D:阶级根源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2.“两个凡是”的内容是指( ) A:凡是真理都要坚持B: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

C: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遵守D:凡是文件都要学习参考答案:BC [多选题]3.1985年,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 )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4.邓小平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 ) A: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B:提出引进外国智力,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C:提出自力更生D:提出培养目标参考答案:AB

[多选题]5.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 )是敌后的三大任务 A:战争B:生产C:教育D:斗争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6.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 ) A:理论联系实际法B:历史分析法C:调查研究法D:总结经验法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7.邓小平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的基本观点是( ) A: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B: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开放 C:经济要发展,教育要适合国情D:经济要发展,教育要稳定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8.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 )不断有新的发展 A:内容上B:途径上C:原则上D:方法上参考答案:AD [多选题]9.邓小平认为( )与(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政治B:红C:专D:业务参考答案:BC

[多选题]10.邓小平的辩证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C:利用外国智力,走教育开放之路D: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参考答案:ABC 第三次作业

[单选题]

1、毛泽东教育思想是( )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A:马克思主义B:民主主义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

[单选题]

2、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知识分子真正作为一支()的力量 A:团结B:联合C:依靠D:统一参考答案:C

[单选题]

3、毛泽东同志除了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外,还更加全面、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同社会实践和( )相结合。 A:生产劳动B:经济建设C:社会发展D:科学实验参考答案:D

[单选题]

4、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改革( )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A:旧社会B:旧教育C:旧观念D:旧中国参考答案:B [单选题]

5、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是( )的教育思想。 A:毛泽东B:邓小平C:马克思D:列宁参考答案:A

[单选题]

6、邓小平认为,(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 A:劳动B:科技C:教育D:思想参考答案:C

[单选题]

7、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与( )相结合的方针。 A:生产劳动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参考答案:A [单选题]

8、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 )的重要思想。 A:毛泽东B:邓小平C:恩格斯D:列宁参考答案:B [单选题]

9、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 )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A:小资产阶级B:农民C:知识阶层D: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10、邓小平同志认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进行() A:教育发展B:教育联合C:教育改革D:教育开放 参考答案:C 第四次作业 [论述题]

1.论“教育应面向世界”; ①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迅发展;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图谋依然存在。②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放在世界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广阔背景中来认识和思考;教育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面向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2.试述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 所需人才③教育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

[单选题]1.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 )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思想参考答案:A [单选题]2.党的七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考答案:B [单选题]3.党的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D:邓小平理论参考答案:D [单选题]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深化改革B:扩大开放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参考答案:C [单选题]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参考答案:B [单选题]6.邓小平指出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 ) A:基础B:前提C:重点D:关键参考答案:C [单选题]7.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 A:马克思主义著作B:四项基本原则C:党中央文件D:实践参考答案:D [单选题]8.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A:放在第一位B:放在重要地位C:放在战略地位D:放在发展地位参考答案:A [单选题]9.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战争与反战争B:和平与发展C:生产与发展D:改革与开放参考答案:B [单选题]10.邓小平自告奋勇当教育的( ) A:参谋B:领导C:后勤部长D:助手参考答案:C 第五次作业 [论述题] 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主要在于:①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知识积累②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1.简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键因素。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重在铸魂,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的、文化的素质教育,反对精英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反对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反对重理论,轻实践[单选题]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 )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B:“三步走”C:一个中心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 A: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参考答案:B [单选题]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 )�

A:教育为本B:育人为本C:质量第一D:安全至上参考答案:A [单选题]4.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的现代化 A:劳动生产力B:科学技术C:经济D:文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5.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 ) A:基础B:条件C:核心D:前提参考答案:C [单选题]6.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 ) A:基础B:力量C:条件D:源泉参考答案:A

[单选题]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C [单选题]8.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 ) 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参考答案:D [单选题]9.“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最早始于( )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新中国成立问题参考答案:A [单选题]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有计划地组织生产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参考答案:A

[单选题]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当家作主C: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体人民享有言论政治的权力参考答案:B [单选题]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D: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考答案:C

第二篇:思想汇报:纪念邓小平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十亿人口的神州大地上,正在掀起巨大的改革浪潮。每当人们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和喜悦的时候,都不会忘记那个伟大的名字———邓小平。

作为中国人我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的邓小平,了解他的昨天和今天,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侧面。观看了电影《邓小平》我们了解了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十年浩劫是怎样身处逆境仍殚精竭虑地探索着富民强国之路,也了解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这位伟人带领十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新生活。

邓小平是位伟大的军事家、理论家、经济实务家,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非常杰出。从年轻时起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人民革命和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中,为中国人民做出过许多贡献。他是与前国家主席毛泽东齐名的现代中国巨人,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威信。他以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功勋,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魄力和威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而他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无疑是因为他引导中国迅速地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灾难中摆脱出来,稳步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

邓小平目光远大,意志坚强,反应敏锐,行动果断邓小平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顺利的发展,也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他曾多次因坚持正确的主张而受到错误的打击,却由此博得更多人的信赖和爱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把中国带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一声令下,推动了中国的12亿人民,使中国的进程转向现代化。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是反对保守派,提倡改革,重视知识,提倡科学救国。尤其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邓小平做的极为突出。他高瞻远瞩,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他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强调「致富就是光荣」、「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发展是个硬道理」。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胸襟开阔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和充满人情味的老人,他的情感不仅支撑着一个几口人的小家庭经历风浪,更引导着十亿人的大家庭追求幸福。

缅怀伟人业绩,聆听为人的教诲,鼓舞亿万中国人民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工作。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奉献爱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好范文

第三篇: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潘英杰2011301120122

摘要:面对今天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增多的现状,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内容是本论重点之一,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关健、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五方面来讲述其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部分先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解决好农民富裕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关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证。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贫富差距扩大;共同富裕;对策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原理的一个支点,其理论来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影响,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影响,并且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个人的贪欲,而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同享有和支配。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条原则:“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是共同富裕。

2、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进步的一种制度,一方面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物质财富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应该为大多数劳动人民占有,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邓小平 说:“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为了改变目前的“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下个世纪

- 1 -

中叶,等到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 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

1、鼓励少部分先富起来

邓小平在总结经济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2、实现农民的富裕

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发展,农村就繁荣;什么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就萎缩,农村就凋敝。因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始终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农村改革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3、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所采取的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产水平的提高,使我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以我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例: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57600亿元,提前5年实现了邓小平当年所提出的翻两翻目 标。200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95800亿元,这一系列的数字对比有力地证明: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在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我国确实发生了令人难以预料的、令人可喜的变化。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6月,邓小平在总结部分地区“大包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尊重和扩大生产队、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建立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农村改革首先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

5、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1982年3月邓小平表示,我们落实了农村政策,农业形势很好,但靠政策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农业还要靠科学,要加快解决肥料问题

6、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邓小平认为,在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出路和根本保证。早在1985年8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结

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无疑,这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愿望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因此,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研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的表现、查找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前人们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第四篇: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按照使命,从火中抢回属于自己的,国家的东西,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没有使命的人是盲目的,碌碌无为的,我们从出生就是接受使命的开始!

小时侯我的使命就是“好好学习,建设祖国”。但当我入党的那刻,我知道那是我背负使命的机会。

也许我在岗位中做的是微不足到的,但尽力完成我的使命,我问心无愧,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去年镇江京口区人大代表选举,我作为公司唯一的女代表入围,我感到无比骄傲,不是因为这份荣誉,而是我有机会为人民行使最光荣的使命,当然我落选了,男同胞代替了我,但是结果并不重要,而在此过程中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了我的使命。

现在我只是公司的一员,背负起党的重任还不够,但我会尽忠于我的职业使命,培养儿女成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之才。

总之,还是那句话,我尽使命,我问心无愧。

第五篇: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发展,党的十五大运用邓小平理论,对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的高度,作为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要求,深刻地揭示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密不可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党的治国方略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实现法治国家是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有关依法治国理论,指明了在现阶段进行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有民主与人权原则;平等原则;维护法律的权威原则;权力监督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原则。邓小平法治的思想为我国进行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共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的目标,明确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民主本质问题是国家制度问题,现代民主的精髓是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会,制定宪法、法律和法规,选举和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通过他们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现代民主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的民主体制、政治运作的民主程序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工作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以后,我们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完善民主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邓小平指出:“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化要求社会主义民主的各个方面、全部内容都要运作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使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盛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8页)另外还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

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到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日程上来。邓小平还明确指出:“实现民主和法制,同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样,不能用大跃进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否则,只能助长**,只能妨碍四个现代化,也只能妨碍民主和法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7页)从此,在中国历史上结束了由人治而导向的个人迷信和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不稳定状态,并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党的领导是我国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离不开党的领导。关键问题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在党和法的关系上,曾经存在着“以党治国”的观念,这是忽视民主的表现之一。为此,早在四十年代邓小平就提出:“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到了八十年代,他更明确地说:“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逐步做到“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他强调,要理顺党组织、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理顺中央、地方与基层之间的关系,理顺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理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高瞻远瞩的战略性。十五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人权,而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在于领导人同,通过国家机关制定适应和社会发展和人民意愿的法律、法规,又领导人民监督、保证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各政党和人民群众依据已制定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从事各项活动。党的政策和主张要来自由人民群众并要通过国家机关进一步集思广义,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检验而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并上升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国家机关实施法律,并通过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也就是通过法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使民方制度化、法律化,以实现共产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

总之,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的民主法制的思想,奠定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奠定了治国方略根本性转变的基石,对我们今天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党委党建讲话稿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