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2024-05-04

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精选8篇)

篇1: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1)【摘要】 手术室护理纠纷的诱发原因很多,如查对疏漏、护理纪录不细、执行医嘱不妥、处理患者不当、器械准备不充分、语言行为不规范、消毒隔离不严等。根据这些诱因,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好各种记录,加强管理,做好术前访谈,提高服务质量。【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强化,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的颁布实施。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诱发护患纠纷的原因

1.1 查对问题

(1)接错病人,摆错手术部位。(2)器械清点不清致纱布或器械遗留病人体内。同时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办法中也规定,由于寻找手术物品影响手术进行超过30 min 者应定为差错。(3)输血查对不清。(4)术中用药不细,执行口头医嘱太轻率。

1.2 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问题

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描述含糊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有出入,少记、漏记、错记、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记录单,都是引发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1]。目前,全国只有少部分医院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进入病历,手术护理记录单如何与病房护理工作衔接?如何不与麻醉医生的记录重复?如何准确地记录术中的护理重点?一直是困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问题。

1.3 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室,有大量的临时医嘱需要护士执行,如使用抗生素、化疗药物、部分镇静剂及腹腔冲洗等。即使同一类药物其用途也不同,如抗生素在术中可以静脉输入,稀释后冲洗创面,粉剂涂抹创面等,而传统的手术医嘱处理只是在病历的临时医嘱栏内填上药物名称带入手术室,没有将药物的用途,医生签名,执行者签名等情况详细地描述。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的角度出发,术中临时医嘱的执行也应留下客观的记录。

1.4 手术体位安置不当的问题

手术体位的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压疮。肢体过度伸展、旋转导致神经损伤,或因衬垫不当引起呼吸困难等。

1.5 不可避免的压疮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制动,手术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小棉垫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手术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如低蛋白、恶病质,加上手术时间长、术中不能移动体位等原因,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如何让医患双方对这类情况达到相互理解,是一个可以商量解决的问题。

1.6 电灼伤患者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机会越来越多,灼伤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原因多是由于负极板位置放置不当,与病人皮肤接触面积不够,负极板裸露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引起的电灼伤。

1.7 送检标本遗失的问题

标本是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以电话方式通知,有时传达不准确。

1.8 器械物品准备的问题

术前用品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面。在术中因物品不全或因所用仪器功能不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1.9 语言行为的问题

语言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在手术间里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病人会对工作人员产生不信任感。若产生不适,可能引起纠纷。当前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无过失纠纷所占比例并不少。而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过去手术前向病人交代手术事宜,往往是麻醉医生的职责,护士只管把病人接入手术间手术,1.10 消毒隔离的问题

对HBsAg阳性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淋病和尖锐湿疣等特殊感染的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病人类似的感染现象,手术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院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11 解释不清的医疗收费。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

2.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护理工作每一步都必须做好查对。首先是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床号、科室、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者是病人体位、病人的肌肤有无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对,用药、输血的查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两人两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2 手术中物品的管理

医生、护士均有责任,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切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准确,手术医生要认真检查体腔或切口,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

2.3 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手术护理记录的内容有三不宜:(1)不宜过于详细地描述患者的手术过程,减少与医疗记录的重复和避免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差错;(2)不宜将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内容和麻醉医生已做记录的资料重复,过多的重复,容易出现人为的误差;(3)不宜将超出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以外的资料纳入其中。

2.4 建立术中医嘱本[3]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可先执行口头医嘱,术毕,由医生补开,护士填写执行情况。

2.5 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对于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个由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有疑问,可由医院的相关机构进行评估,如情况属实,患者应在签同意书后,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6 手术中病人的体位

手术体位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有些时候往往为了术野暴露,忽视了病人体位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体位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交点,但护士要坚持原则。

2.7 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随时检查,经常观察皮肤情况。

2.8 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通知单。所以在手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所有病理报告均应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包括快速冷冻切片报告。但仍有一些医院快速冷冻结果仍以电话方式通知。同时病理标本应专人送检,登记齐全,送检人和收标本人要登记签名。

2.9 加强物品管理

保证手术物品齐全,手术仪器性能良好,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10 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是一个医院的生存之本,是病人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纠纷的发生。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护理技能,丰富的社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如心电监护仪、活动式X线机、各种内镜、高频电刀、特殊手术器械等[6]。

2.11 做好术前访谈

术前访谈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访谈内容包括:(1)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2)病人的一般情况。(3)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4)麻醉方式。然后根据访谈结果准备特殊手术器械和用品,并根据病人的自身条件及手术方式、麻醉种类,找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不可草率,尽可能地减少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的机会和程度;提供尽可能舒适的整体护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人员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这些都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参考文献】

[1] 陈易一.临床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61-62.[2] 冷明祥,孟国祥,陈亚新,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7):58-59.[3] 伍雁铃,吴秋燕,张玉珠,等.手术室护理[M].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73.[4] 王浣沙.医护耦合性差错及其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4(35):227.[5] 康福霞,赵雅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增刊):108.[6] 陈晓明,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0(6):491-492.共2页: 上一页 [1] 2 不太注重维护病人的权益以及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也是形成纠纷的隐患之一。

篇2: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0-02-1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

[摘要] 妊娠分娩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在许多情况下它又是一个病理过程。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妊娠分娩仍然充满了风险,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存在母婴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因此,医疗护理纠纷投诉也就经常发生。随着患者法制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不断攀升,为了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疗秩序,国家出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虽然法律法规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了依据,但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根源在于更好地预防纠纷的产生。本文就产科医疗护理纠纷的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讨论,并探讨防范对策。

[关键词] 产科 医疗护理纠纷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群众的求医和法制观念不断改变,维权意识较前更是逐渐增强。有时候往往因为医疗服务质量与人们期望值之间的落差较大,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提升。产科的特殊性,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为防止产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发生,认真分析产科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原因,调整服务方法和规范医疗行为,转变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是减少产科病房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产科病房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发生的医疗护理投诉事件,包括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共122次/年,就122次的医疗护理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其中,79%是因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和沟通不良所引起;18%是因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所致;只有3%是因医务人员责任心缺乏或医疗护理事件导致。

1.2 纠纷原因

1.2.1 服务态度不良产科工作量大,面对的服务对象又是焦虑的孕妇、虚弱的孕妇、娇贵的新生儿、繁琐的家人,医务人员往往因此不能经常主动服务,主动服务的意识缺乏,造成孕产妇和家人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等情绪,孕妇临产后处于一种疼痛,怕出血、怕难产等紧张情绪中,心情难免急躁、恐惧,此时医务人员服务工作如果不到位,可能成为日后纠纷的隐患。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或胎儿出现突发事情,更加是纠纷的直接理由

[1-2]。

1.2.2 沟通障碍产程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能否正常自然分娩难以预料。有些产妇及家属认为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前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就一定能顺利分娩,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缩乏力、胎死宫内等)可能在瞬间发生往往没有思想准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不了解,对很多医疗干预措施知识知之甚少,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误解,在不同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纠纷。往往产妇病情的突发性就是形成重大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1.2.3 法律意识淡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患者住院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患者有权复印病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不清。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包括医疗护理记录过程缺乏真实性,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催化剂。

1.2.4 管理技术水平有限专业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对某些潜在性危险认识不足,如产妇体虚肥胖、腹压运用差、胎儿大小产前估计不足,致胎儿娩出困难,造成新生儿产伤及窒息的发生。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服务意识淡薄,观察病情欠认真导致误诊误治。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完善,是某些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防范对策

1.3.1 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因此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就可直接降低常见的投诉率。管理者应从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着手,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提高患者满意率。以评选星级服务的方法,对服务态度优良者给予表彰,服务恶劣者给予诱导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适当的惩罚措施,以达到改善服务水平的目的。

1.3.2 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强调医患关系和谐,增进和改善医患关系,产科部分纠纷是产妇及家属对分娩动态过程的不理解而发生。医务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主动关心帮助产妇,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在检查、操作前讲清目的、意义,以使产妇合作。在产程观察中发现异常及时与家属联系,耐心解释病情的进展,倾听患者的诉说和愿望,体现医务人员尊重和保护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医疗服务中充满同情心和爱心,对加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的作用。

1.3.3 增强法制观念在法治的社会,学法、懂法、守法是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纠纷发生的必要前提。因此,产科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护理人员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处处体现合理合法行为,合理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1.3.4 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缺乏责任心而出现的事故虽然占少数,一旦出现后果将非常严重,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产科医务人员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使医疗护理行为经得起患者的推敲和质疑[3]。加强业务水平,充分认识产科的高风险性及复杂性。对每个产妇从孕期检查开始至新生儿出生后,要求进行出全程观察,全面了解产妇各方面情况,做足产前检查和评估,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新生儿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正确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并妥善地处理。加强对每位助产士进行专业知识、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保证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行为的规范[4]。结果

优质的服务水平,良好的沟通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具体、针对性地制订产科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完善、合理、合法、规范各项医疗行为,是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的手段。3 讨论

临产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产妇和家属都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着喜悦的来临,母婴平安是首要问题,住院期间服务满意值是当代人的基本要求。恰到好处的沟通是增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高度责任心,拥有优良的医德医风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同时,还要知法守法才能杜绝医疗隐患的发生。保障临产分娩过程中母婴平安,提供优质的服务水平是减少医疗纠纷投诉的关键。产科医务工作者应认清问题所在,科学客观分析纠纷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3: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16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89例, 女71例, 年龄11~65岁, 平均年龄 (38.65±5.22) 岁, 手术类型:骨科手术39例, 妇产科68例, 普外科手术53例;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参考组, 男95例, 女85例, 年龄10~72岁, 平均年龄 (40.33±4.91) 岁, 手术类型:骨科手术46例, 妇产科65例, 普外科手术69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参考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 统计出现的护理纠纷及投诉, 对纠纷及投诉出现的原因进行观察, 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纠纷及投诉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患者对护理满意调查表 (总分10分, 分数越高, 满意度越高) 对患者进行调查, 观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3.4%, 参考组患者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13.8%,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意外伤害、护理记录失误、语言不当、交叉感染、操作不当等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 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 (9.06±0.32) 分, 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 (8.22±0.44) 分,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导致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较多,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意外伤害、护理记录失误、语言不当、交叉感染、操作不当等在护理纠纷及投诉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手术室患者病情复杂, 症状凶险。护士工作量繁重, 需要反复冲洗腹腔、使用抗生素、化疗药物、医疗器械等, 导致其在遵照医嘱进行操作时, 易出现差错;部分医生在交代护士进行操作时, 声音较小、吐字不清, 对于药物的使用情况也未及时告知护士, 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中, 其可通过冲洗创面、静脉输注、涂抹创面等多种方式给药, 然而医生未详细叙述, 导致护患纠纷出现。 (2) 在对手术室进行查点时, 部分护士责任感较差, 查对清点器械、纱布等物品时不认真, 导致纱布、器械等医疗用品可能在患者体内遗留;在帮助患者摆放体位时不正确, 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2];为医生传递用品及器械时不够熟练, 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 (3) 部分护士忽视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 填写不认真, 甚至出现涂改、少记、漏记、出入等现象, 导致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出现。 (4) 护患沟通欠缺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 不同患者文化水平不同;手术室护士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 情况较为紧急, 语气可能较急, 导致患者家属出现不被尊重感, 导致纠纷的出现。 (5) 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设备、基础用品较为陈旧, 导致手术室操作效果较差, 同时存在一些意外及不安全隐患。

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纠纷中存在的问题, 本院通过以下对策进行防范: (1)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巡回护士要立即建立记录本, 对手术中使用的药物种类、数量、皮试结果等进行认真核对;在麻醉时严格按照麻醉师医嘱进行, 完毕后在记录本上填写自己姓名, 麻醉时间等[3]。 (2) 术前医护人员检查器械、设备, 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手术中器械及物品, 手术前严格查对物品数量、种类, 手术完成后进行二次查对, 同时医生也要检查患者体腔、切口等, 避免异物残留体内;为减少切口暴露时间, 减少出血, 护士要熟练手术操作流程, 保证器械能够被及时递到医护人员手里, 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3) 医院加强对护士的宣传教育, 增强其法律意识, 同时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护士, 强化其责任感及服务意识;同时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将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等告知患者;将治疗收费情况告知患者, 保证透明化, 减少经济纠纷的产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 (P<0.05)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 总之, 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增强法律意识, 尽量减少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 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 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 将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16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参考组, 观察其护理纠纷发生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纠纷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意外伤害、护理记录失误、语言不当、交叉感染、操作不当等均是导致患者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3.4%, 参考组患者手术室纠纷、投诉发生率为13.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结论 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端正服务意识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的出现, 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凤英.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重庆医学, 2012, 41 (31) :3349.

[2]王怡.急诊护理实习带教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重庆医学, 2010, 39 (16) :2149.

篇4:临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18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现将临床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将护患纠纷的发生降到最低。

原因分析

护理工作不到位,服务观念不强:年轻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奉献和慎独精神,工作应付差事,以完成工作为目的,缺乏责任心,耐心,态度冷漠。对患者的需求不能及时解决,行动迟缓,如更换液体不及时。

业务技术水平低: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专业技能不扎实,遇到情况不能独自做出正确判断,易引发护患纠纷。

护患沟通不畅:护士忙于繁杂的护理工作,与患者交流时间少,护士的言行、举止不当,如语气生硬,态度冷谈,告知行为不规范或健康教育不到位都有可能产生纠纷。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记录随意性较大,回顾性记忆记录内容不全、不及时,漏写、涂改等均易引发纠纷。

社会心理因素: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人认为在医院也是一种消费,认为消费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服务,消费了就要有满意的答案,否则就要求赔偿来解决问题,在这种心理下增长了人们的纠纷意识。

各项检查治疗流程复杂,收费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环境、疾病治疗情况不了解,各部门缺乏相互的配合、沟通,造成患者及家属往返、等候,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导致纠纷。

对策

规范职业行为,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的形象在护患沟通中起重要作用。要求着装整洁,注重言谈举止,不要动不动就把“对不起、我很抱歉”。这句话挂在嘴边,针对患者的质疑张口就道歉,等于把自己置于患方的对立面,应站在患者的一边,换位思考,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取得双向合作。

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及技能训练:加大“三基”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症状、治疗、用药、护理,用过硬的知识和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增强服务意识:在临床工作中,也许数次、数十次地被患者或家属传呼,而实际上患者的病情没什么变化或不需要我们进行处理,但不要麻木,不要倦怠,也许下一次传呼,病情就有实质性的变化。千万别草率说句没有事、不要紧打发了事,不耐烦的一句话,可能会酿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护士,讲解疾病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指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多深入病房,及时找患者及家属沟通,将不满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注意交流技巧,讲究沟通的艺术: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尽量掌握患者的各种情况,清楚地了解什么内容是患者所需要的,患者能否理解,能否接受,要适时适地,适病情进行沟通。可以利用更换液体、治疗时,经常与患者交谈,多用委婉商量的语气,常用“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正确使用微笑语,和礼貌用语结合在一起,从视觉和听觉上传递真挚的情感,增强沟通效果。简短的问候、赞美,使患者感到亲切,消除了紧张陌生感。通过交谈,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的信息,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挑剔的患者及家属,对家属的抱怨、迁怒、疑问要及时给予合理解释。对某些无理要求,要坚持原则,避免与其正面冲突,站在患者的立场,来判断自己如何帮助他们。尽量减少或消除其过激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努力化解矛盾使纠纷降到最低限度。

加强防范意识:认识工作中的潜在法律问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防止由于疏忽、不慎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严格遵守《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加强学习,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以保证护理记录书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必须做必要的解释,特殊检查和治疗,有创操作,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让其签字,严格执行医嘱,认真查对,严格保护患者隐私。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患者住院后的各种检查均由医护人员陪同下完成,患者对费用产生的疑问,护士要耐心解答。注重维护患者权利,注重诚信服务,坚持合理收费,保护患者利益,减轻其负担。

敢于面对不回避

如果出现医疗纠纷,护士首先要稳定情绪,冷静判断,如是护理人员的过错,应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化解矛盾。如出现非过失性纠纷,要敢于坚持原则,对患者的无理要求耐心解释说服,及时采取正确的取证措施,以作为处理纠纷的依据。发生纠纷要先行报告,一般情况下应首先报告护士长和主管医生,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态度要真诚,以理服人,防止事态激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律观念和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及管理对策。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护理纠纷是因为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发生的纠葛,对过失等有不同看法,在未作出结论之前,称之为护理纠纷。护理

纠纷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面临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有效地预防护理纠纷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抓住工作的重点,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大风险上,将工作方法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防范。为了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安全。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以达到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篇5: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摘 要】目的:为了研究在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把我院中一年里收治的50例儿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护理结果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每组25例,对满意组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不满意组进行常规性护理,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儿科护理中纠纷的发生率,结论:从临床治疗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儿科护理的纠纷发生率有直接的联系,各医疗单位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纠纷原因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医疗科学技术也随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医疗事业这类行业的风险比较高,对于医疗单位来说,儿科护理所承担的风险最大,因为,与成年人患者相比较,儿童患者更具有特殊性,比如其身体机能比较弱、语言不能够表达清晰以及检查的过程也比较困难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和护理方面对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无论在进行医疗护理时,出现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相关的纠纷,在临床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引起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产生不满意情绪,从而导致护理纠纷,尤其在对幼儿进行护理时,由于服务对象是小儿,生命比较脆弱,疾病常带有来起病急、势凶猛、病情变化较快和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与此同时家属对儿科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以患儿为中心,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护理方面的纠纷,确保护理的质量和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秩序,是护理者当前遇到的又一个新课题。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医疗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都在不断地快速增长,其中,儿科护理的医疗纠纷较为明显,但是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各种各样问题和麻烦,同时也会对医院和护理人员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不仅耽误开展正常的工作,还会造成不良的医疗气氛,所以,对幼儿患者进行怎样的护理,显然已经成了目前儿科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对我院20出现的50例在进行儿科护理是产生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性资料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院我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儿科患者,将50例患者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年龄在3岁至9岁之间,平均(4.25土0.33)岁。其中,有18例患者发生护理过程中的纠纷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而引起的护理纠纷有9例,因为技术差而引起的有4例,因为收费问题而引起的有2例,最后,因为少量的患儿家属自身引发的纠纷有3例。

2.2 护理方法

我们对满意足采取了全面而综合的护理措施,挑选护理技术熟练、态度热情和护理技术高的护理人员,组成综合素质高的的护理队伍,对他们进行严谨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加强和患儿家属的交流与沟通,综合考虑家属感受,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密切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效避免长期存在的护理缺陷问题。对不满意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有规律地检查并记录患儿的病情。

三、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满意组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不满意组,只有2例发生了医疗护理纠纷,不满意组的25例患者,有15例发生了护理纠纷,这大大降低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四、讨论

4.1 发生儿童护理纠纷的原因

因为儿科护理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并且患儿年龄较小,身体素质相对成年人较差,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的关系也转化为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关系,又因为目前的患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属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增加,期盼也增加,同样也期待着更高的护理要求,不管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之间发生矛盾,那么,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静脉穿刺技术的先关因素,因为患儿皮肤比较娇嫩,如果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发生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向外渗出,导致出现头皮局部红肿,没有及时检查以及和护理质量相关的因素;服务态度和高职不到位的相关因素;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服务意识和患者的期望值的相关因素等。

4.2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做到“一针见血”,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尤其是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关系;建立一日清单发放、签收制度;把患儿当作护理的中心,合理更新护理的观念,而护理的管理者需要根据幼儿患者的特点,增强护理管理,完善并落实各项检查,要着重检查对危重患儿的护理质量,在对待护理纠纷时,要做到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在进行处理时,要保持冷静理智和客观的态度,积极地解决,以组织其恶性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纠纷。总之,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护理人员,我们都应该正确对待儿科护理中的细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2年第16卷下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21-4937.

[2] 邓子平.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373.

篇6: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i)91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161—0

4医患关系本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

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

院。然而,近年来医患纠纷案件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

势。而发生

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取550

万余元天价医药费的事件,在充分暴露医疗卫生体制

弊端的同时,显然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此,笔者

对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十多年来审结的48起医患纠

纷案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寻求解决医患纠纷案

件增多的对策。

一、丰县人民法院1996年来审理医患纠纷案件

统计情况

· 161 ·

· 医疗纠纷与诉讼·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法院审理的医患纠纷

案件基本上是逐年递增.尤其是2001年以来,这一趋

势更加凸现。2001—2005年5年间医患纠纷案件数达

到34件,是此前1996—2000年5年间案件数(3件)的ll倍之多。2006年1~6月又结案ll件。医患纠纷案

件的增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的医患关系究

竟怎么了?它有什么特点和原因?如何有效地预防和

遏制医患纠纷案件的发生?

二、当前医患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通过翻阅48起医患纠纷案件的卷宗并进行分

析,可以看出当前医患纠纷案件有以下主要特点。

1.患者法律意识增强,案件数量逐年增多 2000

年以来此类案件每年都要上升,说明患者从以前习惯

性找医院私了或忍气吞声发展为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其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2.医院败诉的多。48起案件中,除1件移送、3件

驳回患者起诉或者诉讼请求外,其余44起案件患者

均获得了赔偿,即医院败诉的比例为91.67%。

3.患者索赔的数额盲目攀高,与获赔数额往往相

差过大。据统计,48起案件中除1件涉及医疗服务纠

纷外,最少的索赔6 177元,其他案件标的额多数在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最多的竟达到256万元。但在44起患者获得赔偿的案件中,法院支持的赔偿数额有

7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20%以下,30件为患者诉讼请

求的20%~30%,6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30%~60%,1件为患者诉讼请求的72%。

4.医患矛盾对立突出,案件审理难度大。由于患

者往往出现伤残甚至死亡,易引起医患之间的对立,尤其是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双方的矛盾冲突更加尖

锐、激化,导致法院不得不考虑息诉止争、缓解当事人

上访。48起案件只有3件调解结案,且有40件适用普

通程序审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5.涉诉纠纷表现形式多样化。包括输血感染、手

术失误、孕妇分娩引发伤亡、延误诊断时间等原因,以

及因误诊、漏诊等引发的纠纷,另外还有患者要求复

制病历资料遭到拒绝而起诉医院的案件。

【作者简介】刘秋苏(1976一),男,汉族,江苏丰县人,大学学历,现任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四级法官,研究方向:民事、行政

法律。tel:+86—516—85689587,e—mail:l_ qiusu@ 163.eom。

· 162 ·

三、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原因分析

1.医患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是医患纠纷案件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方和患方之间普遍缺乏沟通、理解

和信任。医方较多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能将病情、治疗

手段等及时告知患者及其亲属,导致患方的知情权、选择权难以实现,而患方对医方也缺乏理解,不了解

医学的复杂性

2.医疗不规范和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发

生医疗损害,使医患纠纷案件增多。如医方违反操作

规程、相关手续不齐备,或手术前不将医疗措施、风险

等如实告知患方,或对并发症防范意识不强,或医护

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服务态度恶劣等等,都会使双方

产生矛盾。

3.患方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及维权渠

道的畅通,也使得医患纠纷案件不断增多。2002年9

月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允许患方复印

病历等规定,以及法院在审理中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

则.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患方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一条

相对畅通的途径,使医患双方地位更加平等。

4.患方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期望值过高,一旦达

不到其预期目动辄就起诉医方。由于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疾病的千差万别,治疗中

不可

避免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不少患者视医患关系

为消费关系,认为自己是“上帝”,过分强调自我权利,对治疗结果抱有太大希望,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恶

化,达不到其预期的效果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从而

诉至法院要求医方赔偿损失。如48起案件中就有

3起案件患方因自身原因导致病情恶化而起诉医院,结

被法院驳回起诉或诉讼请求。

5.医疗费用的日益增长与百姓收人之间的矛盾是

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又一个导火索。目前大多数医院

是公益医院,但由于政府对医疗事业投人较少,相当

多医院正常运行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这

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或多或少注重经济收入,从而增

加了群众负担,又激化了本来就紧张的医患矛盾。对

于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后患者又出现伤残或死亡,患者

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促使其产生从医疗

机构“弥补”一下损失的可能,从而加剧医疗纠纷。

6.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不客观、不全面的报道,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是引起医患纠纷高发的又一诱因。新闻媒体对医生这个行业的风险宣传不

够。社会舆论往往同情患者,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

较易被忽视。医方的权益没有得到公正、合理的维护,动辄以损害医方的利益来平息医患纠纷,一些得不到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3期)

满意效果的患方往往以为有社会舆论的支持和新闻

媒体的同情,就会将医院告上法院。

四、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2000年8月18日,原告刘某因身体不

适到被告某医院治疗,诊断为结肠癌。手术中发现是

肠套叠.改行套叠复位回盲固定术,诊断为淋巴结慢

性炎.10日后出院。2001年8月、2002年5月、7月,刘某又3次入住医院,均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然而

在2002年9月的一次ct检查中,刘某被告知患有结

肠癌,她即赴南京求治,经南京军区医院进行病理检

验.结论为非霍杰金恶性淋巴瘤,并进行7次化疗。

2004年3月.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医院

因技术水平原因,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属误诊,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刘某将医院告上

法院,索赔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256万余

元。

丰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患病后到医院就

诊,双方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刘某被误诊误治

是事实。医院将恶性淋巴癌误诊为淋巴结慢性炎、粘

连性肠梗阻治疗,贻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应承担民

事责任。刘某身体存在恶性淋巴瘤是主要原因,误诊

只是导致其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对其身体健康的损害

是次要原因.医院以承担45%的责任为宜。法院据此

判令医院赔偿刘某医疗费等经济损失62 674.68元。

宣判后,双方不服判,均提起上诉。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医院将患者

恶性淋巴癌误诊为淋巴结慢性炎、粘连性肠梗阻治

疗,错误认识病情达两年之久,严重贻误了患者的最

佳治疗时机,致使患者发展为恶性淋巴瘤晚期,治愈

难度加大,存活率降低。根据目前的医疗文献,恶性淋

巴瘤的治愈率在20%至60%之间,但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故医院对刘某误诊的过错行为对

其治疗有较大影响,对损害后果应承担主要责任

(75%)。由于刘某恶性淋巴瘤疾病源发于自身,且此疾

病是疑难病症,具有相当的侵害性和难治愈性,故刘

某应自负30%损失。二审法院终审判令医院赔偿刘女

士医疗费等经济损失99 301.80元。

评析:医院误诊应当承担责任,但患者索赔的数

额盲目攀高,获赔比例仅为3.88%。

【案例2】2002年12月22日,彭某因与他人发

生交通事故受伤,住进医院,诊断为左股骨骨折、头顶

皮肤挫裂伤及皮下血肿、脑震荡。后医生对彭某施行

了切开复位内定手术,将两根髓内针在髓腔内套叠固

定。12天后彭某出院。医生在医嘱中载明:院外抗炎治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疗.术后2周拆线。卧床休息2月,定期摄片复查,门

诊随访。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间,彭某先后5次

在医院做x线检查,前4次均提示骨折线可见,最后

1次显示:患者左股骨中段骨折术后,局部有明显骨痂

生成,骨折线基本消失。随后彭某在另一家医院拔除

髓内针。由于走路跛行,彭某怀疑医院存在医疗不当

行为。遂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医院赔偿护理费、误工

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经济损近

4万元。经法医及医疗专家测量鉴定,彭某的左下肢骨

折治疗后,较右下肢缩短3厘米,已构成十级伤残。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彭某因车祸人住医院治疗

后.双方即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院有义务按

照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

范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应尽到充分谨慎、积极注

意的义务。彭某手术后左下肢缩短3厘米,明显不符

合股骨骨折复位标准,存在人身损害的事实;并且从

2002年l2月手术开始到2005年3月骨折线基本消

失并拔除内套叠固定物髓内针结束长达27个月,超

出正常8个月的愈合期达l9个月,延长了患者的病

程.按照过错推定原则,应当认为其行为符合民事侵

权的构成。彭某系车祸后骨折手术,其自身伤病是不

当医疗行为造成左下肢缩短3厘米的前提原因,且未

按出院医嘱定期摄片复查,未能尽早发现迟延愈合,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亦有一定过错,故应减轻医院的民

事赔偿责任。综合本案实际情况,医院以承担70%的赔偿责任为宜。法院遂判令医院赔偿彭某误工费269.10元、护理费5 269.10元、残疾赔偿金6 655.60

元、残疾用具费3 500元、交通费95.20元、精神损害

抚慰金l 400元,各项经济损合计22 189元。

评析:医院注意义务不够.导致赔偿结果发生。

【案例3】2003年初单女士身体不适,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手无力、下肢发紧等症状。1月12日

住进沛县某某医院,经诊断为颈椎病、脊髓交感神经

混合型。该医院的医师与某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

施某联系行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当月

14日上午10:30至12:30,由施某主刀,某某医院医生

刘某某、郭某某作助手为单女士实施手术。手术完毕

后.单女士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经抢救恢复呼吸,但

仍神志不清,四肢抽动。次日8时许,某某医院将单女

士转院治疗。经徐州矿务局总医院诊断,单女士为缺

氧性脑病,伴有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以后的治疗中,单女士长期鼻饲流质、气管切开、保留导尿.

存在意识障碍,对光、声痛有反应.不能用眼睛及其他

感情反应作答.对熟人、朋友的言语无反应.大小便不

· l63 ·

能自理。经某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某

某医院超越国家规定的手术范围.手术环境不具备行

该类手术的条件,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抢救措施不力,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属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应

负主要责任。经鉴定。单女士的损伤为一级残疾。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单女士患病到被告某某医

院住院诊治,确诊后医院会同外请专家实施手术.双

方已形成医疗合同法律关系,医院应按照医疗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的要求为单女士治疗。医院不具

备手术环境、术后抢救措施不力的过错行为使单女士

身体受伤害,发生医疗事故,导致单女士一级伤残,应

承担主要的侵权责任(80%)。法院据此依照《民法通

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判决医院赔偿单女

士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

l 6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240 136元;并自

2004年8月之后每l2个月为一时间段赔偿单女士继

续治疗期间的基本医疗费、护理费、住宿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合计96 171元,直至其治疗终结为

止。

评析:医院违反操作规程,术后抢救措施不力.理

应承担责任。

【案例4】2005年6月8日,周某某因发热、咳嗽

而感到胸闷,到医院住院治疗。医生初步诊断为右肺

阴影待查,疑为肺炎或者肺占位,暂给予抗细菌、抗病

毒治疗。后又多次复查确诊为肺炎。7月22日周某某

好转出院。周出院回家几天后,又感到身体不适,于8

月23日前往徐州市铁路医院诊治,经ct检查,疑为

肺肿瘤。9月6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肺肿

瘤晚期。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周某某到医院诊治,双方建

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周某某有义务支付医疗费,医院有义务按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

对患者诊断治疗。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已尽到积极注

意义务,其医疗行为无过错。医院未查出肺肿瘤,系疾

病的发展转归情况影响疾病的发现与治疗。周某某现

确诊为肺肿瘤.系其自身存在疾病,而非医院误诊导

致的结果.故医院不承担责任,遂驳回其诉讼请求。

评析:患方对疾病的治疗期望值过高,过分强调

自我权利 病情达不到目的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其实

是疾病的发展所然.结果诉讼请求自然得不到支持。

五、解决医患纠纷案件增多的对策

1.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关系紧张是没

有赢家的对立.对医方、对患方双方都不利,但在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建立健康、· 164 ·

和谐、良性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换位思考,增进相互

理解。医方作为主导的一方,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

权和选择权.履行治疗告知的义务,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增加医患沟通.引导双方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

向双赢。患方也要理性看待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

险和误差.尊重事实和法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化解医患纠纷的关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遏制医患纠纷案件的渐增势头。

2.医院要完善医疗管理体制,尽力化解医患矛盾。

医院要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规章制度建

设.用制度和法律规范医患双方之间的行为.并不断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以

救死扶伤为天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医疗管理制

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办事,时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

识。要建立患者查阅和复印病历制度.让患者随时能

够查阅和复印自己的病历材料。另外.一旦出现医疗

纠纷.医方要积极主动地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防

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既不能回避矛盾.又要站在患

方的立场考虑。

3.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针对一些

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严重侵害患者利益的现象.政

府应当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整顿医疗

价格秩序.促使其规范诊疗行为,推行价格和收费公

· 医疗纠纷与诉讼·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开.增强透明度.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权益。要建立

政府、行业、群众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医院提高服

务质量。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应公开曝光.并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直至

刑事责任。

4.强化社会舆论的引导,正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

与医疗行为所固有的风险性。新闻媒体在报道医患纠

纷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并要大力加强对医疗卫生行

业的高风险性的宣传和引导,医院也要加强自身宣

传,使群众增强对医疗行为高风险的认识,从而沟通

和融洽医患双方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案件的发

生。

5.加大医疗投入,建立医疗责任保险体系。医疗

机构承受的特殊职业风险日益加重.若任其发展必然

导致医患双方产生强烈的自卫防范心理.不利于双方

利益的平衡。因此,要加大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事

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医疗责任保

险体系,譬如建立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由医患双

方共同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合理分担医疗风险.从而

减轻医患双方的负担,这有利于医患双方利益的协调

平衡和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

篇7:有关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导致民间矛盾纠纷数量迅速增加,给社会稳定以及公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如何妥善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纠纷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五印乡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和特点

(一)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通过社会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卫辉市16个乡镇因邻里琐事纠葛、土地征用、宅基纠纷等原因产生的矛盾纠纷多达到10余种,其中宅基纠纷占25%、土地征用引起的经济纠纷占13%、工程施工引起的纠纷占25%、邻里纠纷占27%、婚姻家庭占6%、其他占4%,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牵涉范围涉及面广。目前,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层次性和普遍性,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个人与个人之间、村与村之间、个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或多或少均有矛盾纠纷存在,关系着两个甚至多个群体的共同利益,涉及范围广,解决难度大,致使依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彻底解决,必须依靠多个部门协同处置。

(三)矛盾隐患极易形成。邻里之间小摩擦、言语不和 等问题都可能引发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升级,而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互动交流日趋便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模式发生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趋突出,并形成一种潜在的矛盾隐患。

二、当前矛盾纠纷产生原因

(一)部分群众法律法规认识尚不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及注重民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群众的人权意识、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等方面要求随之提高。但由于受城乡分布不均,法律法规普及面及受众人群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的制约,使得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只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情况,便会以自身所认知的“法律”说事,一旦问题解决得不到自身认可,极易出现聚众上访、无理闹访等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传统道德约束功能呈现弱化趋势。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个别留守人员伦理道德滑坡,因赡养、抚养、继承等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也大量涌现,以及目前社会出现人际关系淡漠、个体受利益驱动和婚 外情等因素引发矛盾的情况较为突出,甚至导致命案发生,造成邻里关系日益紧张。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尚未完善。因现行调解体制尚未形成“一盘棋”的总体格局,矛盾纠纷调解策出多门,村(居)委、乡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妇联、民政局等单位和部门,均有调解的职能与义务,极易造成各自为政,调解渠道“堵塞”的现象,导致部分矛盾纠纷久拖不决,初期并不明显、不太尖锐的矛盾纠纷,随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而不断升级,有的甚至转化为刑事案件,给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带来负面影响。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涉诉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信访申诉问责制》、《首问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及时给予解决,提高信访案件的处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同时,建立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人大、政府、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对涉及面广、当地影响大、情况复杂、矛盾易激化的案件,主动与各部门协调处理,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按照“求实、务实、抓落实”的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列入对部门、对民警的 综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民警提拔的重要依据,与晋级、奖惩直接挂钩,增加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感,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充分发挥基层民警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民警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力军作用,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基层一线力量。一是加强理论政治学习,提高整体战斗力。加强基层民警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使民警熟练掌握党和政府当前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会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良好的素质和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调解能力。组织民警学习《刑法》、《行政法》、《婚姻法》、《信访条例》等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聘请调解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专业人士给基层民警授课。不定期组织召开调处工作例会,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法律政策水平。三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涉及法律法规的矛盾纠纷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依法办案、秉公办案,把群众引入法制轨道来解决矛盾纠纷,避免因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爱民实践活动,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三)提升群众法纪意识和化解自身矛盾纠纷的能力。一是 宣传面进一步“拓宽”。充分利用集镇等人口聚居的特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邻里、土地以及经济纠纷;充分利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同时,加强对留守妇女、儿童的法制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宣传渠道进一步“畅通”。创新宣传形式,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和墙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送戏进社区、电影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娱乐方式,寓教于乐,既丰富了群众的政治、文化生活,又开展了普法教育。结合“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开展“民警送法进村进社区”活动。三是宣传效果进一步“务实”。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热点、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宣传,特别注重普及与群众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确保群众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切实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不同时期的发案实际,就当前高发案件进行提前预警,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强化多种形式的法制和安全宣传,确保取得实效。

篇8: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法律知识普及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 产科是医院中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 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远远大于其他科室。因此, 避免隐患的发生,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已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将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产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

1.1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从客观上讲, 护理人员在校学习和职业再教育中缺乏较规范的法律知识教育及相关要求, 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欠缺, 而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理人员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 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工作多方面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 无形中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 时有侵犯患者的隐私权或保密权的情况发生[1];由于产科护理工作比较特殊, 个体差异大, 病情变化复杂, 具有突发性等特点, 护士面对的更多是焦虑、虚弱的产妇和稚嫩的新生儿, 大量细心繁杂的服务性工作相对会更多;护理文件书写欠规范, 出现法律问题后, 常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 主动服务意识薄弱

护理人员态度冷漠, 责任心不强, 主动服务意识欠缺, 对病情估计不足, 认为无需呼叫值班医师而贻误了病情, 致使处理救治延迟, 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1.3 护患沟通欠缺, 解释不够

产妇分娩是个动态过程, 助产士对分娩知识宣教不够, 对产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解释不到位, 加上工作中说话不够耐心, 对待产妇不体贴, 缺乏沟通技巧, 讲话缺乏艺术性, 不注意说话的方式, 解释问题不能耐心细致, 刺激性的、不文明的、有失分寸的、过于通俗的用语都可能造成产妇的不满情绪。

1.4 操作技术不熟练

产科技术操作有其特殊性, 绝大部分为有创性操作, 且很多操作需要手法和经验灵活运用, 有些操作技术无法在直视下进行, 稍有不慎则影响到母婴双方安全[2]。年轻护士缺乏临床护理经验, 应急能力差, 尤其遇到紧急事件或抢救患者时表现慌张, 工作无条理, 使得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同时留下引发护患纠纷的隐患。

1.5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或违反操作规程

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操作规程, 最终造成过失性护理行为缺陷, 是引起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2管理对策

2.1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用法律来维护服务对象和自己的正当权益。规范病历文件书写内容, 并客观如实地记录;与患者间出现法律问题时注意客观证据的收集和自我保护, 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2 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及服务功能, 提倡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产科纠纷大部分是因为服务态度引起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常出现恐惧、焦虑、陌生与孤独, 甚至有悲伤情绪, 产妇宫缩痛不配合, 家属在外守候坐立不安, 工作人员紧张忙碌。护士若语言简单, 态度生硬, 很容易引起产妇及家属不满。因此, 护士要有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主动热情的接待, 耐心的安慰, 主动巡视、帮助、关心、体贴孕产妇, 认真观察病情, 按时用药, 准确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有利于预防护患纠纷。

2.3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技巧有助于化解矛盾。因此, 要经常了解产妇的各种需求, 并提供满意的服务, 及时提供产程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信息, 使产妇了解自己的情况和护理过程, 而且对意外情况有思想准备。护理人员要用爱心、精心为产妇服务, 以耐心、真心与其沟通, 让其从一言一行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的诚心, 避免或减少纠纷发生。

2.4 加强产科业务培训, 提高助产技术水平

产妇的病情变化快而且急, 从而对助产人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 业务知识缺乏, 对孕产妇的情况观察缺乏预见性, 是一些医疗纠纷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求产科护士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特别是助产人员对产程的发生、发展、观察、处理及相关知识一定要熟悉掌握, 每项观察指标及处理程序都不能疏忽大意, 才能发现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因此, 要加强对护士,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提高护士医疗护理技术。应特别重视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识别及处理, 严密观察产程, 严格掌握产科手术适应证, 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技术, 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母婴安全[3]。

2.5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减少产科护理纠纷的良好保证。因此, 要强化规章制度管理, 强化法律约束, 要求护士、助产士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交接班制度, 在交接产妇时, 一定详细交接其当前情况, 如胎心音、宫缩、破膜、宫口扩张程度, 先露及一般情况, 以免因不了解情况而延误处理时机。做好详细护理记录, 各项记录要准确、及时、简练清晰, 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主观臆造、删除或撕毁。护士长通过检查、督促、控制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隐患, 预防和减少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揭兴钰.产科护理纠纷的防护及管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2007, 23 (18) :789.

[2]阮菊意.产科护理纠纷管理工作探讨[J].医药管理杂志, 2008, 16 (6) :467-468.

上一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下一篇:网络销售怎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