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2024-04-11

《数学思考》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教师:宋俊阳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执教的内容是《数学思考》第一个内容“几个点可以练成多少条线段”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记录、归纳,得到解决“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类问题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前三分钟我采用故事导入,教会学生比较长的连续自然数的加法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规律性能解决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导入我创设握手的情境引发思考,20个人每两个人要握一次手,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的问题,让学生感觉问题比较复杂。从而引入课题,并出示标杆题,让学生解决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的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来寻找规律。在寻找规律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动手,让学生发现去画比较麻烦,也不容易看懂,从而再次化难为易,从两个点开始寻找规律。学生通过填表观察每增加一个点后增加的条数和总条数数字间的规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出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然后再进行类比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从而再回归到课前握手问题。学生很快就能用寻找到的规律去解决这个问题。拓展延伸部分我选用了教材练习,让学生去自主寻找规律。拓展学生思维。

二、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1、课前准备任不够充分,在重难点突破时,方法单一。在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未得到好的培养。让学生动手、讨论不够充分,如在作图时,教师怕学生操作过慢影响教学时间,因此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体验。再如寻找规律时,学生讨论时间过少,引导不够,导致讨论后认没有好的结果。

2、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课前我计划让学生观察表格,从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去验证。结果在引导填表操作时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去做,结果在合作时没有明显的效果,导致讲解点拨过多,学生合作能力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3、作业设计单一,贴近生活的较少。本堂课我已解决20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几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的问题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可是像这类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如组织比赛,几个队参加需要多少场比赛等等,但我把思路放在了让学生明白复杂的数学问题要化难为易去寻找规律,导致拓展延伸时,不是此类规律的问题,学生就不能去解决。同时也导致此类问题巩固不到位。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前准备。在课前的准备除了熟悉好教案,更应该注重细节问题。如这个问题学生能否回答,这个活动学生操作是否有利,能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等等。细到小黑板放在什么位置,小黑板是否有错别字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注意,上课时才发现后则会影响到这个课堂的流畅性。

2、加强对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课堂实践,在实践中,紧紧围绕核心理念。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教案,课前进行二次备课,课后及时撰写教后反思。不断总结得失,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多钻研教材,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为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组织好的学习活动,让枯燥的课堂通过活动活跃起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我在课堂教学能力上又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议课时各位教师的意见及建议,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课堂效率。

2012年4月27日

篇2:《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习水县习酒镇中心小学

肖世达

一、教材简析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的一个内容。在本套教材的各册内容中都设置了独立的单元,即“数学广角”,其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专门安排了《数学思考》的小节,通过4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本节课是教材中的例1。例1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一般化的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二、教学成功之处

1.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历程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运用这一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找规律——数线段”的探究过程,再回归生活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经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导入环节时巧设握手游戏,紧扣教材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兴趣。任意点6个点,再将每两点连成一条线段,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这样在课前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拓展提升,最后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简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1.课前准备仍不够充分,练习内容略多。在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未得到好的培养。让学生动手、讨论不够充分,如在作图时,教师怕学生操作过慢影响教学时间,因此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体验。再如寻找规律时,学生讨论时间过少,引导不够,导致讨论后结果不够好。

2.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课前我计划让学生观察表格,从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去验证。结果在引导填表操作时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去做,结果在合作时没有明显的效果,导致讲解点拨过多,学生合作能力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改进措施

1.加强课前准备。在课前的准备除了熟悉好教案,更应该注重细节问题。如这个问题学生能否回答,这个活动学生操作是否有利,能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注意,上课时才发现后则会影响到这个课堂的流畅性。

2.充分听取听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课后及时撰写教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不断总结得失,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多钻研教材,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为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组织好的学习活动,让枯燥的课堂通过活动活跃起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篇3: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反思性学习呢?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探索性,即在考查学习活动的经历中探究问题的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并在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之外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动,不断提出问题、发现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方法。

反思性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反思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大有可为。在概念教学、解题教学、阶段性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机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逐步地、长期持久地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引领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引领学生不满足于常规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善于在学习中质疑;引领学生进一步检查审题是否谨慎,指向、目标是否正确,有没有忽略特殊情况、忽视隐含条件,思维是否简捷,从而总结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技能技巧以及经验教训,弥补不足,优化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真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理性思维的魅力,激活自己的智慧,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通过学生写反思日记实践反思性学习

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过程是在内化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反思性数学学习的重要体现。数学日记的内容包括每日学习总结,单元、阶段总结,见解独到的体会或感悟等。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较好地实践反思性学习,这是因为:单纯通过数学作业获取学生数学学习的反馈信息,评价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程度和水平,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加上当前存在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有抄袭现象,导致信息一定程度的失真。“数学反思日记”中所记录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学习中的体会、疑惑以及通过这样一个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推理的机会获得对某一问题解决的独到见解,学习方法的运用和调整等,这就大大增加了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多样性。从中教师获得关于学生思考的信息,感知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起点、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反思性学习还是一种依赖团体合作学习的个体活动

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自主的、开放的、执著的心态,同时也要求他有平等、合作、信任的环境。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反思性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他人指点或与他人合作探讨,会加深理解,反思的效果会更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反思效果。

篇4:中职数学课堂开展反思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经验教学;反思教学;生本教育;建构主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叶澜教授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笔者铭记于心,并以此为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开展反思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反思教学符合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就是要遵循人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学"出发进行教学。通过人们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发现,人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重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在经验教学中,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它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主动"学"的过程。学生通过被动地听,理解,记忆来学习新知识,有悖于人学习知识的自然规律,这也是造成许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相比于 "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更能突出它的优势。因为"反思教学"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背后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从"经验性教学"转向"反思性教学",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老师表演的场所,教师的"教"起到"组织,辅助,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灵魂,反思教学是符合生本教育教学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中职课堂进行反思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知识结构比较零散,但思维跳跃性较强,教师的"教"需要更具艺术性。课堂教学中,从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这种沿着"问题——探究——结果——实践","新的问题——新的探究——新的结果——新的实践"的教学就是反思教学,反思教学从学的效果追求入手,思考学生应有的学习行为,再从学习行为思考应有的教的行为,这种"反思教学"的教学方式更能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接受能力。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从经验性教学转变为反思教学,能使中职课堂更生动,学生更能闪现思想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反思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有效学习,也致力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和追求。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反思教学是教师对过去教学过程的回头审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进行批判性考察,以一种"研究"﹑"探讨"﹑"思虑"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反思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在创造中会感到快乐,思想在反思中得到锤炼,反思能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三.中职数学课堂中开展反思教学的实践

笔者认为,"反思教学"应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下面以《函数概念》的教学为例:

教学内容分析:函数是一个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尤其对中职学生更加困难。

下面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新概念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下面是经验教学与反思教学的比较。

教学后反思:在函数概念教学中,笔者通过挖掘身边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自由分组的过程中,通过找自己与组名的对应关系就学习了新概念,课堂围绕学生活动,自主探讨来开展,符合生本教育教学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参与探讨的积极性很高,概念教学的难点很快被突破,教学效果明显 。

四 中职数学课堂进行反思教学的策略

通过对前面教学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反思教学的课堂是充满问题和思考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值得我们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开展实施。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反思教学,笔者试从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等方面分析归纳一些反思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前反思为课堂教学的建构作准备

教学前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确定等方面进行反思 。

1.对教学目标设立的反思

(1)教学目标是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

在经验性教学中,教学目标通常是围绕教师的"教"来设立,老师制定好给自己看,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般也不会特意告知学生。这样往往会出现学生上完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我们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时,要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制定的,学生是否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2)教学目标表述是否清晰具体

教学目标的表述通常用"理解……知识""掌握……内容""培养……能力"的句式。"理解","掌握","培养"这些词语是比较抽象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不一样,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理解呢?这样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对于学习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学目标有"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力不可能在一两节课内完成,"培养……能力"是一个比较空泛的教学目标,如果改成"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这样的教学目标比较具体,学生容易明确学习内容,在学习中自然用到用图形学习性质的方法,数形结合能力自然形成。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学内容应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

(2)教学重难点把握是否恰当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关键的是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中要体现教学重难点,并且要反思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常的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如在教学实例1中,是通过学生对分组活动的思考来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的。

(二)教学中反思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教学中反思也就是在"行动中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可以及时地对课堂进行调控。

1.对不可预测情况的调控

课堂不是按照教师事先的预想而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要能够很好地处理突发问题,快速作出调整反应。有时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在反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很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了。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学生沉默的状态或是茫然的神情,那就说明课堂教学出了问题,老师就要开始反思了,是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不够用,还是教学方法方式上出了什么问题,这时老师就要及时作些教学上的调整了。

2.课堂时间管理调控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但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学习任务安排是否合理,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学习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怎样解决,如果出现学习滞后怎么补救,怎样调整下一步学习进程等,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对课堂时间进行管理调控。

3.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生本教育观的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会更多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模式,而各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以活动课形式进行)的优点是学生可以讨论,课堂气氛好;缺点是小组中总是只有一部分人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中,其他人没有兴趣参与讨论,他们会趁机说小话或是玩手机。

自主学习方式一般是在老师下发学习指导书后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优点是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些学习任务,他们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做题,他们要调动自己已知的知识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缺点是独立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没有讨论的氛围,有些学生遇到问题不主动问老师或是同学。

教学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反思内容可以包括:是否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在自主学习方式中有没有关注中差生的学习参与情况,有没有采取相应的分层目标学习机制,等等。

(三)教学后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

有效的教学效果体现为有效的学习效果,结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教师在教学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回忆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策略等方面逐一思考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重视教学反思的撰写,以教学反思策略反思教学

教学反思是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反思以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为依据,在反思后拟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以教学反思策略反思教学,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推进剂。教学反思可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去写,比如写成功之处,或写不足之处,或写教学机智,或写学生创新,或写再教设计等。

3.有意识地积累,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

反思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要能有意识地积累和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纸质教材(比如校本教材),课件,案例,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是反映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材料,是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财富,对反思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教学可以使教师进入一种不断探索﹑批判和创造的教学方式中,以研究的心态和研究的策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活动。反思教学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3] 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所以,针对上面的情况,再加上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身就是个难点,如果教学起来相对单独较大,这个内容就应该一一的复习,尤其像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法,这两种方法重点复习一下。还有刚学习的抽屉原理,也是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再重点复习一下。还有找次品问题也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一是回顾复习一下课本,二是记一下规律。还有烙饼问题也还是比较麻烦,当时讲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所以再回顾一下记忆一下规律。还有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一端栽树,两端栽树和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课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像搭配问题算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三件上衣搭配两条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这样的问题所有学生基本都没有问题。还有排列组合的题目学生只要细心一些也问题不大,一般是打电话问题,只是组合问题,不用考虑顺序问题。但是几个人排队照相问题就要考虑顺序问题了。

篇6:《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数学知识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本节课教师注重渗透由难化易的数学思考方法,在教学例1时,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的过程,随着点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学生经历丰富的连线过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次增加的条数就是点数(n-1)。

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生活。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应用技能及创新精神。在教学例题时,我采用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之后,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之前发现的连线问题的规律,解决这道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学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上一篇:高二寒假作业专业课下一篇:洋高考:留学香港面试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