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

2024-04-30

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通用8篇)

篇1: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一)闽江学院 王慧 福建省学联

在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面向全省大学生骨干征集学习微作品。今天为大家展现的作品,来自闽江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王慧,深刻的感悟,美妙的文字源于内心的感触~~

习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时,针对闽东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况,写著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说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于此,我想我们也正在做一件滴水穿石的事情,并且不以其小放弃努力,更不夸其大邀功论赏,默默埋头,历经八年风雨,那就是我们的“暖风”。

“暖风”全名为暖风支教服务队,起初是闽江学院法律学子自发组织的暑期义务支教团队,这支不起眼的队伍,在高校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的浪潮中已连续八年深入宁德山区,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欢乐与温暖。很有幸的,我来到这么一个光荣的集体,受到师兄师姐为之勤勉奉献的熏陶,也去往山区,看望那里的孩子。

如今高校的社会实践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绝不乏众多的义务支教团队,但这些队伍总是带着一些质疑声出现。“你们能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什么?”“你们有怎样的资质为他们提供服务?”更有甚者,“你们不过是拿着学校的钱去旅游罢了。”我们去往大山的路途同样伴随着这些声音,而且在没有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也对自己保持怀疑。可是,真正的走进大山,看见孩子们欣喜的目光,那一刻就笃定的觉得,“这是来对了!”。

山里的孩子并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揭不开锅,温饱都还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看到的孩子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家庭不完整。有的孩子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见到父母,有的孩子父母因疾病双双离世,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抚育和村子的帮助下,吃饭不成问题,但教育及心理引导都跟不上。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极端倾向,在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习惯以暴力或其他形式放纵自己。我们虽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上的优势,但每年定期的陪伴,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疏导,都让这些孩子更多更好的接纳了我们,也接纳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孩子渐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也许我们的力量不如感动中国中的乡村老师,能送很多山里的孩子上大学,但我们每年暑期的到来,让他们能够享受知识与阅读的乐趣,感知自己美好的未来,已是我们滴水穿石中的小小一步。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所写,山区的基础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暖风”所秉承的一点坚持、一点服务,终将成为改变落后现状的一股韧劲。

习总书记之前在五四讲话中,向所有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提出了“八字真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的暖风正是笃实以行久的见证,八年来,无数激情迸发的法律学子抱着传递知识,传播理想的信念,去到宁德的大山深处。化困难为动力,真真切切的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最后,引用中青评论员的话,为文章结尾。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滴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暖风于心,笃实在行,希望暖风在不断吹拂山区孩子们的同时,也能托起青年学子笃实久行、诚恳奉献的风帆,让满载着青年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梦想的航船扬帆起航!

(作者:闽江学院 王慧)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二):摆脱思想贫困,做有为青年

总书记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30年前的闽东地区,存在着许多思想上贫困的问题:群众们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并且有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的观念。思想贫困导致闽东经济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文化得不到发展„„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到:闽东的贫困面比较大,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他提出头脑中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他带领干部们、群众们四面八方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他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摆正位置,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挖掘潜力,提出政策,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而后,明确的脱贫手段,让每个村民都有信心,积极投入,摆脱思想贫困。总书记团结带领闽东人民,开拓进取,致力于摆脱贫困,创造了丰硕业绩,闽东创造了“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如今的闽东散发着光彩,锦绣河山大放异彩,闽东经济高速发展,灿烂传统文化享誉国内外,人民生活安逸富足,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更是让全国人民深深敬佩。

这伟大的历程,让我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仍存在着思想贫困的不足,缺少应有的担当意识,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处处言难,不付诸努力,想起考研需要日夜苦读,便半途而废;想起就业难竞争大,便畏惧而不敢前行,自暴自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不改变,我们如何成长成才,又将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我们要自立自强,要有时代使命感,肩负起身上的责任,要摆脱思想贫困,做一个思想富足的有为青年,追求美好未来。

《摆脱贫困》书中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我深刻记得林跃鑫校长在2013年新生入学仪式上和我们说过:“宁德师院可能不能给你们像北大、清华那样的教育,但一定能给你们最合适的教育。”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的脑中。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梦想是前进的马鞭,是生活的动力。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有梦有目标,励志做有为青年,发挥青年人的力量。

做有为青年,我们要做到:

第一:敢于担当。担当是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观望者。责任心,是一种勇于将责任放在自己肩头的勇气;是一种意志坚韧而富有爱心的精神。如果一个人总是遇事推诿,逃避责任,那么与此同时,他就可能错过了成就事业的机会,担当和成功是相伴随的,是离开校门后有所建树的基本素质。才能做有为青年。

第二,勤奋学习。自觉地勤奋学习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非功利”的求学态度,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风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勤奋就是好学,是善于学习,一个善于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地训练自己,从而达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三,要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使遇到了麻烦,也只能算是“小烦”,如果被这些“小烦”就击退了,当然更不用说去承担更大的“烦恼”了。青年人更应该有一股蓬勃朝气,那是一种阳光的、向上的、不循规蹈矩的精神状态。

只要我们有思想,有志气,不怨天尤人;只要我们相信“人定胜天”,持之于恒,付出实践;只要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滴水穿石“的意志,直面困难,相信我们的梦、闽东梦、中国梦都将熠熠生辉。

让我们摆脱贫困,做有为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宁师青年强则闽东强,中国强。让我们秉承“使命、责任、追求”的校训,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本文作者:宁德师范学院 高惠芬)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三)一、就是要秉持实事求的指导思想

《摆脱贫困》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是习近平上任后对闽东九县展开实地调查后写的随感,文章开头用了大篇幅客观看待了闽东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况,“老,少,偏,岛,穷”精辟指出了闽东存在的经济发展劣势,而在客观看待自身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探讨出一条因地制宜的闽东“让羽翼丰满”的发展之路,书中指出的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指示至今对闽东发展仍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核心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保证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联。

二、务实,就是要有实干的精神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务实就是要“亲手下地锄”,用实干精神栽种希望的果实。习总书记“桥”与“路”的形象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共产党人就应该心甘情愿成为人民福祉的铺路石、搭桥砖,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在习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曾三次到闽东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下党乡调研考察,“群众的赞许最甘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群众路线,以务实的精神奉献闽东,感动闽东。“万丈高楼平地起”,党的事业还需要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努力奋斗才能继续兴旺。实干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工作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三、求真务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求真与务实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没有“求真”,“务实”就很可能走错方向;没有“务实”,“求真”只能是口喊口号。

篇2: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一)闽江学院 王慧 福建省学联

在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面向全省大学生骨干征集学习微作品。今天为大家展现的作品,来自闽江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王慧,深刻的感悟,美妙的文字源于内心的感触~~

习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时,针对闽东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况,写著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说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于此,我想我们也正在做一件滴水穿石的事情,并且不以其小放弃努力,更不夸其大邀功论赏,默默埋头,历经八年风雨,那就是我们的“暖风”。

“暖风”全名为暖风支教服务队,起初是闽江学院法律学子自发组织的暑期义务支教团队,这支不起眼的队伍,在高校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的浪潮中已连续八年深入宁德山区,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欢乐与>温暖。很有幸的,我来到这么一个光荣的集体,受到师兄师姐为之勤勉奉献的熏陶,也去往山区,看望那里的孩子。

如今高校的社会实践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绝不乏众多的义务支教团队,但这些队伍总是带着一些质疑声出现。“你们能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什么?”“你们有怎样的资质为他们提供服务?”更有甚者,“你们不过是拿着学校的钱去旅游罢了。”我们去往大山的路途同样伴随着这些声音,而且在没有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也对自己保持怀疑。可是,真正的走进大山,看见孩子们欣喜的目光,那一刻就笃定的觉得,“这是来对了!”。

山里的孩子并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揭不开锅,温饱都还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看到的孩子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家庭不完整。有的孩子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见到父母,有的孩子父母因疾病双双离世,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抚育和村子的帮助下,吃饭不成问题,但教育及心理引导都跟不上。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极端倾向,在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习惯以暴力或其他形式放纵自己。我们虽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上的优势,但每年定期的陪伴,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疏导,都让这些孩子更多更好的接纳了我们,也接纳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孩子渐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也许我们的力量不如感动中国中的乡村老师,能送很多山里的孩子上大学,但我们每年暑期的到来,让他们能够享受知识与阅读的乐趣,感知自己美好的未来,已是我们滴水穿石中的小小一步。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所写,山区的基础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暖风”所秉承的一点坚持、一点服务,终将成为改变落后现状的一股韧劲。

习总书记之前在五四讲话中,向所有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提出了“八字真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的暖风正是笃实以行久的见证,八年来,无数激情迸发的法律学子抱着传递知识,传播理想的信念,去到宁德的大山深处。化困难为动力,真真切切的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最后,引用中青网评论员的话,为文章结尾。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滴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暖风于心,笃实在行,希望暖风在不断吹拂山区孩子们的同时,也能托起青年学子笃实久行、诚恳奉献的风帆,让满载着青年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梦想的航船扬帆起航!

(作者:闽江学院 王慧)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二):摆脱思想贫困,做有为青年

总书记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30年前的闽东地区,存在着许多思想上贫困的问题:群众们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并且有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的观念。思想贫困导致闽东经济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文化得不到发展„„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到:闽东的贫困面比较大,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他提出头脑中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他带领干部们、群众们四面八方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他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摆正位置,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挖掘潜力,提出政策,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而后,明确的脱贫手段,让每个村民都有信心,积极投入,摆脱思想贫困。总书记团结带领闽东人民,开拓进取,致力于摆脱贫困,创造了丰硕业绩,闽东创造了“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如今的闽东散发着光彩,锦绣河山大放异彩,闽东经济高速发展,灿烂>传统文化享誉国内外,人民生活安逸富足,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更是让全国人民深深敬佩。

这伟大的历程,让我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仍存在着思想贫困的不足,缺少应有的担当意识,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处处言难,不付诸努力,想起考研需要日夜苦读,便半途而废;想起就业难竞争大,便畏惧而不敢前行,自暴自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不改变,我们如何成长成才,又将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我们要自立自强,要有时代使命感,肩负起身上的责任,要摆脱思想贫困,做一个思想富足的有为青年,追求美好未来。

《摆脱贫困》书中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我深刻记得林跃鑫校长在2013年新生入学仪式上和我们说过:“宁德师院可能不能给你们像北大、清华那样的教育,但一定能给你们最合适的教育。”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的脑中。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梦想是前进的马鞭,是生活的动力。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有梦有目标,励志做有为青年,发挥青年人的力量。

做有为青年,我们要做到:

第一:敢于担当。担当是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观望者。责任心,是一种勇于将责任放在自己肩头的>勇气;是一种意志坚韧而富有爱心的精神。如果一个人总是遇事推诿,逃避责任,那么与此同时,他就可能错过了成就事业的机会,担当和成功是相伴随的,是离开校门后有所建树的基本素质。才能做有为青年。

第二,勤奋学习。自觉地勤奋学习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非功利”的求学态度,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风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勤奋就是好学,是善于学习,一个善于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地训练自己,从而达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三,要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使遇到了麻烦,也只能算是“小烦”,如果被这些“小烦”就击退了,当然更不用说去承担更大的“烦恼”了。青年人更应该有一股蓬勃朝气,那是一种阳光的、向上的、不循规蹈矩的精神状态。

只要我们有思想,有志气,不怨天尤人;只要我们相信“人定胜天”,持之于恒,付出实践;只要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滴水穿石“的意志,直面困难,相信我们的梦、闽东梦、中国梦都将熠熠生辉。

让我们摆脱贫困,做有为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宁师青年强则闽东强,中国强。让我们秉承“使命、责任、追求”的校训,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本文作者:宁德师范学院 高惠芬)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三)一、就是要秉持实事求的指导思想

《摆脱贫困》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是习近平上任后对闽东九县展开实地调查后写的随感,文章开头用了大篇幅客观看待了闽东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况,“老,少,偏,岛,穷”精辟指出了闽东存在的经济发展劣势,而在客观看待自身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探讨出一条因地制宜的闽东“让羽翼丰满”的发展之路,书中指出的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指示至今对闽东发展仍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核心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保证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联。

二、务实,就是要有实干的精神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务实就是要“亲手下地锄”,用实干精神栽种希望的果实。习总书记“桥”与“路”的形象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共产党人就应该心甘情愿成为人民福祉的铺路石、搭桥砖,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在习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曾三次到闽东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下党乡调研考察,“群众的赞许最甘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群众路线,以务实的精神奉献闽东,感动闽东。“万丈高楼平地起”,党的事业还需要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努力奋斗才能继续兴旺。实干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工作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三、求真务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求真与务实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没有“求真”,“务实”就很可能走错方向;没有“务实”,“求真”只能是口喊口号。《摆脱贫困》书里记叙了在闽东工作期间,总书记坚持实地调研,在掌握客观情况后,才去指定相关指导政策,“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等指导意见,是“走”出来的,对闽东发展提供了诸多金玉良言。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具体到个人工作中,我们就绝不能把求真和务实分隔开来,在求真的基础上务实,在务实的工作里求真,我们的工作才能少份浮夸,多份落实,少份心虚,多份踏实。

篇3: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

经济学领域对“贫困循环”或者“贫困陷阱”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长期低下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本身发展的缓慢和人口陷阱,即人口增加比例大于食物增加比例,如果不控制人口,则饥荒必然出现。该理论在一定历史阶段是有效的,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要素投入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在增加,农业的增长显著超过了人口的增长,所以仅仅从人口的角度是无法解释贫困循环问题的。

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贫困循环理论得到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Ragnar·Narkse (1953)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R.R.Nelson (1956)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和Gunnar Myrdal (1957)“循环累积因果论”。纳克斯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的命题。他的核心是要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打破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纳尔逊则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落后的根源在于人均收入低,进而储蓄能力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又是由于资本形成不足。缪尔达尔认为,收入水平低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主张通过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来提高资本形成和收入增长。虽然他们从不同侧重点研究了贫困循环的形成机制,但都把持续性的贫困归咎于经济的欠发达,强调了贫困的存在只因为资本投资的匮乏,强调了储蓄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具有片面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贫困循环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Carter et al (2007)以埃塞俄比亚和洪都拉斯为例,分析了自然灾害与贫困循环之间的关系,例如干旱等外部环境的冲击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对具有不同财富禀赋的家庭的中期影响有很大差异,贫困家庭往往更容易在此类情况中陷入贫困循环。

Jalan和Ravallion(2002)用一个微观的消费增长模型和1985-1990年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地区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的区域贫困循环问题(Geographic poverty traps)。研究表明:地区因素对消费增长率有显著的正效应。由于富裕地区的消费水平高,产品需求较大,经济增长容易形成持续的过程,因为具有相同初始禀赋的贫困家庭在富裕的地区更容易摆脱贫困,在贫困的地区则更容易陷入贫困循环的状态之中。故他们认为应该加大对落后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并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口。

Easterly (2001)认为,使一个国家跳出贫困循环的一个有效对策就是政府的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对新知识投资进行补贴,从而引导国家走出贫困陷阱。如果政府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那么政府的对策就是取消此类政策,然后对各种形式的知识和技术投资提供补贴。

大野健一(2007)研究表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常落入贫困陷阱,跳出陷阱有赖于各国的减贫战略。他通过研究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政府治理水平与人均收入,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严格的正向关系。

综上所述,贫困循环的形成机制是多样的,因此,任何单一、特定的政策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循环问题。

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循环的成因

在研究贫困问题时,不得不说,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是十分突出的,在8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不恰当的比例,绝大部分贫困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王萍萍,闫芳,2010)。赖景生(2008)认为贫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1994年我国少数民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0.1%,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0%,但却占绝对贫困人口的40%-50%。

众所周知,云南是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全省共有7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总人口占全省的48%,贫困人口380.23万人,贫困发生率20.6%,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6.7%。云南省独龙族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才22.9万人,贫困发生率74.2%。景颇、傈僳、毒龙、怒族、德昂、佤、布朗、基诺8个州(市) 25个县(市)的农村,人口约138万人,绝大多数处于整体贫困的状态。

2005年全省民族县的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已经达160.7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达8.8%。2009年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有153.4万人,占全省540万贫困人口的28.4%,占全省160.2万深度贫困人口的95.8%,涉及16个州(市)105个县(市、区)的1025个乡(镇)、5204个建制村、137万个自然村,其中有22.16万人基本丧失生存条件,有4922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有2418个自然村的7.51万户农户不通电,有32.87万户农户住房困难。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循环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成因体现在:

(一)特殊的自然条件因素

与其它地区贫困循环的原因不同之一在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边境一线、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深山区、石山区、干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大多远离集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滞后,致贫因素复杂多样,条件型、素质型贫困叠加凸现。以2009年以来的旱灾为例,全省就有2700多万人受灾,近1000万人、2000多头(匹、只)牲畜饮水困难,最多时有800多万人需要粮食救济,大量群众“因灾返贫”“因灾致贫”,这就使农民陷入了以下贫困循环的泥潭不能自拔:生态贫困使当地农民只能依赖农业生产发展获取收入,而自然灾害使农民陷入经济贫困,农民只好又砍伐森林,开垦耕地,乱砍乱伐又加剧自然灾害,从而加剧当地的生态贫困,最终造成“生态贫困的恶性循环”。但自然条件因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不是全部原因,不然无法解释和云南条件相似的以色列农业的发展。

(二)社会资本的缺乏

这里的社会资本是指“能左右社会互动能力的数量和质量的制度、关系和规范”(world bank,1999)。虽然物质资本能暂缓物质贫困,但这种治贫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而且容易产生寻租。另外,物质资本易出现“扶贫异化”的现象,以澜沧县为例,政府的扶贫补助往往是“扶强难扶弱”,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

阿玛蒂亚森(1993)认为,贫困是因为获取收入的能力受到剥夺以及机会丧失的结果。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社会资本非常缺乏,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性贫困特征,比如制度设计对农民的排斥、文化隔离、关系网络不发达等,因此又会导致农村脱贫致富能力不足,改变自身处境的机会不多,从而一直陷入收入低下和生活困顿为表层特征的贫困境地,这种贫困处境又反过来加剧了贫困农户社会资本的缺乏,使得贫困在农民内部呈现恶性循环的状态。以彝良县一个乡镇为例,当地近年来通过茅草房改造、解决了1000多户困难农民的住房问题,但仍有数百户农民居住在茅草房中。即使每户补助资金加起来2万多,极端贫困的农民也没能力拿出2-3万元参与改造项目,只能继续住在茅草房里。

(三)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具有各种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和心理的特征为表征。例如,学校教育的缺乏、经济状况的困顿还有较少社会活动的参与都构成了贫困的基本特征,即代际传递(Lewis,1965)。从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来看,其更容易陷入贫困的循环之中,这是由于:家长本身受教育水平低下,加上经济发展薄弱,生活方式落后等问题,面临着较高的子女教育的机会成本,所以一般来说这类家庭容易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止步不前。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而言,此情况只能导致陷入贫困循环之中。

(四)文化差异因素

巨大的社会上制度变迁造成的文化差异现象,并没有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以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文化意识。与其他贫困人口相比,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风俗和习惯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很多都是从原始社会末期或者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因此,难以参与现代经济活动,并享受现代经济发展的利益。如傈僳族等民族在解放初期还延续着刀耕火种、游牧迁徙等耕作方式和生存方式;二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着重本抑末观念,重视粮食生产,忽视其他作物的生产,因此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参与市场程度较低,商品经济基础薄弱。而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很难摆脱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状况,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陷入经济贫困中,地方财力薄弱和个人经济贫困又导致教育、道路基础设施等投资不足,使当地陷入生态贫困和文化贫困中,最终又导致当地经济贫困。

综上所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自然禀赋差、社会资本缺乏、人力资本发展不足、文化落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易陷入生态贫困、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的“循环”之中。如果不介入一定的外力,打破贫困循环的自然惯性,不能从外界导入力量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反贫困动力,那么他们很难摆脱贫困循环的境地。

三、摆脱贫困循环的思路对策

从导致贫困循环的根源入手,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扶贫机制,完善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生态贫困、文化贫困、经济贫困。

(一)强化目标瞄准机制,使真正的贫困群体享受到扶贫带来的利益

贫困的基本含义即指最起码能力的缺失,贫困的同时也意味着谋生手段的不足。由于个人自然禀赋差异,个人达到同等的满足程度需要的收入也不同。这个收入标准的划分与个体特征无关,往往导致扶贫无法用在效用最大的地方,因此在强化目标瞄准机制上,要根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规划,专门划拨专项资本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农村人口处于整体贫困状态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实施专项扶持。避免“扶强不扶弱”情况的产生。

(二)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扶贫模式

目前,除了传统的产业扶贫、对口帮扶扶贫和社会扶贫外,还出现了其它的扶贫模式,如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制度扶贫等有效的扶贫模式。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情况的扶贫模式。以滇西北为例,由于该地区是高寒型贫困区,自然条件恶劣,缺乏足够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旅游业相对丰富,因此可以选择旅游扶贫为主,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为辅的扶贫模式。

(三)利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推进机制

目前,利用国家开发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契机,针对云南四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整体贫困且收入较低,单一的扶贫项目很难从根本上让他们脱贫致富,因此要采取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方式,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发展。

(四)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应该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者文化素质,用智力型生产技能取代体力型生产技能,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比如优先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建立家庭贫困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力争使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Jalan&Ravallion(2002),"Geographic Poverty Traps?A Micro Model Of Consumption Growth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7(4):329-346.

[2]Carter,M.R.et al(2007),"Poverty traps and natural disasters in Ethipia and Honduras".World Development 35(5):835-856.

[3]Easterly,W.(2001),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MIT Press.

[4][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5][美]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6]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2页-197页。

篇4:聊聊“摆脱贫困”后的记忆

我是手工的孩子。我出生于1962年。我出生的时候,没有施行剖腹产,也没有上产钳夹,是我母亲自己生下来的。按现在的说法叫“顺产”,顺产就是顺其自然地生产。似乎本该如此的情况,现在要特别强调了。据我母亲告诉我,生我的那天,她是自己一个人提着一个脸盆,步行到丰台医院去的。生我的医疗费全算下来,不过几块钱。前些时,邻居家的狗生崽子,光置备狗窝就花去了100多。

我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在生命最初的时间里,是母亲的乳汁喂养了我。可能是由于小时候在母亲的胸怀里尽情地依偎惯了,因此至今我对乳房仍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但是母亲的乳汁并不充盈,饥荒再加上我的贪婪,很快母亲就挤不出一滴奶了。那时买不起鲜奶,也没有奶粉,母亲就用白面和黄豆磨成的淀粉加水熬成糊糊儿喂我。长大了听人说:脑子里是一团糨糊,傻瓜透顶。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我可是喝糊糊儿长大的呀(我采访了粉皮)! 前几年,单位有同事生小孩,有人提着奶粉去探望。我在一旁讥笑,奶粉也算礼?人家告诉我,进口奶粉一桶要100多元呢。

高星的文章还很长,都是贫困年代的趣事,写到了“子”“国防绿”“肉皮冻”,写到过去北京胡同里冬天的两件大事——买大白菜和安炉子烟囱,写到在叫“向阳院”家里养蚕放二雷子,写到有人在“文革”时用绣花的工艺绣红卫兵袖章,写到在少年宫跟老师学着洗黑白照片,写到“小人书”是我们那时唯一的读物。

这些被高星女儿称为“旧社会”的事,都勾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出生在1961年。想想自己出生时候的事,几乎就是“白片”了,出生地大约是福建宁德地区的福安,也是顺产。出生后虽然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似乎也没饿着,听老人说饿急没得吃喂过“山楂糕”,所以现在我看见那东西还有吃伤的感觉。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冒险经历,两三岁的时候在福州连江小县城一个人出走,在街上闲逛,在一个裁缝铺门前寂寞地坐了半天。有人认出我是谁家的孩子,好像最后是自己走回家。其实就两条街,现在走不到10分钟,回想当年那一两个小时,可能会有很多意外,好在都没有发生。

往事依稀,人离家乡也是十万八千里,记忆的碎片只能靠想象去拼接。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一些纸上文字更显真实。最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据人民网福州8月4日电: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将习近平总书记于21年前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作为活动的学习必读书。该书文字仅有11万字,收录了他1988~1990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这一主题。书里有原福建省委书记、中国扶贫基金会首任会长项南写的序,其中有一句话充满了智者的预见:“虽然近平同志已经调离宁德,但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项南老书记于1997年11月10日晚间在北京突发心脏病去世。他上午还到北京医院我父亲处看病,我父亲让他马上住院,如果在家必须静养,不能有任何社会活动。可他是个重感情的人,遇到一些乡亲老朋友在京聚会,盛情难却还是参加了,谁也没想到他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急病。项南的去世让很多人怀念,陆陆续续在报刊发表了纪念文章。我收存了十几篇,找出来一看,真是受教育。文章有他几个孩子写的,有原国家领导人贾庆林、佛教大师赵朴初写的,有胡德平写的,有家乡的记者、下属和社会知情者写的,内容太丰富,想选择都难,按自认为重要的说吧。

1998年8月8日《福州晚报》家庭大观栏目,作者项小红、项小白、项小米、项小青、项小兰、项小绿。题目《怀念父亲项南》:

父亲一生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却磨难甚多。在他一生中,可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打击就有三四次之多。这样的打击,放在有些人身上只要一次,就可能使他一蹶不振。命运的铁拳可以击倒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但击不倒父亲。

50年代中期,全家随父亲由上海华东局调往北京。父亲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时不到40岁,和刚刚初建欣欣向荣的共和国一样,那是我们家一段幸福的日子。在战争年代失去联系的爷爷已经找到,奶奶也从闽西老家接到北京和我们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日子没有几年,情况就突然起了变化,父亲在团代会准备会上的一个内部发言中被指斥为“向党要人权、财权、发言权和活动权,提倡民主化、群众化、自由化”,被戴上右倾帽子,受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行政降两级,留党察看两年,通报全国的严厉处分。父亲含冤衔辱下放到京郊农村劳动,一去就是4年。而这一冤案的平反,则是在21年之后。

记得1995年父亲视察闽西,在闽西宾馆礼堂为地委作了一次报告,大概内容是结合国际国内情况,分析怎样使闽西脱贫致富。

从下午3点~6点,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里面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笑声和掌声,窗口、门口都挤满了人。还有不少人闻讯匆匆赶来,把自行车一丢便向礼堂跑,连宾馆的服务人员和厨房的大师傅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听父亲作报告,以至宾馆到了晚上开不出饭来。这种情形,在人们对文山会海普遍不感兴趣的今天,实在是罕见的。

90年代初,广州一家杂志上曾登有一个记者写的文章,该记者在项南家上厕所,惊异地发现项南家使用的竟是如今连老百姓家也不大使用了的一种粗手纸。作者认为小中见大,由此生发了一通感慨。这篇文章有朋友看了打电话告诉我们,我们却着实私下里议论了一番:照那位记者的想法,省委书记家里至少也该用中档以上的好手纸,哪里还有用连老百姓都瞧不上的粗手纸的?殊不知,即使这种粗手纸在我们家也不是时时都有。通常情况下,父亲总是把练完字或写坏了的废宣纸一块块裁开放在水箱上,这种废纸用完之后,才可能有粗手纸供应。连家里的孙子辈都知道,上厕所前得先找手纸,要不就得用爷爷裁的这种纸,擦完屁股上一片黑,洗都不好洗。

1998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纪念与回忆栏目,作者贾庆林,题目《公仆英魂系八闽,风范长存照后人》:

我曾经与项南同志在一机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共过事。特别是在福建期间,项南同志是我们省委的“班长”。他为福建的改革和发展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深深感召着省委“一班人”。他以坚定的信念、赤子的情怀、高超的智慧、忘我的工作、人格的力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公仆形象,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副他所喜爱的对联,成为他做人的准则和座右铭。

项南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从不搞特殊化。经常一身布衣、一双布鞋,给人以清新亲切、平易近人之感。他下乡不跟当地打招呼,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吃饭,并且如数交伙食费,多加一个菜也要叫人退回去。他一来福建就对下乡“约法三章”:不许当地领导到边界迎接;不许摆宴席;不许接受当地送的土特产和礼品。这个规定到他离开福建时也没有被打破。项南同志在福建工作时用的专车是一辆旧丰田,住的是旧的两层楼房,连装修也没有,家具也是旧的。有些海外华侨看到他生活清苦,出于敬意,总想送点东西给他,但总是被婉拒。有时家乡人带给他一些土特产品,就将物品退回或折成钱汇回去。他从不利用自己的职位为亲属、为家乡谋取私利。对妻子、子女同样严格要求,家风严谨。就是在他离开福建回北京时,前往车站送行的人们看到的是几大纸箱的书和几个编织袋装的生活用品,这就是他在任福建省委书记的所有财产。一介不取,两袖清风,是项南同志生活的最好写照。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篇5: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体会

一、扶贫工作中应树立“先飞”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阐述闽东应该依靠自身努力在某些领域“先飞”,应该从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树立起鸿鹄之志。从我市实际出发,我市扶贫过程中,“三变”是我市从实际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有效措施。在习近平总书记“三位一体”的“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的“三农”思想指引下,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与我市发展的“现实逻辑”结合起来,对基层创新实践进行总结提升,提出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龙头,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以小康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总体思路,通过股权纽带把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上来,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深化农村改革新路。这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一条适合我市的改革之路。

二、要用法治思维配合“三变”改革求地方发展

“三变”改革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基本要求,确保改革正确推进、准确推进、有序推进、协调推进。“三变”改革启示我们,农村改革必须把法治作为重要保障,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一是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二是围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动稳妥推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农业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农村产权制度,确保在法治框架内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围绕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壮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范围,推动农业保险事业发展,在法治引领下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四是围绕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依法加强社会治理,高度关注和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三变”改革需大家提高意识将改革融入自身工作中

篇6: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紧抓中心”。这本书从开篇到最后一篇再到它的跋,一以贯之的主旨是“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同志那时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齐声合唱。他郑重告诫大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生产力的解放中,在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在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中,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尊重规律”。要领导好地方各项工作,在紧抓中心的大前提下,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去认识规律,在摆脱贫困、发展地方经济、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同志以身作则,带领干部“四下基层”,了解民情,共商脱贫的路径。他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并指出仅靠几个大项目来脱贫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应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书中强调扶贫“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在经济建设中要克服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这是尊重规律的体现。同时,习近平同志认为尊重规律并不等于把自己束缚起来,还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新形势带来的新事物、新规律。

“开拓担当”。书中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精神,以及贫困地区要树立商品经济观念,摆脱意识和思想上的贫困等等,在今天都是非常可贵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行动至上”。习近平同志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还说,“我是崇尚行动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排除各种干扰,落实到行动上;认识和把握规律,最终也要体现在摆脱贫困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行动上。习近平同志激励大家要发扬“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倡导敢为天下先、冒一点风险的精神。在全书结尾,他还重申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论述。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力量源泉,足以使我们深长思之。

篇7: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期写的一本书,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环境在变化,但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哲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全书透露出强烈的“民本”思想、群众观点和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共产党人过去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力量之源,而且也必将成为领导干部今后工作更加突出的“新常态”。现就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谈读这方面的初浅认识。
首先,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全部工作的思想基础。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呢?习近平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开宗明义提出:“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理解并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此,要做到“三个不能忘”。
以民为本的思想不能忘。古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组织者,又是团结带领群众执行政策的先行者,是否存有强烈的“民本”的思想,决定了他在政治作为上“爱民”与“害民”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结果。习近平在文章中强调:我们党已是在和平时期执政了这么多年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战争年代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党、对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大大地增强了。当前,领导干部要强化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的观点,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观点,树立“权为民所用”与“权为民所赋”的观点。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在这个问题稍有含糊就会出大问题,甚至会走向负面,为人民所唾弃。
对群众满怀真情不能忘。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形,就是上任之初的领导干部在做人、做事方面还比较积极上进,不习惯别人奉承,对待群众热情周到。时间久了,极少数干部官僚气息就逐渐滋长,久而久之就养成“当官做老爷”的习性,对待自己部下和基层群众,大有一种“让我一时不愉快,我就让你一生不好过”的施虐心理。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也是领导干部能不能老老实实做人的感情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就是要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经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与需求放在心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贴近群众的作风不能忘。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有威信,没有威信就不能真正地领导。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为人民办事,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和自己的部下及群众谈心,连你说的话部下和基层群众都不愿听或听不懂,那怎么会有号召力和感召力呢?从一些落马的不廉洁官员坠落的轨迹看,没有一个不是高高在上、作风飘浮,视人民群众为草芥,心中只有他自己和金钱。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只有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贴近群众的思想与需求,才能从做人做事中体现群众意愿,才能实现领导干部自身抱负与社会的主流价值相统一。
其次,要坚定站稳群众立场
群众立场决定我们党的性质,是根本的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领导干部理应成为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各级领导干部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而权力具有两面性,即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用来以权谋私。怎么用权?在同样的监督机制下,主要取决于领导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一项根本要求。”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诚于中者,形于外”,站稳群众立场,才能真心为人民服务。极少数党员干部不能站稳群众立场的原因,是在于官本位的思想在作怪。他们从求政绩、求升官的思想出发,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有的甚至搞政绩工程而劳民伤财,损害群众的利益。有的党员干部是从大拆大建中收取开发商的好处,谋取个人利益,成为不廉洁分子,从而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反面。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取。没有群众立场的为官,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有覆舟的危险。
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一个有作为的领导干部,要在难题问题面前敢于开拓创新,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于担当责任,时代需要这样的干部。领导干部只有在工作上大胆,用权上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才是正确的。习近平指出,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而不要等到群众反映强烈了或者上级指示批下来了,才去解决。
第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工作上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时,把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相统一。

篇8:学习《摆脱贫困》的心得

关键词:习近平,《摆脱贫困》,政治智慧

《摆脱贫困》一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的重要从政思想。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足于脱贫致富,加强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渗透着鲜明的政治智慧。

一、穷且益坚的勇者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做地委书记时,宁德地区是当时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全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但面对摆脱贫困的艰难形势,习近平以穷且益坚的昂扬斗志,立志打一场脱贫致富的硬仗。他说:“扶贫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1]7-8脱贫致富需要打持久战,时间长了,容易使人心理上失去信心。因此,他鼓励闽东的人民群众在讲贫困的同时,也要讲闽东的光彩,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光彩,是激励闽东人民奋发有为,摘掉贫困县帽子的精神动力。

闽东地区贫困面较广,脱贫致富需要特殊定力。首先,要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要善于放飞梦想,并能比别人先行一步,就一定能在某些方面实现反超。习近平同志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1]2其次,要树立“滴水穿石”的意识。滴水穿石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减少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好高骛远的空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脱贫致富要甘于寂寞、甘为人梯,戒绝追求政绩思想,坚守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最后,要立足现实、量力而行的意识。针对干部、群众中急于通过上大项目脱贫的心情,习近平同志认为,闽东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明显,上大项目不合实际。闽东底子薄、基础弱,几十万的项目也要慎重,上则务求成功。但无论上什么项目,都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怀有一夜致富的想法。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脱贫致富要把握机遇,善作善成,稳中求胜。

二、问题导向的党建原则

习近平同志说:“一个人不怕被别人打倒,最怕自己被自己打倒,一个组织也一样。”[1]162针对农村党组织软弱的问题,习近平同志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他提出,农村的党支部必须指导思想明确,真心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使党支部成为凝聚人心的“磁场”;党组织队伍必须纯洁,要领导别人必须自身清正,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要提高党员素质,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本领、新理念,“搞商品生产,办集体企业,带头脱贫致富,都要求党员要有本事……容不得半点的走江湖。”[1]164

在廉政建设方面,针对有些人“改革开放必然带来腐败现象”的言论,习近平同志给予驳斥,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为此,习近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促进改革开放的方针;1989年又在地委工作会议上决定重点肃清三个方面的腐败问题,即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以权承包工程和贪污受贿,把严查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1990年,习近平同志再次就闽东地区的廉政建设提出了抓好三件事的要求,一是继续查处大案要案,二是“抓住重点,常抓不懈”,三是建立廉政责任制[1]27-30。

在作风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些意志薄弱者经受不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滋生腐败行为和官僚主义习气,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从中警醒地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社情民意,体察群众疾苦。

在思想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反复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原著,以确保党领导的正确性,提高党的先进性。特别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一刻都不能防松,因为这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1]211。

习近平同志说:“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1]161他的党建活动是着重围绕打赢脱贫攻坚历史任务而展开的,以党的建设有效引领脱贫致富实践,化解脱贫致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问题倒逼,抓重点突破,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活力、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力意义重大。

三、以人为本的群众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可以有许多种,但根本一条就是造福于民,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习近平同志主政宁德时期,创新群众路线方法,为党员干部立好规矩,使群众工作更加扎实推进,见到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造福于民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实事。因此,他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在信访方面,他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1]6。在基层调研方面,习近平率先垂范,上任不到3个月就走访遍了9个县。他强调:“下基层要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不要‘一窝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础好的‘热门’地方去凑热闹,而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2]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习近平同志要求改变工作方法,深入群众,“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1]165

群众工作无小事。只要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再小的事也应该做,也值得做。习近平同志说,扶持经济发展,让群众富裕起来是好事、实事,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之苦、生老病死之需也是好事、实事,“远处僻土深山的群众买不得灯泡、肥皂这类针头线脑的小事,得到我们的关心、解决,也是实事、好事。”[1]63-64所以说,为人民服务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

四、全局把控的改革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1]215为发展经济,习近平把握宏观局势,大处着眼,总体布局。在产业结构上,他指出,闽东的发展主要靠农业,动力在工业。发展农业不是固守传统农业发展思路,而要发展大农业。大农业就是念好“山海经”,发展独具特色的农、林、牧、副、渔、茶、果等农业新格局。发展大农业,一是挖掘优势资源,实现脱贫致富新突破;二是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与特色加工业有序对接,形成产业链。工业的发展要与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综合平衡能力相适应,而且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只要效益好……市场有销路的非本地资源的加工业也要考虑发展。当然,没有好效益的,一个项目也不能上。”[1]7

在开放格局方面,习近平同志鼓励贫困地区增强“软环境”建设力度,以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水平,实现对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利用。“软环境”,即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吸引外商。只有拿出实惠的政策和便捷的服务才能招来“金凤凰”。工业的发展往往需要超越本地资源的供给能力,所以,要在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利用好外来资源。闽东地区霞浦和宁德是国家列入的沿海开放县,在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工业较发达,经济效益好。但是,习近平同志要求未列入沿海开放县的地区也要考虑对外开放的问题,可以走“内涵式开发区”的路子,也可以将对外贸易和对台贸易结合起来,拓宽对台贸易和引进台资渠道,还可以通过自身特色资源吸引外资等。

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招商引资,就必须首先解决公路等级不高、电力供应不足、码头建设滞后、通讯条件差等问题。人力资源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疏导,既要考虑举办大农业对劳动力的利用能力,也要考虑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吸纳能力及农民的适应能力。对于城市流入劳动力,要加强针对性培训,使之具有一技之长,也要增加智力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设计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既突出区域特点,扬长避短,又注重宏观规划,内外联动,使闽东地区在脱贫道路上找准突破口,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五、永不停息的工作热情

习近平同志在延安插队时期就形成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3]在宁德工作时,他深入穷乡僻壤、田间地头,与人民群众话家常、谋发展。他曾说:“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1]14

为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满腔热忱,持之以恒。他说,为群众做事,做一件容易,做一天容易,但要坚持到底很难。在闽东的经济建设上,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1]34

习近平总书记笃学不倦,即使行政事务再繁多,他也要挤出时间,以雷锋的“钉子”精神,争分夺秒地学习。他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学好马列主义理论,还要学习经济、历史、文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以适应领导工作需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的处事哲学是“行动至上”。他说:“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1]77他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还告诫年轻干部不要眼高手低,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才会有一番作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杨芳,徐伟峰.从习近平福建17载往事学如何践行群众路线[J].村委主任,2014,(24):14-15.

上一篇:论高职高专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下一篇:《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