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2023-05-29

第一篇:怎样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6招教你摆脱手机依赖症

在现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等等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我们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感到高兴,可是同 时,这些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手机依赖症。这个手机依赖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去治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3、 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 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 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4、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5、总听见手机振动声

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二、如何克服手机依赖症

1、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2、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

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3、我能经常感到满足

所有的依赖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满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满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那么你就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满足,我知道当自己感到满足时是怎样的状态。

4、转移注意力

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工具”的角色。

5、把手机装在包里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6、多读书看报和运动

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 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三、手机依赖症小测试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依赖症,做做下面的测试吧,如果以下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

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7、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8、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第二篇: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问卷调查

同学,您好:

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问卷调查,请您根据

实际情况填写问卷,答案采用匿名的方式,不涉及个人隐私,结果无好坏之分,仅供教学研究,希望同学密切配合,谢谢!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是几年级的学生: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平均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约为多久?

A、 2小时以内B、2—4小时C 、4小时以上

4、您能记住几位亲人和朋友的号码?

A、一个都记不住,反正有通讯录B、1-3个C、4-5个

D、6-10个E、10个以上

5、晚上睡觉时,是否有手机关机的习惯:

A、是B、否

6、当您出门是发现手机没带,您是否会回到住处把手机带上?

A、是B、否

7、一段时间手机不响,你是否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是否有未接电话?

A、是B、否

8、您是否有过以下情景: (多选题)

A、过马路时玩手机B、专注于手机,忘了身边要做的事

C、上厕所时带手机打发时间D、离朋友很近,却用手机沟通联系E、打手机游戏时,把游戏中的感觉带到现实

F、把别人的手机铃声误以为自己的

G、觉得手机铃声响了或手机在震动,但是拿出来看看又没有

9、上课时玩手机的频率?

A、从不B、偶尔,无聊的时候会玩C、经常,老师讲课很闷

10、每个月手机流量的使用情况?

A、30M以下B、30M~100MC、100M~300MD、300M以上

11、如果让你离开手机,你最长能忍耐多久?

A、半天以内B、一天以内C、2~7天D、8~14天E、两周以上

12、日常生活中,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玩手机的频率?

A、从不B、偶尔C、经常

第三篇:自贡市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劳动与社会保障向忠安09061050118为了更加真实的了解自贡市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他们对手机这种现代社会不可缺少、日新月异的通讯工具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并及时发掘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我于2011年5月12日至5月20日,历时一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是随机遇到的自贡市在校大学生共20名,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一、被调查者近九成是从高中阶段就开始使用手机的,也有很小的一部分在高中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了,可见被调查的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都比较早。经过调查,发现他们拥有手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即将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无可厚非的是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拥有手机是为了其他目的比如说赶时髦、好玩等,当然,这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并且青少年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和想拥有的想法,因此,有超过50%的被调查者都是自己提出要买手机并由父母出钱购买的。随着科技进步,手机也出现了许多新品种,智能手机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调查中发现,已有接近50%的人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对手机的品味要求很高,有20%的人对目前的手机不满意,打算换一部更好的手机。

二、经过调查大学生的每月手机话费发现,有70%左右的人是70元左右,应该说是占学生的生活费一个很大的比重。在这些细节中,短信数量有约60%的人每月达到了100到150条左右,而超过25%的人则每月会发超过150条或者更多的短信。80%的人每月上网都会花掉10M-30M的上网流量,可见他们经常使用手机上网。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玩手机大时间占他们一天时间很大一部分,超过一半的人一天有1-4小时在玩手机,而约不到40%的人玩手机的时间可以达到4小时以上,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几乎很少或者不玩手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打电话的时间超过1.5小时的人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每天打电话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但仍有约40%的人每天要打0.5-1,5小时的电话。

三、80%左右的人每天是机不离身的,并且差不多有同样数目的人获得讯息的方法也是从手机上得来。70%的人在无聊的时候喜欢玩手机游戏打发时间。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不避讳课堂中玩手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近一般的人会因玩手机而忽略周围的事物。超过90%的人认为手机网络对未来有很大的关系。被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必须要有手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觉得很不习惯。

四、被调查者男女参半,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女生大多居于中性,比较平衡,而男生则有高有低,较有极端趋势,如关于对每月的短信数量调查每天带手机的时间调查发现,男生的数据不是很大就是很小,而女生则大致居中。

综上所述,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大学生已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并且有趋于严重的走势,还对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迫切,我们大学生也应该自我约束,正确的使用它。

第四篇:如何避免手机依赖讲稿

手机依赖

概述

手机成瘾又称手机滥用综合征,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区别于对手机的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 数据报告显示,普通人平均每天会看手机150次,去掉每天睡眠的时间,在醒着的时间里平均每6.5分钟会看一次手机。报告认为,人们如此的频繁查看手机其实是一种“上瘾”的表现,“瘾”越大越会影响人际关系。该报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中枪”,甚至有人调侃“没有手机,上厕所都费劲”。 孩子为何会对手机上瘾?

一是手机的确好玩,且会越来越好玩;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实在不好玩,甚至越来越枯燥,根本无法与手机虚拟世界的丰富有趣来抗衡博弈。所以,我们预防孩子手机瘾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搞出比手机更好玩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教师和父母要做出好榜样,如果他们整日也把玩手机,如何引导孩子?要以身作则地告诉孩子,除了手机,还有许多东西有趣好玩。 应对方法

一砸了事,反而会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可以采取一些温和的措施。特别是游戏和“儿童不宜”内容要依法限制。对已有手机瘾的孩子,绝不可再用“惩治”,可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疗法,如德国治疗手段有三种: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等;自然疗法,如种花、洗衣、做饭等,对孩子们远离“旧玩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测试 手机瘾的表现

1.从来不关手机。40%的人24小时手机不离身,83%的人睡觉时把手机放在床边,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经常边走边发短信。47%青少年认为社交生活离不开短信,42%的青少年称自己发短信能“盲打”。

3.利用手机来避开一些社交活动。15%的人承认,如果不想和陌生人交谈,他们会拿出手机来;超过50%的人喜欢以虚拟的形式交谈胜过面对面交谈。 4.每次出门必带手机。

5.每天会用手机登QQ或者浏览网页。 6.上厕所时也用手机。40%的人在上厕所时接过电话。 7.半夜起床接电话或用手机上网。 8.宁愿玩手机而不愿看电视。

9. 一天没用手机会魂不守舍、精神恍惚。

我们依赖手机的背后想要获得的是什么? 手机瘾类型

·A型:娱乐性手机成瘾症:沉迷于手机娱乐,以玩各类手机游戏、以及观看视频节目为主。

——通过打发时间以便不用面对自己潜藏的焦虑,这样的人通常倾向于逃避,并天真的认为事情会自动解决,焦虑会自行消失。

·B型:情感性手机成瘾症: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即时聊天、短信、以及电话聊天中,以谋求一种情感安慰。

——成年人等待微信微博的回复时,就像等待着大人关注和奖励的小孩子。通常情感依赖,但又缺乏与人保持持久、稳定、相互信赖关系的能力。

·C型:时尚性手机成瘾症: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关注手机、购买手机等活动中,追求手机使用的时尚性等,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补偿童年没有玩具的愿望。“恋物癖”——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

·D型:信息性手机成瘾症:通过手机上网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做事情可能会畏首畏脚、要充分全面的准备才敢行动。缺乏进攻性和冒险精神。怕失败,怕被否认、怕权威。

·E型:功能性成瘾症:因为经常使用手机的某些功能,如时间、闹钟、计算器等功能,导致依赖甚至上瘾。 ——还好吧。。。

·F型:强迫行为性手机成瘾症:不可自控的随时关注手机,例如几分钟就检查一次手机是否正常或者有电话漏接、短信漏掉、手机是否遗失等。

——内在的人际焦虑,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关系丧失的担扰。缺乏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 假设我们依旧依赖手机,如何预防和弥补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手机依赖的危害

1、行为层面:侵蚀了生活、学习、工作、运动、与世界的连结。

2、身体:影响生物节律、新陈代谢;眼睛、颈椎、腰椎、大脑疲劳感。

3、思维:削减思考的能力、摧毁了“集中”的能力、摧毁思维体系化的能力、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

4、情感:冷漠、依赖、应激状态、焦虑不安、摧毁耐性(对回应的等待、对不确定性、对延迟满足等)、摧毁人和世界的情感连接(尤其是对人与自然的连接)

注意把“成瘾”行为变成“嗜好” “成瘾”行为按严重程度的分类

我们倾向于把人的很多行为都称作成瘾。烟瘾酒瘾就不说了,以前高中有个优生,每天放学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做数学题,他说,停不下来,做一道又想做一道,有瘾! A类:成瘾行为严重的对当事人生活状态、社会关系、身心健康状况照成不良影响。 通常包括:毒品、药物、赌博、烟酒、色情等成瘾

B类: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自己对自己的成瘾状态也不满意,但没有别的办法。 通常包括:网络游戏瘾、网络社区等精神依赖品

C类:普通焦虑导致的依赖,这几乎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通常包括手机依赖。购物、器材狂(单反毁一生)、网购(淘宝深似海)、网络游戏、桌面游戏(孕妇在桌游吧玩通宵)、女人对化妆品和衣服、各种囤积癖、甚至工作狂。

精神分析师对人的“症状”实际上是非常包容的:有一些嗜好或是独门绝技本身没有问题(包括手淫、恋物癖等),但是成问题的是,因为这“独门绝技”而越渐孤独和封闭。

对应不同的原因,我们应当怎样因病下药? 原因

1、心里动力学原因:

从一个监狱A到另一个监狱B 监狱A——以爱为名义的过度控制 监狱B——网瘾等各种较严重的瘾头

对策:亲子关系、家庭中让人愉悦的氛围、会增加孩子的能量而不是削弱孩子的能量、一个既好玩儿又有原则的家庭

2、社会原因 工具化——物化:人类一个接一个的发明创造一些东西,想把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但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工具不再受我们的控制为我们服务,而是我们无法自控的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了。包括微信、微博这样产物都是双刃剑。

对策:断离舍、不持有之道

3、生物原因

(1)人在某些方面相当于一部机器。人的大脑里面的原始神经电路掌管情感,动机,冲动和潜意识的决策行为。这系统的效率非常高,以致自人类诞生以来到现在它们几乎没有进化过。比如,性的欲望和动机来自于一种叫多巴胺(dopamine)的神经化合物。多巴胺使原始大脑中的奖赏机制活跃起来。它使我们感受到欲望和快感,也是它使我们上瘾。 (2)戒除不是仅仅剥夺,还要有替代。

海洛因是无法被戒除的,只能终生服用美沙酮替代。

酒精依赖也是精神癌症,是无法阶段终生的,必须以AA戒酒会——一种宗教形式来替代。 对策:情感是产生多巴胺的绝好方式。健康的亲密关系、包括良好的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友情、与大自然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与理想的关系等等。

4、人格原因:

即易成瘾人格,对于是否存在这种人格尚存在争议。不少学者发现,不少酒精和药物依赖者往往存在人格缺陷,其主要特征是:被动、依赖、自我中心、反社会行为、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对人疏远。 网瘾专家孔令中说:“我接触过的网瘾少年中,我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有人格弱点,比如敌意性、进攻性、叛性、不负责任、冲动性等人格特征”

对策: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者借助宗教来自我成长

资料: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 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球有6亿人使用手机。中国就有1.6亿。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

数据表明,有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超过1/3的人表示,离开手机无法生活。

第五篇:《挑战“手机依赖症”》有感

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新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琳琅满目的,让你不知选择。可是,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有两样电子产品已经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手机和电脑。我不知道,也无法想像,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接触这两样事物也可以说一天不作用它们时,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又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后果是很明显的,那就谈谈我我听过讲座后对手机依赖上瘾的体会吧!

从我现在身边的同学、朋友,我可以大致把他们对手机依赖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来不关手机;2.经常边走边发短信;3.利用手机来避开一些社交活动;4.上厕所时也用手机;5.半夜起来接电话或手机上网;6.宁愿玩手机而不愿看电视;7.在要求安静的地方忍不住打电话„„从而,我也根据他们这些现状,了解了影响他们的原因:1.对信息的渴望;2.缺乏目标;3.从众心理;4.情绪迁移;5.缺乏自信;6.兴趣单一。听了这个讲座之后,我也知道手机隐藏的危害是多么可怕,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我们的身心乃至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生活圈子变窄,长期使用手机会导致恶性脑部胶质癌;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会对人的细胞发育等重要的原因这些都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就要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手机依赖的问题,多参加社区活动,多看书籍充实自己,远离手机„„我相信数日的坚持,不会再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上一篇:怎样才能申请出国留学下一篇:转预备党员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