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

2024-04-10

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共8篇)

篇1: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

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

在家时,先生经常唠叨:“一次洗一两件衣服太浪费水了!”我洗菜做饭时他也“勤快”地提个桶过来放在一边儿,让我把洗菜水留下冲厕所用。日子久了,我便问先生何来这种“习惯”,他说:“因为长期在日本生活,节约用水确实已经成了习惯。说起来,日本是海洋性气候,而且多雨,并不缺水,但由于环保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很珍惜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咱们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就更应该注意节约了!”

去年初,我随先生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活这段时间,让我对先生的做法有了很多的理解与认同。

在日本经常陪先生出门办事,让我见识了日本的许多节水措施。首先,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不论是在朋友家,还是公共场合的“座便器”,不但很人性化还很注重水的再利用。很多坐便器的水箱盖子被做成一个洗手池的形状,当冲厕水流下时,水箱上面的水管就流出细细的水流供你洗手;自然,洗手的水也就流入水箱,供人们下一次入厕时使用。

在东京,许多公寓的健身房或图书馆里的卫生间都很小,面积也就1.5平方米。卫生间的宽度比门宽不了多少,我发现里面的洗手池很袖珍,心想:这么小的洗手池怎么洗手啊?我试着把手伸到洗手池的龙头下,不敢大动作的洗手,水流也自然不敢大开,否则水会溅出来。我突然领悟到:这小小的洗手池,就是让人们既能入厕后洁手,又不浪费水,因为水开大了就会溅湿衣服,人们自然要小心翼翼地用小水流完成清洁工作。

日本是个多雨的国家,尤其到了梅雨季节,几乎隔三差五有雨,有时还连下数天,就是这样雨水充沛的国家,不但国家出资沿街道、路边铺设了下水道,通过收集、处理,再变成可利用的中水,国民的节水意识也是处处体现着。当我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里,看到居民们在下雨时把大盆小盆一溜排在屋檐下,把雨水积存起来,等晴天时再用来浇花。

日本人很爱清洁,好像一天到晚都看到他们在洗涮。但是,他们也有一套特殊的方式。比如吃完饭,他们会把炊具、餐具先用纸巾擦拭一遍,把炊具、餐具里的残汁和油渍擦干净再用水洗。他们认为这样做既省了水,又免得炊具、餐具上的油流进下水道(油流进下水道比粪便流进下水道对水的污染更严重)。

在日本,大中城市居住密集的地区,都有集中的污水净化处理厂,大的公司和工厂也有自己独立的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把水资源利用得非常充分。日本一家一户独门独院住宅很多,特别是小城市及乡村,一家三五口人,日本为此在10多年前就研究开发出了高性能合并净化槽,这种净化槽的处理污水能力是5至7人的,所以成为“小型合并净化槽”。一般是安装在住家房后的地下,靠近厨房、厕所处。民居家流出的污水一定要经过这个净化槽,将污水进行处理净化后,才能流入公共下水道,否则属于违法。

通过了解,我终于理解了先生以前的很多做法,转而非常敬佩他,并改变了自己对水的认识和使用方式。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有感触,我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读到后能有所思考,尽早从资源极度丰富的梦中醒来,为国家、为人类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美国:水价低廉仍节约用水

美国水资源丰富,水费非常便宜,但在节水方面,美国人甚至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

走进浴池,你会看到这样的警示:“如果不是特别脏的话,您能否用毛巾擦试一下身体而不是拧开水龙头?”

在节水方面,美国人特别爱管“闲事”,如果有水管漏水,立刻会有人向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继续向其他部门打电话,直到修好为止。

篇2: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的三十年,是中日友好的黄金时代。媒体的宣传让国人了解了日本是通过国民的艰苦努力在战争废墟上建设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佩服有加。

到日本一年以后当我与这些敬业者为伍时,才体会到做到日本人的敬业比想象的难得多。在日本,最忙的是工薪阶层,他们的一生就是工作的一生,忙于工作他们没有时间谈恋爱,独身的人很多;忙于工作他们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一周只有周末才能看到爸爸的孩子有很多,因为爸爸上班时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时孩子已经入睡;忙于工作他们也没有时间勾心斗角。日本有劳动法但是很多企业加班不给钱,用户的纳期是最高的命令,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没有人有怨言。我第一个就职公司就是这样,作息时间是五点下班,可是你真是五点回家的话,就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难堪。日本的法定休息日每年127天,但是企业都有自己的年历,几乎没有休到127天的,我就职过的两家公司年休日只有105天。而法定有给休假,日本人一般也是不休的,即使去国外旅行也在公共假期之前赶回来。他们通常不会因为早一天出发旅行费用会便宜一两万日元而休一个有给假期。这让我们想在公共假期多回国几天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工作是一人一个位置,一个人缺席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日本人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日本的企业很少表扬员工,奖励也不多。2002年有一天,我雨天下班骑车摔倒右大臂骨折,我没有休息一天,周六甚至还加了两天班。没有人表扬鼓励我一句,好像那是应该的,让我很伤心,我跟朋友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是太不同了。

在日本,工作时间是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的。上下午都有10分钟的休息,当休息结束的铃声响起,人们就像通了电一样,立刻工作。工作时间不能喝水,尽量不去厕所。3.11大地震,我们这里虽然离震中较远但也是震得天翻地覆,员工破例都跑到了室外,但不到二十分钟大家又重回工作岗位,那时还余震不断。我在冈部工作时,有一个叫川端的五十多岁女士,负责外购件管理。每次从办公室到仓库的50米路她都是跑着去,我跟她也跑过多次。在日本,年轻人工作移动时跑很正常,但是五十多岁还跑的很少。我想,她一定是从年轻一直跑到现在,已经习惯了。日本人讲究做有做像,站有站像,在成田机场飞机降落后看下面的地勤人员,你就能看出和中国机场地勤的不同。在冈部工作时每天早上大家都要齐声高呼行动四准则:说话大声点儿,行动利索点儿,见人打招呼,脸上要微笑。每天提醒你,长久就成了习惯。日本著名的快递公司佐川急便的工作人员,送货时总是一边跑一边喊我是佐川急便,请多关照。其实他一人在外送货,并没有谁监督他,他可以不这样做,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工作作风告诉世人佐川急便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素养。

日本人不会因为个人的恩怨在工作上为难彼此,在工作出了差错时,再好的朋友也不会给你一点儿同情,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在两个部门之间有纠纷时,双方都是先说自己的不足,不是自己这方错误时,也会说对不起我确认不足。我和很多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都经历过出错后,像在国内那样讲原因做解释,结果越讲越麻烦。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都体醒自己要认真少出错,加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造就了日本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中国有一句口号,多快好省,把多和快放在前面,而日本首先是质量。一般日本人干活比较慢,但是很少出差错,甚至有零差错的人。这样的人每天工作都是高度集中,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日本很多人有“肩凝”这个毛病,肩膀硬得像一块石头,这都是精神高度集中造成的。

在日本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会体会到日本人工作太认真,太仔细,那是你根本想不到的程度。我在冈部做工时定额和成品核算,一个钣金件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加工,加工成本要精确计算到加工一个四方孔要冲几下的程度,那个时间可能只有几秒。一切计算都有公式依据,存档备案。两个机种做成本比较时,精确到由多少个零件、标准件组成,所有的零件有多少次折弯,焊接的累计长度是多少等。部品的检查也是,一个很小的零件,尺寸角度都要检查两遍,检查数据都记录备案。我们技术部一位叫三木的设计员,与客户的所有往来邮件都打印成册,分类标识,他每作一次设计改动都找我算一下成本。日本人好像暗中比赛,你工作细,我比你还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也是一样,我们附近有一个市营温泉,你洗浴过后到休息室,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个茶盘,除了放好茶的水壶、水杯以外还给你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抹布。因为是公共场所,自己服务,你休息过后要把桌子擦干净。客人用过的抹布,工作人员定期消毒,洗干净叠好,像蛋糕一样摆在一个大方盘里,给下一位客人用。抹布的干净程度可以用来擦脸。在理发店,给你洗头时会在腿上给你盖一个毯子,眼睛上给你蒙一块薄纸,以免你躺着尴尬。染头发时,先在发际给你涂上一点儿雪花膏,以免让染发液碰到皮肤。到医院生小孩,护士会亲自给产妇换卫生巾,记录产后流血量。对待病人就像认识的人一样,总是面带微笑,绝对没有不耐烦嫌脏的情况。日本的大街小巷,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都有停车标识,在一侧的地面上标有“止”字。当交叉方向都有车时,“止”的一方停,另一方行。比较重要的十字路口还有太阳能的闪烁标志。农村的田间地头也是一样。(农村的农田里都是柏油路)这个工作并不复杂,但把全国所有的路都标上也绝非易事。看农民老大爷种葱,他先把像放大的梳子那样的东西插在土里,再拔出来,然后把葱苗放到扎出来的那一排孔里,从而保证葱的间距。我下乡时栽过葱,刨好垅,把葱苗斜放在垅里,培上土完事,远一棵近一棵从来没注意过。

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曾经总结了在日本企业工作必须具备的两条品质,一要能忍,二要身体好。日本人的忍力极强,劳资双方几乎没有什么矛盾,因为能忍,一切服从领导。不能忍的就走了。日本企业工作密度很大,我刚到日本时,日本两个月的工作量几乎等于我在中国一年的工作量。日语中有一个词 “一生悬命”,意思是努力,从这个词你就可以想象得到在日本努力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日本每年都有过劳死的人,因此身体好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每个人的工作是艰辛的,社会环境是舒适的。你在享受这种舒适环境的同时,为别人的舒适付出艰辛。

美国和日本是现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靠的是吸收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而日本完全是靠自己的超出世界其他国家的艰苦努力。

篇3: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及启示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交流日趋频繁, 谈论起来, 在国人的印象之中, 尤其对日本人超乎寻常的危机意识深受感触。纵观历史, 日本作为长期偏安一角的岛国, 自身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 对外界也保持相当的敏感度。日本人这样的危机意识有着深层次根源。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 国土面积十分狭小, 各种资源稀缺, 除了少数资源例如林木可以保证自给外, 大多数资源都需要从外国进口, 这会对本国形成强大不自信感, 当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生存资源都要受制于他人的时候, 这个国家就会本能地产生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之日本人口密度却比较高, 使得原本就有限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更是稀缺。另一方面, 日本位于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频发。又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 时刻都有被淹没的恐惧感, 严峻的自然环境使他们同时时刻着深受海啸, 火山爆发, 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可以说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 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做最坏的打算, 然后做最大的挽救, 这些强烈的对未来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已经深埋进他们的民族特性中。

二、日本人危机意识在各领域的表现

(一) 政治上。

由于危机感很强, 日本的外交会经常突然作出出乎意料的改变。明治维新时, 日本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攘外”, 在本土多次发生袭击外国人, 扰乱外国公务等事件。可是, 日本政府之后又突然宣布门户开放, 举国学习西方文明。人人效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并以之为时尚。尤其二战后日本战败, 日本对美国的态度转变迅速, 为美国马首是瞻, 连美国政府都为之惊愕。这些都是日本自身对未来的不确信感而导致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改变, 目的就是获得自我肯定和得到所谓的本国“面子”。此外日本政治上的危机意识还来自于地缘因素。首先, 作为日本的近邻的中国, 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 这就无形中给日本产生了压迫感。从古代以来, 这种无形的压力对日本造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出于自身保护的目的以及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日本政府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但是随着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也使得本就诚惶诚恐的日本民族产生了更强的外部压力, 比如说钓鱼岛事件, 独岛 (竹岛) 事件, 俄国的四岛领土争议等以及日本政府内部政治体制的混乱等等, 这些都使日本感到内外交困。还有一个典型例子, 日本和中国同样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日本媒体报忧大大多于报喜。在各大媒体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整版的新闻内容, 竟是经济下降、减少、倒闭、赔偿、景气恶化、赤字等字眼。日本媒体上处处传递消极的信息, 难怪日本人不紧张忧虑。

(二) 生活上。

日本民族这样强烈的危机意识造就了这个民族的勤劳勇敢, 勤俭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地淋漓尽致。很常见的一个例子, 日本生产的商品很多都销售到海外, 这样就造成了本民族在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物质生活上的压力, 日本人常常发动全民性的能源紧张演练活动, 无论收入高低, 他们都会在甚至一度电一滴水上精打细算, 这也体现了日本人自我约束和管理的强烈思维方式。出租车司机搬行李时从来都是快步小跑, 人们工作起来卖命, 即使大半夜, 处处可见人们在办公桌前加班加点。 还有, 日本人每当进屋换鞋子, 一定要把鞋子的脚尖朝外整齐摆好。看似平常无奇的小事, 我们看来无非就是出门穿起来方便, 日本人讲究礼节整洁, 但这种习惯的形成与他们的危机意识有着内在关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他们便可以很快穿上鞋离开现场, 几秒钟的时间也许就会得到生还希望。这也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这也成为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思维定式。此外, 在日本的各电视上会常插播一些危险预测节目, 比如模拟情景, 然后让参与者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措施加以应对;小学中学大学, 经常组织灾害应对模拟训练 , 这使他们在真正面对灾害时大大提高了冷静和高效的行动率。日本的建筑物中, 不管都市, 还是在乡镇, 房屋绝对高度抗震, 每幢大楼、房子从建材到设计都有精细的规划, 且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三) 文学及影视作品上。

日本的这种内心深处无处不在的危机意识, 在文学及影视作品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作家小松左京的代表作《日本沉没》发表于1973年。该书虽是部科幻小说, 但一经出版便立即成为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一时间, “日本沉没”成为当时日本最热门的话题。后来, 小说被翻拍, 电影《日本沉没》诞生。这也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有代表意义的影片。这部作品描述了日本在面临沉没的状态下, 日本国民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恐慌等心理状况和共同面对灾难的决心和众志成城。整个世界上, 大概也只有日本这个民族才会拍出如此充满危机感的电影经典之作。除此之外, 还有《地震列岛》、《柴犬奇迹物语》等灾难电影也颇具代表性, 人们看完影片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并引发深思。而对日本自身来说更多的是关注日本国民面对灾难的种种行为表现和心理斗争, 以此表现其中所隐藏的日本人的忧患意识。

三、启示

长期以来, 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社会渗透危机感, 诸如资源匮乏论、沉没论、生存危机论等, 以激励日本国民积极应对的忧患意识。在日本高速发展时, 很少见大篇幅的自我炫耀和沾沾自喜, 反而经济越发展日本国内越冷静、并不断自省与反思。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日本才能具备现在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危机意识已经融入进日本的民族性中, 并把居安思危变成了一种能力, 面对危机, 及时做出判断和规划, 能把刚刚出现的危机苗头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人行必有我师, 日本的危机意识, 给予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的启发。我们中国, 地大物博, 民族团结, 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警醒: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在政治经济上多冷静思考和制定策略, 以创造出适合于我国国民的生活、生存的环境。因此, 作为一个大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团结精神、高度责任感、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并实施到各行各业中。

同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冷静地整理自己的思维, 加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防患于未然。尤其应激起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以冷静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 切忌“小有所得、沾沾自喜, 大有所得、忘乎所以”的心态。

摘要:作为四面临海的岛国日本, 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造就了日本国民身上始终具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在政治, 经济, 文学、音乐、美术以及影视作品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分析这位强邻的灾难意识和危机干预应变机制, 对于我国而言有些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危机意识,文化传统,地理位置

参考文献

[1].陈会颖.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日本外交关系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高富.危机意识与日本的文化特性[J].日本学论坛, 2003

[3].胡代炜.忧患意识与振奋意识[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4].王梦立.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J].日本问题研究, 1994

篇4:日本人的“第一”意识

日本一些学者认为,追求“第一”是日本民族的强烈意识。日本的企业家一直瞄准世界第一而发奋图强。握说本田宗一郎在初创本田公司时,就立志让本田摩托车占领世界。为争夺第一,他把该企业的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的统计表挂在大门口,让上下班的职工一目了然地知道本田和世界第一的距离。像本田宗一郎这样立志要使产品争夺世界第一的企业家,在日本并非少数。

“第一”并非只是大企业的目标,日本中小企业亦有争夺第一的强烈愿望。一家山区的小企业,职工不足50人,厂房设备看上去并不先进,类似中国的乡镇企业。这家企业原来生产方便面,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一度濒临倒闭。后来他们发现,方便面中的虾仁、紫菜、鸡蛋等干燥保鲜技术十分关键,而大企业往往委托零散的中小企业生产。于是,他们通过科研开发,终于研究出独一无二的保鲜技术,从而使该厂生产的干燥虾仁和鸡蛋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54%,名列日本第一。那位厂长感概地说:“即使是弱小企业,只要在某一方面创出第一,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像这样创出“金牌”的中小企业为数不少。有的是“鞋带大王”、“拉链大王”,有的是“鱼糕之国”,有的获“别针冠军”的美称……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发现市场的空隙,再创造下一个“第一”。

普通日本人也有争夺第一的欲望与劲头。即使拿不到世界第一,也要在日本国内,或市内、县内等某个层次上夺得第一。千叶县的一位农民自己栽种的大葱,葱叶碧绿,葱白肥厚,又长又粗。这是他花了几乎一辈子的心血培育出的品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5年获日本关东地区评比笫一名。为此,东京的一家公司以高出市场3倍的价钱包销他的产品。县农科所还聘请他为客座研究员。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东京准备建造一座电视发射塔,究竟建多高,人们议论纷纷,许多人要求建成世界第一高的铁塔。这在当时技术上并非易事。然而,在追求“第一”的心理驱使下,一座东京塔拔地而起,比当时世界最高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高出13米。此举使许多日本人兴奋不已,新闻媒介不免又渲染一番。尔后,尽管这一纪录被别国打破了,但创造“世界之最”的风潮却盛开来。日本人又陆续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体育馆、远东最大的水族馆、世界最快列车、亚洲最大的游乐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大桥以及世界最大的充气式体育馆。

篇5:从饮食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一、日本料理与饮食文化

日本料理即“和食”, 起源于日本列岛, 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 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 常配以日本酒。和食以清淡著称, 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所谓文化, 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共有的具有独特性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喜欢聚餐, 西方人喜欢分餐, 中国人在餐饮的同时还注重食品色香味的审美效果, 西方人则更看重食品本身的自然营养价值等, 这就是在餐饮行为中表现出的集体差别性行为方式, 这些具有集体倾向性的行为差别属于文化范畴。

海洋饮食文化从内涵上讲指与海洋文化有关的饮食习惯, 这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吃海鲜, 包括食品选择、烹饪技术选择、进餐方式选择等具有集体倾向性的区别性行为特征, 我们可将其概括为生食性、透义性、营养性和交流性四个特点。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国家, 其海洋饮食文化得到充分发挥, 但由于历史原因其餐饮文化同样受到中国的影响, 因此日本的料理文化就综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征。即日本料理要求材料新鲜, 看重食品本身的自然营养价值;切割讲究, 摆放艺术化, 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 重视视觉享受。

1. 生食性

日本的主流饮食文化中, 海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 就生熟食性而言, 日本料理有非常显著的海洋饮食文化特征。对海产品而言, “鲜”则具有生食性特征, 过分熟食化的烹调过程反而会降低其鲜美度和营养价值, 故“鲜”的特点使海产品对烹调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低一些。海产品的通俗说法是“海鲜”, 生猛活鲜是海产品最重要的特征, 像清水煮虾、清水蛤蜊、清蒸螃蟹、葱拌八带、鲜鱼汤、生鱼片……复杂的烹饪技术反而会影响海产品的鲜美度, 这些自然主义的烹饪作品完全可以与色香味俱全的人工烹调菜品相媲美。

2. 客观性

以“鲜”为标志的海洋饮食文化是客观性的。人们过分注意菜品人工的色、形、香等形象性, 而忽视菜肴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的时候, 这就是一种与客观性相对的隐喻性。例如, 用酱油炒就会把青菜染成一种荤菜的风格, 这种人为制造的视觉色彩就不是本色的直接显现;而不用酱油, 就能比较好地保持青菜的原色, 这就属于透明性了, 透明性就是对象自然属性的直接显现。不仅意味着对色、形、香等人工技巧的淡化, 突出原汁原味原色, 而且标志一种餐饮方式。它的中心原则是努力缩小从形象到内容的距离感。距离感越小, 事实性、客观性越强。

3. 营养性

海产品的“鲜”决定了它追求一种质料的独特性。这种更强调食品自身质料特点或个性的饮食观念, 在海产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海产品一般不宜与蔬菜混合烹饪, 像大虾、螃蟹、蛤蜊、带鱼、鱿鱼、鳗鱼、鲅鱼、比目鱼等各自口感和营养成分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 海鲜类食品更强调以各自肉质特点和不同营养构成区别品味。例如, 螃蟹、蛤蜊、大虾、海鱼各自的“鲜”是完全不同的, 或者说, 强调“鲜”就是强调本色, 强调本色必然导致差异, 唯有不同海产品之间的差异才有“鲜”──这是一种追求差异性的思维方式。

4. 交际性

日本文化在正式场合中有着明确的独白性等级制, 朋友聚餐时一般使用AA制分餐制。AA制是西方人早已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 避免人情面子上的纠葛, 在利益上一清二白, 使宾客相处更加坦然、真实, 解除“这次你请, 下次轮到我, 而且比你的饭更好, 否则就丢面子”这样的人情债务, 使餐饮交往成为一种自便的、大众化的社交行为。分餐制体现了一种交流性的人际关系方式:强调个性独立, 首先指向食物本身, 人与人之间构成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平等交流关系。聚餐制首先强调人际和谐, 然后指向食物。因此, 在日本重要场合的正式宴会过程中, 常常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人情债务的协调和分配, 这种协调和分配常常是一种等级制的、向心的、大一统的、没有多少个人选择自由的独白方式。

二、日本料理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梅棹忠夫在《日本》一书中提到:“如果把饮食分为追求美感的享受型和讲求实用的事务型的话, 日本人的饮食应属于事务型, 因为那不是为了享受美食, 只是为了果腹而已。”笔者却认为, 日本料理不但体现了日本人的实用性, 还包含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1. 茶道中的日本传统美意识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 成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是物质享受, 还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村田珠光曾提出“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 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 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 简洁而内涵丰富。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 如茶叶要碾得精细, 茶器要用国产质朴的黑色陶器, 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 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 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体现“和、敬”的精神, 体现追求简洁朴素、丰富安详的内心世界的审美意识。此外, 茶室外的植物及茶室中插花的装饰也是其植物美学观中“清寂”的一种体现。日本民族的植物美学观之核心思想大概可以归结为两点:“自然即美”和“樱花情结”或“物哀情怀”。“自然即美”有两层意思:其一, 大自然是美的本原、美的蓝本、美的极致, 也就是说, 一切美的事物都源于大自然, 一切事物的美都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最高的美只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其二, 自然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 因此它不需要任何修饰, 不需要任何矫揉造作。也就是说, 大自然本身就是赤裸裸的表现, 自然的事物本身就具有无形的美的魅力, 枯藤老树也罢, 长满青苔的石头也罢, 都给人一种事物本性的自然的美。“自然即美”思想之精神实质就是“寂”, 或者说, “寂”作为一种美意识, 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真实”、“自然”

2. 从“幕间盒饭” (幕の内弁当) 看日本人的现代审美意识

荣久庵宪司说过把传统审美意识和近代文明调和起来, 并使之在现代开花结果, 称之为“幕间盒饭式的审美意识”。幕间盒饭里装入饭、煮菜、烤菜、咸菜等各种菜肴, 这些家常菜数量不多, 配在一起色彩协调, 从整体来看显示出一种协调的美, 恰到好处地装在狭小的饭盒里, 体现“幽闲”、“古雅”、“潇洒”的精神, 外观美且味道绝佳。“幕间盒饭”的审美意识就在于通过在精致狭小的空间内构筑丰富而实用的内容。这种幕间饭盒式的审美意识, 可以说已经用做世界市场上深受欢迎的小巧精致的广告, 用在那些设计漂亮的家电用品、摩托车、小汽车等产品上, 尤其存在于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微小的世界中。把这种审美意识活用在现代科技里, 不难明白日本人为何能生产发明出如此多“轻、薄、短、小”的产品。

3. 从食器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在日本,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菜肴是盆子的装饰, 美丽的盆子里盛放的菜肴就是那样被提炼出了美味。“美食不如美器”, 这句话道出了容器在料理中的地位。美器不仅是对美食表层的烘托、外形的渲染, 更是对美食内在的表达、内涵的诠释。不仅如此, 容器是会说话、能表达的。例如, 在刺身和寿司的拼摆过程中需要留白, 让容器充分表达自己, 绝对不会用与菜肴无关的点缀填满大段空白, “留白天地宽”, 在空白中让人读懂那丰富的意境。日餐器皿多为瓷制和木制, 且制作成各种高雅、大方的形状, 既实用又具观赏性, 使就餐者耳目一新, 美食配美器, 令每道日本菜都成为美轮美奂的佳作。正如罗兰·伯鲁特说:“日本料理中用的饭盘简直像一幅绝妙的画。”

4. 从料理材料的色、形、味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菜讲究“色、形、味”。日本菜肴很注重“形”, 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其次, 日本料理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崇尚自然和食物的原汁原味, 生食便成为保持食物原味最好的食用方式。以刺身为例, 日本人将新鲜的鱼、贝类等海鲜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状, 再蘸上调味料食用。这种生食方式不仅能完整地保持海鲜的新鲜和原味, 还能最大限度保护其营养成分。

日本料理对自然的崇尚同时体现在刀法、材料和拼摆上。日菜刀法和切出的形状与中餐、西餐不同。日菜的加工多采用带棱角、直线条的刀法, 尽量保持食品原有的形状和色泽, 同时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原料。用不同季节的树叶、松枝或鲜花点缀, 既丰富了色彩, 又加强了季节感, 自然而清新。素菜则多用萝卜、红薯、南瓜等在中国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的材料, 简单质朴, 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韵味。至于拼摆更是独具一格, 常用的点缀材料有新鲜的香菜、紫苏叶、薄荷叶、海草、菊花、黄瓜花、生姜片、细萝卜丝、酸橘等。同时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装饰, 如秋季喜欢用柿子叶、小菊花、芦苇穗等突出秋季的特点。造型上常常摆放成山、川的形状, 有高有低, 层次分明。色泽柔和, 色调自然, 让人一睹而顿觉清爽。

三、结语

就像有人议论的那样, 日本料理是一种用眼睛品尝的食品, 由于其造型极其精良;是一种做减法的美食料理田地, 由于其看待食品原首滋味的无比尊敬;是一种闭适人体康健需求的食品, 由于其更多考究的是食品相互均衡的准则;是一种通报文化信息的食品, 由于其展示了日本孤占的风气和习气。在得到康健的同时, 感触日本人对天然的尊敬, 对美的寻找。朴素﹑自然的味道与冼炼文化的结合———这就是日本料理的真髓。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2]周平.日本风情录[M].东方出版中心, 1991.

[3]宋建华.日本料理点菜高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篇6:日本人的自觉意识

日本人非常有礼,一天到晚地鞠躬。我觉得,这种东西不只在表面,是从内心深处对社会的一种认同,知道自己的渺小。大公司的高层也总是低着头走路,微闭着眼睛,自我收缩,甘为渺小。这事实上是一种境界:把别人看得比较高大,把自己看得很卑微。

东京的房子一般不装防盗门,很多门是非常薄的木板门和玻璃门。偶尔一楼有防盗网,二楼以上我从未看到防盗网。我们很惊讶,他们怎么不担心入室盗窃的问题?此外,多数自行车是不上锁的,连摩托车晚上也是丢在外面,根本不担心什么。在火车上、在旅店、在会议室,甚至在餐厅,再值钱的包,放在那里根本没有人动。京都火车站人流如织,旁边的餐厅人来人往,餐桌上七八个包丢得零零散散,并不见一个人。所以西方人老听中国人说“你先去,我在这儿看着”,人家始终不懂这话什么意思,你“看”它干什么?

日本人很讲究秩序,排队是正常的,而且自觉保持1米距离。在自动扶梯上,人们都很谦和地站在左侧,让有急事的人从右侧快速通过。

在东京,我们见过几百人在一个路口等红灯,没有一个人乱闯。车辆在通过路口时也没有减速的意思,因为所有的人都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不需要减速,也不可能出现意外。但是,在红灯转为绿灯的时候车辆反而慢下来,车可以通行,人也可以通行,不过只要有一个人还在穿越,车辆就会让人,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以人为本”。

日本居民在街上如果一时找不着垃圾桶,就把垃圾带在身上,回家放进自家的垃圾桶。有人告诉一位陪同我们的女士:小姐,你身上有两根头发。很抱歉。她一边说一边把头发取下来,用一张餐巾纸包好,放进自己的口袋。在自助餐厅吃饭,人人用完餐都会自己收拾桌面,桌上洒的几滴汤会用纸巾擦去,杯盘碗筷收到集中存放的地方。抽烟的人当然还有,但绝不会有人乱弹烟灰、乱扔烟头,在街边吸烟都会带上一个便携式的烟灰缸。在公共场所遛狗的人士,身上一定带着垃圾袋,狗一拉屎,马上小心翼翼地扫起来装到垃圾袋中带走,再用纸巾把地面擦干净。通常人们会在可乐喝完后把瓶子扔到垃圾桶了事,而日本人会把可乐瓶上的商标纸撕下来,丢进可燃物的垃圾桶,再把瓶子塞到装瓶罐的垃圾桶内(因为瓶罐回收后也需要工人把商标纸撕掉)。同样,家里用完了的酱油瓶,日本人往往会用清水把瓶子先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为回收后还需要清洗。摩丝类产品的空瓶子,日本人在扔进垃圾桶之前,会先给瓶身扎一个孔,以免存在不安全隐患……

日本民众“管好自己,不給社会添麻烦”的这个理念,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信念,整个社会公民素质就非常高,整个社会就会非常和谐。

相反,我们社会中的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不仅不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而且还极尽破坏之能事。君不见,公共场所的垃圾桶惨遭人为破坏,啤酒瓶摔碎在马路中间,废纸撕得像雪花一样四处飘散,带火的烟蒂故意扔到干草丛中让它冒烟起火,小广告贴到干净的墙面上……想想这些,我们中的一些人是否应该感到脸红,是否应该管好自己,多为社会做点好事,不给社会添麻烦呢?要知道,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整个民族素质将会提高一大步。

■编辑 薛峰

E-mail:xuefeng0396@126.com

篇7:感受日本人的节水意识

关键词:集团意识,稻作文化,派阀,内外有别,敬语

一、问题的发现及提出

由堺雅人主演, 被TBS当做夏季压轴大作的《半泽直树》, 自播出起就迅速成为了剧迷们讨论的焦点。日剧《半泽直树》改编自池井户润的人气小说《我们是泡沫入行组》和《我们是花样泡沫组》, 背景是当代大型银行,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金融业的现状以及日本银行员工的状态。

剧情中, 主人公半泽直树被上司陷害, 但成功回收五亿日元贷款, 并且晋升到总行中枢精锐部门营业二部, 此后又将银行从金融厅检查的绝境中解救出来, 同时挫败了大和田常务逼迫行长下台的阴谋。故事到此, 应该是坏人得到应有惩罚, 半泽直树会继续晋升。但结局却峰回路转, 让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的大和田没有被开除, 而是继续担当公司的董事, 而英雄半泽直树, 非但没有被论功行赏, 却被外派到小企业去担任部长。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二、日本人的集团意识

1. 集团意识的起源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深受稻作文化的影响。日本属于稻作文化圈, 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日本人以共同作业的方式种植水稻。从水稻的耕作、水田的开发到秧田、插秧再到收获、脱粒等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 因此形成了劳动和生活的集体, 人们之间的合作、团结和协调精神受到重视。在这种地域社会中, 如果以自己为中心活动的话, 就会给全体带来麻烦, 这样就形成了集团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团意识。

2.《半泽直树》中集团意识的体现

(1) 重视集团意志, 进行集体决策

欧美国家企业在决策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由公司最高人员下达命令, 逐级向下层人员传达, 而日本企业却正好相反。日本式管理实行自下而上、上下协商的决策制度。企业重视集体意志与集体责任, 企业事务由全体人员集体决定, 这就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独特文化———禀议制度。

《半泽直树》中, 在银行向西大阪钢铁进行五亿日元融资时, 社长让半泽的部下做好“禀议书”, 当半泽拒绝签字时, 分行长强迫半泽通过禀议, 融资给西大阪钢铁5亿日元。最终, 半泽直树工作的大阪西分行, 因西大阪钢铁的倒闭而扛下5亿日元的融资呆帐。此时分行长却将责任全部推在半泽身上, 为此半泽不得不努力追讨银行贷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禀议制度虽然避免了仅靠个人决定带来的危险, 也存在耗费时间, 不能明确个人责任等问题。

另外, 重视集团性还表现在在自我介绍时。日本人作自我介绍时, 往往不说我是XX, 而说我是XX公司的XX。他们以自己工作的公司为自豪, 认为公司象征着自己的归属。这种现象在《半泽直树》中比比皆是。比如半泽跟部下去拜访西大阪钢铁社长时自我介绍说, 我们是东京中央银行的。在他们看来, 公司名字比自己的名字更重要。所以, 在日本提到某人时, 经常称之为“三菱人”、“日立人”等。

(2) 学阀、派阀之争

所谓学阀, 指的是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 由某个学校毕业的人们形成的排他势力。代表性的学阀主要有:在政府公务员、学术界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东京大学, 在财界有绝对影响力的庆应大学等。而派阀主要存在于日本的政党中, 日本政党政治中常常是大集团有小集团, 这种集团一般被称为“派阀”。学阀、派阀政治正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集团意识的体现。这种大集团中的小集团之间的斗争, 不仅存在于日本政治中, 也存在于日本企业。《半泽直树》中大和田常务与行长之间的斗争, 其实就是旧产业中央银行派与旧东京第一银行派之间的较量。半泽工作的银行是东京产业银行, 它是由旧产业中央银行与旧东京第一银行合并而成, 虽然合并后已经成为一个集团, 但是银行内部仍然存在两股势力, 彼此斗争。上司庇护和提拔同一出身的下属, 而对不同出身的员工实行打压。就像大和田, 一心庇护和提拔大阪西分行长, 以增强自己派别的势力。

(3) 内外有别、敬语使用

集团主义的另一个表现, 就是“内外有别”。自古以来, 日本人就具有内外有别的意识,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在周围画圈, 区别“内”与“外”。对于圈内的人亲近对待, 而对于圈外的人则疏远甚至充满敌意。这种“内亲外敬”在语言上表现为敬语的使用。敬语可以鲜明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身份地位为尺度的上下关系, 以利害为中心的强弱关系, 以亲疏远近为标志的亲疏关系。这三种关系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反映“内外有别”的亲疏关系。所以当面对外人讲自己内部的人时, 即使话题人是自己上司, 也要使用不表尊敬的表达。

在《半泽直树》中, 敬语的使用无疑是一大特色。从人物敬语的使用就可以大致分辨出他们各自的立场。在银行内部, 员工按严格的等级使用恰当的敬语;而对外时, 就以“内外”为标准决定其使用。比如当半泽去拜访西大阪钢铁社长时, 提到自己的分行长时不说“浅野分行长” (姓名加职务表示尊敬) , 而是说“分行长浅野”。如果称“浅野分行长”的话, 就等于强迫他人对自己上司表示敬意, 这是不符合敬语使用原则的。

3. 集团意识的影响

(1) 首先, 日本人强调集体观念, 促进了日本民族的团结, 也推动了日本整个社会的进步。这种集团意识带来的民族凝聚力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企业而言, 由于终身雇佣制等制度的采用, 使企业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忠诚心, 能够尽心尽力工作。这是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

(2) 集团意识强调集体决策, 服从集体意志, 这就导致了个人自主性和主体性的丧失。每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缺乏独立思考的日本人总是等待一个地位较高的人来决定行动的方向, 这种随波逐流的岛国集体主义, 使日本在近代以后的历史进程中陷入到无法自拔的困境。

三、集团意识决定半泽命运

经过以上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 半泽直树的命运受到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影响, 或者说这正是日本人集团意识的体现。日本公司选择职员, 最重视的不是个人能力, 而是集团协调能力, 当然, 当今世界任何企业, 都不能忽视职员的协调能力, 但是日本要比其他民族更重视这点。

就像剧中行长所说, 银行应该重视人, 让大和田继续为公司服务, 他反而会小心谨慎, 作为公司来说会让内部更加协调;而半泽直树, 虽然是一个英雄, 但他个性明显, 有时甚至不服从行长的命令, 当行长让他对大和田适可而止时, 半泽却坚持让他下跪道歉。在日本社会中, 不需要一个单独的天才, 需要的是能与多方面相处的, 多方面都能顺利运行的人才。所以, 独狼的半泽直树必须退出, 被发配到公司以外的地方, 才能维护公司安定。

四、结语

通过观看《半泽直树》, 发现剧中渗透着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思想, 从而对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进行了分析。这种思想表现在日本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日本公司的禀议制度、学阀派阀之争以及发达的敬语体系可以说都是集团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带来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 但也使日本陷入孤立的危机之中。

参考文献

[1]戴季陶.日本论: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2]高桥敷.丑陋的日本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8.

[3]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5.

[5]赵淑玲.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与集团意识[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4) :54-56.

[6]崔崟.从集团性看日本文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1) :14.

篇8: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之二)

削剪意识:女孩人偶

缩小意识最常见的另一种形式是制作小型模型,即原封不动地缩小实物或者模仿原样制作成逼真的小模型。这种“缩小”技术对日本人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他们制作出的许多模型都创下了世界记录。世界上最小的飞机模型、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车都是日本人制作的。

日本人自古就有在米粒上比赛写字,看谁写得多的习俗。最终,这项微缩文字的奥林匹克金牌被吉田伍堂夺得,他的记录为:在一粒米上写了600个字,在一粒芝麻上写了160个字,在一粒大豆上写了3000个字。以后又从写到刻,一粒米上能刻46个字。

日本还有座微雕美术馆,据说里面收藏着2万多件微雕作品,而且大多是小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细体字工艺品。

仅仅列举个别人的记录还难以说明微型缩小意识是日本人的特点,这种事无论哪个国家都能找出一两件。为了说明与其他民族相比,这的确是日本式的,就必须设定一个标准,即不把个别人制作的特殊微小模型作品算在内,而选择一种能代表大众文化的带普遍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日本“人偶”。

日本玩赏人偶的历史不仅古老,而且人偶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日本人偶的特点在于把巨大的、等身大的东西缩小并进行精巧加工,所以它在微小模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种类众多的人偶中,最具日本特色的是用微型压缩技巧制作的女孩人偶。这一类里不仅有江户“女孩人偶”,还有盛行于日本各地的“乡土人偶”,这些人偶较好地反映了日本民间百姓的兴趣。

女孩人偶不是单纯地、原封不动地被缩小了的人物模型,在制作过程中,人们把它的手脚省略掉了,只剩下一个圆脑袋加一个直身子。缩小物体,尽量去掉、削掉多余的东西,使事物单纯化、简洁化,这如同只给武士佩把刀,进行最精炼的装备。正因为如此,女孩人偶才具有了升华之后的简洁性,使它在表现出可爱、动人之外更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美。

“缩小”意识已不仅仅被体现于某个“缩小的物体”,而是支配着人们去实施缩小,所以女孩人偶式的缩小,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以相同的意识去创造不同的物体。从没有手脚的女孩人偶形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美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了解到日本人追求的物体美与实用性的内心世界。

女孩人偶不仅表现了削、剪的缩小意识,同时也表现了集中于一点的集约性,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女孩人偶没有手脚,但是头发却异常稠密,这说明它是一种以头发为重点的人偶。日本的缩小文化中集中于一点的现象非常突出,所以绝不能小看这一点。一方面是省略,而另一方面又强调典型缩约法的两面性。在制作这两个方面有内在联系的女孩人偶时,最花费功夫的是头部,可以把发型做成各种各样,这样就会诞生出数十种不同的女孩人偶。用发绳系好的头发上,往往被点缀上各种各样的发饰,如制作精巧的小花簪、镶嵌着五颜六色花蕾的发卡等等,所有这些都小巧得令人难以想象,乍一看,简直像一处小小的微型花束陈列窗。

包含在女孩人偶类型中的缩小意识的第三个特点被认为是把前与后调换的含蓄性。女孩人偶与其他人偶不同的、与世界上任何人偶相比带有特色的,就是在装饰和造型上表现出的截然相反性,即“把后背打扮得像前身一样漂亮”。其实这种习惯不仅表现在女孩人偶的造型上,在实际生活中,日本女性穿衣戴帽的习惯也向人们展示着同样的特点。比如,和服就是以装点后背为特色的服装。世界各国的服装(不仅服装)都与面部配合、以前身为中心设计式样,其他装饰物、皮带等也都是以前身为主设计的,只有在日本才用身后系带子的方式来装点后背,外国人看到这一装束,说是“把枕头背在身后走在街上,十分性感……”除了发型,和服后领露出脖领的穿衣法,强调的也是一种背面美。女孩人偶就反映了这种美学。一般的人偶都让人欣赏面部,唯独女孩人偶把背后的美丽发结、盘出的美丽发型以及身后结成鼓形带子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同样,佛像在印度、东南亚、中国、韩国等地大都是不雕饰背面的浮雕,而在日本几乎全是整雕,看不到浮雕。

日本还有这样的说法,在武士社会中,人们认为不仅前方的180度内有敌人,就是身后也有危险,所以优秀的武士在背后也需要长眼睛,必须磨炼出让对方感觉到即使从背后悄悄下手也无济于事的本领。

日本人即使与人的背影相对,也仿佛与人面对面,面部能说话、能不停地传递出清晰的问候,而那用发卡把头发盘扎起来的背后姿态给人的感觉却是沉默、踌躇、暗斗。因此,“把后面装扮得像前面一样”的女孩人偶就是用沉默表现有声世界,用静态表现动感世界,用黑暗表现光明世界。

填塞意识:盒饭文化

犹如武士既有主刀又有缩小至插入腰间的匕首一样,日本人在生活中则是一般饭食、盒饭这两种类型都有。在日语中记载“盒饭(弁当)”二字来历的是江户时期的《柳亭记》,如果相信其中的解说,便可以认为日本文化是一种盒饭主义文化、是把食物压缩到饭盒里的一种文化。

197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仅车站盒饭就达1800多种,用被誉为车站盒饭“三神器”的煎鸡蛋糕、南瓜、鱼这三种东西为基本材料填装的普通盒饭为700种,其他1100多种特殊盒饭据说也非常流行。

盒饭之所以能形成一种缩小文化,首先在于装盒饭的盒子,因为它反映了一种缩小饭菜的意识,它能容纳下所有要带的饭菜,以便携带,且不占空间;还在于日本食物的形状,即压缩成“块”。同样以大米为主食的韩国没有出现盒饭文化,是因为食物的形状不同。比较一下与日本腌咸菜最相似的韩国泡菜,及同样用大萝卜做的日本式腌萝卜和韩国式辣萝卜,我们就会发现,日本咸菜是不带水分一块一块的,而韩国的泡菜、辣萝卜则是带点腌菜汁的。

无论就食物的形状,还是就对食物认识的意识结构而言,盒饭都不会在韩国诞生,只能来自日本,是为日本人专门设计的一种东西。

盒饭揭示的缩小意识的特点又是什么呢?盒饭是把较多的饭菜压缩至一定空间,像旅行用具一样,因此这里的“缩小”就意味着“装填”。可见,在缩小意识中,“装填”是它的又一重要类型。

装填,即像盒饭那样在狭窄的空间里压缩许多东西,而且用质代替量,这种类型的“缩小”意识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却蕴藏着丰富的日本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日本人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会采取行动:扇子,要把它折起来;散乱的东西,要填入套匣里;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脚使它简单化,否则就不罢休。因此对日本人来说,不能装填的东西就是没意思的东西,即“无用的东西”。日本人的技术和力量似乎都来自“装填”。如日本人开发的以微型晶体管技术为主的家电产品;把收音机与盒式录音带搭配起来,制作出的收录机;将书压缩而致的袖珍图书等等。

装填不仅如前面已经列举的那样表现于物质方面,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具有完全相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与对违背村约而进不了村集体的人就实施断绝往来以示制裁一样,在日本的公司,无法“装”到公司里的人,则沦为 “窗边族”(指在公司里受歧视,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被分配工作的人)。

上一篇:陆建平思想汇报下一篇: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