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2024-04-23

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共9篇)

篇1: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建筑空间艺术心理(2010-07-02 19:12:05)转载 标签: 宗教 空间艺术 虚空间 罗马万神庙 心理感受 房产

分类: 设计元素

摘要:建筑形体的产生和存在诠释着室内外空间。然而,室内外空间又左右着人们的心理感受。人们在把握建筑空间的同时,融合着自身的各种空间心理需求:美与丑的形态、狭隘与豁达的对比、安全与暴露的挣扎、隐私与开敞的交流„„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又负载着丰富的内涵:艺术感、时空感、心理意识感知。

关键词:建筑空间空间艺术艺术心理

一、空间

空间艺术一词源于德语Raumkunst,德国文艺理论家G.E.莱辛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造型是空间艺术的必要手段和必备条件,造型艺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中,空间艺术必然首先是造型艺术。因此,空间艺术在本质上是对造型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但是,在造型艺术中,因其种类不同,空间性质亦不尽相同。一般说来,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和心理感觉中。这些意识感知的空间,其性质是不同的,可依次称为视觉空间、触觉空间、运动空间及心理空间。而 “艺术”一词指审美方面的需求,指在使用基础上的精神心理的审美需要,当然包括各种审美的形式:优美的、悲伤的、和谐的。那么,在营造生活空间的同时观注这些审美心理,营造各式各样的精神氛围,即空间艺术,这样的空间也就是艺术的空间。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种类,也通称美术。所谓这些空间,即物质的广延性,最终根据人的心理感受被区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或者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等类型。因而,建筑艺术这种最狭义的空间种类是为满足人类各种生理心理的需求而营造的空间典型代表。建筑可以在现实中利用不同性质的空间来驾驭人的心理。与此同时,根据人的不同心理需要也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室内外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需求之一,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里,建筑艺术的审美都是在虚虚实实的世界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居住建筑的空间满足安全、温暖的心理需求;宗教空间满足心灵祈祷、净化的需求;公共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工作、交流、娱乐需求等。

二、空间的类型

依据建筑形体的不同造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空间类型。封闭的私密空间;开敞、半开敞的共享空间;用限定性比较高的实体围护起来的领域;在听觉、视觉上都有很强隔离性的封闭空间;没有确定的围合界面,或者是围合实体的限定较小,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性很大的开敞空间等。另外,从心理感受上来划分,也可以分成绝对分隔的实空间和无明确界限的虚空间,或者不定空间在空间世界里,让人感觉界限分明的场,即实空间,界限不是很明确的空间就是虚空间,也叫心理空间。

三、空间心理

诸多空间类型存在的条件或者前提,也就是建筑空间种类产生的依据问题,亦是人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问题。实空间的特点是稳定感、安全感和封闭感。它是有限的、私密的,符合内向的、拒绝的心理性格,具有极强的领域感。虚空间其实就是人的心理空间,因此它是不稳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空间,易使人产生极大的联想和发挥。

四、空间心理与生理

空间的心理感受与人体生理尺度和建筑形体的尺度密切相关,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许多空间的划分都是由这两者的关系来决定的,诸如:亲密空间、适宜空间、公共空间。各种类型空间正是为符合这些心理审美需要而产生。当空间尺度在适宜范围以内,为亲密空间。这种空间里人的心理排斥感最为强烈。当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距离小于1米的时候,就是侵犯了他人的亲密空间。除非是较为熟悉或者有关联的人,否则就会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应。例如:当一个人占据椅子的一端时,陌生人就自然而然占据另一端。

当空间既不狭小,又不超大,空间的虚实恰恰与人体的行为尺度相符合时,人在心理上感到较为舒适。例如,居住的住宅空间尺度的设计,让人既感到安全,又不觉得压抑。在封闭的实空间内,当室内的虚实空间对比悬殊时,人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压抑感、神秘感或崇拜感。

五、空间心理体验

依据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这些心理感受和反应,创造或者设计出符合各种心理需求的适宜空间也就成为一门艺术。而且,这种艺术一直伴随着各种建筑空间类型的存在,很好地阐释了人们对空间艺术与心理艺术关系的把握。

在个人空间中,别墅以及度假村的产生,就是为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人群需求休闲、静谧的心理而产生的。赖特的杰作考夫曼住宅故意把空间意识虚化,从而将自然和室内联系起来。还有密斯的玻璃住宅,都是强化空间的虚无,弱化空间的实在性,从而更深一层地延伸了空间的维度:将时间引入空间中来,增强建筑内外空间的有机性。

古文明时期的人类就十分注重空间对人心理的把握,这尤其体现在宗教建筑空间里。古希腊的建筑就是绝妙地适应了人体的尺度,因此使人感到具有宁静的美感。古罗马建筑发展了室内空间,虽然相邻的各空间彼此独立,并且每个空间都使用了对称的几何化构图,强化了中心感。然而,在宗教建筑中,经常采用超出人的尺度塑造出强大的室内空间,借以体现宗教的力量和权威。罗马万神庙直径43米的穹顶坐落在厚达6米的水泥实墙上,在以后的一千五百多年里保持着世界纪录。圣索菲亚教堂的中央穹顶的直径只有32米多,但却高达55米。它在四周的半圆顶和柱墩的拱卫下,创造了比罗马万神庙更为宏伟、宽阔、亮丽的空间。这是个体现着复杂的穹顶组合的巨大空间。信徒们在这样的空间里祈祷,让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因而产生对上帝的景仰和敬畏。当人们穿过前廊和教堂大厅之间的门时,它的内部空间就突兀地、极富戏剧性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显现了它全部的神秘感,人们的眼睛随着拱券和拱顶的引导一直望到高远的圆顶之巅,这是令人目眩神迷和灵魂震撼的充满魔力的空间。当时的历史学家格罗庇乌斯也没能抑制他的诗情,他说:“一个人到这里来祈祷的时候,立即会相信,并非人力,并非艺术,而是只有上帝的恩泽才能使教堂成为这样,它使人的心飞向上帝,飘飘荡荡,觉得离上帝不远„„”

再看哥特式建筑,到了中世纪,连续的尖拱券和飞扶臂,塑造了无限远、向上的飘渺空间。空间尺度和人体尺度形成了极强烈的对比,人置身其中,显得如此渺小, 像完全笼罩在上帝的庇护之下。如巴黎圣母院,连续的尖拱顶引导着人们走向祭坛,使得中殿显得更宽敞了。向上望去,成倍地架高早期基督教堂巴西利卡低矮的屋顶,两列的柱子和扶臂就像有魔力的神树,不停向上伸展生长,在高空伸展出无数枝条(肋拱)。这些“枝条”在令我们目眩的高处汇合在一起。厚重的墙壁消失了,灿烂的阳光穿过布满在巨窗上的彩色玻璃漫射进来,我们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建筑艺术家正是绝妙地利用了高耸的拱券在教堂的内部创造了一种向上的无限的心理空间,以满足宗教场所所需要的迷离、神秘的艺术气氛。东方的佛教建筑中,采用适宜的建筑空间比例,以衬托超大空间偶像实体空间,同样会让人产生崇拜感。

在现代建筑空间里,为了极大地满足现代冷漠的都市人群交流、并存、保持适宜距离等复杂的心理渴望,尤其是有机建筑的口号提出后,建筑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提高,为人们的这种需要又提供了可能的情况下,空间艺术又丰富了新的内容。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将有限度的室内封闭空间过度延伸到室外,也最大限度地把室外无限开阔的景观、景物、空间介入到室内来。于是,公共场所大跨度空间的中庭产生了,通透的玻璃幕墙技术得以开发应用,城市广场的兴建,景观建筑艺术的兴起,再次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内涵,增加了艺术韵味,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人们对审美、功能、技术的协调统一要求。

结论

由此可见,建筑造型的艺术性决定了空间的艺术性,同时二者又受人对空间艺术的心理制约,反作用于人的心理,互相依赖,互相依存。有好的建筑艺术的造型,才会有艺术空间的存在,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艺术的需求,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我们去开拓空间、感受艺术、建设实体,有助于设计师设计艺术空间以及人们欣赏感受空间艺术。

篇2: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此时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些休憩的场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休息的场所能让他们进行一些特殊的室外活动,例如:休息、看书、玩耍、晒太阳、聊天等等。只有让这些环境具备一定的舒适度,才能让人们安心地在其中进行活动。如果环境条件不够好,那人们就不会在此久留。因此,环境差不仅会导致人们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变短,还会扼杀了许多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过,要想这些空间能成功地吸引人们逗留,它必须具备几个成功的条件。比如说具备某种蔽护性、日照及通风良好、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比如一座名人雕像),或者还要具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场景。因此设计师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人自愿在室外坐下来并长时间逗留。

本文以大学校园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公共座椅的设计与布置对使用者心理产生的影响。

1 座椅的周边环境

如果当供人休息的座椅布置在一个小小的竹林丛的正对面,背面则是一大片空旷的荒地,由于座椅较近道路,这就意味着来此就坐的人要走进荒地选择久坐,不仅可达性差,而且使用者心里也会非常的不舒服。座椅的布置可以凭借大树在夏季或其他时刻会对周围形成大片阴影区的优势,方便学生在树底下歇息,乘凉,就坐。座椅布置在山坡的大草坪上,干净的草坪,枯黄的落叶,会带给人的是开敞的空间感受。草地其实也是一处很不错的休息场地,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才会是环境设计的一个亮点。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室外草坪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西交大樱花盛开的时候,优美的樱花不仅会吸引大量社会上的市民前来观看,还会对校园里的空间形成拥挤现象。此时为了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西交大的樱花园旁边有一个大草坪空间,并用灌木丛与观花道路隔开,产生了一个具有围合感的露天空间,因此许多人都非常乐意选择这里休息、野餐、拍照和游玩等。

2 道路对座椅位置的影响

私密性是人处于户外空间中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中的选择性控制,是人在户外空间中的一种环境心理需求。如T字形交通口意味着在交叉处会形成三个方向上的人流,当公共座椅正好位于小道交通枢纽处时,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这里视线开阔但座位周围却没有一丝遮挡物,不仅让路人感到不便,连使用者也会觉得难受。因此,在这里设置座椅几乎没人会选择就坐,其布置既是对空间资源的一种浪费,又是环境设计失败的一种体现。

一些人因为主干道人流量大、噪声大而放弃在此附近就坐。从而引申出在环境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座椅布置的距离与角度因素。面向道路或者大空间的座椅在设置时也有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座椅与道路之间应该有适当的距离,不然当两者距离过近时,坐在座椅上的人会觉得不自在,也有可能阻碍车辆和行人通行。因此,双方之间必须保持1.5cm 以上的距离。而当座椅与道路或者大空间垂直时,坐在座椅上的人便不能轻易察觉到道路或者大空间中发生的情况,因此,不建议将座椅单个摆放。在这两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让座椅以45 度角与路面相交,特别是两个长椅呈90 度布置的方法。

在树林的山坡顶上布置一个座椅,让来此就坐的人能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把周围景色尽收眼底。并且可以通过多增添一些绿化,通过绿植创造强私密性空间满足需要。

3 公共座椅材料的影响

古时候,座椅多为石材或木材,20 世纪初常使用铁制座椅,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材料的多样化使用。下面我将对一般座椅的不同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木质座椅触感好,材料加工方便,随着木材粘接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子的形态已是多样化,总的来说还是较好的选择;石材虽然是目前公共座椅常用的材料,但由于其温度传导速度快,常温时触感还不错,但一旦气温过冷或过热时,人的感受就不是很好了;新型合成材料适应性较广泛,但缺乏亲和力,清洗也较麻烦;金属材质的座椅虽十分有时尚性,但间隙过大的条状或网状座椅会影响就坐的舒适性。

位于长安大学教师候车亭的座椅,基本上是候车的师生们很少选择就坐的。一是座椅上的材料利用的是人工合成的塑料,易脏,难清理。二是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座椅的面已经破旧不堪,加上没及时更换,导致人从心理上就不会想去坐。

4 结语

篇3:论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高校是青年人向往的地方,也是天之骄子云集的地方,谁能跨入大学的门槛,谁就在通往辉煌前程的道路上多一份自信。有的大学生长期受心理问题困扰,或学习压力太大,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或感情受挫,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碰到这些问题困扰时,他们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据从事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反映,当前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又称“成长的烦恼”,如学习与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心理承受力脆弱,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恋爱受挫无法自拔等。其中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信心不足,学习缺乏动力,情绪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较差等。看来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可掉以轻心。要抓住新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针对实际情况,对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辅导,要全面发展需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

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二)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常常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与人相处融洽,情绪乐观,大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除此之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

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总之,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

二、怎样在体育锻炼中发挥心理效应

(一)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能降低人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同时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二)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

(三)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步骤、策略、时间安排,使人们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科技、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年人对考试、学业、个人前途等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鼓励支持人们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将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压力困扰程度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

篇4:浅析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

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家装观念越来越被业主所接受,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日益严峻,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室内环境,离不开装饰材料,离不开空间色彩和合理的软装设计,本文将从人的生理及心理角度去研究室内软环境的重要性,室内软环境对人是一种精神疗养,在喧嚣的充满压力的工作中寻找那一份闲适宁静的空间,让人能够身心放松。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室内软环境中合理使用原生态装饰材料的重要性,首先要保障材料的安全才能保障人的健康。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软环境对人的健康及心理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使用生态化装饰材料是减少室内污染的重要举措。经过权威数据显示,在对人类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污染当中70%的污染源来源于装饰材料,10%来源于生活垃圾,10%来源于噪音,10%来源于不合理的软装设计(如色调、家具配备),从心理生理学和环境学角度,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化尤为重要,在选择室内装饰材料时,应从材料本身的生态性能如材料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材料是否能吸收噪声,能否降解和回收,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影响,是否会对环境有影响等问题,针对材料重新去界定指标,并且环保验收部门要严格按照指标验收,将人们生理上的伤害降到最低。如室内甲醛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标准》中指出,家庭居室内甲醛的最大允许值为0.08mg/m3,如果居室内的甲醛浓度超过0.1mg/m3,人体就会感到不适,这就属于浓度标准了。正常人长期呆在高浓度甲醛含量的室内,就会引起种种不适甚至恶性疾病;如果是孕妇长期呆在高浓度甲醛含量的室内,则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如何降低装饰材料所带来的污染让室内软环境处于一个对人类相对健康的微生态良性循环的状态呢?根据材料生态学属性前五项指标:光反射性、隔声性、冷暖感、光泽度和吸声性,拥有物理性能的所有材料都基本拥有这些性能,根据所需要的装饰效果合理选用材料不仅可以对空间起到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健康且让人身心愉悦,比如根据光反射性选择在狭小的卫生间铺上镜面的瓷砖或者黑白棋格的瓷砖将让空间感变强,让人有种空间变宽敞的感觉。还有墙面材料的隔声性,隔音效果是墙体本身具有的性能,有些墙体比较单薄需要辅助墙面材料让房间的隔音效果更好,质量较重密度较高,如钢板、铅板、混凝土墙、砖墙等都能非常好的隔音。冷暖感是设计当中对色调的一种感觉,在室内过冷的色调或是过暖的色调都是不合适的,对人的心理及生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那么在室内装饰用色中需要注意营造让人舒适安静的氛围。光泽度决定材料本身的肌理感,比如有些墙面的装饰,肌理感很强的艺术墙面,玻璃材质,陶瓷等不同的光泽度让墙面或家具拥有丰富的变化。吸声性的室内材料所起到的作用是能吸收一部分的噪音,营造安静的氛围。因室内所用到的材料非常繁杂,一一对其去界定指标几乎不能实现,主要对必须使用的材料,如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等按材料类型去界定指标。材料生产商严格按照新的指标去生产,监管部门严格监督、质检部门严格把关的形式让材料市场更加有秩序,人的健康才会有保障。

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学属性实验室,验证装饰材料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生态化标准,比如镜面瓷砖的光反射性,反射性过强会对人眼有刺激,使用面积过大时会让人产生不适,根据这一使用面积大小的需求去重新设立标准,去研发新的材料,提倡环保绿色设计,研发出优越的替代性新型材料,尤其是有限的木材资源,可以利用一些韧性非常好的植物纤维来替代。同时,在室内设计时要考虑空气的净化措施,如预留出放置空气净化器的位置,可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等。日本在环境保护,空气净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比如他们研制出来一种类似活性炭吸附原理的产品超美水,据说将这个产品直接放置水中,水中的有害物质、多余重金属就会被吸附,水可以直接饮用,同时可以分解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什么甲醛等有害物质会被吸附分解,而且一个产品的使用年限是十年,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真的是非常不错的科技产品。

(2) 室内色彩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经研究发现当人处于绿色环境中,人的心跳会变慢,体温比较正常,当人处于红色环境中,人们的心跳会加快,体温会升高,说明人的生理变化直接受室内色彩的影响。每个人一天当中的情绪变化会随着他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办公室和在家里,在客厅或陪孩子玩耍时,所有的情绪都会不一样。那是因为环境在影响他的情绪,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占相当大的比例,色彩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如个人形象设计、商业橱窗设计、软装陈设等等,可见色彩已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这样一来,室内的颜色搭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色彩使用的原因,要让一个空间的色调令人舒适放松而又充满生活情趣,要遵循室内用色原则,冷暖色的对比,类似色的应用,我们室内色彩要遵循主要色调占6成次要色调占2成点缀色调占2成主要一个比例,主要色调不能选择彩度太高的颜色,大面积过暖和过冷的色调都会让人不适。

室内有色光也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室内灯光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脑电波在红光环境中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人们的听觉能力下降,握力增加,说明对人的大脑比较刺激。在医院里由于手术时医生的眼睛长期受血红色刺激易导致眼睛疲劳带来手术危险所以用了蓝绿色调,蓝绿色调能够缓解视觉疲劳,让人心里平静,所以在医院环境中我们能看到大面积的蓝绿色调,包括医务人员的衣服。灯光的颜色和照度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合理选用,卧室的灯光需要柔和促进睡眠,书房的灯光需要明亮护眼,都有讲究。

(3)室内软装陈设能够牵动人的情思,对处于压力中的人们进行精神疗养。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室内软装能够弥补硬装的不完美,同时能够彰显生活的品味及乐趣,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它在美化装饰空间、弥补硬装的不足、营造整体空间风格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同的空间需要结合空间功能的使用,如家居陈设空间主要营造家人团圆的氛围,快乐美味的就餐环境需要结合主人的喜好去设计,办公空间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的陈设设计。

室内软装的基本概念是相对硬装而言,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如来说明,有人把房间比如一个杯子,当把杯子倒立,会掉下来的东西都属于软装,软装饰是室内环境中一切拥有实用功能及装饰性制品,包括家具、电器、装饰画、窗帘、绿植、墙面处理、地面处理等等多个要素。软装设计中材料的肌理、自然的色调、光源,造型别致的家具配饰能够让人回归自然,放松心境。软装的风格决定了家具的造型,墙面、地面、装饰元素及色调,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地中海风格、乡村风格、田园风格,在喧嚣的城市,有一个让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在等着你,疲惫的心灵会瞬间释然。中意的风格,称心的家具,赏心悦目的装饰,浪漫的小场景等等都可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着人们的精神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下面的几点看法

室内软环境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因素:装饰材料、室内色彩、室内陈设。

提出建立装饰材料生态学属性实验室,对材料的生态学指标以健康环保为前提重新界定对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学重要属性(光反射率、光泽度特性、冷暖感特性、隔声性和吸声性)试验,有效的去减少环境中空气、噪声的污染。这些指标将成为影响人类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剖析了室内色彩带给人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提出室内需要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科学的用色,让人处于一个舒适健康的色调当中。

(4)提出了合理的室内软装设计能体现人的文化、艺术、修养、爱好,能够让人身心愉悦,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提高人的幸福指数。

综上所述,从材料生态学属性角度、从正确的室内色彩、从合理的室内软装出发,创造舒适健康室内环境是未来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降低装饰材料所带来的污染, 以光反射性、隔声性、冷暖感、光泽度和吸声性生态学指标去研发新型的环保型材料,对于室内装饰材料来讲,减少或避免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的措施是相当的迫切,需要引起相关国家部门的重视,经生产方、监管方、质检方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才能保证装饰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营造健康的室内软环境。室内软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微生态循环化的环境,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能够影响生命品质的重要因素,都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篇5: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范文

文 化 生 活

第二课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课题属于《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第一框。第一课是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课则是从“个人”角度看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意义。本框在第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确立依据:因为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潜移默化,二是深远持久。这两个特点都有难以理解之处。潜移默化这个词包含着多种涵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也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是文化习俗,二是文化素养。这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阐述文化影响人们的表现。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能结合材料或举例分析,客观对各种文化社会现象说明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在对文化特点和差异的讨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人成长的意义,自觉学习、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接受优秀文化,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3、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请学生观看视频《G20花絮折射东西文化差异》,并思考问题:你从这个视频中发现了哪些文化差异?想一想这些的不同文化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对人行为的影响

教师总结:在不同的国家,人们面对国旗的态度不一样。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从而进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27分钟):

1、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教师活动:让学生看书(13页的资料和图片)2分钟,然后直接提问学生,文化对人影响的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看书回答此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书,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2)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教师活动:(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我国维族女性见面礼仪、维族男子(同辈之间、晚辈跟长辈之间)见面礼仪和藏族同胞在迎送客人时献哈达的三幅图片来提问“不同民族的礼仪反映了文化对人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文化差异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归纳:各民族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受不同文化 影响,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差异,见诸于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文化的差异有的取决于风俗习惯、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取决于文化程度,终其根源还是源于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不同。所以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也体现了人们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反过来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示了人们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一则《实例分析》,并让学生思考: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生活上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随机抽取学生起来抓材料中的关键词。

实例分析材料:

某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我们物业经常接到中国业主的投诉,反映有外国人在深夜里喝醉酒喊叫,或者聚会时喧闹扰民。一些人夏天还喜欢在小区里搞露天烧烤,或者在草坪上睡觉,这些都容易引起社区内中国居民的反感。为此,我们也与一些外国人进行过沟通,但他们的理由是自己交了物业费就是这里的主人,应该有享有这些权利。中国业主在共同场所晒被子,在阳台晒衣服,都曾经被外国业主投拆过,他们认为公开晒被子是十分不雅观的事情。而中国人恰恰认为这是卫生和环保的好习惯。

学生活动:启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文明的掌声》,并思考:这是一则CCTV宣传奥运的公益广告,CCTV为什么要反复播放这条广告?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

教师总结: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思考、讨论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②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教师活动:PPT展示材料: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在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并提问学生:能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吗?

学生活动:我们要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应当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地过程。

(2)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华人华侨热热闹闹过春节》,并思考:视频中华人华侨过春节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归纳: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终生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受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课堂小结(8分钟)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影响来源。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不管是外事活动,还是出国考察、旅游、经商和探亲访友,都免不了要和外国人打交道。鉴于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中外文化差异被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这种跨文化交往中,为了避免因不了解彼此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尴尬,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国外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并尊重。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设计意图:概括和巩固新课

课后练习:

1.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答案:B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D 设计意图:检验教学、巩固新课

篇6:心理暗示对人的作用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已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疑自已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有时也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假孕“,它是指有的女同志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当自已月经过期未来,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篇7:浅析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论文

一、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影响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体力实现充分、统一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实现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运用和完整结合。

(一)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便捷性与即时性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减少了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消耗,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运用更加充分和高效。目前,大量互联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资讯更新快、网络沟通迅速及时、网络平台受众广的特点,通过搭建和拓展网络平台,采用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运营模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从而直接促进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而网络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劳动者学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劳动技能,还能随时帮助劳动者通过网络搜索和网络求助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劳动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办公、网络会议等形式,实现网络管理,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间接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二)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消极影响

篇8:浅析网络媒介对人的塑造作用

关键词:网络媒介,塑造

一直以来,知识均随着保存和交流的媒介改变而改变,媒介对人的塑造也随之形成。千百年来知识与纸质媒介密不可分,也由此形成了知识让人熟悉和具有安全感的特征与模式,而历史仅短短50年左右的网络媒介却颠覆了原有的一切:网络化的知识中,事实不再是事实,专家到处都是。如今,知识和信息以互联网为载体,网络媒介对人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塑造作用。然而,这种塑造作用是利是弊,是让人更睿智抑或是更愚蠢则颇有争议,本文试图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

一、文献综述

温伯格对网络媒介的塑造作用持乐观态度,尽管其同样承认网络媒介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温伯格看来,尽管在网络媒介中,分流所形成的回声室可能会导致群体极化,错误的观念与正确的观念一样易于扩散,并在频繁的扩散中获得可信性,人们可能会对科学方法、态度以及结果的理解错上加错,但仍然瑕不掩瑜:网络媒介催生了专家网络,形成智慧聚集;其中适度的多样性更利于目的的达成;使得人们形成了网络型的思考方式,更胜于书籍时代的长形式;促成了分布式决策方式的形成,使得决策更加明智。

卡尔则认为,网络媒介产生了负面的塑造作用。他认为,书籍使得人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而网络媒介中的海量信息和连接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转向碎片化。同时,人们把记忆的能力卸载到互联网,因此记忆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的记忆能力受到损害,人变得愚蠢。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的立场与卡尔基本一致。

国内也有研究者对网络对人塑造的正负面作用进行了探讨。如詹扬扬所持的是相对中立的立场,认为网络对人类既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负面作用,二者同时存在,难分难舍。正面作用促进了思维的创造性,信息在其中的迅速传播扩展了人的智力,而负面作用在于其中的信息爆炸和泛滥弱化了人类理性选择的能力,越来越强的虚拟真实也使得人丧失了人性化生活的能力。[1]

二、网络媒介的塑造作用:合力向前

媒介技术的变化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早已不是新话题,笔者认为就如牛顿第三定律带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力的出现总伴随着与它相对的反作用力,媒介技术对人的影响不可能是单一向前的,网络技术不外如是。因此,讨论的关键应当在于它们的合力是向前抑或是向后。笔者认为网络媒介对人的塑造合力向前。

(一)人类整体:智慧的更快提升

不难发现,互联网负面作用的观点主要基于网络的超链接、海量信息和实时在线的特点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人们无法进行深度阅读,无法进行深度思考,无法选择地被驱赶着养成了效率低下的习惯。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基本将目光集中于网络对个人的影响之上。在笔者看来,网络确实对个人的认知与思考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但在人类整体的层面上,人们的智慧与知识水平因网络的出现而提升得更快。

互联网在人类智力提升方面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相互孤立的个人智慧转为了一直处于相互链接相互联系的群体智慧,将个人思维模式转为了群体思维模式。即便是个人的效率和注意力因网络而降低,但群体思维方式对知识和智慧的提升远远超过于此。

首先,对于诸位学者提出的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让人变得愚蠢的种种依据,笔者大部分认同,但仍存在一些疑义。

无限链接、海量信息和实时在线确实导致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种连贯表达思想的无力感甚至并非如拉里·桑格所认为的,应当归咎于我们自身而非科技,因为在诸如实时在线的环境裹挟之下,个人在无意识中已经被养成了注意力时时转移的习惯,醒悟之时更早已陷入无法改变的网络成瘾和手机焦虑症中。在其中的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然而,记忆的大部分功能转移到网络,从而使得记忆力得不到锻炼的观点并不合理。记忆力永远不缺锻炼的机会,而网络的出现使得大量在记忆中可储存可不储存的信息和知识有了安身之地,人们可以将记忆力用于更值得使用的领域,如专业性的知识。因此,人们的思维趋向更加精深。早在书籍时代,书籍便是记忆的卸载,这时知识的范围便已超过了有限的记忆范畴,互联网时代不过是这种状态的延续和加剧。

在承认互联网的确使得个人的思维产生异化之后,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带来了生产知识更为高效且更接近真理的群体思维模式。

原先人们可用的只有自己的大脑,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是整个大脑联盟。在个人的大脑和整个互联网的大脑集合对比之下,后者的知识生产能力显然优于前者。网络媒介使得专家形成网络,个人闭门造车式的深度思考往往比不上和一群人在网络上讨论式的开放性思考。前者耗时巨大的知识生产成果,后者可能短短几小时内便可以超越,知识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个人的知识生产成果也在开放式的讨论中被不断地质疑,从而能够被不断地完善,如此一来,知识生产的结果便更加接近事实与真相。网络媒介也使得科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和专业期刊。在互联网中,科学成果被不断地检验和挑战,同时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问题的解决,专业人士能够一展所长,非专业人士也能够提出意想不到的建议。

(二)个人:新型深度思维的形成

对于个人而言,无限链接的互联网的确打破了线性的深度思维模式,但开放式讨论同样也形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深度思维。

例如,阅读一本关于互联网时代知识特征变化的书固然能够通过一步一步线性的方式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思考,但在网络链接的指引下,在豆瓣、知乎等地参与众人对于这一主题的讨论同样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思考。简而言之,互联网并非使得深度思维沦为了浅薄的浅层思维,而是使得线性的深度思维模式转化成了其他的深度思维模式,如开放讨论性等。在互联网环境下,深入思考并未消亡,而是转换成了其他形式。

参考文献

篇9:浅析室内设计中对人的情感需求

作为建筑的分支,室内设计兴起也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兴起之初,室内设计行业还未成气候,人们关注的也只是表层的设计。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功能需求之后,也开始追求内心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以人为本”,从人本身出发的观念已深度植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中的需求已不再仅局限于表象,而是直接通过内心来感受家的温度。因此,需要我们开始关注人,关注生活,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对物质设计的实现来表达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空间 情感需求

中国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1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当代人们对于室内居住空间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领域的需求。他们或是展现自身情趣,或是寄托某种希望,或是追求自我回归,室内设计最终应该将精神生活领域的要求作为对室内设计的归宿点,营造出一种关注人情感本身的意境表达。艺术心理学认为,艺术是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体验的,这种情感体验是以美感体验为核心的。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表达人们的情感需求是室内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室内设计与情感需求

在当代的室内环境中,繁忙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希翼能与空间进行有情感的对话,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本我。家,不仅是人们休息、休闲的空间,也是人们寄托自己的情感归宿,寻求真我的释放,追寻自然的回归。因此,我们对于室内设计更多的应该关注设计中的人文情怀,即情感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本身需要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修养与造诣基础上,用细腻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与表达生活。

情感需求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空间的研究就不能不研究人,研究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情感。《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情感需求是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是应该得到他人认同的。但若仅仅只是表层的认同(例如材质、彩色、配饰等等),而无法达到他人内心需求的认同,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满足客户的情感需求。因此,在对室内的设计中,我们不仅在工艺上要求精湛,更是需要从“人”出发。关注人,关注生活本身。我们根本不能脱离生活谈论设计,也不能脱离人来谈论设计。

在我们的学术语言中,从来将“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技术,似乎根据一些或抽象或具体的指导原则,就能够诞生出全部的情感感悟,就好比用数学方程式来制造出一份美昧佳肴。这是导致我们今天的设计干篇一律、东拼西凑、干瘪萎缩的原因。在生活面前,我们常规的设计术语似乎越来越苍白。而生活是多姿多彩,无拘无束的,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充满魅力的状态,这不是数学或者科学能够计算出来的数和只供观赏的景。单就常识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感体验,就没有充满情趣的设计实践,如果没有有意为之的文化营造,就没有强行注入的设计旨趣。没有对生活实践的认真探讨,对室内设计的认知注定是隔靴搔痒。

二 室内设计与情感需求的表达

当我们打破一般室内学专业的技术垄断,去讨论设计、诗意、生活等相关问题的时候,放手去进行也许是业余的建造的时候,可能就进行到了精神上的升华。而家也可以随着自身一起成长,这就如同按着机打的打字机和手写的文稿的区别。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情感需求所要集中体现的是某种情趣、某种意图以及某种个人观念,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的高层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所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和生理上的美观、舒适、规则,更多的是在寻求多种更为创新和多样的精神内容。而这才是能够唤起人们深层情感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在由外观、色彩和材质所共同组成的表现形式中,提升其所蕴涵的情感,使其变得更加细腻而充满韵味,其中的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也会相互作用与融合,表达更深层的情感。在中国的传统设计理念中也一直追求着这种情感的表达。我国传统的古建筑物的构造基本都是根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上,很多时候对于精神上的表达甚至超过对于物质上的表达,既重视显形的模式,也强化隐形的意念追求,尤其表现出入与自然相亲相合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建筑中既有材质、纹样、色彩搭配、细部的处理,也蕴含着某种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令人进入无限遐想,体会其中的蕴味。情感中较为深刻和复杂的层次——心境及性情,往往是简单的造型或单纯的形式所不能实现的。对于这种内在生命感受,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便是这个意思,但是语言可以大致地、粗糙地描绘想象的状态,并依靠人们自己的想象来传达事物内在的勾人心绪的东西。

事实上,家,绝非只是现代人放松与休闲的对象,家也是我们回归自身的导师。它除了是一种专业技巧之外,也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策略。美国作家梭罗曾抛开一切,自建了一座小木屋,并在那里自给自足隐居了两年的时间,并写成了小说《瓦尔登湖》。在谈到关于他所建的小木屋的时候,他说他所看到的美:“是从内部向外面渐渐地生长出来的,是从那住在里面的人的需要和他的性格中生长出来的,住在里面的人是唯一的设计师——美来自他不知不觉的真实感和崇高心灵……”这是梭罗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设计的体验,而也只有在真正了解需求之后,有了真正的体验之后,你的设计才会关注到生活,关注到真实,那是来自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升华。正如最近东方卫视的热播节目《梦想改造家》中有一期对北京老四合院的改建。在这个老四合院里,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除了外在的,在建筑上四合院的一个整体协调性,包括从外观、色彩、材质、氛围等等来符合周边,使其没有违和感之外,更多的是要对这个老房子充满甜蜜回忆的业主精神上的延续。对于他们情感的记忆,建筑的历史感来说,不单单是只有物质财产,更多的是精神财产上的继承,即在符合各个人群各种生活基本功能保的同时又能保屋主对老屋留情感。这并不是设计师自身的一个展现,而是今后生活在这里面的人他们自己的一个生活痕迹和时间留下的感情以及沉淀。任何一个设计师在面对业主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透明的人,永远不是他自己变成主角。而一个好的设计,一个温暖的设计是能感动人的,是能和人产生对话的。

图1:保留了母亲留下来的樟木箱,并对其进行了再次合理利用。

图2:随处可见的老物件。通过这些老物件的合理利用,来延续整个家族的情感记忆。

三 设计师与室内空间的融入

室内设计本身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有着实用功能的场所,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成为能寄托消费者感情的一个情感归宿。室内空间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躯壳,一个有着各种户型的躯壳,而真正的使用者是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人生经历….-除了会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功能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能将生活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居住空间也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要求。室内设计也再不是一门只讲科学,只讲技术的科目,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必要的理性思维,更多的是设计师要融入丰富的感性思维。室内设计中人的精神需求,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交流为中心的一种体现。室内空间的情感需求、人文精神,并不是设计师强加于空间上的某种特性,而是由整个空间自身的特性以及住户自身所散发的气质所决定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当你深入其中去感受和感知每个人对于家的感受,你才能在满足客户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也带给他们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不管设计的手法、潮流、材质如何改变,从人出发进行设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上一篇:幸福的爱你一辈子下一篇:水果种植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