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三种意识学习感受

2024-05-16

领导干部三种意识学习感受(精选5篇)

篇1:领导干部三种意识学习感受

“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也为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指明了方向。把学习三种意识,作为领导干部在思想建设上急需加强的一项重项内容。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增强三种意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这一要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结构不断调整,思想观念日益更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矛盾解决好坏、快慢,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三种意识”的提出,是对“两个务必”的补充和升华,内涵深刻,意味深长,令人警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要高度重视“三种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使之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来继续强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继续遵循,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来继续提高,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继续自觉培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细。

二、三种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忧患意识、公仆意识与节俭意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忧患意识是哲学基础,它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公仆意识是价值诉求,它可以使我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节俭意识是实践动力,它可以使我们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干部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习和实践,才能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 增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也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一个干部有了忧患意识,他就会不满足现状,或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或通过批评揭露错误,或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问题,表现出责任感和能动性。总之,强调忧患意识,不是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手足无措、怨天尤人,而是要从中激发起责任、理想、信心和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已经确定,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任务繁重而艰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骄傲自满,沾沾自喜,也不能妄自菲薄,丧失信心,一定要正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视目前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所在部门单位和本职工作着手,把忧患意识转化为开拓进取的锐气和动力,勇敢地迎接机遇和挑战。要把忧患意识落实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关心困难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具体工作中,关注民生、共建和谐,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四、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增强服务意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用唯物史观武装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抓发展、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我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必须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

五、发扬艰苦奋斗作风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我国经济总量增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大大改善了,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算高,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节俭意识,大力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风尚。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把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用节俭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让我们以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全面高效、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篇2:领导干部三种意识学习感受

自从创新社会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津市市委就将每个月的13到15日三天定为了市直机关和单位的群众工作日。为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津市市委组织部机关组织全体干部在群众工作日开展,下基层、近群众、了民情的“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笔者认为组工干部在下基层时要进一步树立“三种意识”,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一是树立“动手”意识。组工干部来到基层,是带着感情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排忧解难的,不是一支笔、一个本子、一杯茶就证明你来过基层。要时刻注意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找准服务基层干部群众的切入点,从基层广大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他们最困难的事情帮起,从他们最期望的事情做起,多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让基层干部群众从组织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实惠,要放下架子,亲力亲为地帮群众解决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许干活的动作并不规范,做事也不如老乡的高效,但是我们的一滴汗水、一个吆喝都代表着组工干部的形象。尤其今年是我市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的关键之年,湘北干线上的每家每户都有很重的“三清五改”工作任务,在开展工作时,我们动起手来就会让群众无比的感动。(三个着眼点:为什么做?不是形象工程;做了什么?切实解决问题;做多久?不是心血来潮。)

二是树立“跑腿”意识。组工干部既然走出机关,就要打破

下到基层听汇报、走到一线看示范的陈规,转变遵循即定安排的“考察路线”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把“组工干下基层活动”与“创先争优”、“到户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去。要进村入户,走到田间地头,与百姓交流谈心,不能弃远就近,只有多走访才能充分透彻的了解群众的疾苦,听取百姓的心声。最真实的情况和最实际的良策往往都是靠问出来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下基层与民众学习交流的机会,真正收集掌握人民群众对组工干部的意见要求,坚持做到与农民打成一片,识群众苦,解群众难,谋群众福,真正赢得民心。(三个着眼点:去哪里?不能弃远就近、弃难求简;为什么去?不是听汇报看示范;去了做什么?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最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

三是树立“沾灰”意识。有人说去农户家中,没问题都会找出问题。这种观点是偏激的,毕竟没问题找问题的群众是极少的,不靠近农户,不走进农户家中,不接触问题,不代表问题不存在,这种逃避问题的方式在思想上是自欺欺人的,在行为上是不负责的,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可能发展为大问题,问题的积压就是对稳定的威胁。怕看到问题不是和谐,面对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追求和谐的道路。要为群众真正解决问题,就不可能“不沾灰”,作为组工干部,就应该有不畏难、不避险的思想,要发现灰尘、祛除灰尘、净化空气。

树立“三种意识”不是作秀,它是组工干部下基层的态度,不仅有利于拉近组工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树立组工干部的务实形

篇3:党员干部需确立三种“敬畏意识”

“我们党有五好:有好的指导思想,有好的中央,有大批好的骨干,有好的传统,有好的信赖党的人民。”(《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01页)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小平同志总结出来的。可见,党的先进性基础是坚实的。

共产党员应该在哪些方面保持先进性呢?小平在上面这篇讲话的结尾呼吁:“我们要在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方面,力争上游!我们要在加强和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力争上游!我们要在学会当‘班长’,学会当乐队指挥,学会‘弹钢琴’方面,力争上游!我们要在我们这一代为下一代树立良好榜样方面,力争上游!”(同上书,第317页)四十多年过去了,小平同志的号召对今日的“保先”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无前人先例,小平总是鼓励共产党人要大胆地干:“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但说到共产党人其他方面的“胆子”,《邓小平文选》第一卷提到:“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我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仆”为己任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富民强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中,能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否跳出个人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圈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做到“慎独”,取决于自身的“修养”。全体共产党员要能像小平同志早在五十年代就告诫我们的那样,谨慎一些,胆子不要太大,自觉接受民主党派、人大、政协、舆论和群众的监督。

如何做到谨慎和自觉呢?我想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亟需确立三种“敬畏意识”:

一是敬畏法律。法律是限制权力的利器,是约束官员恣意妄为、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枷锁。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治国的要义在于依法治“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领导,当是如今各级官员必须恪守的“法治信条”。

二是敬畏民意。要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意志,只有对民意真正持敬畏态度,才可能真正体察民情,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敬畏责任。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03页)其实,权力与责任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双胞胎”,拥有权力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必须时时记得:责任追究机制乃高悬于手执权力者头上随时可能坠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篇4:领导干部三种意识学习感受

怎样看待政绩,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一要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今后工作中,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统筹处理本地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富有成效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要增强久久为功的意识

现如今很多地方都是后任的领导不管前任的事,报有一种“前任留下的烂摊子不归我管”的心态,认为不干出点新鲜事就没有政绩,殊不知一些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就在这种错误心态中被抹杀。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对于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路线和方向就勇于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三要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

篇5:三种意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一、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职责的执行能力。老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按政策规定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这项工作,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就能成为老干部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党委组织部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发扬优良传统,培育爱岗敬业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培养公道正派的品行操守。二是加强党性锻炼,改进工作作风,竭力尽心把老干部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让老干部满意,使党组织放心。三是充分运用有效载体,锲而不舍地大力宣传,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老干部工作者要争做尊老敬老的模范。四是唱响主旋律,引领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支持老干部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增强勤学意识,提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学习,重视思想建设,是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经验。党委组织部在深入学习宣传活动中提出“四个要求”:一是提高学习认识。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学深学透政策理论,对全面做好新时期的老干部工作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二是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的学习风气,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克服“急学现用”、“浮光略影”的学习态度。提倡人人争做行家里手,个个成为老干部工作的“政策通”和“活字典”。三是优化学习方法。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上下联创和结对共建等多种学习方式。同时把握老干部工作发展态势,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干部。四是坚持学以致用,要主动向老干部宣讲中央精神和政策规定,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提高政策理解和宣传能力,在运用中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

三、树立落实意识,提高求真务实的创新能力。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知自省。这个“行”就要在工作落实上得到体现。为全面推动各项老干部工作制度的切实落实,党委组织部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及人员要发扬“三种精神”:一是敬业精神。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履行职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老干部工作要纳入工作全局,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在研究制定各项改革措施时,要照顾到老干部的利益,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政策方面要坚持从优原则。二是实干精神。按照“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办实事,尽心竭力为老干部做好事,千方百计为老干部解难事”的要求,改进作风,求真务实。要定期听取老干部意见,对涉及老干部的事,特别是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要特事特办,及时研究解决。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来抓,杜绝老干部工作中出现“政策倒灌”现象,保持老干部工作长期主动,任何情况下都不脱节、不留真空,一贯严格规范。三是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才有作为,工作局面就会新。鼓励老干部工作人员创造业绩,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善于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创造新业绩。同时,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创造好的环境,为干部的创新成长搭建的舞台。要密切关注老干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对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分析,充分发挥党组织抓老干部工作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社会实践报告社区实践下一篇:《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课程分析报告20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