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过程

2024-05-06

感受过程(精选九篇)

感受过程 篇1

笔者之所以在此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论点, 自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在语文教学, 尤其是基础教育中, 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殊不知, 这种做法本末倒置, 直接导致了广大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错误认识。

首先, 还是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文学感受力的培养。

一.机械阅读课文, 流于形式化。对于教材中所选课文只作形式上的浅层次了解, 未能从文学美感上启发和带动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如在散文的教学中, 千篇一律地给课文分层分段, 总结段落大意, 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全篇。如此一来, 久而久之, 学生们机械地“读”的能力确实有所加强, 但是对于文章美感的体会无形之中却大打折扣。诸如《荷塘月色》、《背影》、《济南的冬天》、《我与地坛》、《白杨礼赞》等经典散文篇目, 时至数年后的今天, 我们是否仍然记得其中那份“汉语之重”的魅力, 是否仍然流连于荷塘月色下袅袅轻烟和白杨树铮铮铁骨呢?还是只记得机械地为这些文章理清层次, 甚至连多读几遍的功夫都舍不得花?

二.陌生化美感源于不理解文意。由于被选作教材的课文广为流传, 所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记得这些篇目, 可能是出于“陌生化”产生美感的道理, 人们对于越熟悉的东西越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提及。这样一来, 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教材编写者原本从浩瀚的中华典籍中选取出部分经典又经典的美文, 却因为过于熟悉而失却了那份美感。这自然逃不过“陌生化”的说法, 但是文学感受力的缺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例子来说吧!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可谓是美绝、妙绝!然而每每想到此意境之时, 我总不愿意引用此句, 而宁愿选择朱希真的“望断水如云, 送尽鸦成点”。因为我总觉得用后一句方显学识之渊。另外李白的《静夜思》, 或者小学课文中的《鹅》、《春晓》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诗, 一经人们口中说出不是被恶搞, 就是被人认为庸俗。一曲“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难道不能称为千古绝唱吗?然而, 谁若是吟出这样一首诗来, 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但是如若我们每次听到这首诗时, 都能唤起当初强烈的美感感受力的话, 我想听者一定不会笑, 而是哭, 会如诗题一样让人静, 使人思。

接下来, 我们再来说说文学感受力的重要性, 前面讲过, “听说读写”只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体能力的培养, 而根本应该从文学感受力出发。

一方面, “听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文学感受力的形成, 也就是说“听读”是文学感受力的源泉, 也可以说“听读”的目的是为了文学感受力的形成。我们之所以反复的听读, 甚至吟诵, 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语言韵律、意象的隐喻和意境的旨味的把握。但是这里强调的“听读”绝非是机械式的听读, 而是带着感情, 入于文章所写之境中的“听读”。王国维有一段关于“入乎其中”, “出乎其外”的论述:“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王氏此语虽然是指文学批评, 但是用在这里也是极恰当不过的。我们“听读”是需要先入于文章之中, 才能感受并体会到文章之美, 然后, 超脱文本来批评。然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总是没有进到课文里面去, 就站在文本的外面来解读课文。语文教师总喜欢让同学们沿着一个思路 (分层分段) 去思考问题, 在大多数同学并未真正理解的情况下, 硬将知识一股脑灌进同学们的脑中, 最终得出大同小异的中心意思, 这岂不是有揠苗助长之嫌。

另一方面, “说写”能力是文学感受力的宣泄。文学感受力也可以说是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课文意趣的情感体验。既然是一种情感体验, 就不得不使这一份情能深入人心, 情动于中, 方能形于言。这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师反复强调的在写作过程中要写真感情。生活中确有真感情, 但是写作却是要求我们将这些情感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 才能称其为写作。如此, 我们便要倚重在文学“听读”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学感受力。反过来看, 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话, 到“说写”技能上便不存在强调其必写真感情了。因为这种情感体验在胸中如万斛之泉, 下笔则滔滔汩汩, 言谈之间, 落笔之处, 皆本色语。

第三, 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将外在于我的语言能力、文学美感化为己用。学为己用,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只注重浅层次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那么, 学过的还是别人的东西, 用过来也还是经常有不贴切之感。

第四, 文学感受力能刺激“说写”能力, 正如前文所写, 文学感受力就是不断将外在于我的文学美转化为关系到我的美感形式, 而一旦日积月累, 这种情感体验便会如梗在胸口的块垒, 不吐不快。所以作家欲借文字作为情感的宣泄, 来浇心中之块垒, 刺激其创作的欲望。

最后, 我们简要地来探讨一下文学感受力应该如何培养:

一.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貌似只片面强调“读”, 实则不然, 此句已经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蕴含其中了。只是他认为“读”是促进文学感受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已。笔者之所以能在此句中读出文学感受力来, 是因为两点, 其一是前面所述的逻辑理路, “听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获得文学感受力, 而文学感受力的积累自然而然形成“说写”能力。而这句诗中正蕴含这样一种逻辑“熟读———作诗/吟诗”, 其中正是说熟读能够有助于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其二, 是“吟”字, 这个“吟”绝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读诗, 而是深情孕于其中, 力求代诗人说话。柏拉图说诗人是代神说话, 而“唱诗人”则代诗人说话。所以说反复“吟”诵已经是对诗人意境旨趣的一种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

二.跟着录音带, 反复吟诵。语文教材大多都有配套发行的录音带, 这些录音带往往是一些名家朗读的, 在语言的节奏、情感的把握等等方面都很到位, 再配上切合文章意境的背景音乐, 很能渲染出语文美感的氛围。如果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 文学美的感染力就会慢慢地在心中生根。我周围就有人因为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慢慢地竟连做人也有一点文章里的味道, 总是娓娓地慢悠悠地如那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其情真意切总能感染到我。

三.注重文章意境的层层悟入, 而不要一股脑将文意灌输给学生。学生无法消化和吸收别人强加的知识。就好比数学一样, 要将每一个步骤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才能使学生明白。不能只将结果告诉学生, 让学生去摸索得出结果之法。正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使得很多人已经无法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了, 这里不仅仅说中学生, 甚至有个别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味了。

四.文学是人学, 语文也是人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 以引导学生逐步取代指导, 教导。在引导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诗无达诂”, 这是文学自古以来的传统, 学生的思维也许能更好地解读课文, 教师不应该批评与教材相左的解读。

五.文学作为一门艺术门类, 通常也是讲究心境的。正所谓“入兴贵闲”, 要入于文章的情感世界, 必须讲求心境的闲与静。人们都说在作画或写毛笔字之前, 要用金盆洗手, 焚一炉香, 放一曲古琴, 然后方能开始作画或写字。前面这些形式其实是必须的, 这些形式有助于心静下来。而语文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注重心境的培养, 比如在齐读课文之前吐纳气息, 放点与文意相合的音乐等等。

笔者虽然不是经验丰富的一线语文教师, 但是凭着对语文的热爱, 也凭着语文学习的数十年体验, 愿表达一己之看法, 兼与广大语文爱好者商榷。

感受“美丽的”过程 篇2

【内容摘要】爱美是人的天性,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幼儿喜欢美的事物,他们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爱绘画是幼儿的共性,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绘画天才,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进行创造,只要有合适的环境,给予适当的培养,他们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美丽。关键词:美丽

植物种子

兴趣

幼儿园艺术新《钢要》中多次提到:激发幼儿情绪,体验审美愉悦,而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

一个微笑是一个美丽的过程,虽然它很短暂;一声问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虽然它很轻微;植物的生长是一个美丽的过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蜜蜂采蜜是一个美丽的过程,虽然要飞万里路,采万朵花;当然,一个活动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特别是在美术课中,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且不说活动成功也否,但是过程的美丽远远大于结果。如果你在过程中就已经能够体会到了本身的魅力,那结果对你来说也只是一个过程,无数个结果串联成美丽的过程,懂得享受过程的人,才真正懂得真正的美丽。

下面就以美术活动《种子粘贴画》为例,来谈谈引导幼儿感受美丽的过程吧。

一、发现“美丽”。

随着秋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农作物、种子丰收了。孩子在秋的海洋里探索、学习,秋季对孩子们来说充满着魅力,在开展了以秋天为主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植物种子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他们经常喜欢去自然角摸摸、看看、说说,对色彩鲜艳的、形状独特的种子总是爱不释手。所以在活动前我有的放矢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如:有的幼儿说喜欢绿色的绿豆、红色的赤豆、有的孩子说喜欢咖啡色的四季豆、黑色的豇豆;有的幼儿说喜欢黄色的玉米粒、白色的大米和红色的腰豆„„

在说的过程中,使幼儿对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有了初步的了解,让大家一起认识了植物种子,从多方位的角度来了解植物种子。同时,也发现了美丽是来源于色彩的不同。

二、探索“美丽”。

发现固然重要,但不要忘却这个寻找的过程,所以,我在活动前安排幼儿去超市、菜场、种子公司寻找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于是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带来了许多植物种子。我问:“孩子今天你带来了什么植物种子啊?,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植物籽粒。”我问:“你能告诉老师你怎么找到它们的?又是怎么带来的呢?”有的幼儿说:“我是去超市找到的,我用了一个塑料袋带来的。”有的幼儿说:“我是自己向邻居要的,我是用一个盒子装来的。”有的幼儿说:“我是去菜市场找的,我用的是一个橡皮泥的盒子„„”

我觉得通过这个环节,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幼儿的情绪被调动

起来,也感到轻松愉悦。更重要的是,这也充分体现了这节课活动前的准备环节,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幼儿收集植物种子的时候,也正是他们认识植物种子,解决困难,努力想办法的过程。这样去走近它们,也许他们会更喜欢。

三、感受“美丽 ”

鉴于孩子对植物种子的浓厚兴趣,加上现在的孩子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爱美术活动,而且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作画能力。我立即抓住教学的挈机,利用自然资源,在主题中生成了美术活动《植物种子粘贴画》。我在始业教学前,上网收集了植物种子拼贴画、自己还动手做了几幅画、并且收集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植物种子画册,然后挂在画廊里引导幼儿欣赏,想不到,幼儿对此的兴趣非常的浓厚。有的喜欢用黑豆拼成的熊猫、有的喜欢彩色的热带鱼,有的喜欢亮丽的花卉,似乎在举手投票的过程中,他们也想达成一个共识,希望大家选的图案是一样的,形成一种初步的审美趋向。结果,大多是色彩艳丽的图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见,感受美丽并不难,我们能随处看见美丽。

四、创造“美丽。

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它们懂美,更想自己创造美。

看着幼儿感受美的情绪如此高昂,我接下去说:“真好,植物种子颜色那么多,品种也那么多,待会儿我们也来学着做一做,你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都很棒啊!”现在请你们想一想你准备用植物种子来做什么呢?找一个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充分互

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孩子们愉快地做了起来。我看见他们用勾线笔在纸上勾画了自己喜欢的画,然后选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种子来进行粘贴。如:有的幼儿画了一只很大的恐龙,他用半片黑色西瓜子贴在恐龙的身上做鳞片,用绿豆做脚,看上去这只恐龙很栩栩如生;有的幼儿画了一个可爱的女孩人物,她用黑米做头发、用黄米做脸蛋、用赤豆做衣服、用绿豆做裤子,很好看哦!有的幼儿选用蓝色卡纸做底板,在什么画了一幅海边景色图,有椰树、有帆船、有海鸥,孩子分别选用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进行装饰,做完后漂亮极了,赢得了同伴的一片掌声。这时我看到有一位幼儿在投入地装饰着自己的房子,有一部分幼儿围拢着欣赏,我看了一眼觉得很一般,我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喜欢他装饰的房子啊?孩子们说:房顶凸凸的、红红的,墙面平平的米贴成的、窗户又是凹凹的有凹凸感,很喜欢。看他们那么的喜欢,我立即赞同了他们的想法,表演了他。我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幼儿的兴趣会被我打击。何不利用幼儿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作品呢。毕竟,我们的评价人应该是幼儿,而不是老师,应该还给幼儿这个权利。

这时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想在纸盘内装饰孔雀,我楞了一下。这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我想我们老师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满足幼儿的需求,我立即请配班老师拿来了纸盘,而事实上,他的设计令我们大家都打开眼界。当我把那个男孩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时,他们都发出了惊叹:“真好看啊!”“真漂亮!”“这么好啊!”等等。

因为在进行这次美术活动前,我对幼儿布置的任务是,回去收集

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籽粒。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幼儿,我鼓励说,你也可以自己试着去做一做,对“怎样拼”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跃跃欲试地想要去做一做。因此,我允许这部分幼儿可以事先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一做。

而他的作品突出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装饰羽毛的豆子上加了颜色,画面丰富了不少。他主要利用了一些暖色调的种子(白色瓜子)来作为装饰的主体进行拼贴。再在植物籽粒上用颜料涂上红、蓝、黄等色彩。(这不同于染色,可以说成是点色,即在植物籽粒表面的中央点上一点色彩)这样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幼儿能发现美,更想创造美。创造本身就是没有规律可言的,他有时就是很随性的,就像灵感一样。这种“美丽”的过程不是很可贵吗?

幼儿的模仿力是很强的,我鼓励他们有新的想法。随后,他们的兴趣被这位幼儿调动起来,都想努力做得和他一样,一样的美丽。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有的画上了背景颜色,有的把米粒涂上了各种颜色,还有的把两种不同的植物籽粒混合在一起使用„„此时的我,感到很欣慰,我倒认为,如果按我原来的教学设计,也许他们就没有那么好的创作氛围了。

活动中就是要求幼儿以体验学习为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随即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候是很必要的。要把活动还给幼儿,让活动充满生命力。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如:要把图案画得大一些,那样植物籽粒才容易拼贴。想一想,怎样贴,植物籽粒最节省呢?„„

我们应该看到幼儿寻求美丽的欲望,得到美丽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幼儿试着找到美丽的过程,那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更是他们表现自我的方式。

让我们把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变成一个“美丽”的过程吧。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无数次感受生命过程 篇3

在《父母必读》杂志做了19年编辑,其中有15年当主编。话说了很多,直接的和间接的,杂志里的和杂志外的。每个月到这个时候都要费一番心思:这次说点什么呢?终于可以不写了,有点如释重负。

做《父母必读》杂志有一个最大的获益,就是可以无数次地从妈妈怀孕开始到宝宝出生、成长,周而复始地一遍遍走过。跟父母分享其中的幸福与烦恼、惊喜与意外;从专家那里了解养育知识、前沿信息;跟同事一起感悟生命、获得理念……最重要的是,对很多未知的、没有现成答案的、纷繁复杂的教育养育概念、办法,渐渐有了自己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些对我还有一个更实际的意义——当我以后有一天面对自己孙辈的时候,可能会有条件做一个被《父母必读》滋养了近20年的“资深”奶奶吧。

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的读者、专家、朋友、同事。因为你们,我比一般人知道了更多的专业知识,经历了更多的生命成长过程,品尝了更多的生活味道。相信你们会从未来的《父母必读》中,继续获得这些宝贵的营养。

其实,杂志也是一条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相貌、有内脏、有呼吸、有体温。《父母必读》杂志明年就30岁了,是一个身体健康、心智成熟、稳重可靠的“人”。它敬畏生命、尊重孩子、看重责任,永远渗透着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传递着科学、专业的育儿资讯。

多年前曾编辑过台湾著名儿童阅读专家黄辶西毓老师的一个栏目。有一次,她说她先生自认为是个“只变老,不长大”的人。这是一种自然状态还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似乎都有点儿。老不老是自然规律,长不长大更多的是一种心态。跟年龄无关,也不是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

感受过程 篇4

一、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化解“生成问题”, 领悟课堂知识

有效的学习, 除了接受知识外, 还需要亲身体验和感悟。有时, 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远比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深刻得多。

案例1:

在上“空气”这一课时, 我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出示一个空的玻璃杯, 请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证明杯中有空气。

“玻璃杯是空的吗?”

“不是空的, 里面有空气!”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但当我有一次问道:那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玻璃杯中有没有空气时, 教室里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 学生们经过短暂的交头接耳后, 都呆呆地看着我,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于是, 我放手让学生动手做, 进行自我探索实验。因为在上节课中学习到空气能溶于水, 所以我及时用了一个装满了水的水槽, 并提示学生利用水槽等试验用品进行动手操作, 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当我让一位学生上台将实验过程演示出来时, 只见他将杯子倒扣入水中并慢慢往下压。不一会儿, 只见一个个气泡纷纷从杯子中浮出水面, 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为什么水中会出现气泡呢?学生们兴奋地回答:由于杯子中的空气不能溶于水, 而杯子中的空间又不断被水压缩, 最后就变成了气泡浮出水面。

【分析与思考】

在课堂上, 学生不能解答教师自以为简单的问题时, 怎么办?教师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因为学生还没有对有关科学知识有直接的感受性认识, 需要换一种学习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动手做”就是学生自我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 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 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是否正确,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学会了思考和预设, 学会了推理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所谓的教学问题也一一被化解, 更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在教师引导中冷静应对“课堂生成”, 使课堂有序进行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知识和管理上的权威, 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讲授时认真倾听, 甚至认真做课堂笔记, 但是他们却只是在努力“记住”或“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 缺少对教师所讲的一切进行独立的理解和判断, 而是全部接收, 缺乏自己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之下, 学生的思维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 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2:

在执教“植物的作用——湿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时, 我讲到了一个知识点:人们形象地把湿地比做“地球之肾”。

于是我问学生:这个比喻说明湿地对地球环境有什么作用?一名学生回答:“可以分解并排除有毒物质。”我刚想表扬这名学生, 谁料有名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轻轻说了句:“排除毒素!”有人又接了一句: “一身轻松!”

顿时教室里喧哗声、笑成一片, 课堂上认真而严肃的气氛已经荡然无存, 我急中生智, 大声地说了一句:“这两位小朋友说得没错, 湿地的功能确实有点像这两句广告语说的”。教室立马安静了一些, 同学们大多竖起耳朵听我说话。我说道:其实, 湿地对地球的作用跟这种产品对人体的作用很相似。大家想, 如果将地球上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都能清理干净, 我们的地球环境难道不会感觉更轻松、更舒适吗?说到这时, 学生们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听我讲解, 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 我趁热打铁问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应该做什么?”

“保护湿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也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效果良好。

【分析与思考】

教师的启发引导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面对学生活跃思维后所引发的奇思妙想、遇到突发事件的尴尬情况下, 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 把话题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提高发言和提问的质量, 做到“有的放矢”, 而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三、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中处理课堂意外问题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 而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 因此, 当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自然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 出现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的意外是比较常见的。这些“意外”问题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 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如果处理得当, 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 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 我们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讨, 往往能比较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的生成性问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3:

在上“酸碱中和”这一课时, 我事先要准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供学生实验, 为了能让中和的结果pH值尽量接近于中性7, 两种溶液的酸碱度需精确配比。但我在其中一个班级课前准备的酸性溶液酸性过高, 导致了学生在将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后, pH值测试下来依然是酸性。

学生们纷纷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我报告:老师我发现实验结果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 酸碱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没有中和pH值等于7啊?……我心中一惊, 已经知道毛病出在了哪里, 我略微思考了一下, 不慌不忙地道:真的没有发生中和反应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提供给大家的酸性溶液pH值为多少?酸碱中和后的溶液pH值为多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们停止了喧哗, 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忙了起来。见小组成员们各显神通:有的埋头实验、有的认真观察实验结果, 并不时记录着什么, 有的同学激烈地讨论着。片刻后, 学生们都有了答案:原先酸性溶液为酸性较强, pH值是3, 而加入碱性溶液后pH值为5, 酸性变弱了。

进一步引导:酸性由强变弱说明了什么?你能通过实验找出酸碱中和有什么规律吗?这一下, 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又投入到了小组实验和讨论中, 最后, 给出了正确结论。

【分析与思考】

本案例中,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成功转化了课堂“意外”事件, 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酸碱中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

教作文学做人感受快乐过程 篇5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对人的培养和对写作的训练是统一的,培养一个人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是啊,“种树者必培其根,育人者先养其心。”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与更新的今天,教育的宗旨仍然是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和学习。看来,“教育德为先”中的这个“德”字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

曾和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交流过,其间有一席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拿学生的成绩和 ‘德’相比,我会把‘德’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第二位,因为如果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德’都没有,那又怎么能搞好学习呢?反之,一旦这个学生是一个在品德、思想上都健康的人,那么他的学习成绩自然是不会落后于人的。”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深入其心,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化感染学生,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而言,学作文就是在学做人!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作文的同时又能感悟到怎样学做人的道理呢? 首先,“学作文就是学做人”,这个“理”大人理解并不难,但是,让孩子马上接受这个观点,这只是个愿望。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抓住机会,创设情境让孩子有机会去体验,而大人们要做的则是:随时启发、点拨。这样不仅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感受到了,就连大人也会有所感触,还可以达到大人、孩子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境界!

其次,学生写出的“造假作文”太多,这种现象很严重。例如:写春天就是春姑娘;写妈妈就是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写好人好事大部分会写推车子、让位子、扶盲人过马路等等,千篇一律,套话、假话连篇。这样的现象是在令人担忧,如果我们还在死守着十几年前的教学观念,整天和学生在一起写“老作文”,一味造假,哪里还谈得上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呢?学生又怎样去做人呢?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对作文有足够的认识,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从理论上接受“教作文就是教做人”的道理,在教学中去实践!

第三、融情于文,方可以情动人

俗话说:“笔下有情自动人。”一篇优秀的作文唯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通俗朴素的笔调,才能令人感动。而很多时候,我读到更多的是编造的苦难:什么“老是晕倒在讲台”、“χχ摔断了腿”、“ χχ父母双亡”等,凄凉悲惨的情景比比皆是,而读完后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假”。在根本没有经历过、体验过的情况下,孩子写出的作文自然缺乏情感,充满了虚情假意。可见,这“情”可真是作文的“魂”呀!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能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去体验,并有感而发的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两年前我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武汉一中学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为了让学生明白感恩,懂得感恩,留给了学生一个家庭作业----《给爸爸洗一次脚》。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把这道作业留给我的学生,并要求把洗脚的全过程与感受写下来。结果学生的作文理我发现了很多:有的爸爸说:“别来这一套,好好学习就行了。”孩子说:“不行呀,老师说是作业。”爸爸又说:“就说洗了。”还有的爸爸说:“等我老了再洗吧。”

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着:我给爸爸洗脚的时候,她的脸一直望着天棚,后来他的几滴眼泪掉到水盆里,我才发现爸爸哭了。

另一篇作文里写着:我爸爸说我洗的不对,一会儿让搓脚背,一会儿让我搓脚跟,一会儿让我轻点,一会让我重点,一会儿让擦脚,一会儿让倒水。这哪是我给他洗脚啊?是教我怎样给他洗脚,指挥啊!

学生们的作文让我心里泛起阵阵涟漪。从布置作业,到孩子们去体验,最后写出作文。我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学生懂得好的作文都要亲自体验的。其间的酸甜苦辣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写得出来的。这样有血有肉、有泪有笑、有情有趣的作文不正是孩子们的心声吗?其实类似于“给爸爸洗一次脚”这样的作文的题材很丰富,就看教师用不用心了。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谁也不会说假话,小孩子说假话也是跟大人学的。如果教师明知孩子作文里说的是假话,但也欣然接受了,并且还打了个“优”,那么这个“假话”的种子就真的会在孩子们的心理潜滋暗长了!要知道《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收场,是因为两个孩子的直言快语才真相大白的,而那愚蠢的皇帝和贪生怕死的大臣以及那些虚伪的人们,在两个孩子面前显得何等的苍白!所以,我们的孩子的作文里,字字应该是真,因为人类最美好的是字字真言!就如故事中的两个小孩子一样,我们的学生是可爱纯真的,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希望他们能像文中的孩子一样,说真话、敢说真话;写真话、敢写真话,从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变教为学”让学生感受过程 篇6

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是因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都对应着一个长度单位。只有公顷没有一个相应的长度单位与之对应(如下表)。所以,学生容易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记混,再加上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来描述的面积都比较大,需要学生想象。所以,造成了这个内容的教学可以短时完成,但是不能高效、长效地储存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之中。

长度单位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知识点,笔者践行“变教为学”的理念,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活动贯穿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活动一】

1.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把它们写出来。

2.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这个活动,给了每一位学生唤醒旧知的机会,改变了以往以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代替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情况。将本节课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对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发展过程。

【活动二】

师:你认为还有更高级的面积单位吗?它应该是什么样的?跟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讨论之后学生的对话耐人寻味。

生1:还应该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1平方千米,它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我是这样想的:厘米、分米、米、千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后面就应该是平方千米呀。

生2:不是吧。你看,100个1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100个1平方分米是1平方米。后面应该是100个1平方米组成的新的单位呀。

生1:你没说它什么样呀。

生2:(略加思索)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生3:这个面积单位叫什么呢?

生4:……

师:大家认为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有的回答“有”,有的则不确定。

这个活动,给了学生自主建构的机会。以往教师反复强调要求学生背诵的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己根据以往经验就推测出来了。学生的学习就这样在感知、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完善。究竟谁的想法是正确的呢?活动三的设计给了每个学生反思、完善的机会。

【活动三】

1.请大家翻到书本第34页(人教版)看看能否找到答案,还有什么问题。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面积单位?

通过阅读书本内容,学生知道了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但是,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见下图):“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叫什么呢?把它加进来就好记了。”

师:这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亩。现在教材中不再讲这个面积单位了。

生:那么就是说1公顷=100公亩。

师:你怎么记这些面积单位呢?

生1:先把它们从低级到高级地排一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亩、公顷、平方千米。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生2:这些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用刚才画图的方法也能够记下来。

通过活动二、活动三,这两个衔接紧密的活动,学生体会到了知识发展的过程,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也有了递进式的认识。

【活动四】

用我们身边熟悉的场所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有多大。

在这个任务中,当学生知道了校园的面积有2.2公顷时,感慨地说:“我爸爸在看球赛的时候经常嚷,说运动员跑得慢,现在我知道了,在将近1公顷那么大的场地上跑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在谈到1平方千米的时候,学生想到了学校周边一条笔直的马路,以它为标准想象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有多大。学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悟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本节课四个活动的设置其实是循序渐进式的,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复习的机会、自主建构的机会、反思的机会、感悟的机会,学生从认真听变成了主动地想,从死记硬背变成了经验的积累,而这正是“变教为学”的课堂所追求与倡导的。

感受过程 篇7

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归结起来是因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都对应着一个长度单位。只有公顷没有一个相应的长度单位与之对应 (如下表) 。所以, 学生容易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记混, 再加上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来描述的面积都比较大, 需要学生想象。所以, 造成了这个内容的教学可以短时完成, 但是不能高效、长效地储存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之中。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知识点, 笔者践行“变教为学”的理念, 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以活动贯穿教学,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活动一】

1. 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把它们写出来。

2.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这个活动, 给了每一位学生唤醒旧知的机会, 改变了以往以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代替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情况。将本节课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对接,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发展过程。

【活动二】

师:你认为还有更高级的面积单位吗?它应该是什么样的?跟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讨论之后学生的对话耐人寻味。

生1:还应该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应该是1平方千米, 它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我是这样想的:厘米、分米、米、千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后面就应该是平方千米呀。

生2:不是吧。你看, 100个1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100个1平方分米是1平方米。后面应该是100个1平方米组成的新的单位呀。

生1:你没说它什么样呀。

生2: (略加思索)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生3:这个面积单位叫什么呢?

生4:……

师:大家认为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有的回答“有”, 有的则不确定。

这个活动, 给了学生自主建构的机会。以往教师反复强调要求学生背诵的知识, 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自己根据以往经验就推测出来了。学生的学习就这样在感知、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完善。究竟谁的想法是正确的呢?活动三的设计给了每个学生反思、完善的机会。

【活动三】

1.请大家翻到书本第34页 (人教版) 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还有什么问题。

2.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面积单位?

通过阅读书本内容, 学生知道了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但是, 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见下图) :“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叫什么呢?把它加进来就好记了。”

师:这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亩。现在教材中不再讲这个面积单位了。

生:那么就是说1公顷=100公亩。

师:你怎么记这些面积单位呢?

生1:先把它们从低级到高级地排一下,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亩、公顷、平方千米。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生2:这些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用刚才画图的方法也能够记下来。

通过活动二、活动三, 这两个衔接紧密的活动, 学生体会到了知识发展的过程, 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也有了递进式的认识。

【活动四】

用我们身边熟悉的场所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有多大。

在这个任务中, 当学生知道了校园的面积有2.2公顷时, 感慨地说:“我爸爸在看球赛的时候经常嚷, 说运动员跑得慢, 现在我知道了, 在将近1公顷那么大的场地上跑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在谈到1平方千米的时候, 学生想到了学校周边一条笔直的马路, 以它为标准想象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有多大。学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悟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感受过程 篇8

一、在认知起点体验, 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过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 并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使学生敢于猜想, 敢于发现问题, 敢于探究, 让学生获得丰富体验, 在体验中经历数学的发现过程。比如张齐华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方程》时, 他紧扣“在未知数和已知数间建立数量间相等关系”这一主线, 立足学生经验的认知起点, 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让学生介绍自己年龄、父母年龄、爸爸存折、听课老师数等数学活动, 让学生深入体验已知数、未知数, 甚至让学生进一步介绍生活中有哪些未知数、哪些已知数, 介绍为什么喜欢已知数, 为什么喜欢未知数, 通过大量具有现实意义材料的体验, 开启学生发现方程中已知数和未知数, 唤醒学生想探究已知数与未知数间的关系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正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启一扇认识新知的门,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教师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已在哪里。

二、在认知转折点建构, 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总充满着不断的变化, 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冲突, 新的冲突点是学生从已有基础、经验走向新知的建构的重要转折点, 在认知转折点创设条件, 采用有效策略, 在学生认知转折点上推一把, 让学生逐步建构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思想与能力。

1、巧设问题。

认知转折点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是新旧知识间矛盾的聚焦点, 因此, 抓住契机, 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疑, 制造悬念, 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不能”的不平衡状态, 点燃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比如张齐华老师《认识方程》一课, 当学生感受已知数、未知数后, 学生的认知已基本达到平衡, 此时, 教师设疑:“能想方设法把未知数变成已知数吗?”问题一出, 打破了学生认知平衡, 造成了认知冲突。

2、还给时间。

巧设问题后, 要留给学生展开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把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 才能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进程中深入建构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思想、数学能力。国外的研究表明, 教师是否愿意给儿童时间思考和回答, 这对回答的质量有巨大影响, 当教师提问后, 给学生时间, 在某一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还要略作停顿 (至少三秒) , 然后作出反应, 这就使该生扩充他的回答或扩大学生参与面, 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这正是启动儿童思维并促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张齐华老师提出“想方法把未知数变成已知数”这一问题后, 及时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对大问题的独立思考, 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讨论, 学生在不断交流中互相启迪, 逐步建构“在未知数与已知数间建立相等关系”。

第一个学生说:教师年纪减去20大于学生11岁, 学生又对此答案经过短暂分析、思考后, 有人提出:老师可能是30几岁、40几岁、50几岁, 学生们发现这种情况无法确定老师的年龄。此时, 教师不急于下结论, 再次给学生时间。随着时间的增加, 有的学生逆向思维, 第二位学生说:“老师年龄减去30小于学生年龄11岁, ”很多学生表示反对:“这样也不能确定老师年龄。”教师再次设疑:“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经过长时间思考、体验, 顿悟了, 要从不确定走向确定, 那就要求老师年龄-学生年龄=?第三位学生说老师-25=学生-11, 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能。至此, 学生真正明白了未知数与已知数间建立数量相等关系的奥秘。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大问题, 还给学生活动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模, 让学生一次次在平衡、不平衡、平衡间不断建构新知。当教师设疑“想方法把未知数变成已知数”后, 学生经历了两次的体验, 并通过多次验证后体验到不能确定的认知冲突;此时, 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冲突点, 变冲突点为转折点, 再次设疑:“你们想知道什么?”引起学生的反思, 到底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在学生认知转折点设疑, 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引导学生从已有认知转向新知的建构, 把学生认知冲突推向顶峰, 所以最后的建模“未知数与已知数间建立数量相等关系”已是水到渠成了!

3、梳理、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当学生经历数学活动, 呈现各种数学信息时,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提升, 从而达到真正建构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思想, 提升数学能力的目的。

三、在认知形成点上深化, 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过程

当学生新认知建立时, 教学不是戛然而止, 而是继续设计递进式练习, 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稳定到灵活、由封闭到开放的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 进而体验到数学的发展。如当学生建构方程意义时, 教师让学生经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不断深化认知, 丰富方程的内涵。

1、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些天平中的未知数可以找到结果?在怎样的情况下, 可以找到天平中未知数的结果?

2、辨析:哪些式子是方程?为什么?

3、应用:根据图中未知数和已知数间等量关系列方程。

4、沟通:不同的问题情境, 为何可以列出同样的方程4 X=320。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个问题列方程4 X=320,

感受过程 篇9

关键词:时机;设计;参与

中国分类号:K892.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民族文化遗产,它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面对传统,当全盘继承时,我们不免有些沉重,可是,当全盘摒弃时,我们的脚似乎站在流沙上,内心苍白至极。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越发显得孱弱。如何让当今的新生代亲近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在学生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把握时机是前提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开发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在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把握好时机,充分拓展实践主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今年的端午节期间,我区第七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正在我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于是,我们打破了已经成型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以“艾叶飘香”为主题的端午文化大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适时的时间段,离开父母,和老师,和教官,和同伴一起全方位地体验中国古老的节日——端午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称赞。此外,教师还可以扑捉更多机会,确定恰当的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中秋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九九重阳助老活动;感恩父亲、母亲活动等等。

二、精心设计是关键

当主题确定之后,活动的精心设计尤为重要,他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败与否,关系到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艾葉飘香》的活动中,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端午文化的资料,充分了解了端午文化的起源、传说、内涵、习俗、相关体育项目等等,据此,把活动分为五大部分:1、搜集、宣传端午文化,制作端午简报;2、体验端午习俗,制作香包;3、感受艾叶飘香,学包粽子;4、登山望远,采集艾叶。5、开展端午体育项目,模拟赛龙舟。确定好以上五项内容后,教师按步骤做好相关工作。首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购买粽叶、糯米、红枣、针线、布头、中草药配料、画笔、彩带等,请木匠制作小型旱地龙舟等等;第二:组织学生登山采集艾叶(与本实践基地贯有的野营拉练活动合二为一),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丰富的植物中,识别和采集艾草,了解艾草的属性和医用价值。回来后,用红绳扎接起来,挂在宿舍、教室或餐厅的门旁。通过登山采集,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习俗,还锻炼了同学们的体能,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第三:结合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指导课方案,关注每一个细节,为学生全方位体验端午文化做充分准备。

三、人人参与是必然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必先让其接受;要想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必先令其接近,并参与其中。关于端午的文字材料、传说比比皆是,端午的粽子也是常年看到,吃到,但是,这些离现实太远的文字,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端午的内涵,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隐藏在炎黄心中的那隐隐的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愫才能慢慢发芽。在这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基地的现有资源,扩大活动规模,保证活动时间,使学生人人参与,并乐在其中。

室外,当民间老艺人把震天的锣鼓敲响的时候,延续几千年的端午节便拉开了序幕。操场上,同学们分成红黄蓝三队,以旱地龙舟的形式演绎流传已久的“龙舟赛”,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当龙舟手,拉拉队喊声阵阵,锣鼓手神采飞扬,好一派端午场面。室内,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曲,有的小组包粽子,有的小组制作香包,有的小组用彩笔制作端午文化简报,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几项活动进行体验。“包好的粽子体验”对于十三、四岁的学生十分复杂,我们请来民间包粽子高手一步步示范,老师手把手的交,同学们在学习——失败——成功——再尝试的体验中感受到端午文化的乐趣。粽子包好一部分,就用电饭锅进行蒸煮,大礼堂里艾叶的芳香伴着悠扬的琴声沁入每个人的心脾,让人好不惬意。制作香包,也是孩子们从未体验过的,他们跟着辅导老师,从裁剪、缝纫做起,一招一式中,虽显笨拙,但看到一个个彩色的香包制作成功,他们欢呼雀跃。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给学生带来了乐趣,更带来了自信。

四、水到渠成是结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感受过程】相关文章:

心理感受过程范文06-02

心理帮扶过程及感受08-30

消费者心理感受过程08-30

感受总结04-10

作文感受04-21

观展感受04-24

感受生命04-26

监考感受04-27

拓展感受04-29

笔会感受05-02

上一篇:地瓜栽培技术下一篇:动画色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