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画作品中色彩作用的研究

2024-05-09

关于动画作品中色彩作用的研究(精选6篇)

篇1:关于动画作品中色彩作用的研究

关于动画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产品,色彩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画中的角色、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色彩运用,直接影响着角色形象的塑造,场景和情节气氛的渲染以及作品主题的揭示,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作品的观赏性、感染力乃至内容意义的表达,是动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1937年,迪士尼公司出品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长片《白雪公主》,正式宣告了彩色卡通长片时代的来临。色彩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有研究显示,人类的视觉对色彩的感知是先于形态、材质等其他因素的。所以某种角度来说,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产品,其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在今天,任何一个优秀的动画作品与成功的色彩运用是分不开的。

色彩的感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五彩斑斓、丰富多变的色彩无时无刻不充满干我们视野的各个角落。色彩能唤起人类的情感活动,具有特殊的打动人的心灵的力量。阿思海姆说过:“讲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辉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感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可以引发一种相对应的情感体验,而基于种种情感体验,色彩又具有了象征和寓意的功能。活泼、热情、邪恶、恐怖、高贵、卑鄙等等人类的情感与精神气质,都可以通过色彩加以展现、传达和象征。

特定的色彩传达特定的情感体验。下面简单概括一下几种常见色相传达的主要感情内容。

红色:热烈。活泼,积极,恐怖,警示

橙色:温暖。亲切,朝气,辉煌。华丽

黄色:亲切,明朗,活泼,耀眼,高贵

绿色:清新。有趣,生命,希望,卑鄙

蓝色:清爽,天真,神奇,深邃,理智

紫色:高贵。奢华,神秘,压抑,嫉妒

褐色:原始,自然,独立,深沉,阴险

白色:和平,轻盈,纯洁。空灵,寒冷

黑色:神秘,沉稳,黑暗,悲哀,邪恶

灰色:高贵,朴素,索然,失望,卑鄙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所介绍的色彩传达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并非绝对的,这种体验是与观赏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关系的。例如:心情不安的人看到红色。不会感到活泼积极。而是感到烦躁。而且,色相仅仅是色彩感情体现的一个方面,当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发生变化,以及色彩与其他色彩进行搭配之后,所形成的色彩感情与单一色彩的色彩感情也有很大区别。通常来说。色彩存在的情况都是复杂且多样的,所以色彩感情的运用就要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而灵活多变,这要求设计师在实际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通过利用色彩的情感特性来引发观赏者的情感体验,调动观赏者的情绪,可以更好的塑造鲜明而丰满的角色形象,可以营造合适的场景氛围来烘托表现主体、强化情节起伏,可以帮助观赏者理解作品的主题等。下面就动画设计的角色形象、场景和情节三个方面对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问题加以探讨。

一、角色形象与色彩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中,色彩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视觉效果和提高观赏性的装饰,色彩的情感特征能通过视觉刺激唤起观赏者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观赏者对角色形象的认知。设计师可以运用色彩的情感特征,强调角色性格,暗示观赏者对角色形成特定的态度,以便观赏者更快更准确的感知设计师想要塑造的整体角色形象。

动画片《贝蒂小姐》中的“贝蒂”:角色造型中红色为主,运用红色所具备的热烈、活泼、积极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随和善交、热情风趣的角色形象《粉红豹》中的“粉红豹”:角色造型中粉红色为主,运用粉红色的可爱、亲切、妙趣横生的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可爱的、懒洋洋的、http:///幽默滑稽的角色形象《机器猫》中的“小叮当”:角色造型中蓝色、白色搭配为主,运用蓝色神奇、深邃、理智和白色和平、空灵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梦想的、神奇的、异想天开的角色形象。

人类对色彩情感的体验,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一些普遍的认知和固定的解读,使某些色彩或色彩搭配有了特别的象征和寓意内容。而且多数情况下,这种认知和解读是没有种族与国界限制的共识。在动画设计中,东西方的设计师都利用这种色彩的象征和寓意内容塑造角色形象。我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角色造型中以鲜明的红色和黄色为主,塑造出一个自由的、充满智慧的、正义勇敢的、不畏强权的角色形象:而其中的“东海龙王”的角色造型中运用了灰蓝色和灰绿色等低纯度色系,塑造成一个言而无信、伪善的角色形象。《狮子王》中的角色“辛巴”和“刀疤”,同样在尊重真实固有色的基础上,设计师在“辛巴”的角色造型中用土黄色、橙色搭配为主,塑造了一个可靠的、强而有力的王者形象:而“刀疤”的角色造型中则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土黄色和暗褐色,塑造出一个阴险的、狡诈的邪恶形象。这些角色的色彩设定都是运用了色彩的感情体验沉淀积累而逐渐升华形成的象征和寓意内容的。

二、场景与色彩

动画中的场景是事件和故事的发生的背景环境,角色主体也总是处于一定场景环境中发生行为和动作。场景服务于主体,同时是动画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出现了场景色彩的设计以及角色主体和场景环境的色彩关系问题。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设计和运用,将场景根据故事情节和主体角色的需要设定色彩和色彩的搭配运用,以强化和烘托等艺术手法,实现所需要的美好、快乐、忧伤、希望、恐惧等情境氛围的渲染和情绪的传达。

动画片《萤火虫之墓》中,开篇段落,主人公带着妹妹“节子”乘列车等场景。均是笼罩在深沉的暗红色和混沌不明的灰暗红绿对比之中,除了将想象和真实情节加以区分。这种色彩设定也是为了渲染一种压抑和悲哀的氛围,使整部动画从开始便笼罩于这样一种情感基调中:片尾,终于战争结束,到处都恢复到战争前的明丽色彩,而“节子”去世了,主人公独自在野外火化妹妹的遗体,这里的场景彩色,并没有因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而设计成灰暗色调,相对的,天空格外碧蓝,野外环境一片葱绿,这反而更加让人觉得战争与世间的无情、冷漠与无奈,观赏者情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进一步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悲哀压抑的伤感。法国动画片《疯狂约会美丽都》用低对比度的灰暗色彩渲染出一个繁华却漠然的城市。平稳低沉的怀旧色彩配合了50年代的故事背景,故事始终处在低饱和度的黄、褐、黑的统一色彩基调中,没有强烈的变化和冲击视觉的画面,将欣赏者的精力集中到贯穿始终的夸张与讽刺的意味之中,色彩的运用上就能看出此片的着力点在于动画片的思想内容的表达,即艺术形式背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表达,希望观赏者能更多的思考故事的内涵意义而不仅仅停留于视觉享受的感官体验。

三、情节与色彩

动画中的场景色彩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对静止的色彩运用,因为同一场景中即便主体在活动但是主体和场景的色彩关系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动画片在放映过程中,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场景是不断变迁的。这些都是根据故事情节的设置发生的,所以。整个动画片的色彩就始终随着时间的流动和情节的变化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就动画情节的色彩运用而言,它是不断运动着的动态的色彩,需要配合剧情进行设定。以起到配合或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海底世界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当“尼莫”在“峭壁”,为了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倔强的游近海面的大船时,画面从原先的明亮多彩转为一片昏暗的深蓝色,就像序幕中鲨鱼出现时的色调,这种场景色彩似乎预示着又将有危险出现。果然,这时出现了人类,“尼莫”被捕走了。这段情节中,画面色彩的设计就配合并推进了故事情节的演进。

有时,故事中对立矛盾的斗争明显又激烈。画面场景的色彩在不同时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更迭,相似场景和角色会在持续变化中重复出现,形成情节色彩连续性的变化关系。一般来说,这种连续性的随情节产生的变化也同时与动画故事的主要矛盾紧密相连,所以经常处理为对比关系,以强调故事矛盾的冲突关系,强化情节的起伏,更加引人入胜,也更有助于观赏者了解动画作品的内涵意义。

由《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动画片《钟楼怪人》中。“卡西莫多”所向往的“外面”的世界被描绘的色彩斑斓,充满欢快的气氛。而钟楼里面始终是阴暗的灰蓝色调。表现钟楼里生活的压抑和孤寂,随着钟楼内外场景的变化,画面色彩不断的进行着冷暖反差和彩灰对比,将“卡西莫多”对于两种环境不同的情感差异渲染的分外明显,同时。将善良的“卡西莫多”“囚禁”于钟楼里的“弗罗洛”阴暗邪恶的人性也随着阴森压抑的场景气氛传达出来。动画片《僵尸新娘》中,墓穴中的僵尸骷髅欢聚一堂,快乐的唱歌舞蹈时,整个场景色彩都使用了明快鲜亮的色调,传达出一种僵尸骷髅的生活快乐又幸福的气息。完全不是亡灵在墓穴中恐怖阴森的感觉,而像充满朝气的人间:但当他们到了人间,整个画面的场景却是冰冷的深蓝色和阴暗的冷灰色,明明是人间却毫无生气,充满死亡的阴气,到处笼罩着冷漠又绝望的情绪,好像人间才是地狱。这两种视觉差异巨大的场景不断随着情节变化而切换。亮暗场景的交替形成强烈的色彩连续对比。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强化了故事情节起伏变化的情境差异,从而更有效的表达了动画故事的艺术内涵。使观赏者更透彻的解读故事内容的主旨意义。

结语

通过以上对动画设计中的角色形象、场景和情节三个方面中的色彩运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应该不难看出,动画作品中的色彩并非是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的色彩的简单重现,而是设计师依据故事和剧情的需要而专门设计和定制的,是经过主观艺术创作之后的,具有传达情感内容意义的色彩,这些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是服务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场景和情节气氛的渲染以及作品主题的揭示的。可见,动画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至关重要,它关乎一部动画作品的观赏性、感染力乃至内容意义的表达。是动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动画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规律,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本文由环球数码动画学院分享

篇2:关于动画作品中色彩作用的研究

摘要

色彩因其鲜明的感性特征而最易为大众所接受,色彩在导演们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通过对环境、服饰色彩的变换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转换,演绎人性的释放。一部电影的技术高低,主要看它能恰当的综合使用几种色彩。

关键词

色彩

影视作品

环境

服饰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要素。但是,在影视艺术中,色彩发挥本色之外的表意功能却是较晚的事情。长期以来,色彩在电影中仅仅发挥其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才逐渐被挖掘出来,善于利用色彩进行表意和造型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说过的那样:“在拍摄彩色片时,有必要进行干预,拿走常见的现实,代之以当时的现实。”

鲁道夫曾经指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各种不同的色彩唤起不同的情调,甚至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是因为色彩具有一定的心里倾向。影视中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连同景物同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烘托整部影片的色彩,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

在《非常完美》中,导演通过对画面形象进行色彩的冷暖处理,明暗处理,反差处理等表达方式,达到了影片所要求的不同效果,从而使观众获得与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相一致或是与角色情感发展相一致的视觉感受,影片中的场景最具有设计感也是色彩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苏菲家。在苏菲家里,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绿色的墙壁和红色的躺椅,还可以看到蓝色系的地砖,黄色系的沙发和紫色系的壁画„„多种色彩的大胆运用,浓烈色块的激烈碰撞,不同色块的巧妙组合,使得苏菲家的整体风格色彩绚烂,既有欧洲的复古与奢华,又渗透着当今的时尚感和现代感,既体现课苏菲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家、漫画家所具有的如天马行空般的幻想能力,又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室内不同角度和色彩的迭景反映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影片的刚开始,表现苏菲失恋后生病卧床,画面最先呈现的是暗红色的墙纸和深色系的卧具,这种暗色调色彩的运用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苏菲失恋时情绪上的低落,同样是苏菲坐在床上的镜头,当苏菲准备反攻的时候,画面中开始有了橘红色的电话和淡色的台灯,卧具也变成了浅蓝色,这种色彩的明显变化反映出主角苏菲状态由一蹶不振到斗志昂扬的转变;而当何润东所饰的常瑞走进苏菲的生活中时,苏菲家更鲜艳的颜色和更跳跃的颜色和更跳跃的色彩组合逐渐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这同时也暗示着苏菲的生活和情感经历都会有不同于从往的变化。

再如,在《我的父亲母亲》这不影片中,对父亲死亡的叙述用黑白画面来表达,而对母亲爱情幸福则彩色的画面来讲述,用鲜明的颜色来对比哀与乐的截然不同。

服饰色彩在影视之中视觉作用虽然只是色彩这个大概念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少了它,影视作品就等于少了灵魂一样,它的运用是完成性格塑造的组成部分。影片《英雄》中的人物,通过色彩的造型,化成一个个英雄的符号,在酸菜颜色的变化中,尽情泼洒英雄的风情韵致。梁朝伟绿衣飘飘中的冷淡,白衣飘摇中张曼玉的绝美,黑衣劲装中李连杰的刚毅,无一不透出古典韵味,《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服饰设计从素雅走向浓烈的色彩渐进,成为女主人公颂莲悲剧命运的直观标识,影片中的一个人都以极度的冷漠对待身边发生的一切,因此,服装造型师佟华慎用暖色,以象牙白,黑,鹅黄,银灰,鲜蓝和暗红构成服装色彩基调,以象征权力和死亡的黑色衬托出东方女性的优雅线条展现人物性格。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服饰色彩造型的象征意义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而不同角色形象服装的不同主色调,又可以体现角色本身的性格特殊,同时又反映出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物内心状态的起伏,例如《非常完美》中,苏菲实行复仇计划第一步的时候,身穿橙色的斗篷去找杰夫,这里的橙色表现的事“竞争心强,不认输„„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苏菲帮常瑞搞影展的时候,重新振作,身着一袭令全场惊艳的宝石蓝晚礼服。这里的蓝色所要传达的是苏菲的“”礼貌、谦逊和优秀的协调能力。而“换男朋友比换衣服还快”的陆小西,常着的黑色代表着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独立、神秘、性感的特点。再如英国影片《简爱》中,女主角一直穿着黑色,棕色衣服,当罗切斯特爱上她时,第一次换上白衣素花的连衣裙,脊背衬以夕阳、草地和树蔓,显示了她初恋的快乐。当她听说罗切斯特不辞而别,即将与贵妇人成婚时,陷入痛苦之中的她又换上棕褐色的衣服。在色彩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明了人物内心的波动起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的影视作品中国,服饰色彩搭配和色彩变化,既包含了大量潮流时尚的元素,又在超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队色彩认知的同时实现了对主题的深化和内容的诠释,影视色彩的表现,像是一种我们对于人生的感悟,一种对于人性的释放,隐喻的象征的审美功能是色彩对于影视的一项重要功能。虽然说影视是一种写实的艺术,但创作者或多或少地会利用一些手段来主观地创造以达到某种情感和意境,色彩天生就具备影响人们心理情感的一种属性,因此较多地被影视创作者作为影视造型的手段,为影视创作者所青睐。

电影《汉武大帝》刘彻与阿娇婚礼一情节中,色彩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命运,渲染感谢氛围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在这里,色彩造型的象征飞、功能被强化:婚礼的场面感、以红为主。红,包括轿帘吗、,门帘,新娘嫁衣,陈阿娇作为皇后,按礼仪皇帝是不能亲自上门

迎亲的,但是陈阿娇的横蛮跋扈非要他亲自上门迎亲否则不嫁,最后无奈用大红绸一直从家门口铺到司马门,在《史记》、《汉书》中都没有对刘彻和阿娇的婚礼进行记载,《汉武大帝》中特别根据阿娇的性格设置这么场戏,进一步表现阿娇“恃宠而骄”的性格,也昭示了最终阿娇沦为“金窝藏娇”的悲剧结局。婚礼为喜庆事儿,红为正色,用之不为过。至于婚事的悲哀感已不言自明,此时再见红色,其意已转,在平阳公主与卫青的婚礼服饰中也有体现。封建式婚姻多是喜在外边,悲在里面。色彩有时因特定环境而带有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很多人称赞,《夜宴》不仅仅是一场宫廷式对决的夜宴,更是一场一场观众们视觉视觉上的盛宴,而这赞誉颇高的视觉盛宴,在色彩的运用上可谓是极致。浓重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婉后总是一袭红色,服装的色彩的浓度很高,镜头前的她红的娇艳,但是这火红的衣袍下,是婉后对权力欲望极具贪婪的最佳表现,红的警示,红色调的危险标记,夸张的红袍子,仿佛就隐喻了人性那无法控制而膨胀的欲望。

美国美学家阿恩海姆所指出的那样“同一组音乐,用某种序列排列起来也许会成为一支易于理解的曲子,而当它们随便搅混在一起时,却只能组成一片嘈杂的声音;正如同是一组颜色,按照一定的配置混合,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按照另一种配方去配置,就孩子能成为一堆毫无意义和杂乱无章的颜色。”每一部影视作品在色彩的基调都应与艺术风格相互协调。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影视画面中的服饰色彩美只有当这种色彩美富意味,具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谐地融入到整个影片的总体造型之中,使影片的风格与主题形成完美的结合,融入到影片的时空运动流程中,才会具有更高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凤涛

电影电视艺术导论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2、李杰

王骏

影视画面分析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3、陈旭光

戴清

影视鉴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原因古仁著

郭勇详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钱家渝

视觉心理学

学林出版社

篇3:色彩在动画中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色彩艺术,动画,视觉元素

色彩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能, 它的产生来自光波。在实际的生活中, 任何被可见光照射事物都会反射照在它身上的光线并表现出万般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视觉元素, 影视动画画面的色彩在动画视觉艺术元素中就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出色的图画结构、美轮美奂的画面固然是一个完美的动画作品所不可或缺的, 但其更需要真实而细腻的色彩……《电影色彩的运用》是由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罗·马摩里安所作的, 他表述说:“我认为必须把彩色作为一个情绪元素来应用。如果你把色彩直接用来表达你在一场戏里所要表达的情绪, 它会独立发挥其美学功能。它会增加美感, 正确地表达情绪。如果违反了场面的情绪和剧情要求, 那就会把整场戏毁掉。它会毁掉演员的表演、毁掉你的整部影片。”

一、色彩在动画中的视觉表现作用

动画是一种视觉的艺术, 也是一种电影艺术。一部动画作品在被人们在欣赏的时候, 给观赏人造成第一视觉冲击力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动画人物的造型, 也不是作者勾勒的剧情, 而是动画中的色彩。色彩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 更能刻画出动画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色彩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是因为它本身是人为设计的。对色彩的认识与体会取决于人本身的不同认知, 但画面的主导颜色还是能够抓住人们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的视觉感官, 因为对人们视觉感应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导颜色。因此明确、强化动画对象的主调是动画设计中作者们所要必须把握的, 在把握官上任心理感受的同时适应他们的色彩习惯。与实拍类的影视作品相比, 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更加的主观更加的自由灵活。与电影不同的是, 动画的色彩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去创造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场面, 使作者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 可以使画面笼罩在浓重的主导色彩借以表达情感, 是观众体会到不同于电影般的视觉感受。

二、色彩在动画场景当中的作用

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在构制多彩多样的动画世界的同时要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使观众能够体会到作者创作动画所表达的内心世界。虽然动画场景在动画中, 多处于辅助地位, 但却没有一组动画可以脱离动画场景而独立存在的。色彩所营造的充满空间感, 层次感的动画场景深深的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 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对动画所表述的剧情起着衬托与暗示作用, 动画场景的丰富变化始终是为剧情服务的。例如:多种暖色系的颜色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活泼的气氛;大面积的深色, 尤其所占画面篇幅比例巨大黑色色彩画面是勾勒阴冷的气氛的表现手法;色调统一, 大面积的弱对比可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国画山水的意境才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作之中。山水画, 画的是山水, 但表达的却是画家心中的各种思想和情绪。画家的用笔、着墨, 无不体现着其情感思绪的喜怒哀乐、高低起伏, 而画气氛。观众的情感会随着色彩创造的动画场景所烘托的气氛融入剧情, 色彩就像是引导剧情的灯塔, 在动话剧情的海洋中慢慢的引导着我们前进。在动画片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就是色彩的暗示作用。动画中有很多不需要太多繁琐剧情结构的地方, 只需要运用良好的色彩暗示就可以表现出来。例如:一年四季具有不同的颜色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画面的色彩判断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季节, 当然色彩不仅仅可以暗示出季节、回忆、空间、时间、回忆等, 还可把更多隐藏的情节发展和动画主人公心里的情感等揭露出来。

动画场景中色彩与动画主人公情感有着密切联系。色彩色性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尽相同, 冷色系的色彩给人沉着、深远、寒冷、理智、消极、严肃、休息。给人温暖、积极、甜蜜、热情、活力、喜悦、活泼、华丽的感觉是暖色系的色彩;中性色系的色彩则带给人平凡、可爱、温和, 安静的感觉。在动画场景中, 通过变换丰富的色彩可以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主角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整合在一起, 对动画的制作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色彩在动画中的主观色调凸显人物个性

色彩是存在知觉的, 它与动画人物的性格紧密相关, 在现代影视动画的作品中,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表现。场景风格主题色调低沉压抑, 往往是揭示动画主人公人生坎坷命运凄惨的生存环境;色彩亮丽激情跳跃往往揭示主人公性格开朗、青春靓丽, 散发出一种充满活力的气息。我们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来诠释这一点, 例如:在动画影片《花木兰》中, 大反派匈奴单于带着狰狞的面目表情出场并衬托着黑暗的冷色调, 单于凶恶残暴的形象在较低的色彩明度背景中烘托得十分生动, 给人物带来了神秘感, 色彩的取舍准确自然, 人物表现力与观赏性完美结合在一起。木蓓是动画片《花木兰》中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常经典的造型, 采用经典的中国红色在木蓓这只龙的角色身上是这个角色在动画表现中精华所在, 此红色象征吉祥象征喜庆象征好运, 正好符合了木蓓在影片中起到的指引木兰的命运的作用。与角色存在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关系的是色彩表现, 为塑造角色性格提供了客观条件得是场景环境, 它们创造了真实、生动、性格鲜明的典型角色。

总之, 影视动画与色彩艺术的完美结合给我们在视觉感受和灵魂深处都留下了艺术之美的新的足迹, 色彩的动静之美使我们感慨, 它即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美学气质又完美的继承了电影的情节表述功能。影视动画与色彩艺术的结合就如同两大艺术恒星的碰撞, 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在声形并茂的讲述情节的同时, 能够窥探心灵打动着我们每一个观众。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探索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动画制作由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演变的过程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追求艺术的真谛, 并在追求的同时制作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明.解读缤纷的色彩世界一色彩心理[M].科学出版社, 2007.

[2]约翰、基溪克著.理解艺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

[3]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4]陈伟、张瑞琴.动漫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论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作品 色彩 色彩审美艺术魅力

电影艺术在诞生后的很长时期内,处于一种“色盲”状态,观众只能通过单色调的明暗层次的差异来想象对象固有的色彩。20世纪30年代彩色片的问世,是电影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从此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开始,电影创作者们只满足于在胶片上还原生活中的色彩,往往迷恋于五光十色的色斑堆砌。随着彩色电影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色彩的构成能充分表现电影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被电影人所重视,调动和运用各种色彩的感情特征,并巧妙灵活地利用拍摄角度、光线、镜头等多种造型手段,以形成画面框架内各种色彩的和谐配置:特别是在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和发现色彩的美感并通过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差别,主体色和背景色的关系、色别间的明度与饱和度对比等重新组合建立起色彩构图的规律和秩序成了电影人的追求。这些经过精心构思的不同的色彩基调,提高了电影的欣赏效果。

一、色彩审美个性与色彩魅力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象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可见,色彩与心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色彩有着自己的性格,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反映。像蓝色象征着冷静、平和、纯洁、具有高雅、平静深远的浪漫,同时也具有抑郁和忧伤情绪:红色象征着生命、爱情、朝气蓬勃、同时也具有革命、流血、暴力的感受:黄色则明朗、快乐,具有辉煌、灿烂、富丽的感受:绿色象征着生长、生命、青春,同时也显示着平静和稳定:黑色却有着凝重、阴郁、死亡的象征。因此。色彩在构成中的设计和组合能表现出某种富有寓意的色彩倾向和感情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并倾向于一色彩,那么这些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一定的色彩基调能够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主题的情绪特征和基调氛围,因为色彩的审美指向十分明显,它具有表情性。如获国际大奖的电视纪录片《山洞里的村庄》,以一种“古铜色”的色彩基调表现画面,看起来仿佛有一种农民饱经风吹日晒的褐黄皮肤的质感,使得环境与人融合为一种和谐的极富特色的地域色彩,从而本质地表现了作品的内涵。再如《一个和八个》,为表现抗日时期的艰苦环境导演强烈排斥着色彩的鲜艳明亮,采用了灰暗色基调,在视觉感受上几近于黑白片《黄土地》则以大面积的黄色块的运用,不出现一点绿色或者蓝色。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渲染影片主题: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张艺谋的《红高梁》,为了表现人的生命的热烈奔放,他以红色作为影片的主色调,并且在片中多处以红色来表达情感,刻画人物乃至传达导演的理性思考,红色被赋予了多种艺术功能,显示了色彩在电影中强大的艺术表现潜力。

二、色彩象征性与作品思想内容

(一)色彩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

色彩极富主观性感觉,所以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手段,看作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的造型因素。由于色彩有极强的主观性,电影中色彩的应用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花样年华》这部作品沿袭了王家卫以往的含蓄、晦涩。影片中两个人的世界让人感觉色彩颓败并且单调,可这样的颜色搭配,都是紧密地和情节结合在一起。也许人们只注意到张曼玉的旗袍,可散发着神秘感的古旧缤纷的旗袍背后的周围色彩暗淡的环境都在向观众传递着一份心情:那灰蒙蒙的围墙、湿答答的破旧栏杆暗示他们是被关在笼子里的,无法冲破这个小世界的,也暗示了结果是痛苦的。这种配色带来的冲击让我们觉得每个画面都美的可以当油画来欣赏。影片正是在这种色彩的矛盾与忧郁中来完成这个若即若离的故事的。再如《安娜与国王》这部作品非常分明地向我们展现了现实主义色彩与神秘主义色彩之间的距离。古老的泰国是一片处处弥漫着历史的权势和宗教的覆盖,这里的建筑,是枯黄的木料所搭建,象征着古老和永恒:这里的人们有着黑黄色的皮肤。象征着固执却顺从:这里的所有色彩,都有着黄土基调的附着。国王经常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一件红色的上衣,这是血凝固后的颜色——红色本身便象征着勇气和革命,土的附着使其凝固,更加增了权柄的韵味:腰束一条发着似金属一般油光的黄色腰带——如上所述,象征至高无上:下身一条棕黑色的短裤,我们可以将其分割为黑色与黄色的复合——黑色象征决断,象征危险,黄色的附加使其变成了忠诚和力量:而国王经常着身的那件很富丽的金黄镂花的长披,则是财富和智慧的象征。这些色彩,整体向我们展现了一位集权贵、勇猛、智慧、良善于一身的有情有义又富有理性的威严形象。而安娜就总是一身现实性很明显的清雅的装扮:淡兰或是米白色的上衣、金棕色的头发——让我们无处不体验到她就是现实中人们所追求的和平、智慧、纯洁的化身。我们说表现国王的是神秘主义的色彩,并不是说国王似鬼似神,而这一切整体看来这种附加了土黄色的色彩体系,让人在其与现实中原真的色彩体系的相悖之中体察到一种凝固、潜八了的感动,联想到了一个距离我们很远的异域时空的存在——古老的泰国、神秘的泰国文化、东方文明的独有魅力。而国王与安娜的协和便将现实的我们和那相隔遥远的时空连接在一起,这种协和贯穿影片的始终,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一分东西胶合冲突与相吸引并存的坦坦荡荡的博大的爱情,更是让我们从这种对比与结合中体会了古老的文明带给现实中的我们的惊讶。由此可见,象征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凝练而富有潜在的方式。

(二)局部色彩运用有助于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局部色彩的运用能渲染特定情绪、刻画人物心理、体现时空转换、表现影片主题等,怛局部色彩的运用只有上升到结构层面才会真正展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辛德勒名单》通片采用黑白纪录片风格,纪实性的叙述了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的血腥场面。画面沉重、抑郁,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它隐喻着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冲锋队疯狂扫射着被驱赶的犹太人。

之间我们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极为震惊。叙述者的视觉语言以复杂的细节按照辛德勒对小姑娘的关注继续发展。制作人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却是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这一符号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图像象征。可以说。聚焦为图像叙事提供了艺术方面的技术性,色彩正是实现聚焦的一个重要工具。电影利用丰富多样的色彩构成运动,以此创造出同样丰富和多层次的涵义。《辛德勒名单》中纳粹投降后犹太人走出集中营,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灿烂无比,使我们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结果,我们获得的不仅是单纯形体运动的真实照片,而且是更抽象、更富于情感和更理性的“思想内涵”的体现。

绘画中的色彩具有确定性,而电影中的色彩被赋予了流动的过程,它更要求具有一种运动流程中的表现能力,要求通过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形成色彩节奏,进而结构处色彩情绪线的起伏变化,传递出多义的心理情绪。

三、画面的色彩构成

(一)画面的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色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二是该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作为画面色彩基调的色彩。必须在时间长度和空间面积上都占据主导地位,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基调”也就无从谈起了。比如拍摄江南“早春二月,草长莺飞”的风光,“嫩绿”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色彩基调,不论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河湖景色,抑或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淡淡绿意,都应该在全片中把“嫩绿”的色彩断续往复地贯穿起来。这样一来,色彩基调的明快清新就能给人以春的气息和春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色调即情调,在一定的色彩基调的统筹之下。

(二)画面的色彩选择和布局

1选择有助于表达主题的色彩

画面色彩的选择应从处理好主体、陪体及背景的色彩关系着手。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形成主体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合理的选择可以彰显画面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也使得画面的构图和造型表现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无极》里,导演选择了红色作为这部戏的主体色彩,这一颜色的选择对于电影制作者而言,显然代表了热烈、张扬。在色彩心理学里,红色代表着热情的积极意义,看见红色的时候,很自然的我们的肾上腺素会分泌。我们的血液循环会加快。我们会觉得温暖,觉得热。如果在电影里用红色来表现,它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视觉印象,而且非常有主导性。就会觉得比较有归宿感,这个归宿感里包含了一种崇拜,这在帝王的服饰里边有很明显的代表,它有一种天赋的感觉在里边。

同样的道理,橙色(金色黄色)是非常性灵的颜色。当你看到橙色的时候。你自然而然《断臂山》里的墨绿色和深蓝色。如果你细看,就能够感受到影片试图在传递一种无奈。这样的选择也更加彰显了这部戏要表达的主题。

当然这里所说的色彩选择的只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概括,在现实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实景中进行拍摄时,会有千差万别的色彩和多种多样的对比关系等着我们去提炼和选择、去组配和表现,诸如蓝天白云、黄土碧树、青山绿水等,无一不展示着自然造化的神妙,构成了影视画面色彩表现的天然宝库:只有经过大量色彩构图的选择和锻炼,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能力,成为善于观察、发现和提取色彩的行家里手。

2合理布局色彩烘托主体形象

色彩布局的关系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般来说,在画面的整体色彩构图中还必须有重点色彩、基底色彩和过渡色彩,做到整体中包蕴局部,局部里容纳细节。比如说,在一幅远景画面中表现大草原上的牧羊人,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场提供了大色块的基底色彩,暗褐色的蒙古包和雪白色的羊群构成了画面中的过渡色彩,而画面的主体——牧羊人——是色彩构图的重点色彩和视觉中心。

在国产电影《英雄》中导演分别以红、蓝、绿、白四色作为该戏的一大特色《英雄》在无名和秦王划分的四个段落里,张艺谋分别用红蓝绿白做主色调,像黑泽明的《罗生门》一样从非全知全能视角讲述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关于残剑和飞雪的故事,四个故事分别用情杀、假死、殉情和殉义描述了残剑和飞雪的最后结局。全片以黑衣无名自述十年练剑作为开端,同样一袭黑衣的皇帝不断引导出一段段色彩斑斓的猜想画面。整个画面以黑色为基本起调。肃穆庄严。如果用它代表铁证现实的话。那么黑色与红色之间的渗透就成为第一段的主调了。该段就是通过红色来表现激情,飞雪与长空,残剑与飞雪,残剑与如月,如月与飞雪。红黑穿插渗透,黑色在此就是残酷的基调,红色就如同殷殷的鲜血挂在矛头。图像叙事的制作者也是想刻意的突出这一点:秦国战争的强弩一步一步摧残着赵国人民,红色也同样代表警告与狭隘。图像学上,除去文化传统的一些出入。黑色往往是忧伤和严肃的符号,红色则是“火和血的颜色,它可以作为任何尖锐猛烈的东西的隐喻。因而,红色在我们的交通代码中被选为‘停顿’的代码符号和政治中革命党的标志并非出于偶然。”蓝色更适合表现感情上的哀婉,这一点毋庸赘述。“黄叶翩飞”这场戏中,如月和飞雪大战于灿烂鲜艳的黄色枫树林:飞雪杀死如月后。树林瞬间变红,红色的壮美和血腥的意味同时并存。白色基调代表现实或者弱小。徇情的结尾用的就是白色。

《英雄》中的色彩运用显然已经超越了在叙事进程的某些点上加以表现的层次。而是从影片的剧作结构角度对色彩的配置进行了总体设计,导演对色彩的前后关系、色彩的蒙太奇组接都有着独立的思考。单从电影色彩美学的角度来说,《英雄》中合理的色彩布局和分配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人运用色彩语言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人的色彩观念真正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和暖色)去运用色彩。”

篇5:余华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09804班 迟富航

0908334026

余华的作品常常让人看着看着会忍俊不禁,之后又会让人心里酸酸的默默流泪,尽管他作品中的语言只是冷冷的叙述,冷漠的叙述生死和人情冷暖,但带给读者的心灵冲击却十分强烈。

如果说到悲剧,那应该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命运却突如其来的硬加在某个人的身上。那么《活着》无疑是一个悲剧,那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感十分强烈。虽然书的名字是《活着》,可是整个故事却是由死亡串接起来的。这个叫福贵的人,亲手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还有外孙,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打击让人难以承受,但是他终究还是活着。我想着可能就是作者想给我们的启示,只是活着,没有什么理由,存在就是合理的。这部书里最让我心酸的就是有庆的死,他是那么善良可爱活泼的小孩子,可是却因为就县长的妻子而被活活抽血抽死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我头晕。”抽血的人说“抽血都头晕。”……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这段描写让人愤慨而又难过,但是命运弄人,那县长竟然就是福贵曾经战场上的挚友,这必定使福贵的内心受尽煎熬。书中最后的悲剧是福贵外孙苦根的死,作者在最后毫不留情的让福贵最后一个亲人也死去了,把命运不可抗拒的悲剧性血淋淋的展示给读者。《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血泪史,是关于“血”的故事,故事中以许三观的一次次卖血为线索,一乐与他的血缘关系为一个突出的矛盾。他用第一次卖血的钱娶了许玉兰,之后因为一乐伤人又卖血,后来是家庭饥荒,请二乐队长吃饭,给一乐治病,一次接一次越来越频繁。一乐与许三观的感情最好,但许三观一开始却始终放不下血缘关系的问题,这使他纠结,矛盾,这是许三观的悲剧,而这对于一乐更是悲剧,一个孩子被推来推去,毫无依靠,许三观卖血得来的钱不愿花在一乐身上,带着妻子二乐和三乐出去吃饭,把一乐留在家里吃烤红薯,一乐去找亲生父亲却遭辱骂和毒打,万念俱灰的他只好在大街上游荡,不知道那才是他的依靠,这是一乐的悲剧。但总体来说,许三观是个好人,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他终究狠不下心,后来他也消除了与一乐因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隔膜。而故事发展到一乐生病之后,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就更浓了,许三观去往上海,一路卖血,在路上努力地喝着冰凉的河水,以便卖血卖的更多。他被抽血抽到晕死过去,被抢救回来得知被多输回300毫升血液的时候,竟然要还给医院,后来更发展为他和路上遇到的来喜兄弟要同时卖血买血,看起来十分荒诞,医生觉得他们脑子出了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让人悲悯,他们已经把自己身上的血液当成了商品,卖来卖去的成为救急的法宝,这无疑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人类的悲剧。到了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了许三观用血液养大的儿子们对许三观的不理解,嫌他丢人,这更加让人感到刺痛。《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并不像之前的两部,这部作品在我看来从始至终都充斥着一种悲情色彩,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书,整部书的结构看起来是没有头绪,混乱的,但是这正是记忆,丝丝缕缕的记忆一点点的杂乱的浮现出来,而最终却拼合出了完整的情节。文中的我,就如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一乐,始终没有一种归属感,他属于孙荡和南门两个地方,可是又好像都不属于,他和家里人的隔膜竟然很深,比如他考上大学,只有哥哥一个人送他,而这亲兄弟离别是的对话却是这样的。

“我还欠你一元钱。” 哥哥不解的看着我。我提醒他:“就是报名费。”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到了他眼睛里留露出悲哀的神色。我继续说:“我会换给你的。”

文中的“我”表现出来的是惊人的冷漠,不油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余华写到死亡的时候似乎总显得那么平静,在文中弟弟孙光明的死,挚友苏宇的死,养父的死,文字都很平静,却很有一种悲凉感,尤其是写孙光明的死,好像事先被命运安排好的一部戏,只等着水流淹没弟弟的生命。这部作品在我看来是对充满悲剧性的童年回忆追述,而这悲剧来源于被抛弃的孤独,好像站在生死之间而被两者都抛弃了一样。

篇6:关于动画作品中色彩作用的研究

摘要: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动画场景设计之中,这就是我们对动画场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动画;影视;场景;色彩

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运用,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我们在动画场景设计实践中应把握对象最本质的色调,理性地筛选刻画对象的色彩关系,使动画场景设计去伪存真,去杂存精,使动画场景设计作品得到质的升华。

人类对色彩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在中国,用白色悼念亡者,用红色乞求避邪,用黄色象征权贵,这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对色彩的这些感受和运用,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是由其本能所决定的,是生理机能的客观反应。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动画场景设计之中,这就是我们对动画场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所在。尽管有些人对色彩感觉不太敏锐,但在动画场景设计作业中,同样能画出较为丰富的色彩来,全凭主观色彩意识的分析和判断,将动画场景设计对象的色彩关系跃然纸上。

一 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范畴,跟“客观”相对应。它依据对实际景物的反复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感觉。倘若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法,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将会发现色彩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色彩的客观属性、变成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当主观色彩在你的思维中逐步升级,动画场景设计将不属于肉眼观察的客观物体。而是设计师经营的色彩王国。不然,设计师就成了摄影机和照像机。因为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同画一个景物时色彩的感觉绝然不同。设计师通过反复观察自然景物形成主观意识。进而又通过主观意识对自然景观予以调整改造,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又由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具体体现。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应通过观察训练和写生训练进行培养。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户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这时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大放异彩,它运用创作人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常识及生活阅历的积累,重构画面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将景物色彩进行重组和甄选,促成写生画面的尽善尽美。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而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自我训练敏锐的辨析复杂景物能力,以及用冷暖色彩的处理方法调整色彩的能力训练,以达到主观意识的养成。崇山峻岭、白浪与沙滩,江河湖海、绿树青草、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画家的眼睛独具一种比照相机镜头更丰富的艺术功能,这就必然地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

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验解读光照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形成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要意识到自然景观的形与色是不可能原封照样搬上画面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取舍。

在整个训练中应注意并克服色彩纯度太低所造成的灰画面,和过纯而造成的色彩过生,颜色跳跃,面画太花等弊端。要求对客观对象完全理解和正确判断,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大胆实践。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共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完成每一幅动画场景设计时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有了这方面的基本功,就能表现出动画场景的空间、质感,使欣赏者的视线停留在优美的画面上,感受空气的流动。二 色彩运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关系的对立

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和主旋律,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这种叫作旋律和基调的东西,赋予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中国电影色彩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还表现在创作镜头画面色彩的变化对某一个场景空间色彩,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关心,而忽视了场景和场景之间、道具服装同场景之间、画面和画面之间的整体色彩运动关系。没有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场景空间的疏于密、画面运动的实与虚等变化所形成的统一与对比,达到影片整体的色彩关系。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色彩实其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我们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诸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而不是孤立、琐碎的某一种什么东西。

人物造型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关系的孤立:人物与环境是电影造型的最基本内容,是构成故事影片的基本单元。因此,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在人物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上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因为我们的编导们太注重情节、故事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银幕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空间构成关系的有机理性。没有通过人物服装、化妆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明确地表现出在他所构建的银幕空间关系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微妙关系。

色彩与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无缘;色彩是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情绪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反过来,现实世界的色彩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和情绪也有着潜在、微妙的影像。当代中国电影则过多地停留在表现事件、故事、表演、时间的报告文学式表层线索上,而较少地去表现人、精神、空间的情感的时侯,不知道现实色彩(光色、形色)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过于激动的肢体语言来强化气氛,是事倍而功半的。只用运用好主观色彩才能使我们所做的场景设计发挥得更好,更精。

2、动面场景设计中自我风格的实现

在动画场景设计教学实践中,除重视素描课程以外,色彩写生课程更不容忽视。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娴熟地运用主观色彩意识的艺术规律,有助于对其它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这种主观色彩能力的培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来自人的视感神经及健康的心理因素,以及灵活机动的组织能力。这种主观色彩意识的成熟应用,在动画场景设计、场景调度中表现为分割重组构成新的视觉元素来表达动画主题,其中也包括色彩的分割组合生成新的视觉色彩关系,达到最大的视觉满足。应该说,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中,主观色彩的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失败、高雅与低俗。

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专业师生必备的技能,它能推动动画场景设计的艺术创造活动,完成更新更美的动画场景设计作品,培养出一批能适应现代动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上一篇:量贩式KTV经营理念下一篇:形容春天的优美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