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工业

2023-05-15

第一篇: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工业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

未来的10年里,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在这期间,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的改造下将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将不断提升,改造升级后的传统产业仍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精致制造”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未来1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全国来看,中国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未来10年,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重化工业化仍将深化发展,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但是从区域来看,目前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刚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东部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段。未来10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将加速,重化工业化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在2020年前后,中部、西部地区将先后进入工业化后期,2030年前后,中、西部地区将先后完成工业化进程。东部地区将在未来5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此后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上。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再重工业化”趋势,新一轮重工业化靠近沿海、靠近终端市场,这是因为,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以及钢铁、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产品主要依赖水运,为降低运输成本,钢铁、石化、造船、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的投资在上海、广东地区猛增,并在装备方面体现出大型化、现代化程度高的特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0)。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在中国有些工业行业的现代化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大量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但是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工业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巨大的差 距。在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水平提升的

关键(陈佳贵、黄群慧等,2009)。未来10年,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是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过程中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促进工业化进程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速度将加快。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快速发展,并引领未来中国工业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为潜力巨大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的 重大战略。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极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分领域先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成长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出积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若干集群和产业积聚区。这些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此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

少,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有利于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市场和组织(胜出企业)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尤其应当注意选择特定技术、特定产品和特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的方式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未来10年,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在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引导下,能克服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迎来高速发展,并引领中国工业未来的发展。

(三)传统工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高新技术改造下,传统工业将全面升级.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维持快速度发展的势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仍将以快速进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提速,对于原材料、能源的

需求量仍将大幅上升,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原材料工业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以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中国巨大的原材料工业产品需求及其增长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解决,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不能以不发展重化工业的方式解决,而是需要依赖于更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更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金碚,2010)。中国将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通过采用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性能与附加值。

未来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和和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趋于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将显著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产品的个性化、安全性、便捷性等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消费品将不断升级。收入分配趋于平衡,意味着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会把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这些都会使得传统消费品工业需求规模仍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消费品工业,将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改造下完成全面升级.

未来10年,传统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消费品工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给传统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发展空间,也给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提出了内在要求。传统装备制造业将在吸取信息技术、新材料、机械、电子、绿色制造以及现代管理等高技术成果,并将其优化继承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为传统工业提供用于柔性制造、绿色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新一代技术装备。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仍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2009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3.3亿

人,其中第一产业年末从业人数2.97亿人,占整个从业人数的38%。预计2015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8亿人,其中劳动人口9.23亿人;2020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4.1亿人,其中劳动人口为8.91亿人;未来10年,仍将有大量农业人口转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还很低。

未来10年里,依然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除此之外,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上游供应商的有效供应链、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和保证、协调产品开发的能力和30年改革开放中基础建设所形成的物流能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量出口企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得天独厚的能力,已经形成并在未来10年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总体优势(朱为众,2009)。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教育水平、培训水平的提高可以把现有的经济潜力和劳动力质量进一步加以提升,将为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竞争优势提供进一步的支撑。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不只是世界工厂,还将逐渐成为世界的消费中心,这将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未来10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面临持续、全面升级:将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将更为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高产品的档次;更为注重品牌的培育,更为注重渠道优势的培育;将更加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注重技术工人的培养。未来,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面改造升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全面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未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的升级不只是体现在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全面升级,还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环节的快速增长。

(五)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将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和服务开始出现融合的势头,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速。未来10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加深。随着大规模生产日渐普遍,单纯制造过程已经不再能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只有更多的服务渗透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日趋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倾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营销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物流服务等和生产过程结合得日益紧密,制造和服务相互渗透融合进一步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重要性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解体和回收。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0)。

未来10年,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加深,中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并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战略从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静态比较优势模式向发挥人力 资源综合优势和培育人力资本的动态竞争优势模式转变,逐步进入和占领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发展市场,还具有开发市场需求的功能,对于企业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制造业已经广泛融入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成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 展将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直接的重要作用。

(六)区际产业转移将提速,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加快.

金融危机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资源、能源短缺和高能耗的影响,产业转移压力明显加大,市场机制推动的产业转移开始明显增加。未来10年,沿海地区土地、能源、劳动力和生态环保等成本仍将快速攀升,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加速进行。未来的产业转移将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产业转移投资规模巨大,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领域不断拓宽,产业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化。三是由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转变为企业“抱团”的、产业集群式的整体性转移。四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政府效率高和投资环境好的中西部省市,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势(李平、石碧华 2010)。

未来,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将加快。区域合作的领域和内容都会不断拓展和深化,区域合作将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区域合作机制将逐步完善,更有利于协调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多层次、多区域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和 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更有利于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第二篇: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

一、 我国工业化基础的初步确立

(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1、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1)国营经济的来源

◆没收官僚资本;◆处理外资在华企业;有关中国主权或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企业予以征用,关系较小或性质上不便征用者可予代管,政府认为有需要者可予征购,对一般企业加强管制◆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2)对国营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民主改革主要是改革企业领导机构;生产改革主要是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

2、统一财政,平衡财政收支 (1)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统一全国收支:重点是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重点是控制货币流通量。

2)平衡财政收支: 平衡财政收支的关键是增收和节支

◆增收 :整顿税收(平衡税负、催缴税款); 发行公债;◆节支:实行供给制和低薪生活

(二)国民经济计划制定与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其核心是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确立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战略, ◆扩建电力、煤炭、石油工业——国民经济能源基础;

◆建立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国民经济原材料基础;

◆建立机器制造工业(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飞机等)——提高生产工具的制造能力。

2、我国重化工业战略确立的理论与实际依据 (1)生产资料的增长必须先于生活资料增长;

(2)国家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工业化需要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4)发展重工业,可以为轻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五——十二五)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集中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2)二五计划1958~1962年

提出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 “八大”后将许多指标大幅度提高 规定的五项基本任务是:

①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②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③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④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⑤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三五计划1966~1970年

立足战争,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大搞“三线”建设

:①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②努力突破尖端技术,加强国防建设。③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4)四五计划1971~1975年 提出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 ,1973年后调整部分指标。

纲要(草案)增加了要求实行基建投资、财政收支和物资分配三大包干等内容。该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各自特点、不同水平的经济体系,做到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大力发展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 (5)五五计划1976~1980年

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 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6)六五计划1980~1985年

编制时间长,是一五后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提出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实际上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 )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9)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7)七五计划1986~1990年

规定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 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5%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①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③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这三项任务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项任务。 (8)八五计划1991~1995年

提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两番目标,粮食、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钢、化学纤维为世界第二;发电量第三

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上。“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

1993年,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提高)。⑵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未作调整,但要求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调整。扩大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扩大投资规模。

(9)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是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十五计划2001~2005年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005年GDP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兴科技,培养人才。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抓紧解决好粮食、水、石油等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地区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赶超战略与中国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二五计划的夭折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取代二五计划。总路线的核心是高速度,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并提出赶超战略超英赶美。

2、工业大跃进的开展

◆制定高指标:核心是钢铁工业

1958年5月提出工业总产值计划年均增长26%——32%;1958年8月,提出新的指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3%左右。 ◆盲目追加投资:

1958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57年增长97%,相当于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一半多。但效益极差,1958年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587个,全部建成的只有170个,建成投产率仅有10.7%。

3、国民经济调整

1960年底,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1961年——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后又把1963年——1965年作为“二五”到“三五”的过渡阶段。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宏观政策方面的变化: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要求经济管理的大权更多地集中到中央,下放给地方的权力一律收回,所有的生产、物资、劳动、财务等都集中到中央; ◆改革财政货币外贸管理:财政实行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预算、追加按程序的原则;银行实行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管理,划清银行信贷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加强现金管理;外贸方面,确立的进口顺序是(1)粮食,(2)化肥农药,(3)加工后可出口换汇的商品和原料,(4)工业原材料及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的设备等 。

4、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业政策的调整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减少基本建设施工项目:将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水平。 ◆降低工业生产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降低工业指标,实行关、停、并、转,对工业进行大改组。 ◆培育新兴工业:我国化纤、塑料、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1961年我国建立了原子能工业。 ◆加强技术引进,进行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工作:

5、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1965年开始,我国经济工作转向备战,进行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实质成为以国防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自给的战略后方工业基础。

二、 改革开放政策与我国工业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工业体制变革

1、一五以来形成的经济体制弊端:◆国民经济决策和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制◆经济活动以纵向联系为主◆国民经济运行主要依靠计划调节

2、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三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 1957年10月,我国先后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

(2)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20世纪60年代进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经济: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来管理工业是工业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3、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

◆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

◆农村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贯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4、改革背景下我国工业体制的变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领域改革重点: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其核心是建立责(经济责任)、权(经济权力)、利(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2)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是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租赁经营制:在评定企业实际资产的基础上,承租人与国家(主管部门)签订租赁合同,成为国家资产的经营责任者。由于承担风险能力有限,一般适合小型企业。

◆承包经营责任制:一般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具体是A、用招标、招聘等竞争性方式产生经营者和承包指标,并用合同、公证等法律形式确定经营者的责、权、利;B、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聘任制或岗位合同制,并据此重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C、把对经营者奖惩与企业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股份制:1985年底,在广州3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全民工业企业有12家,占其工业企业总量的0.23%;沈阳是从集体所有制开始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工业企业70家,占总量的1.36%。北京、上海分别为0.062%和0.023%。

(二)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工业领域影响

1、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我国对外开放基本上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次开放的格局。

2、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 ; ◆利用国外技术资金,实现较高水平起步;

3、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战略转变 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

◆1978年后,改革重点扩大地方以及企业的外贸权限。在工业领域体现为工贸、技贸的结合,建立出口联合体;

◆1984年后,外贸行政管理权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4、利用外资战略的转变

(1)1979年——1984年,明确利用外资政策,规定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范围。 (2)1984年——1991年,利用外资战略的推进阶段。

(3)1992年——1995年,全面鼓励外资阶段。提出全面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产业范围;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特别提出要按照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以及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4)1996年至加入WTO前,利用外资质量提高阶段。取消对外资企业技术先进性、出口业绩要求;优惠政策适当调整;

(5)加入WTO后,利用外资的新阶段。—鼓励外资进入竞争性行业;实行国民待遇;

三、产业结构政策与我国工业化进程

(一)产业结构政策

1、产业成长政策:

政府通过强力介入,促进某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获得较快的、持续性发展的产业 。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高附加值;

——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或扩散效应; ◆幼稚产业的保护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保护、非关税壁垒;

——国内生产扶持政策:

◇财政扶植政策:财政补贴、特殊折旧、政府采购等

◇金融扶植政策:提供融资、优惠利率、贷款担保等

◇技术扶植政策:组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技术开发体系

2、产业调整政策

政府通过对社会资产存量的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再分配,引导生产要素向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产业调整政策主要涉及一些衰退产业的退出。

——需求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替代

(二) 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都经历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的演进过程,同时伴随着主导产业的转变。

1、1979——1988年,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化工业的做法,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2、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强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发展。

3、1992——2001年,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密集化阶段转变。 对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进行明确界定:

机械工业以关键的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成套设备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电子工业要以微电子为基础,以通信、计算机等新兴信息产业为主体,加快现代化步伐; 石化工业要积极促进生产规模的大型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深度; 汽车工业要尽快形成少厂点、大批量的生产体制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组织政策与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一)产业组织政策

1、规模经济性及公共政策

①大量生产方式建立,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②大量销售体制建立,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下降; ③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增强。

2、自然垄断与公共规制

(1)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

◆自然垄断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水、电等公用事业,铁路、电信、天然气等重要行业;

◆这些行业多为服务性行业,其生产和消费是不可分离的同一过程,大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这些行业大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的运营依赖资本需求量大的设施,成本巨大,投资回收周期长。

(2)公共规制的目的

◆保证资源稀缺行业的正常运行;

◆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垄断权力(防止垄断行业掠夺性定价) (二)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国有重点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集中度;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国内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选择其在产业链中的环节,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

◆合作对象上,重点是加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产业分布上,外商投资在制造业领域大多集中在高和中技术密集型产业。

3、国内企业的跨国性兼并,突出国家战略利益

4、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

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公共规制的主要方式: ◆直接规制价格,进行价格管制。 ◆控制行业进入,人为设置进入壁垒。

◆制定产品质量、卫生与安全标准、财务标准、核算方法等。

五、产业布局政策与我国产业布局状况

(一)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及政

1、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 (1)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聚集力 。 (2)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绝对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

如果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指产生成本绝对低)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他认为,任何国家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生产和出口相对有优势的商品,进口劣势的商品,这将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

(3)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

2、影响产业布局的政策手段(侧重经济手段) ◆制定产业布局战略和规划◆区域性差别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手段◆劳动力政策◆区域差别性对外开放政策

3、产业布局基本原则

(1)全局原则:全局性原则是产业布局中考虑的首要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产业布局的分工协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上。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产业布局的相对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而适当分散有利于产业的均衡布局。无论是产业集中还是分散都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4)经济效益原则:这是评价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5)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我国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态势

1、一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在产业布局的总体考量上,具体做法是:

◆从资源条件及成本角度,工业分布力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 ◆工业布局与巩固国防相适应;

◆加强内地工业发展,改变内地工业落后局面,实现产业布局的空间平衡;

2、二五——五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 “二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最初发展目标是继续在内地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工业布局适合资源和国防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但后来盲目追求地区工业自成体系,导致工业发展呈现分散状态。

◆三五和四五时期,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对当时局势的错误估计,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内地推进。

三五时期以西南为重点,内地与沿海的投资之比是1:0.46;

四五时期工业建设以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内地与沿海投资之比为1:0.74,沿海投资比重有所回升。

3、改革开放后效率导向的产业布局政策

◆六五时期加快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实行以沿海带内地的产业布局政策,重点是建立经济特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实行差别性政策;

◆七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目标是由东向西推进政策,确立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把能源和原材料建设放在中部地区,为开发西部做准备。

◆八五时期在沿海发展战略布局上,由广东、福建等地向长江三角洲转移而且在这一时期 ,为防止地区发展差距过大,提出对沿海地区政策倾斜的“适度”原则。

4、 产业布局由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的转变

◆九五时期,我国正式实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十五时期,我国提出“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和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我国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更好更深入更广泛地学习、引进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不仅要引进和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还要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和管理规律的先进方式和方法,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执笔:全林远杨永利林芳竹)

第四篇:***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等多项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为进一步了解工业企业的发展规律、成功经验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近日,我们根据不同行业随机抽取了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开展典型调查。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8年增长1.51倍,年均递增14.03%;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13亿元,比1998年增长97.67%,年均递增10.22%。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工业经济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工业规模由小变大。总量得到扩张,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值、税收实现翻番。到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由1998年的36家上升到107家,增长了2倍;中型工业3家,1998年仅1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4家,填补了1998年的空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15亿元,是1998年的3.42倍,翻了一番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36%,比1998年上升44.4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8年增长2.39倍,年均递增19.06%;实现利税2.13亿元,是1998年4296万元的4.96倍,翻了两番多。

2、民营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民营工业经济的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在创造政策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县里制定了《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发展暂行规定》,成立信达担保公司,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鼓励、引导、支持民营工业发展。这一切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促进了民营工业发展。2005年,全县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99家,占92.52%;实现产值20.53亿元,占97.06%。

3、集聚形成三大主导产业。通过几年的发展,矿产、林产、纺织工业迅速壮大,朝集群化发展,成为我县的三大主导产业。2005年矿产、林产和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5.45亿元,比1998年的2.6亿元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28.99%;实现利税1.23亿元,比1998年的777万元,翻了近四番。

二、困难与问题

应当看到,虽然我县工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困难与问题:

1、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我县工业投资分散,规模不大。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3580家,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07家,只占2.99%;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只有4家,即电力公司、洋益纺织公司、三林木业公司和流域水电公司,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企业仅6家,其他小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产值低于1000万元的就占44家。

2、资源型工业居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小,很少有新产品项目上马,新产品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为零。从2005年R&D调查资料显示,全县调查的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产品产值仍然是空白。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多数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

力资源进行生产,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劳动生产率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尤其缺乏大的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带动同行业发展。

3、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融资难。大部分企业缺少前瞻性意识,在企业十分景气时,没有把资金用于技改投资、科技投入、更新设备等刀刃上,没有进行资本积累,造成自有资金不足。加上国有银行商业化运作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更加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贷款条件更加严格,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差,没有合格的抵押资产,又无法找到第三方担保,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企业融资难度大,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有的好项目由于资金制约而无法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等等。

4、工业科技人才匮乏。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许多高级农业人才,农业优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享受国家级津贴的农业人才就有好几位,而真正的工业科技人才非常匮乏,对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更是微乎其微,这成为拓展科技工业领域的一块绊脚石。

三、对策与思考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求,结合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今后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上规模,增总量。目前我县工业已形成了矿产、林产、纺织三大支柱产业,要充分利用支柱产业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主攻一批资金密集、技术先进、关联性大、带动效益好的项目。进一步盘活停产、半

停产企业,培育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化经济、小城镇经济、拉动型经济、库区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今后要加快构筑“小巨人”企业梯队,做大做强规模企业,按照“政策推动,企业决策,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鼓励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增量扩张,产业延伸,上市融资,多元拓展等途径,尽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拥有核心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进而带动一批相关项目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工业经济的规模优势。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繁荣,但也较早品尝到了增长第一战略下工业化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

三、四十年代开始,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如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烟雾事件,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第一天死亡17人;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痛病事件,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发达国家不得不强化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建设新兴工业县过程中,这条老路不能再走,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树立名牌精品意识。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企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名牌精品意识,充分认识到争创名牌

也是争夺市场份额、扩大市场知名度的重要举措。工业经济实质上就是品牌经济。品牌是形成龙头企业的关键、产业集群的基础。没有品牌,产品就没有生命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产业就没有集聚力。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4、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高科技产业具有占有市场能力强,产业链发展带动作用大,附加值高,能获得超额利润的特点。要重视价值规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品种,努力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调整产品结构,以名牌创规模,以支柱占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针对当前实际,具体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好矿产资源勘探工作,比较确切地掌握矿种分布及储量,为加快矿产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二是抓好纺织、林产、矿产资源深加工的技术协作,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抓好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项目的产学研联合开发。

5、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更新改造投入。一是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信贷技改资金,促进银行对技改项目早介入、早入贷、早生效。二是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充分利用股权转让、股份制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三是推动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促使那些较有实力的企业以技术改造为纽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兼并、联合那些自身无力改造又拥有好产品、好项目的企业,优化资源配臵。四是组织筛选高水平、上规模、效益好的项目,争取列入专项计划盘子,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五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尤投资兴业。

6、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强化管

理意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

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臵,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努力营造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大力引进和培养专门人才,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同时,要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提高普通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彻底甩掉依靠政策扶持的思想,抢占市场,奋力拼搏,早日适应WTO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省、市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本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06年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讨论“十一五”新型工业化规划编制草案。根据大会安排,我就2005年全县经济商务工作情况及2006年工作安排作如下发言

一、2005年工业经济运行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05年,我县经济商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有关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工业、商贸企业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克难奋进、团结拼搏、勇创一流,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1、工业生产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任务

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2316.8万元,同比增长52.7,完成年指导计划5亿元的124.6;完成工业增加值23622万元,同比增长44.9,完成年指导计划1.8亿元的131.2。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增幅在全市稳居第一。

2、销售收入持续增加

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619.5万元,同比增长65.6,工业产品销售率100.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好范文版权所有

3、利税总额快速增长

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575.1万元,同比增长99.4。其中,利润总额4837万元,同比增长156.4。

4、上缴税金大幅增长

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上缴税金5051.2万元,同比增长47.7。

(二)、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中小企业实现企业总产值31466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037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10368万元,企业增加值88541万元,利润总额22156万元。2005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1.55亿元,同比增长12.91;实现营业收入19.67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利润总额1.86亿元,同比增长36.64。

(三)内、外贸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2.9万元,同比增长11.06。完成外贸出口额254.4万美元,占市目标考核计划30万美元的848。利用外资16.1万美元。

二、200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发展主题,促进我县经济协调发展。

2005年,我县经济商务工作从全县发展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新型工业化理念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确保了工业经济运行良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商贸流通行业日渐繁荣。

1、加大调控力度,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工业兴县的目标和思路,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调度和指导、服务,确保“五个到位”,实现了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速度、效益同步提高。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协调到位。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上,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各企业进行调研,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科学调度,工作措施到位。2005年,面对资金紧缺,电力、煤炭供应紧张、原材料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精心组织、强化协调服务,保证了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能够正常满负荷生产。为排解电力紧张难题,协助市经委组织县内煤矿与市热电厂召开煤炭供需协调会,热电厂与县内煤矿签订了中长期供货合同,同时为我县争取了用电指标。

三是做好“三电”工作,服务企业到位。加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合理、有效错峰用电,避免大量硬性拉闸限电;优先保证了居民和重要单位、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企业用电不受影响。

四是加强信息调研,监测分析到位。每月初对规模内工业企业的产值及产品产量汇总制表,编制《规模内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表》,写出经济效益文字分析,供领导决策和参考。

五是认真编制工业规划,确保组织落实,专班到位。今年,我局抽调专人组建了“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型工业化工作专班,共编制出“十一五”期间长阳冶金、机械、建材、煤炭、医药、化工等10个专项规划。

2、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2005年,按照县委、县政府项目兴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重点项目,以服务在建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力量为己任,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抓手,致力于中小企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县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落实技改项目任务和目标。实施技改项目中,长阳福利锰业、蒙特锰业、泰榕药业及宜昌亚太气体等重点项目相继建

成投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扎实开展“双50”工程活动,着力发展我县成长型中小企业。长发矿机和铠榕电解锰有限公司被列为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古城锰业有限公司和三源水泥有限公司被列为市重点民营企业,隐龙山被列为省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企业。帮助三源水泥顺利达产和泰榕药业gmp改造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3、强化外贸外经管理,实现外贸出口历史性突破。2005年,为促进我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结合目前县情,明确了“以企业为抓手,以服务为手段”的外经贸发展思路,使外贸经济逐步发挥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是深入企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基本情况,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先后帮助中绿(湖北)食品有限公司、蒙特锰业和火烧坪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完成自营出口备案登记工作,使我县具有自营出口资格的企业达到了6家。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外经贸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与县财政局联合上报,争取将我县列入西部大开发地区范围,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目前,省财政厅、商务厅已正式批复,同意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切块一部分,用于支持长阳民族地区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和争取资金,累计申报9个项目,申请支持金额73万元人民币。

三是扎实做好外派海员招生培训工作。县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外派海员工作,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县扶贫办、教育局、财政局、农行等单位通力合作,各乡镇积极行动。截止2005年年底,已招录11名普通专科高级海员、18名成人专科高级海员、29名普通海员,超额完成了省分配的35名招生计划,为我县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渠道,积极融入国际打工经济圈垫定了坚实基础。

4、加强内贸管理,不断扩大流通规模。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目前已拥有连锁超市、专卖店、专业店、品牌店和专业市场80多家,继雅斯、北山两家知名连锁企业之后,县内原福达、清江、海尔电器城自愿联合组建了家电龙头企业――宜昌福嘉工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年销售过千万元。二是加强市场建设,特色市场得到稳步发展,6个门类的特色市场――高山蔬菜、根艺盆景、清江奇石、清江水产、清江肉羊、清江水果市场已初具规模。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我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005年,我局编发了《经济商务工作法律法规汇编》,组织学习和贯彻《行政许可法》、《中小企业促进法》、《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认真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保障市民身心健康。仅城区销毁病害生猪产品4030公斤。2005年全县累计定点屠宰上市生猪41510头,实现税费351万元,其中,龙舟坪城区累计屠宰上市生猪21323头,实现税费181万元。

二是加强了我县成品油的源头控管,按上级要求完成了全县43家加油站(点)成品油经营资格的年审、换证申报工作,全面推广和实施车用乙醇汽油工作。

三是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组织工商、公安等部门开展全县小钢厂的综合整治,关闭非法“地条钢”生产企业近10家;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农资市场打假、打击商业欺诈、保护知识产权等10多项专项行动,各职能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761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04件,涉案金额140万元。

四是按照《煤炭法》的要求,对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轮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31人。坚持办矿条件和开采条件,对符合条件的47家矿井进行了年检,统一换发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加强煤矿技改审查和验收工作,全年共组织专家审查会5次,审查上报18个项目,组织和参加了6次常规性行业检查和安全大检查,对47家矿井开展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和通风能力全面核定,确保“一通三防”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抓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对公路“三乱”和路卡收费进行检查,比同期减少摩托车牌照照相费、驾驶员体检费等费用325000元、计量器具检测费100000元、市场管理费、工商管理费、登记费860032元,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六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保一方平安。与二级单位及重点企业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重点企业清江河煤炭矿务局组织专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停产整改,配合消防部门对城区主要商业网点、舞厅、网吧等重点消防单位开展了集中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达了书面整改通知,并督办落实。对民爆企业运输工具及仓储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实行库房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运输押运。春冬两季组织116人次电力设施安全检查,确保电力设施安全运行。

三、2006年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各级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全局,以服务企业为根本宗旨,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以培养优势产业和大企业为突破口,加快产业整合和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狠抓经济运行调控和服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速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加快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着力创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全县工业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十一五”工业、商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主要目标

1、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36.4;产品销售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25;利税总额1亿元,同比增长10;上缴税金5600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27;产销率达到97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左右;产存品库存下降1;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达到10.6亿元;

3、实现外贸出口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

4、利用外资130万美元;

5、全县中小企业实现企业总产值、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分别达到34亿元、10亿元、33.5亿元、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6亿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2006年经济商务工作要开展1234工程,“突出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推动‘三转’改革,实施四个推进”,即:突出以服务企业为中心;抓好工业商务经济运行和培育市场主体两个重点;按照“政府转让产权、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的“三转”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安置职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商务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1、以服务企业为中心,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一心一意围着企业转,为企业搞好服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企业为先”的宗旨,围绕市场主体,突出服务职能,在服务上做文章,做到有求必应,从点滴做起,当好企业的“娘家”,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创一流工作业绩。

2、明确工作重点,突破性发展经济商务工作。

(1)、以工业商务经济运行为重点,加强监测分析。

一是加强对工业商务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和监测分析。广泛收集经济运行信息,从监测经济运行指标入手,每个月要把报表分析到企业、到产品,逐项目、逐企业、逐产品定性、定量分析;要分别进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引导企业按市场变化组织好生产。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以及突发性问题,要及时予以协调,提出对策建议,化解矛盾,同时要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动态的分析研究,把握运行态势,趋利避害,提高运行分析水平。

(2)、扶优扶强,努力培育市场主体。

按照“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工业发展思路,完善工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建材、矿业、水电、医药、轻工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壮大工业支柱,培育新的财政增长点。大力实施成长工程、培育市场主体。对重点民营企业和列入市级50强有发展潜力成长型中小企业以及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争创全省最佳成长型中小企业。

3、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改制,加速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

通过采取有效方式,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激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其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按照“三转”的要求多渠道筹资安置职工。二是妥善处理企业改革改制后的各类遗留问题。三是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进一步摸清所属企业家底,盘活资产存量,发挥闲置资产效益,对改制企业要加强留守或托管,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对未清算的国有资产要明确专人专班继续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改革打好基础。2006年将继续推进清江煤炭矿务局、县水泥厂、县制药厂等工业企业和条件成熟的商贸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商贸企业改革力度,深化水泥厂、制药厂等企业的改革工作。年内完成物资贸易中心和针织厂改革工作,指导并帮助中兴百货有限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启动改革工作,督导县食品厂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大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依法保护力度和环境整治力度,努力营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社会氛围,突出重点,支持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劳动就业型等五类企业的发展。五是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开展相互交流与学习,用典型示范推动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

4、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低耗能、清洁型产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全力支持农产品出口,争取出台我县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力争农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

(2)、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做好新产品开发、研发工作,把现有企业挖潜改造的情况掌握清楚,逐个建立台帐。大力推进精品名牌战略和出口品牌创建工作;认真实施商务部开展的“品牌万里行”和“科技兴贸”工程,力争我县具有自主品牌出口企业争取到国家政策更多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推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环保标准认证,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展示活动。

(3)、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树立“大工业”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开展节能降耗、挖潜的宣传工作力度,提倡节约型社会。

(4)、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建设。二是加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组建商务网站和中小企业网站,积极支持“中国宜昌”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和“双50”项目进入中小企业网站。三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银行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两大体系。四是加强人才培训,推介“双50企业”负责人到“银河工程”学习培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

5、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推动流通现代化建设。

抓住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商西进”、开展“品牌万里行”及启动“双百”工程等政策性机遇,推动我县流通企业发展。

(1)、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活农村市场,加大对农村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的调研,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关于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要求,积极申报试点企业,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争取力度,利用供销、邮政等传统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确保年内发展11个乡镇村级农家店,力争超额完成任务,真正为老百姓提供放心商品、放心药品、放心农资,促进农村消费。

(2)、采取积极有效的形式,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市场打假力度,净化消费环境,维护市场公平。同时认真抓好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工作,积极组织县内企业走出去参加“乌洽会”、“兰洽会”、“西洽会”、“广交会”、“高交会”、“华交会”等综合性、专业性的贸易洽谈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进超市的对接活动,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促进作用。

(3)、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在巩固发展现有连锁经营的基础上,在石油、医药、烟草、家具、图书、音像制品、装饰材料、汽车、农业生产资料等领域广泛推广连锁经营,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第三产业诸多领域渗透。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24小时便民店等现代商业业态1-2家。

(4)、继续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进商务部开展的“双百工程”,重点对“长阳高山蔬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改造,不断扩大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6、强化外经外贸管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1)、积极向上争取外经贸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外经贸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外贸出口经营主体,进一步拓展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业务。

(2)、继续抓好外派海员招生培训工作,扎实做好对外劳务合作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使我县在拓展劳务输出上,能尽快融入国际劳务市场。

7、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确保我县良好的经济秩序。

认真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扩大管理范围,加强对乡镇定点屠宰工作的指导,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强化煤炭执法工作;加强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保证生产、生活用电的正常供应;加强成品油的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酒类行业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确保市民喝上“放心酒”。

同志们,让我们借助此次会议的春风,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再树信心,再鼓干劲,推动我县经济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

上一篇:职工代表提案范文大全下一篇:中国党史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