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

2024-04-26

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共6篇)

篇1: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

1.帝国主义阵营形成过程:①提出冷战理论,发出冷战信号。(凯南冷战理论;丘吉尔“铁幕演说”序幕)

②冷战标志:杜鲁门主义③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约⑤第四点计划⑥加强对亚洲的扩张

2.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①贸易:莫洛托夫计划;②政治:情报局③经济:经互会④军事:华约(标志社会

主义阵营形成)

3.两大阵营的斗争:①政治:两面旗帜,社会主义的和平民主;资本主义的反苏反共②经济:封锁与反封

锁③军事:冷战到局部热战④意识形态:和平演变、反和平演变

4.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①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②1961年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

召开③1964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5.苏联解体的原因:(1)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内因: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争夺世界霸权、民族分离主义严重(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导致苏联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6.两极格局中终结的原因: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②华约和经互会宣布解散③两德统一④俄罗斯尽管继承

了苏联的主要财富和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实力已今非昔比,不能作为以超级大国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了

7.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于1946年2曰22日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8.1947年苏、南、波、罗、保、匈、捷和法、意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加强彼此之间的政治关系

9.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则处于守势

10.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的特点:①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②军事上两

大集团强烈对抗③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④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⑤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11.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射界多极化不

可逆转③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④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

1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原因:①霸权注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②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世界各

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⑤国际关系民族化趋势不断增强

13.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

势而非定势③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④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多边竞争”

14.当代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②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③传统安

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④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5.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16.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①经济全球化在曲中发展②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增加③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

内运行④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17.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③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不平坦

18.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有制的发展出现逆转

19.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首先宣布英国建成了“福利国家”

2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国家占据主流地位、轮流执政的是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21.新闻舆论力量已成为一种强大的直接民主因素,被称为制约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甚至凌驾于它们

之上的“第四种权力”

22.议会制度是民主的象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

23.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石,其基本内容是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议员和政府官员经合乎法律程序的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24.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

25.行政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6.司法制度:为民主制度提供合乎依据和法律保障

27.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确立议会主权的国家,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同时保留了君主立宪的形

式。英王只是象征国家的“虚位元首”,其一切政务活动完全服从内阁的控制和安排

28.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由经预选产生的选举人团正式投票选举而定,课连

任两届

29.日本新宪法将天皇专权的君主立宪制改为以世袭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实行三权分立

30.杜鲁门政府:制定以反苏、反共为重心的“遏制”战略

31.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解放战略”“和平

取胜”军事上“大规模报复战略”“战争边缘政策”

32.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福特政府基本延续了尼克松的对外政策

33.老布什政府:(1)超越遏制战略。与遏制战略相比,首先是目标更高,其次是空间更广超越遏制深入到

苏联、东国家的内部再次是手段更多。把“和平演变”提高到首要地位。(2)新大西洋主义(3)1991年成功实施了打击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加强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存在,(4)建立“世界新秩序”,描绘了体现美国理想的世界蓝图,其要点是在美国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

34.克林顿政府:提出美国外交将建立在“三个支柱”的基础上,①把经济安全最为美国冷战后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②改变美国武装力量,用以对付美国安全和国际和平受到的新威胁③以民主原则和民主制度为根基

35.采取“点菜式的多边主义”,一方面利用多变主义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坚持摆脱多边机制与多边合作对其

权势与行动的限制,经常采取单边主义政策

36.美国霸权主义具有鲜明地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①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②美国竭

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③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7.欧共体(欧盟)的6次扩张:第一次,1973年,美国、爱尔兰、丹麦加入,第二次第三次,1981年和1986

年,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相继加入,第四次,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第五次2004年,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马耳他加入,第六次,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38.欧盟的国际地位的特点:①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并发挥出独立的影响力②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中,欧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板块力量和大欧洲建设的核心③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欧盟的地位和影响明显上升,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美国的最重要的伙伴行事

39.日本外交的阶段:一,二战结束后到20实际50年代中期的“追随外交”,而回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

年代的“经济外交”;三是“多边自主外交”;四是“争做政治大国”。1981年铃木善幸首相访问美国时宣布,日本正式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称为积极的创造者,这个讲话被认为是日本的“第三次远航”(又称“第三次开国”)的标志

40.苏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4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卡特政府时正式建

42.中国外交关系的大发展:①调整中美关系,两国实现建交②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5日田中

角荣访华③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有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回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43.1970年3月,美国干涉柬埔寨内政,继而直接出兵。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发表了“全国人民团

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1971年4月,周恩来开展了著名的 “乒乓外交”,使小球带动了大球。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访问结束时,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敌对关系的结束,进入特殊的发展时期。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与同年3月互派大使

4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①科学判断战争和和平形式②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

系③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④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45.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①中国的经济利益

②中国的安全利益(根本)③中国的政治利益④中国的文化利益

46.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①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同一

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基本立足点)

4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是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是五项原则核心和主要内容;“互补侵犯”、“互补干涉内政”是实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项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平共处”则是上述四个原则的目标和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它是对几个世纪以来就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种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48.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和组织

49.世界经济形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时期、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

时政:

1.党的纯洁性,将“忧患意识”改为“危机意识”

2.神威蓝光国产CPU软件

3.政府职能转变:全能(有限)、人治法治、封闭透明、管制服务

4.优化政府机构:机构设置工公益化、部门设置集约化、层级设置扁平化

5.一号文件9年“三农”,名称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6.嫦娥2号探测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7.就叙利亚问题,中国俄罗斯反对票

8.新型中低速磁浮列车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

9.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1月1日 统一经济空间

10.最高科技奖:吴良镛、谢家麟

11.平潭综合试验区“四个一千”

12.2月25,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13.当代雷锋:郭明义;乡镇好干部:文建明。五四青年奖章:张丽莉(教师);沈星;吴斌(司机)

14.蛟龙号潜水器

15.6月16,神九 景海鹏、刘旺、刘洋(女33)

篇2: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

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第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人民的内涵

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5、宪法对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的规定: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6、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一是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二是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

三是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

四是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身上;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则无以指向任何一个人。

7、公民的基本权利

(1)经济、社会和法律方面的平等权 ①法律平等权

一是我国公民都一律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②社会平等权

一是民族平等权。二是男女平等权。(2)政治方面的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监督权(3)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权利

①思想和言论自由权;②人身自由权

8、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纪守法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9、宪法解释的作用(1)说明条文含义;(2)确立实施前提;(3)明确适用范围;(4)理清法律关系;(5)强化宪法地位

10、宪法解释机关和方式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通过制定法律、发布决定、决议的形式解释宪法。

11、宪法修改方式

一是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二是重新改写形式。

12、宪法修改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13、宪法修改程序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14、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我国实行的是有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

15、监督宪法实施的内容

一是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

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三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和司法解释进行监督; 四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16、监督宪法实施的措施

一是健全宪法监督的机制和程序;二是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三是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17、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

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8、政党制度的形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9、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12月,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0、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2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的执政党。

22、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

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处于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和参政议政的地位,而不是在野党、反对党。

23、政党制度的特点

1.一党领导,多党合作;2.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3.平等独立,协商监督;4.精诚团结,目标一致。

24、政党制度的优势

1.能够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3.能够更好地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有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25、政党制度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7、政治协商的形式

一是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举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将要提出的大政方针进行协商;

二是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根据形势需要,不定期邀请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举行高层次、小范围的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换意见;

三是由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党派的无党派代表人士座谈会,通报或交流重要情况,传达重

除会议协商外,民主党派中央可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

28、民主监督的形式

一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二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三是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四是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五是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六是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等。

29、参政议政的方式

一是参与各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二是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保持适当的比例,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依法进行活动;三是民主党派在各级人民政协中发挥作用;四是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兼职担任各级特邀监察员、特邀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等,担任政府参事、发挥咨询作用等。五是民主党派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

30、坚持和完善政党制度

1.加强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3.拓宽民主党派的参政渠道;4.健全有关具体制度。

3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1.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2.人大是国家工作机关;3.人大是民意代表机关。

3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最高国家机关;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决定全国性重大问题的机关;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最高的监督地位。

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3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修正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并由全体代表以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 3.选举、任命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4.审查和批准计划和预算,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5.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立法权,包括解释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解释法律三个方面; 2.人事任免权; 3.决定重大事项权;

4.监督权,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3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以及组成和任期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统一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民意代表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与本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不是平衡的相互制约关系,而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任期都是5年。

3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地方立法权; 2.人事任免权; 3.决定重大事项权; 4.监督权。

38、人大代表的产生的方式

县级(包括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和乡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两级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区)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采用间接选举,具体方法是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39、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额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选举法,实现“城乡同比选举”(亦称“平权选举”),修改为相同数量的人口选举相同数量的人大代表。

40、人大代表的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2.保守国家秘密;3.密切联系群众;4.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41、人大代表的职权

1.审议权;2.表决权;3.提名权;4.选举权;5.提出质询案权;6.提出罢免案权;7.提议权;8.发言表决免究权;9.人身特别保护权。

42、首长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领导地位主要体现为具有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人事提名权和全面负责权的“三权一责”模式。

43、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44、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它统一领导全国行政机关的工作,在整个国家性质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5、国务院的职权

1.行政立法权;2.行政提案权;3.行政领导权;4.监督权;5.人事权;6.其他权利。

46、国务院的行政机构

1.国务院办公厅;2.组成部门(26);3.直属特设机构(1);4.直属机构(16);5.办事机构(4);6.直属事业单位(17);7.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8.议事协调机构(33)。

47、地方政府的层级与地位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行政层级的视角,划分为三级:省、县、乡;宏观层面,划分为四级:省、地、县、乡。

48、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1.执行权;2.管理权;3.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护权。

49、地级、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1.执行权;2.管理权;3.领导与监督权;4.保护权。

50、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1.执行权;2.管理权;3.保护权;4.其他职权。

51、司法与司法权

司法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司法权是与立法权、行政权相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司法权指法院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各种诉讼案件的裁决审判权;广义的司法权除了狭义的司法审判权之外,还包括司法检察权和司法行政权。

52、司法制度及其功能 一是维护公共秩序;二是通过诉讼活动来解决权力冲突与纠纷;三是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四是教育警示功能。

53、司法原则

1.司法公正;2.司法独立;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5.司法公开。

54、法院的组织体系

由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组成。

55、人民法院的领导体制

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56、审判的基本原则

1.独立审判原则;2.中立审判原则;3.公开审判原则;4.民主审判原则;5.及时审判原则。

57、审判的基本制度

1.两审终审制;2.合议制度;3.回避制度;4.死刑复核制度;5.审判监督制度;6.国际司法协助制度。

58、检察机关的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依法行使法律监督、公诉等检察权。法律监督权即检察权,它是国家为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的正确实施而赋予检察机关的一种特定的权力,人民检察院监督有关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正确执行和遵守有关法律,它以法律监督为自己的专门职责。

59、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检察系统实行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的领导体制。

60、检察机关的职权

1.审判监督权;2.侦查监督权;3.执行监督权;4.立案侦查权;5.公诉权;6.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

61、仲裁的性质和特点

仲裁其含义为争议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给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当事人双方有义务执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特点:1.仲裁是由中立的第三者出面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而这第三者并不是法院;2.仲裁制度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3.独立性;4.灵活性。

62、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

《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63、国家主席的任期 每届任期5年。

64、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

1.公布法律;2.发布命令;3.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4.荣典权。

65、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

1.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2.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批准或废除同外国地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3.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66、必须通过村民大会决定的事情

2010年10月28日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一)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二)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前款规定的事项。法律对讨论决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和成员权益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67、村民自治中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

1.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直接参与村务管理;2.通过制定村级规章制度。

68、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村务公开的规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下列事项,接受村民的监督:

(一)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

(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

(三)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救灾救助、补贴补助等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四)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五)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前款规定事项中,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村民委员会应当保证所公布事项的真实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

69、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70、居民会议

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居民、1/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

71、社区民主管理的内容

一是社区内部公共社会事务,二是政府委托社区协管事务。

72、社区民主监督的形式 一是居务公开,即把社区居民普遍关心和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事项向社区居民公开,确保社区居民的知情权,进而有利于民主监督。二是民主评议,一般都通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工作和行为,督促其改进工作。

73、自动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事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74、厂务公开制度

厂务公开是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与本单位发展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向广大职工公开,吸收广大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75、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及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代表职工行使参与企业决策权利、发挥监督作用的制度。

76、基层自治组织的成就

(1)提升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2)催生了民主规则与民主程序;(3)化解了大量基层社会矛盾;(4)促进了党内民主等其他民主形式的发展。

7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2)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3)不断扩大自治范围;(4)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5)必须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78、国家公务员的涵义

广义的国家公务员,是指经过一定程序选举、任命或者招聘的,在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事业单位执行国家委托任务的工作人员。狭义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公务的人员。《公务员法》中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79、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根据《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80、国家公务员的权利

1.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2.获得履行职责所应具有的工作条件; 3.获得工资报酬和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

5.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依照公务员条例的规定辞职; 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81、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2.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

3.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8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进行科学分类、依法管理;

(3)无“政务官”和“事务官”的明显区分。

83、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2)公开平等原则;(3)竞争择优原则;(4)功绩原则;(5)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84、考试录用的内涵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业务类公务员的一种方式。一是国家行政机关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通过考试录用,不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和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录用国家公务员要在国家核定的编制限额内,按所需职位的要求和录用程序进行。二是公务员录用主要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予以录用。三是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录用。四是录用国家公务员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85、录用程序

(1)编制录用计划;(2)发布招考公告;(3)资格审查;(4)考试;(5)录用。

86、录用管理机构及公务员的录取和试用 人事部门;试用期一年

87、公务员考核的内涵

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务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察评价。

88、考核标准

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89、考核方法和程序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

机关在年度考核时可以设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本机关领导成员、公务员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和公务员代表组成。

年度考核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被考核公务员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

(二)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

(三)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本机关范围内公示;

(四)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五)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公务员本人签署意见。

90、考核结果的使用

公务员年度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91、奖惩的内涵及其作用

公务员的奖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务员进行奖励和惩处。实行奖惩制度,有利于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实行奖惩制度,是公务员责、权、利有机统一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实行奖惩制度,能促使公务员自觉遵纪守法,减少或防止各种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92、奖惩的原则

(1)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2)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3)赏罚得当的原则。

93、奖励程序(1)奖励提出;(2)奖励申报和审批;(3)奖励公布与表彰;(4)奖励材料归档。

94、纪律和处分

惩戒处分的形式及种类分为6种,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违纪公务员在接受惩戒处分期间,停止晋升职务和级别,停止晋升工资档次。

95、回避的概念 回避,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制定规则,在任职、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一定限制,防止公务员利用亲属关系徇私枉法。

96、回避的类型

(1)职务回避,是指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2)公务回避,是指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果涉及本人或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

(3)地区回避,是指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97、回避的原则(1)依法回避;(2)自主权原则;(3)综合治理的原则。

98、回避的法定亲属

1、夫妻关系;

2、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等;

4、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5、拟制血亲关系,即在法律上确定的类似直系血亲的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等关系。

99、申诉控告的概念 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其所在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意见和要求的行为。

公务员控告,是指国家公务员对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诉或告发,要求其进行处理的活动和制度。

100、申诉控告制度的内容

包括复核法律制度、申诉法律制度和控告法律制度。

101、申诉控告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宪法和法律赋予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公务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减少我国人事管理中的人治色彩,逐步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

(3)有利于保证公务员制度的完整性、体系化,确保其他公务员制度内容的有效实施。

102、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从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从中义上来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从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我国选举制度,是指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选择制

度,即狭义上的选举制度。

103、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原则: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平等原则:每个选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不允许任何选民有任何特权,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受到任何歧视。“一人一票”、“一票一值”

(3)直接与间接结合原则:县级及以下直接选举,县级以上间接选举。

(4)秘密投票原则:即无记名投票,是指选举人采取不公开的方式,在选票上只注明自己选中的人,而不签署自己的名字,并亲自将选票投入密封的票箱。

(5)差额选举原则: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的选举。

104、选举机构种类 选举机构,就是依法代表选民主持选举工作的机构。一是人大常委会,二是选举委员会。直接选举由本级选举委员会主持,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105、选举委员会的职权

(1)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2)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3)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4)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5)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6)规定选举日期;(7)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此外,还承担培训选举工作、宣传选举法规的任务。

106、直接选举的程序

(一)划分选区

选区,是指选民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代表的基本单位,也是代表联系选民、开展经常性工作的基本单位。

原则:一是人口比例原则:大体相等;二是方便原则;三是民主平等原则。

(二)选民登记

选民登记是公民取得选民资格的基本程序。任何公民必须依法进行登记,经过资格审查,被编入选民名单并加以公布,才能成为选民。一是具有国籍;二是满18周岁;三是严格依法办事。

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日前由选举委员会公布。

(三)候选人的提名与确定 提名的途径有:(1)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2)由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推荐。

代表候选人名单须在选举日的15日前公布,并由选角委员会提交给该选区的选民小组讨论、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7日以前公布。

(四)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

选举投票,是选民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法律规定的规则和方式,就代表的合适人选所做出的一种个人选择。

投票结束后,由选举委员会确认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各选区计票结束后,由选举委员会向选民最终确认并宣布选举结果。

107、间接选举的程序

由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按选举单位提名产生。

人大主席团应当向代表介绍候选人的情况。由人大主席团主持投票。计票结束后,由人大主席团确认本次结果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108、选举诉讼 选举诉讼,就是针对选举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纠纷或破坏选举的行为而设立的一种司法解决和救济制度。一是救济,二是调解,三是惩治。

三种类别:一是选举人资格诉讼;二是选举效力诉讼;三是当选诉讼。

109、国家结果形式的内涵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单一制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复合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联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与联邦国家的联邦成员,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享有权利的多少以及权力的来源方面,都是不同的。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与联邦制下联邦和联邦成员的关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关系。

11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无产阶级应当建立统一的单一制国家。

我国建立了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单一制国家。

1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1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国家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3)享有民族自治权力。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自主管理本地方事务的一种特定的民族权力和国家权力。

113、民族自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是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的自治政策与自治行为的有机统一。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国家机关与自治机关的有机结合。是地方行政事务与民族自治事务的有机结合。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

114、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原则

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2.以民族关系、经济条件和历史情况为参照条件; 3.以上级机关为指导,以法律为准绳。

115、自治机关的组成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同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分别由主席、州长、县长主持工作,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党委,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科工作部门及政府的派出机构等不能独立行使自治权,所以不属于民族自治事务的自治机关。

116、自治机关的层级

自治县(旗)和县平行;自治州和设区市平行;自治区和省平行。

117、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一)政治类自治权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权;3.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技术人才;4.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5.制定管理流动人口的办法和计划生育的办法。

(二)经济类自治权

(三)文化类自治权

1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要加强民族团结;其次,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坚持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作为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19、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涵义

(1)一个国家是前提条件和核心;(2)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120、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地位(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2)高度自治权

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可以自行处理一些有关的对外事务。保持财政独立,货币金融政策也由其自行制定,港币是特别行政区法定货币,发行权属于特别行政区政府。

121.基本权利与义务

1.基本权利;2.缔结国际公约所带来的权利;3.遵守法律的义务;4.其他权利

122、行政长官 由年满40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产生的法律程序:1.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依照《基本法》选举协商产生行政长官人选,2017年开始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2.行政长官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1次。

123、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官员、专家,以及技术员、文员及杂务员。

特点:法制化、考绩制、专业化、文(官)政(务官)相兼

124、立法会地位与职权

立法会是香港的立法机关,是一个权力机构。拥有真实而完整的立法权。拥有完整的法律地位,享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其制定的法律只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生效。只有在认为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等条款时,才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得作出具体修改。

125、产生与运作机制

立法会由选举产生。议员每届60人,任期4年。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运作机制:(1)提出法案;(2)商议和通过法案;(3)签署、公布和备案法律。

126、司法机关法律地位

香港特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区的审判权。依据的法律有《基本法》,以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使用的全国性法律,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保有的香港原法律。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拥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终审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审级法院,有权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最高一级诉讼案件。终审权属于香港特区终审法院是香港司法体系与港英时期司法体系的最根本区别,这项规定是对香港原司法制度的根本性改变,也是香港独立司法主权的直接体现。

127、审判原则

(1)司法独立原则;(2)无罪推定原则;(3)遵循判例原则;(4)陪审原则。

128、律师制度

继续延用原香港律师制度,保留原律师专业体制。

129、澳门特区政治地位

篇3: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

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特点

1.1 学科综合性

从课程名称和内容上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内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正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 才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并在此基础上用独立的观点和视角客观地分析现实热点问题。

1.2 时效性

从时间上来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但课程名称中的“当代”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时间也一直在向前推移, 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战前的有关部分只作简要回顾,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 重点是介绍现实的发展变化, 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因此, 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 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 还需要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 尤其是国际社会的一些热点时事问题必须让学生了解。

1.3 政策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也是一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理论课, 除了要讲述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外, 还要分析各国的外交政策, 也包括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 阐述我们党和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政策,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治敏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注意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对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有深刻的领会。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提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素养

2.1 拓宽知识面

教师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载体, 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不断进行专业学习, 优化知识结构, 同时还需要拓展知识面, 具有全面而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关注有关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 使自己形成全面而丰富的知识结构, 从而使自己的授课内容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2.2 把握时事前沿动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决定了任课老师必须把握理论和时事前沿动态, 还要关心时事, 不断地给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案例和资料。“当代”教师如果死捧教材, 照本宣科,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能及时将国内外最近、最新重大事件融合到课堂中去, 并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讨论,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最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态势。因此, 我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不仅要讲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 还需要把握时事前沿动态, 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当代热点问题相衔接。

2.3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是一门简单的国际形势课, 它有自己特定的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当代大学生又是对新事物、新观点最敏锐的群体。“当代”课程的内容倘若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论采用何种先进方法, 都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 教师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社会问题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学者和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 另一方面也必须把理论教学的着眼点切实放到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最终能达到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 又增强其分析和观察国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效果。

3 采取多种方式改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3.1 选好教材, 分专题组织课堂讨论

教材是一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载体,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当代”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教材版本的可选择性也较多。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是冯特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因为这本教材不局限于讲授当代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 还包括当前主要大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内容。并且相比较其他版本的教材, 这本教材把美伊战争等近几年发生的国际热点问题补充进来, 更凸显了课程的时效性。另外, 在“当代”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世界局势的思考, 比如采用分专题讨论的方式。专题讨论是对教材的深化和进一步梳理, 有助于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分专题讨论首先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确定专题讨论的主题, 然后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材料、思考问题, 最后是教师按照专题的内容组织课堂讨论, 并在最后进行总结补充。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教学内容。

3.2 以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

热点问题是国际社会现实的重大或敏感的问题, 是国际舞台上的焦点、亮点。针对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是把“当代”课程理论和现实结合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主体性,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以及国际热点问题为材料提供讨论的中心, 比如:如何看待普京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如何看待“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分不同的角度去找资料、分析, 写成小论文或发言材料, 按照观点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讨论或辩论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3.3 多用案例教学,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把生动鲜活的事例带入课堂, 把理论和实际、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代”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 首先要求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要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可读性和知识性的案例;其次教师要把案例教学融入到相关的各个章节, 把有些重点问题作为案例来讲解以帮助教学。比如在讲述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这一章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一部分的时候, 可以借助被称为“世纪瘟疫”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给全世界人民所带来的威胁这个案例来讲解;在讲述冷战后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时, 可以结合俄罗斯的政治现实选取“普京的新政”和“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等案例来讲解。教学实践证明,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更能突出课程某些章节的生动性和重要性, 并且可以更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

3.4 借助多媒体资料,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声音、图像、文本、数据图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一个直观、生动、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 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代”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资料,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大知识量和信息量,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角色的转换, 进而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因为当代课程讲述的重点是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状况, 历史性与时效性都很强。例如, 讲到二战后美国的遏制政策、苏联解体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等重大历史事件, 可以播放相关简短影像资料, 使学生更为直观和生动地了解历史事实。在讲述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部分的内容时, 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图表和数据资料以增强生动性和说服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这门课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 讲述“当代”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课程的特点, 充分利用教室的课堂教学设备, 借助多媒体资料,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当代”课变成一门能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

总之, 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从课程的内容特点出发, 结合课程对象的实际情况, 不断摸索和总结,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争取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的变化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 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9.

[2]胥莉.如何有效实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00-101.

篇4:当代经济与政治重点

摘 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是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大课”形式讲授的一门公共课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深化,该课程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以及授课对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把握住新课程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05-02

一、“当代”课程开设背景及其发展演变

自1985年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以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几经调整,由“必修”到“选修”,逐渐成为一门综合多学科知识、自成体系的高校公共选修课程。

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在大学的政治理论课程中“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当代”这门课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很快在全国高校范围开设了这门课程。自开设以来,该课程理论体系也不断丰富和成熟,受到了广大大学生和青年的欢迎与认可。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的影响对该课程的继续开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政治风波环境下,有人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值得考量并提出该课程体系内容“过于介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而“宣传西方文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实际上,这门课程正是广大大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平台。该课程内容体系绝非只介绍西方国家的课程,也讲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且从世界政治经济总体形势视角系统讲述了战后国际社会总体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也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该课程从始到终所贯彻的立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可见,一些人提出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决定的”。

1998年以前,该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是按照1993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编写的《教学要点》来安排部署的。1998年6月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98方案)精神,新的“两课”设置方案将该课程纳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名称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而且该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也有了新的整合调整。至此,该课程成为公共必修课之一。

200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即“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做出了新的调整。“05”方案将“当代”课程由高校文科学生必修课改为高校文理工各类专业学生公共选修课。从此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开始实施“4+1”模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从此,“当代”这门课程迎来了自开设以来较大的调整。

二、新方案下的课程特色与性质:“变”与“不变”

在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下,尤其在“05方案”实施以来,该课程教学面临更多变数的挑战,体现出了诸多“变”与“不变”。

首先,新的方案、新课程体系赋予了“当代”这门课程更多的变化。

第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发生了变化。“98方案”将该课程确定为高校文科公共必修课之一,而“05方案”却将该课程更改为高校文理工各类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这种从“必修”转变为“选修”的身份转换,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意味着该课程性质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教学方式与方法发生了变化。作为一门“大课”授课形式的公共课程,从“必修课”转为“选修课”的这种身份转换使得该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加多元化。只有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才可能使这门“选修课”进一步满足各专业类型大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和达到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目的。

第三,授课主体发生了变化。“05方案”以前的课程体系下,授课主体是高校文科大学生,而且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年级学生,授课对象层次相对整齐。而新课程体系之下,授课主体变为多元化,其授课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也包括了大学各年级理工科学生。

其次,该课程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该课程继续保持了其诸多“不变”的一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目的不变。“当代”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知识融于一身的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也是通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内容体系安排可见,该课程要求学生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象,对当今国际社会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第二,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论没有变。“当代”这门课程虽然不是专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但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以及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来掌握这门课程,我们才能看清变幻莫测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篇5: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 论文撰写要求

1、任选一题,选题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

2、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发现抄袭行为记为“0”分。

3、应围绕论文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引用个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4、论文内容应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5、论文字数要求:1000-2000字左右,如果少于1000字,要酌情扣分。

6、格式与规范:应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要素,文面符合表述规范。论文一律采用4号宋体。

二、论文题目

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2)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

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第二贸易大国。(2)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

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4.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地缘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较快,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还有9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近期加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参考文献的标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十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1年第6期。

篇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专业:行政管理学号:姓名:王娟路,观 世 界 风

***61

寻发展之路,观世界风云

一、当代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经济与政治不能分开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所导致的部分国家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催生了相关国家部分民众的绝望心理和铤而走险的心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

实践证明,没有经济上的真正独立,政治上的独立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已获得的独立也无法巩固,随时都有重新丧失的危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包括:A、经济实力有所提高。B、初步改变了过去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C、经济自主性有所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意愿,制订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D、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

战后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所实施的两种经济战略,都对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各有所长。进口替代有利于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免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一些国家从轻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发展到重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改变本国的单一经济结构。面向出口战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市场范围,推动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但同时,两种战略也都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口替代战略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导致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工业产品出口因成本高质量低而缺乏竞争力;由于过于着眼于进口替代工业,忽视了农业和电力、能源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经济的整体效益,面向出口战略由于主要是为了出口,容易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同时也容易加剧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人民生活难以改善。同时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上一篇:美术教案-格尔尼卡-教学教案下一篇:不想变成坏小孩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