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写法

2024-05-14

解说词写法(通用9篇)

篇1:解说词写法

含义

解说词,即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电影解说词,文物古迹解说词,专题展览解说词等,可帮助观众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让其在发挥视觉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听觉的作用。

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为此要求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另外,解说词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它起着启承和转合的作用。全篇结构不苟求严谨,段落之间不苟求紧扣。这种文体不是干巴巴的说明和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和形象进行描绘,文艺性很强。从某种角度上看,它是说明和诗词的结合。一篇好的解说词,就是一首感人的诗词。

特点

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它既要便于讲解,又要便于观众一目了然。这就必须三言两语,用不多的文字把实物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在观看实物或图画时,借助于简明的文字介绍,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的认识。

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陈列的各实物或各画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件实物或一个画面有一节或一段文字说明。在书面形式上,或用标题标明,或用空行表示。

写法

解说词是解说客观事物的,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只有仔细地观察,深刻地研究,才能把它如实地反映出来,介绍给读者。因此,要写好解说词,就要认真观察、研究被解说的事物,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物与物之间,有并列关系,有先后关系,有总分关系,有主次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有分有合,分则相对独立,合则相互联系,在一定的范围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解说同写作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用平实的语言,也可用文学的语言;可用散文形式,也可用韵文形式。

篇2:解说词写法

解构解说词

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

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

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

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

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了。所以,应该说画面和解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至于哪一个处在更重的位置,视具体题材而定。至于作品的语言配置使用何种风格,或兼而有之,应由作品的审美意向来决定,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珠联璧合。

又如贵阳电视台的系列专题片《飞越贵阳》,该片获2000贵州新闻一等奖。在这部以航拍为主要手段的专题片中,解说词优美流畅,成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为例,在介绍了以人工林为主的环城林带之后,画面出现了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闻名的花溪公园,解说词这样写道:

环城林带延伸到了贵阳南郊花溪,略嫌单调的绿色骤然生动起来。绿色林带本来只是一串项链,现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丽的水,仿佛项链上镶嵌了几个光彩熠熠的玉坠。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这样和谐地握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卷。

在多数情况下画面和解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存在,不能让解说词“包打天下”。如果一篇电视解说词首尾完整,不需画面就能完全将作者的意图展示出来,这部电视片也就失去了电视这种特殊媒体的根本优势。

此外,语言风格与内容不贴切,或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是大忌。创作者除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还应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

对纯文字的创作,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对电视而言,画面已经一目了然,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词只能是画蛇添足。因此在写解说词之前应该先把画面装在胸中。事实上什么类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画面,有可能拍摄到什么镜头,编导应该心中有数。如果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更好地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例如《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与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待。作为对画面的必要说明,解说词还要具备准确性。即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信,不可以抒情代说明,务要把需说明的东西交待清楚。

贵阳电视台近年推出的文化片《南明水长》获2006贵州文艺奖一等奖。这部6集系列片以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为主线,对贵阳的历史文化做了一次梳理。其中牵涉到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了追求准确性,摄制组特意聘请了贵阳市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为片子的顾问。在第4集《山仁水智》中,讲到贵阳的文人风骨,提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公车上书”,解说词十分精到、准确:

在历史风云变幻之际,南明河的儿女又一次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匹夫之责”。近代史上震动中外的“百日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签名举子始为1300人,后因来自各方的压力,退出签名700多人,最后实际签名者605人,这605人中贵州占95人,比此次签名第一大省99人的广西仅少4人,名列第二,其中贵阳有40人!这一段解说词对“公车上书”的具体情况,和贵阳举人的关系等的介绍准确无误,让贵阳文人的大山风骨真实清晰地凸显在观众面前,增强了作品的知识性和可信性。

三、解说词提炼和更深地表现主题、营造意境

企业宣传片的创作,最后能否产生艺术的整体感,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检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创造出了统一而又独特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创造也就构成是宣传片作品创作的重要思维方式。意境是一部电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时候,画龙点睛的解说词能起到提炼主题,更直接地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导观众朝着作者希望的方向发挥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画面尽情展示了花溪公园尤其是花溪河的美丽,解说词则充满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独特的自然气质,她温柔多姿,又欢快跳跃,她不华丽铺张,带着乡间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没有人叫你丽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辉,亭阁隐绿荫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着一位丽人的手在漫步……

显而易见,解说词帮助观众完成了“由此及彼”的艺术想象,使画面的张力扩展,达到意蕴无穷的效果。值得创作者注意的是,在这里,配合画面的语言和人的感觉知觉相联系,也和人的理解力、情绪相联系,语言使用有度就可加深这种意境,反之就破坏这种联系。在这里语言的繁简得当很重要,有些场景画面已充分表达思想内容,此时语言应收缩,让位给画面,达到“无声胜有声”,而不应喧宾夺主,画蛇添足。总之,语言繁简适当,配制合理,和谐有序,必能使声画相得益彰,大有补益。

精彩的解说词充分张扬作者的个性,展示作者的才华

著名纪录片人臧树清的《长白山四季》,将华丽的辞藻、飞扬的文采和精彩的画面融为一体,使所有看过片子的观众都为之折服。

的确,精彩的解说词能充分张扬作者的个性,展现作者的才华。同时,优美、有文采的解说词还能为后期的配乐、编辑等创作环节注入激情,创造更多艺术想象的空间,使作品更加完美。

在《长白山四季》中,臧树清描绘天池周围环湖而立的奇峰:

像顶天立地的汉,伸出一双双巨手,将天池捧上两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赏美。

一个“捧”字形象而轻巧地写出了天池与周围环境的位置关系,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空间,为画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表现领域。

由于画面已经向观众提供了一部分信息,解说词不需要也不能独立成篇,它必须依附画面。如果把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单独拿出来看,它一定是断断续续、不完整的,思维一定是跳跃的。跟文学创作相比较,电视解说词应该更接近散文。它可以融会诗歌、小说、音

乐、绘画等多种表现技法,从而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来,并通过优美、凝练、和谐的语言来点染这一幅幅交织着情感与散文意境的画面。

创意者们往往把具有生命体验与生命激情的情感和大自然或人生的各种画面交织起来,从而构成一个能够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的有意味的艺术空间。电视解说词意境化的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并且即使在同一部作品中,也常常是多种手法的交错并行使用。但无论是情景交融,或是缘情放言,还是缘情叙事,“情”是首要的,情感的真实与独特表现才是电视解说词创作与意境营造的真正生命所在。

篇3:会议新闻写法初探

关键词:会议新闻,报纸,消息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 当我们打开报纸时, 往往对排在重要位置上的会议消息一扫而过, 而对一些社会新闻却盯住不放。

会议消息那一脸严肃的面孔, 对其“强调、会议指出、一要、二要、三要”的字眼在读者心里形成了无声的抵触, 久而久之, 便生出了不愿多看一眼的想法。有时不得不承认, 作为记者本身对自己采写的会议消息也不愿多看一眼, 读者又怎会流连忘返呢。那么是不是会议消息就不写呢?不是。关键问题是, 如何去写好会议新闻, 既达到宣传会议的目的, 又写出会议的本质, 同时又具有可读性。就此, 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提炼精华, 独辟蹊径, 是会不写会

记者参加会议, 可谓是家常便饭。如果记者只是简单地当“记录员”, 有会必报, 有闻必录, 照抄会议材料, 按照“某月、某日、某地召开某会, 某领导出席、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 领导强调”的公式写出的稿件, 其往往被读者冷落。记者应该以“观察家”、“评论家”的角度去参加会议, 凭借记者的慧眼进行观察、判断、分析, 从会议中筛选, 提炼出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来报道。对于大多数会议来讲, 读者关心的不是开个什么会, 而是会议中解决了什么问题。基于此, 是会不写会, 开宗明义, 单刀直入, 舍去程序报道 (当然有些重大会议, 程序本身就有新闻, 另当别论) , 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来进行报道, 即真正从新闻着眼, 而不是从会议着眼。这里举两个例子。湖北襄阳报有名记者参加一次规模较大的地区行署召开的全区多种经营会议, 会上介绍了成绩、经验, 下达了指标、任务等等, 内容繁杂。可该记者却没有写会议报道, 而是沙里淘金, 找到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抓住当时人们认识上对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 以《以副促农、副业发展、粮食高产》为题, 发表了一篇消息, 又配发了评论,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篇稿子既突出了重点, 又旗帜鲜明, 跳出了事事必讲的会议老套子。又如, 有一次, 北京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开了两个多星期, 讨论了很多重大问题, 新华社记者从6000至7000字的会议公报中“拎”出来的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消息, 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些媒体就会议内容写了三四千字的长新闻, 还配了社论, 把天安门事件平反这句话淹没在长新闻里了。试看, 哪种效果好, 这已是不言而喻了。

目前, 晚报类的报纸会议新闻都突出个性, 如果是一味的会议腔, 报纸就会被淘汰, 靠市场来养的报纸就要真正做到以读者为本, 从这一点上来说, 体制对会议新闻的采写形式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对日报类的报纸来说, 学习和借鉴晚报的会议报道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记得深圳晚报曾经对一个建设工作会议是这样处理的。记者对会议中提出要实施八大重点工程的信息进行报道, 在版面编辑上采用表格的方式, 一目了然地将读者关心的八大建设工程跃然纸上。

二、寻找信息, 吃干榨尽, 这是报道

经常参加会议, 对记者来说有一定的好处, 可以找到很多采访线索和新闻由头, 关键是记者是否是个有心人。有些基层部门战线的某些会议, 本身没有什么报道价值, 那么就不写会议新闻, 而是从这些会议中找信息, 发掘典型, 进行深入采访, 跟踪报道。例如, 一位记者参加某镇致富经验交流会, 却意外地被一个“喂鹅鹅死, 养鱼鱼瘦, 喂猪猪病, 开拖拉机又亏本”的“倒霉”典型所吸引, 他便开始采访。在采访中, 这位记者找出了该农民“缺少信息与技术”的失败根源, 随后写出了通讯《韩家本输光了家本》的报道, 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使当时不少农民摆脱了困境。往往, 我们参加一些会议时, 会议内容与往年重复, 没有什么新内容, 但会上的领导某句讲话批评了某些错误现象, 而这种现象正是社会上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把它作为依托, 精心写成新闻言论, 其指导作用还有高于直接报道的可能。这就要求记者在会中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随时猎取新闻线索, 写出好新闻。

广州日报在会议新闻的制作上可以说独树一帜。办报的理念也决定记者采写新闻的理念。2009年6月9日, 广州市召开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 这次会议新闻是这样做的:用小头题大约500字的篇幅在重要版面以会议消息的形式进行报道, 而在其他版面却将会议中体现的有价值的信息做重点报道, 无论在篇幅还是在位置都处理得很厚重, 并且, 在一版头题位置还做了导读。记者从例行的人大会议中找到的新闻是提交给大会的《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 (草案) 》, 以《除了存款, 配偶的财产都能查》为题, 分成四个小标题进行报道。可以说这条新闻的受众率要远远高于“召开人大会的会议新闻”。把会议中的资源吃干榨尽, 这是记者应该具备的本事。

三、多形式, 灵活生动地报道会议消息

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可以改变会议新闻的面孔, 变得贴近读者, 给人以现场感。有些会议报道宜侧记则侧记, 宜通讯则通讯, 宜消息则消息。写会议新闻要抓住特点, 吸引人。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她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的消息中写到, “以新闻为己任的350名记者、编辑、播音员, 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这些长年活跃于社会各界阶层、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愿望和呼声的新闻群英荟萃于北京, 参加建国35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这条消息, 专家们评论说:“它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特色。”同时, 这条会议消息还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在会议新闻中, 还要注意写人, 写活动着的人, 稿子也随之就活了。在路透社关于《邓小平同志会见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的报道中, 描写了两个人物, 从而使读者领悟到当时会见的不拘外交礼仪的亲切、自然气氛, 加深了中、加友好的印象, 这样一来就比用亲切、友好的套话好得多。另外, 也使本人想起, 在市领导慰问贫困职工时, 总是那几句概括性的“革命语言”以示对职工的关怀, 为什么不用领导与职工之间生动的细节描述反映呢?在写有关会议消息时, 还应杜绝一些常用的套话、官话、废话。尤其在摘领导讲话时, 不是提高认识, 就是加大力度, 篇篇都这么讲, 稿件也随之僵而无力。不妨从领导讲话中抽出最能拨动群众心弦的语言, 穿插于消息中, 有叙有述, 生动感人。

四、重积累, 提高记者“写会”的本领

篇4:活法与写法

休·霍勒具有把整幅布放在剪刀下的实力,他能将哲学、文学、绘画、音乐、政治风俗、社会心理以及那些作家、艺术家们的个性整合成一股和谐、清澈的语义流,很有人情味地向你漫过来,自十九世纪初以降的欧美的怪杰英才们,以其典型的身姿向你劈面走来。

他们先锋,却并不摩登。他们永远超前,所以也就永远孤独,他们留给人类的遗产之一就是孤独崇拜。他们活着就享有盛名,其内心无一不充满喧哗与骚动,却一律都相信最伟大的激情有赖于孤独和寂寞。他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宗教般的火把。对于他们而言,创作艺术绝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使命。每个浪漫主义艺术家都有不可解的乌托邦情结,他们所奉行的“绝对律令”,要求自己与“永恒真理”息息相通。他们都是与“上帝”交朋友的人,面对金钱世界及其思想体系,他们都有一副与其娇嫩脆弱的气质无法相孚的性格力量,这力量来源于他们对个性的执著达到了与生命共存亡的境界。所以当愚昧的世界以全部的不信任向他们袭来时,他们岿然屹立,凸现出智者的尊严。

“只有一个人生”。逝者已矣,活着的也终究要死。反正是要死的,何不浪漫起来——回归你自身!固持己性,护惜性灵,抵抗异化,这样才叫潇洒,才能生动。弄笔的朋友,更该甘于孤独寂寞,走你自己的路。因为趋时从来就是消灭个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办法。陈寅恪不正是一个举国嚣嚣之中的独立怀远的浪漫士,没有那份忘怀得失的浪漫情怀,他能作出“不死”的学术贡献?

霍勒却不这么激动。他若激动了,反而没有这么大的信息量,因为那就是写他自己了。他用的是文情并茂的史笔,客观、从容、舒展地展示了一个乌托邦之城,并且指示出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代表性的名画,让你直接去体会那说不尽的浪漫心意、历史风情。

篇5:解说词写法

小编精心推荐

述职报告范文 | 述职报告开头结尾 | 述职报告模板 | 述职报告格式 | 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述职报告的格式写法和范文,供您参考!

(1)标题

述职报告的标题,常见的写法有三种:

① 文种式标题,只写《述职报告》

② 公文式标题,姓名 时限 事由 文种名称,如《××19××至19××试聘期述

职报告》、《19××年至19××年任商业局长职务的述职报告》

③ 文章式标题,用正题,或正副题配合,如《××年述职报告》、《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起抓——××造纸厂厂长王××的述职报告》

(2)称谓

① 书面报告的抬头,写主送单位名称“如××党委”、“××组织部”或“××人事处”等

② 口述报告的抬头,写对听者的称谓如“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或“各位领导,同志们”

(3)正文

述职报告的正文,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①开头:又叫引语,一般交代任职的自然情况,包括何时任何职,变动情况及背景;岗位职责和考核期内的目标任务情况及个人认识;对自己工作尽职的整体估价,确定述职范围和基调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给听者予一个大体印象

②主体:是述职报告的中心内容,主要写实绩、做法、经验、体会或教训、问题等内容。

③结尾。一般写结束语用“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审查”、“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报告,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等作结

(4)落款:述职报告的落款,写上述职人姓名和述职日期或成文日期署名可放在标题之下,也可以放文尾。

xx年转眼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自觉履行教师职责,能对照新《纲要》来进行教育改革尝试,教育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关心幼儿,爱护幼儿,为人师表。以下是我一年来工作的小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与同时和睦相处,共同搞好班级工作。

二、教学工作

这一年来,我跨越了大,小两个年龄班的教学工作,主要担任语言,计算,英语三门课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幼教书籍,钻研业务,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教学时间中去。合理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想,大胆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当中。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有用的筛子》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通过操作,游戏等环节,使幼儿轻松得获得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本次活动在幼儿园评比中获得三等奖奖。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并在教师创设了活动角,围绕教学内容设置语言环境,为幼

儿增加语言的交流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与人交往,大胆表达。早期阅读活动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我采用了最新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识字法,儿歌识字法等。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半日活动中向家长展示的儿歌识字活动〈花脖子〉得到家长的好评。

随着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要求的提高,幼儿园增设了英语课程。为了能更好地胜任英语课程的教学。平时经常向英语底子好的老师请教,还利用休息时间跟专职老师学习音标,使自己的口语更加标准化。在教学活动中除了给幼儿一个语言环境外,还着重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并贯穿于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德育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年龄出发,采用了角色扮演,移情训

练,故事教育等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德育内化的目的。

三、家长工作:

篇6:解说词写法

常识篇

入党志愿书填写的注意事项

发展党员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党组织必须认真负责,把好质量关、材料关。在填写《入党志愿书》时,党支部要派专人对发展对象进行忠诚老实的教育,将《入党志愿书》内的栏目及其包括的内容向发展对象讲清楚。发展对象要严肃认真地按照《入党志愿书》的栏目如实填写,先写草稿,经审查合格后再填写正式的《入党志愿书》。《入党志愿书》个人填写内容部分说明:

1、家庭出身一栏:应按其父母的职业来定,如:干部、工人、军人等,户口在农村的,家庭出身一律填写农民。

2、现任职务一栏:学生要填写所担任的社会工作,如:班长、学生会干部等,要注明班级。

3、入党志愿一栏:其内容包括:

(1)称谓写:敬爱的党组织,开头写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称谓一定要写“敬爱的党组织”,决不可以写“亲爱的党组织”)

(2)对党的认识。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成长过程,写清对党的认识,主要是明确认识党的性质和任务,党的最终目标,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概要地表达自己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3)入党目的和动机。要清楚表明自己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思想演变过程。可以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成长史谈如何逐步提高认识,要接触自己的思想真实,切忌脱离自己的思想实际抄书抄报,空讲一般化道理。

(4)入党志愿和决心

要明确表达自己入党的愿望和要求,表示自己认真履行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所承担的政治责任的决心,既是否决心做到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必须明示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还要表明自己愿意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即不论上级党组织批准与否,自

己决心如何去做。

4、何时何地参加过何种民主党派或进步团体一栏:进步团体指什么时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家庭主要成员一栏: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

注:不管是否与父母同住在一起,必须将父母填在家庭主要成员一栏。

6、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主要填写祖父母及与本人有密切来往和影响较大的亲友。

7、《入党志愿书》中的栏目若没有填写内容,应注明“无”,不要有空项。需签名盖章处应签名盖章。如有错误不能用改正液修改。

个人自传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要写好自传。自传是个人历史和成长过程的传略,是组织上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材料。党组织审查吸收新党员应将自传归档。

自传的写法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求是:

1、要把自己个人情况及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写清楚。包括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出身、籍贯、本人成份、文化程度、入团年月、现所在系、所学专业、现任职务等。如果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的人政治关系比较复杂,或者受过刑事处分及其他重大处分,也应详细写明,以便组织上了解。

2、要写自己的历史。要写清楚自己从上小学开始的经历,包括在学校读书,担任过什么职务,要写明具体的起止日期,时间上应该是衔接的,(如:1980年9月—1981年8月,1981年9月—1982年8月)中间如有脱节,要说明原因。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对党的了解和认识作为重点来写。并对自己获得过的奖励或荣誉称号也应写清楚。

3、要写自己对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认识以及重要历史时期的表现情况。应着重写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看法,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观点以及近期的表现情况等。这些是写

自传的重要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认识,使党组织能全面地了解自传人的思想情况。

4、写出本人现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5、结尾。本人要署名和注明日期。一般居右书写姓名“×××”,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6、写自传要注意以下问题:

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包括时间、地点乃至重要的细节都要真实。

⑵要写出自己从学习生活成长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写自传不都是实录自己的经历,还应通过分析自己的思想变化,提炼出自己思想提高的关键所在。分析尽量深刻一些,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经验教训不要写得干巴巴,要寓理于叙事之中。

(3)写自传不能等同于写“履历”。自传要求写得详细,可以是夹叙夹议,对主要经历、情节要交代得具体。既要避免只直述经历不触及思想,又要避免平铺直叙,重点不突出,记流水帐似的写法。应当主次分明,简繁得当。

入党材料的相关要求

(1)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个人自传,转正申请时,纸张型号要统一选

择B5。

(2)用笔要选择碳素笔、蓝黑色钢笔或黑色水笔,不可选用其他笔填写。

(3)写《入党志愿书》时,所写字数要符合要求,并规范填写,不能出现错

字和涂改现象。

(4)在写思想汇报时,要注明日期,并要求每个季度至少写一份,避免日期

不符。

入党申请书的写法

根据党章规定,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入党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和内容:

1、标题。一般写“入党申请书”。

2、称谓。即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写在标题下的第一行,后面加冒号。

3、正文。主要包括:

(1)正文开始要写“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注意:不可写“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句只可在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成为预备党员后,填写《入党志愿书》时书写)

(2)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写这部分时应表明自己的入党愿望;

(3)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4)主要的优缺点及今后努力方向;

(5)表明自己真诚的入党愿望和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上述内容是入党申请书的主要部分。另外,为了能尽快地得到党组织对自己的全面了解,申请人可另外写一个材料,将个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写清楚。

4、结尾。

(1)申请书的结尾,一般都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或是“请党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作为正文的结束。正文写完之后,加“此致、敬礼”等用语结束全文。

(2)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日期。

一般写“**级**班,学号***,申请人***”,下面写上“*年*月*日”。

5、写申请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认真学习党章,掌握基本精神,加深对党的性质、任务,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知识的理解;

(2)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

(3)对党要忠诚老实,如实向党组织反映情况;

(4)申请书要写得朴实、庄重,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

转正申请的写法

转正申请,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时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材料。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1)标题。一般为“转正申请书”,居中书写。

(2)称谓。即申请人对党组织或党支部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或“党支部”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3)正文。主要内容包括:写明自己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时间及预备期满的时间。延长预备期的党员要写明什么时间被延长的,到什么时间延长期满以及延长预备期的原因,并向党组织请求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这是转正申请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应该写得全面、具体、详细。

首先,从总的方面写自己入党后,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在提高思想政治觉

悟、增强党性锻炼、解决思想入党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收获。

其次,写明自己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再次,对自己入党时存在的缺点,现在克服改正得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要实事求是写出来,尤其是延长预备期的要重点说明延长期间的缺点问题的改正情况。写明今后努力方向。应该针对自己的缺点来写,最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果还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在入党时没有向党组织讲明的,或在预备期发生了什么问题,应该向党组织说明,并写清楚。还向应党组织表明愿意接受长期考验的态度。

(4)结尾。在转正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 X X X”,下一行写上“ X X XX年X月X日”。

篇7:自传写法

一、自传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自传,是自述生平和思想演变过程的书面文字形式,是党组织全面地、历史地、系统地了解入党申请人的重要材料,是党组织审查吸收新党员必须具备的材料之一。

(一)标题。

居中书写“自传”。

(二)正文。

主要内容包括:

1、本人的基本情况。

如:姓名、曾用名、出生日期、籍贯、出生地、民族、现有文化程度、家庭现住址、现在工作单位和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何专业技术职称等基本情况。

2、个人成长经历。

一般从小学或七周岁写起。要写明何时、何地在什么学校读书或从事什么活动;担任过什么职务;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何时、何地、何人介绍加入过何种进步组织、反动组织或封建迷信组织,任何职务,有何其他政治历史问题,结论如何;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3、个人思想演变过程。

这是自传的主体部分一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阶段写明思想变化过程和对党的认为。如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中的表现和思想认识;对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感情和认识;特别是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学习邓小平、“三个代表”等理论对自己思想演变的影响;经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所发生的思想变化等。通过对自己思想演变过程的清理和回顾,总结成长进步经历,提高思想觉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家庭主要成员: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亲属;

主要社会关系;与本人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如岳父母、公婆、伯姑舅姨等。写明这些人的政治面貌和职业。

(三)结尾。

最后,应向党组织表明态度,虚心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可以“希望党组织多多对我进行帮助和教育”作为结束语。

(四)署名和日期。

本人署名和注明日期。一般在正文居右书写姓名“×××”,下一行写日期"××××年×月×日

二、写自传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写出自己的经历,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对优缺点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不隐匿;时间、地点写清楚;一些重要事件要有证明人。



(二)从实际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写自传不单单是实录生活经历,还要对主要经历、情节交代具体,并从自己思想变化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把握方向。经验教训不要干干巴巴,要寓理于叙事之中。

(三)主次分明,简繁得当,字迹工整,不要有错别字。

(四)写自传不能等同于写“履历”。自传要求写得详细,可以是夹叙夹议,对主要经历、情节要交代得具体。既要避免只直述经历不触及思想,又要避免事无巨细平铺直叙,重点不突出,记流水账似的写法。

三、入党自传材料的作用

篇8:“生活札记”写法指导

一、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

生活是一本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可是有的人总是埋怨生活吝啬贫乏, 感叹年华徒增、一无所获;而有的人总是在生活的大海中寻宝探幽、满载而归。指导学生写生活札记,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具体做法是:

1、培养对生活的新鲜感

学生生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静态生活。这使他们觉得生活枯燥无内容可写。要使生活札记写得有声有色就要对身边的凡人小事都充满新鲜的感觉。我常对学生讲, 如果你抱怨高中生活枯燥乏味, 那是你懒惰的表现。例如, 上次你的同桌考得比你好, 你有什么想法?今天, 老师的上课方式有没有变化……这些都是生活啊!关键是对生活要有新鲜的感觉。要使生活札记写得有声有色, 就要对凡人常事、对一切司空见惯的事物都充满新鲜的感觉。只有注入新鲜的体验和感受, 生活札记才会常写常新。那么, 新鲜的感觉应该怎样培养呢?第一、带着感情和想象去看待生活。第二、用陌生的眼光去看待熟悉的事物。有位同学在一个冬天的月夜来到龙亭湖畔, 发现柳丝疏疏密密地织成道道帘幕, 透过它望去, 月色和星空也骤添妩媚, 她感到冬天的柳丝很美, 而且春天“袅袅垂”的“鹅黄”不正是孕育于这纤细的枝条之中的吗?于是她写了一篇《柳丝不一定春天才美》。如果她不是重新审视冬天的柳丝, 就不可能产生这种新的感受。第三、学会“换位”体验生活。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能经常处在不同的位置感受生活, 就会增加新鲜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暗示。所谓悟性就是领会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让学生在生活札记中设一个栏目——生活启示录, 要求他们: (1) 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 (2) 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的社会生活。前者是对事物因核的提取和抽象, 后者是合乎逻辑的类推和引申。多写一些“生活启示录”之类的札记, 经常从了具有思维训练价值之外, 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开通了一条新路。

3、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

随着学生活动领域和认识领域的广大, 他们的感觉愈益灵敏丰富。生活立即主要是内心感知与体验的自然流露。我发现内向的学生往往能用细腻的笔触书写其心之所感, 有鱼得水之乐;有些学生则相反, 札记内容空洞苍白, 是平时的许多感触如水过沙石, 竟未能留下痕迹。所以, 培养学生的自我内省力十分重要。有个同学有次去书店, 靠在书架上津津有味地看书。忽然传来一声:“先生, 不要靠书架。”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别人称自己“先生”。这件小事激起了他内心的层层涟漪, 他把在这一刹那的心灵震颤记录在札记中。我评价时称赞他写得好, 并告诉学生:深刻的感想、真正的感动常常不是来自自觉, 而多在无意间发现或出现。问题就在于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感觉世界的不速之客。

二、提高学生对生活和自身的理性认识

学生的生活札记中固然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的感受但也常常表现出认识的肤浅和情绪的低沉。此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

1、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现象, 洞悉事物内蕴

曾有在札记中有些街头围观的情况, 并表示对这一现象的不满。我说, 你们对这种现象能不能从心里、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想一想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呢?经过讨论, 他们有了以下认识: (1) 热衷于街头围观, 是由于在人们中间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在缺少人格独立的人们中间这种心理较为严重; (2) 热衷于街头围观, 与其缺少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关。吵架、车祸等场面毫无美感可言, 他们却看得津津有味; (3) 也与缺少时间观念有关, 也与现在的生活节奏, 尚未建立讲效率的社会机制有关。学生由此而懂得了应该努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见解来。

2、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某些精神现象

有位女生在生活札记中写到:“我是一个孤独的女孩, 常在昏暗的角落中徘徊, 也许人生本来就很孤苦, 真不明白为何到世上来。”有位男生曾写道:“我才十六岁, 可是已经接受由孤独带来的惆怅, 虽然有时也能享受孤独的妙处, 但更多的时候却像被抛进泥潭不能自拔, 我不明白, 孤独和合群到底哪种做法更高明?”他们的这些札记内容已经涉及到如何看待孤独这一精神现象的问题。随着心理空间的扩展, 许多学生都会产生孤独感。他们的孤独更多的是社交面狭窄, 而产生的一种惆怅。许多伟人的孤独则往往是忘掉赏罚毁誉, 摒弃私心杂念, 超越现实时空进行冥思苦求的一种心理体验, 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爱因斯坦就讲过:“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 我曾全心全意的属于我的国家, 我的家庭, 我的朋友, 甚至我最亲近的认;在所有的这些关系面前, 我总感觉到一种距离, 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海明威也说过:“写作, 在最成功的时候, 是一种孤寂的生涯。”我告诉学生:真正的孤独不是远离集体, 逃避现实, 不是我行我素, 孤芳自赏, 而是对生命对事业对真理强烈渴望的苦涩。真正的孤独不是身心冷酷, 麻木不仁, 而是情感在心海中的喧嚣与骚动, 事一种深刻的快乐与幸福。青少年的孤独感的产生意味着个性独立和思想成熟的开始, 我鼓励他们在群体中找的自己的位置, 在孤独中造就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格美。

3、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常因脆弱而受伤, 常因躁动不安而失调, 这些在生活礼记中时有表露。他们对此也感到惶惑, 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有位女同学曾这样写道:“有时觉得活着没意思, 还不如死了好, 可是有时又觉得生活多么美好;有时觉得学习很有意思, 深夜才睡;有时又感到前途渺茫, 无心学习……”这是常见的青少年“情绪病”。我认为, 仅仅是一般的劝慰是不够的, 教师应该充当他们的心理医生。我帮他们分析认识这种“情绪病”的原因: (1) 智力成熟, 但情绪不成熟——在情绪控制方面, 未达到成熟水平, 常用情绪来引导行为。 (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当他们用理想来衡量现实的时候, 不能不使自己感到迷茫和自卑。 (3) 有成人的心理需要, 但不完全具备满足需要的条件, 从而体验到不满足的压抑和等待补偿的焦虑。 (4) 奔放的热情、丰富的想象和并非理想的现实生活的矛盾。同时我还建议她从培养某爱好、交几个知心朋友、开拓生活领域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平和愉悦的心境。

4、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学生进行对话

我从学生的生活札记中发现, 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是许多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而且成了同学关系中的一条无形界限:成绩差的因自卑而远离成绩好的, 而成绩好的则因得宠于教师而自感优越。我对学生讲了这样一番话:以前我也曾对成绩拔尖者另眼相看并寄有厚望, 十多年来, 目睹了他们中的许多进了名牌大学, 随后是毕业, 是工作。他们有的自视甚高却极少务实精神, 有的贪图安逸平庸度日。相反, 那些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 有很多能不断自励, 认真地对待生活, 凭苦干换来成绩。两相对照, 不能不使我告诉学生:不能因成绩差而妄自菲薄, 也不要因成绩好就自以为是。学生听了我的这番话后, 觉得是在平等地和他们谈心。因为不是一般的说教, 而是肺腑之言, 所以引起了他们的沉思。

摘要:所谓“札记”, 即专记短小见闻、偶感随想之类。本文浅谈了“生活札记”的写法, 并指出应把生活札记作为自己心灵的镜子、生活的挚友, 镂刻生命的年轮。

篇9:画法.写法.方法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以下是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几段对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诚哉斯言!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作文,作文,见了头疼”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现实中的学生作文,“文从字顺”亟待提高,“具体明确”更是相差甚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写景叙事没有特点,写不具体,尤其没有细节描写。其实,六年级的学生的阅读量并不少,经典的美文、精彩的片段也读得很多,为什么就是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写不出真实鲜明的特点呢?读了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对话,我豁然开朗。

反思

拜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籍,我们可以发现,美国98%的孩子喜欢写作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的小朋友也特别热衷于玩写作游戏。而我国95%以上的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强烈反差背后的蕴含值得反思。

所谓“家中无粮,心中发慌”,学生习作时觉得没内容可写,即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总写不出自己的心境,究其原因,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思考。不注意观察,不知道怎样观察,更不注意随手记下所见所感,故每到写作,就无话可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习作”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事实上,生活素材积累的不够,必然带来叙事的肤浅,作文中势必无法“具体明确”,也就呈现不出个性化的色彩。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引发思考。画家之所以能成为画家,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具有敏锐的眼光。用画家般独特的眼睛聚焦周围的事物,从生活观察人手,就能发现生活中最真实、最感人的地方。

出路

招要学,更要练好功夫。为了避免学生习作过程中“无话可说”,达成“具体明确”这一习作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可以迁移画家作画的方法运用于习作教学。

一、素描练习。教给观察方法。写好片段

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底。对物体的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我想,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底,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然后才能有真实细致的描述。实际教学中,我们从具体的片段训练人手。

1.确定训练主题,细观察,学方法。即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观察写话。以观察人物为例:从观察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亲人人手,用画家画素描的细致手法把他们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等刻画出来。小作文课时,我会选一些学生做模特儿,通常会有两到三个,以作比较观察。用画画时的眼光引导他们观察模特儿的脸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等细微之处,发现他们的特点。因为目的明确,观察针对性强,学生普遍写得较为具体、真实,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例如,观察了朱湖同学后,许云莲写道:“朱湖的个子特别高,站在男生中,一眼就能看到他露出了半个头。他的脸型较圆,眉毛很粗、很浓,末端略略向上扬起。单眼皮,眼睛细长。嘴唇红润,轮廓分明……”同学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朱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仔细,要像一位画家,把人物的面貌一笔一画地描摹出来,“画”得不像的地方,还要擦了修改,“画”到像极了,人物的特点也就鲜明了,形象也就丰满了,这个片段也就写准确了、生动了。

2.自主观察练习,用方法,成习惯。在教师一段时间有意识地指导下,学生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观察的目标。这样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大了,题材更广泛了,兴趣也更浓厚了。例如。朱梦晨同学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她就把爸爸当作模特儿,把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学以致用。她这样写道:“晚饭过后,爸爸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宜兴日报》,把身体深深地陷入柔软的沙发中去,又左右挪动了几下,终于,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姿势,不动了。左手自然地搁在红色的靠垫上,右手食指、中指之间还夹着一支烟,后背靠在沙发背上。看一会儿报纸,又眯起眼,悠然地吸一口,烟从他的嘴唇间慢慢地弥漫出来,轻轻地散开。他的神情十分专注、安定,仿佛四周是一片寂静的树林。”短短的几句话,把爸爸的动作、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读了她的片段,同学们都连连赞叹。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场景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自导自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觉地进行修改、完善,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片段作文的水平。

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同时,有了“量”的积累,也就有了“质”的飞跃的可能。

二、淡妆浓抹,关注修饰过程。改好文章

要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是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涂抹修饰的,比如国画,先用淡墨初步渲染,画出雏形,接着对局部用浓墨泼洒,突出重点,体现出层次感,然后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勾勒、点缀等,这样经过反复加工,才能创造出一幅疏密有致、形神兼备、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同样,要完成一篇好的习作,也需要这样一个“绘画”过程,对一篇习作要进行反复修饰,重点部分浓墨描绘,细节之处,工笔勾勒,才能使习作详略得当、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1.“淡妆”,学生自读自改。讲评课上,我总是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的典型习作放大在屏幕上,让每个同学看得清清楚楚,然后请作者上台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老舍先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有的时候,仅仅是一遍遍地看,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当自己响亮地读出来的时候,马上就能发现句子还不太通顺,用词还不够妥当,还有需要补充之处等。因此,我总是让学生自己读,也正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停下来修改,然后接着读。读完一遍,学生已把习作修饰了一遍,这样无形中就教给了学生修改习作的第一步。

2.“浓抹”,教师点评修改。学生的修改是把句子进一步改通、改顺,这已经达成了自改的目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点拨作用了。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我在点评时,经常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我在点评时则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让其他学生“暗暗地修改”。特别是在“墨”还不够浓处,我会引导学生抹上一笔。以我班王鑫同学的习作修改过程为例,他在作文原稿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描写:“那儿有一棵树,树旁边停着一辆摩托,摩托旁有—个小伙子。”我先指出这段话是通顺的,但是并不具体,没有写出场景的特点。然后我就此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树?长得怎么样?摩托车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在干什么?根据王鑫的描述和大家的补充,引导作者抓住细节来修改:“远处有一棵树,一棵高大的、树冠浓密、绿意盎然的梧桐树,树下停着—辆摩托车,红白亮色相间,新崭崭的。摩托车的主人是个小伙子,他正站在摩托车旁,焦急地往楼上望,他在等什么呢?”这是修改后的片段,已然把一幅简单的画面“涂抹”成了一幅鲜活的画了。

王尔德曾经说过:“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作文不是每周作文课上发生的事情,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希望学生遵守同样的准则,那就是:用域家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画家般的手法去淡妆浓抹,用画家般的敏锐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解说词写法】相关文章:

解说词写法范文05-20

213解说词05-23

课程解说词05-24

工程解说词04-09

七中解说词04-10

匈奴解说词04-11

消防解说词04-11

沙盘解说词04-18

方队解说词04-21

展馆解说词04-23

上一篇:五年级高效阅读与写作下一篇:面试文员穿什么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