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论

2024-04-20

生存论(共8篇)

篇1:生存论

论生存与生存之意义

生存是具体的,是属于个人的。生命是每一个单独个体的存在。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尽可能过体面、稳定而安全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生存最低的也是最自然的要求。人不只是图生存,生存只是动物的本能。人还要尽可能的反思生存,筹划生存的方式,有时还会自杀来有意的摆脱或者终止生存,追求生存的意义。对生存意义的追求,才是人之人性的显现和升华。

人是在希望与目的中活着,他的生存是面向未来的,是某种有待实现的东西。但是人与所有的动物一样,也是以肉体方式存在的,其欲望性的存在也就是难免的。人的欲望性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何处才能中止对它渴求。很多触犯刑律的人,都是因为缺失对欲望的控制,一味的追求自身的感官刺激,而陷入了欲望没有界限的深渊。纯肉体存在的欲望性是动物的生存方式,人的欲望的边界是由智慧确定的,智慧区分了人和动物。

在事实意义上生存的人,是没有能力看清欲望和欲望的边界的,而在事实上生存的人就是一个欲望的人,被欲望牵着鼻子走的人。而逃离了欲望的人则是自由的人,是智慧的人,是一个获得了生存意义的人。人不是生来为了活着而痛苦的,痛苦的活着是因为摆脱不了欲望的枷锁,逃离不出欲望笼罩的影子。

焦虑?无聊?是人被时间追赶因而去追赶时间的焦虑?是人迷失了时间因而也迷失了自身生存意义的无聊?很多人的每一天都是在焦虑和无聊中度过,不只是大学生的我们。焦虑,无聊,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作为人生存于世的二种心境,是人的生存体验。人所在的世界是一个制度化的物化世界。制度化本性上是一种构架,此构架将所有人和物罗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功能性的整体。人之所以无法逃避焦虑和无聊,就是因为人生活在这个制度化的世界里,生活在这个整体里。在事实上人是孤立的,但是人在心理上又是群体性的存在物,因而必然是这个构架性整体中的一员,必受此构架性整体的支配和影响。人的被整体化就是一个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的人。人抵抗被整体化,就是对生存意义的选择,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能自己中止自己的生存。自杀是对生存的弃绝。对生存的弃绝一方面表明生存本身的无意义,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生存意义的渴求。海子之所以要自杀,我想主要是因为他自身无时无刻不处在焦虑和无聊之中,处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之中,迷失在了被时间追赶和追赶时间之中。海子知道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把握,他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想被人群所淹没。对生存意义的执著渴求,海子选择了对自己生存的弃绝。海子的自杀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惊醒了一批正在丧失自己和型和创造力的人,震撼了身处同时代的大学生们,激发起他们对自己生存意义的无止境的追求。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无时无刻不被无尽的欲望支配着。很多人在对生存意义的追求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信心,丧失了抗争的勇气,于是去享受感官上的刺激。但是肉体上的快感转瞬即逝,快感之后陷入的是对生存意义更加绝望的深渊。每一次感官上刺激的结束,只能加剧这种继续生存下去的痛苦。对生活的绝望,对继续生存下去的意义毫无知觉,剩下的唯一抗争世俗命运的手段就是——自杀。

精神生活的繁荣也许能够带来物欲的暂时淡忘,但人不能总活在幻境之中。宗教文化的信仰也是一种生存意义的获得。宗教的虔诚信徒在宗教仪式中中止了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中止了生存,在外在的直观来看,他们封闭了自身,但在他们自身看来,他们却敞开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美妙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宗教信徒宁静的安居之所。祈祷者在祈祷时是严肃的,使自己回到了自身,回到了他自身的精神,知觉到了自己的灵。宗教的信仰是一种最高形式的精神生活享受,面对的不再是人和物,而是一个灵性的世界,一个纯粹存在的世界。生存的意义也不再是一个追求的对象和目标,而是它自身,在自身中存在就是存在于自身中。

中国缺乏类似西方的宗教文明,所以中国国民容易更多的迷失在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追求之中。我们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绝不能把自己沉溺进物欲横流的人群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

篇2:生存论

一、企业核心生存力的精神层面――核心理念

哈佛大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能生存五十年以上的企业,其核心生存“秘诀”,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产品,而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核心理念,企业文化因核心理念而生。《基业长青》作者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勒斯说:“高瞻远瞩公司小心地保存和保护核心价值,但是核心理念的所有表象却都可以改变和演进。”“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核心理念与文化、战略、战术、作业、政策或其他非核心的做法混为一谈。日久年深之后,文化标准必须改变,策略必须改变,产品线必须改变,目标必须改变,权限必须改变,管理政策必须改变,组织结构必须改变,奖励制度必须改变。到最后,公司如果想成为高瞻远瞩公司,惟一不应该改变的是核心理念。”高瞻远瞩公司的核心价值基础稳如盘石,不会随着时代的风潮变异;在某些情况下,核心价值经历百余年而一成不变。高瞻远瞩公司的基本目的、生存原因可以作为千百年的指路明灯,就像地平线上恒久不变的星星一样,

核心价值观(corevalue、motto、principal)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如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领导才能leadership、主人翁精神ownership、诚实正直integrity、积极求胜 passionforwinning和信任trust。

核心理念中的“核心”,代表事物的本原,属于“物质”的范畴,“理念”,即人类对宇宙万物运动的感知和感悟,属于“认识”的范畴,二者综合起来,就是人类通过感知宇宙运动,从事物本原的规律性中总结出的用以指导人类行动(或活动)的规则。核心理念的形成就是一个从物质到认识、从客观到主观、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核心理念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核――心――理――念,“核”代表物质,“心”代表感悟,“理”代表思维,“念”代表执行(执著的行动或行为)。在这里,理念的核心与构成物质的核心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前者属于认识领域,后者属于物质领域。所以,研究核心理念,应该从“心”开始,从“理”上去把握。

篇3:实践生存论初探

关键词:实践,生存,生活世界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生存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状态, 人只有在同自然、社会以实践的方式发生关系的同时他本身才能生存, 或者说, 离开自然、社会去说人的生存是极不现实的。在实践生存论中, 自然、社会、人不是彼此毫不相干的实体, 而是由于人的实践的作用而结成的动态的生存论意义上的统一系统。

1 实践生存论的理论框架

首先, 自然在这一系统中表征的将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实体范畴, 这是因为人及其活动的介入, 使自然无论如何也不是直立于人面前的客观对象, 而是活生生的人化自然或者说人所创设的文化世界。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自然界就一度与人进行着强烈的交互性作用。实践生存论更进一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自然界不是外在于人, 它必须纳入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化的自然或者说文化的世界才是人的现实的世界, 它也是实践生存论的基本前提。

其次, 社会是人在人化自然基础上现实的存在方式。它是人和自然之间双向互动过程的历史展开, 所以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来说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 才是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成为人。”[1]“如果没有社会化, 那么整个生存结构也就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在的统一, 因此, 整个自然、人、社会的自为的统一, 就是通过社会化所实现的。”[2]如果说自然界是实践的前提, 那么人的社会活动则是实践的具体的展开过程, 是人的文化创造过程。再次, 历史不再象黑格尔哲学中那样仅仅指谓“绝对精神”发展的历史, 而是意味着人的生存实践的自我展开和自我超越的时间维度。它也不再是外在于人的冷冰冰的时间序列, 而是人类世代生存实践的凝结和和向着未来的开放系统。它是已逝者的生存实践结晶, 是现存者的生存背景和过程, 更是将存者的生存实践起点和参照系。所以, 个人的生存和实践都是历史性的过程。

最后, 人的实践是实践生存论的核心范畴。实践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如果人只是以被动的方式存在于自然, 接受自然的馈赠, 那就决不会有社会、文化和真正人的生成, 正是人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界的“本来秩序”, 使自然界愈来愈具有属人性状。同时, 它也变革着人自身的自然, 从而使人愈来愈文化化, 愈来愈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 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在否定自然的同时, 肯定着人自身, 变革自然的同时丰富和发展着人自身。人化自然的形成和真正人和生成无一能离开社会化的实践活动。

2 实践生存论的理论内涵

实践生存论就是一种表征自然、社会、历史、人通过自我否定性的实践创生活动所实现的自为的开放的和历史的统一, 这个统一过程同时也是人化自然和真正的人的生成过程。实践的广度的不断拓宽和程度的不断加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这种统一是一个开放的和尚待完成的历史进程。

人通过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同自然发生的否定关系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必要的张力。正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继承性, 使得人改造自然同时改造人自身的活动成为一个永无休止的历史进程, 这一进程使人的生存具有了“实体感”和“历史感”。

随着实践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自然愈来愈成为属人的自然, 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而人自身也开掘出了无限可能的潜力, 不断确证着自己愈加丰盈的本质, 不断展现其为人所独有的自由。实践生存论关注的恰恰就是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的类本质以及人在何种可能性上确证了自己的自由。随着人的实践范围的跨越国界、洲界, 我们可以断定:全球化的今天, 地域性的存在状态正在被打破, 人类正在全世界规模上通过彼此的交往实践, 不断克服客观必然性对主体能力的制约, 使自身的潜力得以发挥, 成为愈加完满的存在。在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现时代, 对交往实践和主体间性的关注更有助于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社会的结构优化和人的自由。实践生存论更加强调人的生存的动态性和过程性及其历史意蕴, 它承认人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无穷可能性和潜力的无限可挖掘性, 这是对人的最大褒奖。

3 实践生存论的理论旨趣

人类和哲学发展至今都不再囿于以异在的方式确立人的生存信念, 而是迫切要求以自为的方式解答人类生活的过程及其意义与价值, 这正是实践生存论的理论旨趣之所在。实践生存论所表达的恰恰就是希冀人们切实地以实践的方式生存于世, 而且这个实践的过程就是他唯一展现其价值、成就自我的过程, 是使人的生存有别于动物生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他展现其之所以为人的活动, 这个活动具有无限趋向自由自觉的性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人才确证了他的主体地位。可见, 实践生存论是把人生意义、价值、终极关怀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 是一种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

实践生存论发端于生活世界, 表达了对于生存本质的形上关怀与追求, 它把传统本体论的终极信仰与价值关怀从异在的世界解放出来, 并还原于生活世界之中, 使之成为生活世界内在的必然追求。它不仅包括经验技术层面的实践活动, 涉及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而且也涵纳了人的自在自为的精神活动及其诉求, 因而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从来不缺乏对崇高感、对善、对美的追求。“通过实践生存论, 形而上学既寻求到了它与生活世界的内在亲和性, 也实现了它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超越。这样一来, 实践生存论也就把作为终极信念与终极关怀的形而上学直接还原成了人生存的历史性理想与境界……”[3]质言之, 实践生存所强调的就是人的实践过程即文化创造过程中所形成并历史地确立起来的人、社会、自然的三位一体的整体生存系统。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生存意义的自我生发, 强调实践过程、文化创造过程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 更是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实践观念的庸俗化, 使得各种各样的实践哲学和现实的实践活动不再是人之本真的存在方式及其理论形式, 不再关心人类根本的存在困境, 不再指向人类的终极解放, 而是好高骛远、贪新务奇和自行其是。这种漠视人类根本存在困境及其终极解放的实践观, 只能导致一种非人道的实践活动, 导致实践活动的异化从而导致人的自我异化。”[4]这种对将将实践庸俗化、剥离意义之外的批判颇为切中要害。我们认为, 实践生存论由于其对实践过程的总体性的彰显和生存活动与价值展现过程的同一, 完全能够也必然要发挥其建构人的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功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单行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83.

[2]韩庆祥, 邹诗鹏.人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220.

[3]韩庆祥, 邹诗鹏.人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35.

篇4:“关心教育”的生存论之思

一、关心教育:超越教育的钟摆性

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知识教育成为教育的代名词,教育以开发智力、传承学术为鸿鹄。这尤为体现在课程的学术性、教法的标准化和管理的规训化中。

课程的学术化。就如布鲁纳说的,课程改革不能回应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但是,课程改革却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各国的智力竞争和学术竞争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课程改革被宣传为提升国力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国家都试图开发出最具学术性的课程,以此铸就出领先于他国的人力资源。为此,各国政府不惜投入大量的金钱,用于鼓励学术性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的培训。但是,越具学术性的课程,越是一种给智力天才设计的课程,丝毫未关心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所需所求、所思所想。

教法的标准化。在学术性课程的牵引下,教师按照某种既定的标准开展教学:简短回顾前一天的教学内容、阐明当天的教学目标、讲解新内容(用小的可控制的步骤)、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辅导练习、再检查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单独练习。所谓的五步教学法和七步教学法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备课的指导原则,也成为评价授课是否优秀的标尺。真正的问题在于,所谓的标准化的教法“不仅对那些要求高级思维的教学任务没有多少益处,对基本技巧的开发也并非总是适用的。再者,……不认为它有助于真正的智力开发”[1]。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法在乎的只是知识的系统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

管理的规训化。要实践标准化的教法,势必以规训作为保障:对教师的规训、对学生的规训、对教学评价的规训。因为要实践标准化的教法,教师不应中断他们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步骤,这需禁止和制止学生产生的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各种行为,以确保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为强化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只看重成绩而非其他的能力,并时刻宣传成绩会带来幸福生活。这种规训化的课堂管理,把学生看作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不管适应还是不适应,到了课堂上,就必须学习相同的知识,丝毫未关心学生理解的差异性。

由于教师只在意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学生也潜意识地过分在乎成绩,这导致他只学会了以事实知识算计这个世界,而不知道如何去关心这个世界。正如胡塞尔说的,“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单纯注重事实的人。……在我们生存的危机时刻,这种科学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2]尽管知识教育受到批判,但它依旧如一台充满活力的老式吊钟,其钟摆依旧不知疲倦地来回摇摆,摇摆的弧线长度永远是相等的,而这个弧线就是对知识的追求,而非对人的关心。只要摇摆的弧线不变,钟摆无论摆到哪儿,其根本的价值取向依旧未变。也就是说,无论教育怎么变革,其变革的目的最终仍是对知识的追求。只要能提高考试成绩,教育爱怎么改革都行。如果不能提高考试成绩,不管教育多么以人为本,其变革也要立即停止。为了摆脱这种钟摆式的循环往复,必须抛弃教育以开发智力和追求学术为首要任务的论调。如果教育真有一个首要的任务,这个首要任务也只能是关心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教育不能一味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心。

实际上,像家庭一样,学校是一个具有多重目的和功能的机构。就像一个家庭不能只管孩子吃饱穿暖一样,教育也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的目标。为此,必须对传统教育目标进行彻底变革,以培养关心人、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为首要目标。如果不重视满足学生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因为,关心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所需所求,而且还关心学生的生命体悟;它不仅关心学生获得安身立命的技术,而且还关心学生如何生活得更好;它不仅关心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而且还关心学生将这些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生存智慧。因此,关心教育并不反对知识教育,它是对知识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它面向人的诗意生存,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关心:人的生存使然

海德格尔认为,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是人的基本生存结构,因为人在世的本性就是关心。言外之意,“关心”指的是我的心已向你敞开,你的心也向我敞开,我与你的心之间没任何隔阂,彼此之间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如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关系,不是建立在物质利诱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人情难却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心灵沟通的基础上。因此,“关心”是无条件的,就像父母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他们不需要子女的任何付出,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把子女抚养成人。如果关心带有某种外在的目的,那就不是关“心”了,而是关“物”或关“情”了。

关心之所以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在于,在这种无条件的爱中,人与外界保持着家园的关系。首先,这种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是可以理解、发现、感知的。那就是说,关心具有意向性,关心总是要关心什么,没有无对象的关心。这个对象之所以成为关心的对象,就在于它是“我”的生命中的一部分,是生活幸福的来源,是生存下去的意义。其次,这种关心具有属我性,关心总是“我”在关心。我的朋友、我的老师、我的书本等这些,一旦以“我”来强调的时候,朋友、老师、书本等就是“我”的一部分,“我”就在我所关心的对象中显现出来。我关心这些,就如同我关心我自己一样。第三,在关心中,“我”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与他的关系,他毕竟是外在于我的存在,与我没有相干性。这种关系也不是我与你的关系,你毕竟是我的附属物,带有强烈的被动性。这种关系是我与我的关系,我对这些对象如此熟悉,如此了解,以至于我依寓其中徜徉自得。

关心首先表现为关注。“在先行于自身已经在世的存在中,本质上就一同包括有沉沦地寓于所操劳的世内上手事物的存在。”[3]从海德格尔的观点看,关心作为人的生存使然,显现于他所关注的人与物中:将自己的操劳贡献于他物,将自己的操神分享给他人,从而寓于所遇的事物和人中,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我真正关注某人或某物时,我就会认真倾听、观察、感受,愿意接受他所传递的一切信息。于是,关心又表现为移情,即我能体会到对象的所需所求,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呵护他、关怀他。有些人试图去关心,但总不能理解他人的“心”,也就不能进行移情换位的思考,所作所为甚至让另一方感到厌憎。就如一名老师由于没有进入学生的心中,即使再苦口婆心进行劝导,学生依旧不为之心动,依旧我行我素。这说明,关心要让另一方接受,并显现出他接受了关心,最后这种确证能被我感知到。只有这样,一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关心虽然是人之生存的本性使然,但在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关心。他们对天不再顾忌,对地不再感恩,对神不再敬畏,对他人不再尊重,而以“有用”作为衡量他人或他物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有用的,就去关心;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就弃之不顾。当代的教育也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培养出来的人拥有开天辟地的本领,但失去了关心周遭世界的能力。就如奥特加说的,当代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有知识的无知者”:说他有知识,因为他是一位专家,他通晓自己方寸天地中的一切;说他无知识,因为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他知之甚少。“有知识的无知者”最大的特点是过一种毫无思想的平庸生活,并以平庸的心智去统治整个社会。[4]

三、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关心学生:教育的首要目标

海德格尔告诉我们,尽管现代人不知道如何关心了,但关心作为人的良知并没有泯灭,因为人毕竟是人,他能过一种自我筹划、自我选择的生活,不会永远沉沦下去。海德格尔认为,若人的生存是一条时间河流,那么这条河流的名字就叫做关心:关心着与自己相遇的事物,也关心着与自己相遇的人,在关心事物与关心他人中,自我也得到关心。由此,关心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让人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二是让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游刃有余,三是让人在与自我的打交道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超越。海德格尔呼吁以教育唤醒人沉睡的关心的良知。他认为,凭借学会关心事物、他人和自我,教育让人成为大地的守护者,过一种诗意的生活。[5]

学会关心事物。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地球。所以,教育要“培育地球公民的身份,为此教授人类……面临共同的生死问题”。[6]生长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事物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我们不珍惜和爱护我们所拥有的事物,或者放纵自己的贪欲,那就是破坏或者浪费这个世界的资源。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之所以日益凸显,就在于今天接受教育的人,将直接决定明天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学会关心他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要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即使世界再大,人口再多,自我也只在一定的空间中和有限的群体中生活,如朋友、同桌、同学、教师、邻居、家人、亲戚。他们是自我丰富多彩生活所在。如果失去身边的人的关心,或者自我也不关心身边的人,生活将是单调和乏味的。只有学会如何分辨身边的人的关心,并接受他们的关心,也才能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埃德加·莫兰说,教育应促进“无论亲疏的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7]简单来说,世界的和平、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关心他人的基础上,这也是多元文化在今天能彼此交流的原因。

学会关心自我。关心总是“我”在关心,懂得关心自我的人才会懂得去关心他人或他物。一个不懂得关心自我的人,也不会懂得关心他人或他物。教育首先要让自我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人以身体存在于社会中,失去了身体也失去了自我。其次要学会关心自己的精神。身体的活力在于精神的迸发,它是自我成其为自我的标签。第三要会学会关心自我的职业生活。自我以职业立足于世界中,不掌握一定的技术,也就谈不上崇高的精神追求。第四要学会关心娱乐生活。会享受生活的人,也是会工作的人。

如何让学生学会关心呢?关键要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生活在关心中,他们受到别人的关心,同时也鼓励去关心别人。从学校来说,学校要创造一种连续性的教育环境,因为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它需要连续性。首先是目的的连续性,即关心要贯穿到学校的所有日常工作中,让学生每时每刻觉得有人在关心他们;其次是地点的连续性,让学生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一种归属感。第三是人的连续性,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处、合作、交流的机会。第四是课程的连续性,不同的专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专业都反映并服务于人类关心的主题。从教师来说,教师要成为实践智慧者,首先要无条件地爱学生,以替代父母的角色关心学生;其次要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机智地同学生打交道,让学生时刻感受关心并实践关心。

传统教育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太多的教师依旧拘泥于知识教育的框架中,以为只要设计一个好一点的课程,改进一下教学方法,或者采用更有效的课堂管理,就能让人诗意地生存。实际上,教育应该关心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关心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关心动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诗意地生存于大地上。正因为如此,关心学生和让学生学会关心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并不与学术和智力发展相抵触,相反,它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杰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4] Jose Ortega Y Gasset. The Revolt of The Masse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32.

[5] 海德格尔.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傅林译.[EB/O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6950/[2006-9-30](2008-8-20)

[6][7]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篇5:人文经验的生存论透视

人文经验的生存论透视

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人文学科成为人文科学.这使人文学科失去了自我理解,人文经验失去其生存特质,导致了人文精神失落.文章通过对人文经验进行历史性考察和生存论透视,力图揭示人文经验的.生存特质,还人文精神的本然地位.

作 者:蒋红雨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Teachers College (Phi.& Soc.Sci)年,卷(期):“”(1)分类号:B086关键词:人文经验 人文学科 生存论

篇6:《生存权论》读后感

《生存权论》读后感

摘 要:人人生而平等,这是西方工业革命崛起的基础,也是欧美社会精神文化的基石,本书中大须贺明以一个亚洲人的角度对人人生而平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并加以日本式的理解,这对我们学习借鉴欧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具体性权利论人权自由权生存权

一、全书概述:

全书分为四编,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所论述的生存权是以市民社会背景下的自由权为基础,生活中的贫困者和失业者要求国家有所作为提供保护帮助的权利。它表现了一个社会在基本实现形式公平的前提下对实质公平追求。《生存权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为这种追求的可操纵性提供了论证。

第一编为生存权总论。作者从生存权保障的性质和历史变迁引入话题,以各国立法为依据进行阐述,对生存权进行理论分析。并将生存权与平等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谈到行政国家的福利国家观点。

第二编为生存权的法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编为生存权性质侧面的基本权。

第四遍为审判中的生存权论。

大须贺明的《生存权论》从作为市民宪法基本原理的本位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一逻辑出发点出发,认为在社会出现大面积结构性失业的情况下,“假设光靠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的法律上的自由权体系,已经不可以包管国民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尊严。因此,作为对此的一种补充,旨在具体地保障个人实际生活的生存权,就登上了政治生活的舞台。

二、我的感想:

毫无疑问,《生存权论》是我们学习生存权利的难得的一本好书,在学习本书过程中,给我个人最大的感觉是作者优秀的表达技巧,几乎没有枯燥的解说,对于概念的解说结合了各国宪法的重点条款、经典的案例以及社会现状一同分析,让读者能够生动形象地去了解生存权到底为何物,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关于它的学说与争论。而这本书就是在无数关于生存权的世界范围的争论中产生的。作者在第一部分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生存权问题的出现,正是源于资本1-1-

主义社会的弊病。由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和分配的不公平,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和孤苦无依的社会、经济弱者,因此要求对财产权加以限制。

生存权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人权,在我看来,与其相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保障问题以及劳动者侵权问题。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毕业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换句话说,当我们踏出大学门槛之时,也就是我们面临就业问题之时。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踌躇满志,憧憬着自己的工作会如同自己梦想中的一样美好,其中甚至具体到工作的具体方向、收入水平以及福利保障等内容。但是当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踢到铁板之后,他们的标准便急剧下降。从原来渴望的月薪 4000到后来的 1200三金的悲哀,不能不看出求职的大学生们的无奈,甚至有种委曲求全的味道。唯一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进入公司后能够好好工作,好好表现,慢慢往上爬,爬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得到自己理想的薪酬。就业问题一旦解决,随之而来的就是住房问题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买房,都是由父母帮忙交付首期,甚至是全额,一味地啃老。当然,这些是父母有资本给他们啃的一部分人。还有一些人是家里完全没资本的,那他们怎么办呢?为了生存,他们形成了大致一下三种途径:第一,先在单位附近租便宜的房子,等到工作一段时间攒够了钱,再慢慢贷款买房;第二,先拿出自己的老本交个小户型的首期,然后慢慢赚钱供房子;第三,找个有钱的老婆,让她把房子问题解决了。不过,不论是哪种方式,归根到底人总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之中,就不用谈什么“健康而文化地生活”了。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人如何健康得起来呢?如何有时间有经历去享受生活,去体会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由此,我们的生存权是否真正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呢?当人们为了住房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和国家为什么非要视而不见,而不是坦然而正确地直面它,解决它呢?在发达国家,他们的住房不仅宽敞,而且相当便宜。人们甚至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搬家。他们的国家给了好的优惠政策,给了他们应有的生存权的福利,给了他们人权。作为一个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却没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人权并没有得到真正地保障。不得不说,大部分人对于此是感到失望与无奈的。困扰中国十多亿人口的问题反而就是生存问题,如何让我们生存的更加有质量,2012,我们的路还很远。

民以食为天,生存为最先。先不提能不能很好的生存,人活在世,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尊严,有人说是自由,但大多数人的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健康。没有健康,人这辈子什么都是白干。因此,依我看,生存权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康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保障我们健康的就是医疗了。那我们的医疗制度又制定和实施得如何呢?2012年5月8日,河南女医生张娟不堪患者家属和医院的压力,服毒自杀,抢救后处于昏迷之中。21012年,医患关系是继食品问题

篇7:论王维的心路历程及生存方式

论文题目

论王维的心路历程及生存方式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单位

年 月

内容提要:

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及生存方式。王维早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上进,才华横溢,以隐终南山为契机,等待机会出世一展抱负,为国为民。以张九龄罢相为界,王维的隐慢慢发生了变化,逐渐倾向了淡泊。欲罢官归隐,享受山水的清净与心灵的净土,但顾及到家中清贫,而田园生活的耕种王维又无力支撑,不得不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在痛苦压抑的现实之外求得自由纯真的愿望。王维在无力追求孔子“尽其在我”而成败与不计的执着于现实人生的超脱。”他选择了佛禅对“身”即生死的超越。既然他从现实中的逃避不能解决它面临的打击,禅佛所宣扬的万法皆空,边更容易被王维所接纳。由于王维转向了对心灵深处的归隐。佛禅“无生”之学实际上充满人生关怀,可以说佛体念到对死的恐惧才产生了“无生”,诗性与佛性能达到最深层次的本质上的沟通就在于对生与有关生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从而摆脱世俗的一切奢华,走进自然,走进心灵的最深处,达到自然与人高度和谐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王维;禅佛;心路;人与自然

论王维的心路历程及生存方式

王维的一生有过“孰知不向边庭若,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情,也有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缘任远的态度。这是与他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以及家庭对他的熏陶有直接的关系!王维幼年丧父,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王维的母亲就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一直耳濡目染,对王维的影响很大!王维的名字本身就含有禅意。他名维,字“摩诘”,连起来恰恰是“维摩诘”。而《维摩诘所说经》正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所以禅佛思想一直引领着王维的生活以及心路历程。

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王维的生存方式。为什么要首先考察王维的生存方式? 关于生存方式的问题,中国古人热衷于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生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集中表现为对物质资料的占有欲和财富欲。这种欲望,从私有制开始就陪伴着人类,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也正是这种所有欲让推动着人们的追求和发展。作为物质的人,在生理上对于物质必然有种种的需求,而人的欲望的崇高处在于“去奢去泰”,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趣。

在唐代,特别是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盛唐,王维的生活方式极其简单,也极其富有诗意,简直就谈不上什么对物质的占有欲了,也更没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癫狂,他衣食上的要求是极低的,“居常素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他的居室里面更没有一点点士大夫式的排场,而王维的生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简直就是清贫和寒酸。这种简衣素食的生活状态同样体现出王维淡泊名利的生存方式。同样也从王维不同时段的人生经历中体现他的心路历程以及生存方式!从早年到晚年,40岁可以说是王维的一个转折,伴随着思想的转变和生活的重大倾向。

一、年轻才俊,才华横溢的王维

王维生活的唐朝,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鼎盛时期,历史上一个思想兼收并容的时期。而唐人的胸襟气度扩大非凡,对于任何一种思想都能做到兼容并存。

王维的身上还兼并着道家小国寡民、清净无为思想。王维19岁时写的七言

乐府诗《桃源行》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自是神仙世界。桃源中照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气息。但王维早年更多的是儒家济事思想,十七岁创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九岁创作被翁方刚誉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州诗话》的《桃源行》)。二十一岁中进士,作大乐丞,可谓平步青云,落魄洒脱,率直不羁,积极也超然,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儒家积极入世的情怀!但是王维不但积极进取也是相当的自傲,这种性格是他在仕途的路上遭遇了种种的挫折,心理上也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即使仕途受挫,诗人也积极乐观,不哀怨泄气。第一次贬官歧州后不久,王维回到长安,仍然表现出极大的求仕热情;隐居于终南山同时,仍密切关注着朝廷人事的变动,一旦有合适的能够援引自己的人物掌权,王维便会赠诗表明心机。王维早期的诗歌里反映了渴望建功立业,为民、为苍生的立功报国思想。如:“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树功勋”(《老将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从军行》);

“隐”是王维一生摆脱不了的情结。“隐”不仅为王维山水诗的创作提供了自然的背景,更为山水诗的惊魂涵养了主体的存在。孔子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奠定了唐以前中国文人先仕后隐、从追求人生主体的张扬到退守于自我精神的生存模式。盛唐文人则有异与这一点,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始终都没有放弃出仕,仕与隐地统一,反映了唐人社会价值与个性自由合二为一的人生追求与唐人昂扬肆张的生命意识。

王维十五岁已经进京谋求进取,引起了贵族集团的重视。十八岁在京都附近的终南山隐居,显然是循着前人的终南捷径以期进一步一起朝廷的重视和提拔。终南位于京郊,求仕者选择在此隐居,他们的品德才能很容易声名远播直达朝廷,再加上之前代代隐士的声明影响,终南山成为“隐”地品质与“仕”的追求的结晶。选择在终南山隐居暗示着两个不言而喻的信息,即隐者的用世之心与不同流俗。早期他以儒家思想为贯穿,以积极入世、跻身于官场仕途的生存方式诠释着为国为民、一心付出的心理历程。

然而王维一生官宦不绝,即使李林甫和安史之乱也没有断绝为官的道路。虽然这以后王维的思想与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始终无法截然割舍与仕途为官的联系。但也正是这个时候,“隐”对于王维来说有了新的释义。

二、中年转变,历尽沧桑

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政治上的腐败黑暗,战乱的动荡不安,被掳入狱后的监禁生涯,平乱后因被授伪职而定罪。这一遭遇对一生自视甚高的王维却造成莫大的刺痛,成为有生之年抹不去、忘不掉的污点,并时时为之忏悔不安。王维在经历了贬谪左迁后,又遭受中年丧妻这些心灵创伤、人生磨难,对“人生如梦”瞬间得到了切身的体验,于是这种似旷达而实悲苦的叹惋,便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困难挫折接踵而来,在痛苦和厌倦之后,诗人把向外的目光收敛回来,这时诗人对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的前途逐渐的失望!宁愿到内心深处去寻求精神的自由和情感的慰藉。诗人思想开始改变的关键便是从张九龄罢相到李林甫掌权的政治变动中。李林甫为官的方式与王维当初甚为推崇的“所部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大相径庭,不论是从人事关系还是政治思想上考虑,王维都没有理由再像早年那样意气昂扬了。张九龄罢相之后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开始了。王维对他早年奔波求仕的生活重新进行了思考。这一时期,王维所作的诗也反映了他心中的失落和无奈。《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他:“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立谭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种清淡的,带有自我苦虐色彩的生活方式,使诗人的灵魂重新得以安顿。而与名僧禅师的交往,则促使他原有的佛禅思想进一步向内心转化,成为与生命融为一体的人生趣味。诗人对佛教的信仰深入了。在佛学的典籍中,把人生视为如梦如幻的空相。对于士大夫来说,“人生如梦”的观念,无疑是心灵遭受创伤,人生遭到挫折后的“最佳麻醉剂”。

但这一时期面对现实的疏远反而启迪王维进入个体心灵的世界,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五帝与三王,谷米称天子。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偶然作》二)。对历史功业的疑问从本质上回到庄子关于人的异化与自由的问题上来。

这时的王维固然可以寻觅到一种禅的情趣,但更多的是抒发自己不满现实的激愤之情。那么《归嵩山作》的“归来且闭关”、《春中田园作》的“惆怅思远客”等句子则明显可见他的愤愤不满和不能忘怀于世事。这时,他的政治思想受到严重的压抑,早就具有的佛教思想开始膨胀,思想渐趋消极,内佛外儒成了他的主要思想。退隐田园,躲避现实,借山水美景以排遣苦闷,成为他生活的主要方式,离现实和社会越来越远。开始了半官半隐地生活。诗人不甘也不愿在官场中游走,也不愿身心受到束缚,不止一次诗人在诗里表达愿离开世俗,归隐山野的愿望。可诗人一生清廉,家境贫寒,作为兄长实在出于无奈,想归隐,可身体瘦弱的王维又无力耕种以满足田园生活,只能半官半隐,享受田园的同时,又感受着世事带来的劳累心路。所以说王维的亦官亦隐的生存方式说明他对现实不可能有完全决裂的意念,即使知道现实的不可为,和障碍之重重,但他仍不能决然摆脱现实的羁绊。因此,山水自然对王维与其说是精神人格的寄托,不如说是美学欣赏的对象。他寄情山水,专注诗话,渴望回归自然的畅游,宁静安详的心境。

三、晚年心如止水,万事都已不再关心

后期王维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田园乡野,几乎不论政治!后期王维的身上体现出佛与道兼杂的思想,这种复杂性不仅可以从诗歌中体现出来,还可以从他的生活态度中观察到。

陈允吉先生曾说过:“佛教思想无论说的多么动听,归根结蒂都是一种厌世的思想。而诗歌中的那些艺术佳篇,无一不是对美好世界,以及美好未来的向往······”而王维的这种杂乱思想如何看待呢?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这么弘扬光大,就是因为佛教中国化。而中国化的一个主要的契机就是道家思想的渗入,成为包含道家的佛教。几千年来中国积极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无不体现在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采取积极救世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采取道家返璞归真、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即追求建功立业、壮烈而活的有激情,又追求自然淡泊、安静无忧的生活。

王维无力追求孔子“尽其在我”而成败与不计的执着于现实人生的超脱。”他选择了佛禅对“身”即生死的超越。既然他从现实中的逃避不能解决他面临的打击,禅佛所宣扬的万法皆空,便更容易被王维所接纳。由于王维转向了对心灵深处的归隐。禅佛“无生”之学实际上充满人生关怀,可以说佛体念到对死的恐惧才产生了“无生”,诗性与佛性能达到最深层次的本质上的沟通就在于对生与有关生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王维一生隐居多次,隐的思想也在慢慢的变化。以开始盛唐时期的积极乐观,一气冲天的心态;然后是为了远离仕途、怡情养性的归隐心态;最后才是进一步到心灵境界的禅佛的心态。每一个阶段较之之前都是与“仕途”进一步的疏远了。

同时也是对个体灵魂的再一次深入。这种从社会走向自然的生命历程,其实是将自我完成从外转向内省的过程。而内省就是生命的本源。这就是王维一生的心路历程!

而此期间也可以明显的看的出王维的生存方式给王维来带的与生态高度和谐的事态。如:

王维晚年向往的“出世”绝对不是无情的“厌世”,只不过是想摆脱名利,摆脱束缚和羁绊而已。也许是因为仕途坎坷,安史之乱之后事事都不尽如人意,也让王维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诗人安于清净孤寂,全心向道,无念为宗。最终王维为理想的人生选择平淡自足的生存方式,反映在对待自然生态上必然是顺其自然的自足自适,而尽最大可能保持人的原有的自然本性。这种清心寡欲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混为一体的生态追求!

而王维走向的自然生命历程,在反应内省直至灵魂深入的同时,达到了王维心灵的回归,这一转折并非完全自觉,也含有社会异己力量逼迫的结果,这一向心灵回归的历程就不会给人以“风飘飘儿吹衣”的畅快的感觉,而要包含更多的迫不得已的心痛,从本质上讲也算是生命力量为保全自己的一种退守。

王维深入禅佛思想,从另一层意义上说是一种逃避!而深层生态学已经指出,现代生态的危机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因此消除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学发展的前提,也是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尊严加以提升,佛法提倡“慈悲”,这就是消除自我中心主义以及利己主义的精神。“慈悲”简单地说就是“与乐拔苦”。“拔苦”是建立在“同苦”的基础上,也就是去感受对方的痛苦,感同身受,来根除这种痛苦;“与乐”就是给予其他生命的“生之快乐”,这种乐是从生命深处涌现出的纯洁、强有力的快乐。王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中保险除了高度的自由,从他的诗歌与心路中高度和谐的生存方式和生态智慧!王维的这种闲适的心态和生存状态,这种抱朴见素而生成的生存智慧,对调谐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克服过度追求物质的贪欲而造成的消费上的挥霍性。保持一个心里的平衡,具有很好的疗救意义。在现代人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的时候,现代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多多忧患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与王维的生活智慧发生了深刻的合拍。研究王维的心路历程

及生存方式,满足了我们对自然和谐的渴望,摆脱利己主义“去奢去泰”,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规划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铁民:也谈王维与唐人之“亦官亦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旧唐书·王维传:卷190[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91 【3】 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青海人民出版社

篇8:论经济发展不是生存目的

在这场经济主义历史大潮之下,曾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再也不是政治共同体,而成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共同体。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中,国家元首不再是精神领袖而是董事会主席;政府首脑也不再是时代楷模和令人仰慕的道德榜样,而是这个经济共同体的总经理;而所有社会成员都是这个经济共同体中不停辛苦劳作的“工蚁”。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是一种具有共同政治理想的政治同盟或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而是经济上的合作伙伴或市场中的竞争对手。

在这场经济主义历史大潮之中,人们休假旅行不再是为了欣赏美景、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恢复已经透支的体力,以便能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体力重新回到永无休止并无限扩大的生产劳动中去。当然,人们对于休假旅行的期待还并不止于此,它同时还被赋予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促进流通、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功能。现代人读书学习,不再是为了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而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技术专家,以便能随时作为一名高效率的流水作业者为生产单位提供劳务。现代人进行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探求真善美,而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现代人生儿育女,不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本能,而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一种理性的市场投机活动。结婚怀孕必须事先进行成本核算,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必须充分预见20年后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在现代社会不再被视为人,而是被视为一个与阳光、海水、矿产、电力等自然资源没有区别的生产要素。当然,为了与其他资源有所分别,人们还是给它起了个名字———人力资源。现代人实行机械化大生产,不是为了减轻劳动者体力消耗,也不是为了让人轻轻松松生活,而是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经济速度,产出更大的GDP总量。劳动者没有因为技术进步而变得轻松愉快,相反劳动强度一天比一天更大、工作时间一天比一天更长、生活压力一天比一天更重。现代人不但没有为自己所创造的高速运行的机器所解放,相反更增加了一层枷锁,被没日没夜地束缚机器旁和车间内,失去自由思想和自由活动的机会,更加遭受百倍的奴役和剥削。

现代社会不再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生活,而是把生活看作是生产和消费。因而人不再被视为人,人的观念正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及角色定位,正在深刻印入到每一个人头脑之中。在现代社会,人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是为了生产和消费。当生产不足时,我们扩大生产;当消费不足时,我们扩大消费。为了扩大消费,我们努力生产;为了扩大生产,我们努力消费。现代人的生活过程和生命历程,完全变成一个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永恒轮回。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在现代社会里,似乎一切都失去了本来意义,一切变成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就连吃饭、穿衣、买房、买车、婚姻、继承、养老、送终也都为了经济发展。

我们不能不说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完完全全本末倒置了,整个人类已经彻彻底底迷失自我了。当减肥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当厌食成为一种社会疾病,这表明人类社会开始走向病态,经济发展成为一种错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比现代社会更荒唐、更荒谬、更可笑、更愚蠢、更可悲、更可怜、更自以为是、更执迷不悟。

300年前的西方和30年前的中国,之所以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其目的是为了以最快速度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类面临的最为主要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人类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应当完全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发展仅仅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但不是人类生存目的。我们应当向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但是,强大的习惯令现代社会的所有人都不能觉悟、不能自已。

人类生存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许,探究这一问题正是人的生命的意义。有人说,人活着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养活自己,另一件是思考为什么活着。这话不错。人尽管看上去是一种动物,但我们人类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与其他动物具有质的区别的特殊动物。虽然我们人类的理性在宇宙面前显得非常愚拙,但是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却是智慧生命。智慧不仅仅是用来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用来追求真善美。作为智慧生命,我们应当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生命的目标和意义,而且也只有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才能保障和实现人类的万古长存。现代危机表明,一味地促进发展经济,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和谐幸福,不是万古长存,也不是永恒进步,而是私欲、贪欲、物欲、肉欲、情欲、色欲的疯狂和最终的自我毁灭。追求真善美,有利于我们发现宇宙真理,有利于了解生命的起点与归宿,有利于发现生命的意义,有利于探究幸福的真谛,有利于克服和战胜人性中的邪恶与不善,有利于消除和缓解人类自身的内部矛盾斗争,有利于引导人类不断完善自身最终走向至真至善至美,有利于人类的万古长存和永恒进步。

把经济发展作为人类生存的目标,其所带来的危害,现代人有目共睹。这种危害正在以现代危机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充分而清晰地表明一味地走经济发展之路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我们必须悬崖勒马,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幡然悔悟。但是,当今世界各国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们,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有意迎合所谓的人性需要,就是由于不能对从小接受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进行反思和否定。他们不仅不能有所醒悟,反而正在引导人类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血肉之躯的人,毫无疑问需要吃饭穿衣。但吃饭穿衣不是我们生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持健康旺盛的生命力,以便于去追求真善美。因而,经济发展尽管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无限发展。只要它能够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即为可以。引导每一个人去发展经济,这是人类对于生命的最大浪费,也是对于生命犯下的最大罪行。引导每一个人追求真善美,不仅可以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充满意义,而且可以把经济发展作为副产品同时带动起来。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引导每一个人追求真善美,会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现代社会因发展经济带来的道德堕落、局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尤其可以有效消除各种违法犯罪、恐怖袭击和战争危险,还可以消除现代社会无所不在的失业现象,让每一个人进入一种追求真理、无私奉献、无限美好的生活境界。

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在根本上都是经济问题。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万能的,经济发展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认为经济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经济不发展,而是经济过度发展———即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是快速,其所带来的问题将越是严重,矛盾将越是突出,斗争将越是激烈,灾难将越是深重。我们必须放弃经济主义、GDP主义、财富主义和物质主义等发展观,必须放弃生产主义、劳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观,必须放弃物欲主义、肉欲主义、情欲主义、色欲主义的幸福观。我们唯有引领人类朝向真善美主义方向前进,才是正确的。

摘要:现代社会处于经济主义的历史大潮之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是人类的生存目的。人类生活不应当陷入生产与消费的怪圈之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只有追求真善美,才能引导人类进入到永恒美好的状态。现代社会因经济主义而陷入危机,我们必须从经济主义的错误思想中摆脱出来。

关键词:经济主义,真善美,生产,消费

参考文献

[1]卢风.经济主义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4(7).

上一篇:绥棱县招商之夏活动方案定稿下一篇:流动妇女主要困难和问题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