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美术教案

2024-04-23

陶器 美术教案(精选14篇)

篇1:陶器 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交流制作泥碗的感受,以及比较校园中采集的土壤与黏土的不同,初步了解黏土颗粒小、黏性强的特点;

2.通过实验比较阴干和烧制的黏土球,知道黏土经过烧制后会变得坚固,并且不会再还原成黏土;

3.通过烧制黏土球和观看视频,了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和生产过程;

4.通过欣赏、了解博物馆中的福泉山陶器和珍宝,感受福泉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古上海人的智慧,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黏土的特性。

难点:知道陶器加工方式和发展历程。

教学资源

1.器材:酒精灯、火柴、培养皿、黏土球、烧烤钢签、湿抹布、有水的烧杯、护目镜等。

2.课件:自制PPT演示文稿。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黏土的特点,陶器的加工方式及欣赏博物馆中的陶器三个部分。

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观察新石器时代初期较为粗糙的古陶器图片,猜测人类最初制作陶器的原料——泥土,进而通过交流课前用泥土制作土碗的感受,得出泥土制陶的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引出制陶的主要原料——黏土;接着,通过比较校园中采集的土壤和黏土,发现黏土的特性:颗粒小,黏性强;然后,用烧制的方式进一步探究黏土变得坚固且不可逆的特点,同时观看视频,初步了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及生产过程;最后,通过欣赏、了解博物馆中的福泉山陶器,感受家乡福泉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引发课后到青浦博物馆实地考查进一步了解福泉山文化的兴趣。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了解黏土的特性。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比较校园土壤和黏土的区别,知道黏土颗粒小、黏性强的特点;再通过观察加热后的黏土,知道黏土加热后会变色、变硬且这个变化不可逆的特点。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知道陶器的加工方式和发展历程。方法是:首先,通过制作泥碗、思考如何改进材料等活动,初步知道陶器原料选择上的演变过程;通过比较烧制的黏土球和阴干的黏土球,知道陶器的加工由晾干到简单烧制,再到烧窑的演变过程。最后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陶器完整的加工方式和生产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以家乡福泉山古陶器发展史为线索,以陶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陶器的主要原料黏土的特性,并在此过程中,了解陶器的加工、生产及其演变的过程。此外,本课结合青浦小学自然的“爱实验”公众号发布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后到青浦博物馆进一步了解福泉山文物。

篇2:陶器 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陶器,及其纹饰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欣赏与分析,感受陶器之美。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陶器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陶器中的彩陶,感受陶器之美。

教学难点:对彩陶纹饰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上图的三张图片,大家能说一说这上面的三张图片是什么呀(看生活中的陶器,放三张图片,例如绘画写生时候的陶罐,博物馆中的人面鱼纹盆,生活中烧制中药材的陶罐,让同学们熟悉陶器)陶罐,陶盆总称为陶器(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陶器盆和陶罐,是什么呢?对就是陶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器)2.讲授新课:

(一)陶器常识:(讲道陶器,首先老师又一个问题了,陶器使用什么做的呢?泥土和水)今天我们来重点讲授陶器中的彩陶

(二)彩陶(从纹样,构图,色彩,用笔技法讲授)图片展示(1)欣赏《人面鱼纹盆》(让同学们通过从纹饰,色彩观察)

造型:结实敦厚 作画地点:盆内壁

色彩:红、黑色

纹饰:人纹和鱼纹相结合了,产生了一种新的纹样,人面鱼纹。

用笔技法:简洁

绘画内容: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在游动两条小鱼相互追逐,如果盛水的话,是不是像小鱼在水中嬉戏呢?

(2)欣赏《彩陶瓮》(同学们说说看)通过老师上面带领同学们欣赏的人面鱼纹盆的方法,现在同学们欣赏下这个陶器。

造型:圆浑,饱满

作画地点:瓶身上半部分

色彩:红、黑色

纹饰:几何纹样,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犹如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用笔技法:简洁,大胆 总结:不管以什么造型呈现出的陶器,都反映出当时劳动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热情。3.巩固提高:

(1).(对陶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同学们看上图)观赏从彩陶的地点时大家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同桌)

作画地点:大部分内壁和罐子的上部分(提问:为什么只在这些地方有画?)4.小结作业:去网上找些你喜欢的陶器上的纹饰,下节课带过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五、板书设计

篇3:浅谈原始陶器纹饰的功能

古代陶器的纹饰研究一直是古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原始陶器纹饰按照图案划分,约有数十种,有些比较常见,如细绳纹、粗绳纹、席纹、蓖纹等,有些比较罕见,如云雷文、水波纹、表面磨光等;按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拍印、刻划、镂孔、磨光和彩绘五种,其中拍印、刻划产生较早,彩绘图案产生较晚;按纹饰题材分类,可分为编织纹、几何纹、动物纹和符号纹四类。这些纷繁不同的陶器纹饰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多项实用功能,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研究陶器纹饰,不应仅局限于审美功能,更要探讨其最初产生时所具有的实用功能,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了解原始陶器纹饰中包括的全部功能内涵。

1 研究对象—原始陶器

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先民发明陶器[1]。自此以后,陶器一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原始陶器,所指的是陶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各时期、各类型陶器,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2 原始陶器纹饰的实用功能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等都发现早期陶器的遗存,其绝对年代大体在8000 ~ 12000年左右[2]。早期陶器的制法为捏塑、泥片贴筑和泥条盘筑三种方法,陶器的生产手段比较原始,种类单调、纹饰简单,常见的是交错绳纹、细绳纹、席纹和蓖纹,多为生产、晾晒陶坯时产生。此时制陶技术十分原始,先民的精力还集中在如何制作陶器上,并不重视纹饰。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随着制陶技术提高、烧制技术改进和制陶经验的积累,先民认识到陶器表面纹饰的重要性与实用功能,使这一时期陶器表面纹饰的种类、使用面积迅速扩大。

2.1 增加器物表面摩擦力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轮制修整技术普及,多流行泥条盘筑法,陶器烧制方法也不断更新,陶器质量、产量迅速提高。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等都出土大量各类型陶器,其年代约为4000 ~ 7500年。此时大(中)型盛食器、炊器表面普遍饰有大面积纹饰,这些纹饰不再是生产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随着陶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先民们发现素面(无纹饰)陶器烧制成型之后,其表面比较光滑,这种素面陶器表面的摩擦力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落,增加了陶器的损毁的概率 ;而表面饰有纹饰的陶器,增大了器物表面和手掌的接触面积,器物表面摩擦力加大,不易因滑落脱手而损坏。当先民发现纹饰能有效避免陶器损坏时,便在制陶过程中有意加工器壁,做出纹饰。

2.2 加固器壁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时期,虽然制陶技术突飞猛进,但总体上仍显得比较原始。首先,在制造大型器物(瓮、罐、壶)时极易因陶坯形变而导致烧制失败;其次,陶器烧制温度不够致使陶器本身的陶质强度差,使用时器物本身的薄弱处、受力处会率先破裂,造成整个器物损毁。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代陶匠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改进陶窑,提高烧成温度;二是用泥条缠绕器物的颈、腹、肩等受力部位,加固器身。改进陶窑技术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见效,而泥条盘筑、加固器身的效果却立竿见影,应用广泛。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器物烧制时发生形变、使用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可见泥条盘筑而成的附加堆纹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同时,陶匠在泥条上加印绳纹,摹写陶器使用时以草绳绑缚的情形,又增添了审美功能(如图1)。

2.3 增强陶质

考古工作中,常常在遗址、墓葬中出土一些纹饰精美、陶质优良的陶器,江西清江县吴城商代遗址、江宁汤山点将台遗址、皖南与江苏南部土墩墓等都发现此类陶器,其相对年代大体为商周时期,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7世纪。很明显,纹饰越精美的陶器质量也越好。商周时期,(硬)陶(原始)瓷烧制温度上升到1200℃左右[3]。但大部分陶窑的温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常使陶质无法达到理想硬度。为获得高质量陶器,陶匠普遍采取加工器壁的方法来增强陶质—使用陶拍拍打器物外壁。(如图2)这一方法起源较早,在早期陶器上也发现过拍打痕迹,但仅限于陶器修整,到商周时期拍打器壁已发展成一项专门的制陶环节。陶匠在拍打外壁的同时,于器物内壁相应位置垫上模具,经过陶拍的连续拍打,不但给器壁印上纹饰,更主要的是使器壁更加致密,拍打的越细致、次数越多、力度越大,器壁就越紧实。鄂、皖、浙、赣、闽地区,部分印纹硬陶器物的器身还出现不同形式的纹饰组合,这说明先民在拍印时使用不同的陶拍进行拍打加工,对器壁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加工手段。(如图3)这样制成的陶器胎质较致密、硬度高、吸水率低、陶质较好。陶匠拍打加工器壁是出于实用目的,而拍打留下的花纹最初只是一种“副产品”。

2.4 传递信息

迄今,在诸多新石器文化中都发现大量带有刻画符号的陶片,此类划纹多出现在陶器的口沿或底部。相关学者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刻划符号”,另一类是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图形符号”[4]。从广义上来看,这些刻画本质上也是一种陶器纹饰—拥有特殊意义和功能的划纹,它包含制造者、使用者想要表达的一些信息,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如图4)虽然尚不能将其直接定义为文字,但这些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无疑是中国汉字的起源,经过逐渐系统化、标准化,最终成为完善的中华文字系统。而使用刻画方式在陶器表面制作花纹,正是三千年以后,盛行于宋代青瓷中的技法—刻花技术之源,刻画技法的发展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陶瓷史[5]。

3 原始陶器纹饰的审美功能

随着生产力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先民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古陶器纹饰恰好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一个手段。实际上,纹饰的产生首先基于实用需求,而审美功能是在其实用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部分古陶器纹饰的精美程度已远远超出其本身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艺术品。这些纹饰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效果,几乎能与现代陶瓷工艺图案相媲美,但原始陶器的审美功能与今日陶瓷表面纯审美图案的功能不尽相同,具有特殊性。

3.1 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与现代陶瓷器表面的装饰图案一样,古陶器纹饰也满足先民的审美需求。其中彩绘陶器表现的最为突出。彩陶出现在距今7000年左右,是经过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而取得的成果。其制作分为两种—“先画后烧”和“先烧后画”,无论是哪种方法,其表面的纹饰图案都不具有任何实用功能,但彩陶产生后,陶器便不再仅仅是实用品,已变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品。此外、印纹硬陶的重叠与几何之美(如图5)、磨光黑陶的冷峻金属质感等,都从不同方面满足古代先民对审美的精神需求,其中布局合理,生活气息浓郁的纹饰,成为后期陶瓷图案花纹装饰的始祖。

3.2 表达文化认同

古陶器纹饰强烈表现出不同人群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审美观,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史前时期、历史时期,人群也存在这些文化差异,这些差异通过陶器的纹饰反映出来,说明这些纹饰的使用者可能属于一个大部族的共同体,他们创造、认同的共同文化自然就是一个“族”的“族文化”[6]。随着时间流逝和人群迁移,陶器上的纹饰也不断变化、传播。在考古工作中,原始陶器纹饰仍是用来区分古人族属、活动时期、活动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

3.3 区分社会等级

使用陶器来区分社会等级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部分墓葬中甚至发现具有礼器意义的陶器—陶礼器。这类陶器只出现于特定墓葬、特殊区域,不但质量上乘,在表面纹饰上也不同于一般陶器,明显属于“奢侈品”,普通平民无权使用。目前对陶寺遗址的研究表明,施加黑色陶衣的陶器仅出土于废弃宫殿区和中期王陵区的贵族墓中,这种现象表明,带陶衣的磨光黑皮陶可能是仅为权力者阶层所使用[7]。这种陶器纹饰使用等级的萌芽,逐渐发展形成青铜器纹饰的等级使用规定,到商周时期青铜器表面的饕餮纹、云雷纹、夔纹等只能由奴隶主贵族使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纹饰逐渐成为区分社会等级的一个重要手段,间接体现出早期国家阶段权力、财力向少数人、少数阶级手中集中的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陶器纹饰的产生最初是为满足生产需要,具有的实用功能不可忽视 ;随着生产发展、技术改进,纹饰的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偏重于审美功能,最终完全丧失实用性,等同于今天的陶瓷艺术图案。但其各项功能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从当今陶瓷器行业中的彩绘、刻花、剔花等技法 ;几何纹、璇纹、动物纹等图案中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篇4:手工精致陶器

在现实世界,价格相宜、兼集精致漂亮于一身的陶器,大概只有Jonathan Adler了。

Jonathan Adler品牌是由美国人Jonathan Adler创立,他不是什么艺术家出身,只是凭对做陶泥黏土的一股傻劲,以自己最爱的粉彩颜色、流线线条、几何图案来做一些很简单讨好的家品摆设。他后来被专门发掘设计新星的百货公司Barneys New York看中,放他的陶泥家品发售。从此,他变为纽约大红人,除陶泥外,还做家具、布艺、床上用品及室内设计。

Jonathan Adler迷恋五六十年代很流行的摩登设计实用风格,所以他的陶艺品,以最简单鲜明线条结构,演绎动物形态及人像面孔表情。他的陶泥家品,总透现出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和生活风格,有充满禅味的Relief花瓶,有模仿毕加索或Dali名画的立体主义人像面谱,有参考经典建筑物的不规则线条花瓶;还有很70年代的七彩图案餐具及像极可乐瓶的陶艺摆设。

Jonathan Adler分为高级Couture系列及Pot-a-Porter系列,前者是他自己亲手做的陶泥作品,全部限量生产或订做的高难度作品;后者则是由他设计后,再交由秘鲁的工匠人手制作,一样做工优美。

篇5: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陶器欣赏》

1.引导幼儿欣赏千姿百态的陶器造型和陶器体上美丽的图案花纹。

2.培养幼儿欣赏陶器的能力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几只特殊造型的陶器,在教室内布置“陶器展览”;

2.收集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并准备好有关陶器制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参观“陶器展览”

(1)欣赏陶器的造型: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造型别致的陶器,并问其形状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陶器的形状,如:有细长的、有敦实的、有线条光滑的、有带棱角的……

(2)欣赏陶器的图案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陶器上的图案。

陶器上有的有美丽的图案,有的.陶器图案是对称的,显得很古朴,有的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

2.引导幼儿欣赏陶器

播放课件,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欣赏陶器作品的魅力。

教师从造型和花纹图案上逐一分析几只陶瓶,使幼儿对欣赏花纹有一个初步的具体的印象。

3.让幼儿观看陶器制作的过程

教师重点介绍陶器是我国传统的精美的工艺品,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加工成泥坯,吹干后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器有灰、褐、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录像,让幼儿了解陶器制作的全过程。

教师引导小朋友要向艺术家爷爷学习,做时要大胆、有力、并且要细心爱动脑,这样才能做出很美的作品。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篇6:陶器 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千姿百态的陶器造型和陶器体上美丽的图案花纹。

2.培养幼儿欣赏陶器的能力和习惯。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几只特殊造型的陶器,在教室内布置“陶器展览”;

2.收集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并准备好有关陶器制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参观“陶器展览”

(1)欣赏陶器的造型: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造型别致的陶器,并问其形状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陶器的形状,如:有细长的、有敦实的、有线条光滑的、有带棱角的……

(2)欣赏陶器的图案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陶器上的图案。

陶器上有的有美丽的图案,有的陶器图案是对称的,显得很古朴,有的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

2.引导幼儿欣赏陶器

播放课件,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欣赏陶器作品的魅力。

教师从造型和花纹图案上逐一分析几只陶瓶,使幼儿对欣赏花纹有一个初步的具体的印象。

3.让幼儿观看陶器制作的过程

教师重点介绍陶器是我国传统的精美的工艺品,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加工成泥坯,吹干后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器有灰、褐、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录像,让幼儿了解陶器制作的全过程。

教师引导小朋友要向艺术家爷爷学习,做时要大胆、有力、并且要细心爱动脑,这样才能做出很美的作品。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了陶器,我们回家找一找自己家里有没有这些陶器,它的形状图案美吗?小朋友是不是还能在别的东西上找到美丽的形状和花纹吗?

篇7:陶器诗歌

一无所有,在黑夜里期待

等待破土的那天

阳光穿透了泥层

如一只飞鸟落在你残缺不全的手掌上

轻轻叩问千年的寂寞

一遍又一遍

颤抖的纤指轻揉你的脸

抚平你带着伤痕的棱角

细细地揣摩,用心地黏贴

那些被岁月吻伤的躯体

慢慢地愈合你是我等待了千年的回忆

时间一分一秒

跳跃如雀鸟

陶器泄露了苍天的秘密

那是亘古不变的忧伤

从未开始,就已经陷入了回忆

爱情如一条漫不经心的河流

用平缓的语调诉说往昔

陶器苍老得只剩下了记忆

内心的潮汐涌起

没过了心的两岸

篇8:两万年前的陶器

陶器是人类重要的一次发明

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从技术上来讲,人类很早就知道土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用火的丰富经验,这些都是制作陶器的准备条件。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定居”。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当然,陶器的生产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渐巩固下来。有人推测,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涂上黏土,经过火烧之后,黏土部分很坚硬,进而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容器也可以烧制成器,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也有人认为,古人是偶然发现用手捏成的器物经火烧之后变得结实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发现了陶器。

最古老的陶器

仙人洞遗址坐落在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的石灰岩山间盆地里。20世纪60年代,江西省考古部门对遗址进行过大规模发掘。1993年和199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又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199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发掘,先后5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的陶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认为仙人洞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2009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一系列碳-14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的陶器的地层关系。根据碳-14样本测年的结果,最终确定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早到距今2万年。

同一个遗址出土的陶器,为什么会有前后两种不同的年代?其原因是考古学家们判定陶器年代采用的方法不一样。2009年以前,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地层关系确定陶器的相对年代,也就是根据陶器在遗址堆积里的相对位置确定它们的相对早晚关系,然后借鉴“新石器时代”推测陶器绝对年代为距今1万年。2009年以后,考古学家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仙人洞遗址陶器的绝对年代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

人类最早用陶器烹饪食物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发明,陶瓷容器比篮子或皮革袋更能安全地存贮食物,且它们可用来烹煮食物。在仙人洞和其他一些古代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在发现陶器的土壤里也挖掘出了大量蚌类和蜗牛的壳。在仙人洞发现的陶器可能有许多用途,包括煮食蚌类和蜗牛。研究者认为,在冰河时期,人们可能还会用陶器来煮骨头,以获得其中的油脂和骨髓,还会用陶器来酿造含酒精的饮料。研究者指出,烹饪可以增加人类从富含淀粉的食物和肉类中获得的能量,这对于生活在寒冷地区获取食物机会有限的人类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相关链接

日本发现古老的烹饪用陶器

日本和英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日本北海道和福井县遗址出土陶器的焦糊痕迹分析发现,这可能是用于烹饪的古老陶器。

这些陶器属于距今1.18万年~1.5万年前的日本绳文时代草创期。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含有烹饪鱼类时产生的脂质,因此推断这是古老的烹饪陶器。

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介绍说,新发现将有助于揭开日本绳文人的生活状态。绳文时代始于距今约1.2万年前,分为草创期、早期等共6个时期,绳文文化包括磨制石器、陶器、狩猎采集经济以及定居社会等。初期的绳文陶器曾被认为有各种用途,包括仪式和贮藏等,不过此前一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它们用于烹饪。

陶器的发展使人们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

仙人洞遗址2万年前陶器的发现,颠覆了考古学上持续80多年的“新石器革命”学说,同时也颠覆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陶器是在全新世大暖期来临后才出现的传统观点,为研究陶器发明在人类文明和人类行为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这或许是仙人洞遗址陶器入选美国“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的原因。

中国的陶器出现的时间要比动物被驯化的时间早很久,而且与农业没有明显的联系,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陶器的产生?学者们在对西亚、中国和日本等地早期陶器的研究后,逐渐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那就是陶器的起源与人类的定居生活有密切关系。人们不用再到处流动,转而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人类的定居生活才是陶器发明的前提和条件,而陶器的产生又使得生活逐步稳定,定居的生活方式便进一步扩大。陶器的发明和制陶瓷业的兴起,不仅大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使人类的定居生活变得更加稳固。

篇9:六年级作文:博凝 陶器=姐弟

。等所有的游戏都玩完了,我们便来到秘密基地(想知道?第世界末日吧)谈话、或班级趣事。

弟弟还很谦让我,每次有什么吃的都要等到我回来留给我吃。而且他还很胆大,我以前胆小,自从和他疯玩了一个暑假胆子便大了起来。当然我不能受人家的好处不给人家好处(那不成了忘恩负义)因为他三年级,我五年级,所以我会给他辅导作文、功课……嘿嘿!

篇10:第一次做陶器作文

寒假里的一天,我和杨思晗约好一起去做陶器。颇费一番周折,我们才找到了那家位置偏僻的小店。走进那家小店,我们瞬间感受到温馨的气氛,店主阿姨帮我们拿出两块陶土,并协助我们做陶器。阿姨让我们先用双手沾上水,从陶土的底部向上拉,细腻的陶土在我的指尖旋转……因为底部没有定好型所以导致第一个陶器做砸了,而杨思晗的陶器也毁于一旦,她的陶器在最后关头给捏坏了。

我们两个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所以又请阿姨弄了些陶土过来,把双手沾上水,把陶土渐渐向上拉,打开口,逐渐成了形,再把一只手伸进口里磨瓶子的厚度,另一只手扶着边保持不塌陷,后来再将它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做了一个上窄下宽的陶土瓶,用来放置干草,并在陶土瓶干燥之后的底部刻了一个“曦”字;而杨思晗做了一个笔筒,在这块陶土的最顶端,磨成了一个似宇宙飞船中间的部分,然后放干,在瓶子底部刻了一个“晗”字。

最后一个步骤是选颜色,五彩缤纷的颜色令人眼花缭乱,比较之后,我选了一个青与淡蓝的过渡色,诗意而大气,而杨思晗选了一个橘红搭配的颜色,温暖而明亮。我们俩捧着自己的成功作品相视一笑,开心地离开了小店。

篇11:“陶器与仙人洞遗址”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9-20题。

文段一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必然还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有哪些。(3分)

文段二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挖掘,获得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的陶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当时人们认为仙人洞陶器最早产生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2009 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一系列碳-14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过陶器的地层的关系。最终,他们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了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的年代应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的最早年代。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资料。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出中美考古学家判定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年代依据的方法,以及这一判定的价值。(3分)

①方法: ②价值:

参考答案:

19.示例:(1)生产生活中需要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

(2)了解了土壤加水后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用火上具备了足够丰富的经验。

(3)已经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共3分。每点1分)

20.①方法: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篇12:陶器,生活不可器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题记

器是什么?器是所有有形的东西。道是什么?道是无形的,无法言语。器中寓道,道又通过器来表现。

没有比陶更有生活气息、更具象的器了。但生活琐碎,往往承载着比器更多的东西。可谓,陶是器,但生活不可器。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器物。

久前曾看过一个故事,说一名男子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了陪伴和照顾女孩,男子一直未娶,女孩很感激,感激生爱,女孩爱上了他。遗憾的是,男子生重病亡故,女孩心碎不已。一日,女孩整理遗物,发现一个陶罐,上面写着一首诗,是男子的手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句被“文艺青年”广泛转发和赠与的句子,来自一批陶器。

1974年到1978年间,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出土了一批釉下彩陶。这批彩陶上的无名题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经过整理增编入《全唐诗续拾》。除了上述诗句,还有诸如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等描写爱情的五言诗,其文学成就、收藏价值皆极高。

又有一个故事说,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有《红叶题诗》,讲宣宗时有名深宫中的宫女,闲来无事喜欢在红叶上题诗,一时成为佳话。

第三个故事说方文山的《青花瓷》,描写了一个画瓷怀春的少年的形象,它将喜欢的女子化于瓷器之上:江南、烟雨、芭蕉、朱门、炊烟、月色、青花、书画,这些在今人眼中遥远、美丽、飘渺的东西,在少年眼里只有一个“你”。

这些故事说明,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来都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深爱的事物,尤其是爱情这件生活大事,这种深处内心却不能言说的情感常常被付诸于器物之上。

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能读书者比例极少,故“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只能写进传奇里,我有时甚至怀疑那只是赶考失意到娶不上媳妇的穷酸文人的臆想症病例,然而,也因为是文人,所以传下来了。而那些不能读书,不会写字的下层人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礼法森严,对文字控制尤其严格,因而普通人的情感都会寄托于俚歌或信物之上,有人推断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的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月中三十日,无日不相思”便是典型的歌谣,而“我恨君生早”断然难以乡里传颂歌唱,那么陶工创作的可能性便极大。而明珠之类的奢侈品不是一般人能拥有,器皿便成了最好的承载体。

会送礼物的人都知道,要送对方一个能经常用得着且一用便能想起送礼之人的东西。除了随身配饰,日常的、精美的、有特殊意义的器皿便是首选。

陶器能承载诗句,却承载不了诗句生活与情感背后的深沉。

文章的开头诗,因为与当前社会上许多爱情故事暗合而产生共振,在网络上被许多文学爱好者和韵添补,如“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等。对于这些添补,我一直认为有续貂之嫌,皆因太过直白粗鄙。

《青花瓷》里的小画工和铜官窑里的陶工,皆身无长物,于是一个带着相思,一个带着无奈,把自己的情感都融进了要烧制的器皿里,把散乱无形的泥巴用心制作成型,用心刻画,经过烈火的洗礼,最终涅槃得坚硬不朽,一如自己对对方的感情。

唐诗中还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句子,显然没有“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来的豁达,然而豁达之外的苦楚与酸痛,也远胜一个富二代送宝马想要又不能要时的假坚贞——不过相较今人的攀富傍贵那又显得极为高大上了,古人起码还是有廉耻之心的。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只要能做到真诚和深刻就能打动人,真诚者不少,大都被冠之以傻,深刻者也不少,大都被冠之以滑,而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表面是“发乎心,止乎礼”,背后的绝望与无奈估计虽隔千年仍让今人动容——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续貂之人,只是真诚和深刻得都还不够。

生活的哲学固然深沉,却也要学会“器”的生存之道。

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瓷器和玉器在行里一般是价格最贵的,一是因为其质感温润美好,二是因为这些东西易碎,而史上战乱太多,故能完美保存到现在的数量也少,这和爱情的珍贵之处惊人相似,只是器皿可以保存千年,而最完美的爱情也就几十年。

老子曰: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道是无形的,需要通过器来体现,故孔子说君子不器。

生活应该是形而上的东西,如此看来,唐诗里的明珠也好,现实里的宝马也好,鲁迅笔下的汽车、玫瑰、响尾蛇、蒙汗药也好,还是小陶工笔下的彩陶和青花也好,甚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吵闹磕碰当统统属于“器”!

生活中如何活得快乐、过得自在,无非在一个“道”字。

凡是器物,必是空的。陶器本身也是空的,即使盛水盛饭,最终都归于一个空字。这就是器的哲学,人要懂得适当放空、不拘泥不收紧,留下一个陶壁的空间,即使再深沉的感情、再琐碎的生活,也就有自己的解决之道了。

于是佛祖说,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篇13:陶器 美术教案

在我国乃至是世界范围内,陶制文物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人类的之所以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类善于发现和使用工具。陶制器皿就是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工具,古陶器的发展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历史长河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我国的陶器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我们中华民族鲜明个性的历史文化遗产。陶制器皿一直伴随着中华大地上的子子孙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文明社会。陶制器皿的产生是一个国家从旧石器时期向新时期过度的标志性事物。陶制器皿已经存在地球上将近一万年的历史,对人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过去生产出的某些经典陶器已经成为一些重要时代的文化标志。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实用功能,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渗透在我们的精神生活,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具有不可代替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我国陶制文物的概况

陶制文物加工的主要成分是有硅酸盐组成,其用途分别包括:

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建筑用品、艺术品等等。陶制文物的种类主要包括四个大的类别,分别是素陶、彩陶、彩绘陶、釉陶。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种类的陶制文物。素陶,是指在烧制陶制物品时没有加入任何元素和颜色的陶,它是一种纯土陶,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远远不足,所以只能制作出这种陶器。彩陶指的是在陶胚入窖烧制之前在上面涂抹上各种颜色,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制,彩绘就会牢牢的固定在陶器上,这种方法烧制的陶器主要用于饮食器皿、贮藏器皿。彩绘陶器是在陶器烧制完成后再在陶器上彩绘各种图案,这样的陶器色彩容易脱落,色彩的保存时间较短。我们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最后一种,也是最精美的一种陶器--釉陶,它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我国自制的釉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体系:铅钡釉体系、铅釉体系、钙釉体系。这三种体系的釉陶根据烧制的温度来区分。

根据统计调查,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出土和现存的陶制文物多达148万件,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近一万件之多。而且每年都有新出土的陶器文物。我国陶器历史历经八千年之久,收藏体系规模宏大,品种丰富、质量也是一流,在世界文化博览节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陶器文物损毁的现状调查概述

至我国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一个名为《陶瓷文物服饰损失调查》的项目,调查的最终结果表明了我国古陶器中存在盐析、表面酥粉、釉色蜕变、表面片状脱落、磨损等等问题和病害。其中出现彩绘层粉化、起翘、龟裂、脱落等问题的陶器占总数的30%,其中这30%中有10%的陶瓷存在重度损害的现象。从此我们不难看出,古陶器的损坏状况不容乐观,可以说是相当严重。虽然陶器自身的结构和硬度较高,耐风化。但是,由于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影响、破坏,由于这些原因陶器极其容易损毁。

三、陶制文物科技保护国内外的研究概述

关于陶制文物的科技文物保护问题,大致可以分为陶制文物的病害种类、病害机理、预防病害发生和治理病害的技术方法这四种类型。最后就是修复损坏的陶制文物的技术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个科研机构对文物的科技保护的逐渐重视,陶制文物科技保护科学研究从制陶工艺、彩绘材质的研究、保护材料的研究和修复破损陶制文物的案列介绍慢慢地开展并推广起来。

在研究制陶和制陶文物科技保护研究方面,我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文杰运用考察实物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揭示了我国大地湾一期制陶工艺。李新燕通过对我国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彩陶进行修复和复原工作。从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陶制文物科技保护研究领域内对各种病害种类还有病害形成的原因已经展开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文物保护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还是得不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的时候我国国家文物局就已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组织,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规范化预研究”为主要科研目标,通过梳理现有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资料,研究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现状。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征求哦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后初步完成了《陶制彩绘文物病害分类及图示》,我国第一本关于文物病害研究的教科书初步完成问世,从此初步规范了陶制彩绘文物病害类别和病害程度的评估,为保护和修复文物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陶制文物保护研究领域已经小有成就,表现在对文物的病害分析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还有就是对陶器的成分分析、年代测定、制作工艺和形态的分析,并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和分析已经获取的信息来获取古代祖先们的制陶技术,对我们研究和了解我国制陶发展史有着不小的帮助。本文笔者运用文献法分析论述了我国陶制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我国陶制文物的概况、陶器文物损毁的现状调查概述和、陶制文物科技保护国内外的研究概述这三点。随着我国文物保护科技的发展壮大,我国对文物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笔者相信我国陶制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的前景一片光明,并且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有更突出更震惊世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容波,周铁。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现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02)。

[2]容波,周铁。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新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11)。

[3]李家治。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及对中华文明的贡献[J].陶瓷学报。,(02)。

篇14:陶器 美术教案

1,博物馆里中国与希腊和埃及的古代陶器

古埃及古希腊的陶器制作非常精良,令人叹为观止,许多造型精美的古希腊陶杯陶瓶,往往就是今天国际赛事里优胜奖杯的造型渊源。

笔者对其它民族的古文化陶器,满怀敬意。然而,古埃及古希腊形形色色的陶器,都只是瓶罐、盆盘、杯盏一类的单纯容器;此外还见到古埃及一只大型的方陶柜;它们都被赋于盛装东西的职能。笔者先后三次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先后在古希腊陶器展区里逶迤地绕着每一个展柜转了三个来回,没有发现类似中国的可以煮饭的炊器,全部都是装盛性器皿。同样,古埃及的陶器也都是装盛东西的容器,没有煮饭的炊器。

中国的古陶器,除了装盛东西的容器之外,还有一类十分特出的炊器——用来烧水煮食物的陶釜、陶缽、陶鬲(li)、陶鼎,甚至还有陶甑(zeng)、陶甗(yan)、陶灶。

器被赞誉为“土与火的文明结晶”。人类很早就使用了泥土资源、土地资源,也很早就学会了用火,然而那些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直接利用。而陶器,则是人类在自己进化历程的早期,用土与火创造出来的人工制品,那是劳动的创造和结晶,是灵感的演进和结晶,是智慧的积累和结晶,是泥土经受火的历炼的文明结晶。

人类最初的陶器制品,以用来装盛东西的容器为最多最普遍。这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里都可以看到。可能,在陶器出现之先,就已经有草编的、树条藤条编的、竹篾编的形形色色的容器,至今汉字里留下了许多草字头、竹子头、木字旁或木字底的容器字。如后文要提到的一种青铜礼器“簋”,这种器物的名字就带竹子头,虽然作为礼器的簋是用青铜铸造出来。陶器时代之前也会有泥土制成的容器。容器,为原始的人类收集和存放生活资料,带来了方便。但是,用植物茎枝叶编织出来的容器,泥土容器,都不能盛水。

水陶器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古代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因而盛水器被古人格外看重。因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把能装水的陶杯陶瓶作为对竞赛优胜者的奖励。古代中国的陶器里也有一类专门的汲水器和盛水器。特别由盛水器发展出了一种尖底瓶罐状的“攲器”——这种尖底器不可直立放在地上,而要用绳索穿过吊耳挂起来。当水仅装大半瓶时,这只攲器的整体重心在两只吊耳之下,能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装水;当水灌满时,重心移到了吊耳之上,引发瓶罐倾倒,罐里的水全部流出来 ——这是中国人“谦受益,满遭损”这句哲理格言的物化形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能见到这种“攲器”;而且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故里,至今还展示有前人流传下来的青铜质攲器。

在没有盛水容器,而又已经进入了熟食阶段的先民,显然只能把食物放在火旁 / 架在火上烘烤熟;或者把植物的茎块、鸟蛋之类放进火塘的热灰里焐烤,汉语里叫做“煨”、“焐”;或者把鱼肉等食物用稀泥糊起来放入火里炙烤。糊稀泥而烤熟食物的方式,汉语里叫“炮”,《汉语大字典》里解释:“把带毛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没有能盛水的容器那种历史年代,先民们吃熟食的加工方式里还没有后世的“煮”,更没有“蒸”。

陶器终于被先民们发明创造出来了!

陶器,是一种能装盛东西的容器。与其它自然物料做成的容器相比较,陶器能装水而特别有用。陶器还耐火,也不会象植物枝条容器那样容易腐坏。陶器的制造,在泥土处于湿软的状况下,能较容易地塑做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的大小;加工软泥成形,比加工石头、木头成为一种器具,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从遍地的泥土选择一些出来做陶器,也比从自然界里选择石头和木头容易。由于陶器具有这些显著的优点,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先民的欢迎和重视,成为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始终伴随着人类,直到今天。虽然陶器有另一面容易脆裂损坏的性能缺陷。

祖先们把泥制的土坯件烧成陶器,还经历了烧火技术的漫长摸索。终于发现,把燃料的燃烧与陶器的加热,安排在不同的空间,而不是让陶坯直接塌在柴火之上,能烧出好的陶器。因为燃烧室里的木柴能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猛烈而充分的燃烧,产生温度尽可能高的火焰气流。通过火道,把火焰导进放置陶坯的窑室里,陶器的受热(比直接塌在柴火上烧)均匀。陶器烧制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就是产生了火室与窑室分开的陶窑,把烧陶工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窑技术,一直延续并发展到今天。

没有火的洗礼,陶器坯只是一件泥胎,不敢遇水,而且泥坯器比陶器更容易脆裂。是火让泥土接受了考验,获得了新生,并对泥土赋予了崭新的优良性能。泥土在火烧的高温情况下陶化,这确确实实是一种 泥土里成分物质的浴火结晶 的过程,所以“结晶”这个汉语词汇对于陶器来说,的的确确是泥土文明与火文明的结晶。

2,炊煮陶器成就了中国先民吃饭的方式——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

陶器的出现,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这给先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寒冷的季节里先民也尝试着加热水。从摩尔根论述古代社会的经典著作里,可以读到早期人类把石块烧热之后放进水里,这样来把水“烧”热,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煮熟鸟蛋。或许中国的先民们也采用过这种“石烹”。石烹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有盛水的人工容器,一个天然的浅水坑,也可以石烹,因而也可以人工掘坑来石烹;而能盛水的陶器,方便和扩大了石烹的应用。

中国的先民还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后来,不同地域的中华先民分别发展出了陶鼎、陶鬲、陶斝这样一些带支承腿的炊器,使得烧水比以前的“石烹”方便容易了。也由于中华先民有了方便烧水的陶器,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西方的先民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还自然地喝生水;甚至大冬天在凉水里还加冰块来喝,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些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笔者以为,这种饮水习俗差异最“原始”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能烧开水来喝的陶质炊器。

能烧水了,也就能煮粟谷、稻谷粮食成饭了,能熬粥了,还能煮肉煮菜成羹成汤了,中国先民开始能吃上带汤的食物。《通鉴?前篇外纪》就有“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的传说记载。用陶器来煮饭,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和应用的一大特色。

在此之前烘烤而食的更早的熟食阶段,是用手直接抓拿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这在全人类的初期,都是一样。可是,后来中国先民在吃汤食稀饭、肉羹菜汤的时候,也会继续用手指直接去抓、去舀吗?特别是寒冬腊月的季节,不能趁热而食,非要等凉下来能用手指去拈、去撮了,才好喂进嘴里去,那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祖先们使用了辅助进食的工具,用两只细长的棍子把带汤的食物或者热的饭菜喂进嘴里——这种能借助工具间接把热的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成就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模式。这是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在物质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下之器。

西方的先民没有用陶器烧水(或者说,没有烧水的陶器),他们的食物烹调始终是以烤制为主要方式,(直到现代仍然是)烤肉烤鱼烤火鸡烤面包……。习惯于喝凉水的生活习俗,也使得他们习惯在烤熟的食物凉下来不烫手了,再用手去拿取并送进嘴里吃。后来,在一些庄重、讲究的场所,不再用手直接抓拿食物,而是用上了刀叉,这是西方饮食文化里使用餐具的礼仪。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后来也加进了礼制文化的因素,是在精神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上之道,笔者将在后文里叙述。

这种由原始陶器的差异导致中西民族之间最基本的习俗文化发展出巨大差异的现象,笔者感到,就像画出的一个角度几何图形一样,从同一个原点(陶器)出发,然而顺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有 / 无 炊器)所画出的角射线,两条直线渐行渐远了……

3,中国古陶器里的炊器饭器及表示它们的汉字

在研究中国文物的著作和古文字的工具书里,能见到不少关于陶器的字,其中有好些是关于炊器的字;此外还有一些最初以陶炊器来做饭而形成的饭食名字、还有好些中华饮食礼仪的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的文明,提供了关键钥匙。笔者多年来,努力从工程技术去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在本文里,也刻意从制陶的工艺技术去分析上古时代的陶器,分析中国陶制炊器的成因,分析由中国陶器的形制而导致的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一显著的民族文化标志。

表示陶器的字,在《说文解字》里集合成为好几个部。《说文》所收的那些字,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时代里,陶器在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作用。

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其部首字的字意首先是一种陶器,该缶部共有21个字加上后世补进的一个共22个表“瓦器”的字,其中表示具体器皿的字有十五个(金岷氏注,未计入器物字 “缿”,因为许公注释为“受钱器也”显然不是初期的原始陶器),如:罐、缸、缾、罃(保存火种的长颈缾)、罌、罋,等等;也有借用瓦器的状态来表示具体概念的字,如“缺,器破也”。“罄,器中空也”。“匋”字是缶部字里一个很关键的字,解释“匋(陶)”是“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还有一个【(士÷冖÷缶)+殳】字,表示“未烧瓦器也”。在后世的字书里,值得一提的“窑”字(《正字通?穴部》),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会意字,表示了烧制陶器的窑。

瓦部:“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这个解释说明“缶”部与“瓦”部的字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好些字形里带着“瓦”这个符号的字,就是陶器的器具名字,如:甑、瓶(缾)、甗(甑也)、瓮(罌也)。瓦部的属字共25个其中表示器皿的字有13个。此外,“瓬”字释作“周家搏埴之工也”。在《周礼?冬官》有“匋人”和“旊人”制陶两项,都是周代负责制陶的工官。“甄”字在《说文》里释为“匋也”,在《说文》里把陶器都释作“瓦器”,只在这个字出现了用“匋”来解释。从《汉语大字典》里查得,这个“甄”字与制陶的技术有关,表示了后世出现的制陶轮盘(陶车 / 陶钧 / 陶膞),或者是对制陶工艺的称呼。

带“缶”的字、带“瓦”的字都表示了陶器。笔者以为,这种汉字现象反映了中华古代文化创始的多源性——可能某些地域用“瓦”来表示陶器,而另一些地域则用“缶”来表示陶器,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里,兼收并蓄了。

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意。”在这一部字里,好几个字的解释都采用了“饭器”的说法:皿,饭食之用器也;盂,饭器也;盧,饭器也。《说文》里表示器具的皿部字有25个。当然,泛称的器皿不一定都是陶质的,但是,在普通中国人餐桌上的“饭器”,则以陶器瓷器为多。

中国先民最早出现的原始陶釜和陶缽,是极为单调的器型,炊煮之时要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后来出现了自身带腿的炊煮具,就是鼎和鬲。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后来还附加上了鼎耳,甚至还有鼎盖。《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火)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标点断句按《汉语大字典》”)在《说文》里,汉代人心目里“鼎”字的涵义首先是想到了礼器与权力象征。而且认为,鼎之所以为“宝器”,在于能“和五味”,这犹如管理国家,协调社会;所以古人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比喻。实质上,“和五味”正是鼎之为炊器的职能;在烹煮食物时,就是在鼎下燃薪以炊。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里,鼎就是三足支锅的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陶质煮饭炊器的形体也都很小不能做得太大,炊煮一次只能供很少的人吃饭。《说文?鼎部》共有4字,“鼐”字表示一种绝大的鼎,显然是后来的青铜时代才有的器物字。“鼒”表示一种收口的鼎;“鼏”表示扛鼎用的横木。

原始陶炊器里,自身带腿的还有鬲和斝。鬲的腿部,是一个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一个炊器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则归结为统一的器身。这种大口袋型的器足,如果用来烧水,向火的受热面积比同样容量的鼎、釜为大,烧热得快;但是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粮食液汁的对流状况不好,容易把饭粥烧糊。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中华上古文明的发祥地也分布广阔,这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多种类型(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他们烧饭或鼎或釜,或缽或鬲,显露出了中华文化的多源性和多元性。但是他们都从新石器时代就用陶器来炊烧带有汤水的食物,于是虽然煮饭用的器具或许不相同,却都同样使用筷子吃饭———食具“饭敧(ji)”(《说文解字》对“箸”字的解释)的同一性,超越了不同地域炊煮器的差异性!

中华先民除了稀食汤食之外,干重活或出外远行时还需要吃干饭,于是出现了陶甑—— 一种平底带好些小孔的容器,把粮食粒放在甑里,再把甑套在釜或鼎或鬲的口上方,利用釜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饭食。甚至还出现了下部是鼎上部配套为甑的专门蒸饭用炊器,汉字里把这种组合炊器表示作“甗”,《说文》释:甑也,一曰穿也。

当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来制造陶器泥坯的时候,鼎(身)、缽、釜、甑等旋转对称形状的陶器,在轮盘上得到大量制造;而由三个大口袋足粘连起来的鬲,则不适合轮制,于是在制陶技术向着轮制器具方向发展的进程里,鬲这种陶器被淘汰掉了。但是,“鬲”这个字符,却因为有炊煮的字义,被古人选中在古汉字系统里生成了一个系列表示炊煮器的字。相对应的,釜(十画)、缽(十一画)两个字本身就是合体字,鼎虽是单体字而笔画甚多(古人认为十三画,现代人作十二画),于是用字符“鬲(”十画)来造字表示炊器,似乎是古人造字过程里的优选。《说文?鬲部》:“鬲,鼎属。实五觳(bu),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鬲+瓦】鬲或从瓦;【厤÷瓦】(变通表示上厤 下瓦组成的字,下法同)汉令鬲从瓦厤声” 鬲部表示炊具的字有九个,如:“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若嬀,从鬲规声”。此外还有以炊器为基础,表示“炊气上出也”的“融”动词字;表示“煮”的动词字【羊÷鬲】。《睡虎地秦简?日书》里还有一个【者÷鬲】的字,是“煮”的异体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里,也有学者把空腹脚的鬲,称作“斝”[3]。

《说文》里还有一部【弓+鬲+弓】的字,共13字。这13个字或表示食物的名字,或表示食物的气、味,或表示熬煮食物的动词字,或表示水沸腾时的吹声,等等,如粥、鬻。因为这个部的字形繁复怪异,好些字没有被CJK计算机通用汉字集字库收录;而且如果用部件组字的变通办法来表示,其结构算法的表示式也繁复。笔者认为这个部里的字,正是中国上古先民用陶质炊器来煮饭,常吃稀食汤食的古文字证据。如,有一个字【(弓+羔+弓)÷鬲】说文释为“五味盉羹也,从【(弓+弓)÷鬲】从羔,诗曰„亦有和【(弓+羔+弓)÷鬲】;‟(古行切)……小篆从羔从美。”这就是今天的羹字。《说文》里另一个字:【(弓+翟+弓)÷鬲】,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从【(弓+弓)÷鬲】翟声。

记留在古代字典里的字,充分反映了古代陶器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了表现古代中国先民采用陶器来炊煮饭食,这种生活行为方式的活化石。

中国原始陶器里有大量的炊器;中国的文字里有大量表示陶器和陶器炊事的字汇;这就是汉字文化之一斑。

4,礼制——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

陈列在博物馆里粗陋古朴的原始时代陶器,与后来青铜器时代也仍然大量制造和使用的陶器,都不如青铜器那样能引起广大参观者的青睐。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比青铜文明更早的早期文明基础,是制陶文明推动了人类走向更高级的青铜文明。

现在陈列于博物馆里的众多中国青铜器里,礼器占据着第一位的显要位置。

由煮饭的陶鼎发展出来的青铜鼎,除了继续为王公贵族煮饭煮肉煮羹,作为炊器之外,还发展成为可以煮整只祭献牺牲的大鼎,发展成为了祭祀用的礼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夏商周时代奴隶制国家最重要的国务,就是祭祀与战争这两项。祭祀用的鼎,还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了“国之重器”。相传大禹集九州之金,铸为九鼎代表管辖的天下九州,表示了中央宗主对天下的管辖。汉语里出现了“鼎定(天下)、”“问鼎(中原)、”“迁鼎”这样一类成语词汇。

陶质的鼎和簋本来是煮食的炊器和盛食的食器,在青铜器体系里,发展出了表示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礼器和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普通庶人则不得用青铜鼎簋。青铜礼器的使用(形而下,属于物质层面)和对青铜礼器使用法的规定(形而上,属于精神层面),成为了礼制的重要内容。鼎(和后面还要说到的钟)不但是重要的祭祀礼器,表示身份的食器,还是天子赏赐下属的特殊奖品,得到褒奖的臣下往往把这种赏赐铭刻在钟鼎上,传之后世,记留下“子子孙孙永宝用”一类“热门“”时髦”铭文措辞。鼎簋陈列于庙堂之上,鼎簋坐落在王公贵族的筵宴之间,礼制文明使得寻常的炊器食器也沾带上了礼的气息。饮食的礼制,又更进一步强化了对礼制炊器食器的规定;相应地在饮食礼制里,自然也强化了 用箸进食 的规矩。这应是中国人始终保持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因素。在强调礼制的社会意识里,只会加强对用筷子吃饭的礼仪的建设,而且会阻止倒退回放弃筷子,用手直接抓拿吃饭的非礼状态。在历史的长河里,礼制意识使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定则、成为了一种跨越华夏诸民族的地域习惯和风俗的共性,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显著民族标志。而且,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形而上,都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在汉字文化圈里,多半都是用筷子来吃饭。

5,中国陶质炊器向青铜礼器的演进

在历史博物馆里见到古陶器和青铜器,见到它们之间相似的造型,见到古朴粗陋的陶器以及精致优美的青铜器,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是陶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发展成为了青铜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

进一步有意识地从工程技术来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的话,还会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制陶技术是青铜技术的基础和摇篮。

熔炼青铜,需要用坩埚来装盛铜矿石原料、接受加热并装盛熔化的铜水,还需要把炼好的铜水送到浇铸地点去铸造成青铜器具。炼铜的坩埚、装铜水的“铜水包”,其实都是陶器—— 一种耐火的特殊陶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陶时就已经懂得了,制造普通的容器,可以用纯净的泥土(陶土);制造用于加热做饭的釜缽鼎鬲,则要往陶土里掺加砂子,以增强陶器的耐火性,这就是考古学里称为的“夹砂陶”的出现。“夹砂陶”成为后世的炼铜坩锅、铜水包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且在今天的耐火材料工业技术里还能见到它们的工艺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如果没有先期出现的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熔炼装备技术。

要制得青铜器具制品,必须要事先制作模型(未来青铜器的形状)和范具(承受铜水,使凝固后成为器物),这就是汉语里“模范”一词的来源。各种模型的制作,就是一种把泥土塑造成形的制陶技术和艺术。范具,可以是泥范、陶范、砂范,而以陶范为主流;陶范则是先要把泥范烧制成为陶质,因为陶范能更可靠地能承受铜水的高温、铜水浇铸时的冲刷力、铜水静置冷却时对范腔的挤胀力(铜的比重,是水的九倍)。一件青铜重器的出世,在其前面必须要经过一套完整的制陶工艺流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器造型技术。熔炼青铜,是先民驯火技术、加热技术的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在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在用陶釜陶缽做饭的时候就知道了,泥坯或者锅不能直接塌在燃料上,于是进一步出现了带腿的鼎和鬲,再进一步出现了灶——这是以锅釜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而在西方则出现了以烘烤面包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面包炉。陶器也从最初露天的堆烧方式,进步到发明了陶窑烧制,陶窑把火的技术分解成为燃烧技术(如何烧得烈,产生高温)和加热技术(如何利用高温,加热均匀,烧透,恰到火候)两大基本部分。此外,筑窑技术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经验积累,也是后来冶炼炉砌筑技术里,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陶窑技术成为了后世炼炉技术的先驱;现代的工业加热技术里,往往是把窑炉并列并述。是制陶技术为青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驯火技术基础。

陶器文明,是泥土文明和驯火文明的结晶。

陶器文明,是走向青铜文明的先驱。

中华的陶器文明,还进一步自主发展出了瓷器文明,以优良精美的瓷器享誉全世界——CHINA。

6,从古陶器看古埃及古希腊的熟食加工及就餐方式——用刀叉吃饭的形而下与形而上

笔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见到的古埃及陶器,都是一般的容器,没有见到炊煮陶器。古代埃及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与大麦,这一类粮食适于磨粉制作面饼面包,其炊做的方式是烤。所以古埃及人的陶器里,没有中国陶器那种煮汤食的炊器。干烤的面饼面包,直接用手拿着吃。笔者拍摄了表现古埃及面包坊的一组陶俑。

而中国石器时代的农业,粮食作物是粟、黍、稻,这些粮食适于整粒蒸煮的方式做饭,于是中国的原始陶器里出现了煮器、蒸器,形成了中国人吃汤食的习惯。后来,中国的北方也种植了小麦、大麦、玉米,也采用了磨成面粉后再做饭的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炊器的影响,由于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人的面食以馒头、面条为常见形式——这仍然是汤食和蒸食的传统饮食形式。中国人除用玉米粉蒸“窝窝头”外,还普遍地用玉米粉(糁)熬粥喝。

同样的麦面粉,西方人烤成了面包;中国人蒸出馒头、包子、做成了面条下锅煮。欧美文化是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是以肉类与乳类为主食而以粮食为辅的饮食方式。肉类,自古以来就习惯了烤制,烤整羊、烤整火鸡、烤整鹅、烤大块的牛排。后来发展出了煎的烹饪方式,但是很少象中国那样用煮的方式。至今,西方人的(家庭)煎锅,都是容积很小的平底锅。肉食煎烤好后再切成块,装到盘里送到餐桌上,所以在西方人的餐具里,适于干食的盘类容器多,而适于汤食的碗类容器少,没有中国人吃面条、泡馍那种大碗(有汤盆上桌,舀到分食的小碗里)。

上一篇:桦树街二期棚改区居民联名信下一篇:“学雷锋,好榜样”雷锋日活动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