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筛查检测管理制度

2024-04-30

三病筛查检测管理制度(通用3篇)

篇1:三病筛查检测管理制度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预案

针对近期国内多地陆续出现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加大,对我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为全面做好我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紧急状态下最短时间内完成本乡居民的核酸应急检测,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全面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策略,在全乡辖区内发生1例及以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报请县指挥部同意,按照“疫情地区5-7天内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在精准区域封控的基础上,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有序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二、组织领导

为实现科学有序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有序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提升全乡应对疫情突发处置能力,成立乡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指导并协调各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工作,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

(一)各组成员及组别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组长:、成员:、、联络员:

职责:协调安排各工作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将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指挥长的指示和指令传达到所在的村和其他各工作组、乡直办等相关单位;调度、收集、汇总疫情处置信息。

2、宣传舆情组

组长:

成员:

联络员:

职责: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报道;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安排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情况的对外信息发布;做好舆情防控及应对工作,主动引导舆论。利用好各村、社区广播宣传疫情防控指令,疏导群众保持秩序,配合各项措施完成。

3、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组

组长:各驻村领导

成员:各驻村干部、支部书记

联络员:各村专干

职责:负责疑似病例本人、家属的现场稳控,配合县防疫医务工作人员进行人员转运、现场封锁消杀等工作;负责采样检测对象查找、追踪并督促其完成核酸检测等工作。

4、安保稳控组

组长:

成员:

联络员:

职责: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的安保、信访维稳和秩序维护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5、交通管制组

组长:

成员:

联络员:

职责: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现场交通管制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6、物资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联络员:

职责: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的防护服、帐篷、水电设备、供暖设备等物资的采购、配备落实。

(二)明确各类人员职责

1、综合协调组组长职责:负责全乡疫情防控的全面统筹调度,加强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沟通协调。

2、综合协调组成员职责:及时调度全乡疫情防控情况,分析、研究防控工作形势,提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建议;向组长汇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负责领导小组工作的具体调度落实。

3、各驻村领导:指导驻村开展疫情期间指令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宣传、人员排查稳控及核酸检测工作。

4、各驻村干部:协助驻村领导、所驻村开展疫情期间指令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宣传、人员排查稳控及核算检测工作,同时负责蹲点村防疫各项数据整理的核实,与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进行对接。

5、村支部书记、主任职责:负责本村辖区内村民政策宣传、人员排查、登记,在疫情发生后,维护好本村正常生活秩序,统筹调度疫情处置的各项工作。

6、村党小组长(网格员)职责:负责本组(网格)村民的各项信息摸排、上报,在疫情发生后,维护好本组(人员)正常秩序,疏导村民配合各项防疫措施。

三、应急筛查响应

(一)响应条件

1、发生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对确诊和疑似病人活动区域进行精准识别,根据乡党委政府指令,适时开展局部地区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2、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反弹,疫情可能波及全乡各村(居),根据乡党委政府指令,适时开展全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二)确定检测对象

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以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的事发地为核心,划分高、中、低风险区域,以村、学校等为单位,迅速统计确定检测对象,确保辖区常住人口不漏一人,流动人口摸排到位,填写检测对象信息表,统计核酸检测人数,逐级汇总上报。由乡党委政府根据汇总后的检测需求,确定辖区采样点布局和采样检测顺序,统筹调度采样检测力量。

(三)采样点选择和设置

1、采样点选择。按照属地原则,以社区(村)为单位设置采样点,每个社区(村)不能少于一个采样点,人群密集地区可设置多个采样点。采样点选择以室内空旷、手机信号强、通风良好、面积较大为参考标准,本预案暂定各村小学为采样点(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确定其它场地)。

2、采样点设置。采样点应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采样点应当设置急救设备,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秩序围栏以及遮阳、挡风设备等,各区域制作明显标识。

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感染防控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以及遮阳、遮雨、取暖等设施。

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等。

采集区:配备帐篷、桌椅、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等,并应为采检人员提供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边远村落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每个采样点设置一个样品收集点。

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现场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每个采样点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点,及时收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废物,配备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收集袋,与医疗废物一同处置。

四、具体实施办法

1、信息发布。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后,乡党委政府应尽快通过应急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发布核酸检测公告。

2、组织动员。各村(居)要立即执行本工作预案,人员、车辆、物资、设备迅速到位,1个小时内开展现场工作。组织村(居)防控力量村、学校等张贴通告,入户或电话通知本村的采样时间、地点、批次安排、注意事项等,尤其要注意流动人口、走亲访友等人员检测安排,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3、现场采样

(1)各采样点布置好采样现场,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进入岗位。

(2)村(居)工作人员要根据摸底名单,通知被采样人员戴好口罩、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前往采样点采样,如果上户发现摸底没有掌握的人员,立即将信息登录名单中,并将信息电话报告登记人员。

(3)秩序维护人员组织区域内的被采样者戴好口罩、保持安静、相隔1米有效距离,防止人员扎堆,秩序维护人员最好配备扬声器。

(4)现场测温人员对进入采样点的每一个受检者进行体温测量。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症状者,由引导人员引导到到临时隔离区,由登记人员登记信息并编号,采样人员对其进行单人单管采样,采样点的联络员拨打120,将病例转运到定点医院就诊。其它人员按正常程序采样。

(5)组织发动人员负责指导居民进行个人信息填写工作,并在登记前将人员分为10人一组,实行“按组放行”。指定1名联络人,负责采样点的联络、协调事宜。

(6)登记人员根据身份证或户口本确认被采样者身份,如果没有身份证或户口本,可以由村(居)工作人员确认身份,登记样品送检表并询问健康状况,信息务必齐全准确。10人混采1个样品,将10人的信息登记在1张表上,每张表对应1个样品,表上的样品编号是样品的唯一号码,号码的前3位是采样点序号,号码的后4位是该采样点样品的流水号。登记员要和被采样者保持1.5米的距离。根据应采人数,设两个登记组,提高工作效率。

(7)引导人员核对好信息,持样品送检表分10人1组,有序引导被采样者进入采样区。

(8)消毒员(由组织发动人员兼任)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做好采样点随时消毒和采样毕的终末消毒工作。

4、特殊情况处理。婴幼儿、重病者无法采集咽拭子的,可采集鼻咽部样本;对行动不便人员,由流动采样队上户采样。

5、医疗废弃物处理。各采样点产生的所有医疗废弃物,使用专用包装袋密封包装后再加一个清洁外包装袋,包装袋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由村(居)明确一名医疗废物转运员,每天下午负责将本采样点消毒后的医疗废物转运至乡卫生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6、样本送检。样本转运组专人负责样品收集、核对、包装和转运。转运人员对采集管标签与采样点样品核对、交接、确认,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后,将样本转运至事先确定的检测点检测。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放入专用标本转运箱进行转运,所有采样点样本每4小时转运一次。

五、查漏补缺

为尽可能做到全覆盖,采样后期,根据需要增减采样点,同时成立流动小分队(每组4人,包括采样员1人、登记员1人、联络员1人、司机1人),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员进行入户采样。

六、响应终止

乡党委政府下达的筛查任务全部完成,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收治入院,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高、中风险区域和重点场所内外环境消杀工作全部完成,乡党委政府宣布本预案终止响应。

篇2:三病筛查检测管理制度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HPV检测,分流检测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只有进行有效的筛查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宫颈癌筛查方案多样,但均有不同的局限性。细胞学检测是传统而经典的检测方法,特异性高,但其敏感性相对较低,对阅片者水平要求高,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普及受到限制。2012年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以及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推出的联合指南推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筛查方案,敏感性得到提高,但仍涉及细胞学相关问题,且费用较高。而随着对HPV病毒和其致病机制更进一步的研究,HPV分型检测逐步应用,其高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在筛查中具有一定意义,但特异性较低。国内外研究者不断探索新式检测方法对HPV阳性者进行分流检测,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效力。

1 细胞学检测分流

多项研究证实,细胞学检测分流可以提高HPV检测初筛的特异性,阴道镜转诊率更低。Rijkaart等[1]对HPV DNA检测阳性者进行了14种分流检测的研究,发现细胞学检测分流方案的阴道镜转诊率最低,阴性预测值(NPV)为99.3%,Dijkstra等[2]的研究试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各项相关研究似乎都认为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者行细胞学检测分流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尤其是对HPV感染率低的人群。在32岁以上人群中,HPV初筛细胞学检测分流可适当延长筛查间期,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3]。但目前已有的研究设计并不对细胞学阅片者设盲,也就是说阅片者已知某一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这是否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目前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设计更加完善的研究加以证实。

2 HPV分型检测分流

研究已证实HPV16、18是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两种亚型,HPV16在50%~60%的宫颈癌中可以被检测到,在全球也有着较高的感染率。HPV16持续性感染发生癌前病变的风险较其他高危型HPV更高。HPV18在10%~15%的宫颈癌中可以被检测到,尤其是腺癌或相关癌前病变。HPV分型检测可特异性分型HPV16和HPV18与另外12种高危HPV亚型(31、33、35、39、45、51、52、56、58、59、66及68),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宫颈癌筛查检测。文献研究发现,对HPV阳性者行HPV分型检测分流与行细胞学检测分流对于CINⅢ的检出具有相当的敏感性,研究发现HPV初筛HPV分型检测或细胞学检测分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控制阴道镜转诊率于可接受范围[4]。此外,HPV分型检测还可用于HR-HPV阳性细胞学检测阴性者的进一步分流,若其HPV16/18为阳性,则在处理上应更加积极,如直接行阴道镜检测。至于HPV分型检测与细胞学检测作为分流检测孰优孰劣,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

3 HPV mRNA检测分流

HPV DNA检测技术主要检测HPV DNA是否存在,而对RNA的检测则着眼于病毒基因是否表达。HPV E6/E7是肿瘤相关基因,在HPV病毒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的过程中高表达,E6/E7的过表达高度提示癌变可能。E6/E7基因通过抑制肿瘤抑制蛋白P53及pRb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调控。有研究认为E6/E7过表达高度提示HPV持续性感染乃至发生癌前病变的高风险,对于初筛检测分流具有一定意义[5]。多项研究发现HPV mRNA检测对于检出CINⅡ以上病变(CINⅡ+)具有较高的特异性[6,7]。但目前尚缺乏对HPV mRNA检测可重复性的评估,对其远期效果的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也仍为空白,还无法确定HPV mRNA检测作为分流检测或初筛手段的意义。

4 分子标志物分流

目前已有多种分子标记物被认为有助于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检测,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DNA复制等相关蛋白。HPV病毒肿瘤相关蛋白E6/E7作用于宿主细胞可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其他分子标志物作用于DNA表达或RNA表达。研究发现,这些分子标志物作为HPV阳性者的分流检测可增加检出CINⅡ+的特异性。

4.1 HPV与宿主细胞整合相关蛋白标志物

4.1.1 p16INK4

p16蛋白由p16基因表达,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的典型代表,与多种肿瘤有关,对CDK4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因而也称为p16INK4。p16过度表达提示正常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阻滞期,持续性HPV感染的细胞异常增生,导致p16过表达,因此p16过表达可作为宫颈病变的标志物。也有研究认为p16是HP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是潜在高级别CIN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检测方法之一。2012年7月,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指南指出,p16可作为反映HPV E6/E7影响细胞增殖的标志物,建议使用特定克隆号(E6H4)的p16INK4a抗体作为检测HPV感染是否影响到细胞周期调控的生物标志物。Roelens等发表了荟萃分析比较p16INK4a与HPV DNA检测用于细胞学检测分流的效力,发现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组中,p16INK4a在检出CINⅡ+病变的敏感性与HPV DNA相似,特异性更高;低度鳞状上皮细胞病变(LSIL)组中,p16INK4a敏感性稍低但特异性更高。Carozzi等[8]研究发现与细胞学检测相比,p16INK4a用于HR-HPV阳性女性分流检测的敏感性更高,但阴道镜转诊率相似。p16阳性表达并不仅局限于异常增殖的细胞,同样可见于输卵管化生、子宫内膜细胞以及宫颈正常的柱状上皮细胞,这些问题不会影响组织学染色及结果的判定,但对于宫颈癌筛查的细胞学样本影响很大。此外,免疫组化染色过浅也不利于结果的判定。虽然目前已有多种评分体系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缺乏标准的判定方法,对细胞学样本进行p16染色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效力仍需验证。

4.1.2 p16/ki-67联合双染

ki-67是一种标志着细胞周期进展及增殖期细胞的核抗原基因表达产物,为细胞增殖的一种标记,其表达仅限于细胞增殖周期的G1、S、G2期和M期,且在G0期表达缺失。ki-67过表达意味着细胞周期处于增殖期,细胞大量增殖。通常生理机能正常的细胞,p16和ki-67的表达会相互拮抗,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细胞中同时检测到p16和ki-67则可作为细胞周期失调的标志物,提示pRb蛋白失活,其与HR-HPV病毒诱导的致癌性转化相关,强烈提示高级别病变,能够帮助检出真正的病变细胞,且不依赖于形态学检查结果,可为区分潜在高级别病变妇女提供客观的检测指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评估p16/ki-67联合双染在宫颈癌筛查的应用。Ikenberg等[9]研究发现在细胞学为ASC-US或LSIL组中,p16/ki-67联合双染较HR-HPV检测或p16单染对检出CINⅡ+有着更高的敏感性。欧洲大型多中心研究发现,p16/ki-67联合双染与细胞学检测相比,对检出CINⅡ+特异性相当,敏感性更高[10]。p16/ki-67联合双染也许可作为HPV检测筛查的分流检测。

4.1.3 MCM2/TOP2A联合双染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是提示细胞周期S期异常的分子标记物,HPV肿瘤蛋白E6/E7的表达与活化致使G1期向S期过渡受限。MCM基因是影响微染色体有丝分裂稳定性的主要基因,其编码的MCM蛋白是一组与DNA复制起始、延伸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当其发生异常时,可以引起细胞周期异常,进而引起肿瘤的发生发展。MCM-2是其家族成员之一,在许多肿瘤中显示出明显的预后意义。TOP2A与DNA复制中的解旋过程有关。两种蛋白都高表达于受HPV感染细胞、高级别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目前研究发现MCM2/TOP2A联合双染用于细胞学检测分流对检出CINⅡ+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1]。另一项研究则认为MCM2/TOP2A联合双染对细胞学ASC-US者分流较单独使用细胞学检测敏感性稍低[相对敏感性为0.96(0.95~0.97)],但特异性更高[相对特异性为1.90(1.84~1.92)]。HR-HPV初筛MCM2/TOP2A联合双染分流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高于单独使用细胞学检测[相对敏感性为1.30(1.20~1.41),相对特异性为2.89(2.58~3.15)][12]。但MCM2/TOP2A联合双染与p16类似,诊断受限于形态学,尚需建立系统的评分体系及标准的判定方法以解决。

4.1.4 E6/E7蛋白

HR-HPV的转化特性主要与两个早期开放阅读框架E6/E7基因相关,其在肿瘤发生,细胞周期调控,端粒酶活化及其凋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E6/E7肿瘤蛋白过表达与检测HPV DNA相比,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有着更好的预测价值。但由于提纯HPV E6/E7蛋白难度较高,相应抗体对检测E6/E7蛋白的敏感性尚不足以用于临床。近期一种针对多种HR-HPV E6/E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问世,研究发现其检出CINⅢ+的敏感性与HPV DNA检测相近,但特异性更高[13]。E6/E7蛋白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尚需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4.2 与HR-HPV感染有关的蛋白标志物

L1蛋白为HPV衣壳蛋白,在HPV与宿主细胞整合过程中,L1片段有可能为了逃避免疫而丢失,L1蛋白表达随病变级别升高而降低,在CINⅠ及CINⅡ中检出率约为80%,但高级别病变中则只有25%[14]。部分研究通过检测L1蛋白与p16蛋白发现与HPV感染有关的病变,L1阳性/p16阴性和L1阴性/p16阴性在CINⅠ/CINⅡ早期病变中阳性率为100%及72%,L1阴性/p16阳性者则只有16%[15]。虽然L1蛋白低表达可能提示疾病进展,但部分高级别病变中L1蛋白仍可高表达,L1蛋白高表达并不能完全除外高级别病变的可能,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3 宿主基因甲基化标志物

在发生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过程中,宿主DNA和病毒DNA都发生改变。多项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可抑制肿瘤抑制基因转录表达,与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间活化等过程有关。

4.3.1 CADM1/MAL

CADM1/MAL基因为抑癌基因,涉及细胞内运输、基因表达、免疫调节,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Viola等[16]回顾性对364例HPV阳性者的细胞学剩余标本进行CADM1/MAL甲基化水平测定,CADM1/MAL甲基化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升高而增加,对于HPV阳性者的分流,CADM1/MAL甲基化与细胞学检测对于检出CINⅡ+及CINⅢ+的效力相当,二者联合能明显提高敏感性(对CINⅢ+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53.6%,阴道镜转诊率为53.6%)。

4.3.2 POU4F3

POU4F3(POU结构域4翻译因子3)与RNA聚合酶Ⅱ核心启动子有关。一项研究对200例HR-HPV阳性者的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检测POU4F3、HS3ST2、AJAP1、PAX1和SOX1 5种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研究发现POU4F3对于CINⅢ+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为74%和89%,研究认为POU4F3也许可用于HPV阳性者的分流检测[17]。

4.3.3 基因甲基化的联合应用

多项研究发现HPV宿主细胞的表生突变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坏死相关蛋白激酶1(DAPK1)、CADM1和RARB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但单独应用某一基因甲基化水平作为标志物则敏感性较低,因此,相关研究多同时检测多种基因甲基化水平。研究发现,SOX1/PAX1、SOX1/LMX1A、SOX1/NKX6-1、PAX1/LMX1A、PAX1/NKX6-1、LMX1A/NKX6-1、JAM3/EPB41L3/TERT/C13ORF18和CADM1/MAL等基因联合检测对检出CINⅢ+敏感性高达80%以上[18,19],可能用于HPV检测的进一步分流。

4.4 病毒基因甲基化

HPV基因甲基化水平受病毒生存状态影响,与宫颈病变也有关。HPV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HPV基因与宿主细胞整合过程。研究发现,HPV16 DNA的L1 L2 E2-E4 PRF的Cp G甲基化水平与癌前病变的风险有关。HPV16 DNA甲基化水平对于检测CINⅡ+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其他研究发现,CINⅢ患者HPV31DNA的部分E1及所有的L2 L1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PV18 DNA除核苷酸片段L1 5502外的所有Cp G甲基化水平都高于或等于对照组[20]。后续研究应对其他HR-HPV基因甲基化进行研究,并在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中对HPV基因甲基化的意义进行评估。

甲基化标志物也许可用于基于人群筛查中HR-HPV检测的分流检测。但目前除CADM1/MAL,其他基因的效力尚未经过大宗临床研究证实。仍需更多的远期研究评估相关基因甲基化检测临床价值。

篇3:三病筛查检测管理制度

关键词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农药残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也是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资料显示,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万~100万t。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化学农药约占95%以上。有些农药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一旦造成污染便很难消除。农药残留有2种形式,一是附着在蔬菜、水果的表面;另外一种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直接进入蔬菜、水果的根茎叶中。残留农药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后会导致一些疾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研究与推广应用快速、有效的农药及相关污染物质的残留分析测试技术极为迫切。

1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取、分离和鉴定

无论是蔬菜水果、加工食品还是环境样品,在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手段提取检测物品的残留农药作为初始步骤,分离目标农药和共同提取出来的样品基质。由此可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提取和分离。所以,提取和分离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提取和分离之后,为了实现农药残留检测的最终目标,要对样品溶液进行科学定性定量的。所以,提取、分离、鉴定三者是相互结合的,是整个农药残留检测中必不可少的3个关键环节[1]。

1.2 分析技术方法学创新与发展的标志: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不管是仪器分析方法还是其他快速检测方法,它的技术核心与整个分析化学领域的发展变化都是一致的,而且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不断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求,不断促进分析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分析技术方法学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分析技术领域里农药残留检测是一个重要方面,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标志着分析技术方法得到创新和发展,证明分析技术方法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要运用多残留仪器分析检测方法,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昂贵的仪器,相关操作人员也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可以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这些因素往往会对检测方法造成限制,特别是考虑到一些经济因素时,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仪器分析技术所具有的特点为超高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灵敏度,因此会是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发展方向,对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结构上也会越来越准确,对检测的限制也会不断降低,农药多残留的仪器分析技术也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准确和权威的定性定量技术,并在快速检测方面,以低成本,速度快,操作方便快速筛选技术为主。目前的免疫技术测定农药残留的分析是利用原子核的农药化学结构同系物的设计和获得宽特异性抗体的光谱。使用这种方法,同时增加识别范围,检测灵敏度略有下降。因此,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通过结合各种方式的快速筛选技术,成为互补和仪器分析方法的重要手段[2]。

2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技术

2.1 蔬菜水果常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特性

农药残留对蔬菜水果的污染主要是由于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施用农药所造成,以受农药污染农作物为饲料喂养的动物组织中同样存在农药残留污染问题。表1列出了蔬菜水果常见的污染物质和主要来源。

2.2 主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蔬菜水果中污染物质的化学分析通常包括萃取、净化和分析等几个主要步骤。萃取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一些特定的有机溶剂或含有某些化学试剂的水溶液匀浆后,通过过滤和离心技术实现分离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提高萃取完成的速度,经过萃取得到的溶液样品里面会有许多自源性物质,干扰分析测试结果。所以,要想进行定量分析,必须进一步净化。常见的几种净化手段有液/液萃取、蛋白沉淀、固相萃取、GPC净化等。随着越来越多污染物质种类的增多,多级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MS,LC-MS-MS))分析检测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同时对多种物质分析检测,这就需要在样品检测前做处理[3]。

近年来,多杂质吸附提取纯化方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反向”SPE方法,主要用于在样品纯化检测果蔬农药残留。近期的“反向”SPE方法,具备认知简单、快速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逐步推广到各个领域。MAS是在“反向”SPE,基于一个多功能复合吸附剂材料,以达到更好的选择性和纯化目的。该方法主要通过多功能复合固相吸附材料,杂质的生物样品吸附重大的干扰,并保留试样溶液中的目标化合物可溶性,以实现净化和浓缩的目的。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使用样品的基质蛋白质,肽、氨基酸、磷脂和其他生物干扰分离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合适条件下,(溶剂组成,pH等)去除各类生物杂质,以确保一个强水溶性试验物质具有70%以上的回收率,提供高灵敏度保证,用于进一步分离和检测LC-MS[4]。表2给出了根据杂质性质选择净化材料的指引。

2.3 农药残留量检测新技术

2.3.1 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色谱流动相的色谱。处于临界温度以上的高密度气体是超临界流体的本质,即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有气体粘度小、扩散速度快以及渗透力较强,而且对于样品的溶解性也较好,能够在低温下进行操作。

图1 SFC-SCLD/UV测定农药的混合样

图1是利用SFC-SCLD或SFC-UV系统分析农药残留。Wenclawiak[5]等用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检测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在采用压力梯度0.2 MPa/min在90 ℃从11.1~22.3 MPa,温度梯度-1.2 ℃/min从130~80 ℃,然后保持在80 ℃/10 min,取得很好的实验结果。超临界流体兼具液体和气体2种物质的性质,所以它具有较小的粘度、较小的传质阻力以及较快的扩散速度,与GC相比分离能力和速度具有可比性,另外其密度、溶解力和速度与HPLC也具有可比性。表示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函数都是用密度作为自变量。因此,在SFC中采用程序升温密度相对于GC中的程序升温和HPLC中的梯度淋洗,尤其突出的特点是SFC可以与大部分GC和HPLC的检测器相连,如FID、FPD、NPD、ECD、UV以及MS、FTIR等都能用。这样就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许多在GC和HPLC上需经过衍生化才能分析的农药,都可以用SFC直接测定。

3 结语

日常食品是否安全,与农药的残留污染具有密切关系,所以人们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使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面临新的挑战。检测方法要结合时代的变化,保持先进的技术。现在各国提高产品以及开发国际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水平,优质水果和蔬菜在构建监控系统很大程度依赖于化学农药检测技术快速、准确、灵敏特点,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赵云峰.食物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13,25(3):173-177.

[2]杨曼君.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提取新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21(1):13-15.

[3]杨大进,方从容,王竹天.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11(3):35-39.

[4]贾金平,何翊,黄骏雄.固相微萃取技术与环境样品前处理[J].化学进展,2012,10(1):74-84.

[5] Wenclawiak B,,Otterbach A,,Krappe M.. Capillary sSupercritical fFluid cChromatography of pPyrethrins and pPyrethroids with pPositive pPressure and nNegative tTemperature gGradient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l998,(799):265-273.

上一篇:疫情期间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对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