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2024-05-10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通用6篇)

篇1: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与此同时,网络涉税舆情不断增多,给税收宣传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引起各级税务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予以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

一、当前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络舆论突发性强、敏感度高、影响力广

网络舆论最引人瞩目之处在于能迅速聚集人气,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甚至芝麻绿豆的小事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如近期湖南长沙发生的“7.30”国税爆炸案,笔者试着“百度一下”,有网页347000篇。互联网本身是个极度开放的平台,能最大地起到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不乏有人借网炒作、造假;有人通过网络发泄情绪;自然也有人利用网络“攻击”税收执法等等。笔者试着打开一些“7.30”国税爆炸案论坛网页,发现网络上涉及国税的舆论,大多属于负面舆论,其中的帖文多半缺乏事实根据,有的抓住一点夸大其词;有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有的甚至造谣生事大肆宣泄其不满情绪。虽然犯罪嫌疑人刘赘衡被抓,警方也公布了作案动机,让谣言和不实的言论不攻自破,但还是有一些网民不太相信事实的真相。由于涉税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很强,一般无法预计其发生时间,这也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难点之一。而且当前大多基层税务部门都设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员,很多涉税舆论帖子都是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发到论坛上去的,这给舆情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舆情处理不当易造成局面被动

网络的舆论传播效果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对涉税舆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近年来,网络舆情案件的频发,给税务部门的涉税舆情处理工作敲响了警钟。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闸北袭警事件等,都有着类似的传播轨迹:首先在某一论坛或网络贴吧上出现事件的描述,随之被大量网友跟帖并转载,接着传统媒体开始关注并予以报道,最后相关部门出面解决。在这里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推测,在事件借助网络传播的时候,相关部门是并不知情的,纵然存在知情的情况,也肯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相关部门真正地介入事件,并向公众公开解释,总是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动媒体大肆宣传报道之后。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说明,这一“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可谓是一败涂地,败的不单单是工作上的被动,而是把所有的舆论矛头全部引向了自己。

(三)舆情处理上存在“四怕”

一怕麻烦。一些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国税机关对涉税舆情苗头,往往麻痹大意,疏于引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管、不愿管,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仓促应战,才发现错过了最佳时机,而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权。贵州“瓮安”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教训深刻,值得反思和总结。二怕曝光。表现在对涉税信息公开应答时,发布的内容不真实或避重就轻,试图“捂、盖、瞒”。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加剧公众的猜疑心理,造成视听混淆,助长谣言泛滥,使原本清楚简单的事件变得模糊复杂,原本容易处理处置的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引火烧身难以下台。如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当时网上网下要求公开真相的呼声非常强烈,而公安机关领导因惧怕曝光,几次发布的信息资料或前后不

一、或对一些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没能向社会坦诚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导致群众产生被欺骗感觉,从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三怕媒体。一直以来,基层税务机关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过于谨慎,应对媒体时不积极主动,对记者敬而远之,生怕落入采访圈套,人为地将媒体与税务关系对立。这种状况在基层更加突出。由于定位上的偏颇,致使在一些敏感事件上,限制、躲避或拒绝媒体采访现象普遍存在。而在事实上,发生涉税事件,媒体最先想到的是从税务机

关求证信息的真实性,获取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这是最客观、最无可非议的,税务机关只要公正、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应答,就能做到正确引导舆情,满足群众知情欲望。而税务机关如果对媒体“怕、拒、躲”,结果只能导致媒体无法求证、偏听偏信他人一面之词、报道不全面、不客观。四怕问责。舆情危机形成后,税务机关既要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又要面对上面的问责压力。一些领导处置起来怕这怕那,缩手缩脚,有的不冷静、不沉着,不能针对舆情特点,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有的自乱阵脚,别人不慌自己慌,该发布、不该发布的一齐发布,按倒葫芦起来瓢,导致舆论指责批评越发激烈。加之有的不反思自身过错,反而无端指责媒体,导致舆论对抗升级,舆情危机加剧。

二、涉税危机应对建议

(一)强化“三种认识”

一是强化引导化解意识。通过及时掌握各种涉税舆论信息,经过深入研判,一旦发现涉税舆情苗头后,第一时间进行引导,遏制负面炒作,最大限度地把涉税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强化合作共赢意识。要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原则,与媒体建立信息会商、协调、反馈,新闻联席、新闻例会、主题新闻策划等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主动引导媒体直接参与到涉税舆情引导中来。

三是强化化“危”为“机”意识。涉税舆情在给国税形象建设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要善于化“危”为“机”。对情况属实、严重影响国税形象的负面舆情,要及时向新闻媒体表明严肃查处、绝不护短的决心,争取各界理解,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国税执法为民、勇于负责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立场鲜明,特别是在应对公众、媒体中把握好自身的态度,包括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受害者利益、坦诚面对问题以及积极承担责任等。

二是必须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做到快速反应。在处理涉税舆情中要坚持“谣言止于公开”,迅速核查,快速反应,及时与公众形成对话,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正面信息报道之上。

三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分寸得当。在媒体及公众面前,既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又要注意保密,特别是有关侦察方法、手段等涉密、涉私以及其他重要情况,不能公布,不能全说。

(三)建立完善三个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涉税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做好网上巡查,对通信群组、网站、论坛、博客、播客等实时监控。尤其是要对本地网站、论坛和网民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排查一批人气高、诉求多的重点网站和论坛。一旦发现涉税舆情,应迅速上报并跟踪了解,及早应对。要定期研判舆情,列出隐患,避免工作落后造成舆情高峰。对一定时期内国税工作和队伍建设容易引起媒体关注的问题作好评估,提出建议,防止引发炒作。

二要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队伍。一旦发生重大涉税舆情,即启动响应预案开展处置。组建舆情监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并配备1名信访专干兼职舆情处置人员。

三要建立完善党政有关部门联动机制。要与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联动,采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沟通联系。遇到重大涉税舆情,应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国税机关请示、报告。主动与主流媒体和网站沟通联系,听取媒体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获得媒体的理解与支持。

(四)做好三个宣传

一是开拓“网络”宣传。当前,省市(州)局及部分县局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外网,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国税服务。但更要做到政务公开,及时更新外网信息;

及时发布税收政策,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传媒”宣传。如在近期开展的街道市场个体工商户税收秩序清理工作中,北湖区局先后在郴州电视台黄金时段《天天播报》和《郴州日报》向区内纳税人打出清理整顿公告;向各市场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份,张贴清理整顿公告100份,并与区委宣传部在各级媒体发表相关信息10余篇,强化清理整顿的社会面宣传,浓厚市场清理整顿的宣传氛围,积极引导舆情正确对待清理整顿工作。

(三)引导负面信息转向正面宣传。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指定专人担任互联网舆情引导人,根据舆情类别,会同内部有关单位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及时做好网络答复、正面引导、澄清事实等工作。二是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宣传国税系统的正面形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北湖区国税局)

篇2: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将本文告诉QQ/MSN上的好友】

作者:李彬彬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6910更新时间:2010-11-2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与此同时,网络涉税舆情不断增多,给税收宣传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引起各级税务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予以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

一、当前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络舆论突发性强、敏感度高、影响力广

网络舆论最引人瞩目之处在于能迅速聚集人气,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甚至芝麻绿豆的小事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如近期湖南长沙发生的“7.30”国税爆炸案,笔者试着“百度一下”,有网页347000篇。互联网本身是个极度开放的平台,能最大地起到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不乏有人借网炒作、造假;有人通过网络发泄情绪;自然也有人利用网络“攻击”税收执法等等。笔者试着打开一些“7.30”国税爆炸案论坛网页,发现网络上涉及国税的舆论,大多属于负面舆论,其中的帖文多半缺乏事实根据,有的抓住一点夸大其词;有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有的甚至造谣生事大肆宣泄其不满情绪。虽然犯罪嫌疑人刘赘衡被抓,警方也公布了作案动机,让谣言和不实的言论不攻自破,但还是有一些网民不太相信事实的真相。由于涉税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很强,一般无法预计其发生时间,这也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难点之一。而且当前大多基层税务部门都设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员,很多涉税舆论帖子都是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发到论坛上去的,这给舆情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舆情处理不当易造成局面被动

网络的舆论传播效果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对涉税舆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近年来,网络舆情案件的频发,给税务部门的涉税舆情处理工作敲响了警钟。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闸北袭警事件等,都有着类似的传播轨迹:首先在某一论坛或网络贴吧上出现事件的描述,随之被大量网友跟帖并转载,接着传统媒体开始关注并予以报道,最后相关部门出面解决。在这里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推测,在事件借助网络传播的时候,相关部门是并不知情的,纵然存在知情的情况,也肯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相关部门真正地介入事件,并向公众公开解释,总是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动媒体大肆宣传报道之后。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说明,这一“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可谓是一败涂地,败的不单单是工作上的被动,而是把所有的舆论矛头全部引向了自己。

(三)舆情处理上存在“四怕”

一怕麻烦。一些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国税机关对涉税舆情苗头,往往麻痹大意,疏于引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管、不愿管,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仓促应战,才发现错过了最佳时机,而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权。贵州“瓮安”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教训深刻,值得反思和总结。二怕曝光。表现在对涉税信息公开应答时,发布的内容不真实或避重就轻,试图“捂、盖、瞒”。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加剧公众的猜疑心理,造成视听混淆,助长谣言泛滥,使原本清楚简单的事件变得模糊复杂,原本容易处理处置的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引火烧身难以下台。如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当时网上网下要求公开真相的呼声非常强烈,而公安机关领导因惧怕曝光,几次发布的信息资料或前后不

一、或对一些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没能向社会坦诚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导致群众产生被欺骗感觉,从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三怕媒体。一直以来,基层税务机关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过于谨慎,应对媒体时不积极主动,对记者敬而远之,生怕落入采访圈套,人为地将媒体与税务关系对立。这种状况在基层更加突出。由于定位上的偏颇,致使在一些敏感事件上,限制、躲

避或拒绝媒体采访现象普遍存在。而在事实上,发生涉税事件,媒体最先想到的是从税务机关求证信息的真实性,获取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这是最客观、最无可非议的,税务机关只要公正、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应答,就能做到正确引导舆情,满足群众知情欲望。而税务机关如果对媒体“怕、拒、躲”,结果只能导致媒体无法求证、偏听偏信他人一面之词、报道不全面、不客观。四怕问责。舆情危机形成后,税务机关既要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又要面对上面的问责压力。一些领导处置起来怕这怕那,缩手缩脚,有的不冷静、不沉着,不能针对舆情特点,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有的自乱阵脚,别人不慌自己慌,该发布、不该发布的一齐发布,按倒葫芦起来瓢,导致舆论指责批评越发激烈。加之有的不反思自身过错,反而无端指责媒体,导致舆论对抗升级,舆情危机加剧。

二、涉税危机应对建议

(一)强化“三种认识”

一是强化引导化解意识。通过及时掌握各种涉税舆论信息,经过深入研判,一旦发现涉税舆情苗头后,第一时间进行引导,遏制负面炒作,最大限度地把涉税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强化合作共赢意识。要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原则,与媒体建立信息会商、协调、反馈,新闻联席、新闻例会、主题新闻策划等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主动引导媒体直接参与到涉税舆情引导中来。

三是强化化“危”为“机”意识。涉税舆情在给国税形象建设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要善于化“危”为“机”。对情况属实、严重影响国税形象的负面舆情,要及时向新闻媒体表明严肃查处、绝不护短的决心,争取各界理解,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国税执法为民、勇于负责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立场鲜明,特别是在应对公众、媒体中把握好自身的态度,包括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受害者利益、坦诚面对问题以及积极承担责任等。二是必须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做到快速反应。在处理涉税舆情中要坚持“谣言止于公开”,迅速核查,快速反应,及时与公众形成对话,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正面信息报道之上。三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分寸得当。在媒体及公众面前,既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又要注意保密,特别是有关侦察方法、手段等涉密、涉私以及其他重要情况,不能公布,不能全说。

(三)建立完善三个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涉税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做好网上巡查,对通信群组、网站、论坛、博客、播客等实时监控。尤其是要对本地网站、论坛和网民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排查一批人气高、诉求多的重点网站和论坛。一旦发现涉税舆情,应迅速上报并跟踪了解,及早应对。要定期研判舆情,列出隐患,避免工作落后造成舆情高峰。对一定时期内国税工作和队伍建设容易引起媒体关注的问题作好评估,提出建议,防止引发炒作。

二要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队伍。一旦发生重大涉税舆情,即启动响应预案开展处置。组建舆情监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并配备1名信访专干兼职舆情处置人员。

三要建立完善党政有关部门联动机制。要与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联动,采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沟通联系。遇到重大涉税舆情,应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国税机关请示、报告。主动与主流媒体和网站沟通联系,听取媒体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获得媒体的理解与支持。

(四)做好三个宣传

一是开拓“网络”宣传。当前,省市(州)局及部分县局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外网,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国税服务。但更要做到政务公开,及时更新外网信息;及时发布税收政策,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传媒”宣传。如在近期开展的街道市场个体工商户税收秩序清理工作中,北湖区局先后在郴州电视台黄金时段《天天播报》和《郴州日报》向区内纳税人打出清理整顿公告;向各市场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份,张贴清理整顿公告100份,并与区委宣传部在各级媒体发表相关信息10余篇,强化清理整顿的社会面宣传,浓厚市场清理整顿的宣传氛围,积极引导舆情正确对待清理整顿工作。

(三)引导负面信息转向正面宣传。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指定专人担任互联网舆情引导人,根据舆情类别,会同内部有关单位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及时做好网络答复、正面引导、澄清事实等工作。二是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宣传国税系统的正面形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篇3: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管理

网络环境下,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态势。由于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愈加快捷, 网络应用平台的创新也愈加快速, 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反映民生民意的“放大镜”与“晴雨表”, 与高校相关的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和教育管理机构的重视。那么, 高等院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如何呢?高等院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呢?

一、高等院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严重不足

(一) 对新鲜事物敏感的大学生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1.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的客体 (也就是话题) 呈现出分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当今的高等院校学生可以说是“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除了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社会公众舆论比较关注的事情外, 高等院校内独有的学术、文化, 青年人之间的突发事件、情感与生活, 学校新颁布的政策, 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改革以及后勤服务等都是高等院校学生关注的重点。

2.高等院校网络舆情信息关注与编制的主体呈现出少数性与特殊性的特点

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少数性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学生才是真正制造和推动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群体, 一般是与高等院校网络舆论客体 (即话题) 有紧密关系的参与者。经过调查, 学生们明确表示“自己喜欢参与各种事件讨论”的占23%;表示“自己发文章引发大众进行讨论”的占4.6%;比较意外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只浏览文章”, 占到了总人数的63.4%。综上分析, 虽然高等院校网络舆情是由少数人引发的, 却在一定时间内营造出一个强大的舆论环境, 这个舆论环境可以引导和改变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判断。

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想活动较之普通大众异常活跃, 学生之间同质性很强, 在心理发展、生活经验积累、学习目标与生活目的上都有较强的相似性, 学生相互之间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相似, 每个人几乎都能够方便地接触网络, 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综上分析, 高等院校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他们共同关心的事件发表看法, 使得网络舆情迅速发生和无限发展。

3.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的介体 (即载体) 呈现出多样性与方便性的特点

对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来说, QQ空间、微信、微博和贴吧的使用相对较多, 各方面的信息承载量较大, 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很方便。学生们之所以选择这些网络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由于:第一, 高等院校学生对个人QQ空间、微信、微博有情感的投入和强烈的认同感, 大家更愿意参与网络中提到的各种活动;第二, QQ空间与微信中的信息包罗万象, 其中讨论最多的都是与学生生活环境、校园文化等密切相关的话题;第三, 高等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受教育水平高, 有比较重的理想主义色彩, 大都热衷于跟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起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高等院校网络舆情信息关注与编制的主体, 即舆论领袖, 在高等院校网络舆情中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从积极的方面分析, 舆论领袖的发言和探讨可以促进每天浏览网页的人们对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热点事件和热门观点有所了解。如果舆论引导得当, 一个积极正面的舆论领袖不仅可以引导大众的思想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而且可以改善现有的网络讨论版面的不良风气。从消极的方面分析, 如果舆论领袖向受众传达出不够冷静的负面消息, 就十分不利于社会、学校和人心的稳定。

高等院校的学生有足够的热情, 但由于年轻好胜, 不够理智, 面对的又是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 匿名的观点表达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到影响的学生很容易大肆宣扬他们对学校里某些事件或者社会上某种现象的不满, 尤其是舆论领袖所宣扬的不满。当某一事件在舆论领袖的号召下在校园内进行热烈讨论后,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无法控制的舆论影响, 进而发展成为校园网络舆情。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一般是高等院校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焦点问题所发表的一种不受监督的、 缺乏控制的、情绪化的意见, 由于上网者身份的隐蔽性, 这种情绪化的冲动更容易被释放出来。高校必须加强对舆论事件的引导和对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管理, 从而引导高等院校网络舆情向良性发展, 避免校园恶性群体事件的发生。

(二) 网络的迅猛发展程度与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关联度愈加紧密

高等院校严重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意识, 不仅没有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手段, 而且高等院校网络舆论的产生还具有易爆发性和迅速传播性, 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高校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缺乏有效的预警。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后, 高校的处理决策同样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支持, 高等院校针对网络舆情监控的缺乏必然使舆情危机愈演愈烈且难以控制。

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 高等院校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也越来越强烈, 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对高等院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之以往更加深远。与此同时, 学生在传统的新闻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言论自由,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得以实现, 具体表现为:内心充满热情的学生一旦进入不受控制的网络, 便畅所欲言, 从而形成了无限扩大的言论自由场所。联系“蝴蝶效应”的发生发展轨迹, 高等院校突发事件更加容易引发比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

二、高等院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的描述, 笔者发现高等院校在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 控制、处理的能力非常不足,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 高等院校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掌握不足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涉及很多部门, 网络舆情信息包罗万象。高校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依靠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和大学生网民自觉自律的基础上, 伴随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 这种管理的模式已经极不合适。 尤其是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严重贫乏, 这都是因为对高等院校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掌握不足, 进而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 高等院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基层管理部门比较关注对现实问题的管理与处理, 对网络上舆论表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网络舆情关注度也不高。管理部门基于经验认为网络上的新闻与自身的关联度较低, 特别是对涉及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部门形象的舆情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 高校网络舆情预案的演练严重缺乏

网络舆情预案演练不仅要有危机发生后的应对、遏制危机, 处理、消除危机, 重建、恢复正常状态的多套行动方案, 更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 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目前, 一些高等院校的网络舆情工作缺乏有效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同时, 高等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性, 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 针对危机舆情收集和分析的信息非常滞后, 而且对可能引发校园网络舆情的事件, 尤其是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这些都直接导致在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预案时, 内容比较粗线条, 更加缺乏对预案内容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四) 缺乏与之相匹配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

绝大多数高校在舆情管理上只停留在突发事件的事后管理阶段, 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高等院校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 应对突发的网络舆情危机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之配套的、 相关联的综合领导机制、收集掌握机制、预警机制、引导机制等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白默.舆论环境中的媒体角色与职责[J].新闻与写作, 2005, (8) .

[2]陈文.新媒介环境下的高校舆论安全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7) .

[3]曹叔亮.论当代高校外部公共管理[J].长沙高校学报, 2006, (1) .

[4]靳婷婷.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5]刘建华, 陆俊.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 (6) .

篇4: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与应对

[关键词]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危机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G20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07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背景下,一定数量的网民对社会事件的态度、意见、行为倾向、情绪情感的总称。而网络舆情危机是指针对某一敏感事件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广的网络舆情,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大量信息,并在一定范围的民众中掀起的强烈社会反映,最终形成对该事件激烈的认识或观点对抗。[1]网络舆情危机常使政府、相关组织或当事人处于危急关头,甚至对社会的公共秩序、行为标准、价值观念等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对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挑战。[2]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原因与应对之策,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舆论的研究较多,但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与应对研究甚少,且多从技术或政府管理等层面进行研究。本文拟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和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尝试探索构建较为规范、系统的网络舆情危机防治和管控体系。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

1.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舆情危机的非理性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网络舆情危机产生时舆情的信息容量非常大,无论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传递自己的政治见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着网络舆情危机的不断发展,事件会越来越偏离其真相,从而造成歪曲、失真。特别是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把网络当作泄愤的工具,借助网络舆情危机操控网站言论,对一些事件肆意炒作,扭曲社会现象,宣扬社会阴暗面,使得网络舆情进一步演变成网络“愚”情,动摇公众对社会公正的信心,误导公众的价值判断,扰乱公共话语体系。如负面舆情不断集聚,形成舆情危机,一旦失控,就会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和威胁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极易引发社会动乱,给政府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其陷入被动局面,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呈现多元化与尖锐化态势。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其传播的“蝴蝶效应”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网络空间里被无限放大,从而将政府置于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左右政府行为,引起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造成公众与政府的隔阂甚至对立,进而导致网络扰政和网络暴政现象的出现,使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削弱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甚至有可能动摇政府的执政地位。

3.增加政府管理难度

网络舆情危机产生时,真实信息、虚假信息、负面舆情在网络上交锋,往往是关于政府的负面舆情被随意放大,容易激起公众的响应。非理性负面舆情如同核裂变一样,信息量愈来愈多,声势愈来愈大。同时,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网民身份被虚拟化和数字化,网民会摆脱现实社会道德、法律等的种种束缚,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但我们难以知晓信息发布主体的社会身份、信息发布的动机、信息发布时的理性程度等。所以,面对舆情危机中海量般的信息,我们无法从信息发布的主体正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因此,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控制对象隐蔽无形、难以确定、无法掌控,舆情量密集庞大、飞速传播、真伪难辨、声势强大,使得政府对于危机舆情的判断、过滤、加工受到严重阻碍,这样会大大削弱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时对局面的控制能力,增加政府的管理难度。

二、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

造成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网络媒体和网民三个方面。

1.政府因素

其一,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政治地位的提高,民众参政意识逐步增强,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利益诉求日益增多,而体制内的政民信息沟通渠道却常因堵塞而低效。受传统政治惯性的影响,政府垄断所有信息,主宰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并且与民众缺乏主动有效的交流沟通。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名无实,其基本权利没有受到政府应有的尊重。政府对政治信息的垄断与民众对政治信息的渴求形成强烈冲突,在垄断与渴求不断激化的矛盾中,网络因其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匿名性、感染性、自由性等特点而成为民众相互了解信息、宣泄不满情绪的理想平台和最佳渠道,这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爆发埋下隐患。

其二,网络舆情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缺乏系统完善的专门性网络法规。现有的网络管理法规和条例不够完善、相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且覆盖面不广。有些网络事件在法律规定上还是空白。由于网络管理缺少规范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引导和调控网络舆情的实效性被大大削弱,从而导致一些诱导性、煽动性、失真性不良舆情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网络扰政、网络暴政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政府由于失去控制网络舆情发展的主动权,无法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从而酿成网络舆情危机。

其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机制不健全。具体说来,基层政府缺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意识,无视和轻视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引导和调控工作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应对性、规范性、高效性;不重视网络舆情的紧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不重视日常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监控、引导和预警应对工作;不重视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建设和培养;不重视网络先进高端技术的引进和使用。这些使得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行动滞后,且一旦遇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及不明智的手段来应对,如用屏蔽、删除信息等方法来压制舆情的传播。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路径,自毁正面引导网络舆情的平台,致使危机舆情继续向不良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恶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2.网络媒体因素

第一,网络空间舆情的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所具有的无费用、零等待、零筛选、互动性、自由性等特点,赋予了每个网民以充分、自由、平等发表言论的权利,且具有无穷的开放性,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传播信息的方式。网民可以通过论坛、电子邮箱、发帖、跟帖、BBS、博客、QQ等平台方便快捷地发表言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网站、发表文章等。这样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对发布的时机和形式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就充分扩大了网民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自由。网民舆情所拥有的极大自由度使得消极、极端、非理性、虚假不良舆情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在所难免,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负面影响程度深,往往会引起网民的盲目跟从,从而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社会不稳定。[3]

第二,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网络具有扁平非线性的结构特点,结点之间有着无数线路相互链接,任何一个链接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将信息从一个结点传递到另一个结点。这样信息传播与获取就会超越传统物理空间限制,呈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传播。[4]这会使海量的信息、各种不同的观点在网上实时互动、快速交流碰撞,任何一个微小舆情都可以通过论坛、QQ、微博等全方位、多渠道、迅速地传播,应者云集,瞬间被发酵放大,激发情感共鸣,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BBS、博客、QQ、论坛、MSN 等网络传播途径,短短数小时点击率便超过50多万人次,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正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使得网络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舆情危机的爆发。

第三,网络舆情的难控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各种矛盾集中暴露,影响到人们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人们对现实产生种种不满,这种不满又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的自由性、快捷性、互动性和匿名性,往往会使其成为民众宣泄不满情绪的便捷渠道。这样,现实社会中地位不平等、收入不均衡、贪污腐败严重等问题以及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意见,就可能会因某一微小的舆情在网络中被任意放大而集中爆发,形成网民对政府的片面谴责与谩骂。网络传播匿名化使网民可以无所顾忌、轻松随意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甚至在虚拟空间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并且很难使他们承担后果和责任。在网络使用率极高,而网络法制管理又尚不完善、网络规范教育相对滞后的今天,仅靠社会公德对网民进行理性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致使网络舆情控制变得困难重重。

3.网民因素

其一,网民参与的主动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91亿人,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4%。这些网民具有同龄性、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且年轻气盛,个性张扬,热情敏感,喜欢标新立异,站在社会的对立面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他们聚集到网络上时,日益突出的就业困难、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极易诱发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年轻网民发表冲动、偏激、非理性的舆情。由于受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很难辨别舆情的真伪、厘清舆情的缘由、形成正确中肯的评价和认同。特别是,错误的舆情会促使不明真相、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网民形成更加错误的价值判断,这往往会造成极端、非理性舆情占领主阵地,导致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其二,网民舆情的主观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隐匿或转换自己的社会属性,从而被隐蔽、受保护。在网络上,网民可以摆脱现实社会行政、法律、伦理道德的种种限制和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轻松随意地陈述自己的意见,使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社会的诸多不满情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其观点和态度可能会更偏颇和情绪化,也更具非理性、尖锐性和主观性。当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的舆情评论基本上是出于直觉,网民往往从自身的价值观出发,对事件发生的实质原因,不能认真深入地加以思考,因而发表的言论往往具有片面性、随意性、主观性。加之网民先入为主、盲目从众的心理,容易误导其他网民,获得支持和响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舆情声势,从而诱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破坏。

其三,网民素质的差异性。网络主体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风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渴望理解尊重,希望实现人生价值。但网民素质又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他们中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有的对特定网络事件曲解歪读、恶意攻击、伤害别人以满足自己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有的道德失范,如在偶发事件中煽风点火、造谣诽谤、辱骂他人等;有的人格扭曲,热衷于低级庸俗的聊天室,观看粗俗色情的影片,传播无趣黄色的信息。这些往往会导致网络悲观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舆情的盛行,甚至酿成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防范与应对

鉴于网络舆情危机带来的严重危害,通过对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遏制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如下对策建议。

1.政府方面

对于政府来说,要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沟通交流,保障民众话语权。首先要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政府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学会与民众进行真诚平等对话,积极主动与民众进行沟通,不说官话、套话、假话,不敷衍推诿;在沟通交流中遇到民众过激、嘲讽、尖锐的言辞,甚至是侮辱谩骂,要能冷静对待;对于民众的各种质疑,要及时澄清,使民众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有表达的机会,保障民众话语权;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在政策制定中予以参考并酌情采纳。其次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政府要取消对信息的控制和垄权,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向民众提供准确、权威的政府信息,政府对重大事件的处理应及时、公开、透明。

二是完善网络法制,规范网络管理。首先要解决网络管理的基本法制建设问题。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体系,明确网络各方的相关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对网络管理的程序、方法等作出科学界定,彻底改变以往用行政法规、政策文件作为制度主体来代替法律的现状,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大网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一是要增强网络管理者和网民的法律意识,加大网络法律的普及力度,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网络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依法管理网络的水平。二是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网络监管体系,如网络行业协会监管体系、网络服务商监管体系等,充分发挥网络违法行为举报中心的作用,对违背网络义务、侵害网络权利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

三是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有效应对网络危机舆情。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加强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网络舆情管理员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责任心,又要有娴熟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软件知识的能力,以及有效防范应对网络危机舆情的能力,从而能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舆情的发展方向。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包括网络舆情协调机制、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处理应急机制、执行机制、交流机制、引导机制、反馈机制、危机决策机制,以实现对网络信源的控制、对网络连接的管理、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网络行业人员的素质监督。

四是加强舆情应对体系建设。首先,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定舆情管理制度、舆情发布规范制度、舆情监管审查制度、舆情预警制度、网上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危机舆情应急预案制度等,为网络危机舆情的防范及应对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其次,应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共同防范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宣传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安全部门等应分工协作,建立多元的监管模式,实现多层面立体式网络舆情监控,形成舆情监管长效机制。

2.网络媒体方面

网络媒体既是实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危机信息传播中主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又是对危机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的“把关人”,其功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危机传播和危机治理的效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媒体应该做到以下3点。

一是提高危机预警能力。网络媒体的本质特征、功能与优势使其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能为社会筑起预警信息的第一道防线。网络媒体平时应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预测等工作,研究舆情的变化规律,分析舆情的态势,掌握舆情的走向,把握舆情的影响,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应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并提供可靠的情报,从而防患于未然,把潜在网络舆情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及时化解危机舆情和社会问题是网络媒体的重要责任。在危机舆情传播中,网民对危机舆情的认知和了解,主要是基于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解读。网络媒体所描述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虚拟环境,对网民的认知会产生重要影响,并能引起网民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进而影响社会事件进程。因此,网络媒体要有主流媒体的意识,在不随便跟风炒作的同时,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准备。必要时利用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权威信息,终止危机信息的传递,澄清真相,从而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职责。面对大量的博客和BBS发布的新闻信息,公众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一方面寻找自己特定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依赖主流、权威媒体,以便获取权威、全面、综合的社会信息。此外,网络媒体要有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做好“守门人”,捍卫新闻权威,塑造良好的舆情环境。

三是加强协调监督。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果政府与民众关系僵持对峙,会发生网络流言四起、民众心理慌乱、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引起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造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网络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协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消除不良影响,减轻危害,尽快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媒体与政府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网络媒体应扮演好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建立公开、透明的舆情环境,充分发挥好舆情平台的作用,独立、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防止政府封锁信息、阻塞信息、闲置信息、垄断信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基于对政府信息的了解,在网络中交流思想,形成舆情,能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运行,增加政府执政的透明度。

3.网民方面

第一,应将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网络的匿名性、自主性,对网络主体及信息传播者、发布者和公众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网民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对自身的网络行为负责,并主动纳入到道德范畴里去,自觉地用自身的社会良知来化解和控制网络不良行为。

通过建立网络道德规范自律体系,规范引导网络主体的网络行为。当然,在网民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自律必须与他律相结合。应通过网络立法约束网络主体,做到网络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二者相结合,既能够提高网民的素质,又可以规范网络行为。

第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全民素质教育步伐,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是网络传播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在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传播新闻的网络大众传播时代,若网民不具备良好的素质,任何手段都难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网民还要有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这既包括不参与网络舆情危机的制造和散布,也包括以平常心面对一时的网络舆情危机。

第三,了解新闻传播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网络大众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新闻,这就要求网民对新闻传播知识要有所了解。另外,网民还必须增强公众传播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新闻传播的客观责任、监督责任、社会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这些责任既是网络媒体的,也是公众个体的。而从博客和BBS产生的角度来说,在网络大众传播时代首先是民众个体责任。这些责任意识需要在社会基础教育中培育、养成。

四、结语

网络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大众媒体,网络舆情也随之迅猛发展。舆情传播方式、舆情环境、舆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舆情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舆情:一方面,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使民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舆情空间和舆情自由;另一方面,它也为负面舆情的产生提供了便捷,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的负面、虚假舆情日益增多,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危机的社会生成、应对与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政府、网络媒体、学术界等共同关注的问题。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应对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可以从政治、法律、社会、教育等多学科入手,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的运行规律,从而统筹社会各种资源,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郁彩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制探析[J].行政与法,2011(2):60.

[3]王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81.

篇5: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芜湖县人民检察院 彭永彪

内容摘要: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舆论平台的平等、自由、免费这三大特点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必须警惕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言论的强大影响力,推动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干扰公共权力决策,破坏公共权力形象。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因此,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主题词:网络舆情 现状 应对 策略 正文:

一、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人口总数的1/4,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随后又来到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友聊天,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网民在线直接对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民的大力肯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近年社会热点事件,无论是“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还是内蒙古“最牛检察长”,都能看到网络言论的热情参与。诚然,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公众的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网络问政”、“网络议政”密切互动,正在将网络变成执政者思考与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但是,网络言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借助互联网这一当前规模最宏大、尺度最开放、参与门槛最低的公共舆论空间,几乎各种社会问题都可以暴露在网络上,形成利益诉求的第二落点。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舆论平台的平等、自由、免费这三大特点相结合的时候,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凭空捏造式”曝光事件不断浮出水面,我们必须警惕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言论的强大影响力,推动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干扰公共权力决策,破坏公共权力形象。

2009年8月,一个题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曹鑫”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并被10多家知名网站转载。该帖详细罗列了河南新蔡县弥陀寺乡中心学校校长曹鑫9种“疯狂敛财手段”,还曝光了他在公开场合辱骂教师、向老师摊派招生任务等“恶劣行为”。后经新蔡县纪委和县教体局调查,上述帖子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2009年12月,又一网帖火爆传播:兰州城市学院一名女生连同其男友,为了争抢自习室座位,挥刀砍向7名学生,致使4人死亡,3人正在住院治疗。后经警方调查,该帖所曝光的流血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以上两起事件均引起网络舆论高度关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去伪存真,获取最真实的民意正在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如何避免这一公共舆论空间被人利用,人为制造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更是当前和今后迫切需要考虑和寻求对策的新课题。

二、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因此,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俨然已成为检察机关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一是必须建立检察机关网络宣传领导机制,由检察长亲自抓、宣传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行检察宣传工作上下统一、层层落实、人人参与,把检察宣传工作变成“硬任务”,力促宣传工作规范建设和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二是必须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一要建立通讯员队伍。检察机关无论是业务工作的开展,还是综合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扇“窗口”,这扇“窗口”是检察机关展示自我的舞台,人们通过这扇“窗口”才能更加了解检察机关是怎样为民办事,怎样公正办案。因此,通讯员队伍是检察机关打造自己品牌的关键。二要建立网评员队伍。网评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与本地宣传部门、网络监管部门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进行沟通交流,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网评员负责对涉及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信息上报。因此,网评员队伍是检察机关形象的守护神。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任何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征兆。基层检察院要在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在侦监、公诉、反贪、反渎、监所、民行、控申等主要业务部门各明确一名副职作为涉检舆情信息员,对本部门在办理案件、接待当事人过程中可能诱发网络突发舆情的行为,及时向舆情工作办公室通报。舆情办公室同时安排专人采用关键词搜索和细致搜索的方式加强对目标网站、论坛的定时、全面的搜索,对涉及本院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动向。

(三)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处臵机制。“流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依靠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依法妥善处臵;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

(四)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基层检察院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的反应机制。这样一方面能有效甄别舆情线索性质,一方面也能科学地剔除虚假网络舆情的干扰。

篇6: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关键词] 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路径探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表达在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主导的舆论环境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性状。对基层检察机关而言,涉检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复杂性更是给执法办案带来了诸多新的考验,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迫在眉睫。

一、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发展的新特点

1、舆论焦点从笼统空泛转向个案维权。网络上针对检察机关的负面言论,有涉及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涉及检察机关侦查权运用的,有涉及检察人员纪律作风和队伍建设的等等,但过去大多泛泛而谈,没有具体内容。然而近年来,随着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高涨及法制意识的逐渐增强,要求司法透明、司法公开公正的呼声高居不下,而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对检察工作的监督也越来越具体化。如笔者近两年所处理的涉检网络舆情,就有针对具体刑事案件宣传报道的、有针对特定自侦案件办理的、有针对特定承办人员执法办案的,等等。如其中的一起涉检网络舆情,涉案当事人因不满检察机关自侦办案中的一些瑕疵问题,在当地论坛上以署名的方式发布了一则帖子,以醒目的标题、详细的阐述、朴实的文字、具体的诉求得到了众多网民的支持。由于帖子还附有相关法律文书,不明真相的网友便倾向性地支持当事人维权,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执法形象。

2、当事人维权从单一作战转向多元攻艰。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句“民不与官斗”,因为权力机关相对于群众而言是强势机关,群众即使遇到不公正待遇,也通常是暗自吃亏,很少有站出来与之较真,最多找有关部门上访。但是近年来,随着群众法制意识的日益提高,群众的维权手段也逐步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如笔者接触的一起涉检网络舆情,涉案当事人因不满检察机关对暂扣款的处理,先后向当地地税局、政府、人民法院、信访局、人大法制办公室等多部门反映相关情况,并多次扬言要到上级部门上访。在等候有关部门答复的同时,该当事人还积极在当地论坛发表署名帖要求处理此事,并组织了一批网民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该帖炒作成热门贴。此外,该当事人还联系了多家知名网络媒体,扬言若检察机关不处理好此事,就将事情扩大化处理,让全国舆论来监督此事处理过程。

3、舆情传播介质从论坛网站向微博客等新媒体发展。在舆情的传播上,不同媒体可谓“各有千秋”。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级传统媒体因其权威性和报道深度,在网民中的影响力极大。天涯论坛、十九楼等社区论坛及地方网站因其关注时效性强和关注面宽,也越来越多被网民追捧,并日益成为全国性舆情事件的“策源地”。电子信箱、BBS、个人主页、博客、播客、手机网、QQ群等新兴媒体也势如破竹般在涉检网络舆情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笔者接触的一起涉检网络舆情,涉案当事人在当地论坛发表相关帖子的同时,通过其在天涯论坛的一则个人自传性的主题帖吸引了众多网民关注,还通过晒其个人博客等,以期得到更多支持。广大网友也密集关注该当事人在该论坛上的所有相关帖,包括个人日记、部分游记等,以从另一侧面考证其为人处事态度及涉检主题帖的真实性。

4、资深网友的“专家意见”越来越多地影响普通网民的价值判断。相对于普通网民而言,一些资深网友、学者专家因具有知识分子的秉性,其介入影响较之常人要大很多,舆论效应也呈多倍扩散。因涉检网络舆情与法律相关,普通网民很少懂这种专业性知识,于是,这部分意见领袖、知识达人的积极介入,就越来越多地影响普通网民的价值判断,有的甚至直接推动事件舆情发展以及事件的实体解决。如笔者参与处理的一起涉检网络舆情,在当事人提及的暂扣款性质的讨论上,资深网友的“法言法语”就成了极具吸引力和引导性的言论,引来众多普通网友的跟帖赞同。随着跟帖人数的增加,群体之间不断强化着某种心理暗示,这种无意识的倾向性舆情也逐步形成并加以巩固。

5、公众从网上关注转向走下网络参与事件现场。群众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有出于好奇的,有出于跟风的,有出于发泄的,有出于监督的,等等。过去,群众对网络事件的关注更多的仅限于网上,至于事情最终能不能解决,大多持无所谓态度。但现在,网民较之以往更加热心,也更加关注事件结果。如笔者参与处理的一起涉检网络舆情,在当事人的“全程直播”下,有的网民自发组织申援团支持当事人,有的网民打电话来院询问事件处理情况,有的网民甚至亲自来院跟踪事件后续发展情况。

二、基层检察机关在应对涉检网络舆情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当前绝大多数基层检察院都非常重视涉检网络舆情,但由于部分检察院未遇到过该类情况或遇到的情况不多,以致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基层检察院,认为网络事件不大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平时也疏于对网络信息的掌握,部分涉检网络舆情信息来源更是由外而知,更别说安排专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员。部分基层检察院,甚至在舆情发生后,也未能引起重视,如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长豪车事件,在舆情预警期,事发单位不重视,错失有效时间;在舆情爆发期,当事人和事发单位连放妄语,错失有效对象。

2、监测管理不到位。日趋复杂的涉检网络舆情是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由于现阶段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多,基层检察院在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上举步维艰。如部分基层检察院在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研判、决策上就相对滞后,没有一套高效、精准的舆情信息监测系统支撑,也未建立一套相应的科学预测、研判和引导工作机制,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被动。

3、错失有效时间。涉检网络信息评论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24小时内,是应对网络舆情的黄金时间。错过这段最佳黄金时间,应对网络舆情就变得更加麻烦。如部分基层检察院在舆情发生后,光顾着商讨方案,而忽略安排人员关注舆情实时状态,结果可能导致事件迅速升级。如部分基层检察院对于较早就发现尚未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属于无中生有、故意制造是非的论坛帖子或博客,没有积极主动报告单位领导,也没有与网站负责人联系沟通要求删帖,结果就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破坏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的形象。

4、缺乏应对技巧。目前,不少基层检察院都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网络舆情发生后,有些基层检察院光采用围追堵截的办法,认为删除帖子就能万事大吉;有些对待网民的质问态度不真诚,用虚假的信息蒙骗网民;更有甚者在网络上与网民对骂。如阿荣旗“豪车检察长”事件,在舆情爆发期当事人和事发单位连放妄语,当事人的辩解被认为越描越黑,阿荣旗的官方回应被指袒护下属,连刘丽洁的百分之一百的民意测评率也成为网络笑柄。如湖南省某基层检察院干警谢特波为了维护其单位的形象,与一个女记者在湖南红网论坛展开激烈辩论,针锋相对,最后发展到对其人格攻击。

三、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的路径探讨

1、强化组织领导。可以探索打造“1+4”组织模式。即成立一个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担当“总控室”的角色,可以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并在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等具体工作。然后在“总控室”领导下,成立若干个“分支机构”,根据网络舆情应对流程,大致可以设置网络舆情监控组、网络舆情研判组、网络舆情协调组及网络舆情反馈组四个工作小组,成员由各部门抽调,负责具体指令的执行和工作的开展。

2、健全长效机制。笔者认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首要关口是舆情监控,如果舆情不被检察机关所掌握,那么只能处于被动局面。可以探索建立24小时分工轮值制,由网络舆情监控组成员轮流担任网络监控员,搜索各知名网站有关检察机关的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话题,对信息进行甄别、收集、整理、归纳、分类后,填写至《涉检网络舆情日志》,并规定在第二个工作日上报至办公室。其中,遇双休日、节假日的,也必须安排人员值班,因该段时间,网络信息较之工作日会更多。在做好日常收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舆情信息月报制,由网络舆情研判组于根据每月《涉检网络舆情日志》向领导小组报送一份舆情信息,包括涉检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等,以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同时,应建立舆情分类处置制度,针对舆情紧急性、严重性等划分等级,比如一般舆情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作出情况说明,经副组长审核后发布;重大舆情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责成相关部门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经分管领导审定、检察长审核后发布;特大舆情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责成相关部门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经检察长审核、上级有关部门审议后发布。

在发生涉检网络舆情后,舆情研判非常重要,可以由网络舆情研判组组织网评员了解真相,根据内容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升级趋势组织分析研判,然后由领导小组制定应对方案,交代具体指令,严格按照处置程序让各小组去负责执行。在应对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事态发展情况,可以建立舆情处置跟踪监督制,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必要情况下,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此外,笔者认为,重、特大舆情处置完毕后,必须对应对工作进行总结,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执法规范,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可以探索建立舆情反馈周报制,由网络舆情反馈组在处置完后的一周内向领导小组上报情况分析,包括舆情发生时间、具体内容、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等。同时,还应加强舆情处置责任追究,对各部门及人员在舆情处置过程中,执行不力,贻误时机,导致事件恶化,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后果;擅自以检察机关名义或口吻发帖、跟帖的;擅自向外界透露事态发展、处置进程等相关信息;以及对可能造成负面信息的事件隐瞒不报或未及时上报,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

3、严格处置程序。一是抓“常”,加强与宣传、通信、公安、网媒等的沟通联系,争取理解与支持,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控和舆情处置备案工作,技术科协助配合。二是抓“快”,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处理网络舆情时,必须表明第一态度,搭建第一平台,抢占第一落点,关注第一拐点。在涉检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规定具体操作时限,比如办公室在接到舆情报告后的多长时间内必须以特报的形式向领导小组、当地党委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相关情况;网络舆情研判组在舆情发生后的几小时内须分析研判提出相应措施,报领导小组决定等等。当然,万分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以口头汇报、电话汇报的形式特殊处理,但事后还得补上书面材料。三是抓“巧”,也就是网评员在对舆情进行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回复时,要注重讲事实、摆道理,及时采用“化、沉、删、正、热”等策略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控制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4、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部门两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检察机关的事情。如果负面舆情发生后,我们不能主动迅速地去处理好,结果也只能损害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一位检察人员,都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认识信息化时代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充电以提高舆情应对技巧。在提升队伍整体舆情应对水平的同时,要突出抓好网评员队伍建设,将那些政治敏感性高、检察业务扎实、网络操作水平高的干警充实到网评员队伍中去,通过专门培训和系统培训,确保网上舆情引导队伍更加知识化、专业化。参考文献:

1、尹韵《新媒体蓝皮书:2010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出版,2010年7月1日。

2、傅达林《从网络中汲取法治力量》,人民网舆情频道,2010年6月29日。

3、王仕科《“因特网”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湖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会《久安之路》编辑出版,2002年9月26日。

上一篇:心存感恩主题演讲稿 心怀感恩的演讲稿下一篇:2017最新医疗事故赔偿标准(2017年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