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能力提升的网络舆情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当前开展基层群众工作的研究,对我国深化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应对能力提升的网络舆情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应对能力提升的网络舆情论文 篇1: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和措施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频发的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恰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分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舆情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一、宁波市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和创新点

(一)宁波市应对网络舆情的创新举措

自2010年10月以来,宁波在全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提出了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搭建一个平台,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三支队伍”的建设目标,把社会舆情引导和网络社会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际成效获得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省推广。

1.完善网上预警机制,增强舆情发现能力。通过提升监测技术和人工监管相结合的舆情信息采集模式,延伸舆情采集的渠道和范围,着力强化舆情的发现能力。一是推进舆情导控系统建设。二是建立舆情信息报送机制。三是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2.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协同攻防能力。一是完善涉网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完善舆情分析研判制度。三是建立舆情应对联动机制。

3.落实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提升常态管理水平。一是开展新闻支站星级评定:出台了《宁波网新闻支站等级评定细则》。二是开展属地网格化管理考核:出台了《全市网络社会网格化管理综合考评办法》。三是开展三支队伍绩效考核:出台了《网上舆论引导队伍构架管理考核办法》。

(二)鄞州区应对网络舆情的特色举措

1.鄞州区全面推进“民生点点通”网络问政平台建设。该平台整合现有区长信箱、81890、企业百事灵等民生类政府网络服务平台资源,设置“阳光E政”、“记者追踪”、“互动直播”、“民生论坛”、“微鄞州”等五大功能版块,达到收集社情民意、引导网络舆情目的。

2.采用“中青华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对全国5.7万个论坛、博客、微博、新闻站点实施实时监测,重点网站可每15分钟扫描一次,并配以精确的建模分析和人工定量研判,平均每天有5 000份有关鄞州的舆情,重要舆情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手机里。如一则《举报他人建造违章建筑,反遭打击报复》的帖子立即引起区委书记的重视,将矛盾扼杀在萌芽阶段。

3.成立青少年网络舆监中心,构建健康网络生态。2014年4月,团浙江宁波鄞州区委成立青少年网络舆情监测中心。中心成立24小时自动监测“青少年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对有关青少年的各种网络信息源实施全面、精准、实时的扫描和采集,全面覆盖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多种网络媒体。中心运行至今,辐射覆盖各类团属网站132个,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近千个,聚拢新媒体粉丝87万,转发评论近百万次,并与12355云端网络中心衔接,从单纯的“舆论宣传”向“提供服务”转变,开启了宁波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云端服务”时代。在线受理青少年的咨询、求助,同时进行分类处理,由8支专业后台队伍帮助解决青少年的咨询,求助。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预判不足

这几年由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事件,过程大致可以简化为:事件发生,相关人提出利益诉求—网络迅速传播—集中网络民意,网络舆情形成—地方政府回应调查—地方政府调整政策方案—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如能在舆情发生初期对其影响力进行正确预判,将会有效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二)民众在生活中缺乏利益表达渠道

当前网络舆情呈现上升趋势,正是因为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所导致的。过度依赖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可能会忽视其他媒体的沟通渠道,导致形成恶性循环。如现在的很多网络舆情都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利益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引发的,在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部分民众会通过网络来宣泄情绪,期间可能会集中网络民意,便会形成网络舆情。

(三)缺少专业的政府公关团队

网络舆情往往突发且传播迅速,政府做出反应的准备时间极短。这便需要地方政府在舆情应对时具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和灵活的公关手段,提高网络执政力,使民众看到政府的诚恳态度与实际行动。当前很多政府部门普遍缺少经验丰富的公关团队。虽然地方政府部门的公关意识较前几年普遍提升,但在专业的政府公关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如公关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结构不合理等。

三、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网络舆情潜伏期的应对策略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成立,接着,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也建立了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人民网、新华网开始创设了“舆情监测室”、“舆情在线”等专题栏目。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在官网上设立自己的网络舆情监测室,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敏感问题,加强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化解负面舆情。

2.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分析机制。地方政府可以运用网络舆情收集的专业软件,通过搜索关键词来收集相关发帖。对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经过系统的分析才能把握其内在价值,因此需要建立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通过对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并进行归类管理,综合研判,使之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3.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点提早发现网络舆情中隐藏的危机导火线,并制定危机预警方案、并上报主管部门。比如某一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以后,工作人员便将舆情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数值,将这些数值跟“临界值”相比较,来决定突发事件的危害级别。可以将网络舆情预警分为四级:轻警级(非常态)、中警级(警示)、重警级(危险)、特重警级(极度危险),并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区别。

(二)网络舆情爆发期的应对策略

1.政府部门内部协作的联动机制。当前,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网络宣传部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仅靠网宣部门是不够的,应建立一种在主要负责部门领导下的各部门合作的网络舆情应对形式。一方面由网宣部门牵头并负责领导,由经信委、通管局、公安网警等部门协作合作。以联席会议等形式共享信息资源、互相研讨交流。另一方面,要以舆情监测中心为枢纽,形成各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

2.网络新闻发布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布会是指当网络舆情发生时,政府借助网络建立新闻发布会,由政府官员、专家、媒体、市民共同参与,解答公众的疑惑。在举行网络新闻发布会之前,地方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并邀请市民和媒体一起参加。发布会时,首先应该由政府部门网络新闻发言人对事件的真实情况做出公布,并应有与媒体互动环节,开诚布公地与公众进行交流,做到不回避、不失语、不妄语。

3.加强政府、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合作。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自的优势,积极建设“网上统一战线”,加强政府、公众、新旧媒体的协作。不断发展网上“盟友”,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工作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地方政府应该与一些权威的网站和论坛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主动地提供真实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同时还应当联合传统媒体的力量,对网络舆情事件查明的事实真相需要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公布,引导网下舆论方向,从而影响网上舆情导向。

(三)网络舆情平息期的主要策略

1.完善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目前针对网络舆情的立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几乎没有,因此也给政府舆情管理工作造成很多不便。完善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尽快出台《网络舆情安全保护法》等单项立法,也可在刑法中增加有关网络舆论犯罪的条款;(2)制定与法规配套的相关制度。如网络内容分级制、网络实名制、市场准入制等;(3)加快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整合;(4)完善应急性法律体系,有效保证网络舆情方面处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2.多渠道畅通民意的诉求。现有的民意表达和诉求的主要途径还是信访制度,但是现行的信访制度难以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诉求需要。我们应开辟多种渠道的网上诉求。今年2月,“宁波网上信访受理中心”平台正式入驻政府官网首页,统一接受来自市民的各类信访来件。中心将对不同类别的信访来件,采用不同颜色标注等级,重点提高初信初访问题的解决效率,加强后续跟踪督查督办。如江北区网上信访平台已承接超过65%的信访件,从网下到网上,信访办结效率提升了90%以上。

3.探索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长效合作机制。2014年6月2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新媒体已进入微时代。至2014年8月,中国的政务微博的公共账号已经达到了25万,而政务微信公共账号仅有6千。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表示,下半年将全面推动政务微信公共账号的设立。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2014年10月16日,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宁波最高层级的政务威信“宁波发布”正式上线,“宁波发布”以“权威发布、民生服务”为基本功能定位,致力于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深入解读公共政策,有效提供民生咨讯服务。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吕广振.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 吴芸.我国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策略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

[5] 张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4,(4):41-43.

[责任编辑 李春莲]

作者:张陶然

应对能力提升的网络舆情论文 篇2:

社会治理背景下乡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研究

[摘 要]在当前开展基层群众工作的研究,对我国深化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聚焦上,本文以执政能力提升为基点,锁定乡镇干部“个体”群众工作系统性能力的提升,应用“系统论”的基本方法,从结构、功能、环境(情景)三个方面建构了群众工作能力系统研究的“概念框架”,并在此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从科学性、情境性、有效性、匹配性四个方面建构了“应用层面”能力提升体系的整合模型;同时,还对乡镇干部群众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治理;群众工作;能力;乡镇干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29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前沿阵地,立足于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直接关乎整个工作大局。社会治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群众工作的转型,这对当前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任务要求出发,围绕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系统性地对乡镇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进行了研究。

1 群众工作能力的研究综述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同时,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在社会治理的新背景下,群众工作的特征、内涵、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各级干部要与时俱进地提升工作能力。

1.1 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学界基本上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为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新的要求,如当前群众工作的重点是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

1.2 群众工作能力的构成

关于群众工作能力的构成,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分类。张林、张国美认为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包括宣传、教育能力,帮助群众克服困难的能力,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三个方面。刘芬则提出了教育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以及依法办事的能力等五大类能力。李春杰提出了洞察群众需求的能力、理解群众行为的能力、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应对群众公共危机的能力等四类能力。廖雄军三大类的能力包括:组织引导群众能力、按需服务能力、维护群众权益能力。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群众工作也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及网络舆情的应对已成为领导干部一项新的群众工作能力。整体来说,主要是由基本能力与专项能力组成,基本能力主要是指如何沟通、交流,与群众打成一片,而专项能力主要是在重大矛盾、重大事件的调处上对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

1.3 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方法途径

工作能力的提升有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一是學习研讨,二是参与实践,三是总结改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对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激励引导的作用。刘芬提及群众利益和民意表达的机制、群众工作的党群沟通机制、缓解矛盾的长效机制、群众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四项机制。姚桓、刘汉峰提出了六种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群众动员机制、对党群和谐程度的考评机制、群众对干部政绩的评价机制、权力授予与监督机制以及服务群众机制。具体实践上,上海的社区建立了全联系群众运行机制、联系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创新解决问题工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群众工作能力的研究思路

能力体系及提升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包括结构、功能及情境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一是内部“结构层”,即能力的要素构成;二是中间“功能层”,即个体的能力素养转化为执政(行政)能力,配合党委政府的具体工作;三是外部“情境层”,即能力具体的实践环境。三者之间必须互相匹配,协调推进。

2.1 结构层(要素关联)

能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结构主体可以分为三层。

2.1.1 素质层(德才兼备)

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及潜质。其包括价值追求(要素1:德),即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工作观,直接关系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素质禀赋(要素2:才),即开展群众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身体及心理条件,如语言运用的素质、问题分析的素质、心理调适的素质等,直接关系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内在潜质。

2.1.2 方法层(知行合一)

素质是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来改进、提升的,得当的方法可以弥补素质上的相对欠缺。其包括:学习(要素3:知),即学习与开展群众工作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实践(要素4:行),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通过反思总结,积累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提升能力。

2.1.3 制度层(传导并举)

制度引导与约束直接关系领导干部的行为及行为取向,群众工作能力提升需要一种制度性的支撑与激励来推动。其包括:支撑(要素5:传),即完善合理的工作机制,搭建学习提升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向领导干部“传授”群众工作的正确理念及有效经验(杜绝“干中学”中的盲目性);激励(要素6:导),即完善绩效考核及奖惩体系,营造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文化)。

从理想的状态上说,能力最佳绩效点出现在素质层、方法层、制度层的最佳契合点上(“最优”),但是在现实状况上说,三个层面可以实现“互补”,达到一种“满意”的绩效点。

2.2 功能层

对于能力的基本界定,在胜任力模型中,能力是从其构成上来界定的——以素质为核心,而本文中的能力是从系统功能(目的性)上来界定——以处理及应对具体问题矛盾的水平及绩效为核心(素质是一种能力潜质,而非能力本身;但能力必须要依托于这种素质)。系统是具有目的性,即促进这种结构体系的产出服务于具体的功能目标。对于能力提升系统(结构)的功能,表现在具体的群众工作绩效上(如矛盾解决的效率与效果)。从党政群众工作能力的“功能”上说,其直接表现在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群众需求体现在工作要求上)与绩效评估上。要保证功能性的“有效”,党委政府应迅速灵敏的把握群众的需求,适时地“反馈”“作用”于能力提升系统(主要是制度层),进而提升整个系统性的能力改善(功能调整)。从制度性建构上说,在具体任务为指向的“刚性”制度基础上,要强化理念、原则为指向的“柔性”制度建构,并营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工作“制度文化”。

2.3 情境层

系统具有开放性,必须与系统外部进行沟通、互动。群众工作能力系统是置于整个工作环境(情境)之中,必须对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适应”。群众工作的能力不能一概而论,从横向上说,不同岗位、职务、地域其要求不一样,从纵向上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干部成长阶段要求不一样。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识别工作的重点、难点、焦点,改进工作理念,应用新的媒介手段(如网络)等。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对群众工作能力及其提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3 群众工作能力的研究内容

本文在逻辑建构和经验考察基础上,由“概念框架”层面(conceptual framework)导向“操作”层面(operational)的模型建构及内容分析。

3.1 模型建构

从文中能力系统的概念框架出发,从实际操作层面来建构能力提升的整合系统(integrated system),见图2。一般的研究仅对静态的能力体系提出一系列的提升措施。“整合”框架则是将能力的构成、能力的应用、能力的评估及能力的提升置于一个系统性的框架中进行通盘考虑,而非仅就能力而言能力,就提升而言提升。

从能力系统的要素构成视角(科学性),建构能力的“构成体系”(群众工作能力包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从能力系统的情境视角(情境性),建构能力应用的权变原则(如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有效地应用能力);从能力系统的功能视角(有效性),建构能力评估机制的具体标准(怎样的能力是切实符合具体群众工作的需要);从能力系统的结构性视角(匹配性),建构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如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能力的应用水平及能力的绩效)。

3.2 内容分析

从科学性、情境性、有效性和匹配性四个方面来切入对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具体内容的分析。

3.2.1 建构“合理”的能力构成体系:三构成

本文在建构能力体系时,充分考虑了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性特征,结合走访、座谈、咨询专家等方式,将能力分为:①基本能力(相对静态、单一、基础性的能力);②拓展能力(综合性的能力——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积累性的能力——经验的累积;领导性的能力——决策、指挥、监督的能力);③专项能力(特长性能力;专项任务应对能力;具有更强的动态效应)三大构成。这一能力的分类较好地展现了能力的系统性、递进性、情境性等动态特征。从横向上说,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则必须要具备这一系列不同层面的能力素养,从纵向上说,不同职级、不同岗位、不同区域等干部其群众工作能力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

3.2.2 明确“权变”的能力应用原则:五原则

能力具有情境性,不同環境条件下能力的要求及应用是不同的。人们要具有“权变”的思维,掌握因人、岗、职、时、地而宜的五个原则。不同来源的干部能力应用不同(因人而宜),如通过考录进入镇乡(街道)或机关的干部,一般具有较强的文化理论素质,缺乏的是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因此他们把选择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实践能力上;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同志见识宽、人脉广,实际工作能力强,但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学习能力是这类干部提升的重点。不同岗位干部能力应用不同(因岗而宜),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综合管理类这三类干部,要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提升能力。不同职级干部能力应用不同(因职而宜),行政职级不同,对能力提升的内容和方法也各有明显侧重,一线工作的干部提升基本素质能力,重点要提升综合协调以及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领导岗位的干部则更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不同成长阶段的干部能力应用不同(因时而宜),笔者将当前乡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入职阶段、成长阶段、拓展阶段、成熟阶段。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情境的干部能力应用不同(因地而宜),偏远乡镇、近郊乡镇、街道等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乡风民俗和群众工作任务也不同,要根据各自工作任务的侧重点,提高干部的不同能力。

3.2.3 健全“有效”的能力评估机制:三标准

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力绩效评估体系。人的满意:上级有关领导、同事、群众、自己以及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评价(特别要健全群众的评价机制),根据诸项评价的吻合度判断其群众工作能力。事的落实:在处理群众工作具体事务中,可以从程序是否到位、任务是否完成、计划和结果是否相近、效率和效果是否统一等方面判断其群众工作能力。法的遵守:在做群众工作中要考虑措施是否合法、过程是否公正透明,结果是否公正、公平。

3.2.4 完善“匹配”的能力提升途径:四途径

从整体上来说,能力提升的途径有四大类,即教育培训、经验传授、岗位实践、制度导向。教育培训:教育培训要考虑到干部的实际需求,系统性地开展群众能力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范示教等形式可以提升乡镇干部的群众工作知识储备。经验传授:特别对于年轻干部,入职时间较长且群众工作出色的乡镇干部要定期对年轻干部进行经验传授,同时要能够“以师带徒”地进行实战指导,提升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直观经验。岗位锻炼:到一线的岗位进行锻炼,压担子、压任务,这个过程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干部自身的思考以及实践操作,可以快速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制度导向:完善干部选拔、激励、考评制度中有关群众工作能力(实绩)的比重,提升乡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自觉性。

遵循文中能力的科学性、情境性、有效性原则,才能实现能力提升途径的“匹配性”。能力体系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提升内容具有系统性,能力应用的情境性原则要求提升方式具有多样性,能力绩效的有效性原则要求提升效果具有针对性。在实际应用上,要掌握这些原则,针对不同的干部群体、不同的工作情景设计系统化、多样化的有效提升途径。

4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关注乡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体系结构及其现状的基础上,把当前乡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途径总结为四大机制。第一,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及模式,夯实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平台。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基础在于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努力使干部队伍大面积、系统化、快捷的提高群众工作的综合水平。在创新培训内容上,要增强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培训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可设置四大块内容,即群众工作理念培训、岗位实务培训、专项任务培训、能力系统培训。第二,创新经验传授的方法及举措,拓宽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渠道形式。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途径,关键在于做好经验传授工作,使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常态化、个性化,做到卓有成效。第三,创新岗位锻炼的方式方法,拓展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实践途径。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在于實践锻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第四,创新制度体系,形成增强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工作机制。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根本方法在于制度导向,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践行宗旨,努力为人民服务,享有较高的群众满意度。完善干部选拔制度、分类分级培训制度、“传、帮、带、促”制度、岗位实践制度、定期专题研讨交流制度、联系群众、联村(居)工作制度、群众工作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新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党的群众路线[J].新视野,2014(3).

[2]赵兴银.开辟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新境界[J].红旗文稿,2016(19).

[3]李传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党联系群众工作的新要求[J].求实,2013(3).

[4]张林,张国美.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J].求知,2005(6).

[5]刘芬.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时代内涵和促进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1(13).

[6][作者不详].新时期民政干部做群众工作应具备四种能力[J].中国民政,2011(12).

[7]廖雄军.领导干部与群众关系模式研究——兼论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J].探求,2011(5).

[8]张春林.新闻群众工作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9]张谨.网络信息文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12(1).

[10]刘芬.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时代内涵和促进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1(13).

[11]王术静.以制度化推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党委“三访四步工作法”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6).

[12]姚桓,刘汉峰.构建科学有效的党的群众工作新体系[J].学习论坛,2011(11)

作者:李锋 杜建海 汪冰 叶彪

应对能力提升的网络舆情论文 篇3:

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及其生成路径

摘要:媒体素养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和新闻意识是应对社会转型期社会舆论多层次状态、新兴媒体兴起和媒体格局的变革、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渗透战略、公共突发性事件频发、领导干部媒体意识缺失等严重挑战的积极反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媒体意识,加大培训力度,主动实践锻炼、科学借鉴经验,创新机制,加强自身媒体素养,切实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领导干部; 媒体素养; 生成路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媒体的功能日益凸显,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 年6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1]2009 年3 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能力就是:“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2]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国内舆论格局下,如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媒体素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其核心功能无疑是传播信息,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的特点。在西方,媒体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管理模式逐渐由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转变,媒体作为公共管理的工具价值日益凸现。新时期国际国内舆论呈现许多新特点,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媒体管理体制的转变,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政府管理提出诸多挑战,领导干部作为公共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提高媒体素养已成为其胜任岗位能力的内在需要及优化执政效能的必然选择。

第一,社会舆论的多层次状态。社会舆论是社会群体对某一事件或者现象的共同意见,意见是社会舆论的核心。意见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因而也有舆论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分野。当前社会舆论呈现多层次状态,出现了主流舆论与边缘舆论、正确舆论与错误舆论、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先进舆论与落后舆论并存的状态。各级干部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一元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新兴媒体兴起和传统媒体格局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媒体格局被打破,新兴媒体崛起。截至2008 年12 月, 我国现有2000 多种报纸、9000 多种刊物、3000 多家广播电视台、网站数量已达150 多万个,具有自媒体性质的博客规模已达5000万用户,网民3. 5 亿,手机用户5 亿多。近年来,新闻传媒领域日趋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之间的新闻界限不断被打破,新闻交流不断加强,新闻资源日趋共享。国内新闻报道条块分割的传统格局也日益被打破,新闻媒体的属地意识明显弱化,交叉采访、异地报道现象日益增多。同时,不同类型媒体的界限日益淡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形成了交互联动、相融共生的大新闻、宽传播格局。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渗透战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实施新闻渗透战略,通过新闻宣传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特别是近年来,境外某些媒体借题发挥蓄意炒作、抹黑中国;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出版制度和新闻管理制度;插手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煽动所谓“维权”运动,培植“政治异见人士”,千方百计与我们争夺舆论阵地、争夺受众、争夺人心。因此,大力提高我们引导舆论的能力,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形势依然严峻。

第四,社会转型期公共突发性事件频发的时代特性。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一时期,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又面临着许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人们对改革的预期目标普遍提高,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和愿望更加强烈,迫切需要兼顾各方利益;一些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引导舆论,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五,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差。一些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上存在三种误区即“躲、堵、怨”。“躲”即对媒体采取回避的心态;“堵”即对媒体采取侥幸的心态,“怨”即对媒体采取抱怨心态。这都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应付而非应对、封堵舆论而非引导舆论的错误做法。

二、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内容体系

从心理学上来说,素养是通过学习以后知识积累、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某种程度的过程,其核心要素是养成与培育,涵盖知识、态度、情感、意志等因素,是从价值上实现人格修养目的和过程的有机统一。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是指领导干部对新闻媒体及传媒信息的综合认知、解读、评判以及驾驭引导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具体来说包括领导干部的媒体知识、媒体态度、媒体形象、媒体实践四个方面。第一,媒体知识。知识养成是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体系的基础,主要是指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媒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特征和地位等等,换句话来说,就是要为能力形成阶段提供系统的知识储备。领导干部的媒体知识修养首要的是认知媒体的本质与功能,传媒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方面,媒体可指社会机构用来传递信息的载体,另一方面,媒体也可以是借助于工具传递信息的实体性机构。就媒体的功能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媒体是现代社会的‘守望者’,媒体是现代社会的‘调控器’,传媒是现代社会的‘涵化者’”[3]。舆论监督功能是媒体的首要功能,这是由媒体的本质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决定的。媒体的本质就是工具和手段,它的工具理性只有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其价值。而公众作为权利的主体,其知情权的满足是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必要前提。规范调控是媒体的重要功能。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媒体的规范调控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媒体通过聚焦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导公众舆论实

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控。传媒的社会涵化功能主要是指传媒通过传播信息,使受众受到教育和影响;传媒的社会权力功能是以反映民意、创造舆论为内核的并涉及公共领域的社会公信力,这种权利的表现形态是以褒扬、贬斥、劝服、引导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影响力。当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媒体的功能是具有时代性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但是整体趋势是媒体功能的强化。对新闻传播规律和特点的认知是领导干部媒体知识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就是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正确理解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记者是新闻媒体工作的承担者,作为领导干部要以社会角色的观点来正视记者的工作,尊重记者就是尊重社会的知情权。

第二,媒体态度。“怎么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从心理层面来说就是媒体态度的问题,态度修养是领导干部媒体修养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时所应有的情感、姿态、气度,主要包括领导干部面对媒体采访、负面报道、新闻发布、舆情引导等各个层面表现出的心态。对待媒体采访要采取合作的心态,这是新闻传媒规律和加强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体制的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的调整,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领导干部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新闻处理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解决的效果。采取“封、堵”的态度,导致各种错误信息充斥社会,直接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损伤,这种教训是深刻的;只有采取合作的态度,通过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建立与新闻媒体的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推进。在应对负面报道时要有理性的态度,公共行政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解决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的管理活动。这种公共性意味着管理的难度,因此在决策执行中出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将问题予以公开是媒体的功能所在,领导干部在应对负面报道时应该宽容媒体对政府工作的批评监督,深入分析问题的产生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促成问题的解决。

第三,媒体形象。媒体形象对领导干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特指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行为言谈举止展现自身和政府形象,表现对某项工作、事项特殊的关注和态度,从而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要树立自身的媒体形象必须做到三个方面即亲临险境、情系百姓、展示个性”[4]。首先要亲临险境。政府官员亲临险境一线,表明态度,必将稳定人心,赢得人心,也必将赢得舆论的高度关注。2008 年5·12 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第一时间亲临前线,深入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经过媒体广泛传播,稳定了民心,坚定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有效地赢得了舆论的主动,也树立了温总理坚毅果断爱民的良好媒体形象。其次就是情系百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执政理念,这就内在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权为群众所用、利为群众所谋、情为群众所系。领导干部关注身边的“小事”,关心身边的群众,了解百姓疾苦,通达社情民意,经媒体宣传,可凸显出领导干部的可亲可敬形象。再次就是展示个性,个性的张扬更可彰显形象的深刻性。毋庸置疑,领导干部的执政风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展示自身健康化的个性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党和政府的美誉度。

第四,媒体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实践的层面,运用媒体知识、形成媒体态度、树立媒体形象的过程都是媒体实践的过程。媒体实践简单而言就是直面媒体、引导舆论。主要包括主动接受媒体采访和科学设置新闻议程两个方面,接受媒体采访主要有电话采访、单独采访、集体采访等形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尊重新闻媒体传播规律,正确处理正面宣传和负面报道的关系,科学认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提高应对媒体采访的能力。科学设置新闻议程是引导舆论的有力手段。对政府决策、施政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策划,使其形成大量的有效信息,主动提供给媒体,巧妙地影响和引导新闻媒体与国内外舆论,把政府信息发布与媒体关注、公众关心的兴奋点结合起来,使政府决策的权威性与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实现有机结合,在公众(受众) 中形成广泛的相关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

三、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生成途径

媒体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总结和积累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内在层面,如增强意识、主动锻炼、学习借鉴等;外在动因,如加强培训、激励引导等。内在层面是关键,系主观决定因素;外在层面是手段,是客观条件因素,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第一,转变媒体观念,增强媒体意识。当今时代是一个传媒的时代,善用媒体执政已是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媒体在公共管理的特殊功能。增强媒体意识,就是要增强对新闻的掌控意识。我们在推进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要把掌控新闻与施政行为本身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审思它可能带来的媒体反应和舆论影响,并据此不断调整和完善施政行为和方式。增强媒体意识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增强对舆论的运用和引导意识,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播信息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受众的知情权就是媒体的价值取向;而领导干部对舆论的引导就是要善于把为公众谋利益的政府工作变成媒体受众的需求,主动地运用媒体关注,使其成为公众的关注点。对于政府需要在公众中强化的理念、政策等,要有主动的运用和引导意识,使其成为正确的公众舆论;对于有些不宜引起公众注意而需淡化的内容,也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使其不成为热点;对于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置,要及时地制定新闻处置预案,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避免造成危机而影响公众的情绪和社会安定。媒体意识是一种能力和素养,它需要政府的强化和领导干部的重视来支撑。

第二,主动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媒体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过程,它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而抓住工作中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则是提高自身媒体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与传媒的接触中应不断提高自身对传媒信息的解读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是培养和提高新闻素养的有益积累。面对媒体记者,对政府官员来说,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又是培养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完善和提高自身现代素质的一个机遇,应摆正心态,从容面对。在一次次的主动锻炼中,对媒体的解读和应对能力就能不断提升。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实效。如果说实践锻炼是提高媒体素养的根本途径,那么教育培训是提高媒体素养的必要环节。新时期媒体素养已成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导干部媒体素质的培训应该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范畴;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业务讲座等形式,加强对现职公务员的媒体素养培训。对新选拔录用的公务员,要把媒体素养纳入考核评估体制,或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第四,立足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提高媒体素养,要善于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西方选举政治中媒体运用及舆论引导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即通过政治家将自己的政见透过传媒传达给选民,以争取和赢得选民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阐述政见、理念等竞选内容与新闻的引导、策划始终联系在一起。竞选活动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具体细节也都围绕有利于新闻来组织和安排。国外选举政治中重视新闻、重视驾驭媒体的理念和方法,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政府工作中。对于我们施政的每一项重点工作,出台的每一项新政策等,要加强新闻策划,并注重运用现代传媒充分展示政府工作的主张和理念,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善用媒体执政的直观体现。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保障领导干部媒体素养培养的长效性。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引导和保障。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提高媒体素养的激励引导机制,把媒体素养作为干部评价、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这能对广大领导干部形成积极而有效的导向作用,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在公共行政中自觉了解媒体知识,形成良好媒体态度,主动参与媒体实践,塑造良好媒体形象,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作者:文 斌

上一篇:体育旅游市场社会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培养幼儿能力的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