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2024-05-09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通用12篇)

篇1: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孙建钦

一、肯定成绩,着力营造和谐网络氛围

(要点)我区全年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取得不错成绩,未出现较大影响力的负面舆情。各类网络舆情得到妥善处置,网民诉求得到合理解决,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对外形象,“重视网络、善待网民”的氛围基本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得益于网民反映问题的根本解决;得益于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扎实有效。

二、认清形势,提高舆情处置工作重视程度

(要点)受中外文化差异、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部分人群在思想认识、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特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以清晰的思路和踏实的作风,努力做好舆情应对和处置工作。要进一步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做到监测到位,处置妥当。严格按照“黄金四小时”舆情处置工作原则进行应对处置。今后工作中,如出现由于舆情发现不及时和应对处置不当,进而造成重大网络负面影响、有损我区正面对外形象的单位和责任人,将启动问责机制,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提前预防,降低发生负面舆情的可能性

(要点)遇有突发事件或易引发网上舆情的事件出现后,各单位主管领导和网络信息员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有条件的要赶到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尤其要注意看事件的敏感程度、扩大程度,现场人员言论、是否有人拍照摄像等,要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并形成初步回复说明,做好网上应对准备,为舆情处置工作抢占先机。

四、注重实效,把舆情问题解决在网下

(要点)平息舆论的最有效方法,在于问题的根本解决。除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单纯的网上应对回复是绝对错误的想法,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将舆情解决在网下,再加以合理的网络舆论引导,才能真正平息网络舆论。最终目的要达到网民反映问题得到解决,网民的思想得到改变,政府的形象得到树立。

五、站位全局,以舆情处置为契机推动全局工作

(要点)媒体舆情可以很准确的反映出各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网络更是社会各界监督我们工作的公众平台,因此我们要站位全局,以舆情应对处置为契机,及时从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加以改进和吸收借鉴,进而推动我们的整体工作。

2012年12月19日

篇2: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的功能的拓展,人人都成为互联网中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也数量级倍数的扩展。而目前互联网的自由性使得人们在发布自己的诉求和言论时无所顾忌,大多数人们在参与过程中无法认清信息的真实性,更多的仅仅是盲目的跟风和起哄,随着更多网民的加入,这种信息的传播面将更广、引起的后果将更严重,甚至能达到失控的局面。监狱的管理性质决定了大多数信息无法及时公布公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及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有关于监狱的舆情信息。如何能在网络舆情爆发前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舆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一、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网络舆情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参与争辩,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出载体的多样化,最常见的

有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转帖)、论坛、个人博客、播客、微博、QQ 群、微信等,同时,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表现出“海量、迅猛、不可预料”的特点,所以,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和应对网络舆情是从更高层次上减少负面信息的关键,要积极收集舆情,正视问题,理性应对,在网络舆情即将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时,必须掌握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网络舆情应对程序。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全面、准确、及时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设置网络监督员。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络监督员,不断培养熟知网络、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

二是发动群众。在一些行业或者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网评员,搜集、整理与监狱机关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定期汇报网络舆情信息。

三是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联系有影响的重点网站的管理员,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应对、妥善处理。

四是建设网络舆情搜集平台,通过论坛、电子信箱、微博、微信等方式让群众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过来,尽量不要将其扩散到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五是强化与各主流网络媒体和公安、监察院网监等的交流沟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以协作互补。

六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是应该将监测的重点放在本地网站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涉及本地的相关信息上。

七是要对舆情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全面了解舆情发生的大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对舆情的预判,同时与舆情直接关联人加强沟通,全面掌握舆情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舆情的实际察知。

八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共同参与舆情研判,确保对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二、完善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一)建立网络舆情值班制度。

1、监狱信息化管理部门设置专人(网络管理员)值班,及时捕捉信息,分析研判汇总。

2、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监狱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记录应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3、建设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实时搜集网络信息,并定期编写舆情报告,制定舆情疏导方案。

(二)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

网络管理员要认真整理各类舆情,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报宣传部门处理。特殊情况,直接向分管领导汇报。如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及时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煽动分裂国家、破环国家统一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教唆犯罪的;

7、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的;

8、损害党委政府声誉,影响我县安全稳定的;

9、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三)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制度。

1、通过新闻发布、狱务公开、调查处理等方式引导其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2、做好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利用网络管理员和宣传部门作为网络“写手”,将舆论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疏导,同时积极与相关网站联系进行删除或冷处理。

(四)建立网络舆情协作制度。

1、信息化部门和宣传部门负责搜集舆情信息,由宣传部门进行处理。

2、固定管理人员,培训网络“写手”。

3、做好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4、对违反网络安全法规或传播有害信息的人员,情节严重的交予公安部门查处。

(五)建立网络保密制度,预防内部信息泄露。

1、内外网必须进行物理隔离。

2、内外网U盘必须分开使用,不得将内网文件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尽心处理。

3、内外网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防木马软件。

4、内网禁止使用无线设备。

5、网络管理员必须定期对内网服务器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升级服务器系统,安装必要的系统补丁,预防网络安全漏洞。

篇3: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的含义

网络舆情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 网络舆情就是网民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事件所产生的,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言论、观点、态度和情绪的总和, 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 没有网民便没有网络观点和言论, 没有网络就不可能产生网络舆情。这些观点和言论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 通过这些发表的观点和言论, 大致可以了解网民的态度和情绪。网络舆情则是指来自网络的“不好的”、对消防部队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舆论。

二、目前消防网络舆情的问题和状况

消防部队是最贴近群众利益的部队, 因此社会上对消防的新闻事件关注度很高。哪里着火, 哪里的消防执法存在问题, 都会被群众密切关注。由于每一个网民心态不一样,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样, 因此产生的观点也就不同, 而个别网民过激的言论, 夸大其词的描述, 很容易引起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随, 评论的人越来越多, 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消防宣传工作不到位极可能导致误会产生。基层消防中队在灭火救援时, 由于消防宣传欠缺导致的问题较突出。比如基层消防中队在出警的路上, 由于城市交通堵塞、很多私家车主不知道让行, 使出警出现一定的延误。到达火灾事故现场后就受到了围观群众的指责, 觉得消防车出警慢。某些群众甚至会出现过激的行为……其实报警人看到火势蔓延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 总感觉消防队到场晚, 从而对消防队产生消极情绪。

虽然消防部队越来越重视对舆情的处置, 但仍然缺少处理网络舆情工作的专业人员, 处置网络舆情的技巧不熟练, 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 有时负面信息传开了, 才开始处理问题, 造成处置问题滞后效果不明显的结果。

三、加强消防部队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 三项机制要完善建立, 预案考评责任到人

一是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建立消防网络舆情监管组织机构。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 消防舆情引导工作会越来越重要, 消防部队全体官兵要从思想上重视舆论引导工作, 站在维护警民和谐的高度来对待。因此成立舆情处置部门, 做到舆情有人查、信息有人发布、舆论有人引导。这是维护消防部队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是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案机制, 防患未然。消防舆情是一个集合总体, 其中包含灭火救援、抢险救灾、队伍管理、消防执法监督等各种事件。因此网络舆情的预案, 可以针对这几种事件制定多种类型的预案。归纳总结各种类型的事件, 根据事件的特点、特征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同时, 预案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更新完善。

三是建立完善的舆情考核验收、互学互帮机制。建立和完善舆情工作考核验收制度, 建立考核量化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要细、要实、要全面。将网络舆情工作考核成绩纳入各支队的季度、半年总成绩中来, 督促各支队切实把网络监管工作重视起来, 作为年度重要的工作来开展。建立舆情工作互学互帮机制。在全国开展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现场会, 让各个省的消防领导来参观, 提供一个模板,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二) 三项能力要提高, 加强舆情管控工作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增强鉴别舆情的能力。舆情并不可怕, 它能从侧面反应民生。积极回应群众意见引导好舆论导向是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构筑警民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为此消防部队全体官兵要认真对待, 认清舆情的重要性, 加强网络舆情的敏感度。这就要求从基层消防官兵抓起, 培养他们关注舆情, 关注民生, 关注新闻, 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 培养其主动与网民交流、耐心引导网民、化解民众误解的能力, 以此提高消防部队应对舆情的总体能力。当出现热点事件时, 及时发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评论员队伍, 成为该事件的主流思想。

二是强化处置应对舆情的战斗力。一方面要加强消防官兵的学习教育, 开展网络舆情监管员培训班, 让各基层部队的优秀士官担任。通过培训班的统一规范, 提高舆情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舆情实战演练, 挑选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案例, 开展模拟演练, 加强监管工作的实际操作和应对能力。

三是提高依托网络媒体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在日常消防宣传教育中, 要建立消防部队的官方微博、消防宣传教育网站, 同时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政府网站等网络平台, 全面、系统地宣传消防工作。在当地群众中营造部队的良好形象, 使广大群众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是群众建立起配合基层消防中队出警、维护救援现场秩序的保障。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负面的涉消舆情, 不回避、不退缩, 勇于与网民交流、沟通。引导网民建立正确的观点, 消除误会, 使积极、客观、正确的信息成为主流, 维护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三) 加强三个协作, 注重沟通交流

一是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和, 加强合作。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中, 公安消防部门不能孤立自己, 不能只靠本部门维护网络秩序, 要加强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 (县区市级的宣传部门、公安局) 之间的协调沟通。当涉及到灭火救援和消防执法等方面的负面舆情时, 迅速通知调动相关部门, 与平级宣传部门沟通协调, 把一些不客观, 不真实的信息消除掉。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让广大网民认清事实真相。

二是与主流新闻媒体协作, 加强消防舆情正面引导。公安消防部队要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接触, 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作用, 搭建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载体平台, 借媒体之“口”为消防部队“说话”, 借媒体“权威”引导舆情走向,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三是坦诚面对媒体及公众, 真诚交流, 答疑解惑。对于涉消舆情, 公安消防部门要科学应对, 找准问题的关键, 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透明报道, 多提供准确有效的新闻信息, 把人们关注的问题放在首位作为报道诉求点, 变危机为契机。及时解答网民关心的问题, 化解误解, 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摘要:随着论坛、QQ、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出现, 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传播速度快, 时效性、及时性是当前网络媒体的特点。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着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等社会救助使命, 任何救援行动方面的失误都可能被围观群众关注, 通过手机发送到网络上, 成为社会热点。假如处置不当, 就很可能破坏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 如何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 建立正确的新闻导向, 维护消防部队良好形象, 是消防部队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消防部队,引导

参考文献

[1]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

关键词:网络涉腐舆情;问题;处置措施

在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涉腐舆情在全国各地频频涌现,这些疑似腐败信息不乏具有重要司法价值的腐败案件线索,但更多则是不负責任的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网络谣言。但无论真伪,这些涉腐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网络微博及新闻评论、转帖跟帖等方式迅速传播,刺激着公众形成并加强各类主观性较强的观点及言论,进而在相近意见的碰撞冲击下进一步根深蒂固,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处置应对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全新的挑战。面对网络舆情具有的突发性、互动性、直接性、复杂性等特征,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如何科学应对并灵活处置,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严峻的研究课题。

一、网络涉腐舆情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网络涉腐舆情也相应具有如下特征:

(一)突发性。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特征,导致网络涉腐舆情可以毫无预兆地酝酿与萌芽,随后一旦引爆了公众的关注点就会形成舆情热点并迅速蔓延开来,具有令人措手不及的突发性特征。有如南京周久耕事件、“表哥”事件,网络涉腐舆情往往一开始并不起眼,但很快就会毫无征兆地铺天盖地传播开来,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倘若有关部门应对不力,就会很容易引发一场网络舆情危机。

(二)互动性。网络涉腐舆情的形成与传播依赖于网络传

播,因此具有互联网的互动性特征。在开放的网络虚拟环境中,大范围内的大规模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即时互动,并分享、补充信息,拼凑出一幅貌似无可置辩的疑似腐败案件拼图出来,引发互联网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该拼图在关注与互动中继续自我复制、传播,从而推动网络涉腐舆情事件的迅速白热化,给纪检监察部门的应对处置工作产生巨大冲击。

(三)直接性。与纪检监察部门传统的较为严肃、缜密、细致的案件审理程序不同,网民可以对从论坛、新闻点评、微博中接触的疑似信息立即发表意见,干脆利索地快速得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判断结论。在网络传播中,网络涉腐舆情可以直接上达,极其畅通顺利地表达汹涌民意。

(四)复杂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任何能够接触网络终端的人都可以信手发布并传播网络涉腐舆情,而网民的身份虚拟性导致网络意见可以恣意随性且不负责任,难以得到有效的限制与监督。这使得网络逐渐发展成为某些网民随意发泄不满情绪的虚拟空间。网络内容广泛、复杂而混乱,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用的涉腐案件线索与大量毫无意义的网络情绪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二、网络涉腐舆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意识不强。(1)对涉腐舆情的认识不充分。有些纪检监察部门把网络涉腐舆情信息同日常工作相分离,仅注重处理上级部署的任务或群众直接举报信,对网络舆情中可能包含的具有重大价值的线索视而不见。(2)对涉腐信息缺乏敏感意识。对网络上可能产生的涉腐舆情缺乏预判,难以尽早发现舆情先兆,更遑论干预舆情走向。(3)对涉腐舆情的应对处置主动性不够。由于认识不足、思维落后,往往要等到涉腐舆情已形成社会热点并造成不良影响后才开始关注,导致应对处置的最佳时机白白错过。

(二)应对处置机制不健全。由于纪检监察部门大多采取传统办案方式及程序处理网络涉腐舆情,导致相应的处理手段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客观需要。很多地方依然依赖网络监管部门控制和引导涉腐舆情,未建立专门的涉腐舆情信息监控处置机制,对涉腐舆情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在矛盾频发、多发、易发的社会转型期,涉腐舆情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与政治敏感性,应对不力很容易挫伤群众对廉政建设的信心与热情。

三、针对网络涉腐舆情的有效处置对策

针对网络涉腐舆情表现出的特点及处理过程暴露的问题,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性提高对网络涉腐信息的处置能力:

(一)树立危机意识,深化舆情认识。网络涉腐舆情作为一种客观的严峻挑战,决不能采取鸵鸟战术,寄希望流言止于智者;也不能一味简单打压,企图通过硬性限制封杀手段加以消灭。而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意识到这是对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水平的全新考验。在此基础上,端正积极的工作态度、运用理性的工作思维认真分析网络舆情表现的特征与传播的规律,加以针对性的应对与处置。这样才能既避免虚假信息的泛滥传播进而冲击到社会秩序,又避免涉腐舆情中包含的腐败线索被白白遗漏进而干扰反腐斗争。

(二)主动应对舆情,引导利用舆情。(1)完善突发预警,主动引导舆论。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廉价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公众乐意借助网络申诉腐败侵害或评论腐败信息,而这种申诉和评论不可避免地附带强烈的主观情绪与个人色彩。纪检监察部门应积极引导网络媒体,并依托网络优势通过论坛、搜索引擎、微博等多渠道关注网络信息中蕴含的民意,及时调研舆情动态,建立并完善网络涉腐舆情的突发预警机制。争取在舆情形成阶段就强力介入,及时发布来自官方的权威消息引导舆论、教育网民,避免任由负面信息泛滥、社会矛盾激化。总之,要努力引导网民心态使之趋于平稳而健康地发展。

网络涉腐舆情中混杂的大量无效或虚假信息严重干扰着网民对事件真相的认知与判断。纪检监察部门应主动引导网络媒体发挥好把关人职能,果断采用科技手段及时清理混杂在网络舆情中的信息“噪音”。对那些恶意散布不实信息、煽动官民冲突的个人或单位要及时做出适当处理,并通过权威渠道及时进行辟谣、纠偏,扭转舆情传播混乱无序的不良局面,遏制垃圾泛滥的负面信息传播,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回应信息渴求,及时告知详情。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对涉腐舆情的信息渴求,并通过官方媒介及时告知网民事情涉腐事件原委及政府跟进举措,尽可能通过权威可信的信息发布来平息网民的怒火、引导舆论的走向。这样才能尽早赢得网民信赖,促进涉腐线索处置的法制化、规范化。在日常的网络管理中,要健全对网络涉腐信息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网络媒体对下全面监测涉腐舆情、集中收集网民意见;对上迅速通报舆情动态、及时发布官方意见、全面反馈新闻影响。如此就能形成高效运转、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的良性局面。

关注涉腐舆情信息的网民们毕竟普遍缺乏冷静观察的意识与理性思考的能力,面对海量的混杂信息他们更易被误导、煽动。为避免局面的恶性失控,政府仅仅及时清理不实信息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网民信息渴求的现实需要及时详细地披露该事件的原委,才便于网民对涉腐舆情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能有利于网络舆论氛围的良性发展。

(3)引导网络媒体,促进理性规范。针对网络涉腐舆情形成的官方权威意见,需要借助网络媒体并创造条件进行广泛传播,才能全面地影响网民认知。纪检监察部门要引导网络媒体合理地设置新闻议程,大力弘扬主流正能量,提供严肃的网络举报渠道,避免恶意炒作虚假的涉腐信息,以此引导网络涉腐舆情规范化与理性化。为达成这一目的,有关部门须完善专项立法,有效管治并引导网络媒体,创造理性而严肃的网络涉腐举报渠道,促进互联网世界的理性自治,进而发挥好网络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有力作用。

结语:网络涉腐舆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具有突发性、开放性、互动性、直接性等全新的时代特征。多地的纪检监察部门囿于落后的办案思维与手段,对其既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也缺乏有效得力的处置手段。唯有针对性地树立危机意识、深化舆情认识,并根据涉腐舆情特征及传播规律来主动应对、引导利用,才能较为妥当地应对处置网络涉腐舆情。

参考文献:

[1] 李晓龙,《浅析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行政管理改革》,2013(04)

[2] 魏明涛、徐长安,《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问题的研究》,《中国信息界》,2012(05)

篇5: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起泽云

网络负面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应对和处臵网络负面舆情,是对政府和官员行政能力及行政效率的一个考验。恰当而及时地应对和处臵网络舆情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对树立政府和官员良好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舆情“风暴”中,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随时有可能被推到风口浪尖。因此,作为主要领导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应接受相关培训。笔者从部门职能职责出发,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一些工作经验,提出应对和处臵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技巧,仅供参考。

一、网络舆情的含义

什么是网络舆情?目前尚无权威的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对社会问题具有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简而言之,网络舆情就是网民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事件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言论、观点、态度和情绪的总和。从这个简单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这个很好理解,没有网民便没人能发表言论和观点,我们也无从知道其态度和情绪;第二,没有网络就不可能产生网络舆情。

篇6: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近年来关于公交的话题,媒体网络反响强烈,受关注度高、舆情覆盖面广、参与者众多,公交服务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及时听取和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集团公司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集团公司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随时监测、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公交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公交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力度。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办,网络办随时监测,信息员及时反馈的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形成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舆情处置工作,为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集团公司良好形象。

四、舆情处置工作程序

制定和明确网络舆情处置程序、时限。由集团公司网络办及时收集网友反映的问题,各当事单位要积极配合网络办做好调查、核查工作,并及时将核查、调查后的结果反馈网络办,由网络办按舆情处置程序统一对外回复。对市网管办、市交投集团、市客管处交办、转办、督办的各类舆情,网络办要按程序及时办理,并拟出书面答复意见,经集团相关领导审阅后对外回复。

五、舆情处置工作要求

办理舆情处置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细致准确,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避重就轻,让舆情处置工作成为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经营服务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措施。

2019年5月13日

附件2:

**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舆情处置流程

网络办收集有关公交的舆情

网络办上报上级部门转发的网络舆情回复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

网络办将回复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上报上级部门

网络办8小时内对外回复

网络办8小时内对外回复

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阅

网络版整理文字回复,办公室协助审核

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阅

网络办书写回复,办公室审核

涉舆单位4小时内调查核实并将书面结果反馈网络办。

网络办按批示调查、核查

报分管网络领导批示(重大舆情第一时间上报总经理、董事长)

转涉舆单位调查核实,必要时,报分管领导批示

一般舆情(三类:1、市民提出的建议、意见和问题;2、市民对公交服务的网络投诉及诉求;3、咨询公交服务政策)

重要舆情(三类:1、省级以上媒体有关公交的负面信息,2、市级媒体有关公交的负面信息,且有领导批示的;3、网络媒体的负面信息,同一问题发帖5条以上或跟帖50条以上的)

篇7:办事处舆情信息应对处置工作

多项措施加强舆情信息应对处置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通知,大龙路办事处办事处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毛书记《关于舆情应对的要求》的文件精神。通过对文件的深入学习,加强了大龙办街道对于舆情信息应对处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更加及时、准确了解民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提升舆情信息的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街道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近日大龙路街道办事处通过多项措施加强舆情信息的及时应对处置工作。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时时关注舆情民意。

办事处各科室、各社区选派责任心强、工作严谨、文字功底扎实的同志担任信息员,及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做到归口信息定期上报,热点焦点立即上报。

二、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大龙路街道舆情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处理舆情的指挥与协调工作;具体做好舆情的发现、收集、整理、监控和处置工作。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发展动向,加强对舆情的监控和网上舆论的正确引导。

三、是强调迅速反应,各个部门协调落实。对舆情信息,按照规定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相关部门、领导。按照问题性质归口各部门调查、核实,妥善解决。舆情信息队伍根据问题办理情况,采取适当形式进行信息反馈及舆论引导。

四、是注重归纳总结,深层次寻找解决问题。

办事处在对舆情信息做好梳理、归纳、提炼工作的同时,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挖掘,探究诱因,寻本溯源,从理性角度由点到面,总结事件发生、发展规律,从根本上遏止各类舆情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舆情问题进行及时、全面、彻底地解决。

五、是明确主抓部门责任,完善制度提升效能。明确舆情信息处置的汇总、整理及反馈工作的负责科室,每周通报信息员的信息报送情况,将该项工作列为科室、社区及个人的年终考核指标之一。建立完善奖惩制度,推行量化考评,激励和约束并重,提升舆情处置工作效能。

六、是加强联动,形成合力。

上级政府、学校、医院、市场、公安等单位建立网络舆情定期通报制度,确定联合处置方式。形成与有关单位的联动、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共同应对网络舆情。

七、是加强督察,落实责任。

篇8: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关键词: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反贪,应对

近年来, 网络上关于反腐的热点话题此起彼伏, 涉腐舆情大量存在, 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对检察机关反贪案件的相关言论, 对检察工作产生极大影响, 有些夸大其词和过分渲染的言论甚至危及到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损害了检察形象。面对具有极强号召力的网络舆情, 检察机关应当且必须做出回应。但网络舆情是新生事物, 检察机关在应对方面显然缺乏相应的经验, 所以, 这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 即如何做好当前反贪案件的舆情处置及应对工作, 最终以法服人、以理服众, 在网民面前赢得舆情博弈的胜利, 充分发挥出网络在检察机关反贪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检察机关反贪工作方面的网络舆情概况和特点

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在网上传播的各种态度、观点、意见和情绪的总和。与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情况, 具体是指网民围绕涉及检察机关反贪案件工作的事件、侦查行为、案情的发展和变化等方面, 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形成传播, 民众通过网络表达对检察机关反贪工作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并对检察机关的工作及形象产生影响, 进而形成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汇总。一般来说, 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笔者认为, 正面舆论有利于社会稳定、民众信服;某些负面的舆论则可能会对检察机关办理反贪案件工作产生干扰及不利影响。目前涉及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微博、博客、论坛、贴吧等。这些媒介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 表达快捷、信息多元, 互动性强, 决定了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 舆情的对象具有特定性。

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的网络舆情关注点是检察机关反贪工作人员或者与反贪案件相关的司法行为, 包括检察机关对某一受关注的职务犯罪案件是否立案、侦查, 或者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提起公诉等等。

2. 网民对检察机关的反贪案件信息敏感度相比于一般舆情信息要高。

这是由检察机关本身的特殊地位和性质决定的。在我国, 检察机关具有侦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职能, 同时还担负着法律监督职责。在如今严峻的反腐形势下, 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型的犯罪案件比一般的案件更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

3. 负面舆情的破坏性极大, 且影响深远。

网络舆情对人们的认识和评价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它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的正确看法, 反贪工作的舆情危机会引发百姓与检察干警的冲突, 一旦负面舆情多了, 久而久之就会逐渐降低网民对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况且, 由于反贪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这方面的舆情会被关注较长时间, 即使是处理应对之后可能仍会持续一阵, 影响力较大。

二、当前检察机关反贪工作中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认识上对反贪方面的网络舆情不够重视。

从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处理情况来看, 各地检察机关应对反贪工作网络舆情的重视度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检察机关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作为新媒体已成为时代主流, 不去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和影响力, 对网络舆情并不关注, 有些事件的网络舆论本来可以做到提前预防、抢占先机, 但却变得比较被动, 没有提前研判分析, 问题出现后也没有较好的应对方案, 导致了小问题转变为大热门大焦点。消极应对、回避网络舆情, 只能造成检察机关在网络舆论上的被动, 引发网民的各种猜忌。

2. 没有建立有效的反贪工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目前检察机关关于网络舆情监控的重点仍集中在收集环节, 还没有统一的应对工作机制, 而反贪工作具有特殊性, 其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应较普通案件舆情更加详尽细致。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反贪工作, 有些案件可能直接关系着人民利益, 但在办案过程中, 没有去做反贪案件舆情方面的分析研判, 遇到舆情危机不能够适时果断地作出处理, 不知道如何与网络媒体打交道来引导舆情走向、化解矛盾的现象大量存在着, 亟需尽快形成系统的处置机制。

3. 缺乏处理反贪工作网络舆情问题的技巧, 方法不够得当。

有些检察机关在办理反贪案件时只是一心扑在案件工作上, 而当出现网络舆情时, 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和网络媒体沟通, 没有及时反映、有效应对重大网络舆情的能力, 水平较弱。有的消极回避、不主动处理;有的处理不及时, 错失与网民交流的最好处置时机;有的态度不端正, 与网民针锋相对, 发生严重冲突。这些情况都是处理网络舆情的错误方法, 会引发群众的不满, 导致事态扩大升级。

4. 反贪网络舆情工作上缺乏人员和设备的有力保障。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 很多检察机关在应对反贪网络舆情工作上也就没有给予相应的人员和物质设备, 没有配备专业化和高素质的网络舆情人员, 则可能会导致网络舆情无法掌握或者掌握的不及时, 出现具体舆情工作无人管或者不及时管的现象, 系统建设和设备平台投入不足, 只靠人工搜索监测收集, 则不能保障网络舆情的及时全面, 时间上的落后就会直接导致处置网络舆情工作的被动。

三、提升检察机关应对反贪工作网络舆情能力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强化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的网络舆情意识。

应对反贪工作网络舆情是一项复杂度和敏感度极高的工作, 正确地应对可以使事态发展有利于大局, 而引导失误则会陷入被动局面, 使检察机关的反贪工作无法健康地发展。故从事反贪工作的检察干警应该更新意识, 牢固树立起网络舆论的引导意识, 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 自觉增强防范与处置舆情危机的意识, 让网络舆论引导意识伴随在反贪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反贪工作的总体安排内, 精心部署, 狠抓落实, 形成应对反贪工作网络舆情的正确观念。

2. 建立健全机制, 科学研判, 从容应对反贪网络舆情。

检察院反贪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将侦查反贪案件工作与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积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各项机制, 做到准确分析从容应对。对可能出现的不利舆情做好预防工作, 对有倾向性的网络舆情及时应对, 使网络舆情的工作贯穿于反贪办案工作的始终。一是建立健全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机制, 联系新闻媒体等部门, 沟通好网络舆情信息方面的工作, 取得其支持理解, 发挥新闻部门的优势, 共同分析研判舆情, 确保在舆情处置工作上步调一致。二是建立健全舆情把握及报告机制, 由专门人员负责, 对关系到本院反贪案件方面的网络舆情出现后, 及时掌握, 分析上报相关部门, 迅速有力地应对。三是建立健全反贪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由专门人员对涉及检察机关反贪工作舆情进行搜集汇总、登记, 关注网络舆情的走向发展, 并分析研判网络舆情的重大程度, 分出各种等级, 提出处理意见, 形成定期的分析报告, 使反贪案件舆情应急处置做到及时发现、高效处理, 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 加强应对反贪工作网络舆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提高处置能力。

一是成立应对反贪网络舆情工作小组, 由反贪局领导直接任组长负责, 指定专门的反贪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具体开展反贪工作的网络舆情监测、评估及应对, 形成调查意见, 充分发挥小组的协调作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 转变反贪侦查员的思维, 不断提高干警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度, 学习传媒知识和网络语言, 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及时总结经验, 提升反贪队伍对网络舆情工作应对的意识和技能。

4. 强化反贪工作网络舆论宣传力度, 提升应对舆情技巧。

通过检察机关的网站及检察官方微博、检察官方公众号的形式对检察机关反腐工作适当宣传, 普及对检察机关反贪工作职能的认识。在处理反贪网络舆情事件中, 可以建立网上答疑的机制, 开辟检察论坛或者官方电子邮箱, 让群众可以将信息和质疑通过这种形式反馈过来, 在不泄密的情况下用平和的态度进行答复和解释, 注重答疑技巧, 积极地引导舆论, 做到依照法律并以理服人, 尽量使负面信息不扩散, 降低负面影响。

篇9: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应对分析

网络舆情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公众对互联网上传递的热点问题发表带有一种影响力、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现阶段的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和平台已经深入到高校的工作中 ,网络技术展现的成果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对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来说,认知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发展,引导舆情方向成为重要的发展问题。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网络舆情促使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净化。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大学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喜欢求新求异,这对于以往的发展来说有一定的优势。网络舆情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空间。同时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环境。受到舆情的影响,有效的信息可能被夸大宣传,以此出现相应的舆论,引起大学生的情感波动,从而影响了高校的有效发展。第二,大学生网路舆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需要进行改善。要想实施更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需要依据网络拓展信息获取的途径,信息的选择性更为自由,以此促使教育者失去了信息优势,大学生与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观念展现出教育的社会价值、学生个体发展特点以及需求等,缺少对学生教育主体的认知和理解,以此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和内容需要改善。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较为落后,教学内容没有丰富的层次性和前卫性。要想实施满足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需求,需要改变大学生教学工作的内容,促使其教学工作符合网络舆情工作的引导[1]。

二、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应分析

1.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增强自律机制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中最重要的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和发展规律的有效活动。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发展的过程还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关注一些消极的影响,由于理性思维的不完善,促使大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出现一定的偏颇,甚至出现了盲目的跟从情况,以此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提升对社会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成熟、冷静以及有效的判断能力,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立场。除此之外,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以此增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认知观念,提升文明上网的自觉性[2]。

2.明确思想教育地位,建设较好的思想教育网站

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效率,需要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网站。依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促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依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价值、素质等观念的构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脱离于网络环境。高校需要积极面对,明确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控制好网络舆情的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理论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等一体化的、有特点、有影响性等校园主题教学网站。主题网站需要结合校园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拓展信息量,以此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

3.提升对高校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网络团队建设

相关教育工作的研究指出,要想培养出一个具备完善政治理论能力、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还可以掌握完善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团队。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培养一个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完善政治素养以及有效工作规律的教师团队,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工作,为校园网络舆情检测管理工作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和保障。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师资力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意义,从而引导大学生网上舆情[3]。

4.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防止的。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主要是指在事件的先兆到出现损失的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别是消极舆情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舆论问题。要想减少问题的选择,减少危机的损失,提升应对危机工作的效率,高校需要建立系统的预警管理系统,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完善的舆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对舆情的警长进行监测和引导,从而有效避免舆情向消极工作发展。第二,建立校园全面的舆情监测网络系统,对大学生网络平台发布的有效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预测事件发展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促使实施的监控工作具有针对性、主动性以及前瞻性,从而避免舆情危机问题的出现。若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舆情向消极发展过于严重,需要及时发布预警,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舆论活动也在不断地拓展。舆论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现实社会来说,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解决社会变化过程中出現的深层问题,因此这项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对实际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但具备促进作用,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舆论环境的变化和控制力度都将进一步提升,以此对高校思想教学工作构成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

[3]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篇10: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网络涉军负面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一些公众对现实生活中军队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负面言论和观点。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有效控制难;诱发原因多,容易成焦点;片面性较强,真假难辨别。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成因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社会问题,还有部队自身原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其主要成因是敌对势力恶意攻击、部分社会人员心理失衡、商业利益炒作需要以及个别官兵思想行为失范。网络涉军负面舆情丑化军队良好形象、诋毁军队性质本色、挑拨军政军民关系,严重损害军队的声誉地位。为此,各级要进一步增强网络涉军舆情处置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维

护部队的良好形象。

建立健全预防体系,立足早发现、早应对,牢牢把握处置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军地协查机制。主动加强与地方公安网监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借助地方科技手段,建立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顺畅高效的监控体系,对网络信息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现有涉军负面舆情,公安网监部门应立即以传真、电话等方式及时通报部队,确保部队能够迅速找到发布源头,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健全军队自查机制。信息化、军务、保卫、宣传等部门要联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室,专设网络信息员、侦察员,依据“专机入网,专室处置,专盘存储,专人管理”的原则,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设立互联网监控专线,安排专人值班,利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和网络监控技术,采取确定涉军敏感信息检索内容和关键词等手段,全天候、全时段对大型网站、微博、帖吧进行搜索侦控,实时掌握涉军负面舆情动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可能出现的网络涉军负面舆情,及时制定完善《涉军负面舆情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任务区分、组织指挥、处置方法等具体细节,定期组织演练,达到一有情况能够反应迅速、指挥顺畅、分工明确、行动有序、处置得当,使负面舆情止于初萌、扼于未散、止于未果。

坚持客观处置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及时有效查处解决。一是调查取证,判别真假。一旦发现网络涉军负面舆情,部队军务(警备)、保卫等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会同地方公安、宣传、信访、民政等部门和舆情事实涉及单位,尽快查清负面舆情的真、伪、虚、实。对于虚假的涉军负面舆情信息,要迅速联系地方公安网监、宣传广电部门进行覆盖、删除,同时认真追查发布负面舆情的人员、网站,运用法律手段追究相关责任,及时消除不良影响。二是区分情况,迅速处置。对发现的涉军负面舆情情况属实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通报或抄告舆情涉及单位认真调查核实,区分性质,查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惩处。同时,一方面积极协调地方公安网监、宣传广电等部门对负面舆情进行封堵、删除,缩小传播范围,控制事态发展;另一方面要及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及时回应公众疑问,尽快化解舆情危机,严防一些人恶意炒作和诱发群体性事件。三是持续跟踪,正面引导。处理网络涉军负面舆情要注意持续跟踪引导,防止因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演变成热点敏感问题。要积极发挥军队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网评员和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引领作用,对已经扩散的涉军负面舆情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坚持用典型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通过主动、及时、全面、权威的信息发布,引导负面舆情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篇11: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求

为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及时应对涉检网络舆情,进一步改进我院检察工作,更好服务人民,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副检察长及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由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并由专门人员担任网络评论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指导全院开展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及时分析舆情。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认真进行分析,并转相关部门及时核查办理。

二、舆情把握

由网络评论员密切关注和收集每日网络媒体有关本院的涉检涉诉信息,特别是涉及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信息,并负责汇总分类。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贴吧、BBS以及博客,负责收集和掌握新闻媒体及网民对检察院检察工作、队伍建设等的报道和言论,并做好监测记录,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与信 息上报,做到情况明确、底子清楚、应对适度,把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三、应对处置

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在对网络舆论所述事项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正面回应,公开事实真相及处理结果。对网上出现的一些不客观真实的负面网络舆情,及时进行发贴或跟帖释明,澄清事实真相,掌握主动权,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经核查后,舆情信息真实的,责令相关部门制定处理方案,限期解决舆情反映的问题;舆情信息不真实的,要及时设法消除影响,避免炒作;舆情信息有故意诋毁检察机关工作的,协调相关机关处理;舆情信息反映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的,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舆情对本院有益的意见建议,作为完善制度、改进工作的依据。

四、总结评估

篇12:局应对网络舆情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局在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着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高度关注网络舆情,不断强化网络问政,加快推进主流信息平台建设,积极畅通与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建立完善舆情监控机制,及时、认真回应网民关切,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为推进住建事业健康

有序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县住建局办公室在“新闻网”的“民生专栏”、“论坛”、局网站“公众留言”栏目中引导回复网络舆情80多次,特别是在“论坛”上回复帖子70个,从统计分析来看,网民对住建工作意见建议总体呈下降趋势,3月份帖子最多,有12 个,其次是1月份和7月份,各9个,8月份最少,仅 2个。3月份是“两会”期间,网民反映意见、表达诉求比较集中1月份是年关,7月份有建党90周年这一特殊日子。另外,还是县迎接省级文明县城复评的冲刺阶段,在这些时间节点上,网民呼声建议就明显比平时多。

一、主要做法

1.突出思想建设,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围绕认识上的提升,从四方面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一是提出要正确看待网络监督,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清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针对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这三个特点,提出必须时刻关注网络舆情、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三点要求。二是把应对网络舆情工作摆到与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维稳工作、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网络舆情工作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每年还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局务会议、局系统信息工作会议对网络舆情进行专题分析,对应对工作进行具体点评。三是要求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起好带头作用,把上网察看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来做。使“上网察民情,下网解民忧”变成常态工作和分内事情。四是对应对网络舆情工作明确三条衡量标准,即是否做到及时应对,是否得到较好评价,是否防止出现负面舆情的恶化。通过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促进阳光建设,和谐建设,提高群众对住建工作的认可度。3月初,在“论坛”上人气较高的一位网民在论坛上发帖,以《一个真正为群众着想的好部门》为题,对县住建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予以肯定和赞赏。该网民在帖子中这样说,“讲实话,这年头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值越来越低,向政府反映的问题能给你应付已经很知足了,说明还当你一回事,有些部门对网上的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根本不当你的存在。而建设局能及时回应而且处理,反映出局的领导非常关注这个在某些领导眼中不值一提的小小论坛,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念”。

2.突出机制建设,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操作体系。围绕制度上的完善,从五方面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操作体系:一是建立舆情监控机构。9月,在全县较早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列人对部门科室的考核内容。各部门科室均落实专兼职网评员(一般由信息员兼任),每位网评员均注册有一个网名,方便跟帖。同时,鼓励部门科室的负责人注册网名跟帖。每位网评员和部门科室负责人注册的网名均报局办公室备案,以便掌握各部门人员跟帖情况。二是加强舆情收集预警。高度关注本地舆论信息平台,落实日常监测机制,局办公室除每天坚持定人定时进行舆情监测外,要求局下属部门科室的网评员也要做到每天上下午各至少一次浏览有关网站,监测相关舆情。局系统建立网评员qq群,一旦发现有需要应对的舆情,第一时间通过网评员qq群进行提醒,为相关部门科室在第一时间处置舆情提供保障。对收集的舆情建立台账。同时,要求各部门科室通过各种渠道善于捕捉周边地区、相同行业的有关舆情动态,以便对本部门做好工作提出预警和建议。三是确立引导回复模式。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明确回应事项的回复要求。对涉及本部门科室工作职责的有关咨询、疑问、意见、建议,部门科室可直接引导回复的就直接引导回复,需要以局名义引导回复的上报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引导回复;局办公室注册“建设”这一用户名,代表局名义正面回复网民。对涉及职能有交叉的有关咨询、疑问、意见、建议,一般由局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科室进行引导回复。原则上对网络舆情要求当天发现并在当天予以引导回复。一些比较重大或特别复杂的舆情,由局办公室以《网络舆情抄告单》的形式呈报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批示办理。批示办理的回复时限一般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对一些社会关注度特别高的舆情热点的回复,采取专门单独发帖的形式,以表达对网民的关切,争取网民的关注和理解。四是把关回复跟帖内容。回复跟帖内容要有利于正确引导舆情,代表本部门科室意见的回复内容必须经本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审阅同意后才能在网络上回复。部门科室难以把握的回复意见,请示分管领导进行把关。对用图片说明效果好的必须附上图片进行回复。五是保持舆

情后续跟踪。对网络舆情,除了要求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还提出要做到回复后的持续监测。对有恶意攻击倾向的帖子,以局名义表明严肃处理的态度,并及时发布权威的信息,调整心态,与网民坦诚沟通、平等交流。对一些部门科室承诺采取的整改措施由局办公室督促相关科室尽快落实,并将落实后的信息上网回复,以取信于民。

3.突出能力建设,提高应对

网络舆情的素质要求。围绕形象上的着力,从四方面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素质要求:一是重视回帖态度。许多网民对县住建局应对网络舆情的评价是:回帖及时,落实到位,能接受网络监督,网络管理员很敬业。对网民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意见、建议,一般用网言网语与网民们交流,即用适合网民习惯的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避免非正式的官方语言,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有关规定”等等非常硬性的语言;引导回复内容一般使用三段式格式:首先对网民的关注或监督表示感谢,其次具体说明有关情况或告知拟采取的整改措施,最后还会附上一句“如有未尽事宜或对上述答复有异义,请联系县住建局相关部门科室”,并且告知其联系电话。同时,还重视通过积极回帖,争取论坛负责人的支持。一些帖子在回帖后由于回应快,效果好,得到论坛坛主的点评和欣赏。二是加强人员培训。为提升网络舆情处置和引导能力,20年邀请县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对局系统全体信息员、网评员作了题为《政府危机公关和网络舆情应对》专题辅导培训,讲解负面舆情发生后该怎么办以及微博使用方面的注意点等知识,让网评员了解并掌握网络应对的更多技巧、方法和手段。三是抓好解决落实。针对近年来住建工作网络舆情的五大焦点(一些城市道路工程,由于进展慢、施工时间过长,影响群众出行,群众有怨言;市政维护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需大力加强,一些市政公用设施还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城市管理中,违章建筑、违规装修现象仍比较多,执法力度不足;房屋拆迁安置补偿问题以及拆迁地块影响周边房屋质量投诉;有关商品房销售问题、质量问题、改变规划问题和推迟交房问题),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攻坚破难,制定整改方案,抓项目进度、抓拆迁协调、抓民生建设、抓执法效能、抓行业管理,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关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落实。四是发挥网络力量。2o3月,局团总支通过“论坛”策划了一次帮助菜农销售大白菜活动,这一爱心行动,取得较好社会反响。8月,还首次邀请“论坛”网民代表参加局信息宣传工作会议,这一互动交流,受到网民代表好评。另外,在 年我县迎接省级文明县城复评期间,局办公室通过“论坛”发帖倡议“爱护市政设施,争做文明市民”,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几点体会

1.应对网络舆情,贵在坚持舆情监测。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了一个“麦克风”,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草根民意的集散地,舆论监督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应对网络舆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旦网络舆情应对不当,就会损害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形象。坚持日常舆情监测,就成为一个丰分关键的墓础工作。特别是局办公室作为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部门,如果等领导们都知道了这个舆情,再吩咐下来,就比较被动了。人民网有一个舆情检测室,长期致力于网络舆情的观察和分析,并以案例点评的形式,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建言献策,每季度发布一次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这种做法很有意义。

2.应对网络舆情,重在加强舆情引导。很多网络舆情,只要正确引导,就会得到多数网民的认同。如上半年针对网民在“论坛”上的发帖表达对沿港西路改建工程推进缓慢的抱怨,局办公室及时予以回应,主动在论坛上以《对沿港西路改建工程推进情况的相关说明》为题发帖,对因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表示歉意,对工程进展不快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解释,对为加快工程推进解决施工对民生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说明,正确地引导了舆情,表达了对网民的关切,得到了网民的理解。同时,我们积极把网上舆情引导到网下处理,多渠道引导舆情,针对网民的意见,还邀请政协委员对沿港西路改建工程进行现场视察,向社会和群众广泛进行解释宣传工作。应对网络舆情,要及时占领舆论高地,成为“意见领袖”。

3.应对网络舆情,难在化解舆情危机。尽管在工作中还没有碰到真正的舆情危机,但始终要树立忧患意识,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行业管理,关注民生诉求,在网民中确立良好社会形象。要建立健全应对舆情危机的预案,加强局新闻发言人或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适时开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演练。近年来,局办公室在每一次新楼盘开盘期间,都会特别关注论坛,搜索网民的一些言论,是否会有因开发商的一些商业行为可能引起群情激奋的情况,除了及时跟帖外,对一些值得调查的情况迅速同相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衔接,如完善开盘方案,透明售房信息,加大现场秩序管控,畅通联系沟通渠道,充分关注后续情况,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深入开展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小事整改活动”等工作载体都从源头上有力地减少了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

上一篇:浅谈专业课教师担任高校兼职辅导员的体会下一篇:祝寿贺词致辞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