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2024-04-07

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精选6篇)

篇1: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从我的家乡的经济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班级:201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班 学号:201206030130 作者:龙克柳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中国人民迎来了吃穿住行的巨大改变。这些重大举措也对我家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关键字:改革开放、经济、家乡、邓小平、吃穿住行

我的家乡是地处鄂西地区的恩施利川市,那里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利川素有凉城美称,现在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在教育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但谁能想到这个如此边陲的地方现在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说到此曾经的景象不经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

一、曾经的风雨路

(一)那是九十年代中期,我才刚到上学的年龄,此时的中国也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我家也有一辆当时名叫“二八车”的自行车,为什么叫二八车呢?是因为如果人的个子太小根本无法去驾驭它,每当爸爸骑车带着我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开心,觉得很是享受,并且每当骑车经过一小伙伴时,我都不由自主地挺起胸口来,很是自豪的感觉。但当时家乡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人们为了坐公交车经常要走现在的两三站地。去一个远些的地方经常要倒两三次车。飞机更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见识到,更别说乘坐了,由于交通不便所以社会效率很低,现在想起来感觉那时好像社会没有什么生机与活力,我经常听上一

第1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辈的说他们经常要挑很多东西走上

一、两天才能到达目的,我一般听了感到十分的震惊,这些事情在现在是几乎不可以想象的事情,虽然当时的人们很勤劳,但是由于效率低下所以也不能创造多大的财富。说到这里我就突然想起,那是五岁左右的时候,我由于贪玩把大腿骨摔断了,但是当时我还觉得挺高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可以坐车去省城医院。这个理由估计现在的孩子绝对不能想象,但是在当时却觉得是挺自然而又幸福的一种想法,毕竟那时候觉得坐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二)小的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过年和赶集了,因为只有在赶集或过年的时候才可以给自己那馋馋的嘴降降温,平时能够拿来当零食的只有红薯,萝卜等天然农产品了,玩具就是泥巴之类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件事了,一次不知道是是哪个小伙伴在土里捡到一种形似红薯的东西,于是我们欢快的分来吃了,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发高烧了,家人连忙将我送往医院救治,后来听我爸说当时我几乎是没救了,他几乎都快放弃我了,但是我还是奇迹般的醒了过来。除了“天然零食”日常生活吃的基本就是自家的蔬菜了,种类也不多,而且每家的人口也很多基本都不够吃,我父亲辈的他们有四个兄弟,听爸爸说他们以前小时候基本都是靠在土地里捡那些剩下来的土豆填饱肚子,由于我爷爷死得早,靠我奶奶干活记公分得来的粮票根本不够吃。我们可试曾想如果我们要是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该怎么办?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的忍受了,对于普通人民来说在那时的愿望就是每天能够吃饱就行了,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追求营养的层面。

(三)人们当时的穿衣理念就是穿暖,基本没有时髦、时尚等词语的概念,先不说太早的时候,我就说说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裤子的价格,好像我买了一条裤子就只要十几元,要是放在现在几乎不能想象十几元的裤子是什么样子的,但那时候的的确确的存在过,家里的衣服裤子基本都是穿到不能再穿和补得不能再载补方才结束它的使命,通常新衣服基本就是过年过节才会买。记得我不久在家里翻到我的老照片,我指着照片对我爸说:“怎当时把你给我的装备这么差”。爸听后一笑说:“怎么能和现在比啊,当时你穿的已经是很不错了,第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手工布鞋以及尼龙面料的衣服裤子,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不错的了”。我听了也大概了解了当时的生活水平了,觉得条件真是艰苦。时间稍稍向前,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衣着消费十分简易和单调。据当时统计,全国人民消费主要包括: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布制服装、呢绒服装、绸缎服装、汗衫背心、棉毛衣裤、绒衣绒裤、毛线及毛衣裤、袜子、胶鞋、布鞋、皮鞋。其中以购买布料自己或到裁缝店加工为主,成衣消费寥寥。衣着多以棉布为主,其他面料如呢绒、绸缎等,大多数年份平均每100人里都合不到几米。成衣消费也以布制服装为主,但多数年份也达不到人均1件,或者说人们穿衣数年内都不能换一件新的,连布鞋和胶鞋都是如此。更值得注意的是,1958年“大跃进”中的各种高指标及重工业超常规发展严重制约了轻工业,衣着消费的各种类别多数都在急剧减少,当时,“如果谁穿的衣服上没有补丁,就像现在城市里的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一样,显得很特殊”。

(四)有时候过去唯一的好处就是住房的土地没有压力了吧,但是虽然如此由于住房条件较低,所以在当时也是很艰苦的,我记得小的时候房子大多数是木房子或者土坯房,特别是土坯房安全系数很低,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毫无抵抗力,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我们那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集地,所以大多数是吊脚楼,都是木质结构,并且对木材的要求十分高,这对于人们的住房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与此同时我们那里搭建吊脚楼的工艺要求十分高,因为这种吊脚楼注重整体性,我小时候见过大人们立房子(我们那里建吊脚楼叫做立房子,因为首先得将主要的几根柱子立起来而得名),房子各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比如瓜瓜之类的。我爸说以前我家的老房子所用的木材就是他从很远的地方一根根的搬回来了,想起小时候见过房子上得主梁是多么大得,那时候老爸一个人竟然自己搬进了回来,可想而知在当时架起一幢房屋是多么费劲的事情,由于房子是土木结构的,所以防火系数很低,特别容易失火,我记得我小时候玩火差点把房子都烧掉了,并且也听了不少失火的事件,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制,家乡的人们想要修建水泥房子是不可以想象的。

二、现在的阳关大道 现在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多年了,下面是我的家乡利川市在2012年的财政支出相关情况:①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总支出300765万元(含上

第3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级专款支出92295万元),为预算的151%,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038万元,为预算的154%;国防支出928万元,为预算的243%;公共安全支出9831万元,为预算的146%;教育支出52245万元,为预算的132%;科学技术支出1856万元,为预算的17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34万元,为预算的1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718万元,为预算的176%;医疗卫生支出32034万元,为预算的221%;环境保护支出8013万元,为预算的10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38万元,为预算的100%;农林水事务支出46155万元,为预算的122%;交通运输支出29338万元,为预算的13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842万元,为预算的13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877万元,为预算的110%;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850万元,为预算的134%;住房保障支出7107万元,为预算的100%;粮油事务支出1889万元,为预算的114%;其他支出2675万元,为预算的100%。为什么会有这些庞大的数字呢?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使中国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如今,在家乡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几年,由于开商店的需要,我家也买了专门运货的车,十分的方便快捷,与此同时家乡的道路建设也十分的迅速,现在在我家门前就是一条沥青路。与以前我在断腿的情况还乐着想坐车的情况相比,现在我们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大街小巷明显增多的公交车,方便了家乡人民的出行。更大的变化则是私家车的逐年增多,让老百姓的生活“安”上了车轮。而目前私家车保有量仍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着,其中私人购车正成为生力军。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国家汽车产业的推动,城市交通需求迅猛增长,私人机动车使用越来越频繁,虽然交通拥堵是迎接现代化、实现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此同时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也加剧了,这与我们所最求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违背的。对此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我想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创美好的出行未来。(二)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顿顿青菜萝卜土豆,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这体现了我们现在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要求吃得健康的生活理念,这说明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吃方面的变化我真是有很深的第4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体会,现在每次放假回家之后只要想吃什么,爸妈都基本会满足我的要求,我最喜欢吃的鱼现在也能天天吃,但是要是在以前真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并且现在大棚种植技术很成熟,只要你能想到的菜在菜市场基本都有,并且价格也十分便宜。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已经小康化,长期以来,衣食住行的“食”,在人们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几千年来中国普通大众对食物基本要求的一个巨大的飞跃,无论是是秦皇汉武还唐宗宋祖都没有做出来这等业绩,但是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做到了。俗话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但我想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来解放思想,大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推广,并且迅速发发展起来。到了现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人们对于吃的健康的要求更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安全无污染的,米饭要吃新鲜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连生活用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最有营养,什么食品能很好的防衰老„„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活资料丰富的基础之上,都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成就上,这一切让我感到能够生活在当今中国真好,虽然今天物资丰富了,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节约的高尚品德,让我在享受现在的同时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回顾这几十年来的人们穿着的变化,只能用一词来形容:天翻地覆。以前一年才买一件新衣服,到现在随时都可以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不仅价格十分便宜而且款式还很多,能体现出个体的独特性。网购这个词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才有的,不仅衣服可以网上购买,只要你能想到的基本都可以实现网上购买,十分快捷方便。并且自从改革开放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各地城乡的大街小巷都有服装商店和鞋店,各种类型的服装鞋子琳琅满目,好些商店还打着招牌开着音响减价促销竞争顾客。人们身上穿的也是五光十色,时尚花样不断翻新,面料与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穿衣服不再是仅仅为了遮羞和暖和,更多的是要求一种时尚,想用衣服来体现一种个性。基本上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家的衣柜里的衣服越来越多,却总觉得没有什么衣服可以穿。这反映了人们对衣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进了衣服的款式的更新也越来越快。从对服装要求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与此同时服饰的变化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穿的衣服都基本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从巴黎时装秀到普通人民大众都不断地追求时代的前沿,都想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能够更加的闪耀。

第5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当今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鞋子的产量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不但满足国内供应,而且充斥着世界各国市场,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们的住房条件以及房荒的问题在逐步解决,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使中国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我家人的艰苦奋斗下,我家也在二十一世纪初盖了自己的水泥房,这当然比吊脚楼好多了,住在里面十分的舒适,我很喜欢。1988年1月,中央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由此拉开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序幕。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带动下,全国房地产价格放开,许多政府审批权利下放,“房地产热”在中国出现。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自此,国家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大规模的清理整顿。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此后,房改加入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开展国家安居工程等内容。建立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起点、新的住房制度的雏形。1998年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此,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21世纪后,随着高层住房普及,许多人也搬到了新式的现代小区。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现在住房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这些问题就一定会解决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阜新的必由之路;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以及深化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使我国逐步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大国!

参考文献:

[1] 利川市财政局 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EB/OL] http:// 2014/4/10

第6页

篇2: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改革三十年】从标语口号变迁看社会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标语”的解释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也就是说,标语和口号是不可分的。标语口号,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

小时候看到的标语口号,政治色彩特别浓。那时舆论宣传工具不如现在普及,国家机器的运转除了开会就是标语口号了,开会是为了传达“最高指示”和“路线方针政策”,标语口号则是用来把“最高指示”和国家大政方针通俗化、简单化,直接把上级的精神贴到城市农村,工厂公社,部队学校,大街小巷,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遵从。比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低革命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看了就让人感觉到剑拔弩张的斗争气氛;“要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有这几个字天天眼前晃,谁敢不公而忘私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准备打仗”则让人想到时刻 “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和“胸怀全中国,放眼全世界”等标语常常激起我们的国际主义热情,天天惦记着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几句标语也不单纯针对城里的知识青年,我们那时候上学也是遵从伟大领袖的指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每星期开设了两节劳动课;至于“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是属于工作指导类的,言辞谆谆,简明扼要,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总而言之,那个年代,标语口号几乎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唯一工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记得小时候我们玩一种“摸瞎”的游戏,一个孩子站在圆圈当中蒙起眼睛,其余的孩子依次走到他面前说一句话,让他听声音猜人,大部分孩子居然都选择了喊一句口号,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那句“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这铿锵有力的口号至今还在我耳边挥之不去。小时候放学后我们常常相约到田地里割草,贪玩的孩子们常常是玩够了才象征性地割点草回家。一次不知道是谁提议,七、八个孩子居然疯狂地砍起已长到半人多高的玉米苗子,边砍边叫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奇怪的是路过的大人们居然也没有阻止的,估计一是害怕阻止了这一“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革命行为可能会遭到红卫兵、红小兵们的批斗;二是觉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反正砍的是生产队里的庄稼,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虽然那时候天天宣传让人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但觉悟低的还是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开批斗会,斗争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过伪保长的后人,他的儿子和我一个班,会前老师安排他上台揭露他爹的“变天复辟”行为,他死活不同意,在那儿一个劲地哭。老师没办法,只好退一步要求他在会上喊几句批判他爹的口号,表明立场和态度,他答应了。会上,老贫农们一个接一个上台发言,纷纷批判伪保长的汉奸行为,有的说到激愤处,一脚把那个伪保长的后人踹到了台下。到该喊口号了,做儿子的脸涨得通红,怎么也喊不出来。老师很严厉地警告他,划不清界限就要开除他。他一急就站起来了,举着拳头高喊:“打倒俺爹!”下面习惯性地跟着喊:“打倒俺爹!”喊完才反应过来,于是就开始又笑又骂,整个批斗会乱哄哄的,开不下去了。驻村的工作队因此很生气,认为是伪保长的后人有意策划,逃避批斗,宣布第二天要把伪保长的后人送到公社去改造。没想到当天夜里,伪保长的后人想不开,用裤腰带上吊自杀了。他的儿子也因此辍学,变得异常沉默。后来我回家时见过他一次,得知他信了基督教,并且做了那几个村庄的教头,天天领着为数不少的一帮人聚会祷告。提起耶稣,他的眼睛闪闪发光,开始滔滔不绝向我宣传信教的好处,其狂热程度不亚于当年批斗他父亲的人们,倒让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遍吹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户外标语口号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先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标语代替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接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您好!”等标语大批出现,让人禁不住耳目一新。从这些标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摆脱了极左思想的干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了高效率、快节奏的全新价值观。我们村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村干部们第一时间把路边“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等“资本主义的尾巴”割去了,刷上了“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十个大字。虽然至今村里也没出几个比尔盖茨等世界首富,但村民们谁也不想太丢人,所以都卯足了劲去发家致富,现在的生活正象文革期间一句标语所憧憬的那样,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村里的标语也一换再换,一会儿说“要想奔小康,电话来帮忙”;一会儿又“要致富,先修路”;再不然就是广告,赵本山在那里一本正经举着一化肥袋子,要求大家“复合肥用华丰”;计划生育检查,就刷“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鼓励年轻人外出打工,“要想早日奔小康,打工赚钱是良方”、“农民要想不受穷,出外打工才能行”等标语就铺天盖地;新农村医疗合作社成立,又写:“一人交纳十元钱,身体受益一整年”、“疾病导致贫困,防贫先保健康”;三夏时节,标语上写“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焚烧麦茬,拘留罚款”;若是换上“焚烧秸杆,罚款五千”那就是到了“三秋”了。不用去乡政府了解,只要看路两旁的标语,基本就可以知道乡政府的工作日程。仔细研读乡村标语,别有一番趣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标语口号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对社会关注范围更广,风格更加五彩纷呈。汶川大地震,一句“汶川挺住,中国加油!”,一声“捐出一份爱心、共建一个家园!”、“不抛弃、不放弃!”让多少人泪流满面,那一刻,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心相连,手相握,万众一心,共渡难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奥运会上风靡一时,“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宣示了中国人的骄傲,那一刻,世界有多少人瞩目中国,有多少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当然,更多的标语口号是应用在各项工作中的,如“只生一个好”是说计划生育的,因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已经意识到人多不仅仅是力量大,还会让本来就不强的国力越来越不堪重负,最终使人口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于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句标语开始家喻户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说教育的,在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初中不毕业,别想去打工”、“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等标语应运而生,理虽然是那个理,但是读来却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也有些标语血雨腥风让人不寒而栗的:如“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打出来!坠出来!流出来!就是不准生出来!”等等,冷酷、蛮横、血淋淋的标语背后体现的是基层干部对人性和群众权益的极端漠视。

近几年,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标语口号也变得温情脉脉,先是路边的草地,以“小草青青,踏之何忍”、“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取代了原先冷若冰霜的“严禁践踏草地,违者罚款”,接着诸如“飞车抢劫,当场击毙”、“谁穷谁丢人”、“乱倒垃圾,全家死完”等标语口号也被“他家也有好几口,你怎忍心下毒手”、“其实,穷人更需要关怀”、“垃圾说:让我离这里远点”之类更人性、更温馨、更和谐的标语口号取代。变化最明显的是计划生育的标语口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8年8月2日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全面纠正长期以来计生标语口号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代之以能够体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的标语口号。如“中国社会要和谐,人口问题先解决”、“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让自己更轻松,使社会更和谐”等等,被众多的网友戏称为“计生从良”。这一举动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仍然传递了权力对权利的态度,反映了公权对私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些言简意赅、言辞切切的新计生标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回归、时代的进步和执政理念的改变。这些符合时代人文精神的新计生标语口号的出现,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旗帜。

篇3: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一、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历程

教科书编审制度可以分为三种, 即:统编制、审定制和自由制。统编制是指国家教育部按照课程标准来统计编辑教科书, 向全国统一发行, 俗称“一纲一本”。审定制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 地方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出版教科书, 供学校自由选用, 俗称“一纲多本”。自由制是指各个机构自行出版和发行教科书, 供学校选择使用, 无须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俗称“多纲多本”。[3]析而言之, 在上世纪中下半叶我国台湾地区国中、国小教科书之编审约可分为统编、统编审定并行、审定三个阶段[4,5]。

1.统编制 (国中:1968年至1978年;国小:1968年至1980年) 。台湾自1968年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将书商自编改为国立编译馆负责主编, 此后十余年教科书政策推行“一纲一本”之制度, 国中、小教材全由教育部委托国立编译馆负责编辑, 在此制度下所编辑而成的教科书称为部编本 (“教育部”编辑) 、国编本 (国立编译馆编辑) 或统编本 (统一编辑) 。

2.统编审定并行制 (国中:1989年至2001年;国小:1991年至1995年) 。随1987年政治解严、1988年解除报禁, 各种反对教育威权、强调教育松绑、鼓励多元开放的教改诉求不断。为响应各方的教改呼吁, 次年台湾教育当局公布《改进高中暨国民中小学教科用书编辑方式实施要点》, 开始采取“统编”与“审定”并行制度, 开放与升学无关科目的审定本。其中, 国中非联考科目自1989年起, 国小艺能、活动科目自1991年起, 改由书商编辑国立编译馆负责审查。其余仍维持统编制, 由国立编译馆负责编审。兼有一纲一本和一纲多本, 形成统编本与审定本双轨并行政策 (升学科目不开放) , 称统编审定并行制。

3.审定制 (国中:2002年起;国小:1996年起) 。台湾教育部门于1995年2月宣布, 国小自96学年度入学的一年级起, 国中预计自2002年起, 配合新修正发布《国民中小学课程标准》之实施, 逐年全面开放民间编辑。2001年, 在书商及民意代表压力下, 教育部退出教科书编辑, 国民中小学教科书市场进入完全由民间出版业者自由竞争的全面开放审定时期。然教科书全面开放审定不到一年, 2003年教科书政策又突然转向, “教育部”重启编辑大门提出“部编本与民编本并行制”是最佳选择, 恢复“部编本”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的教科书。2006年台湾教育当局则又在立法院强大压力下, 进行全部教科书恢复部编本可行性的研究。

二、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三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 台湾实行一纲一本的教科书统编制的原因

教科书是“知识合法化”的既定代表。每一种知识的纳入都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然包括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思想特征。台湾早期实行的“一纲一本”教科书编审制度, 肯定有其统治阶级的诉求。“一纲一本的教科书政策首先是由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提出来, 这种争执一直延续到2008年, 并且这个政策始终是蓝绿对立或冲突的焦点”。[6]很明显, 台湾在这个时期实行教科书统编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出于政治, 即为了统一思想, 确定重要的文化和思想被包括在官方的课程文本当中, 也保证不被许可的思想和内容不在教科书当中。正如欧用生 (1988) 所述, 台湾政府独占教科书决策权, 其他专业团体、出版社全被撇除于门外;只此一家, 别无分号的结果, 一切都定于一尊。[7]教科书统一、命题统一, 思想自然归于一统。然而政治原因并非台湾实行教科书统编制的唯一缘由, 另一重要的原因即是台湾当时经济实力不够, 民间自编教科书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教科书的水平, 因此由台湾当局执行“统筹编订”的制度。然而这种定于一尊的教材受到许多权威教育学者的批判, 主要是这种教科书编审制度“抹杀了地方特色, 不能适应地方的需要”。[8]这种高度一统的教材编审制度也滋生了一种教育的弊端:教师把“课程”当成了教科书,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教科书都成了权威。教师也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学生所有的学习就是围绕着课本的知识转, 成了不断被灌输的容器。[9]

(二) 台湾实行一纲多本的教科书审定制与一纲一本的统编制并行的原因

由于教科书的性质与一般书籍不同, 它的内容与传播和国民的思想、生活及其今后的发展及社会的统治相关, 因此, 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嬗变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从1996年起, 当时还是在野党的民进党开始以批判教科书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 以冻结国编版教科书的预算为由对当时的教科书编审制度进行干涉, 再加上社会的民主多元化和统编版教科书出现前文所述的诸多弊端, 台湾的教科书, 从一纲一本逐渐走向一纲多本的状态。

(三) 台湾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及其不稳定性原因分析

教科书一纲多本的审定制度初衷是为了能改善统编制的弊端并希望能吸引优秀人才投入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事业, 借着市场竞争, 刺激创新动力, 让不同的编辑理念、课程设计观点得以展现。这主要为了实现开放审定制度的两大诉求:教科书多元化和质量升级。学校也可以根据本身的需求, 自由地选用教材。教师在这种自由化的教科书审定制度下, 逐渐发挥出课程设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主要为了实现教师课程自主化。

然而这种审定制度的实施并非“花香常漫, 天色常蓝”。除了实施过程中“官方”与“业者”对于推动时间流程、试用制度、审查过程与结果、定价议价等迭有争议之外, 也出现许多未尽理想或反对的声音。时隔多年之后, 再对其进行检视, 其背后的阴影却已遮盖了原有的理想。多元化衍生了版本内涵差异过大, 难以相互衔接, 乃至命题无所依据的问题;市场化原本希望能提升质量, 却滋生了恶性竞争、内容庸俗化的问题;教师获得教材选用权之后, 非但没有更专业自主, 反而更依赖教科书。[8]值得观察检讨的问题还包括:教科书未能做到实质多元化、审查设计与过程疏漏不当、教育人员缺乏教科书评选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用习惯未有改变、版本统整衔接相对松散, 以及供应稳定性潜藏危机等等。由于教科书相关的缺失陆陆续续浮现, 民众以及教育人员对审定制度开始出现新的质疑, 甚至出现恢复统编的呼声。

综观近年来台湾地区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变迁, 短短十几年之间, 出现着诸多的批判、再批判, 推拉之间的发展态势, 其轨迹呈现曲折交错的现象。虽然很多问题都源于教材审定制, 但直接原因却不都是与教科书编审的自由化相关。若不澄清问题的本源, 而直接恢复到教科书统编制或者统编制与审定制并存, 结果可能落入另一个问题的窠臼。实际上, 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变迁作为台湾教育变革的核心部分, 反映了台湾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变化。若把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的现象作为一个视角来审视台湾教育改革, 其变革特征也变得非常清晰。

三、台湾教育变革:基于对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的剖析

从上文对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的轨迹及其动因的论述中, 我们发现教科书编审制度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相联系。若以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变迁为视角, 台湾教育变革也存在若干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其中包括速度过于急切、幅度过于急剧、实效未彰、以及趋避冲突等问题。下面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前后为脉络, 就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教育变革问题, 逐一剖析之。

(一) 台湾教育改革过于急切:基于教科书修订时间更替的视角

从台湾的教科书统编制度所跨越的时间来看:在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之后, 一直到政治解严前后 (大约从1968年至1988年前后) , 台湾的教科书编审制度一直都保持着部编本大一统的相对稳定的局面。然而, 自1989年之后, 从教科书统编制度转变为统编审定并行制, 不久旋即进入全面审定制。相对于过去几十年安定局面, 整个教科书制度的变迁显得极为快速。例如, 台湾国小课程标准, 从1975年版沿用近二十年, 2005年才有所修订更新, 但是2005年版尚未完全逐年实施完毕, 就已经着手展开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的规划研订, 变动速度之快, 前所未见。而九年一贯课程急着于四年内推动完毕, 而非规划以九年时间逐年渐进推动, 更是制度变迁速率急遽的典型代表作。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变迁暴露出教育制度迭有朝令夕改现象。台湾教育改革让民众有一种眼花缭乱、适应不良的感觉, 因此有人戏称“台湾的教改像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样”。

从理论上看, 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因此, 每一个变革制度的推行都必须是渐进式的。富兰 (Fullan) 、霍尔和霍德 (Hall&Hord) 等著名变革专家也都赞同, 变革是需要时间的, 而非一蹴而就。教科书作为一种文化、教学、出版和社会的交汇点和当下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结构的缩影, [11]它的更替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急速变迁 (比如, 知识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现象) 。但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凸显出台湾政治社会变迁的急躁性。例如, 台湾当局在应付民众对教改进行批判的问题上, 或者利用教科书政治化的口号把本来稳定的教科书编审制度批得体无完肤, 或者对教材编审自由化的开放市场所引发的实际问题错估形势, 造成台湾民众对教改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而这种教科书的急剧转折的局势也恰恰暴露出台湾教育当局决策机制失灵的窘态。

(二) 台湾教育变革幅度亦过于剧烈:基于教科书编审权力更替的视角

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由统编制走向统编审定并行制, 最终审定制。教科书也从全部政府主编, 转变到全部权力下放的民众主导的编辑方式。这个是台湾教育变革的一种趋势。这种权力大幅度下放的行为滋生了很多教育改革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 将教科书的编制权力让位于市场来主导, 原本是想促成教材设计与编辑观点的多元化, 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教科书进行自由选择, 却不料“随着市场自由的发展, 教科书市场也出现某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占据大部份的消费市场。由于使用者众多, 这样的教科书彷佛成为新的统编本”。[12]邓钧文 (2003) 从市场化的观察视角也指出, 教科书开放并未促成教材设计与编辑观点的多元化。[13]

台湾放弃走统编与审定并存, 市场与管制共生的温和路线, 而选择乾坤大挪移式的变革路线, 企图与传统划分界限的这种教育变革行为也暴露出台湾教育变革的特殊生态, 即, 教育变革以当政者为主导, 并想方设法展现其政绩, 力求创新彻底, 务求规模可观的个性。对于台湾的民众来说, 他们更在乎的是教科书的质量问题, 少了这种统编本的“安全阀”, 教科书出版商有恃无恐, 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此外教科书编审制度将权力下放之后, 市场为迎合“消费者”的眼球, 大做表面文章。教科书的“印刷变得更加精美、服务变得益加周到”, 除此之外, 教科书的质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为了达到考试的要求, 家长和教师还得对比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将考试标准与教科书匹配。实际上增加了家长的忧虑, 教师的工作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时间。这与教科书实质内涵、实质设计、实质使用的有关事项的初衷相去甚远, 所谓教科书大幅度变革实际上却没有带来教育变革的真正效果。

结语

反观台湾教科书编审制度从统编到统编与审定并存, 从并存到审定制独揽鳌头, 以及到后来的回头修正路线的变迁轨迹, 我们可以总结出台湾教育变革欲速而不达、幅度大实效小等特征。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台湾这种迂回曲折的教科书编审制度路线的发展进程也是一种无奈却是必经的一个历程。然而这种现象很难激发家长对教育变革的支持, 同样也不能促使教师继续为改革付出额外的努力, 当改革动力消沉之后, 保守势力或另一股改革力量也会随之抬头。我国大陆地区正处于教育变革的转型期, 例如, 教科书编审也是由“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 虽未走向台湾地区的“市场化”, 但也赋予教师、家长选择教科书的权力;再则, 课程管理逐渐下放, 形成让学校、地方和中央共享课程决策权等。固然, 在每次变革中, 任何一种政策或一种制度的确定并不是完美无缺, 众人所望的。但是, 当我们把权力下放的时候, 为教师增权的时候, 也能赋予教师更多享有这种权利的能力。让地方教育部门享有权力的同时, 也要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监测指标, 为约束教育变革的“市场化”和变革实效的“空无化”。

参考文献

[1]Apple, M.W. (1986) .Teachers and texts: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London:RKP.

[2]Apple, M.W. (1991b)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the textbook.In M.W.Apple&L, K.Christian-Smith (Eds.) ,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the textbook (pp.22-40) .New York:Routledge.

[3]朱美珍.课程审议的理想与实际:台湾中学社会类科教科书审定历程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 2011, (7) :22~23.

[4]陈明印.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EB/OL].http://www.doc88.com/p-3993908799840.html.2013-05-11.

[5]彭致翎, 詹美华.部编和民编教科书并行审定制政策之争议分析[J].教科书研究 (台湾) , 2011, (6) :1~30.

[6]欧用生“.一纲一本教科书事件”评议[J].教科书研究, 2008, (6) :2.

[7][8]欧用生.教科书政策自由化的途径[J].中国论坛 (台湾) , 1988:312.

[9]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 2009, (1) :74~79.

[10]周淑卿.今是昨非, 亦或昨是今非?教科书一纲多本争议之分析[J].国立编译馆馆刊 (台湾) , 2003, (13) :12~21.

[11]周佩仪.我国教科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C].教科书之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 2006年.

[12]黄建安.论国小教科书选用问题-以商业伦理进路为主[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7) :85~129.

篇4: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3D版《泰坦尼克号》3月27日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日,4月4日在北美,4月10日登陆中国等84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有了点科技含量,这盘“情感”冷饭又能卖个大价钱。和国人十几年前的孤陋寡闻不同,互联网给了人们更多有关100年前沉船背后的故事,不识真假,姑妄听之。比如有说女主人公原型曾经在老北京城生活过两年,比如有专家提出当年是月亮惹的祸……其实,真正让人们在100年来挥之不去的是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作为西方工业文明的符号,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具有同样的分量。那可是大英帝国末日的辉煌,泰坦尼克号2200名乘客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让世界羡慕的海上之旅成了他们最后的节日。

对报道要认真去反思,比如美国《新闻周刊》的一段描写,就让人觉得历史的“真相”远没有电影所表现的那样温情浪漫。1912年4月10日,世界最大的蒸汽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开始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到美国纽约的处女航。4月14日深夜,它撞向了冰山,2小时40分后裂成两半沉入大西洋,1500多名乘客葬身海底。

反映在电影里的一幕幕充满人性,感人至深:白发苍苍的老船长庄严宣布让妇女儿童首先离开,然后他平静地与船共存亡;一位仁慈而勇敢的牧师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正在沉没的船高声呼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可据“真相”,当时“妇女儿童优先”的动人口号并非完全属实,获得优先权的主要是头等舱、二等舱的妇孺,三等舱的多是去美国的贫穷移民,有统计说,头等舱的男人比三等舱的生还率还高一点。乘客中,69%的妇女儿童得以生还,男乘客只有17%活了下来。

一切大灾难必有因果,海上行船自古就是高风险的买卖,可泰坦尼克号的船东董事伊斯梅过于自信,这么多人的巨轮只装备了16个救生艇。他说:“这艘大家伙本身是个大救生艇,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费神装那些小艇,弄得甲板上乱糟糟的呢?”另一个原因是船上拥有当时很先进的无线电呼叫系统,可以发出求救信息呼叫其他船只前来救援。巧就巧在出事当天无线电发生故障,等到能用时已经来不及了。

2012年4月10日,《北京晚报》对《泰坦尼克号》有一个快评,题目叫:看的不是3D是回忆。我这一回忆就有点大,从大西洋想到了太平洋,想到了我家乡的海,东海、南中国海。往古代想,秦始皇曾东巡至河北秦皇岛,想着被手下带走的500童男童女,肯定有弄条船追过去的心。到了汉代,往南边我的家乡福建,是北方政权流放囚徒的地方,这些人和当地土著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造船。到了隋唐北宋南宋,福建的海上贸易已经影响了世界,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直至明代就是郑和下西洋,南京是大本营、始发地,福建是中转站。第一次走的时间有争议,说1403年(永乐元年)或1405年(永乐三年),次数有说7次,有说9次。最让佩服的是领导人全是太监,郑和、副使洪保、杨庆,而且他们还是同乡,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氏。能在海上走的人性格多强悍,这些太监必有过人之处,他们死后还埋在一起,在南京的牛首山、祖堂山一带,洪保的墓保护完好。最想说的是他们的“旗舰”——宝船,也叫大福号,排水量2万吨,长135米,甲板有足球场那么大。这些船都是在福建福州附近的地方制造,虽是传说,但依然向往。

可惜到了明朝洪武初实行海禁(此令于永乐年间伴随郑和航海曾告取消,但嘉靖年间再度恢复),正常的出海不行了。最近,电影导演徐浩峰的处女作《倭寇的踪迹》和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其实都和明中期以后的东南中国海有关,当年横行海上的就是他们,因此也就有了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的历史。明朝值得一提的还有1592年在东北亚进行的朝鲜战争,中国帮助藩属国朝鲜抗击日本,在浙江福建制造了一批战船,更有意思的是,大明帝国还命令海外的藩属国琉球中山王出战。

从近代往上几千年,中国虽然不是海上霸主,也确实没有敌手。可是从1840年英国侵犯我浙江定海开始,1884年法国侵犯我福建福州马江,1894年中日间有了决定双方海军实力大逆转的甲午海战。我们从小就看电影《甲午风云》,李默然主演的邓世昌成了民族英雄的典范。冯小宁在20年前拍了电视剧《北洋水师》,最近又编导了《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据说本子磨了22年,应该能还原历史吧。说到邓世昌,他是参加过1884年的马江海战,当时还是新兵,在福建水师经受了不少实战考验。

1865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后调赴西北。林则徐的女婿兼外甥福州人沈葆桢接手,1866年~1869年,用短短3年建成中国第一个体现近代工业文明的船厂,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万年青”号,排水量1370吨,航速10节。后又制造了一批木壳战舰,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福建水师。如果说左宗棠是中国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就是中国近代海军之魂。19世纪下半叶,世界造船技术日新月异,70年代初木壳轮船还是先进的,可不久就有了铁甲舰。马尾船厂想引进法国技术,可沈葆桢的呼吁得不到清廷大臣的响应,就连李鸿章也不理解。沈葆桢1879年去世,1884年悲剧发生,闯入马江的法国舰队用铁甲舰击沉了福建水师的十几艘木壳战舰。

落后就要挨打,海上争霸讲的是实力。甲午海战就不说了,等着看冯小宁的新作吧。在当时的大东沟之役,“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以临阵畏缩罪名,未经法定审讯,被斩于旅顺。民国《海军大事记》说他“被谗以罪名,军中冤之”。他是福州闽侯人,大清国第一批赴英国的海军留学生。福建福州在近代除林则徐外最著名人物是严复,他15岁入船政学堂,光绪二年赴英国海军学校留学。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著述译作达300多万字,出版《天演论》,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先行者。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曾任清广东水师提督,先后留学英国,考察欧美各国海军。他是元朝色目人后裔,福州的名门望族。陈绍宽,生于1889年10月,死于1969年3月,福州闽侯人,国民党海军一级上将,海军世家出身,17岁进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加入清朝海军,后归附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英国海军部队,参加对德作战,被英国国王授予“特别劳绩勋章”。他1938年任海军总司令,指挥了1937年的“江阴海战”,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唯一的海战,除了一部分在烟台自沉的军舰外,主力全数被日军在江阴击沉,是中国海军自中日甲午海战以来最重大的损失。陈绍宽曾经雄心勃勃地把中国海疆规划为4个战区,提出建20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可惜生不逢时,只能是遥远的梦想。

最后,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1973年8月底,越南南越侵占我国南海的南沙西沙群岛,1974年1月,中国人民海军的两艘扫雷舰、两艘猎潜艇迎击南越的4艘军舰,其中3艘是美国制造的驱逐舰。我们4艘加起来还没人家一艘大,炮火也没人家强。扫雷舰本来就不是作战舰,何况我们战士有的是第一次出海,第一次作战。但是,我们取得了击沉敌人护航炮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的辉煌战果,夺回3个岛,捍卫了国家的主权。西沙海战的胜利,是从1840年以后我们国家第一次取得海战的胜利,为此,18名海军战士壮烈牺牲。

近代以来,福建人,特别是福州人,参加海军成为一个传统,这和当地自古的海洋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家父八十有五,也是福州闽侯人,解放前也是读的航海学校学习轮机专业,即现在厦门的集美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办的。本来一解放就是要参加海军,没去成。解放后读北京医学院,60年代足迹遍及东南亚的柬埔寨、印尼,非洲的坦桑尼亚。七八十年代到北美南美欧洲,后来又差一点去海军总医院。小时候,我真正去过的部队就是北京公主坟附近的海军大院,因为有老乡,看着那一身军装就喜欢,精神漂亮。

人是要点精神和勇气的,闽人胆子大,生性不畏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弄条机帆船就敢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进发,居然真的就开过去了。现如今,全世界没有闽人不敢去的地方,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篇5:改革开放后我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南部,信阳市的新县,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它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有名的革命老区。

在改革开放以前,家乡的环境优美,但经济落后,人们以农业、手工业为生,农业还靠最原始的牛耕人力,教育不发达,失学率高;交通极其不便,出行艰难不堪。总之,人民的生活长期处于一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凭借自身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想从经济、交通、人民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给我家乡带来的主要变化。

经济方面:

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前,新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国家重点贫困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新县人民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生态经济和劳务经济,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持续靠前。相继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国家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名县”等十余块国家级奖牌。这一切都表明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交通方面: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出行都是那种泥泞的道路,而且依靠步行。改革开放以来,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393公里。国道106线,大广高速穿境而过。改革开放后,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尴尬情形了。更重要的是,家乡的土特产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可以顺利地运出去,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人民收入。

人民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后,家乡人民再也不用局限于一县之内,人民可以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外出务工,或出国;一部分人利用政府的扶持,自主创业,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而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7元。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经使大部分人过上了小康生活,生活食用已不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这都是家乡人民确实感受到的,也是家乡人民津津乐道的。

住房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几乎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大部分还是土坯瓦房,房子里只有几件破旧的旧家具。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家乡人民逐渐建起了楼房,有些人还搬到了街上或县城。而且房内也是装饰一新,各类电器一应俱全。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政府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使人民以优惠的价格搬进了优美的校区,小区里房屋整齐,设备齐全,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教育方面: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更加深入人心的是,近些年来,国家不但免去了学杂费,而且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帮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医疗方面:

以前,家乡人民看病特别困难,而且贵,一旦生病,就尽量自然恢复,结果酿成很多不良后果。而现在,有了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这些年的医疗保险,只需交纳部分费用,就可享受国家的补贴。这着实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篇6:从我家乡的变迁看改革开放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正以更加广阔的胸怀走向世界。的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短短30年内,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我的家乡福建省莆田市也深深的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中。而其中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湾北岸经济区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了莆田市乃至整个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亮点之一。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我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和对湄洲湾北岸经济 区实地调查,深刻的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我国发展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我发现无论是从百姓的生活琐事到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都体现着伟大的党进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在对当地人民的走访调查中,当地人民认为湄洲湾北岸经济区的交通条件、人均经济收入、体育文化活动设施,以及村委会对农作物种植的指导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

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村民的早餐有一碗稀饭就不错了,且不管是好米坏米,很多人都是不要吃早餐饿着肚子上田。而之前村民的主粮基本是自己生产的红薯。改革开饭后,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到现在平均全村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不仅不愁有没有优质的大米。许多人家都把以前的旧房换成了新楼了,家里还新添了彩电、洗衣机等家电,生活水平提高显著。

交通条件也有巨大发展。这几年莆田市政府从五个统筹要求出发,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同时,还非常重视怎么来缩小城乡的差别,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几年来我市集中了20亿的资金解决农村的道路建设,到今年为止,我们每一个行政村都通了水泥公路,90%以上的村都通了客运班车,这样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出行便捷和安全的问题。要致富先修路,路改善了,也就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农民的出行安全,为广大村民叫好。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各家各户的门前已经几乎看不到泥土路了,各村镇的主干道更是修起了可以容得下辆大卡车的水泥大道。在文化教育和文体设施方面。从义务教育的实行到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政策的实施,适龄青少年几乎全部就学,就学率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的很大的转变,当地书店数量明显增加,书本销售量也不断上升。全村还掀起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高潮,砸毁的大量的迷信设施。取而代之的是公共文体设施增加,小公园的修建,公共健身设施大量的投入使用,体育健身场所如篮球场、乒乓球室等,从原来的学校走向了村民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桥牌比赛、篮球比赛、象棋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村民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在农村医疗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后,各镇的卫生院人便选派人员到各个乡村建立卫生站进一步便利了村民看病。接下来,随着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步步建立和完善,当地村民也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的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所带来的方便。另外这两年,莆田市开展了为全市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的计划,我们计划两年内把所有的白内障患者都治愈,凡是困难的,出不起钱的统统由政府承担,现在已经做了一千多例了,该地区已有200多例患者成功治愈。这一点老百姓非常高兴。眼睛看不见,对生活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农村如果有一个老人双目失明就会拖累一个家庭,因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项政策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而湄洲湾北岸经济区的大发展最主要的体现还是在于各个产业的巨大进步。就农业而言,改革开放后,湄洲湾北岸瞄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点,培植支柱产业,壮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水产为支柱产业,以畜牧、粮食、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北岸已形成五大生产基地为:一是粮食生产基地,形成5万亩杂交水稻种植基地,5万亩优质甘茹生产基地,以及 5万亩高产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万亩,总产量达10万吨。二是水果生产基地,以灵川为主的果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北岸果树面积达3.3万亩,其中龙眼面积2.2万亩。三是畜牧业生产基地,笏石、灵川年出栏仔猪30万头,生猪22万头以上;灵川的温氏集团养鸡有限公司已发展至8个专业村,700个户,年出栏肉鸡395万只;“法国白番鸭”存栏数突破40万羽。四是水产养殖捕捞基地,养殖品种已从该镇的名、优、特品种发展,加之,外海捕捞进一步提高,海洋年捕捞产量1.3万吨。五是蔬菜生产基地,以笏石镇四村500亩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蔬菜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经济建设方面,最令湄洲湾北岸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湄洲湾港口建设,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严重受阻,湄洲湾北岸的两个重要港口秀屿港和东吴港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改革开放后,莆田市政府突破了资金不足的瓶颈,大量引进外资、侨资、港资,重视本莆田在外艰苦创业的50多万民营企业的资本,取得了巨大成效,已经有近2000个项目,800亿的投资,其中有60%已经落地,有30%—40%已经建成投产,近几年来莆田市GDP增长的速度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大部分都来源于该地区的发展。在港口建设中的主要传统产业有:电 子、鞋帽、服装、食品,成长的产业有医药、能源、机械制造,而新兴的产业:工艺美术、木材加工、医疗器械制造都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

目前,莆田市已经把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这是我们十一五规划的一个目标,达到经济总量突破一千亿的GDP。

目前北岸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如火如荼,也应该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带来的很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这几年福建省委实施的海西战略大大的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妈祖城、福厦高速铁路,以及从江西向塘到莆田湄洲湾的向莆铁路、黄石机场的修建,东吴港区8个泊位码头成片开发必将再次使莆田的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如果说港口的发展式是提升该地区硬件实力的巨大动力,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湄洲湾北岸软实力发展助推器了。

改革开放前,虽然湄洲妈祖早已经声名远扬,但是台海关系的紧张一直制约着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妈祖信仰者无法到妈祖诞生地朝圣,湄洲岛也一直无法发挥她的旅游优势,岛上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后,湄洲岛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旅游风景区、国家4A旅游风景区。岛上围绕打造妈祖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平安祈福产品。精心筹办妈祖文化旅游节、“3·23”祖庙庙会和新春祈福、平安祈福、求学祈福等祈福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妈祖庙、鹅尾山、黄金沙滩、湄屿潮音四大景区,新建一批精品项目,提升一批传统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搭建滨海旅游平台,大力发展休闲度假项目。组织推出沙 滩休闲和运动、海上观光和游乐、渔家风情和民俗、夜间演出和娱乐等参与性、游乐性的旅游活动项目,成为了福建省九大景区之一。来此旅游朝圣的游客越来越多,有许多东南亚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纷纷回国朝拜,不仅仅增进他们和祖国之间的情感,还极大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湄洲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了今年莆田市政府和省旅游局的工作计划,相信凸显妈祖文化和海岛地域特色的湄洲岛在进一步挖掘妈祖文化资源,和大力创新旅游项目的努力下必将给湄洲湾北岸经济区、莆田市乃至整个福建省的海西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上一篇:初一口语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心理学必看的20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