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变化看发展

2022-06-24

第一篇:从家乡变化看发展

从家乡的变化看祖国的发展

78K工商管理学院 药事管理 11405102 常慧 我的家乡,坐落在长江以南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回想起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日子,才猛然发现,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我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稀记得,在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奶奶家是一个小小的砖瓦平房,红色的砖头还露在外面,似乎在苦苦地哀叹着,平房的旁边,用茅草堆了一个小草棚,草棚里圈着一头牛。这头牛是属于集体的,每户人家轮流放牛,等到春天播种的时候,这头牛就要开始拖着笨重的工具,由村民们赶着,任劳任怨地为村里的人们犁田,也就是将土地翻一遍,是它更加适合庄稼生长。后来,不知不觉中,有一天,忽然发现村子里的老牛不见了,春天的时候,发现田地里响起一阵阵地机器声,寻声望去,才发现村子里的叔叔们都开着一个小机器在田里跑,原来柴油机代替了老牛的工作。人们不用再慢吞吞地跟在老牛后面了,而这个烧柴油的家伙,让农民伯伯的步子都轻盈起来,后来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家家户户买了崭新的拖拉机!就连收割稻子的时候,也不再是自己手拿着镰刀顶着炎炎烈日,一把一把地割稻子了,而是全部都用收割机收稻子了,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极高!不禁感叹,社会真的在发展啊!站在村子的入口,再也看不见小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小平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齐别致的小洋楼,而且一座比一座精致,一座比一座豪华,好像再互相争奇斗艳似的。大家都搬进了宽敞明亮、大方得体、舒适豪华的楼房。生活的档次都提高了。心里就暗暗的想,现在农村人民的生活真的是一天比一天滋润啊。爸爸也神秘地笑,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现在回到家乡,看到一条条整齐平坦地柏油马路,不禁感慨万千。还记得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那之前,村子里的小路都是小石子铺成的,每次骑自行车都会特别颠簸,有时候掌控不好方向还特别容易摔跤。有一天放学回来,忽然发现路边钉了一个一个小木块,上面还用写着“160”,骑了一段路,又看见相同的木块,写了“200”,我满心疑问,这都是什么呀?怎么每个相同的距离就有一块木块呢?就这样伴随着这些小木块我回到了家,一放下书包就跑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啊?咱们村要修柏油马路了!不仅咱们村要修,全国所有的农村都要修呢!那些小木块就是为了修路去钉的标记。”我恍然大悟,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这是国家实行的“村村通”项目,要让全国的每个农村都要修上柏油马路。这样的话,修了柏油马路,以后就再也不用骑车在颠簸的路上,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了。我又忍不住捂着嘴笑起来,心想祖国的政策真好,要想富,先修路,共产党们正带领着我们广大的人民奔在致富的道路上!

不仅是物质文化,这几年,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电脑已走进了人们的家庭,使得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浏览资料和时事新闻,各国的事情只要你手指一动,就能尽收眼底,坐在家里就能游览世界。而妈妈说,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一群人还得翻山越岭,步行好几个小时去稍微繁华一点的镇子上去看呢。但就是那样,也觉得很幸福。

这样回想起来,真的忍不住感慨,家乡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精致洋气的小楼房已代替了破旧低矮的小茅屋,泥泞的水泥路也早已变成宽阔干净的柏油路。路旁的树木花朵令人赏心悦目,精致华丽的路灯排在两旁。而从这一切,是伟大的祖国在引领着我们向前发展!祖国在富强在发展,我美丽的家乡不过是祖国辉煌强大的一个缩影。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神七”飞天,同时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奥运大幕更是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了奥运的主人。

看到中国的繁荣,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真是如一头睡醒的雄狮,仰天长吼,让世界都为之一震!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制造也逐渐位于世界前列,中国改变了屈辱落后的形象,形势一片大好。而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更应该将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相信:我们的家乡会更繁荣,祖国会更强盛!

参考文献:《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http://wenku.baidu.com/view/846c066e1eb91a37f1115c35.html

第二篇:从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0年后的今天,XX县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单城简直像奔向了快车道,大建设一日千里。

XX县,古称单父,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居此而得名,大汉英后吕雉故里。XX县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502个行政村。2014年末,XX县常住(户籍)总人口106.7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2.5亿元。

XX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是中国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平原绿化标准县,XX县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

2005年底117.78万人,人口密度为692.13人/km²。其中非农业人口15.81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率10.3‰,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4.35‰。有少数民族22个,共3320人。

截至2012年底,XX县总人口120.9万,百岁以上老人150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0万分之12.4,全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有20.0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6.59%;8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7万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比例的18.4%。2013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2014年末,XX县常住(户籍)总人口106.7万人。

2013年,XX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9.7%;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9.5:51:29.5,二三产业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46亿元,增长2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8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72元,分别增长7.2%和16%。

2013年共落地过亿元项目48个,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9.5亿元,同比增长30%;25个过亿元项目顺利投产。在全市三次大项目观摩评比中,获得了两次第

一、一次第二的成绩。

201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68亿元,比上年增长8.5%;粮食总产58.7万吨,增长20.5%;棉花总产3.4万吨,增长0.6%;油料总产5万吨,增长12.3%;水果总产22.5万吨,增长12.1%;蔬菜总产15.37万吨,增长2.5%。肉类总产11.21万吨,禽蛋总产5.7万吨,奶类总产0.36万吨。水产品总产1万吨,增长7.53%。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450公顷。全县农机总动力189.6万千瓦,增长2.9%。

2013年,XX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亿元、利税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1%;完成工业用电量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完成工业技改投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8%。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膨胀,尚舜化工4020、泰信纺织210台织机等一批扩改项目顺利投产,骨干企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县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超过8000万元的3家。

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家,实现增加值14.68亿元,增长34.0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06亿元,增长46.88%。实现利税4.93亿元,增长46.9%;

第三篇: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成就硕果磊磊。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40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爷爷奶奶辈的基本都是文盲,父辈的也没有几个能上高中,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他们七八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听伯伯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因为小时侯家里穷,又有兄妹七个,爸妈拼命挣钱供我们读书,可是当我读到小学两年级时,就由于庄稼收成不好,爸妈实在供不起我们读书了,只好让其中几个退学,在家帮父母做些家务。那天,我哭了一整天,眼睛都哭肿了。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出去挣钱。”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现在,农村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己的橡胶跑道,再也不是好几个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间教室里由代课老师一起教了。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改革开放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南方的房子地上都是一片潮湿。爷爷说:“那时没有蚊帐,每一天都早起晚归地在地里干农活,到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要被蚊子叮,睡不安稳,一直起来赶蚊子。到夏天,下雷阵雨,雨水透过屋顶上的瓦片顺流到屋里,人们还要拿着碗盛水。”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改革开放前,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据爸爸说他小时候更是吃土豆吃的现在看见都反胃。到了什么节日,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是难得的,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 现在,我们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不想自己煮就上饭馆。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怎么潮流怎么穿。

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

三十多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那时候,没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从外婆家到奶奶家几公里的路,妈妈说闭眼都能走对。爷爷还说年轻时曾经替人家挑担步行送东西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来挣钱。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那时,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吃过饭后,大家就只能围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到了一定的时节才能听上几句戏曲。谁家有个黑白电视机或者收音机,那一定是土豪。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多年努力拼搏,三十多年沧桑巨变。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

第四篇:以家乡的变化发展看改革开放

陈应龙 张秀梅

(上饶师范学院政法系 334001 srsycly@163.com 13767381355)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在1978年想到要画这个圈的,距今正好三十年。今天,让我们站在2008年,共同回顾过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一场轰轰烈烈震撼世界的社会大变革让中国驶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举世瞩目的30年,是波澜壮阔的30年,是高歌猛进的30年。30年,我们经历的是毅然的抉择,看到的是巨大的变化,留下的是深刻的记忆。

说起30年的成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可以说特区,可以说沿海,可以说西部;可以说城市,可以说乡村;可以说收入,可以说消费;可以说吃穿,可以说住行,可以说高楼;可以说交通,可以说通讯,可以说旅游„„没有人会否认,没有人会摇头。因为事实就在那儿摆着,看得见,摸得着。

但在当初,却不是这个样子。无论改革也好,开放也好,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任何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设想、新的创造、新的突破,在提出之初,都会有人不理解甚至反对。可以说,我们国家3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探索中、试验中、讨论中、比较中、阵痛中、宽容中、在先行者坚定不移的坚持中,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门槛”,攀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回过头去想一想,连我们自己都可能为当时的“保守”和“僵化”感到可笑。害怕“农村大包干”,害怕“国营企业改制”,害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害怕“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才终于明白,改革就会有风险,开放就会有代价。但这些“风险”和“代价”,就像办企业的“成本”,是一种必要的“支出”。比起我们的“收益”来,可谓是小之又小。

30年让我们记住,解放思想是我们与时俱进的法宝。30年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与祖国共奋进

与江西共发展”

前看》,这实际上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从此,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开始拉开解放思想的大幕。30年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力度,决定着我们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事业,永远保持勃勃生机。

30年让我们记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30年让我们记住,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前途。落后了不仅要过穷日子和苦日子,而且还会被人瞧不起。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兴旺,就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展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发展要有利于和睦相处,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建共享;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人像“闯关东”一样,大胆地带头去“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心中理想的灯光。

改革开放30年,也是农村改革30年。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令世人瞩目!我家乡碧洲的发展就是一个实例。碧洲是江西南部的一个小山镇,那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是个人人去而忘返的地方,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更是为美丽的家乡增添了几分色彩,这主要从以下六方面体现:

一、经济来源由“靠山吃山”到“山城兼顾”。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经济来源发生了很大改变。改革开放前家乡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仅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那时农民集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磨洋工”似的生产方式使那个本来就物资缺乏的年代经济愈加拮据。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们渐渐摆脱贫困,过上了温饱的日子。近几年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交通的便利,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于是许多农民纷纷涌向沿海地区。劳动力的流动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尤其是90年代兴起的跨区域流动,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土地资源逐渐集中,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民外出打工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输出一户,脱贫一户”。再者,劳动力大量外出对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具有正面影响,高素质劳动力离开农村反而增加了家乡人民送子女读书和年

- 2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与祖国共奋进

与江西共发展”

四、交通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条条道路通各村”。

想致富,先修路。改革的“开放性”需要家乡交通的便利性和通畅性。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逐渐频繁,人们意识到仅靠走二三十里泥泞曲折的小路卖一点农副产品是不行的,于是领导从农民迫切需要的项目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把“修不修路,修什么路,怎样修路”交给农民群众,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干”,到目前为止,全镇农村公路网已经形成,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公路交通与城市道路的“零对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五、教育由“百无一用是书生”到“世上唯有读书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发达,“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个人走出贫困和闭塞的敲门砖,因此教育深得家长们的支持。在过去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家庭人员的吃穿都成问题,何谈入学接受教育?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的执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农民的孩子纷纷被送入学堂。并且,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随之变化,不仅大力支持孩子上学,更注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考入高中和大学的农村子女与日俱增,即使是没能进入更高学府继续深造的学生,家长们也会想法设法地送其入技术学校接受更多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推行的“农村子女免费入学教育并发放生活补贴”的政策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因而教育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现在家乡的孩子已达到100%的入学率。与此同时,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增强,对教师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设施也愈来愈完善。这一切,都推动着家乡教育的不断进步。

六、医疗由“有病难登三宝殿”到“院门终始为民开”。

很长时间以来,看病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是直接导致农村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过去,人们在昂贵的医疗费面前望而却步,许多病人都是一拖再拖,到生命垂危之时才勉强进医院,但往往是“病人一去不复返,家人悲恸恨幽幽”。生活在农村的人都怕得病,都怕上医院,辛辛苦苦,土里刨食挣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钱,可能就会因为一场病而花得精光。然而,近几年,随着城乡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施,更多的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疗保险,而且还有国家补贴,看病也能报销医疗费了,这是很多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因此,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

- 4

第五篇:从鞍山说起 喜看身边变化 礼赞发展成就

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 美术教师:王斌

1 从鞍山说起 喜看身边变化 礼赞发展成就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正是30年前的那个春天,那位颇具设计天才的爷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随着一本本日历的更新,随着新年的钟声一次次的敲响,房子越建越高了,大桥越造越多了,城市也越来越繁华了,人们越来越富有了。

作为一名鞍山人,虽然我未曾经历这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但也亲身感受到了这20多年,家乡在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鞍山是我们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鞍山的丰富的矿产资源造就了钢都的美誉。鞍山不仅是一座工业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中华宝玉之都的美称,初到鞍山,不得不去观赏一下著名的玉佛,岫岩玉的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为鞍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曾经的鞍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没有高楼,没有繁华的街道。城市的生活也略显单调,当你站在东山最高点远望鞍山市内时,就会看到被烟雾所掩盖的鞍山,鞍钢在为鞍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污染。人们居住的楼房也几乎都是二三层的小楼,那是最高的楼房也不过十层,并且也没有什么外资企业,所有的企业几乎都是辽宁本地的企业。但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现在的鞍山依然脱离了一所重工业城市的面貌了。鞍山的颜色变了,灰色的鞍山变成了天蓝色的鞍山。21世纪初,鞍山的交通状况非常糟糕,但经过倡导畅通工程计划,经过数年的大翻修,整改。鞍山再也不会出现那种大拥堵的可怕场面了。

2 而在新世纪开始的这十多年里,鞍山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市中心,你很难再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楼房了,而是换成了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经过十多年的招商引资,鞍山也逐步摆脱了单一的重工业发展模式,逐步在向构建多元化的城市发展,市民们再也不用为买东西而集中在一个大商场里了,市民们再也不用为了看电影而挤在鞍山唯一的一所电影院内了,市民们再也不用早晚害怕鞍钢的废气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成就。万科集团,大商集团的到来,让鞍山有了更高档的居住条件,让鞍山有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我想不仅仅是鞍山,整个中国都经历着这样的一种大变革,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也好,给我们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巨大的资本积累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家乡的一点一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人们有了更多追求精神享受的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和娱乐场所,网络的发展更是让人们愿意去消费,愿意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在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满足那些经济上的数字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我们需要的是现时的享受,还是未来我们想象中的和谐社会?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想到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发展带来的负担,我们虽然不可以消除错误,但是可以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一切历史变革后的发展方向总是向着设计者的方向发展的,人的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考虑到所有我们所应对的矛盾与冲突,所以作为家乡的每一份子,把握自己的能力,将设计者的蓝图构造的更完美,也许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车间工资计算标准下一篇:参加国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