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2024-05-17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共15篇)

篇1: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评课稿1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上课开始对学生进行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回顾了加法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本节课的连续进位计算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又情景导入新课,给出学生的一幅幅美丽的长治湿地公园的图片,让学生感叹美景的同时也学会了表达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不过此时引入三位数加三位数有些短截,不是很自然,建议教师在学生提出公园里面有植物和动物时,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公园里有多少动植物吗?引出课题显得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师授课非常吸引人,本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侯老师很会上课,也很会利用学生,出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以及纠正问题都是学生来完成,充分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条件,开始学生计算错了,教师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错,有学生说出了没有预习,没有加进位等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包括了日常的行为习惯,教师的举动不仅让出错的学生知道了怎样学习也让其他学生明白了怎样学习。

三、教师对知识的把握也比较好,了解了学生的易错点,在进位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强化和训练,也让学生反复在改知识点上说,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自然学生就会在这个地方小心,而且在细节上都做了说明,包括进到哪一位,加几次,怎样加等。

四、对方法的引导很灵活,在验算上让学生自己探究有几种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课堂可以进行缩减,处理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控制好时间,为后面的练习留下充足时间。

2、估算出现的算计可以和后面验算的第三种方法进行对比,进行拓宽知识。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评课稿2

昨天,听了侯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课,再一次领略了侯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一、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

从教师检查预习环节看出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并且要接受教师的检查。这一点很有必要向侯老师学习。

二、热身训练形式新颖有效。

做起站起检查,同桌交流做对的请坐,站着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这样的方法便与教师很快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对不用心练习的同学也有了一定的约束,同时让做错的同学说说注意什么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这一点表现在好多地方上。如让学生预习后说收获,从信息中找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式,估算、笔算、总结都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自己说出,教师真正发挥了组织、引导者的作用。有其精彩的地方时在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后,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一生估算的方法准确算出了结果,教师耐心听完学生的算法并将他的算法巧妙地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区分了估算和准确算的区别。这里提出个小的建议:应该对这个孩子的想法给予充分地表扬肯定,说明他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另外,教师在学生发生错误时不急于当场指出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互评,自评从而深深地将错误的原因刻在孩子脑海中。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及时纠正书协方面的格式错误。

在对445+298进行简算时教师让学生板书并及时让学生暴露了书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书写格式的重要性。

建议:

练习题可以少算一道,重点练练简算方法。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我是这样想的,不过侯老师肯定有自己的设计打算,毕竟一节课这么多知识点面面俱到是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的。

篇2: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第1节 加法【第二课时】 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三位数笔算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初步树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

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算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

(二)探索新知

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

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298接近300,可以看做300来口算,445+300-2=743

预设2:列竖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比较今天学习的竖式和昨天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学习的是连续进位)

在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加法的验算

(1)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看出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743种。那你们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呢?

独立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

小组讨论: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么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展示交流: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验算方法介绍给大家?

预设1:估算检验方法。

445接近450,298接近300,结果大约是750,都多估了,所以结果应该比750小。

预设2:笔算检验方法。

①估算可以让我们检验出结果大致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我要想准确的知道计算是不是正确时,我们可以怎样验算呢?

②可以把加数445和29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743。298+445=743

可以还用原来的这个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

可以把得数743减去445,看得数是不是等于298。743-445=298

可以把得数743减去298,看得数是不是等于445。743-298=445

(鼓励学生说出自已的不同验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地算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看看书中的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出示课件)

(3)提升总结①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②将四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二是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正确无误,我们一定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拓展延伸

1. P38做一做

先想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并验算。教师指名板演验算过程。

让学生说说不同的验算方法。

2. 我来做小这是小明和小红做的作业,他们做的对吗?[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请你当小老师,对的请打“√”,错的打“×”并在旁边改正。

我们不但要认真计算,也要认真验算,不能直接把得数抄上去,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

3.解决问题

篇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一、汇聚“预习疑问”, 设计“核心问题”, 明确学习方向

学生通过预习, 会在疑难处和新旧知识点链接矛盾的地方产生问题, 如每个同学提一个问题, 全班就会汇聚一串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细小、零碎, 有的笼统, 也有的具有思考性、启发性。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认知上的不同理解, 课上一一解答显然效率低下, 而且重点不突出。由此课堂上应对问题加以甄别, 进行分类整合, 进而形成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核心问题”, 这样, 这些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就能让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 为学习思考指明方向。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对学生的问题作了如下整理:

学生的问题一般具有共性, 第一个问题有多位学生提出, 其实是一个学习需求的集中求助, 其他几个提问则目的性非常强, 但在教学中不可能分裂开来解决, 于是笔者把它们进行分类整合, 归纳成三个学习的“重点问题”, 以这三个“研究问题”贯穿全课。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新课内容的核心, 抓住这三个问题, 学生也就明确了新知的重点, 解决了难点。因此, 课堂上把学生的疑问采用化繁为简的策略进行归纳整理, 变“问题串”为“大问题”, 变“多环节”为“大板块”, 改变原先教师一步一台阶、降低思维难度的一串串小问题的“点状思维”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核心问题”, 这样充分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也给学生创设更多时空去探索、去思考,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基于“初步认识”, 设计“启发性问题”, 启迪积极思维

通过预习, 学生对新知会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知识重构中会出现模糊、混淆、不全面、不规范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不能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个结论, 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因此, 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寻找答案。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出示以下情境图:

学生列式后, 设计了如下问题:“你想怎么算呢?能用画图、文字或算式说明吗?”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 呈现了如下多样算法:

上面通过“你想怎么算”这个综合性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与“算”的过程。由于学生会分而不会算, 所以学生就根据“问题”中的提醒“可以通过……”来解决“46÷2=”的问题, 以上算法虽然只展现了分的过程, 但其实已经展现了学生由“图—文字—式”思维的数学化过程。随后, 笔者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么多的分法其实都是先分什么, 再分什么?”“都是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哪种方法你觉得既简洁又包含了全部分的过程, 为什么?”这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众多分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竖式计算的算理有了新的认识, 为竖式计算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以上的教学展示、分享环节, 不是简单的“说一说, 看一看”, 而是在学生展示自己原始思维的同时, 通过阐述、分析、比较、筛选等智力活动, 围绕多种原始思维展开的深度对话, 完善和提高了个体认识。

所以, 课堂中教师要在“关键处”善于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充分交流经验、探讨、剖析的机会, 让学习不断深入。

三、依据“学习经验”, 引领“关键问题”, 拓展思维深度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 关键在于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学生通过预习, 对所学内容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关键问题”上还需要教师的引领,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通过对“关键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剖析, 由浅入深,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深度的理解。

例如,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以上的教学通过不断地追问, 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计算, 而且是对每一步、每一个数都进行了辨析, 明晰了算法, 理解了算理。在此基础上, 笔者继续深入, 又提出:“除法竖式与以往的其他竖式有什么不同点?”让学生对比不同的竖式, 最后归纳总结出:

1.其他竖式都是把要计算的数上下对齐排列, 除法竖式是把除数和被除数写在同一行。

2.其他竖式都是把要计算的数写在上面, 结果写在下面, 除法竖式是把结果写在最上面。

3.其他竖式都是从右向左计算, 即按照个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由小算到大, 除法竖式却是由最高位算起。

通过对以上“关键问题”的积极讨论和充分说理, 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仅从模仿或单纯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而且学生的思考得到了检查、强化、验证, 零散的思考变得系统化、结构化, 停留在表面的思考通过解释说明、质疑问难得到了深化, 学习逐步走向深入, “数学理解”思想得到体现。

篇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

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的关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本质,并激活数学思维。

【片断1】

师:体育老师去买足球,一个足球是148元,买3个足球是多少元呢?

生1:148x3=431元

师:那买11个足球是多少钱?

生2:148x11(不知如何计算)

师:运用估算的方法,想想看

生2:10个足球就是148x10=1480元,大概1500元左右

师:嗯非常不错!遇到这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购物的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参与性,并从问题的层层引导学生思考,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思维迁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认知的迁移。

【片断2】

师:同学们,在之前的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148x11”这个算式,它和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有何不同之处?

生1:它乘的是两位数

师:是的,那我们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呢?

生2:先算148x10=1480元,再算1480+148=1628

师: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都来计算一下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迁移。

三、算法交流,掌握正确的算理

【片断3】

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算法,计算看看“148x13”这个算式?

于是有的学生用口算,148x10=1480 148x3=444 1480+244=1924

有的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148

× 13

444

148

1924

笔者组织学生们交流算法,让学生们陈述每种计算方法的意思和计算的步骤,并提问学生:“笔算中的444是如何得来的?表示了什么?在计算中,为什么148的个位‘8要写在十位上?”让学生们相互展开讨论,体会其中的算理。

【评析】通过让学生们交流算法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各自思考的过程,并由此掌握正确的算理。

四、多元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提升,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片断4】

多媒体出示算式:

148 219

× 13 28

673 6132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对吗?

待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开始发表各自的看法,有的是通过口头估算的方式,认为与实际结果有偏差,有的则认为两个数的个位数相乘的结果应该个位上是1,所以结果是错的。

【评析】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印象,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起新的认知。

篇5: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听了侯老师的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后,我认为本堂课侯老师达到了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促成了课程的.有效建构。对新课程理念领会是深刻的,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法把握得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钱先让学生进行了笔算热身赛,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只进位一次的加法,规范了笔算的,从而为这节课学习连续进位加做好了准备。

二、重视课的引入,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长治湿地公园图片,介绍了其中的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自然引入了今天的新知。同时在介绍长治湿地公园图片时,教师还向学生渗透了爱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不忘保护它们。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先思考、操作、说一说你的想法或者方法,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后说一说你的方法、学生板演、独立完成、展示成果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结论,同时又运用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整个课堂更加有效,更加高效。

四、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去听,教师说:“你要当好小听众,还要当好小记者。”这些话都激励学生去认真听别的学生说。

建议:

1、让孩子笔算的机会还是有点少。

2、课件上的数字有点小,后面的同学看的不太清楚。

篇6:《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盲目的进行过分的情景创设。通过复习铺垫和情景创设,可以为学生们搭建了探索的“脚手架”,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二、尊重差异,合理利用差异资源。

学生在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起点出发,逐步达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评点,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这样,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了差异资源。

篇7: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1

一、情景创设与复习铺垫是我们教学中导入新课的两种形式。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盲目的进行过分的情景创设。通过复习铺垫和情景创设,可以为学生们搭建了探索的“脚手架”,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二、尊重差异,合理利用差异资源。

学生在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起点出发,逐步达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评点,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这样,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了差异资源。

例题教学后,有的学生能融会贯通,有的学生基本学会。因此,巩固练习也必须因人而异,可以同步练习,但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相同的时间内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允许有速度的差异。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2

一、借助实际问题探究新知识

本课教学三位数加法,借助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学生对于湿地和湿地动物方面不是很了解,于是进行相关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主题图的引出,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的把控。

二、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

在本课中,有了以前百以内数加法的基础,放手让学生尝试笔算自主解决三道例题三位数加法,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指名学生板演,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自己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在交流中释颖解难,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关注算理的教学

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在教学中我牢牢关注到了理解算理这一关键点,在让学生尝试自主计算后,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拔。如计算第二个例题271+31时,学生说明算法后,重点提问“十位上3+7=10你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将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弄明白,想清楚,让学生明确理解算理个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四、小组合作学习

本课中,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笔算加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算法,把主问题抛给学生,回顾对比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计算三位数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并提出小组讨论交流时的建议,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发言交流。同时,学生在小组进行交流时,教师适时指导听取意见。

但也有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第二,练习的题量较少,应该多设计几种题型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的策略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讲,在明算理的前提下,掌握算法,确保计算正确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简洁,需要长期坚持巩固。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有关思考。总之,在课堂上我会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愿意学,能动脑,有效地提高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3

本课教学由复习简单的进位加法口算开始,接着复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巩固了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即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

在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图书馆借书的情况统计表这个情境,根据各个年级的借书情况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竖式时,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同样是让学生尝试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了进位加法的计算,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这里教师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二、书本与生活相联系,让练习更丰富。

在习题的设计上,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还有解决问题。竖式计算中学生能注意进位并自觉的验算,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认识。

解决问题时设计了两条路线,让学生选择近的路线,把估算和计算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先估算再通过计算验证。开放的练习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在练习的最后安排了填方框里的数,学生根据进位加计算的方法能较快完成正确的竖式。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

第一,在估算时,学生说估算的方法花了些时间,估算在后面有具体的教学,在这里学生把估算的方法说对即可,不需过高要求,这样在后面填方框里的数就有更多时间让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完成。

第二,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第三,虽然是计算课,练习设计应更儿童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目标是: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理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加法的算理。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及加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在本课着重解决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竖式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时,我先复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计算后总结出计算法则,然后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1,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习例题2时,我针对计算难点,对三位数加两位数在列竖式时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并通过对题与错题让学生做了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在竖式计算后让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对计算的注意点,从而加强学生对笔算加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算理的掌握。从整堂课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成本节课的目标。可能是时间不足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来得及完成。

第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师生互动不够,大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发言。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课堂没有预想的效果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内容。讲授本节课是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通过出示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意识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方法,然后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环节完成学习目标。

先学部分,通过看一看、练一练的方法。看,就是学生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看教材,自学本节课的内容,做到用心去读,不懂地方做标志。练,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习题,检验自己自学效果。

后教部分,通过更正、改一改的方法。更正,就是由学生上台板书,检验做题效果,同时,老师观察台下学生做题情况,个别辅导,找出典型做题,以便讲解。改一改,就是让学生互改互查,争做小老师,开展兵教兵活动,辅助以老师个别辅导,个别讲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探索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有机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风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同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尝试并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创新意识,获得了成功参与的喜悦,也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加法技能的掌握。

篇8: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关键词:笔算竖式,错例分析,教学对策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是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且能笔算有余数或没余数的表内除法。通过这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一、错例收集,分析整理

1.商的错误。

(1)试商错误。这种典型错例大多发生在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练习中,因为他们对表内乘法口诀的掌握不充分。我访谈了此题做错的部分同学,他们背诵口诀支支吾吾、磕磕碰碰。试商是从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几、三四得几”这样的顺序缓慢背诵的,而无法在记忆中快速提取“几四得八”的口诀,导致3×4=8这样的错误试商。

(2)商写错数位。这种错误常出现在百位不够除的笔算中。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当百位的数除以除数,商不够1时,需要连上十位一起计算,此时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的知识点。

2.余数错误。

(1)竖式计算中漏写余数。这种典型错误的形式是被除数中的百位或十位与乘积相减的余数漏写。比如516÷3这个错例,百位5-3=2,学生漏写百位余数2,而将十位的1移下来进行计算,而1÷3怎么算又难倒了学生,手忙脚乱,后面个位的计算就更加抛之脑后了。导致最终的商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不够深刻,笔算过程不熟练。

(2)横式答案中漏写余数。这种错题的形式表现为竖式正确,而横式上的答案却只抄写了商,漏写了余数。访谈了这类错误的几位学生,他们反馈原因有二。部分学生是自己对笔算的信心不足,掌握得不够熟练。在计算时把全部精力花在了逐步思考并书写竖式上,等竖式写完如释重负而随手抄了一个横式的答案。另部分学生是不理解最后的“3”的意义,没有想到它是余数,因此漏写。

3.格式错误。

(1)数位没有对齐。这种类型的错误往往表现为余数写错位置或被除数移错位置。比如十位的计算中2724=3,结果应该写在十位对下来的地方,但不少学生都将答案写在了百位对下来的地方,并且将个位移下来的0写在了十位下方。我访谈了几个学生,发现其实他们不懂这个计算步骤的意义。例如不明白为什么要2724,3又代表了什么意思,0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对于算理的懵懂,所以导致他们只是照着竖式模型模仿,而没有透彻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2)计算步骤不完整。这种类型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算理,会计算商,但是竖式书写不完整。在计算完百位和十位后,计算十位时,只写了商,没有接着算乘积和余数,导致步骤缺失,竖式不完整。

4.算理不清,算法不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完全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这类学生之前的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等均掌握得不太扎实。在新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更加焦头烂额,算理不明,算法不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算怎么写。

二、资源利用,重设策略

1.重学旧知,扎实基础。熟练背诵表内乘法口诀是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基石。在作业本中发现不少试商失败的错例后,我又一次严抓了学生的表内乘法口诀。每节课请学生集体背诵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诀等形式,以期待学生能将口诀脱口而出。强化一段时间后,口诀的熟练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学困生,能流利地背诵表内乘法口诀了。同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将旧知与新知相练习,形成知识网络。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比较,明确他们的相同点:从最高位开始,依次按步骤计算。最高位不够除时,连上后一位一起计算。

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不少学生能口算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却无法以笔算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掌握算法。因此可设计利用实物,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悟算理。

3.对比练习,掌握算法。对比练习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不同题型的辨析练习和对错例题的辨析练习。

在对错例题的辨析中,我引用课本中的练习“啄木鸟找错误”,引导学生发现竖式的错因,并将其改正。在对比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将旧知与新知联结成知识网络并加以明确区分,学生能清晰地区别不同类型的算理和算法。

篇9: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第二段教学相应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乘法口算。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时,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的经验,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对于如何笔算144€?5,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解决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4€?5的计算过程,使他们懂得如何有序地操作与思考。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很快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从作业和测验情况来看,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在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具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例题时,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想想做做”1,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探索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两个0、三个0,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另一个乘数末尾有兩个0的情况下,怎样简便笔算。

本节课内容学生学得快,但作业的错误非常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0,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不能彻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针对这种现象,我多加了一次专门练习,并当面批改加强个别指导。

本单元教学,老师讲的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多,老师只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加以指点并对个别学生加以辅导。从单元测验情况来看,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基本方法掌握得很好,但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有的是乘法口诀不熟练,有的是粗心,还有的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忘了用简便方法,或者少加了0。总之,这单元的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恰当,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至于计算的准确性,只能靠加强练习。

篇10: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安阳市红庙街小学

付丽娜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口算加法,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教学由复习简单的进位加法口算开始,接着复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巩固了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这样即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根据学生喜欢动物的特点,创设了统计中国部分物种的情景,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统计表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解决,在学习连续进位之前先独立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算的习惯。

有了上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学生用类推的方法很容易就能够自己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所以我引导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了进位加法的计算,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在习题的设计上,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思维训练。竖式计算中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加深印象。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计

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第一,在估算教学时,没有很好的把估算的结果和精确计算的结果紧密联系起来;第二,应该多进行比较学习,注意知识的联系,如:在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时,我还应该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这样利于学生加深印象。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第四,对“课堂生成”的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后吴老师给我的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工作方法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其他同事也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从中收获很多:

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题目很少。因此,除了教材中的练习外,我还补充一些练习,补充有典型的题目。

二、学会知识的迁移

1、把握知识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内容。要求学生依据已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去分析和概括新的知识,揭示新、旧知识的共同本质,使已有的知识技能顺利地迁移到新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觉察知识间的关系,掌握新旧知识的共同点。

2、利用类推掌握新知识。类推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这种推理比较简单具体,虽然推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但这种推理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加速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精心设计练习,使知识再迁移。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的应用也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般从表面理解到比较深刻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重视练习的设计,有意识地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拓展练习,为今后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学会---会学----乐学

1、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要促使学生“乐学”,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就要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自尊心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兴趣,激励进取。

2、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以学生为轴心的教学活动,多方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学会学习。

篇11: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研究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教材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提出 “爬行类和鸟类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1:271+122,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学情研究

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三、目标点击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善于交流表达的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成 功的喜悦。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重点筛选

重点:使学生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是在不需要精确值时自觉采用不同方法来估算。【突破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别。

(一)创设情境,链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二)自主探究

1、(三)教学例1.师: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2 7 1 +1 2 2 =3 9 3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师:想一想,271+1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三)小组合作,尝试练习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知识小结

(四)在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特别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1、列竖式计算

(五)120+259= 227+250= 421+306=

篇12: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思路:

听算练习

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

、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

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6+9、37+、78+12、48+0、99+1、38+24、71+34、28+16、93+2、10+78、二、复习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1号练习本上做。76+84

学生完成后

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板书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加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

(2)、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6、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7、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8、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9、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四、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3、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五、作业布置:练习五第1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小结:作为计算题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就能掌握。在教案设计的时候: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步骤讲出来。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进行练习(例题、拓展例题、做一做选一题)。

(2)小结计算方法,设计了三个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习题完成后、例题和拓展题后、全小结时)。

(3)练习设计了多种形式(基础的竖式计算:做一做、提高题的改错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篇1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会竖式计算两、三位数的乘法.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乐于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的时事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学生和内容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以及个性差异,教学时要努力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学生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虑到学生年龄和计算教学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等不良习惯,因此,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时事和素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科学教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恰当运用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板贴卡片.

【教学重点】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深入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播放一段视频,引导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录像配音:“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卫星绕月球一圈大约用时127分.)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提炼出本节课研究的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引出卫星绕月球21圈要多长时间这样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算法,合作学习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明确估算意义,交流估算过程,体会估算方法.

2.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1)独立尝试计算.

127×21的准确结果究竟是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想怎么算,然后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请运用不同方法的同学在预定位置板演.

(2)同桌交流算法.

请同桌两人相互交流,体现同伴合作与同伴互助.(3)全班共享算法.

学生汇报介绍算法,注意互评.预测几种可能出现的方法:

(1)口算:(运用乘法分配律)127×20=2540,127×1=127,2540+127=2667.

(2)表格算法.(如果不方便板演,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练习本.)

(3)竖式笔算.

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适时板书.第一步算的是什么?(127×1,绕1圈的时间),第二步算的是什么?(127×20,绕20圈的时间)这里怎么只写254?(0不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不写,这里表示的是254个10)最后又怎样算?(127+2540,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就是绕21圈的时间)

(4)口算:(分解乘数)127×21=127×3×7=381×7=2667.

引导学生明确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3.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真是一个美好的分享!那么,哪几种方法之间有联系?都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表述,第1种口算方法、表格算法与竖式算法,都是先分别算出1圈和20圈用的时间,再把得数加起来.

小结: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

现在我们自己给自己出一道题.请同桌两个人,一人说一个三位数,一名同学说一个两位数,两人做同一道题期间教师提问:我发现有两名同学做的得数不一样,你想说点什么?

(一定、可能、不一定这样的话,训练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学以致用,巩固发展

2008年,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关于北京奥运会,你都记住了哪些数字?你知道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吗?

1.共有20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平均每个国家和地区派出54名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赛?(一个因数中间有0)

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一套奥运纪念福娃210元,如果我们全班每名同学都购买一套,一共要花费多少元?(一个因数末尾有0)

3.数学游戏,渗透积不变的规律.(背景是“神六”飞船发射的图片)

(四)总结升华,提升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备受瞩目的“神舟”七号将在今晚21:10左右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壮举.这其中凝结了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也必然会涉及无数精准的计算.同学们,让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科学.今晚,让我们共同锁定CCTV新闻频道,探索“神七”的神秘,感受“神七”的神奇!

【课后作业】

教材P34练一练1-4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梳理整节课,课堂上能根据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索———鼓励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思维的良好习惯,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在解决问题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了与奥运会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有用的.结尾处结合“神七”发射的事件,恰到好处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科学的教育.

【课例点评】

杨老师的整节课都遵循教材编者意图而设,但各个环节都仔细打磨,巧妙融合,使整节设计浑然一体,流畅自如.

一、本节课充满浓浓的问题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围绕“嫦娥一号绕月一圈需要127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思考.此过程中,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反思,并引发出了多种策略,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

二、本节课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学的亮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各种算法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进而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巩固练习环节安排科学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并结合生活情境将特殊情况的计算蕴含其中,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具有指向性.

三、本节课营造了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整节课,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与喜悦,于平实之中见精彩.

篇1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口算;笔算;估算;兴趣

首先是口算的教学,孩子们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看了例题后很快就掌握了算法;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只想着用笔算代替口算。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们上课不注意听、不认真学。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口算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意识,在学习教材上的例题前,我先给孩子们出了一组练习题:“我会连线”“动动脑有不同的填法”。让孩子们先充分认识到口算的作用和优点,深刻体会到学有所用,再进行口算的学习。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

其次,在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孩子们常漏加进位、进位写错位置影响笔算的正确。原因是孩子们对竖式的结构和算理理解不够透彻,于是,我给孩子们安排了一节讨论课,在讨论课上我依次提出“竖式为什么能这样写?”“什么时候要进位?”等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经过讨论交流,孩子们了解了笔算的特点、笔算与口算的联系,对笔算的算理和竖式的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笔算的正确率提高很多。

该册教材第60页有这样一道探究估算方法的例题: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看到这样的题目,孩子们肯定会埋头笔算,根本想不到用估算来解决。等同学们算出后,再引导说:“这类题目并不需要计算准确值,可以估算。”把估算强加给孩子,培养不了孩子们灵活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效率也不高。我把问题改为“准备4900元够吗”“准备5000元够吗”,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估算,使孩子们理解估算不是抽象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因需求而产生的。后面的练习题我也稍加改变,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

意识。

这些改动和调整为课堂教学增加了亮点,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创新不需要太多理论和方法的学习,需要的是我们深刻理解教材和习题,多观察、多了解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认知需求,洞察孩子们表达不出来的疑难,从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和尝试性地改动或调整教材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15: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3.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谈活导入

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2、交流问题

预设: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该湿池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二、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箅方法

完整出示例

3某湿地有野生值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这道题同学们会用什么方法计算?

445+298

估算结果并交流

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445+298大约等于750

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并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十位上4加9等于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简便运算的方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因为看作300多加丁2,所以后面要再咸2.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为什么估箅得出的结果与精算结果不一样?

2.探究验算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交流方法

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笄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反馈交流

提问:百位上的数相加也满十了,怎么办?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笔算万以内的加法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酲大家注意的?

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三、练习拓展

1.基本练习

啄木鸟治病39页第5题

补充练习

找朋友39页第6题

2.拓展练习

课本40页第10题

四、总结回顾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汁算进位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39页第2题

上一篇:关于青春的句子下一篇:《推拿》读后感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