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

2024-04-26

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共9篇)

篇1: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

自然辩证法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本文从《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所显示的问题出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处理方案等内容, 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辨证观。我们要以自然辨证法为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思想正确对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污染 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

1.引言

2013年是我国首次依据新空气质量标准来监测大气质量。根据去年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距离新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差距甚远。

公报显示,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4.1%;超标城市比例高达95.9%;京津冀和珠三角区域所有城市均未达标。同时,水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公报,2013年,十大流域中,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在内的7大流域有河段出现重度污染。公报对2013年的土壤污染情况没有涉及,但是透露,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公报透露,2012年12月1日至9日,中东部地区集中发生了严重的灰霾污染过程,造成74城市发生271天次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其中重度污染160天次,严重污染111天次。

公报同时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分别进行了评价。其中,长江流域等7大流域有河段出现重度污染。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 资源的供应基地。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污染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

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3]。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恩格斯早在百年前就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坏境的综合概念。她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4.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2]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矛盾的双方, 它们既体现着相互之间的同一性, 又有着对立性。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 按照客观规律, 不超越环境容量的最大限度去发展;反之, 二者则向着对立面发展;超过一定限度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4.1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

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斗争性与对立性是绝对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基础上的,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环境, 因此, 要保护环境必然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

(2)科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要依赖不断的科技创新, 而技术本身只是人在自然之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工具, 技术的发展应该只体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如果人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财富的增减, 不去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和负荷力, 那么, 环境问题必定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

(3)经济基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8]。当前社会, 环境与发展之间呈现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如果片面以追求高额利润作为发展的唯一动机,忽视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不考虑长远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 很多地方政府将“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国家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必然会严重地破坏环境。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同一性

人类的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就必须认识环境, 尊重其主体地位,服从于环境,如此环境与发展才能比较协调而延续下去。人与自然是有序结合、有机协调、协同进化的。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体, 在发展的同时, 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实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价值, 才能使环境满足自身的需要, 要使环境适合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真正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和谐[9]。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方面,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正确地依赖科技创新并有利于环境保护。这就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性。5.环境保护的个人建议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是与自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保护环境即保护人类,拯救地球即拯救人类。保护环境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

(2)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3)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

我们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随手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打扫清洁家居时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食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作为一名化工学院的研究生,避免不了要做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环境:反应物添加量在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量,废液不能随意倒掉,要倒进专用的废液瓶中,反应产物中如果含有毒物质,要经过处理才能倒进废液瓶,经常对实验室进行通风。6.结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 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

史的、辩证的统一, 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 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11] 因此, 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2: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

银行招考培训专家

考点

四、唯物辩证法

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答案】A 【弘新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

考点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

六、毛泽东思想

例: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B 【弘新解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前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论述已经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路。可见,B是正确选项。A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基本方面。

例: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弘新教育

银行招考培训专家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案】CD

【弘新解析】C是在1940年写的,D是在1945年写的;A是在1930年写的,当时是土地革命前期,和问题规定的时间范围不符;B也是在1930年写的,和问题规定的时间范围不符。

例: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

A.阶级分析

D.调查研究

【答案】BCE 【弘新解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篇3: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

2006年为全市职教年, 2007年为全市职教规模效益年, 2008年为全市职教质量年, 2009年为全市职教管理年……从2006年起, 定西市职业教育工作年年有新思路、新举措, 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底, 定西市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启动试点“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 定西市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资源整合实现跨越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 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实现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

2008年9月, 甘肃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定西市职教集团应运而生。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说:“职教集团的成立, 为统筹全市职教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开展联合办学, 扩大办学规模, 加强校企合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促进学生实习就业, 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定西市职教集团的成立, 打破了各学校之间合作的羁绊, 形成了各职业学校抱团发展的局面。”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张敬元介绍说, 现在, 集团内各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就业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初步实现了“共赢”的发展目标。

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仅仅是定西市整合办学资源、提高职教办学层次的第一步。

2009年4月, 定西市将陇西师范学校与原陇西县职教中心、文峰职业技术学校整合, 组建成立了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新成立的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形成了“一个学校、三个校区、四个基地”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实现了区域内师资、实训资源的共享和就业市场的统筹拓展。

“一加一大于二”, 定西工贸中专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0年学校招生人数达到3626人, 在校学生达到6028人, 学校也被甘肃省教育厅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推荐学校。

定西工贸中专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个案。在定西市教育局的统筹和指导下, 定西市各县区将一些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统筹和划转, 全市职业学校数由原来的近30所缩减为17所, 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的目的。目前, 全市共有17所职业学校, 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4所, 省级重点职校4所, 市级重点职校4所, 在校学生达49899人。

在整合职教资源的同时, 定西市加快了共享型、开放式实训平台的建设步伐。按照“市县共建, 市上管理;服务当地, 辐射全省;立足实训, 对外经营”的模式, 定西市集中市、县两级财力, 依托定西理工中专和定西工贸中专, 规划建设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工、饭店服务与管理、汽车驾驶与维修四大重点专业的省级实训平台, 规划总投资7960万元。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介绍说, 目前, 四大共享型、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展顺利, 将于近期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大实训基地的建成, 将对提升定西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盛淑兰说, 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为定西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定西市将以试点为契机, 进一步整合资源, 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甘肃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区域互动“联招”减少“内耗”

“以前每年的招生季节, 所有老师都要跑到各地去‘抢生源’, 起早贪黑, 很辛苦, 压力也很大。自从去年出台了‘市内互动联合招生机制’以后, 我们老师肩上的担子轻了、压力小了, 学校之间在招生方面的恶性竞争也不见了。”定西理工中专一名老师欣喜地告诉记者。

2009年, 定西市开始推行“以县为主, 学校参与”的市内互动联合招生机制。该机制彻底改变了职业学校单打独斗、跑乡走校的招生模式, 转变为“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 各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全员参与, 分工负责”的招生新模式。该机制实施的第一年, 定西市中职招生人数猛增2000多人, 创历史新高。各学校的招生成本都有所降低, 职业学校之间“抢生源”的现象也少了。

为及时掌握招生动态, 定西市教育局还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周报告制度, 及时解决各县区中职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 各县区对区域内的非法招生行为进行了打击和治理整顿, 有效遏制了非法招生和中介招生, 维护了学生、家长的利益。

“盲目去找工, 不如读职中”, “学职业技术, 走致富之路”, “报读职中, 升学有门, 就业有路”……每年6月份是定西职业教育宣传月, 在定西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 各县区、职业学校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 大力宣传职业教育, 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招生氛围。在宣传月, 城市和村镇的主要街道、路口随处可见宣传职业教育的横幅, 报纸、电视、广播滚动播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职校学生广阔的就业前景, 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学校, 重视职业教育。

良好的招生机制和招生环境, 使中职招生人数快速增长, 2009年定西市招生达18636人, 截至目前, 2010年已招生18002人, 年年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任务。上职校、学技能、外出创业,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定西市城乡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就业“质保”增强吸引力

“我的儿子王朋2008年4月在上海造船厂实现了就业, 现在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 工作条件不错, 全家人都很满意。”家住安定区内官镇清溪村七队的王汝林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和王汝林的儿子王朋一样, 近年来定西市中职学校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顺利就业, 实现了“用技能改写命运”。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以“出口”拉动“进口”, 是定西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介绍说, 2008年定西市职教集团注册成立了驻上海实习就业服务站和驻深圳实习就业服务站, 后来又成立了驻天津实习就业服务站。3个实习就业服务站已经与宝钢集团、上海中芯国际、上海造船厂、海信集团等100多个全国知名企业和单位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及培养协议, 每年安置毕业生近万人。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青岛工业开发区都有定西职校的毕业生, 有些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定西理工中专就业办主任李斌说:“每个实习就业服务站都有一到两名教师常驻。这些老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企业的用工动态和需求, 并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解决学生就业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走遍千山万水, 历尽千辛万苦, 道尽千言万语, 想出千方百计。”定西理工中专副校长、定西市职教集团驻上海就业服务站站长马桂珍形象地总结实习就业服务站的工作。马桂珍坦言, 在实习就业服务站工作很辛苦, 压力也很大。但是, 每当看到一个个农村孩子在发达地区实现就业, 她心里就感到非常满足。

“实习就业服务站已经成了所有定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娘家。”定西工贸中专副校长郭志胜说, 实习就业服务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和实习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而且对往届毕业生也一视同仁。只要是定西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只要找到实习就业服务站或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最终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2007年从定西市某职业学校毕业的小江 (化名) , 毕业后在江苏昆山市一家企业实现了就业。工作以后, 小江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这家企业的工作环境, 对工资待遇也不太满意。2009年夏天, 小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硬着头皮找到了定西市职教集团驻上海实习就业服务站。“真没想到, 服务站的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 并很快为我在上海联系到了一家企业。现在每个月工资2200多元, 对新工作我很满意。”小江高兴地说。

篇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延续,第一框是从原理的角度说明世界永恒发展的,而本框则是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本框内容主要分了两目。第一目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重点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第二目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事物变化发展趋势和状态的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形成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挫折与理想的能力;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坚定信念,个人未来充满信心;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精神,又要不失时机地捉住机遇,促进质变,推进事物发展;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大屏幕播放《美丽的临沂》,通过观看视频、欣赏歌曲感受大美临沂的变化发展,自然导出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展示文字材料:

2、播放视频材料:《新能源汽车,看上去很美》

合肥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一年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记者采访电动公交车乘用者及电动车私家车主,人们在对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优点认可的同时,也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呈观望与期待的态度。

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战胜传统汽车成为车市主流呢?我们现场来辩一辩,织一场课堂辩论赛。

操作流程:

①组织辩论赛

公布辩题,分组,选出正反方辩手,辩手在本组收集辩论观点及资料做准备。主持人介绍辩论赛分为三部分,第一阶段:双方陈述各自观点,第二阶段:自由辩论,第三阶段:陈词总结,每位辩论的同学发言时间一分钟。宣布比赛开始。

正方学生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一些缺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政府现在也很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传统能源汽车高油耗,高污染等。

反方学生组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传统能源汽车目前占据的优势进行分析,比如,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动力不强,性能不好,车的款型也少,目前的配套设施不多,充电等很不方便;可传统汽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各方面很完善,等等。

②老师点评正反方的表现并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分析出新能源汽车是新事物,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汽车是旧事物,从而明确新旧事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和传统汽车存在的优势,引导学生明确,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现场调查:假如你买汽车,会选择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论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树立这样的观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④问题探究:从自然科技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联系实际,理解哲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的接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情境设置(一):观察与思考

选出优秀辩手,进行颁奖——气球。由优秀辩手当堂演示吹气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发生的变化,思考气球的爆炸是不是突如其来的?

直观、形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初步感知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并初步明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篇5:唯物辩证法之发展观

(1)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③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④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在发展中的个别表现。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3)可能性和现实性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①可能性和不可能性;②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③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4)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意义: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5)内容和形式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篇6: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背诵原理和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僵化、静止的观点。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总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⑴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

①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篇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案

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_。

2._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_到_的运动过程中。3._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_的过程。

4人的_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道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世界是_的。

探究:(1)KP60、61、62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为什么说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和_,是_的产生和 _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_和_的趋向性。

3.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_。

4.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_观点,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探究:(1)KP63反应了什么哲学道理?

(2)联系观与发展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 典例: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途)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_的,方向是_的、_的,道路是_的、_的。

2.事物的发展是_性与_性的统一。

3.方法论要求:既要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4.反对直线循环和简单重复,也反对在困难曲折面前悲观失望。探究:(1)KP64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判断: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力量强的、发展速度快的事物。典例 1.近年来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非常学案》P50例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1._与_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2 2.事物的发展是从_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_,质变是量变的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_,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方法论要求:我们做事情要积极做好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4反对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探究:(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2)KP65、66回答“思考探究”的问题 判断:(1)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则完成。(2)事物的发展只属于质变,不属于量变。

(3)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4)质变一定比量变更重要。(5)质变就是发展。典例:

《非常学案》P50例2 2.教师用书P72 第1和2题

篇8:马克思唯物主义之“新”浅析

关键词:唯物主义,辩证法,创新

早期,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就已经把自己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最主要缺点是缺乏人文特点, 单纯的从客体或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而不是以人为主体, 通过实践的方式去理解。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中的只是, 而并非用否定的说法。对此,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以对辩证法的研究作为理解唯物主义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 是搭建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用唯物主义的视角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同时运用辩证法改造旧唯物主义, 同时以辩证的角度总结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人文科学成就, 从而创立了最彻底的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新型哲学, 即唯物辩证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科学认识。恩格斯称唯物辩证法是一次伟大的思想改革, 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思想, 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列宁则认为唯物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决定意义的东西, 被认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理论基石。毛泽东认为唯物辩证法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灵魂, 同时也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都相对片面, 不能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虽然在古代,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有过一定的统一, 但仍然局限在朴素形态之中, 缺乏广泛性和科学性, 经不起严密的推敲和论证。而近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则往往是分离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虽然较为系统, 但却是唯心的, 是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 并使之有机的结合起来。世界本身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用来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 既是唯物的同时也是辩证的, 由此而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唯物史观是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是对旧唯物主义科学的发展。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且辩证的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使得唯心主义被唯物主义彻底的驱赶了出来, 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扭转。唯心主义并非彻底的消失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会长期进行, 唯心主义还会利用一切机会重新企图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与唯心史观的斗争还会长期的进行。

历史唯物主义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最终使得唯物主义哲学真正的发展成为了彻底的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未产生之前, 一切的旧唯物主义都是机械的, 形而上学的, 是与辩证法相脱离的, 尤其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因此是不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成功的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到哲学门类中, 提倡在实践基础上, 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并依次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 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了社会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所存在的缺点, 同时从对立的角度对其进行反驳。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 社会历史领域的大部分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的缺陷:第一,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只以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为出发点, 而没有深究这些动机产生的原因, 不能把握其客观的规律性,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代替物质生产的本质了来思考问题。第二, 以往的理论放佛总是高高在上, 是专门服务特殊人群的上层建筑, 忽视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以科学的精神去研究最广大群众的整体需求与发展。于此同时, 把历史看成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否定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把思想的决定性作用看的大于实践的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任务意识决定物质,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现以前的数千年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支配着这一理论的研究走向, 一切的旧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包含在内。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一览众山小”, 使过去占有统治地位的各门各类的历史观都暗淡无光, 是因为马克思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充分掌握了数量极大的科学知识, 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 通过实践反复检验, 最终得出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法颠覆的真理。正如列宁所说, :“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 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 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 重新加以探讨, 加以批判, 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小能得出的结论”。因此, 历史研究者要坚定不移地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 在实践中按照唯物史观指引的方向日益接近客观真理, 为繁荣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9:中国古代之“自然辩证法”

关键词:《老子》;辩证;思维

在浸透思辨智慧的《老子》一书中,作者以其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细微观察和缜密思索,道出了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其精华之处,无论于人于国,都可堪为行动之指南。

纵观全书,辩证思维火花俯拾皆是,现择其要者,阐析如下。首推者,乃“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可以用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质的数量规定。通过这三个定义不难看出,度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着人们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作者旁征博引自然与人事之实例对这些抽象感念进行了无意而为之(毕竟老子生活的时代没有明确的质、量、度概念)形象地说明,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相关概念的把握,并且从下述中我们也可看出,它也为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断提供了佐证,进一步印证了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在第六十四章中作者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句妙语通俗化为:合抱的大树,产生于像毛尖小的幼芽;九层的高台,开始于一筐之土;千里远的行程,开始于脚下。通过原文与解析,我们不难看出,此处侧重于对量的重要性的强,指出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告诫人们戒骄戒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以后的发展准备条件积蓄力量。

在此,我们还应注意的是此处之“量”也分正与负,正量积累的过程往往产生积极的效果而负量积累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令人痛苦的。因此,对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量”,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有水滴石穿的韧性,还要有防微杜渐的远虑。回顾历史不乏这方面例证。首先,满清覆灭之过程便向我们敲响了警惕“负”量恶果之警钟。虽然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清朝就已经蕴藏着危机的因素,诸如官吏腐败、军备松弛、统治者闭目塞听夜郎自大,但因没有战争这一可使一国弊端显现的“催化剂”,所以之前尽管有危机,但那毕竟是“内政”而没有上升到民族自尊心的层面,因此国人普遍把1840年的鸦片战争看作中国屈辱史和满清垮台的开端。鸦片战争不仅促使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也开启了中国百年屈辱的梦魇。在此,我将从国内国外两个宏观角度对负量的积累进行把握,而对于国内国外这两个宏大方面,我将分别以国内相关社会阶层之行动与清政府对外所签不平等条约这两个标志性系列事件为主线,希望能达管中窥豹之效果,以警后人:任“负量”之积累而无得力措施则可亡国亡朝。为了便于文章的叙述及逻辑的清晰,在此我们对国内国外两方面在推动清朝覆亡的过程中之关联性作一简单梳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赔偿军费2亿两,割台湾岛……;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这累累耻辱使清政府在国际外交方面毫无威信地位可言,历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成为了社会各阶层运动的背景原因,国人逐渐认清了朝廷腐朽无能的一面,纷纷采取行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清王朝并没有对相关“负”因素采取得力的措施,以致积少成多,最后突破度的界限发生了质变——王朝覆灭。

关于“正”量积累的例子在历史上也同样屡见不鲜。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所写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所持的基本观点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就蕴含着“正”量积累以达质变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他深刻剖析了战争的性质以及敌我双方的基本态势,指出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因此随着战争进程的推移,中国的“正”量必然会越聚越多,而这种量的积累既体现在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也表现为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而日本却恰恰相反。所以,随着这种量的积累就造成了质变的发生,以及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而关于这种质量不停互变的观点,在毛泽东同志关于这场持久战分成三个阶段的论述中得到了杰出运用,他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方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方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方战略退却的时刻。”在这三个阶段中,从中国角度看,每两个阶段之间都是“正”量的积累过程,等到量的积累到达本阶段末尾时,便会达到促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机的“度”,从而把战争进程推入下一阶段,之后再经过几次这样质、量、度的过程,最后达到战胜日本法西斯的结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何为哲学家真正使命论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這句话鞭策后人,不要做经院式哲学家而要回到现实世界,重视实践,从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因此,结合本文我们应回到中国的现实,通过汲取《老子》一书中的智慧火花,为我国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整风运动,就体现了我党对质、量、度这一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同时也暗合了《老子》中“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意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起初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到如今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纪律过硬、作风优良有关。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通过逐渐进行地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宣传以及自己的以身作则而日益赢得了民心,使共产党的力量由弱变强,再经过长时间量的积累过程终于突破了度的界限,最后发生了积极地质变,促使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因此,只要中国共产党“慎终如始”,通过整风反腐运动,继续保持严格纪律与优良作风,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致出现重蹈国民党与苏共的覆辙。另外,接下来我将结合书中“无为,无不为”所体现的矛盾同一性思想谈一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启发性地认识。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是社会主义,只不过是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而已。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历史地、辩证地予以看待,“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二者作为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中国这一国度主体之中,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历史已经雄辩地为我们证明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如果社会主义没有诸如中国等国家或地区把它作为自己生存发展之路、不应用于社会实践,那它始终将只会停留在空中楼阁之中,只会是经院哲学家的一种思想之物,从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也深刻蕴含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我们只有把社会主义中国化与把中国社会主义化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壮大以及迈向更高阶段。因此,我们应通过结合中国国情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水平与阶段,把社会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与实践做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初衷的,即具体的制度建设需要各国结合自身国情去构建。

《老子》一书博大精深,智慧光芒随处可见,其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更是其精华之所在。因此,这部经典无论是对于小到个人的为人处世,还是大到一国的内政外交都具有极高借鉴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继续对这一思想宝库继续进行挖掘。(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表现自己下一篇:班主任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