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2024-05-26

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精选10篇)

篇1: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哲学 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客观性 方法论 哲学各门具体科学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实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实物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

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实事求

是 怎么样客观规律客观条件 数量 性质

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

篇2: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例题】200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五周年纪念日。这五年里,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香港经济保持了高度繁荣和稳定。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说明:

a.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b.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

d.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剖析】

此题易误选a、c两项。而事实上,这两项的表述均非题干要求的哲学术语,而是政治术语和经济术语,但由于各自的表述本身具有准确性,因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与政治术语、经济术语不同的是,哲学术语是对具体问题的哲学反思,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

2、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混同起来

【例题】“人类要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剖析】

解此题最易错误在于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评析这一观点,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不符合答题要求,即“张冠李戴”,用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代替了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

我们所学的唯物论,也称辩证唯物论,是结合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侧重于对“世界是什么”的认识,主要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点。

我们所学的辩证法,也称唯物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辩证法,侧重于对“世界怎么样”的认识,主要有联系和发展、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矛盾及其特点、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知识点。

此题参考答案为: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类又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②上述观点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3、把哲学道理和哲学原理混同起来

【例题】“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一说法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剖析】

此题学生容易误选c、d两项,主要原因在于分不清哲学道理和哲学原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道理,也可以简称哲理,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原理,指的是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

此题c、d两项“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指出依据哲学原理的限定性,故要排除。b项虽是哲学原理,但不能作为从国情出发的哲学依据。此题正确答案为a项。

4、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个方面表现混同起来

【例题】号称“生命登月”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1年8月26日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尽管参与时间最晚,但是我国科学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所承担的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参与六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正确的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d.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剖析】

此题易误选d项。主要原因在于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个方面表现认识上发生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相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显然,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六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只能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一方面的表现。a项说法否认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项说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

5、认为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例题】尽管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但是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迎难而上,胜利完成了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不可分割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剖析】

此题易误选d项。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规律已经存在并发生作用,不能认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不可分割,故a项说法错误,不选;d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否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犯了主观唯心主义(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错误,不选。b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目本意,不选;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

6、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同起来

【例题】“入世”对我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这一结论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任何事物都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认识事物的性质

【剖析】

此题易误选c项,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两个哲学原理的应用思维模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矛盾群体之间关系的划分,强调在解决面临的多种矛盾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基于矛盾内部的两个侧面之间关系的划分,强调在分析任一具体矛盾时,要把矛盾的两个侧面都能分析到,更要分清和把握主流。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

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既要看到对我国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对我国不利的一面,这是一分为二,分清利弊;利弊权衡,利大于弊,则分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然利大于弊,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此,应抓住入世的有利机遇,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更大的胜利。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 7、把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混同起来

【例题】随着人类基因密码的测续和顺序的基本完成,基因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基因制药、基因克隆、转基因玉米、大豆等转基因生物将迅速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b.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剖析】

此题易误选a项。实际上,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

8、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

【例题】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做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

【剖析】

此题易误选d项。从题干“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做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两句话来看,其中蕴含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两个哲理。题枝“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这一说法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仔细琢磨,其言下之意是除了实践,还有其它的认识来源。事实上,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

★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 高中政治高分答题技巧

★ 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

★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

★ 高中政治哲学必修四知识点

★ 高中地理各常见答题

★ 12个雅思听力考试常见陷阱

★ 时间管理常见的认知错误

篇3: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学科的本体知识外,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借助学科知识的习得,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体悟与思维的改变及其人生丰富世界的形成,提供不同的路径、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等微观层次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自然科学,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顾化学学科体系的生成和完善,实际上就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自然现象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在本质上揭示化学学科的真谛,在哲学的思辨中引路入径,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突破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认识。

一、高中化学知识蕴藏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高中化学知识点的结合,初步整理如下页表格。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化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所处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将死记硬背的僵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形成生动的主观世界联系起来,从哲学高度领略科学之美、人生之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现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高中化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有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一是化学知识与唯物辩证法的相互印证;二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探讨;三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化学问题,深化知识的理解。以“电解质溶液”疑难问题的解析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电解质的学习过程中常因为一些困惑得不到解决而对这部分内容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基于经验,没有上升到思想方法,对学生正确分析化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引导不够。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恰恰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复杂化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1. 由浅入深,揭示“矛盾溶液”

[师]展示烧杯中盛有的醋酸钠溶液,“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请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生】醋酸钠溶液中存在CH3COOH、Na+、H+、CH3COO-、OH、H2O六种微粒。微粒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比如,H+与0Hˉ,H+多了,OHˉ就少了。

[师]“看似风平浪静”说明建立了CH3COOˉ+H2O⇋CH3COOH+OHˉ和H2O⇋OHˉ+H+平衡。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被破坏而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又重新建立新的暂时的平衡。(阐述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2. 焦点碰撞,突破难点

从心理学角度考虑,观点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听讲和记忆而习得,观点则必须有了解、认同和内化几个阶段。抓住学生已有与将学知识的矛盾冲突,正例、反例的辨析,加之质疑、分析、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就容易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内化和升华。

例如,常温下向3份0.1 mol·Lˉ1的醋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钠固体、硫酸氢钾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及温度变化),请对溶液中c (Ac—)/c(Na+)变化情况进行讨论。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入上述这些固体对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影响。若水解程度增大,则c(Ac-)/c(Na+)减小;若水解程度减小,则c (Acˉ)/c (Na+)增大。

[学生疑难问题]加入冰醋酸是考虑加入的冰醋酸溶于水后电离出的氢离子、醋酸根离子对醋酸根离子水解的影响,还是考虑醋酸分子对醋酸根离子水解的影响?

[辩证思想引导突破]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是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抓重点。很显然冰醋酸溶于水后的电离是微弱的,醋酸分子是主要的,因此冰醋酸溶于水后,增大了醋酸分子浓度,抑制水解,所以c(Acˉ)/c (Na+)增大。

[学生疑难问题]加入醋酸钠固体,水解平衡右移,Acˉ水解程度增大还是减小?

[辩证思想引导突破]抓重点。生活实例说明:假如给某人加工资,他一定多加税,但工资增加部分一定超过多交的税额。同理,醋酸根离子增加的远比它水解减少的多得多,即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反而减小,所以c(Acˉ)/c(Na+)增大。

[学生疑难问题]加入硫酸氢钾固体,H+结合OH-,促进水解还是H+结合Ac-,抑制水解?

[辩证思想引导突破]再次强调抓重点。CH3COONa水解是微弱的,H+结合Ac-为主,所以c (Acˉ)/c (Na+)减小。

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突破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认识在教学中的事例很多,比如,温度不变加水稀释酸溶液,为什么c (OHˉ)反而增大?工业合成氨等化工生产能否做到既快又多?我们都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引导学生突破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认识。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多少年后,学生可能忘记很多具体的化学知识,但是形成的化学思想一定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

篇4: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高中物理知识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对立与统一、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指出:对立与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基本性质;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与方向.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自然遵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自然渗透着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促进人们思维发展的唯物辩证思想.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一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倾向性地渗透唯物辩证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对立与统一的高中物理知识

古之圣贤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形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万物总是相互依存,各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高中物理中关于运动的问题就体现出对立与统一的观点,运动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简单,通常我们选择地面、地面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地球做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纵使物体相对于地面或地球是静止,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这些静止的物体也处于不停地运动过程中.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行星系统又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宇宙大爆炸理论指出:整个宇宙的形成是从一个星球的大爆炸开始,宇宙大爆炸中所分裂出来的各个星球就以爆炸中心向外运动.整个宇宙就在这种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中发展变化.

除相对运动以外,我们还可以在高中物理知识点中找到许多对立与统一规律的实证.作用与反作用、加速与减速、合成与分解、平衡与不平衡、正功与负功、守恒与不守恒、正电与负电、导体与绝缘体、电生磁与磁生电、引力与斥力、吸热与放热、热胀与冷缩、经典物理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理论.这些对立与统一的观点渗透于高中物理教材中对于促进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是毫无疑问的.

2高中物理知识中所呈现的质量互变规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讲的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呈现于物理教材中的一个简单的物理计算公式、简捷的物理规律,并不像书写文本内容那样只要你有感而发你便可以挥洒笔墨一蹴而就.实际上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凝聚了无数科学家们的不迟辛劳与汗水.我们可以从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的得出中体味到这份艰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322-384年)首先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人们思想近两千年.16世纪末,开科学实验之先河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其“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严厉的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外力来维持的.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简捷而明了的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牛顿第二定律:F=ma;牛顿第三定律: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从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探索的历史我们可以意识到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部无数次的实验上的量变到理论上高度浓缩的质变的历史.

在高中物理知识中我们还可以见到质量互变规律的许多见证,如: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毕其一生星体位置观测到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提出;法拉第历经10余年的电学实验研究才得出电磁感应定律;焦耳400余次热功当量的实验测量到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赫兹21年的潜心实验到证明电磁波的存在等等.这些呈现于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史实对于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的人生价值观是极具价值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支配下的高中物理知识

恩格斯说:“事物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做的是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高中物理知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规律在学生面前的展现.例如:关于光的本质的认识,17世纪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几何光学的问题.到了19世初,“微粒说”的观点不能解释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此后,赫兹用实验证明了这种假说,至此光的“电磁说”使得光的波动理论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但是到了19世纪末,新的物理现象——光电效应,又不能用光的波动学说来解释,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从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肯定的、绝对的一个终结性的判定,而是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认识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当然,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证:亚里士多德越重物体下落越快——伽利略辩证性批驳;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热质说”——“分子动理论”——“近代物理理论下热质说”;经典物理学理论——近现代物理学理论等等.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否定之否定理论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理论,而是我们应该随时具备这种批判的思想,敢于挑战所谓的“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渗透于高中物理知识中有利于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辩驳,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物理学的发展遵循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需要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理论指导.研究高中物理知识中所呈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其基本观点与方法来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以及物理知识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

【本文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1级物理教育硕士】

篇5: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框架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农业地狱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篇6: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皇位世袭)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郡县制)

背景: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过程: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内容:郡的长官是郡守,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评价: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共性作用: 秦朝所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篇7: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2014考研的日期临近,复习已进入倒计时,相信广大考生正紧张地进行冲刺备考。本文是2014考研政治冲刺单列知识点的唯物论与辩证法部分,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2.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第20题多选)

(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自然规律就能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2)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社会规律产生于、存在于、起作用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中)。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但是历史事件却是不可以重复出现的。

(3)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规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篇8: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体系 框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15

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不大,然而繁多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了挑战,很多学生因为难以有效把握历史学科学习的思路,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知识体系化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出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轻松学习。本文就建立有效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展开论述。

一、将知识体系化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下大力气去记忆知识点,结果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记忆,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然而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知识体系化就是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如果能够将知识点以体系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切实达到实现历史知识点体系化的目的,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化思想的渗透。高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不强,同时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的意识也不强,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才能逐渐树立建立知识体系的意识,并将建立历史知识体系落实到实际的历史学科学习中去。

二、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同时还要有切入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脉络,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线索清晰

历史是一门向学生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是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编排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时间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体系,能够找到一条十分清晰的线索。学生以时间线索为依据,能够很好的把握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有些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历史课堂上教师总是会对学生进行多个年代的讲解,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点的不断积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数量越来越多,学生就会出现“头大”的现象,不仅在记忆年代的过程中会十分混乱,也难以结合时间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一旦建立了有效的历史时间体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时间学习

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在时间掌握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积极的对时间进行记忆,发现掌握的时间点越多,反而思绪越混乱。时间点的掌握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曾提出很多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时间点的方法,发现如果能够梳理出清晰的时间框架,能够大大提升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点的有效性。学生可以根据时间点展开记忆,当然在记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

三、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历史虽然知识点较多,然而也是一门具有一定规律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特点,灵活的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对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难以区分不同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以至于在做一些历史题目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学生在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历史事件简洁化,以概括的语言对事件进行描述,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且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也有很大的帮助。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事件所构成的,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掌握了事件的发展脉络,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事件,去掌握事件。

四、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框架体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人物的出场顺序,勾画出清晰的框架,学生一方面掌握历史人物同时结合知识框架,并可以进行联想,联想不同的历史人物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等,历史人物就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将一个个历史事件联系了起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学生在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要有代表性。高中历史教材上出现的历史人物有很多,如果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将每一个人物都列举出来,数量庞大的人物名称,既无助于学生有效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也无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在以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要具有灵活性

上文介绍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哪几个角度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在引导高中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如果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出一个知识体系框架,学生依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就很难达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不要求学生对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框架进行死记硬背,可以作为学生总结知识体系框架的参考。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类型。

篇9: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唯物辩证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70-01

高中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性阶段,引起学习、家长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但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学习课程任务越来越重。各科任教师为了赶进度,争取更多复习时间,不断提升讲课速度,同时增加作业量,高中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进入学习倦怠期。如果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家长不及时进行疏解,学生又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致使负面情绪占主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

唯物辩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成果,对于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高尚情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特别是初中非常学习阶段的高中生,尤其需要加强心理的疏导,只有适当减轻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才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全身心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高中教材中始终渗透着唯物辩证主义思想,对高中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唯物辩证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不仅给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知识,促进高中生身心全方面健康发展。

1. 高中化学学科教育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必要性

在高中化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非常有必要。首先,化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有效解决问题。其次,化学学科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体需要,还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化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第三,结合唯物辩证主义,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全面领会教材,根据教材要求及课程目标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化学教学中融入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化学成绩显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2. 高中化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内容。高中化学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显示了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不能被人为消灭,也不能人为创造。但是在化学概念中,物质可转化成许多形态,固态、气体、液体等等,都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能够人为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使物质凭空出现或者消失,必须遵循“质量的守恒”。因此,在具体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给学生传授物质形态变化复杂性和可控性的同时,向学生传达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以及人认识事物的有限性及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2.2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要将物质运动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及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化学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如化学中,有一个关于酒精挥发的实验,即酒精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和体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酒精分子的运动,化学中称为酒精挥发。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能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化学平衡”,如果因条件的变化使得物质原有状态或平衡被打破,那么物质本身的平衡会发生转移,寻求新的平衡。因而,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解释许多化学现象,即化学反应既是运动的,也是相对静止的。

2.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唯物辩证主义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中,一切的化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无数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而又不断进行化学实验检验的成果,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化学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学习习惯,改掉未经过实践检验而轻易下论断的缺点,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质疑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是内涵非常丰富的一门学科,其中的许多观点如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内因与外因、质变与量变、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等,对化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探索能力,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教学要足够重视,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积极引入唯物辩证主义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高中唯物论知识框架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编写中怎样体现这些观点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發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

第二,要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第三,要用渗透的方法进行观点教育。新大纲指出,进行思想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克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

上一篇: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下一篇:“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