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4-04-09

1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精选9篇)

篇1:1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经科学设计、巧妙运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体育教学语言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艺术、教学语言、体育教学

教学语言艺术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教学语言是体育教师向学生进行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媒介,是保证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师准确,清晰传递体育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与文献综述对体育教学语言作以下探讨。

一、体育教学语言的一般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各门学科的教学语言都应具有教学性。体育教学语言的教学性就更为突出和明显。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实践结合得极为紧密。体育课不但要‚说‛,而且要‚练‛。‚说‛是‚练‛的前提。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讲授,即‚精讲‛,只有‚精讲‛才能保证‚多练‛、‚练好‛。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讲‛,也就是说要重视教学语言的教学性。体育教学语言的教学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1、准确。体育教学语言的准确主要指传递知识信息符合科学性。这就是说,阐述理论知识,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正确无误,通俗易懂。例:讲授篮球单手肩上传球的分解动作要领为‚转体、挥臂、甩腕、拨指‛。这里的四个动词准确地描述了动作的发力过程。由它他所带的四个宾语又准确地表明了动作的部位。这样的讲解,学生既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意念,又准确地掌握了动作要领。

为了达到教学语言的准确,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讲解动作要领。如利用离心力的知识讲解弯道跑的向心侧身跑;利用抛物线450最远的道理讲解跳运时的起跳角度;利用力学的势能动能的转换及转动惯量知识讲解单杠骑撑回环动作要领。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准确性,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准确地运用教学语言,首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学对象的素质情况,备课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安排,然后才能深入浅出地、准确无误地讲解。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是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学语言的教学性的主要体现。

2、精炼。教学语言的精炼主要指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实践,教师讲解必须精炼,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炼的语言,这体现了教师干炼,明快的教风。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力、反应力。为达到精炼教师可以采用‚浓缩‛语言进行讲授。如:把铅球投掷技术的发力过程归纳为‚蹬、转、送、挺、推、拨‛七个字;把篮球行进间的投篮动作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这种‚浓缩‛的口缺式语言,学生听起来易记,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精炼的基础是准确。教学语言应在准确中求精炼。该说的没说,说得含混,言不及意都不符合精炼的要求。

3、生动形象。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指语言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它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用‚甩鞭子‛比喻扣排球的手臂动作,这就生动地描述了肩关节带动肘关节,腕关节的快速甩动形象。讲前、后滚翻动作时,说:‚身体要团成圆形,象个皮球似的滚动‛;讲跳运的踏跳动作要快时,说:‚就象赤脚踩在滚烫的铁板上的反应一样‛这些语言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段,显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对于复杂的动作要领,还可以采用顺口溜之类的语言讲解。如讲鱼跃前滚翻时,可提炼为‚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鲤鱼跃龙门‛。这样,就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反映较好。

重视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教学语言教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中长跑课时,对他们讲‚2500年前,在古希腊的埃拉斯山岩上刻了这样的一段话‘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吧!’强壮、健美、聪明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请从现在做起,从这节课做起!‛这这样讲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诱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中有声语言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语言除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有共性之处,当然自有其特殊性。据我们的体会,它有如下特殊性:

1、指令性。体育教学大部分在操场进行,学生多处于活动之中,既要讲又要练,组织教学过程中队伍的调动,练习中的动与静,快与慢的变换时,主要运用‚口令‛。这种语言几乎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它具有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焕发精神,指导练习等多种功能,同时还体现了体育课积极向上的课程特点,教师英姿勃发的精神面貌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指令性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声音宏亮、短促有力,而且是不作任何解释、补充的。它如金石掷地之声,有令行禁止效,铿锵响亮、戛然而上。如:‚立正‛、‚注意‛、‚快‛、‚立停‛……等,口令发布要精神十足,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按口令办事‛的学习习惯。运用这种语言组织全部教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说话‚婆婆妈妈‛‚琐琐碎碎‛,口令缺乏威严感,甚至到处去追拉学生,会使全部教学过程‚散了架‛,也就谈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了。

体育教师运用指令性语言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强,雷励风行,坚强果断,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才能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2、调节性。体育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学生的思维,动作也是比较活跃的。体育教学语言不可不重视调节性。

学生在初学某一难新动作时往往感到困难,甚至有畏惧感;学到一定程度,刚刚入门往往就‚来了情绪‛,不能自控。这就需要教师的调节,运用语言的调节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学生练习动作成功时要适当表扬;失败时要热情鼓励;焦躁时要耐心启长;兴奋时要提醒注意安全。

当学生看着那高高的跳箱‚发忧‛时,教师轻松自如做一次动作示范,亲切的说一句‚不要怕‛,会起到鼓励作用,当学生跑到跳箱踏板前,教师有力的一声‚跑‛,会起到催动作用;当学生跳过跳箱时,教师赞许一声‚好‛,会起到表白的作用。如果教师注意运用这类鼓励性语言,就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实践证明,对于一些动作,尤其是高难动作,教师的鼓励是有重要作用的。当然,这种鼓励语言运用要恰到好处。否则,将会起到反作用。

在重视运动鼓励语言的同时还要重视运用抑制语言。抑制语言的作用是‚降温‛,‚冷却‛。学习新动作时,学生在看完教师的优美动作示范后,其跃跃欲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鼓励的,特别在刚刚入门时,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争先,本能的急躁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调节运动量和情绪以免过度疲劳发生事故。如:在练习中,对协调性差的学生提醒‚想一想练‛;对鲁莽动作立即指出‚危险‛,发出停止练习信号。这就需要教师全神贯注,因才施教,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用抑制性语言。这种语言运用要果断,快速而亲切。鼓励与抑制是矛盾的两个侧面。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使二者统一,达到体育教学语言调节要求。这不仅能安全有效地进行教学,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师生友谊。

3、感染性。体育教学语言的感染性主要包括音调与节奏的调整。教学语言在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还传达感情信息。要传达这两种信息,教师的语言不可不重视音调与节奏变换的运用。严格地说:语言的音调与节奏并非语言本身,它们属于有声的非言语交际范畴,也称为副语言。它在教学语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手段。

从整体说,教学语言的音调应该是和谐、动听的。在讲授时应该注意高低强弱,重点难点处要加重语气以引起注意,一般叙述要舒缓平实。这样才能分别轻重。人们说‚文似观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是‚不喜平‛的。平辅直叙的语言好象一杯白水,毫无刺激作用。教学语言切忌平淡,体育教学由于环境开阔,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语言的感染性就更加重要了。注意节奏指的是调整语言的快慢继续。教师口惹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说‛,往往使学生耳膜疲劳,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教学效果。讲授中的适当停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上文所提到的指令性、调节性的语言均有音调、节奏的调整因素在内。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句便可说明问题。‚各就位、预备——跑‛!这一声口令中所体现的音调和节奏不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吗?

体育教学语言中不同的音调、节奏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细分析起来,可以有示意强调、关切、赞许、善意的批评、严格的要求等诸种感情。所以,善于调整语言的音调、节奏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以上所述指令性、调节性、感染性可以说是体育教学语言的主要特性。它们之间的互有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体育教学有声语言的特殊性。

三、体育教学中的形体语言具有特殊作用

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同样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体育教师在平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强化专业训练,提高示范动作水准;要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艺术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就一定能把体育教学工作搞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就能吸引和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阜华,著.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45——121.[2]毛振明,著.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45——249.[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201——208.

篇2:1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赞赏性的语言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美国的教育学家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等到别人的赞赏‛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如果我们真正的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群无尽的。他们青春亮丽,活泼可爱;他们有进取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性格内向的可赞赏他们文静秀气,性格外向的可赞赏他们活泼可爱;成绩好的可赞赏他是一名有能力有特长的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可赞赏他肯努力,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那怕是学生有了错误,只要教师我们有一颗赞赏学生的心,批评学生也能做到‚良药不苦口可以利于病,忠言不逆耳可以利于行‛。记得有一次给学生在室内上理论课,尽管我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可上课没多久,就有个学生低头打磕睡了。我看到后,就根据课的内容提了一个问提,用很尊重的语气对他说‚现在请那个正在认真低头思考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他站起来的过程中,我知道他肯定没听清我的问题,就不露神色的把所问的问题又重复了一边。他的回答不是很对,我仍然说,‚回答的很独特,但如果能全面点会更好。‛他坐下后,就没再打磕睡了。

二、教师的语言应该有感情色彩。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温暖、情谊和教诲。教师的用语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失败时,拍拍他们的肩,对他们说声‚失败为成功之母!‛;在他们为失败而痛苦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声‚废铁之所以能成为钢,是因为它们能经得起痛苦的磨练!‛;成功时,微笑着他们说声‚付出的过程有点苦,可它结的果是甜的,不是吗?‛,骄傲时,严肃对他们说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对有过运动损伤的学生,见面后轻轻地问声‚你的伤完全恢复了吗?‛会使他们心灵上感到温暖。对运动中摔倒的学生拉他一把,说声‚摔倒的是躯体,不倒的是胜利的信念!‛相信你不用再多 说什么,他一定会振奋精神地继续跑下去。

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时期,设计不同的语言。

上体育舞蹈课时,对学生讲‚有人说,音乐是来自上帝的声音,舞蹈是对音乐的升华;还有人说,人类历史虽然漫长,但大体只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刀耕火种时期,机械制造和使用时期以及音乐和舞蹈时期。前两个时期已经过去,最后一个时期在二十一世纪刚刚来临的今天已经到来!让我们尽情的享受这一美妙的时期吧!今天我们上体育舞蹈课‛这样的开场白一定有吸引力。

上乒乓球课时,对学生讲‚乒乓球是球类项目中最小的球了,可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它‘小球振动地球’,这样的外交佳话,不仅展示了的体育无群的外交的魅力,而且奠定了乒乓球作为我国国球的基础。乒乓球是我国国际赛场上一颗最灿烂的明珠。这些成就,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最善于打乒乓球。从今天起我们开始上乒乓球课。‛这样的课前语一定有激励性。

上中长跑课时,对他们讲‚2500年前,在古希腊的埃拉斯山岩上刻了这样的一段话‘你想强壮吗?请跑步!你想健美吗?请跑步!你想聪明吗?请跑步!’强壮、健美、聪明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请从现在做起,从这节课做起!‚这样讲一定有号召力!

三、‚口令‛和‚口号‛的广泛应用,是体育教学中最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清晰、洪亮、激昂、充满精、气、神的口令和口号,可以使学生心情开朗、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机勃勃,情趣昂然!

四、体育课的课堂的讲课,简洁、精炼、准确是其最大的语言特征。精讲多练是课堂 教学的主旋律。科学准确合理的应用语言,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性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体育老师在平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强化专业训练,提高自示范动作的水准;注重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艺术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就一定能把体育教学工作搞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就能吸引和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应该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的领悟体育的无群魅力。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哈 尔 滨 市 和平小 学

篇3:体育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 引导、设疑是体育教学训练的核心

现代体育教学训练的科学发展,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了过去那种满堂灌输,照本宣科,主观说教的讲授,转变为教师、教练只对学员学习进行一系列指导、诱导、辅导活动的引导。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具体表现在“当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时要启导,使他们正确认识锻炼的正确性,当学员锻炼方法不正确时要指导,使他们反复练习尽快建立稳定、正确的动力定型。当学员完不成训练任务时要开导,使他们努力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当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时要诱导,使他们在练习时得到锻炼的兴趣,当学员出现了思想问题时要耐心指导,使他们通过刻苦的训练、陶冶情操,总之,教学训练之贵在于引导,而引导的精髓就在于教师教练员的语言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使学员接受,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疑“是思之开始,学之端。课堂和训练提问又是体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打破学员思维的平静,变无疑为有疑,能使学员的精力集中,思路开阔,所以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要鼓励学员设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使他们由被动的听和看变成主动的想和练,这样才能培养学员善于思考,勤于训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 准确是体育语言中最基本的要求

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语言准确是指传递知识信息符合科学性,也就是说在阐述理论知识,讲解动作要领必须正确无误,通俗易懂,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无论是队形的变化和调整,技术动作的要领,都有严格的规范性,要使学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准确地完成技术动作,教师或教练员讲解时运用的术语必须准确,简明扼要。例如:动作的名称,用力顺序,完成的方法,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其运动方向,空间的速度位置以及人体器械场地之间的相互技术,必须用术语准确表达和描绘,这样易于启发学生将所学的文化知识进行联系和思考,提高学员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总之,要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教法要认真钻研,对整个组织教学训练过程的用语要仔细推敲,以免术语不准,概念不清,含糊其词。如经常出现的“大约是”“可能是”“差不多”“或许是”等模棱两可的语言会影响教师、教练的形象和教学训练质量。

3 语言精练,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特点

教学训练语言的精练主要指教师教练只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教学训练内容,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特点,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员懂得必要的体育知识和练习方法,掌握技术和培养技能,又要经过练习,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精讲就是要依

据所学内容抓住主要问题及时提醒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等等。这些必须借助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突出重点和难点,讲到要点能马上看得见,有成效。熟练的运用术语,有时可根据经验口诀,有条理有层次地将整体概念、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组织措施讲解明白,通俗易懂。

体育语言的精炼,目的使学员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以保证教学训练的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之目的。

4 生动形象是体育语言的灵魂

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指语言具有趣味性和直观性,它有助于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训练效果。例如:讲解鱼跃前滚翻时可提炼为“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臂撑垫伸变屈,低头团身快滚动”的顺口溜,启发学生联想动物蹦跳时的动作形象,这样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比喻要恰当,要贴切,要形象,不能生搬硬套,否则达不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目的。总之,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既易懂,又有趣味性,形象逼真,富有启迪性,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保持学习和活动锻炼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质量,更能够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从而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5 口令指示是体育语言特有形式

曾几何时,“快、静、齐”成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队列内容成了每节课必有的内容。口令是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行组织教学的指挥信号,它是借助于军事口令,内容明确,语言简练,属于体育教学中的特有的语言,准确、合理地运用口令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有效正确地使用口令指示。如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换,队列练习,徒手体操的进行,以及对完成动作时的一些要求,都要运用相应的口令和指示。教师,教练员下达口令或指示要准确,响亮清晰,坚定而有节奏变化,这样才能使学员严肃认真地执行,有利于培养他们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应该说,体育口令的表达起到了特殊的教育作用。只有如此,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反之,就会使纪律组织松散,混乱,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6 调节感染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特色

语言的感染性主要包括音调和节奏的调整,在给学员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还应注意感情信息。音调要有高有低,节奏要有快有慢,要做到抑扬顿挫,响时要响得使学员不厌烦,轻时要轻得使学员不急躁,讲解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距离,尽可能做到使学员都能听到,语言不同的音调和不同的节奏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7 注意无声语言的运用

体育教学训练除应用上述“有声语言”外,往往还要使用“无声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释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特殊语言,它只是有声语言的伴随者,它主要用眼神、表情、手势和动作等来表达情感和内心倾向,如聋哑人之间借以交往的手语,球类裁判员的各种手势等等,均是向他人传递信息,某种场合无声语言比有声语言更有效,如排球比赛中的二传战术手势,队员一看即明白要打什么战术。在课堂上个别学生不守纪律,教师可以看他一眼或用手势来提醒一下即可奏效,如需要课堂严肃或活跃时,可以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变化来感染学生,即使不说话学生亦明白。

无声语言的潜在感染往往胜过有声的教育作用,伴随语言的广泛应用弥补了有声语言的不足,它们之间完满地协调配合,是体育教育语言的一大特点。

体育语言随着体育教学训练改革在不断发展完善,不可否认体育教育中的语言有它的艺术性,我们有责任很好地加以研究和锤炼,它对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训练效果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教练员不仅要熟悉体育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还要认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体育语言,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学语言是体育教师组织教学和训练的纽带,语言实用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和运动的情绪,它对完成教学任务,落实训练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熟练地掌握运用体育语言技巧,促使教学和运动训练质量的提高。

篇4:语言艺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语言表达 化学教学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35-01

化学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除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外,科学的活化教学语言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堂语言艺术和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化学课,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智力,启迪思想,从中学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途径、方法,也是艺术享受的过程,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那么,一位化学教师如何能达到上述效果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

1 精化语言,丰富知识

作为化学教师,应当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在广泛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常言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乃至更多,语言的精炼与否,决不是简单的说话问题,它是一个教师的知识和修炼的结晶的具体外在表现,我们决想象不出一位知识贫乏的人说话的语言会充满生机,会恰当地表理达义。

化学知识本身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化学语言的精化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目前很多名师的讲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名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多学基础知识,多学名师的经验,是丰富自己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自己徜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才能将知识准确的传达到自己的学生心中。

2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就是要求教师在表达理论时做到溶情趣、智慧、幽默于一体,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化逻辑为形象,使学生感到亲切,乐于接受。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言语有激情才能感人至深,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生动的语言配以适当的教辅设施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将思想集中在教学当中,集中在教师身上,紧跟教师的步骤。

通俗易懂,就是要语言平易,适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年龄特征,知识基础,举其所知,度其能懂,这样才能做到通俗而不平庸,易懂而不肤浅。化学教学的语言是将化学术语同普通语言的结合,在语言的结合上要做到通俗易懂,但化学是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点上专业性强,其中的知识不易理解,有很多知识不是能通过表面现象就能说明白的东西,所以如何能让专业知识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相结合,做到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化学知识。这些,需要化学教师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做基础,掌握准确的化学语言,同浅显易懂的逻辑推理相结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3 注意语速,疾缓有致

教学中的语速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语速不单纯是说话快慢问题,而是一种传授的技能技巧问题,要做到语速同学生的思维同步,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思路,有的学生会放弃,有的学生听的囫囵吞枣,语速太慢,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影响教学效果。在控制语速上可做到重点难点,慢说、重说,而一般表达可快些轻些,这样可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听课的注意力,如果讲一堂课,不管什么教学环节语言一样,没有快、慢、轻、重,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身体、动作、語言做到有机的结合,通过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语速的快慢调整是丰富语言感情的基础,在娓娓到来的言语当中,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4 准确精炼,比喻贴切

化学教学不像一般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又比较呆板,在教学中除能配合一般教具进行演练外,运用语言进行直观教学有为重要,而语言直观教学的最好形式就是贴切恰当地运用比喻,教师所做的比喻一定要恰如其分,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化微观为宏观,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喻贴切的前提是语言的精炼,只有准确精炼的语言才是科学有效的教学语言,否则一切都将是“耍花枪”。而要做到这些,就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化学教学有自己的特征:定义、定律、概念,化学用语等内容,科学性强,用词严谨,因此,教学的语言应该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锻炼,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在教学中应少用俗语、方言,通常俗语、方言对化学知识的表达不规范,易使学生误解。这就要求做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改变自己不规范的语言习惯,做到语言的精准,比喻贴切。

5 体态语言,挥洒自如

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固然重要,但是体态语言也不容忽视,教师本人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塑造他们的心灵,不但要“经师”,更要成为“人师”。所以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品质、道德风貌、言谈举止无不深刻的影响学生,打下坚实的烙印。作为教师,应该是仪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仪表是反映一个人道德风貌的一面镜子。上课时,仪表端庄、衣着得体、整洁大方,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衣冠不整、敞胸裂怀,衣服皱巴巴,给人一种琢磨不透,冷漠之感。课堂上,教师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喜怒哀乐都影响着课堂的气氛,教师的激情鼓舞激励着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的、潇洒的举手投足能给学生以美的陶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眼神、动作、面部表情就如同一部电影,生动的电影会引人入胜,枯燥的表达会使人厌倦。做为教师要充分的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达到教学的高效。

篇5:商务谈判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案例1

答:

1、背景:美国一位著名的谈判专家有一次替他的邻居与保险公司交涉赔偿事宜,谈判是在专家的客厅里进行的,双方就保险理赔金额展开了谈判。

2、细节展现:谈判开始理赔员先发表了意见:“先生,我们都知道你是交涉专家,一向都是针对巨额款项谈判,恐怕我方无法承受你的报价,我们公司若是只出100美元的赔偿金,你看如何?”

专家表情严肃的沉默着,据以往经验,不论对方提出的条件如何都应表示出不满,因为当对方提出第一个条件后,总是暗示着可以提出第二个,甚至是更多。

果然理赔员沉不住气了:“抱歉,请勿介意我刚才的提议,我再加一点,200美元如何?”

“加一点,抱歉,无法接受。”

理赔员继续说:“好吧,那么300美元如何?”

专家沉吟了一会儿道:“300?嗯……我不知道。”

理赔员显得有点惊慌了,他说:“好吧,400美元,这在以往的赔偿金额中算很高的了。”

“400?嗯…….我不知道。”

“那就500美元好了!真的不能再高了。”

“500?嗯…….我不知道。”

“这样吧,我们最多出到600美元。”

…………

专家无疑又用了“嗯…….我不知道。”谈判在继续进行着。

最后这桩理赔案终于以950美元的赔偿金额达成协议,然而邻居原本只希望得到300美元!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谈判是一项双方的交涉活动,每一方都在捕捉对方的反应,以确定自己的谈判方案。这个过程中,注意谈判的语言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案例中,理赔员本来想先发制人,在恭维对方的同时直接抛出自己的报价,占据谈判的主动权。但谈判专家始终以不变应万变,一句“嗯……..我不知道”高深莫测,让对方始终猜不出底线。谈判专家和理赔员的一问一答其实都是在试探对方,这是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理赔员看似牢牢地掌握着报价的主动权,但其实他的每一次报价都是试探性的,谈判专家深谙理赔员这种不确定的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步步为营,直到大获全胜。

篇6:音乐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史梨芬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87-0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以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常常借用图片、实物等视觉所能感受到的媒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作品,想象讲述内容。在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感到幼儿对作品是理解了,甚至会背诵了,但总觉得他们对活动缺少应有的激情,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东西,是否能使他们迸发出情感的源泉和创造的火花呢?于是,我们尝试将音乐加入到语言教学中,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音乐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感受能力。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进作品,它是有效提高幼儿感受能力的通道。许多富有情感或有着优美意境的文学作品,我们常常选用一些音乐作为背景烘托。在音乐的烘托下,不仅教师讲述作品时受到感染,更富有激情,而且能帮助幼儿感受作品,体验作品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和表达的强烈情感。如欣赏《彩色的春雨》这篇优美的散文,为了让幼儿们进一步领略作品蕴涵的美,在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赏析后,请幼儿们闭上眼睛,教师用抒情的语言和着优美的音乐,引导他们“走进了”散文,体验到散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幼儿们感受的通道被打开了:他们看到红色的春雨将花儿染成红色,绿色的春雨将小草染成绿色„„“多美的春雨啊!”音乐的加入,使幼儿对作品有了更生动的感受,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又如,在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在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述中,我们适时地加入了《天鹅之死》这一音乐,幼儿们一个个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真挚地说到:“老师,我怎么要哭了!”“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怜了!”在音乐的烘托下,幼儿们被故事感染了,他们心潮起伏,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2.有助于提高表现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时,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更能使其感受丰富,理解深入,心灵产生震撼,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如《给熊奶奶读信》(主要讲的是野猪和小松鼠分别用粗鲁、没礼貌的和温柔、有礼貌的说话方式帮助熊奶奶读信,从而使熊奶奶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故事)这一文学活动,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述野猪如何给熊奶奶读信时,选用了《狮王进行曲》这一背景音乐。幼儿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野猪的粗鲁和没有礼貌,他们不仅能模仿野猪说话时的口吻,还能深刻地体会到“熊奶奶要吓晕了!”“熊奶奶很害怕!”“熊奶奶很生气!”等等,而在体验小松鼠如何给熊奶奶读信时,通过感受《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幼儿们知道熊奶奶此刻的心情是愉快的。“小松鼠会怎样给熊奶奶读信呢?”在班得瑞的《寂静山林》的音乐声中,一个幼儿站了起来,用她那轻轻的,稚嫩声音说道:“亲爱的奶奶„„”我们都被震撼、感染了,试想如果没有深刻的体验,怎能有如此真挚的情感流露?3.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在大人听来也许只有好听与不好听之分,可那些或优美抒情、或活泼欢乐、或宁静祥和、或激烈奔放的音乐在幼儿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音乐的世界里,幼儿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阔广、丰富。因此,我们要常常借助不同风格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想象、表达。如小班的语言活动《小熊醒来吧》,在这一故事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动物(小老鼠、小鸟这些体形较小的动物和大象等体形较大的动物)分别来喊小熊起床。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幼儿小老鼠、小鸟、大象等这些故事中已有的图片形象,而是选用《小朋友走路》和《熊跳舞》这两段具有明显风格特征的音乐,让他们在倾听音乐中感知想象“会有谁来喊小熊起床呢?”幼儿在倾听《小朋友走路》的音乐声中,仿佛看到“小鸟来了!”“小猫跑来了!”“小螃蟹爬来了!”而在《熊跳舞》的音乐中,他们感受到“狮子来了!”“大象来喊小熊起床了”等等,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们发挥着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表现,他们脑海中的故事情节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又如散文《云彩和风儿》,我们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选用《狮王进行曲》、《小白船》、《娃哈哈》、《水族馆》这四段音乐,先让幼儿在倾听音乐中大胆想象“天上的云变成了什么?”然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们在与音乐、图片玩变魔术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想象、感受告诉大家。最后,教师起了“穿线”的作用,幼儿就把自己讲述的内容编成了一首散文,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4.有助于渲染氛围。在许多语言活动中,根据活动需要,我们常常设计可以让幼儿们动动、画画、玩玩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我们可以选用一些轻松、活泼的、与本语言活动氛围相适应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的意境中参与活动,整个活动的氛围也显得更浓厚。

二、在语言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注意点1.选用要适宜,切勿主观判断。选择适宜的音乐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作品,更能发挥想象,自由表达。如一个大班的语言活动《绿色的和灰色的》,教师为了让孩子体验到灰色给人那压抑、不快乐的感觉,就选用了《洋娃娃的葬礼》这一音乐给幼儿们听。听完以后老师问到:“这音乐给你的感觉怎样?会使你想到什么颜色?”“绿色,听起来有点安静,像在森林中”“我觉得是灰色,这音乐低低的,我不喜欢!”幼儿们产生了分歧,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音乐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洋娃娃的葬礼》这一音乐的名字和教师以前的教学经验(小班时开展过这一音乐欣赏活动)使她做出了主观判断,认为幼儿也和自己对这一音乐有同样的感受。后来,老师改用了《天鹅之死》的一段音乐,活动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切勿凭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音乐,而要抛开自己脑海中的已有作品内容,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思考“第一次听到这音乐有怎样的感受?”为了让音乐在语言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选择适宜的音乐很重要。2.目标要明确,切勿喧宾夺主。在语言活动中加入音乐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受作品,音乐是为更好地开展语言活动而服务的。一些教师在语言活动中融合了音乐,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幼儿对音乐的欣赏、理解,给我们听课者的感觉是不知道上的是什么活动,不知道该活动的目标、重难点如何,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音乐欣赏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音乐只是一种手段,该活动的语言目标才是重点。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音乐为语言教学服务的作用。3.运用要恰当,切勿追求形式。先看这样一个活动实录:(语言活动《爱心小兔》)a.师:“„„大灰狼帮助小动物做了这么多的好事,他第二年的生日,小动物们都来祝贺他生日了,大灰狼心情会怎样呢?”b.播放《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幼儿倾听。c.师:“谁来说一说大灰狼心情怎样?”从活动安排上来看,教师一定是想借助音乐,让幼儿主动感受到大灰狼快乐的心情。可仔细一看,这b处的音乐感受仿佛是多余的,不听这段音乐幼儿也会知道,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音乐呢?有三种方法:一是去掉b这一环节;二是用于背景音乐,在a处教师讲述中就可播放音乐。三就是按b—c—a的顺序(幼儿先感知音乐——再猜测大灰狼的心情——幼儿想象讲述大灰狼的心情为什么这样好?发生了什么事?)组织活动。所以选择适宜的音乐要有明确的目标,运用音乐形式又恰当,才能使音乐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教师平时要注意音乐素材的积累,要让幼儿多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这样在语言教学中才更容易发挥音乐的作用。(编辑:杨迪)

篇7:浅谈故事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宿迁市府苑幼儿园 臧朔颖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关键期。幼儿语言运用过程是建立与他人的交流产生社会性交往和互动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就此,我让幼儿在故事的吸引下,有兴趣地学习讲述、创编、表演、绘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在故事中,以美育人,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聚在某个角落里窃窃私语,或在老师视线范围以外大声争论着某件事,甚至连课堂上不敢发言的幼儿也振振有辞。在语言教学中应多以故事为教师创造出灵活生动的媒体语言,使语言教学内容更直观、明了、多样化,而且便于师幼进行即学交流,及时地反馈学习信息。除此之外,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美是相通的,故事中语言的优美同样不能独立于其他形式的美之外,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故事能带给人一种虚构的美,同时它又是一种抽象的美,故事中的语言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带给幼儿的美感。幼儿对美的体验首先是从感性经验开始的,要让幼儿能够体验到抽象意义上的美感,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融入故事、接受故事、理解故事、体验故事、学习欣赏故事。例如:在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插图而让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使幼儿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的机会。多媒体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选好活动内容后,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先把相关的画面勾画出来,再填上色彩、配上声音,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创造立体化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时,教师移动画面将其展现在幼儿面前,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认知和学习语言。大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对“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小尾巴不见了”这一情节不是很理解。在教学中,就可运用制作好的动画片,展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动态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教师通过反复播放画面和多层多向的提问,使幼儿理解了疑点,悟出其实质。由此可见,故事既利于幼儿学习内容的扩展,也有助于教师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桃树下的小白兔》在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让幼儿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并丰富了幼儿对春天特征的认识,感受了故事的优美意境。幼儿的联想更为丰富,幼儿的学习兴趣更为强烈。

二、采用多种形式,熟悉故事巧引导,让幼儿在故事表演和讲述中发展语言能力

运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角色扮演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真正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情感,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故事氛围。(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表演角活动:让孩子自己选择服装,头饰、发卡,鼓励孩子们大胆上台表演学会的故事,或者自编的故事,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当观众,或者“跑龙套”,欣赏着演员们的表演,倾听着孩子们的讲解,对于活泼大胆、乐于表现的孩子,我不过分限制,对于羞怯、不那么自信的孩子,我也不急于勉强。因为我知道,尊重幼儿的个性,有时也需要耐心地等待,等待他们有一点勇气。这样孩子才能有所表现,在宽松的气氛中孩子们的表演才能更积极大胆。

故事排图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讲故事。例如《小鸟的帽子》,自制图书,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从废弃的图书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幼儿口述后,请教师或父母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订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亲子合作制作画报,让幼儿有可交流的题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中蕴藏着许多教育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故事画报,既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又增进了亲子情感。在我的一番动员下,一张张精致可爱的《小蝌蚪童报》出版了,版面上有科学性的知识,有娱乐性的栏目,还有孩子们稚气的笔迹,有了画报,孩子们话一下子就多了出来,我请他们来讲述,又请大家来参观,就连家长们来园接孩子的途中,脚步也被许多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画报所吸引。紧接着,为配合新交通法规的落实,我们又以“小手拉大手”为题,再次制作了《交通故事画报》,效果也不相上下。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中,家长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幼儿也有了说的题材。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幼儿发挥创造性

幼儿的思维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象。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运用多媒体完全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语言氛围,构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运用语言的创造性。例如《云彩和风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蓝天草地的背景中,蓝蓝的天空上徐徐飘着几朵白云,人物化的风儿和云儿,在追来追去地嬉闹玩耍。生动有趣的画面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有的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马,扬起四脚跑呀跑。”有的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追着老鼠跑呀跑。”还有的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棉花糖,飘到小朋友的嘴巴里。”……幼儿的回答百花齐放,是动听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灵感,是美丽的卡通形象引发了幼儿的想象。

以往,我们总是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复述故事,这样很呆板,现在我们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的句式和词汇,去表达相似的意思,幼儿的积极性就比较高。例如在故事《三只蝴蝶》中,有个幼儿给红花的话增加了关联词,“因为红蝴蝶的颜色和我一样美丽,所以它能进来”。我们及时把这句话介绍给其他幼儿,使幼儿体会到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当然,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在肯定他们创造性的同时,帮助他们进行修改,使他们始终保持创造性地学习对话的兴趣,因此,给予适度的启发有助于孩子多元思维的发展,给予热忱的赞美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四、通过故事情节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唤起深层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将故事教育渗透在孩子们的游戏和生活中,要比单设一个故事或组织一个故事教学活动更富有情景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引导孩子们尝试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很自然地将故事渗透到幼儿的游戏与生活中,使幼儿体验到了学习和欣赏故事的乐趣。如我班幼儿在扮演完《邻居》这个故事后,一致认为,对邻居应该有礼貌,要关心体谅,在邻居休息时,应保持安静,我们应该给邻居带来高兴、快乐和幸福的感觉,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幼儿之间能相互关心爱护,同时减少幼儿在生活中的摩擦,帮助幼儿在相对平稳、有序的生活环境中获得快乐。平和、有益的情绪体验,使幼儿的语言不断深化,幼儿的交往能力得以锻炼,社会性得以发展。在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延伸、开拓,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一年,我们尤其注重幼儿在语言运用、听说能力和参与表演方面的培养,开展了诸多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以《纲要》精神为出发点,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以整合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启蒙个性发展为核心,真正地把语言教学落在实处,走向了孩子的心灵,走向了孩子的兴趣,走向了孩子的生活。

篇8: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 也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就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 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体现于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本文就从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 (板书) 三个方面入手, 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作简要阐述。

一、口语艺术

1. 一切“口”语皆情语———情感性

课堂是传情的场所。研究表明, 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 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会被引发出来。

在教学中, 就有多个这样的例子。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 如果一走上讲台, 就以平缓的语气说:“今天, 我们上《孔乙己》,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 大家要好好地学……”那学生们可能就会以更加舒缓的动作打开课本, 摇头晃脑, 拉长语调:“《孔乙己》———鲁迅……”如果换一种方式, 教师带着疑问的口吻说:“如果一个身材高大的读书人, 在读书这条路走不下去的情况下, 可以靠什么生活下去呢?”这样劈头一句,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 讲人如见其人, 讲事如临其境, 讲物栩栩如生, 讲景历历在目, 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语言要有激情, 激情的语言有说服力、感召力、鼓舞力, 如兴奋剂, 能激发学生激情, 净化学生心灵,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达到教学共鸣。

2. 尽在“趣”谈中———趣味性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是教师口语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富有幽默趣味的教学语言艺术, 能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和教益。如一位教师教《守财奴》, 讲到葛朗台在临终前仍坐在密室前守着财宝这一情节时, 便用“葛朗台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幽默语言引起同学们一阵大笑, 让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葛朗台的鲜明性格。

除了幽默语言之外, 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 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均可引入课堂, 调动自如, 游刃有余, 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 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知识易于理解。可以说, 富有趣味的课堂语言能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和误会, 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能消除课堂疲劳, 改善课堂气氛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

3.“智”当存高远———机智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确实,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 课堂还是动态存在的, 即便教师备课时准备充分, 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 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个课堂, 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 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也在变化。

所有这一切, 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 运用机智的口头语言, 及时采取得当措施。巧妙地运用机智语言, 能让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 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一次, 我正好要上郑振铎的《海燕》, 当我走进教室时, 教室里一改往日的平静, 学生沸腾如粥———原来教室里飞进来了一只燕子。好不容易赶走了燕子, 学生们却意犹未尽, 仍在“叽叽喳喳”。稍微安静些了, 我说:“可爱的小燕子给我们的教室带来了欢乐, 几十年前海上的小燕子也给郑振铎带来了欢乐吗?”学生们带着疑问走进了课文……

可以说, 课堂中学生的一言一行, 甚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 都在向老师传递着某种信息, 都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老师的讲课速度及讲解深浅度的反映。教师应密切观察其细微变化, 善于捕捉这点滴的火花、稍纵即逝的闪光点, 机智地激发其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欲, 并加以巧妙地点拨, 恰当地引导, 予以画龙点睛的一笔, 搞活课堂教学, 深化教学内容。

4.“诱”你没商量———诱导性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思维规律告诉我们, 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语文课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 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多为其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 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由此可见, 教师课堂语言要善于设置诱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循着诱导, 开拓思维, 探求新知识, 掌握新内容, 并极力挖掘出更多深刻的内涵。

二、体态语艺术

体态语主要有各种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和足步运动等非语言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体态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 辅助教学口语更强烈、更丰满、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 能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力度和情感色彩, 能在调动学生用耳听的同时, 用眼去看, 动脑去想, 以达到感官的有效配合来提高教学效果。恰当地运用体态语, 往往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1. 眼神的真诚感

教师品德修养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真诚地热爱学生, 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了这种真诚, 就自然会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 就会对学生“动之以情, 深于父母;晓之以理, 细如春雨”。有了这种真诚也才能获得学生由衷的尊敬,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真诚, 往往是通过眼神在师生中交流的。很难想象, 凶神恶煞般的眼神能得到学生的欢迎。曾经听学生说:“某某老师的眼睛如同刮骨钢刀, 被他的眼神一扫, 身上就会掉二两肉!”这样, 老师的教学效果不言自明。而我们在探寻后进生“病根”的过程中发现, 所谓的后进生无一例外地受一个因素的影响———受人鄙视。而在很多后进生转好的例子里, 又都传递着一个信号———“老师对他很好, 对他很真”。由此可见,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以神传情、以神达意;要充分利用眼神来表达对失败者的鼓励, 对成功者的赞许, 既要有母爱般的慈祥, 又要有父爱般的严厉;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欢快的、愉悦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学生, 通过丰富的眼神把愿望、情感、言语传递给学生, 带动每一堂课。

可以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而眼神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抱着对学生的一颗真诚之心, 用眼神把真诚传递出去, 让学生深刻感觉到, 有时, 这能发挥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2. 表情的丰富性

比如在课外阅读《项链》一文时, 文章结尾处才掀起大波澜——玛蒂尔德耗费十年青春与艰辛赔偿36000法郎的项链, 不过是最多值500法郎的赝品。到此, 学生们表情丰富, 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文章曾经多次埋下伏笔, 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项链是假的呢?”面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的表情可以同样丰富:或遗憾, 或赞许, 或沉思状, 或假装痛苦地一叹———唉, 玛蒂尔德实在没有在座各位同学聪明呀!在痛苦的表情下, 是对学生善于思考的鼓励, 也让学生在成功喜悦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因此, 可以说合理、丰富的表情的艺术运用, 是课堂“活”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师丰富的教学表情, 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增进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学生信息接收灵敏度, 达到教学升华,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 端庄的举止美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端庄的举止是一个教师必备的身体语言, 也是学生接受教师, 喜爱教师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因需而设, 配合协调、娴熟, 眼动手随, 稳重而不失于呆板, 活泼而不失于轻佻, 落落大方而不失于故弄玄虚, 让学生在教师语言传授的同时能随着教师举止美达到教学的互动。

三、书面语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 文章有“文眼”,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 是一种艺术, 也有“课眼”———板书。它要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的教学思维流程。面对教学, 出色的板书语言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悦,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 黑板上的建筑———结构美

板书存在的全部价值, 在于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设计板书时, 首先应该针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做到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 体现出一种建筑美。

下面, 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 对板书的结构设计作一简要分析:

由此例可以看出, 结构严谨的板书, 能条理清楚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全部重要内容。如同建筑般耸立的骨架支撑起整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获得美的愉悦的同时, 清晰明朗地把握了教学内容。

2. 色彩的吸引力———色彩美

“色彩永远是最能打动人的要素之一。”在板书的设计中, 应该利用彩色粉笔, 使教学内容简明优化, 清晰明了, 易看易懂, 利于学生吸收、内化。同时, 色彩的合理使用, 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 激发其学习兴趣。

以上例板书为例, 可以用白色粉笔为板书主色调, 而“取得的成就”“我们的缺点”“对缺点的具体分析”“今后建议”等词可以用红色强化。另外, 如“ (1) 、A等标号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色彩。在整齐中显出变化, 在变化中又不失其和谐, 这样, 就能达到好的表现效果。

3. 画出来的课文———形象美

板书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 而是一种教育艺术, 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并勾画出的直观图形。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 通过形象化的板书让学生理解抽象的课文。

在《一段最古的长城》中, 有一个关键的句子:“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的苑囿, 也是他们进入中原的跳板。”为便于学生的理解,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理简图, 标明阴山的位置, 并指出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及中原地区所在, 阴山的要塞地位就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了, 并且, 学生们透过地图, 就会为赵武灵王的战略眼光、英雄韬略所折服。这样, 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 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妙的课堂板书, 板书语言的艺术运用, 不但能展现教师风度、气质和人格魅力, 更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9:1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基本动作术语 教师体态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49-01

体育教学语言不是一般的口头语言和背诵教案,而是一种规范化的、专业化的有色彩的特殊语言,既体育术语。在整个教学的组织、讲解、示范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个对动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好的教师,由于言语乏味,不能正确运用语言对一个内容、一个动作的讲解,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能领会其意思。而有的教师口齿伶俐,驾奴语言的能力很强,了了几句话就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并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技巧。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要会运用哨子做示范就行了,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忽略了对语言的要求,往往使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而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语言技巧的运用包括很多方面,而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与声的美感,象音乐一样悦耳,悦耳的讲解,实质上就是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讲课时,如果教师普通话标准,声调抑、扬、顿、挫,音量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增添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幽默又能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及技巧提供方便,语言的生动形象、幽默又可发展学生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自己学习提供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探索。

体育教学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教学语言的运用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一般由体育术语和体态语言构成。

一、基本动作术语是教学的重要语言

1、体育动作术语的含义

基本动作术语是动作和技术的专门用语,如体操里就有动作方向的术语,说明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术语等。

2、体育动作术语运用的重要性

①设计和书写体育课的课时计划,一般都需要运用一系列术语,这些术语对准确表达课的设计思想,正确表达体育教学的概念,简化课时计划的书写具有重要意义。②体育术语具有准确、简练、通俗的特点,正确运用动作术语,有助于教学、训练、竞赛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③其中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形式是动作术语的主要成分,不能正确运用的话,就不可能讲清楚一个动作,使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其含义。

3、体育教学语言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语言越丰富,词汇越广泛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好语言,我认为要做到遵守教学语言的原则:准确性、艺术性原则。

二、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表现

1、体态语言的含义

形体语言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潇洒、漂亮、完整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为此,体育教师平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强化专业训练,提高自己示范动作的水准。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体态语言是以身体作为媒介载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态语言主要有仪表、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示范等。

2、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

①手势。手势是配合教师讲解教材内容的模拟性动作或想象性的动作,是体育教师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手势做出的相应姿势所传递的无声语言,体育教师运用这些生动的示意性体态语言,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解效果。另外,体育教师的手势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进步时,竖起大拇指或拍手表示表扬。②动作示范。动作示范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它最直观的诠释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是边讲解边示范的,两种语言同时刺激学生。因此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动作概念,另外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可以用动作重现刚才的错误动作,起到“镜子”的作用,使学生能更直接的感受到动作的错误处。③眼部、面部表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课堂上能通过目光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当你讲解一个动作时,如果学生流露出的是赞许敬佩的目光,说明师生引起了共引;如果流露出茫然、疑惑的目光时,就应该中止或调整讲解内容,反思自己的讲解内容。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能投以鼓励信赖的目光,能一下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信心十足。

3、体态语言的特殊作用

体态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洒脱、漂亮、完美的动作就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从以上的分析和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语言,体育教学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经过平时点滴的积累,多融合其他学科的长处,特别是语文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深深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健身功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会生,体育语言.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潘少伟,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如中杰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线切割实训总结下一篇:汤河镇中心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