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2024-05-05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为了深入了解人们对当前广东粤剧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情况,特进行此次的调查。调查方式为口头调查和网络收集资料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各调查工作结束后,我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二、粤剧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相当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好戏连台。

粤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粤剧著名演员。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程式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三、现在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曾面临港澳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在粤剧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10多年来,广东省各粤剧团在粤剧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剧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推出了一大批粤剧新人。同时,粤剧演出市场也比较稳定。

广东共有省、市、地区粤剧团30多个,民间社团、街头票友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平均每年在国内演出11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场票房盈利在2—3万元以上。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粤剧同仁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在佛山民间如鱼得水。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村村有、镇镇有,佛山粤剧根系枝繁茂盛。据悉,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私伙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宗旨,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娱自乐之余,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赏、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坚持在传唱传统粤剧(曲艺)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断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丰富粤剧(曲艺)的表演内容和程式;三是坚持活动在基层,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培养和培育新人,发挥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为而有潜力的曲艺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自愿、无偿送粤剧(曲艺)下乡,年活动达到6180场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少团队还在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参与演出、评比并荣获了多项殊荣。

其中顺德区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区的盐步、大沥、平洲,禅城区的澜石、石湾、普君,三水区的西南,高明区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四、保护措施

(一)培养年轻观众对粤剧的兴趣

对于粤剧发展存在的瓶颈,与会专家有普遍的共识,那就是观众的培养问题,没有观众,粤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受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戏剧观众群越来越萎缩,如何让传统的优秀的戏剧传承下去,培养观众是关键。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一直关注粤剧的普及教育,她提议将粤剧教育甚至各门类的艺术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如在中小学每学期用一节课来开展一种艺术教育,如传统戏剧、舞蹈、交响乐等等,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让孩子对艺术感兴趣,未来将成为欣赏艺术的受众。专家表示,粤剧进校园这个举措非常好,但如何进才是关键,粤剧进校园要有良好的师资和优秀的教材,好的教师能让孩子学会欣赏,而好的作品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新秀培训计划

深圳、广州、广东省粤剧学校、香港、澳门等代表作了粤剧保护、传承经验交流。2004年始,深圳宝安区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的工作,在中小学中普及戏曲艺术教育,让戏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让粤剧、京剧选段、脸谱、唱词走进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和语文课。邀请全国各地及本地区戏曲名角、专家教学,还为中小学生量身订造戏曲校本教材,搭建平台,组织各类粤剧演出和参加全国各类戏曲大赛,丰富学生的舞台演出经验。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传统戏曲的学习,戏曲中劝善抑恶、和谐为贵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气质和修养,还培养了一大批戏曲小票友。近年来,宝安“粤剧娃”参加全国各类比赛获得多个奖项,还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成绩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宝安区政协召开的会议上,还提出了将“宝安戏曲娃”打造成宝安文化品牌的建议。

多年来,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广和传承粤剧艺术,香港政府和民间都非常重视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专门成立粤剧保护发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拨出资金扶持,还有团体和慈善机构筹款,民间也积极捐款。粤剧演出虽然有粤剧基金的资助,但资助一般只占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许多粤剧团体演出都面向市场,自负盈亏,所以香港非常重视对优秀演员的培养。作为香港较有代表性的粤剧单位,八和粤剧会馆邀请香港当地资深粤剧艺术家给学员讲课,将传统的优秀的剧本作为教材,注重提升学员的专业性。从去年7月开始,八和会馆推出新秀培养计划,半年时间就开展了130多场商业演出,票价100多元一张,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观众购票进场。其中70场还结合旅游推广,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许多外国游客的喜爱,逐渐成为外国旅客必经之地。

五、传承粤剧

2012年8月,广东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参加汇演的73个粤剧粤曲节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品种齐全,既有传统粤剧,又有融合现代舞蹈,展示时代精英的现代粤剧;有在保持传统粤曲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反映学习生活情趣的节目,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为汇演的一大亮点。汇演的参赛者大部分是来自各市的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学生,个个基础功扎实,小演员在舞台上的神情、韵味、唱腔、武功都深深的让现场的专家和观众折服,且最小的参赛者年龄只有5岁。汇演期间小演员们的积极参与和精湛演出,为广大市民送上一场又一场的好戏,一连4天5场的比赛展演,南方剧院能容纳800人的坐席场场爆满。汇演反映了近几年来粤剧引进校园的优秀成果,也让各界看到了粤剧未来发展的希望。

六、总结

粤剧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传统的文化,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优秀传统时,我们应该要懂得传承和欣赏。现在粤剧正在走下坡路和越来越多年轻人忽略这优秀传统,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每一个市民,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认真地去宣传粤剧文化,从小事做起,努力去成为粤剧的传承者。

篇2: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安阳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研究

班级:12届工程管理 组长:张建华 201204020087 电话:*** 组员:翟帅克 201204020090 陈翠萍 201204020091 陈 童 201204020092 陈晓玉 201204020093 吴海洋 201204020094 林瑞琪 201204020095 陈文超 201204020096 陈壮壮 201204020097 许 帅 201204020098

指导老师:王夏冰

实践实践:2013年4月14日——5月16日

关于安阳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报告

(工程管理2班 张建华 吴海洋 陈童 翟帅克 等)

摘要: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无数闪亮的瑰宝,那么面临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到底怎样呢,政府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安阳又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古都,有着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通过对安阳文化遗产的现阶段保护情况,分析了公民在本地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公民对政府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是否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询问群众认为应该开展怎样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调查对安阳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以及积极的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为安阳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安阳市 文化遗产 保护

调查目的

了解安阳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的对策。

调查对象

安阳工学院学生、社会群众等。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

本论文通过对学生及社会群众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安阳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的了解、及今后的对策等。结果表明只有3%的对本地区文化遗产较了解,只有26%分人会积极主动去参加一些文化保护的活动,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安阳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河南省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名列中国八大古都之列,是其中最悠久的古都。安阳殷墟在2006年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大遗址名单的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隋唐著名的瓦岗寨起义地,岳飞故里等许多文化遗产都坐落于安阳。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正式开馆,这不仅体现了安阳地区作为中国文字之乡的地位,更为安阳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同年,魏王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同样也为安阳作为一个文明古城的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作为一个保存了整个中国历史记录的地区,安阳不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同时也有着许多的民间文化习俗,在婚丧嫁娶、饮食起居方面多有体现。同时,安阳传统手工艺,手工艺产品和风味特产独具特色。

安阳地区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现对较好,兴建了一大批旅游景点,极大出尽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例如殷墟,岳飞庙、袁林,文字博物馆等深入人心。同样在调查报告中显示26%的人对文化遗产非常关注,69%的人比较关注,只有5%的人对此表示并不关注,这表明安阳地区在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中做的还是比较完善的。政府也为安阳的文化遗产保护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例如建立保护措施年久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保护、兴建博物院宣传当地文化发扬传承等。

二、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中所做出的贡献及相应的措施

贡献: 今年7月13日,是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两周年,也是第二个“安阳文化遗产日”。2007年5月,经安阳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把每年的7月13日定为“安阳文化遗产日”,对以殷墟为代表的地方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宣传,在全市营造保护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社会氛围。为做好今年“安阳文化遗产日”的庆祝活动,安阳市文物局精心组织,积极筹备,结合奥运主题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举办了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庆祝活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一)为落实好市领导的指示精神,确保安阳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成效,市文

物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活动主题,并制定了活动方案,印发全市各有关单位。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亲临各活动场地,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热情、周密部署,确保各项活动安全,为全市人民献上一场有意义、有内容、有情趣的节日活动。

(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安阳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悬挂宣传标语20多条,发放宣传册页5000多份,优惠开放8家文物景区(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宣传了安阳市文化遗产保护成功,而且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三)根据各文物景区的实际接待能力,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对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滑县民俗博物院、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等景区(点)进行了免费开放,对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袁林、文峰塔等景区(点)实行了半价优惠开放,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措施:

(一)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致力于对它们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况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可以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进行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首先是从地方开始的。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

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政策,加大管理的力度;还要缜密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三)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三、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最珍贵的财富,我国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但是同样也存在这个种问题,调查表明有36%的人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的是缺乏有效地保护机制。

(一)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

(二)缺乏有效地传承机制

现在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传的传承之路是非常艰辛的,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需求,一心想走出以往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除了那些原本就为文化传承付出的人们,很少有人会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化发展的社会同时也,终将导致传承人的老龄化。如果政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文化传承将面临危机。这是一个长期的规划项目,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正像这些工艺一样,是需要祖祖辈辈来共同保护的。

(三)中西文化的冲突

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然而当人们遇见与我们传统文化迥然的文化时,自然会对自己的文化有多淡忘。例如西方节日已渐渐成为我们中过得主流,但是我们传统文化却在渐渐被遗忘。如此一来,这同样也会导致我们的民族文化失传。

四、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一)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原因

1、传统手工艺产品价格低廉,后继无人,造成传承困难。

2、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传统艺术失去土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局

限性,现今阶段安阳的古城保护对象仍以文物保护为主,使很多非物质文化濒临绝迹。如何让安阳老城悠久的文化得以传承,如何展示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安阳老城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重要。

3、传承文化边缘化,在城市化的步伐加快的今天,处在落后地区的文化处于渐渐式微的状态,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逐步失去。

4、经济化的现代社会,驱使人们去追求利益,确忽略了文化追求,自然失去对文化遗产保护关注。

5、传承人老龄化等。

(二)保护文化遗产的对策

1、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

明确的法律制度既是保证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秩序的主要“标尺”,也是维护合法保护经营活动的法理依据。所以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应是以立法为核心,以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为目标,以公众参与和监督为主要环节,以资金补助为有效保障的完整体系。

2、以教育战略培育文化适应能力

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无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面对的问题是与自己的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方言、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新年、态度等的差异性。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拥有适应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核查一下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建立在对文化的真诚关心,即对文化差异性的深刻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之上。就此而言,以教育战略培育文化适应能力是绝对必要的。

3、以经营战略实现价值再创造

尽管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的系统工程,但其高投入的运作需要仍是规划已实施经营战略是必须估计的主要因素。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在保护项目立项、资金安排、规划编制、政策调节上给予支持,更需要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广泛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保证经营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4、加强基层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对全民进行历史教育,实地观察体验了解,让民众亲身感受一下文化遗址的重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多么重要。欲亡其国先亡其史,可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可以加强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以史为鉴加强人的民族紧迫感。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但是我们也有百年的屈辱史,为此我们的祖辈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记住那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他时刻鞭策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让我们更努力的去奋斗,不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

五、结束语

如今我国经济正在一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许多城建部门忽略城市文脉的保护,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在文化遗产保护防护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同步发展的一部分,历经千年的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如果不加以保护,他们就会悄然逝去。安阳文化遗产是安阳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问题,不仅是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再认知的过程,是一个更具理性精神和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应该肩负起保存,传承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政府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也应对此更加重视,加强对安阳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传播和保护。

谢辞:衷心感谢小组成员对本次调查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那些支持本次调查的同学和人员。

附: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报告

1.您是否关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常关注 □一般 □不关注 2.您对安阳地区文化遗产了解多少?

□非常了解 □基本了解 □不了解 3.您对安阳地区文化保护现状是否满意?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4.您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吗?

□非常有必要 □一般 □ 没必要

5.您认为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主导作用 □辅助作用 □不起作用 6.如果有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您是否会参加

□一定会 □会 □不一定 □不会

7.您觉得如今安阳地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效果如何

□很好 □一般 □ 有效果但是不显著 □没有效果

8.您觉得政府应该给予怎样的保护政策

□鼓励当地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相关活动,加大宣传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保护活动,并予以奖励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9.在宣传方面,您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文化遗产保护

□排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

□举办各种活动 □加大教育力度,从小培养文化保护观念 10.您觉得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缺乏有效地保护机制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冲突 □缺乏资金

□缺乏有效传承机制 □传承人老龄化

谢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非常感谢。

附: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建华 201204020087 电话:*** 组员:翟帅克 201204020090 陈翠萍 201204020091 陈 童 201204020092 陈晓玉 201204020093 吴海洋 201204020094 林瑞琪 201204020095 陈文超 201204020096 陈壮壮 201204020097 许 帅 201204020098

篇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青铜峡市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个县级市, 相对不封闭的地理位置和讲求礼仪的传统习俗使得各种文化资源保存完整, 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 积淀了较为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境内普查发现的非遗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民间文学类。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歌谣、歇后语、谚语等。二是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 如南营武术杂技、押枷、底盘武术等。三是传统医药类, 如中医烧烫伤制剂、接骨针灸等。四是民间手工技艺类, 如峡口回族二毛皮、胡氏擀毡、青铜峡柳编等。五是消费习俗类, 主要是传统回族清真饮食等。六是生产商贸习俗类, 如青铜峡古渠系、民间民居建筑材料等。七是民间舞蹈类, 如小花灯舞、喜牛舞、单鼓舞等。八是民间音乐类, 民间乐曲主要以唢呐曲为主, 常用曲牌有著名的《十劝郎》、《五哥放羊》等;民间器乐有20多种, 最常见的有唢呐、笛子、板胡、二胡、三弦、锣、鼓、哇呜等。九是民间美术。主要包括剪纸、刺绣、雕塑、纸扎及民间绘画等。十是民族语言类, 如回族穆斯林常用语等。十一是以文化空间为主要载体的牛首山庙会、庙山湖庙会等。

目前, 《南营武术》、《峡口回族二毛皮》分别为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批准的自治区级项目;有三批13项, 包括《青铜峡柳编》、《二锅头传统酿造工艺》、《牛首山庙会》、《南北佛乐大型十等法事梵呗音乐》等被批准为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三批46项, 包括《一百零八塔的传说》、《杨万宝回族常用语》、《峡口镇剪纸》等被批准为青铜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 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基本做法

近年来, 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健全保护机制, 制定科学规划。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之初, 市政府印发了《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成立了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 建立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制度, 指定文化馆负责经常性工作, 制定了保护计划, 明确了项目普查、申报责任人, 组织各镇、村和社区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统筹规划、普查、登记以及项目的筛选、审查、申报等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传承民间艺术。

以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 坚持把保护人才的培养当作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 主要针对传承人的培养和群众性保护人才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坚持举办刺绣、剪纸、民歌、民间舞蹈、社火等培训班, 年均各5期。同时, 还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 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民俗文化。

2.3 举办多种活动, 壮大民俗文化队伍。

在每年春节举办社火比赛的基础上, 坚持每年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主要包括泥塑、柳编、石刻、版画、刺绣、剪纸等项目, 通过图片, 实物, 多媒体播放, 现场表演工艺过程等, 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并坚持组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专场晚会。利用媒体向全社会倡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活动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民俗人才, 壮大民俗文化产业队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1 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 涵盖面广, 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 在具体工作中虽然争取了多方工作机构人员来负责,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都是徒有虚名, 真正需要配合的时候都会用不负责任的方式来推辞, 仅靠文化部门兼管, 文化馆负责实施, 势单力薄, 导致传承保护和申报利用工作进度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有的乡镇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当重视, 而对申报成功的名录轻保护, 轻管理, 虽然在申报书上承诺了保护计划, 那也是纸上谈兵或者履行怠慢。

3.2 经费紧缺。

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基金, 给抢救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由于经费紧张, 使征集的资料、实物少之又少, 不能完全征集回来;普查工作所需的器材、设备落后;上报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等达不到上级规定的技术指标;对传承人的及时认定、项目传承的培训计划安排、传承场地、物资、传承所需的各种条件需求等工作的开展也无法进行。这些因素都非常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3.3 专业人员匮乏。

文化馆是实施保护的重要业务机构, 在现有工作人员中, 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 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产业化开发、保护、经营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再加上缺乏经费支持, 培训、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不健全, 输送渠道不畅通, 极大地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4 缺乏展示平台。

虽然全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没有专门用于表演展示的场所和设施, 也没有经常性进行展示表演的活动载体。

4 加强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4.1 以振兴传统工艺的办法来传承非物质文化产业。

青铜峡市有布鞋制作、荫米制作、衡器制作、回族二毛皮传统制作、柳编等传统手工技艺, 技艺性强, 经济实用, 发展空间大。因此, 应该进一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潜力, 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大胆创新, 把传统手工技艺搞好搞活, 使传统手工技艺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 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4.2 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经营非物质文化产业。

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作用, 把非物质文化产业作为振兴我市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开发, 做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这样, 既保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 又不断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4.3 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传承发展。

要建立健全关心和爱护传承艺人的有效机制, 让其从自己的技艺上受益, 同时, 针对民间文化艺术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办法, 资助和扶持民间艺人带徒传艺, 使其技艺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并定期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其表演展示的规范化水平, 还要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 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 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力量。

4.4 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

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 同时, 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依托项目申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 用于资源普查、资料征集、实物收购、濒危项目的抢救等, 尤其对濒危的重要项目要制定传承计划, 建立传承活动基地, 设立专项传承补贴, 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传承条件和必要的生活保障。

摘要:文章分析了青铜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保护工作主要措施和存在问题, 阐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蔡武主编.一、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Z].中国文化年鉴, 2011.

[2]蔡武主编.二、扎实推进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Z].中国文化年鉴, 2011.

篇4: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 采集 参与观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采集是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无论是国家层面保护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是地方上的保护工作实践,都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挖掘与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十余年间,在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采集,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与特定形势相适应的顶层设计。或许我们可以在国家话语的转变中发现这种明显的转型趋向——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调查”成为最基本的表述方式,而对之前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表述,则完全没有出现,这是最为直观的例证。保护工作实践中,从“普查”向“调查”的转变已经在诸多方面显现出不同的迹象。

首先,这种转变可以看做是从“找水源”向“深挖井”的思路转变。对于自2005年开始启动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开局面,可以将其形象的比喻为“找水源”。据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结束时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9近五年时间,全国各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人员达50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对此各地文化部门的表述是“基本摸清了家底”。无可否认,通过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普查的方式,不仅找到了广泛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水源”,而且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殊概念普及到人们的认识中,以至于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年度最热门词语之一。在经历了全面摸底调查之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化、规范化的保护,必然要求调查方式相应从“找水源式”普查向“深挖井式”田野调查转变。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调查、采集方法并非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多社会学科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逐渐糅合成为一种调查方法的杂烩。从普查向调查的转型,也带来了相应记录方式的转变。传统上调查以文字记录为主,摄影、摄像等手段仅仅是辅助形式;如今,随着田野调查方法的深入使用和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影像化的记录方式将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方式的主流。正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以及各地都在探索的数据库建设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型媒介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这些科学化、数字化的保护方式,都是建立在深入的田野调查和资源采集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采集方法,但从长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无可避免的问题。

一、传承人成为调查、采集的唯一关注点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往往强调其整体性,以传承人的技艺传承与延续为核心,诸如自然环境、人文生态、工具与原材料等,均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性当中。对此,笔者曾经探讨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属性,是在不同层面上保证其生存与延续的基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涉及许多内容,包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生态环境、历史渊源、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我们所调查的不是一个孤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社会文化整体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者必须持有这种整体论的观点和方法。但是,笔者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过程中关注点常局限在传承人身上,诸多采集成果显示传承人往往“被割裂为”社会与家庭之外的独立个体。比如对岭南古琴艺术的采集过程中,几乎所有传承人的家人都被我们的镜头所忽略,妻子、孩子这些在传承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与传承人在古琴艺术传承中夫唱妇随的妻子,在调查、采集过程中都只能闲坐在摄像机背后的某个房间中,这不能不说是调查、采集工作的疏漏之处。确实,我们难以证明家庭在传承人技艺习得与延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缺少了这些,传承人终归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形象。其实,不单是家庭视角的缺失,在传承人的社会关系方面也往往忽略了一些内容,如在传承人家中进行斫琴流程采集时,有碰巧上门的朋友——在斫琴之外,少有人会关注这些人的背景以及其与古琴的交集。以一管而窥全豹,不单在传承人的调查、采集中是如此,在更大的视域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与延续的人文环境,我们调查、采集过程中也缺乏准确把握的能力与视角,或许仅仅缩减为项目介绍和宣传视频中的几行文字。

二、现代采集设备的应用给传承人带来压力

调查、采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不单是来自于采集者本身,包括我们所应用的采集设备,往往也会带给传承人一定的影响。简单的说,这种影响首先是空间上的——调查、采集过程中,专业设备的应用大大压缩了传承人的活动空间。在一些传承人家中进行采集时,采集者和采集设备往往占据了家庭公共空间的大部分。而在一些传统民俗仪式中,过多的非遗采集队伍、民俗摄影爱好者等占据了活动空间的“半壁江山”,甚至影响到仪式的进行。笔者在连平县忠信镇的“忠信吊灯习俗”中观察到,化灯仪式时祠堂中手拿相机、手机的“旁观者”比仪式的参与者要多不少。更有甚者,一些非专业的采集队伍,比如许多民俗摄影爱好者以外来者的优越心态指挥当地人摆出似是而非的造型——这些成果通过新媒介手段已成为外来者眼中的“实景”。其次,摄影、摄像和录音设备的应用,会对传承人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镜头会对受访者带来一定的压力,面对镜头时战战兢兢的紧张感是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的。同样在岭南古琴艺术的采集过程中,斫琴的传承人师徒面对镜头时正襟危坐,对于采访者所提出的问题也多采用陈述性的话语,而且也缺乏语调的变化和身体动作的配合——这与人们日常聊天有很大差异,显示出当时传承人的紧张、戒备心态。

三、间歇性、片段化的采集带来的必然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过程中的间歇性、片段化也不可避免。一方面,在采集机器压力下的传承人情绪和精神难以长时段保持平稳状态;另一方面,采集者则认为可以通过间歇性调整的方式来掌握工作进度。此外,还有采集过程中对设备的必要维护,如更换电池、磁带等。当然,这种间歇性、片段化的采集方式也带来了一些必然性的问题,如片段性采集所依托的结构性或半结构性访谈,得到的大多是可预期的答案。因此,我们在镜头中所看到的,往往是传承人在心里经过酝酿与筛选的结果。不单如此,在民俗活动中的片段化采集,其伴随着对部分仪式内容的强调,特别是在一些多线程的民俗活动中,采集者往往关注于仪式环节、民间艺术演出等,而对除此之外的民众活动则缺乏敏感性。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过程中记录手段的单一性、片面性,也成为后期资料整理的困扰。呈现形式的直观性,使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过程中过于注重摄影、摄像,而对于文字记录则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为采集材料的系统整理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如视频、图片的标引信息不全面或标引内容重复,材料甄选单纯考虑美观而缺乏系统性等。

结语

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特别是数字化、影像化手段的应用,必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向。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广泛吸收与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之中进行实验与探索,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的日常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要有整体性的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并非单纯停留在国家话语中,也不是局限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要的就是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调查、采集工作实践中,我们不单要关注传承人,还要关注普通的参与者;不单要关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努力,也要当关注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方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参与观察”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应用,要求调查者切实参与到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生活当中,通过共同生活观察、了解和认识这一社区、群体的社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调查者尽可能收集大量一手资料,并通过其考察经历将这些具体资料置于时间、空间、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脉络中,从而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意义。进而言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观察意味着长时段的“参与”与“观察”,调查者要兼具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双重身份,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才能更好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俊华、王开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P125-144;

[2]色音. 试谈运用影视人类学手段记录保存萨满仪式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P355;

[3]斯蒂芬·L.申苏尔,琼·J.申苏尔,玛格丽特·D.勒孔特. 民族志方法要义:观察、访谈与调查问卷.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P6;

[4]玛利亚·海默,曹诗弟. 在中国做田野调查.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P135-151;

[5]朱伟.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的问题. 神州民俗,2013(8):P100-102。

篇5: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调查报告

项目简介:

基本简介: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当地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1995年,长沙沙坪镇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2)2006年,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06年,沙坪被授予湘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

4)2010年,湘绣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制定了质量技术要求。“沙坪湘绣”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5)2014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项目发展史

1)2)3)4)5)A.B.C.D.春秋战国

源于民间刺绣

西汉初期

湖南地区的刺绣技术已高度发达 汉代以后

莫名消失

清朝嘉庆

长沙县很多妇女从事刺绣

清朝光绪湘绣高度发展-源于湖南民间刺绣平江绣女李仪徽首创掺针法,湘绣重新崛起

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创造多种针法,提高湘绣艺术水平1898年长沙“吴彩霞”绣庄的开设,标志着湘绣正式走向商品化的道路。

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才应运而生。

基本内容

基本简介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主要题材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狮虎,松鼠多见

主要特点

构图严谨,色彩鲜明,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

艺术特色

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以稿为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 制作方法

临稿

选料

原则: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

主要品种及用途:①、素库缎:简称硬缎,是一种材质较厚的真丝底料,主要以白、米黄为主,因材质名贵,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湘绣。

②、软缎:材质较软,以白色、仿古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普通绣品。

③、透明尼纶、透明真丝:以白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双面绣。印版 配色 饰绷

刺绣

品种分类:按针法分类:单面绣、双面绣。

按工艺分类:普通、极品、精品。

按产品形式:被面、枕套、手帕、绣衣、屏风等。针法介绍:齐针 散套 施针 虚实针 乱针绣 打点 戳纱 接针 滚针 打子 擞和针 集套 正抢 反抢 鬅毛 拆绷 整烫 饰裱

重要价值

1)2)3)4)历史价值

2000多年来劳动人民的历史积淀

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中刺绣代表了是一种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 收藏价值

湘绣题材广泛,品种繁多,不乏极高的艺术珍品 实用价值

各类日用品,如时装,屏风,手帕,被面和丝巾

传承人简介

刘爱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4岁开始学艺,师从湘绣名家余振辉,并得到杨应修、黄淬峰二位大师的指导,擅长刺绣花鸟、动物、人物,尤其是狮虎。她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学刺绣的同时,多方面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使刺绣狮虎的技艺更为精美,先后绣制了不少优秀的绣品,并多次获奖,在湘绣界拥有极高的声誉

代表作品

《洞庭清趣》曾作为国家礼品,后复制一幅,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雄狮》和《饮虎》珍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她曾主持并参与绣制大型双面全异绣通景屏《群仙祝寿图》。

柳建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2006年被授予长沙市民间工艺十佳杰出传承人。2.2007年,湘绣最长作品《千鹤图卷》问世。3.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4.2009年,湘女绣庄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5.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6.2012年,被国家工信部、文化部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奖作品

双面绣作品《荷塘情趣》 《银虎》

项目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南省长沙市的刘爱云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2年,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江再红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器印刷冲击传统工艺

相辅相成,机器印刷应用于生活,传统工艺侧重于收藏。湘绣人才青黄不接

开设湘绣兴趣课堂,教育从娃娃抓起

精品遭遇“克隆病”

篇6:关于金华市浦江文化遗产的调查

关于金华市浦江文化遗产的调查

姓名:朱凯莉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2.06.01

籍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班级: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2 班

学号:101509061054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车桂林 王国栋

2011年7月29日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金华市浦江文化遗产的调查

文法系广播电视新闻学2班 朱凯莉

历史变迁浦江文化遗产依旧存在,璀璨的文化却有多少人了解呢?为了解浦江文化,我于2011年7月23日至7月29日展开对浦江文化遗产的调查。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1、选题目的和意义

浦江历史久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生存于这片土地上的浦江人不仅适应了浦江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山水水,而且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婺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有利于我更深入的了解浦江文化,同时也让人们去了解浦江文化化和去关注浦江文化。

2、调查方法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资料收集法及观察法。

3、调查过程

⑴准备过程:2011年7月23号,我从网络中查找了上山文化的位置,安排了一下这几天具体行动路线。

⑵调查走访:2011年7月24号我走访了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2011年7月25号至2011年7月26号我欣赏了这里的民族民间艺术。

⑶调研汇总:2011年7月27号至2011年7月28号,我将前几天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一下整理,并为下一步撰写报告做好了准备。

⑷撰写报告:2011年7月29号,根据前几天的实践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及学校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手册关于撰写报告的规范写完报告。

二、社会调研结果与分析 1.调研资料

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建县,已有1800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之称。宋元明清四代,方凤、柳贯、吴莱、宋濂、戴良、倪仁吉(女)、蒋兴俦(心越大师)、戴殿泗等皆以诗文书法驰名文史。元初,“月泉吟社”征诗活动面及东南六省。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书龙盘凤舞,尊为“草圣”;次子宋璲小篆,列明代第一。蒋兴俦,康熙年间东渡,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曹聚仁、张世禄、石西民、洪汛涛等在文学、语言、新闻等领域自成一家;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张岳健、方增先、吴山明、等书画名家相继崛起,成就卓著。张书旂,三十年代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其《百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鸽图》于1941年以国礼祝贺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而进“白宫”;吴茀之画印俱佳,为“浙江画派”承前启后重要人物;张振铎称“南天一柱”,有“北李(苦禅)南张”之誉。为了弘扬书画文化,近年来在浦阳城先后建成了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艺术碑刻院、山明美术院,张书旂、张振铎、张世简画院即将落成;同时,兴建了书画小学新建了书画一条街,开设了书画市场。

浦江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中外人士称为“迷人的艺术”剪纸,风格秀丽,质朴大方,令人叹为观止;起于明代的“迎会”,以会桌制作奇巧,童趣天真,堪称华夏一绝;“灯会”,融书、画、工艺于一体,人物灯、竹丝灯、板龙灯、走马灯、灯种繁多,各呈民彩,深受中外人士赞誉;“浦江乱弹”,曲调激越高亢,优美流畅,为婺剧主要声腔,流行于浙、赣、皖数省。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浦江山川秀丽,古称“天地间秀绝之区”。县城北郊省级仙华山风景名胜区,其岩峰景观,兼具“奇、险、旷、幽”物色,为浙中所罕风。飞来峰下的宝掌洞,清幽绝俗,唐代中印度高

浦江全景

僧宝掌禅师挂锡于此,与一山之隔的夏泉左溪寺-----唐代天台宗传代祖师玄朗大师修身地,并称为佛门圣地。县东部郑义门-----玄鹿风景名胜区,即“江南第一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同居15世。郑氏《家规》、《家仪》,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明代典章出于宋濂之手而脱胎于《郑氏家规》。此外、县西北部的马岭、县东南部的官岩山和县城西部通济湖风景,县城东隅龙德填充塔(此塔建于北宋)公园,均为游览胜地。

2011年7月23日我在网上查到了上山文化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2001年、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县博物馆对上山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在上山遗址中还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保存最丰富的栽培稻遗存,它的时间比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的栽培稻提前了近四千年。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浙江代表性史前文化分布示意图

大陶盆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石磨盘

万年前的稻粒

浦江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积演丰厚,而且非常有特色,其数量、内容、形态和个性化等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有些文化甚至名扬世界。

在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华市项目统计表中就有两个是浦江县的,而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入选的金华市项目统计表中有五个。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华市项目统计表

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入选的金华市项目统计表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不光如此,浦江饮食文化丰富,中国现存最早的菜谱《吴氏中馈录》在出自浦江。十五横签(西部称十五横签、东部称十六横签)被称为浦江版的“满汉全席”,已被列入当地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汉族聚居区,汉民族的节日在浦江都有相应的饮食礼仪。如正月初一春节,吃汤圆,象征一元复始;正月十五元宵节,吃麦饼;清明节吃“清明馃”,它被做成三角形的,所以又叫“三角馃”,清明馃又分“白馃”与“青馃”,“三角馃”形似犁头,表示春耕农忙开始了;立夏,吃麦衣(一种薄煎饼);端午吃粽子、茶叶蛋和绿豆糕;农历7月15中元节,祭祖,吃手蒲头馃;中秋节吃擂头馃(驴打滚)和月饼;重阳节吃麻糍,等等。另外,红事(喜事)用红馃(杨梅馃)、白事(丧事)用白馃(横夹馃),新娘子回门(俗叫“转头趟”)、老人做寿、孩子满月周岁、房屋上梁、建灶乔迁的人家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分喜馃(“杨梅馃”或点有红点的饼馃)。

十五横签

清明馃

上述内容都是目前来看相对比较突出和具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事实上,从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它们仅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以相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的结束和人们的整理与挖掘,具有悠久历史的浦江大地,会有更多、更加精彩、更加具有地方生活特色和影响力的项目被我们所发现并被列入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反过来证明浦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与个人调研收获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如果说,物质的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要消失,因为,它是一种没有生命的存在。然而,这种物质文化形态只要我们拥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技能和知识,我们就能随时重新制造或复制相应的物质文化形态,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保护或保存好浦江的这些种文物、技能和知识,不至于让它流失、湮灭,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就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篇7: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月上旬,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政协副主席李美林的带领下,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一是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分为: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四脚龙舞等民间舞蹈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主要有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铜制品錾画工艺、丰镇月饼、隆庄月饼暨隆庄干货系列等民间食品工艺以及刺绣等民间工艺。另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有隆盛庄六月二十四庙会等。

二是喜闻乐见,群众喜爱。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丰镇月饼,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花样,并通过成立丰镇月饼协会和注册商标,成为中秋节馈赠好友、探亲之最佳礼品,是我市的独特民间小吃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如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今已有244年的历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被自 2 治区政府审批为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隆庄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以它历史悠久、名目繁多、构思精巧、造型朴实、形态多姿的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着区内外数以万计的民众游人客商,2007申报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技艺精湛,知名度高。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一批在区内外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项目。如北派墨玉制作工艺,它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当地独创的一门石雕影雕艺术。它在继承、改革、发展、创新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注入更多、更高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高贵、优雅,艺术品味更浓,档次更高。曾多次参加北京、天津、上海、广交会等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收藏于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内蒙古政府礼堂、乌兰夫纪念馆等处。同时还远销国外10多个国家,受到国外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的一致青睐,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从整体上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市仍存在社会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的基础性工作;认识不到不能以通行的市场化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到是否有开发利用价值,是否能赚钱,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脚踏实地地做好普查、抢救工作。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都设立在文化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针对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各个环节制定目标和计划;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没有开展;全面深入的群众性、社会性的普查工作没有展开,概念不清、家底不清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是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四是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 4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

五是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之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学科之间必须协同配合;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让广大群众自觉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

三、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保护机制。建议市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要成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保护措施。要借鉴外地 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和抢救。首先,要组织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普查。其次,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实施保护的单位及各自权利,落实各自责任。第三,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收集、建档,整理成书或摄制成光盘,形成资料库,作为地方文化史、艺术史、民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三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与事业协调发展。首先,要继续增加投入,政府财政应划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其次,要设立丰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争取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接受我市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捐赠,所募的捐款全部用于抢救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要大力发扬文化产业。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依靠民力,启动民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我市非物质 6 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对从事演出的专业文化团队,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通过出售冠名权、有偿宣传、有价票证等形式,筹措研究和发展经费。

四要注重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发的研究。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职能部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调配专业人才负责此项工作。要引导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社团组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把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和传承队伍。要支持民间艺人在创新题材、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使一些具有较大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五要举办各种传承人培训班,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切实得以保护和发展?传承人的存在是关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和源。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我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队伍,重点和优先考虑一些濒危项目的传承的培训。如铜制品錾画工艺、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等。同时每年给传承人发放一些生活补贴费和举办培训班时的培训费,在提高传承人待遇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

六要加大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营造良好 7 的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普及保护知识,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对本地民间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认知度,培养新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适时表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从事此项工作和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既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同时建议职能部门尽快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展览,投资修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馆,作为宣传丰镇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

丰镇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

2010年9月29日

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调研报告

抄送:乌兰察布市政协办公厅、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族宗教和文史委员会;

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存(2)。

篇8: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一、新建县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推进新建县非物质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2009年在县文化馆挂牌成立了新建县非物质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为该项工作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近年来, 非遗中心以“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为载体, 深入广场、学校及各乡镇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宣传, 举办了一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2010年2月, 走马灯入选参加澳门举办的“江西民族民间春节习俗展”;得胜鼓入选参加上海世博会踩街巡游活动;11月参加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非物质遗产展演, 西山万寿宫庙会入选图片展、新建走马灯入选实物展览。

建立一个非遗展示厅和一个非遗传习所, 即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新建县西山万寿宫庙会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面积约120平方米, 配备了展板、宣传栏等必要的展示工具, 收集了得胜鼓、走马灯、旌旗等实物, 还有相关图书文献、音像等资料;西山万寿宫庙会传习所设在西山万寿宫内, 面积约220平方米, 库房面积约100平方米, 配备了竹龙、旌旗等道具工具、龙袍、肚兜等服装服饰;唢呐、鼓、铜锣等民俗器具, 还有大量相关的图书文献、音像等资料。

已上报两个市级“非遗”传承人, 一个是民间文学的萧德齐 (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 一个是传统音乐的史景良 (新建德胜鼓) , 已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以来, 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发掘整理了一批有价值的项目。按照有关申报要求逐级申报, 已建成了一套名录体系, 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和县级15项, 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级录 (1项)

民俗:西山万寿宫庙会

2.省级名录 (4项)

民间文学: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传统音乐:新建县得胜鼓

传统手工技艺: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

民俗:新建县石岗梅烛灯

3.县级名录 (15项)

民间文学:萧峰萧史吹萧引凤故事

传统音乐:新建得胜鼓、昌邑下河调

传统舞蹈:生米打狮子

传统手工技艺:大塘东坡肉制作技艺、大塘清明酒酿造技艺、松湖米粉肉制作技艺、昌邑走马灯、南矶神仙酱

民俗:西山万寿宫庙会、新建石岗梅烛灯、界栏送神、义渡柘林庙民间交易会、松湖龙舟赛、上新建社火节。

二、新建县非遗产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

1.非遗传承人断层严峻

随着农耕文明的削弱, 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 加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的影响, 全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巨大冲击, 使之逐渐失去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松湖西南的杨家村老一辈都会丝弦锣鼓, 该村的丝弦乐队表演在当地颇有名气, 当我们来到该村看他们表演时, 发现表演者几乎都是鬓发已白的老人, 而曾以他们引以自豪的“工尺调”, 由于很难掌握, 现已日渐式微, 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据村民反映:年轻一代目睹着前辈们兢兢业业辛苦一辈子也无法借此致富, 自然也无激情和动力继续从事此业, 纷纷外出打工。在崇尚网络, 追求后现代主义的今天, 延续了几百年的古朴文化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们深感无奈。

2.非遗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非遗文化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 保护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人才:为从实地获得原始资料, 需要懂得摄像、摄影、记谱的人才;为把粗糙的原始资料制成可分类和易保存的资料, 需要熟练制作和编辑的人才;为对资料进行鉴定和甄别, 需要懂得民俗学、历史学和古文学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使更多资料征集后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需要懂得产品开发、保护经营的人才。

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是近年随着这项工作的重视而新组建的, 人员多为转行的, 因此, 缺乏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视野也就不可避免。

3.非遗项目推进力度不大

目前, 新建县非遗项目的保护, 文化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 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仅靠文化部门的努力, 显然推进力度非常有限。由于经费紧张, 许多征集到的资料, 不能有效地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整理, 也不能有效制订传承和激励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政策。

调研中我们得知:汪山土库自2003年初成立修复工程指挥部以来, 管理机构迟迟未能成立。其指挥部不是法人单位, 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 给汪山土库的对外引资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带来了极大障碍, 加之由于缺乏资金对其内部进行布展, 严重制约了汪山土库的修复和对外开放工作的进程。

4.非遗名录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新建县非遗普查起步较晚, 且受人力、物力限制, 许多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都未收录到, 仍然有众多的非遗项目散落民间, 亟待尽快搜集整理, 诸如民间舞蹈类的:盾牌舞、板凳舞, 节气方面的松湖黄堂宫庙会、开河节、吃生节、婚嫁习俗中的哭嫁、唱槐头、丧葬习俗中的祭杠;民间音乐方面的新建小调、鄱湖渔歌、刘英姐等;民间艺术方面的下河调、樵舍瓷板画、石岗银匠业、松湖木雕等;不胜枚举。

在县博物馆, 我们看到从新建县民间收集到的十几个傩面, 这些面具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傩文化在新建县有着广泛民间基础;梦文化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一种文化现象, 梦山民间历来有许多人来此求梦, 明清两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里留下了许多梦的美妙传说。铜源峡不仅环境秀丽, 而且有着全国最古老、最大的300多个水碓群, 由于宣传不够, 仍“藏在深闺无人识。”这些非物质文化在新建县应列为重点挖掘的范畴, 令人不解的是县级非遗名录中却未列入其中。

三、新建县非遗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1.整合社会资源, 壮大一支保护队伍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目前, 新建县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中心已开始承担起调查、收集、整理、保护、申报等抢救和研究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使命。但我们应该看到, 此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仅凭一个单位少部分人是难以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所以应由政府主导, 建立县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民间力量的积极性。

民间有许多熟悉、了解甚至对非物质文化有研究的能人, 他们是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可以采取聘用或提供必要的经费,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为保护、研究和挖掘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2.健全档案资料, 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为了全面掌握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健全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目录及资料档案, 政府必须组织一次声势浩大、拉网式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做到不遗不漏。按照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 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各种资料, 把非物质文化原真性的东西记录下来, 将资料进行科学分类, 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那些最原始、最自然、最具有原生状态特点的文化基因, 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 传承下来。 要积极申报全国、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对暂不能申报的项目, 则应将资料保存完好, 组织人员进行研究、挖掘, 待条件成熟再申报。

3.组织各方力量, 编写一套精品书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将其真实、完整地保存并向子孙后代充分展示其丰富内涵与珍贵价值, 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的职责,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不应将普查到的资料、文物让它们躺在文化馆、博物馆内沉睡。政府应立即牵头成立一个“非遗”书籍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类别进行详细记载, 对西山庙会、梦山梦文化、傩文化、汪山土库等一批文化内涵较深的重点“非遗”项目进行课题研究, 进行深入地挖掘,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编成一套精品书籍。向外人展示新建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达到扩大新建县影响、提升新建县整体形象的功效, 真正达到科学、合理地传承弘扬新建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建立激励机制, 保护一批民间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 就意味着保护项目的自然消亡。目前, 新建县只上报了两个市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虽不能准确统计新建县有多少民间艺人, 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一个具有70万人口的悠久文化底蕴的大县来说, 这比例显然不对称, 我们要加快申报“非遗”传承人的步伐。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 许多项目的传人仍然生活困难, 因此, 拨出专项资金扶持一批“非遗”传承人才, 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上, 才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目前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 加快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工作, 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切实把传承项目的绩效与奖励结合挂钩, 使荣誉和利益成为吸引、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动力, 做到代代相传, 后继有人。

5.强化培训交流, 增设一点场地场馆

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不仅面临着资金问题, 同样场地场馆稀缺也是制约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展开, 这需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 将不断收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存放, 为展示宣传、讲学研究、交流推广提供必要条件。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培训、演出由于没有固定的场所, 即使有活动开展, 也只能时断时续, 而活动开展保持持续性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新建县虽然建立一个非遗展示厅和一个非遗传习所, 但调研中, 我们看到场地利用率不高。文化部门如能提供免费场所, 一些非物质文化活动开展就有了“定心丸”, 活动将能按期按计划进行, 并能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其活动之中, 民间的保护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文化部门可以尝试组织一些民间的非遗项目的表演或比赛, 为他们提供食宿, 报销车费等, 对一些优秀节目进行奖励, 并积极为他们做好宣传工作, 努力把一些优秀非遗项目推出新建, 推向市场。为新建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提升新建县文化软实力摇旗呐喊。

6.加大资金投入, 抢救一些濒危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困难, 必须由政府出资保护。政府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纳入财政预算,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和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经费。要划出一定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法力度,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持续开展。避免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广量大, 传承、保护、抢救的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必须突出一批重点项目, 避免平均用力, 事倍功半, 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抢救项目, 有计划地提供资助。

汪山土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孕育了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豪门望族, 但由于历史原因, 汪山土库历史文化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 就是在本县的《县志》中, 也仅有对程氏三兄弟不过百字的记载。汪山土库目前虽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布展, 但还未展示它的原貌, 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必须尽快进行文化布展, 充实其内涵, 全面提升汪山土库景点建筑文化和家族文化的欣赏性、教育性和影响力。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 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傩文化受道教影响甚深, 并保持着浓厚的道教色彩。西山万寿宫是世界万寿宫的始祖, 是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江西被公认为傩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由于西山万寿宫的存在。一些边远省份的道徒, 在心受道教经典和朝觐香火后, 也把傩带回他们的故乡。因此至今很多边远省份都认为他们当地的傩来自江西新建。

7.借鉴成功经验, 打造一张旅游名片

云南丽江一位名为宣科的纳西族老人, 创建了一台“大研纳西古乐会”, 激活了“中国古音乐化石”, 使沉睡千年的唐宋音乐重新焕发生命力。有人说, 不到丽江不算到云南, 不听纳西古乐不算到丽江, 纳西古乐会使丽江引起了全国和世界的关注。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 其传统制作技术在成为国家首批文化遗产后, 武夷山推出《印象大红袍》作为吸引重游者和初游者的引爆点, 丰富游客的夜生活, 延长了逗留时间, 拉动了消费及更加地展现了武夷山的文化内涵, 成为武夷山一张靓丽的名片。这种利用文化来促进旅游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些许提示和思考。新建县旅游景点虽多, 但缺少能展示新建县文化深厚底蕴, 能在游客心灵深处产生震撼效果的宣传片, 来到景点后留不下较深的印象, 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是困扰新建县旅游停滞不前一个重要因素。借鉴外地一些成功经验, 建议把新建县梦山丰富的梦文化和吹萧引凤演绎的古老浪漫的爱情进行深度挖掘, 摄成电影、搬上荧屏, 让游客能充分领略到新建县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时参照兰州水车园的做法, 对铜源峡水碓群进行重点打造, 然后对景区进行策划、包装, 这不能不说是新建县“非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的一步妙着。

我们要正确把握新建县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 是吸引游客的招牌, 是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依托。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相结合,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的互动平台。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 人们往往关心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注着GDP的增长。蓦然回首, 我们发现, 在各种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 “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像风暴一样弥漫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有的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家园被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冲得七零八落” (冯骥才) 。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正在急剧的消失。“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 (孙家正) 。近年来,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吁不断高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上一篇:税务会计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班级管理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