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13

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6篇)

篇1: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烟台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委党校第24期中青年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姜培松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九大工程的意见》,确立了2020年我市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总体目标,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以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为着眼点,通过走访基层、调阅有关部门材料、咨询相关部门情况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分析与思考。

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必然选择

(一)从发展方向上看,文化产业是最具前景的巨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不同的。近20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明确趋势是,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大产业之首。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重要生产力。文化产业每天在全球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与高科技产业同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前景的巨大产业。

(二)从发展机遇上看,文化产业是抢占先机的重要制高点之一。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就业带动强等特点,是低碳、绿色、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推动转调、抢占先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末,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相继制定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25%,每年文化产品出口在700亿美元以上,已经超过了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超过了6%,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西邻青岛致力于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和“影视之城”等城市文化品-1-

牌,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达到369.5亿元,增长15.7%,占GDP比重达到7.5%。北邻大连持续打造“浪漫之都时尚大连”、“软件城”、“足球城”等城市文化名片,其中软件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达到30%以上的增长速度,突破500亿元的规模,解决了近8万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文化已经成为新国轮区域竞争实力比拼的焦点,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从烟台实际来看,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市强市的重要支撑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大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讲论通过了《关于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九大工程的意见》,对加快文化大市、强市建设步伐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题中之意。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建设责任分工的意见》,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努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大工商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确定“自2012年起,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每年5000万元,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使用效益”。要求“各县市区

也要在预算内设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

(二)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至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78.06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占GDP的比重从2.75%提高到4.95%。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新的统计口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4.45亿元,同比增长21.67%,高于同期GDP增幅7.1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2.67%;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其中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7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22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有48个,超过1000万元的有352个)。文化及相关产业总投资272.40亿元,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市同期总投资增幅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完成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市同期完成投资增幅0.5个百分点;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项目198个(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同期投资项目增幅4.3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新开工项目95个,同比增长63.5%,高于全市同期新开工项目增幅46.8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30个,行政事业单位272个,附属非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内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单位555个,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个体户2305个,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3万人。

(三)条件优势明显。一是经济基础雄厚。“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01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3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37.8亿元。“十二五”期间,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等国家级战略的实施,加之保税港区、高新区和一批重大项目的效益显现,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跨越,必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二是文化资源丰富。烟台有着莱国文化、葡酒文化、开埠文化、道家文化、红色文

化、海洋文化、节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在这些资源和品牌中,有亚洲唯一的、有国内最早的,有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有富于现代气息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市已普查到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10个类别的线索资源11716条、项目5902项。目前,进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分别有13个、29个。只要用心挖掘,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三是文化承载力不断提升。市文化中心、市博物馆新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有线电视村村通“五大文化工程”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烟台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为国家一级馆,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1200平方米。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供市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必然带来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四是消费需求可期。2010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16元,人均GDP超过6.6万元人民币。根据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超过5000美元文化消费会高速增长的国际经验,烟台市民文化消费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市民日益增加的文化消费将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低。总体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除去富士康文化产品生产,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92.24亿元,占GDP的比重2.12%,比2010年全省3.12%低1个百分点。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占全市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4.40%、45.69%和39.91%,从业人员之比为22.90:28.89:48.21,资产之比为15.76:58.25:25.99,营业收入之比为14.90:27.64:57.46,增加值之比为15.76:58.25:25.99。在人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的配臵上,“相关层”占了较大比重,而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

分的“核心层”和“外围层”所占份额相对较低。三是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强。超过200人的文化产业单位仅有53个,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大企业。四是缺乏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信息产业没有实现全面接轨和有效融合,文化产业仍以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门类为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围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突出核心层和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服务、文化旅游、印刷发行、古玩书画与工艺品等文化产业业态。推进“创意烟台”建设,积极培育创意理念,培养创意人才,发展创意业态,扶持创意企业,建设创意园区,大力发展网络动漫、数字电视、电子图书、手机报刊、移动电视、在线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含量,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集群式增长。

(二)抓好产业项目招商推介。围绕市委提出的“集中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三大载体,重点培育30个重点文化企业、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3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探索建立文化产业招商推进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国际优质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全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将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招商纳入全市对外招商工作的大盘子,参加每年全市对外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国际文化机构、文化项目落户烟台。发挥工商联等有关单位作用,组织优秀文化企业以参加、参展深圳文博会、省文博会等形式进行对外招商。完善网上文化产业招商宣传平台,以烟台文化产业网为平台,以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做好全市文化产业项目网上推介招商。

(三)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以及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规范项目评选程序,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发放,通过贷款贴息、补贴、项目补助、绩效奖励等方式,加大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等五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财政注资引导,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和发行放映、出版发行、文化会展、网络信息传媒等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大力促进银政,银企合作,建立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机制,探索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教育计划,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文化领军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把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全市高级人才引进计划,提供资金投入、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依托驻烟高校、烟台动漫基地等人才、设备、信息优势,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讲座、培训,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2011年11月

篇2: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发布人:来源:州政府督查室时间:2008-11-25 15:21:43点击:52

5吉首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为充分利用吉首市文化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吉首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州政府办关于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的调研要求,吉首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市民族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古城办,对吉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快吉首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吉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乾州古城区域。乾州古城位于吉首城区南侧,拥有关帝庙、城隍庙、龙王庙、文庙、小溪庵、天星庵、观音阁、先农坛等古建筑20余处;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有抗击八国联军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罗荣光故居、抗法收台的民族英雄杨岳斌故居和朱镕基夫人劳安女士就读的国立八中遗址,以及基本体现从明到清及民国时期建筑风貌特点的胡家塘古民居建筑群等;拥有独特的兵站军事历史文化,乾州古为军事要塞之地,系中国南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之一,至今保留有头炮台、二炮台、三炮台和喜鹊营等南长城最大的驻守炮台和古兵营;拥有风味独特的乾州板鸭、熊家鸭子和柑子叶炒乳猪等饮食。二是拥有以苗族民俗风情为主的德夯风景区,景区内有大龙峡、小龙峡、高岩峡、夯峡、九龙峡等;有全国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落差达216米,水流终年不断;景区内苗寨依山而建,封火墙、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调鲜明;景区内苗民保留着独特的拦门对歌、上刀梯、打猴儿鼓、赛牯牛等习俗和六月六、四月

八、姊妹节等民族节日,具有浓郁的苗族风情,还有“桃花虫”等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苗族织锦芭排等民族工艺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先后完成了《德夯核心风景区详细规划》、《乾州古城前期保护规划》编制,目前《吉首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过评审,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为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编制了《吉首市旅游交通地图》,对全市和全州的主要景区点和风土人情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交通票务信息、涉旅企业(酒店、旅行社、购物点、特色餐饮等)信息,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共有36个项目分别申报为国家、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湘西苗族民歌申报为国家级项目,填补了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空白,社塘坡乡、寨阳乡、丹青镇被申报为中华民族艺术之乡,石顺民被授予中国苗鼓传承人称号,龙英棠、滕召云、吴腊宝等获州级传承人称号;先后投入560余万元对乾州文庙、杨家祠堂、罗盛教纪念园林及吴鹤祠、伏波宫、杨岳斌故居、罗荣光故居等文物景点进行了抢救性维修,新发掘的东部苗歌拦门、调年节、上梁歌等民族民间习俗,被编入第一批市级保

护名录,新发现的矮寨镇中黄村、峒河街道小溪村周家大院、社塘坡乡土岑头城村被确定为古村落。

(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一是成功推出了“苗家做客”、“苗家拦门”、“苗家跳歌晚会”、“苗族鼓舞”、“苗族服饰展”、“山风鼓韵”、“傩戏”等集成化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品牌优势。二是通过积极举办各种民族节会活动,成功打造了德夯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化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苗鼓节、国际攀岩赛和鼓文化节,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2005德夯·中国鼓文化节”邀请了来自吉林、广西、山西、湖北、重庆、湖南和台湾等8个省和地区的21支代表队、1000多名鼓手云集德夯苗寨同台献艺,成功打造了“千年苗寨,天下鼓乡”旅游文化品牌。三是乾州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得到初步开发。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1.3亿元用于乾州古城旅游文化开发,已完成临街门面改造,确定了76栋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古民居,改造古民居200多栋,修缮名人故居14栋,修复建成北城门、胡家塘古民居群、古安澜井、罗荣光故居、杨岳斌故居和文庙等14个旅游景点。吸引了省内外130余家旅行社前来采线,已接待旅游团队110多个、游客4万多人次。四是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创作了以苗族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民族舞剧《远山鼓谣》和歌曲《梦寻隘口》、《遥远的苗乡》、《吉首飞翔》等,出版了《吉首映像》画册,创作完成了大型旅游风情歌舞《依梦湘西》,并组织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表演队伍赴长沙、深圳、广州等地演出,积极推介和宣传吉首。

二、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一是文物资源多但规模景区少,与全国、全省文化旅游景区相比,显得规模小、看点少、较零散,游客逗留时间短。二是自然景观档次、品位不高,德夯风景区虽然总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但精品不多,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三是文化资源丰富,但独具地方特色的苗歌、苗族傩戏、纸扎、阳戏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德夯风景区对本地区苗族习俗挖掘整理不够,热衷于引进和改造其它地区的苗族习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伪民俗”,对广大游客缺乏吸引力。

(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有待加大。由于地方财力薄弱,文化旅游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深层次开发利用,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包装、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宣传促销方面,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系统的宣传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不够,全市文化旅游业知名度不高,辐射面狭窄。《吉首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虽已完成,但因投入资金少,整个规划档次不高,尚未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详细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通往景区(点)的公路等级低、路窄、弯多、坡陡,旅游景区(点)的内部通达性差。二是运载工具档次低,目前全市没有一台进口豪华旅游车,国产豪华旅游车仅120台,无法满足旅游专列及大型旅游团队来吉需求。三是始发列车少,目前吉首火车站始发旅客列车只有吉首至长沙旅游专列,团队购票比较困难。四是接待服务设施不足,且档次不高,全市虽有星级宾馆15家,但均为二星级、三星级的低档酒店,没有一家四星级以上的高星级酒店,尚不具备接待国际旅游团队的基本条件。

(四)旅游主导产品不够突出。一是品种单

一、技术含量低。德夯风景区内虽设有部分旅游

产品销售点,但是种类不多且大多与周边地区雷同,缺乏吸引力,二是受资金、人才、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旅游产品大多处于小作坊生产阶段,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三、加快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充分利用与湘、鄂、黔、渝四省市相邻的区位优势和纳入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机遇,以德夯风景区和乾州古城为载体,以民族文化风情为灵魂,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等建设和服务,着力做好景区观光、文化欣赏、特色饮食、旅游购物、会议休闲、乡村体验、生态健身等旅游文章,努力将吉首打造成为面向本省、辐射周边县市、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湘西旅游集散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开发状况和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和完善以省为指导、州为基础,景区为重点的覆盖全市的旅游产业规划体系,做到与旅游景点、公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相互呼应,协调发展。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是加快道路网络建设。加快以常吉、吉茶、吉怀、张花高速公路吉首段等4条对外通道建设和以国道209线吉首绕城线为重点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建设一批旅游精品线路,编制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的内外对接网络,有效改善对外交通环境。二是加快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启动国道319线城东口、省道229线城北口、国道319线城西口停车场建设,配套完善商场、餐饮、娱乐、休闲、体育等公共娱乐场所,并按相关规定和标准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同时加快乾州中心客运站建设,开通前往州、市主要景区点专线车和周边主要景区点班线车,力争三年内建成3家至少拥有100台豪华旅游车的大型专业旅游车队,全市豪华旅游客运车辆达到500台以上。三是切实提升城市接待功能。三年内力争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0家以上三星级酒店,同时加快兴建高档商务型酒店,拓展会议服务功能,增加商务客房楼层和酒店会议设施,提高酒店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四是重点发展商贸、娱乐、休闲业。围绕游客“吃、住、游、购、娱”五大要素,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等手段,着力打造好以商业城、湘泉步行街和吉首商贸大世界为核心的繁华商业带;建设一条方便游客用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饮食一条街”;加快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开发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大型旅游娱乐演出场所以及咖啡厅、酒吧、健身房、夜总会等娱乐服务设施。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提质。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服务”的要求,注重抓好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独特的德夯苗族民俗风情和乾州古城文化底蕴为重点,将《扎花女》、《远山的鼓谣》等精品民族文化节目推向市场,使之成为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节庆习俗日及举办中国“鼓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塑造“天下鼓乡”旅游品牌,把服饰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人绝技等按市场化手段物化出来,融入项目开发建设之中,突出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有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四)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搞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筛选、论证、储备和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

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五)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一是加强宣传促销。把旅游宣传纳入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外事、商务、对台、驻外机构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纳入广播、电视、宾馆、商场、电讯、娱乐等各环节。二是加强文化促销。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重点推介德夯苗寨民俗风情和乾州古城“春”文化、巫傩文化和兵站军事文化,为观光旅游注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增添神奇、深厚的文化色彩。三是加强活动促销。通过积极参加“湘洽会”、“沪洽周”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旅游风光,拓宽旅游市场,扩大旅游产业知名度。四是重点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进一步开发老爹果王素、苗族银饰和服饰、水冲石砚、乾州板鸭、河溪香醋等名优产品,在宾馆、景点设立旅游产品专卖点,在旅游线路设立民间工艺参观点,积极培育旅游商品专业市场。

篇3: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一、广饶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广饶县大力实施“文化促动”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2010年文化产业占全县GDP比重增加到5.6%。一是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投资十多个亿建成了孙武湖旅游度假区、文体中心、会展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 奠定了硬件基础。二是文化品牌创建效果初显。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节、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等成功举办, 会展经济初具规模。《马书记上任》、《孙武》、《天地人心》等吕剧精品及电视剧《宣言》的推出, 极大提高了广饶知名度。孙子故里、红色刘集等文化品牌推介取得一定成效。三是文化市场初具规模。形成了图书、音像、文印、网吧、电影放映、字画、演出、歌厅、广告、艺体培训等多门类、包括400余家经营业户的文化市场体系, 吸纳就业一万多人。四是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实施了博物馆及孙武祠配套、倪宽墓修复、柏寝台保护等开发工程, 特别是孙子文化主题公园对外招商获重大突破,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二、广饶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任重道远。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一)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扶持政策缺失

由于我县工业经济长期以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 推进发展的力度明显不足。一是没有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目前, 文化发展仍以2009年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发展的意见》为依据, 尚未制定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专项规划, 发展思路、突破方向、保障措施不够明确, 文化产业基本处于自发、无序发展状态。二是尚未出台切实可行、具体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扶持政策。资金、税收、土地等倾斜政策几近空白, 引导、扶持力度明显不够, 并且现有文化产业发展意见、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大型企业持币观望, 望“文”止步, 不敢轻易转型或涉足文化产业领域。

(二) 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明显滞后, 与需求相脱节

一是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小、层次低、结构差, 发展明显滞后。文化产业包括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个层面, 其中核心层和外围层是主体, 相关层是补充。虽然我县2010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5.6%, 但仅华泰集团 (属文化产业相关层) 就占5.4%, 文化主体产业仅占0.2%, 几乎可忽略不计。按类型统计, 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文化产业总户数的90%以上。并且现有大部分文化企业实力弱、规模小, 生产方式落后, 处于产业链条低端, 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动漫、创意、影视、出版、旅游、软件等高附加值新兴文化产业在我县基本空白。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现有文化产业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如至今县内没有电影院, 适合大众需要的文化消费项目如棋馆、茶室、演艺厅、酒吧、健身房、球室等发展滞后;游乐景点散、小, 可看、可玩性差;群众文化娱乐和消费没有去处。

(三)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但保护、开发、利用程度低

我县文化底蕴深厚, 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 但实际中保护、开发和利用不够, 主要表现有:一是独特文化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强。孙子故里、广饶齐笔、红色刘集等文化品牌打造初显成效, 但宣传、开发程度还不够, 影响力、竞争力不强。没有真正能在全国、全省叫得响, 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品牌。二是文化企业发展滞后, 文化产品开发不够。县内文化产业个体户所占比重大, 企业少, 依托特有文化资源、知名度高的龙头文化企业几乎没有。文化产品设计开发落后, 品种少、档次低, 没有打开县外市场。三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一区一园三链” (即孙子文化产业聚集区、乐安民俗文化风情园、古齐文化产业链、红色文化产业链、吕剧文化产业链) 等相关旅游资源单薄散乱, 规划开发进展缓慢, 缺乏有效整合, 吸引力不强。

(四)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少, 融资渠道单一

一是文化资金投入存在“重事业、轻产业”、“重建设, 轻保护”倾向。2007年以来我县文化投资达10多个亿, 但主要是政府主导投资, 多数用于兴办文化事业或搭建产业基础, 至今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并且文化资源开发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投资渠道单一, 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高。我县文化产业主要依靠财政投入, 渠道原始、单一, 没有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开放和招商引资处于探索阶段, 除孙子文化主题公园建设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外, 成功吸引外资的项目寥寥无几。

(五) 文化市场聚集程度低, 管理亟须加强

一是文化市场聚集程度低。由于缺乏统一的文化市场规划, 造成文化经营业户布局分散, 没有形成特色文化市场、文化街、文化产业园区等。二是文化市场管理亟须加强。行业规范不健全, 对文化经营业户、从业人员资格审核把关不严, 造成文化市场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三、加快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建议和思考

文化产业是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我县具备雄厚经济基础,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 后发优势强劲。为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的目标, 突破文化产业应成为加快转调发展步伐的战略选择。

(一) 转变理念, 制定规划, 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一要破除思想障碍, 转变发展理念。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深刻把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决破除畏难发愁情绪, 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二要尽快出台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规划。聘请高层次专业机构, 在全面把握县情、发挥独特优势基础上制定发展整体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 为实现2015年文化产业达到占GDP比重8%夯实基础。

(二) 明确目标, 重点突破, 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突破文化旅游产业, 打造古齐文化、孙子故里、红色刘集、吕剧发源地特色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整合旅游资源,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使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 使文化旅游成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支柱性产业。二是提升节庆会展经济, 打造文化交流平台。高水平办好孙子文化节、农民艺术节、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等大型节会, 做大做强会展经济。组建文化传媒公司, 通过市场化运作, 争取一批省级以上大型文体活动和重大赛事常年落户我县, 进一步拉动投资、带动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会展、赛事“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三是突破文化企业发展, 打造文化企业集群。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 如果没有企业, 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一句空话。支持现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增强文化企业发展后劲和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一批影响大、带动力强的文化企业;支持县内大型企业集团创办文化产业项目, 打造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核心文化企业集群, 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 突破资金瓶颈。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合作, 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全方位扩大文化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我县重大文化项目投资开发。

(三) 深化体制改革, 规范市场管理, 壮大人才队伍, 营造优良环境,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深化改革, 理顺体制, 形成合力。要通过深化改革, 破除体制障碍, 降低准入门槛, 放手吸引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要成立领导机构, 确立文化产业发展主管部门, 明确职责定位, 行使文化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职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二是培育市场, 加强管理, 确保文化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科学规划、积极培育文化市场, 提高市场聚集度, 扩大规模效应, 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街”。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 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确保文化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引进人才, 加强培养, 打造文化人才战略高地。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 建立健全科学的引进、选拔、培养机制, 重点抓好文化经营人才、文艺创作人才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既善经营又懂文化的企业家,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发掘和培养优秀文艺人才,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文化创作队伍。四是广泛宣传, 充分动员, 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 严厉查处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建立有效的跟踪服务机制, 及时为文化市场经营业户和相关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尽快构建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摘要:广饶县作为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主战场, 文化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本着全面把握现状、深入剖析问题、探索发展路径的目的, 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篇4: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概况

近年来,开化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开化龙顶”名牌战略,坚持不懈地建基地、抓宣传、树品牌、拓市场、强服务,有力地推动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化龙顶”茶已成为开化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响亮名片,呈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发展骨干茶园9万亩,采摘面积7.4万亩。全县名茶年产量1288吨,销售收入2.31亿元。今年,全县以“开化龙顶”茶为主的名优春茶叶增加值约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1/5,成为农业产业中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通过实施万亩高标准茶园建设工程和低产茶园改良工程,推广无性系良种,全面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创建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县。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县”称号。

优劣势分析

茶产业是开化县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地位较为突出、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增收作用显著的重要传统产业。从整个茶产业发展进程来看,与我国其他绿茶产区相比,我县发展茶产业主要有四方面优势:

1、有传统、有根基。我县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茶叶产区。经过多年的积累,茶叶成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感情。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激发了广大茶农种茶、采茶、制茶的积极性,一大批茶农掌握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种采制茶技术,培养了一批相对专业的从业人员。

2、有特色、有优势。开化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是中国绿茶金三角的核心产区。正是这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开化龙顶”独特的品质。“开化龙顶”以其紧直挺秀、银绿披毫的外形,内质香高持久、鲜醇甘爽、杏绿清澈、匀齐成朵的独特风格,以及“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特征,被世人所称道。

3、有市场、有潜力。开化是传统的全国重点林业大县和浙江省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0.4%,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山地保护地区之一,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4、有政策、有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部署,这使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趋“生态”,同时也为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当然,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市场发展方向、产业成长规律、产值增长轨迹及目前发展现状看,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为“小”、“弱”、“难”、“低”。

1、规模和总量相对较小。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我县茶园分布较散,规模普遍较小,且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多数茶园开发建设起点标准不高,发展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粗放,茶叶资源综合利用不足,单产过低。我县大多数茶企主要是以出售初级产品为终点,利润率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直接导致带动茶农增收难。2、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市场外拓能力弱。3、随着“开化龙顶”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和茶叶总量的激剧扩张,品牌的保护和管理趋难。4、科技推广率低、文化力支撑程度低。

对策建议

全国、全省茶产业发展竞争激烈,尤其是各名优茶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当前及其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绿茶发展仍然是黄金时期。基于以上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化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要着力做到“一扩二优三提升”:

“一扩”即扩大规模,就是要全面扩大“开化龙顶”总量规模。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扩大总量。

“二优”即优化质量、优化结构。优化质量就是要在现有的质量水平基础上,通过对品种改良,加工工艺的优化提升等措施,实现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优化结构就是在名优茶发展方面,要向产品的系列开发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包括“单芽”、“一芽一叶”、“一芽多叶”和“开化龙顶”新香茶,以及综合开发产品等在内的结构多元的产品系列。

“三提升”即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提升整体效益。提升品牌知名度,就是要通过加大宣传、争创名牌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开化龙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就是要从流通、加工、生产各环节入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龙顶茶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基地,夯实产业基础。茶园建设是整个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也是茶农收入增加的根本保证。当前,应当把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茶园的改造提升上,从源头上保证茶产品质量。一是优化布局。着手研究制订茶叶生产布局规划,并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通过新植、改造、转换,搞好茶叶种植区域布局,明确各茶类种的适应区,引导农户科学发展。二是改良品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无公害、有机茶园的转换,扩大无公害茶、有机茶的生产规模,推进中低产茶园改造,建成一批优质茶叶基地。三是提升管理。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全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卫生管理,积极推广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提倡实行“乔一灌一草”立体复合栽培,有效改善茶园自然小环境。

2、扶龙头。提升产业带动力。提升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创新的带动能力,是加速当前茶产业化步伐的重中之重。一是放开引进。用好现有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构建市场的多元渠道。可以考虑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对县内茶叶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企业实力。二是放手整合。加快推进行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形成区域化的集约化生产经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多元化经营格局。三是放活联营。立足“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依托名茶协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基地一茶厂一茶农一研发—市场等各个环节的合作经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各种形式的产销关系,促进产业细分,催生增长活力,扎实推进茶叶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四是放宽激励。鼓励和扶持一批产品质量过硬、发展潜力大的茶叶机制厂加大技改力度,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优质原料生产能力。

3、强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一个产品能经久不衰的源泉,没有品牌的支撑,产业的发展很难健康长久,茶叶产业的发展,品牌的作用尤为明显。一要强化品质提升。依托“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

品牌效应,继续实施“放心茶”工程。二要加大品牌促销。要研究促销的区域,按照“巩固华东、挺进北方、进入北京”的思路,努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品牌共享与共建的关系,树立“人人使用品牌,人人保护品牌”的大局意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关心品牌建设,维护品牌信誉。三要注重品牌保护。研究制订《开化龙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实施细则》,把证明商标规范使用好。发挥已取得的“开化龙顶”原产地保护标识作用,继续实施“开化龙顶”省级名茶地方标准和商标包装物管理办法,在经营上统一采用品牌茶叶的商标、包装、价格,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走“以标准整合企业、以品牌整合产品”的振兴路子,努力打造茶叶经营新体系。

4、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一要做大产地市场。加强开化龙顶名茶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将之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集茶叶交易、茶叶休闲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茶叶市场,全面提升市场的档次和品位。二要拓展营销网络。以开化龙顶名茶专业市场为龙头,逐步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不断壮大茶叶营销队伍,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5、兴科技,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茶叶产量要上台阶,质量要上档次,品种要出特色,关键是要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加强茶叶基础研究和机制工艺研发,二是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三是加快茶叶人才队伍建设。

6、重融合,充实茶文化内涵。缺乏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品牌,要使开化龙顶品牌进一步提升层次,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知名品牌,必须坚持一手抓茶叶经济建设,一手抓茶文化建设。一是拓展融合思路。围绕“钱江源头、生态开化、绿色家园”的主题,重视发展茶文化旅游。二是开发旅游商品。把名茶系列产品作为重要的“礼品茶”、土特产来开发。三是创新宣传促销。突出宣传钱江源头生态环境的休闲养生功能和“开化龙顶”名茶的健康、放心功效,以简单、易懂、易记为原则,策划制作内容统一的宣传画册、VCD或DVD光盘。

7、优服务,改善发展大环境。提升名茶产业化发展水平,健全完善、高效运转的服务体系是保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宏观领导,科学决策重大问题,组织和协调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实施名茶产业化战略。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整合现有扶贫资金、农机购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及土地开发资金的一部分,制定扶持政策,重点用于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绿色有机茶认证、名优茶加工机械购买补贴、龙头企业培育、加工企业的QS改造、品牌宣传创建、拓宽国内外市场等,扶持和引导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提高开化龙顶茶的品质和知名度,提高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发展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开化龙顶名茶协会的作用,开拓茶叶营销市场,加强茶叶行业的协调、服务和监督,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积极引导茶农建立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篇5: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在物质资源消耗过程中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如何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把晋城建成“山西省循环经济模范市”的要求,是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亟待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段时间,我们对全市如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形成了以“四梁八柱”为主要特色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推动了全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在全省确定的十二项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中,我市的单位GDP能耗为

2.2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6.4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8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35%。这两大能耗指标连续两年保质全省最低。2007年,我市能耗降幅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二。

1、初步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领导工作机制。市长与各县(市、区)长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曾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印发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及奖惩办法的通知》。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构,成立了节能监测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和高耗能企业建立了GDP能耗公报制度,重点对全市50户能耗企业实施监控和纳入能量考核。泽州县、高平市编制完成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再生资源,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工程。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煤层气、沼气、化工尾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积极组织实施了十大节能工程,仅此一项,年可节约标准煤250多万吨,相当于再建了10座中型煤矿。一是煤层气开发工程。我市在煤层气开发利用上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煤层气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已建成1500多口煤层气井。煤层气发电厂达到21座,总装机容量达18.095万千瓦。寺河煤矿建设的全球最大的12万千瓦煤层气电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完成了5个新型发电项目的审查和上报,新批准煤层气发电装机约8万千瓦。北京蓝清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阳城屯城矿区矿井废气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于10月16日正式奠基新建。目前,煤层气在晋城已广泛运用于发电、工商业和民用。煤层管道气源于10月份在市区实现了对接,全市煤层气用户累计达到8万多户。市区所有公交车、出租车和部分私家车都用上了清洁能源,常年运行的128台燃煤锅炉中,有8家改用空气热源和太阳能,有6家改用煤层气,至明年元月20日前,将有70家完成煤改气工程。金驹煤矸石电厂年前可完成煤改气项目。我市现有300多辆大型煤层气罐车往省内的太原、长治、临汾,河南的郑州、洛阳等地运送新型高效洁净的煤层气,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化工尾气回收工程。天泽永丰煤化工公司率先在全省合成氨生产中实现了“两煤变一煤”蒸汽自给的节能生产。该厂运用巨大的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成功的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原先废弃的二氧化碳、氮气的高温余热充分利用起来,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蒸汽的循环

利用。仅此一项,一年就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52吨,减少烟尘52吨。三是冶金行业尾气余热发电等工程。近年来,在全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高炉喷煤、煤气回收、区域热电联产、余热发电、集中供热、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铁水输送的短流程工艺等节能项目,已在全市兴高能源、沁泽焦化、春晨兴汇、福盛钢铁、三甲炼焦等大中型企业分别推广运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兴高能源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被国家农业部、世界银行全球环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四家机构联合授予“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示范企业”的炼焦企业。四是粉煤灰矿渣综合利用工程。通过实施资源集约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开发利用,我市发展了以煤矸石、粉煤灰、高炉炉渣等废弃物为原料的各种墙体砖和高标号水泥等新型建材企业40多家,年产20多亿块新型墙体砖,100多万吨高标号水泥。目前,阳城润城镇准备投资1亿多元利用阳电排出的粉煤灰年产五万吨纸浆项目。五是积极打造循环经济圈和产业链。目前,我市按照“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形成了“煤——化肥——电力——汽油”、“焦炭——煤气——电力焦炉”、“煤矸石——电(气)——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煤矸石——热电——建材、煤化工尾气利用”和“煤层气——发电(民用—工业用—汽车用—商业用)”等五大循环经济圈。与此同时,也初步形成了煤炭深加工、变输煤为输电输肥输油、焦炉和高炉煤气、煤矸石和煤层气、冶炼——铸造——机加工——装备制造业、煤——新型化工系列产品、煤——电——建材、循环农业等十大产业链。这些循环经济圈和产业链的形成,标志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六是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为民办实事工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并狠抓落实,在全市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了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截止2007年底,全市建成和在建沼气、秸秆气用户10.1万户,市县两级政府补贴资金累计达一亿多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22万吨燃煤。随着沼气、秸秆气的广泛运用,在全市广大农村初步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种植——养殖——沼气——种植——养殖、养殖——沼气——发电、种植——养蚕——沼气——种桑、种植——秸秆气化——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生产链。

3、大力提升科技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市重点在钢铁、煤炭、水泥、电力等行业进行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一方面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原料、停贷、停运)等强制性措施。2007年,全市共拆除1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347座,炸毁烟囱502根;淘汰钢铁产能7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84.9万吨;淘汰关闭小火电机组3台,总计1.8万千瓦;关闭电石企业2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8.2万吨。对市区及周边14户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了搬迁、关停或改造。另一方面对煤炭行业实行了关小改中建大的整合机制。今年,全市又关闭了126个煤矿。同时,全面推广了节水技术改造。全市投资3亿元,相继建成了市区、高平、晋煤集团3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巴公工业废气处理厂。天泽、大化等化工企业建设了中水处理池,打造企业冷却水闭合循环系统,基本做到了不外排。沁泽焦化等公司使洗煤水达到一级闭路循环,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阳电、兴高能源等企业都实行了废水循环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规划滞后。国务院2005年就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并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确定了两批全国试点单位,山西省也确立了30个试点单位,并确定我市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截止目前,市和4个县区还未编制完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大。晋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偏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不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影响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体制机制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全市发展循环经济仅处于起步阶段。从企业来讲,主要表现在各行其是、自行发展,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统一体。

从管理层来讲,由于部门职能所限,存在着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从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全局来分析,目前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尚处在“减量化”即节能减排阶段,距离“再利用、资源化”还有较大的差距。四是科技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短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作支撑,由于我市地处内陆省份,位于偏僻的太行山区,在引进高科技人才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及时解决人才引进和技术问题,将很难实现循环经济模范市的目标。五是发展循环经济立项难。阳城县早在“十五”期间就提出利用煤矸石建设2×13.5万千瓦热电联供电厂,至今项目还没有批下来。市区在金村境内规划建设的热电联供电厂,也已有五年之久,至今也未建成。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按照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稳定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努力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提高资源生产率,推动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促进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多次回收利用和多级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走节约型发展之路。

2、坚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原则。要紧紧依托科学技术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3、坚持强化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的原则。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公众参与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广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多主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新局面。

4、坚持规划先行与重点突破的原则。要依据各县(市、区)的不同情况,搞好规划编制工作。把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经济活动,统筹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局上来。要实行由点到面、典型引路、全面推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从而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坚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企业是主体的原则。实现传统的线性经济向闭流动经济的转变,链接技术是关键,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把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基层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对各类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链接技术的选择和创新,合力攻关,取得新突破,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6、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原则。各级政府要率先创新发展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科研开发活动,积极主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思路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思路是:“实现一个目标”,即:建设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模范市;“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转型发展环节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回收与多级资源化环节;“构建三个核心体系”,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现代绿色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化建设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拉长四个产业链条”,即:煤化工产业链、新型材料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生态旅游产业链和绿色商贸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产业链;“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即:化工行业尾气回收利用、高炉喷煤、煤气回收、区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

三、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科学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要把建设循环经济模范市列入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抓落实。一是科学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二是试点先行。各级各部门要规划设立市级和县(市)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率先做好典型引导工作。三是要建章立制。要积极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体系,坚持将企业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区域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解决资源节约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大循环。

2、为把循环经济打造成强势经济,必须在项目建设上做文章。一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煤层气是我市近年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各级各部门要下大力积极扶持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引导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的广泛运用。与此同时,要巩固和发展我市已经形成的“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应将减量化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保障。为此,积极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原料替代,降低GDP能耗,强化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三是大力培植和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区每年产生大量的垃圾。市环保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尽快推进市区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工作。四是要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绿色商贸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五是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法规体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的行为,通过严格执法来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应根据我市的实际,建立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有关规定,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对高耗能企业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产业、示范产品等投资配套、开发补助和贷款贴息。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循环经济专项基金。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县两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选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坚持把好上项目的关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投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审批。四是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讲,需要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从人才层面上讲,当前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普遍匮乏,因此,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建立循环经济认证制度,并要鼓励和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五是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奖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要重点奖励循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励机制,促进全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六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来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平台。市县两级都要建立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并实行网络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加快推进。

4、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落实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一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绿色”工程中。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紧密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坚持以建设绿色晋城为目标,打响生态宜居城市明片,重点推进通道绿化、城市绿化、村镇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有关职能部门要抓紧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周围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直通口、出入口和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二是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蓝天工程”中。随着煤层管道气源输入市区的实现,有关部门要对市区内餐饮业强制实行燃气等清洁能源。新更换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都必须使用清洁的煤层气,并要积极引导公用小轿车和私家车改用煤层气。宾馆饭店、洗浴业常年运营的燃煤锅炉一律实施煤改气改造。市区重点区域禁止燃煤,积极扩大集中供气和集中供热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区的空气质量。三是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到“碧水工程”中。沁河和丹河是我市的母亲河,在流域内新上或正在新上的项目,必须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保证流域不受污染。建成的市区、巴公工业园区以及高平等地的污水处理厂,尽快做到中水回收利用。沁水、陵川县城北留等工业园区以及重点发展乡镇应及早规划筹建污水处理厂。丹河、市区东河等河流要尽快完成治理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市环境治理水平、生态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真正使晋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牵头单位: 市委政研室 李兴文(课题负责人)、赵积伦(执笔人)

参加单位: 市经济委员会 张丽清

篇6:关于加快烟台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澧县.农业产业化 浏览次数:424 发布时间:

2011-05-17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全县辖32个乡镇,总人口92万,其中农村人口72万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4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澧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企业带动效果初显。一是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645家,其中过1000万元的有20家,过亿元的有7家;从业人员11740人,固定资产10.18亿元。二是龙头效益显著。全县获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共4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总体来看,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以华湘棉花、洞庭春米业、盈成油脂、加州水产、华泰肉类食品、天源纺织、重啤国人为代表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都过亿元。三是带动效果凸显。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共带动生产基地45万亩,农户11.94万户。其中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与9个乡镇合作,建成了绿色食品(油菜)基地25万亩;华泰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大型养殖基地4个,年销售收入4亿元。

2、高效产业来势良好。目前该县已经初步形成葡萄、水产养殖、蔬菜、茶叶等四大高效产业,培育了一批“万元地”、“万元池”。一是葡萄种植。到2010年全县共发展葡萄种植2.8万亩,亩平产值达到1.3万元以上,构建了沿207国道、302省道及津如县道三条生产带,培育了澧阳、张公庙两个生产集中区,建成了澧阳、张公庙、小渡口等33个百亩以上产业基地,“澧县葡萄”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二是水产养殖。目前,我县共发展中华绒毛蟹18000亩;引进100万只南美白对虾虾苗,试养30亩;实现了水产混养,套养等立体养殖15000亩,建成水鱼养殖基地2500亩、水鱼养殖示范基地300亩。三是林果茶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木林等经济作物种植和高效养殖产业。太青乡实施“茶叶富民”战略,现有茶叶1.5万亩,亩平收入8000元。

3、市场体系初具雏形。一是协会组织作用增强。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部门帮扶的原则,目前我县已成立生猪、獭兔、葡萄等专业协会109个,培育市场流通大户2100多户,拥有会员5.4万人,带动农户7.3万户。二是专业市场购销活跃。目前已建成了澧州食品城、八百里洞庭水产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市场购销十分活跃,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以上。三是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利用各种节会拓展市场,先后成功举办了西瓜节、葡萄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举办品评会,每年组织参展省、市农博会,成功举办三届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产品知名度,而且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4、名品效益逐步显现。一是品牌影响扩大。目前,全县品牌农产品共有46个,其中重庆国人啤酒公司的“清爽、一品纯生、7°”啤酒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太青双上绿芽”获国际欧盟认证和农业部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名优茶证书》;福润牌分割肉、张公特色食品、惜春蜂蜜、湘香野生菌油等品牌也在逐步叫响。二是销售渠道拓宽。该县通过打造“澧县葡萄”这一品牌,通过农超对接、包园订单、网上发布信息、召开

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去年还尚未上市,就已被长沙、武汉等地的客商下了订单。三是经济效益增强。随着品牌不断打响,湖南重庆国人啤酒公司生产规模达到40万千升,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利税达到2亿元,跃居省内同行第一;太青名优芽茶收购价格从2010年1000元/公斤,提升到今年的2000元/公斤,价格翻了一番。

二、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不壮。一是自身规模不大。我县7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占比重极少,没有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拉动作用不大。像常德金健米业大米年加工能力为30万吨,但我县洞庭春米业年加工能力仅为6万吨。二是科技含量不高。45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只有50%左右是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澧县光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渔类深加工为主导产品,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目前也仅仅作为郴州“东江鱼”贴牌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品牌营销不足。澧县太青茶叶曾一度与“石门银峰”茶叶齐名,但由于近年来对茶叶品牌的整合推介力度不够,宣传和营销方式落后,导致品牌不够响亮,而石门银峰则作为中国精品茶叶代表,成为了上海世博会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指定用茶”。

2、高效产业不强。一是区域布局不优。以葡萄为例,全县的葡萄主要分布在平湖区,除张公庙、澧阳、小渡口、大堰垱等乡镇相对集中成片外,其它乡镇多属零星分散种植,既不利于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指导,也不利于综合利用水、电、路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又不便于集中搞好销售工作。二是种植规模不大。澧县整个高效产业的规模不大,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全县高效产业中仅葡萄种植和中华绒毛蟹养殖面积上万亩,很多还是零星、零散的,有的只有几百亩,几十亩,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而邻县的石门,柑橘面积已达44.1万亩,综合产值已超过6亿元,柑橘已成为石门的一张活名片。三是标准程度不高。截止目前,全县建立农业标准化基地仅10万亩,大部分生产基地都没有实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培管技术、强化投入品管理、推行果品农残检测”的标准化生产。此外,我县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与普及。

3、市场联结不紧。一是专业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农产品市场处于一种自由发展、零散经营模式,流动摊贩、马路市场比比皆是,难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除八百里洞庭水产批发市场定位高、辐射广、特色浓以外,我县基本没有形成叫得响的专业市场。二是订单农业履约率不高。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农户之间利益连结不够紧密,合同履约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时,部分农户为了眼前利益,直接将农产品转向市场,造成企业利益受损;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时,有的龙头企业又任意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三是中介组织作用有限。当前我县的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直接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其在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时难有平等话语权。

4、配套服务不够。一是重视引导不够。农产品加工企业无论是规模、社会效益还是税收,都无法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比,目前管理机制不顺,企业底子不清,无部门和领导联系与挂靠,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研究。二是信贷投入不足。据调查,全县粮、棉、油、猪鬃、纺织、水产品加工企业,所需收购资金近12个亿,其收购资金具有数量大,时效强,周期短的特点,而每年通过贷款和其它渠道融资不足6个亿,一些中小加工企业由于没有收购资金而关门歇业,销声匿迹,令人十分惋惜。三是发

环境不优。从职能部门来看,仍然存在服务不优、收费偏高等问题。如:质监部门办理食品QS质量安全认证的费用一般企业3万元左右,个别高达5万元,少的也要1万多元,该证有效期三年,每年检测费1万多元,再加上企业办证的建设配套资金,企业不堪重负。

三、对策及建议

1、以工带农,壮大龙头企业。要瞄准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县的目标,把扩大加工转化作为推进产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纳入新型工业化体系加以扶持。一是做强龙头企业。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重点扶持重啤国人、盈成油脂、华泰食品、华湘棉业、洞庭春米业、加州食品、张公食品、太青茶叶等标志性旗舰企业;要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合并、转产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避免同类竞争原料和市场。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利用我县农产品丰富的自然优势,通过集中统一规划、包装,发布一批农产品深加工的重大项目,力争引进几家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合力。三是提升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动作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通过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或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的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业。要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单体成规模、总体成区域的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带。一是要编制科学规划。要根据全县各乡镇的地理气候特点和乡村农户的种养习惯爱好,组织专家制定好《澧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建立起全县统一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库,今后实施的一切农业项目都要选自项目库中,以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持续性,减少盲目性、随机性,有效地防止“换了领导换个品种,换了班子换套做法”的短期行为。二是要打造特色产业带。要重点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一是发展高效种植业。立足我县现有产业格局,加速扩充“万元地”规模。建议以张公庙、澧阳、大坪等为核心积极发展优质葡萄产业;以太青、甘溪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有机茶产业;以涔北丘岗地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柑桔品种改良。二是发展高效养殖业。以甘溪滩、大堰当、车溪等为主攻乡镇建设“零排放”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家禽规模养殖示范小区;以官垸、九垸、小渡口等湖区乡镇为重点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基地。三是发展休闲农业。充分挖掘王家厂水库、双龙曾家水库、梦溪宋鲁湖及赵家峪水库、闸口天供山林场、彭钦艳旅游风景区、张公庙黄河葡萄休闲农庄、大堰当城头山休闲农庄等县内资源,进一步抓好科学定位、规划布局与规范管理,大力拓展近郊市场,不断拓宽服务功能。三是建设标准化基地。鼓励加工企业直接从事基地开发。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投资基地建设,把闲散劳力吸收为产业开发员工,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式”基地开发;鼓励大户开发。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大户奖励扶持政策,引导一部分有实力的开发户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农场主”、“庄园主”式的开发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联户开发。采取鼓励措施,引导各乡镇、村组建专门的产业合作组织,实行统一的品种规格、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销售服务,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集中扩大基地开发。

3、培育市场,完善利益联结。一是加强市场建设。严格实行划行归市,形成专业特色区、特色街、特色市场。要合理开发利用我们的优势产业,如水产、粮食、油料、生猪、葡萄、茶叶、蜂蜜、酒业,建立粮棉油专业市场、葡萄交易市场、澧州特色食品一条街等,用产业去支撑市场,用市场去带动产业,形成“前店后厂”的市场发展格局。二是强化品牌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营销。葡萄是澧县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可借鉴石门茶叶发展经验,整合资源,创立品牌,围绕产品包装、文化内涵、广告创意等抓好专业策划,特别是要深挖“江南吐鲁番”这一命题,将我县“神州庄园”、“兔子口”、“朱家岗”、“宏

源”、“城头山”、“东岳”等多个葡萄品牌统一注册为“城头山”商标,达到宣传城头山和打响葡萄品牌的双重目的。同时,加大整合、包装、推介力度,真正把优质葡萄打造成我县一张叫得响的“名片”。三是加强利益联结。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可借鉴农康合作社的成功经验,选准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带头领办合作社,着力培育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解决分户经营与统一市场的对接问题。可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探索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尽量以合同制度、股份制分配等方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同时,通过建立内部价格,保护价格、确定股份分红比例、建立风险调节基金、差价补贴等多种方式,在利益联接关系上找到结合点、平衡点。

上一篇:团员自我评议个人小结下一篇:海滨小城免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