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2024-05-08

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共6篇)

篇1: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来源: 作者: 日期:10-06-06

社会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负责建立的为解决劳动者因医疗、负伤和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后因治疗和生活问题,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劳动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保障,既是一种社会责任,又是整个社会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首先,搞好社会医疗保险,做好防病防伤工作,能够降低病、伤发生的频率,缩短病伤时间,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社会医疗保险通过立法强制执行,强化了对劳动力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它能增加经济薄弱遭遇疾患时的购买力,保持国民支出能力,维持正常消费标准,以此促进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些可见社会医疗保险发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人力资产贩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近年来发展状况

自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同时,各地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政策框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杭州等大城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都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公布,到2004年11月底,全国97%的城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00万人。在基本医疗保险以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客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保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还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国家还建立了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目前,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1亿多的城镇人口,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慢慢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

(二)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前面临的难点

1、资金缺口大,筹措难

目前困难企业参保难,效益好的企业不愿参保,覆盖面难以扩大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大城市和许多小县市尚未启动改革,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还没有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小,直接影响到基金的征缴。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企业面临的缴费率偏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已经占到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再加上医疗保险费6%,光是三大保险就使企业负担不轻,若再加上工 伤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等,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影响生存发展。另外,以上年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筹资比例确定后,新的问题是由于职工年龄结构,身份状况和医疗水平提高水平等到因素.使职工医疗费与工资水平呈现不平衡增长趋势.这种情况短期无法改变,因此各地几乎都遇到了部分企业难以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集准确标准按时足额保费的问题.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如果困难企业参加不进来,患病职工吃饭两难选择,必然产生群访事件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还需要有配套的措施来保证企业按时足额缴费.另外离退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在医改后基本维持原来的医疗待遇,实报实销,国家对参加医改的退休职工也给予一定的照顾,这些伤残人物的医疗费用也加剧了资金紧张.从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方面看,资金的缺口特别大,据有关统计,从将来建成覆盖全国城镇范围的医疗保险体系来看,每年需要弥补这缺口的资金量192亿以上面从医疗费改革来看,这一资金规模大致辞上与目前全国医院每年靠售药获得的盈利即200亿元相当.2、参保者医疗费用个加紧负担较重

在资金筹措难的情况下,参保者的待遇不可能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一些参保人员,特加紧是原来医疗待遇较高单位的参保人员,普遍反映医疗费用负担比医改前加重了.例如个人账户资金偏少,每月几十元,参保人员门诊或小病大病都由个人现金支付,大病重病起付钱太高,这都直接加重了个人负担.另外,一些定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受利益驱动,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品种供应率和使用率较底,导致参保人员在就医时使用较多的非目录药品,加重了个人负担.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补充医疗保险尚未普遍推行,例如在绝大多数企业里并没有按政府的设计建立企业医疗保险.职工医疗费用加重,保障水平低,这不仅影响职工拥护改革的情绪,也影响医疗保险的扩大和征缴.资金紧张,导致医疗保险支出水平不高,尤其是考虑到个人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医疗费和医药费大幅度上涨以来,有病不医院看病的城市居民的比例已过47%左右.3、医疗卫生机制存在诸多问题

以药养医,导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疗机构的改革是关系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是医药合一的体制,同国际比较,费用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重过高,90年代中后期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药品费用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重是:韩国31%、台湾25%、泰国30%、香港13%、新加坡14%.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同类指标为5%----20%,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指标为15%---40%.而中国在医院医疗费收入中,药品费改入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少数中小医院高达70%----80%.目前,我国药品收入仍占医院收入的55%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和利润率高,巨大的利润形成了医院过渡依赖药品的局面,“医药代表满天飞”也使医院和医生的行为发生扭曲,吃回扣,开大处方,卖高价药等造成医疗费用急剧攀升.公立医院在管理运行上缺乏活力,缺乏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供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参与竞争,增创优质服务不足.药品监管工作软弱无力,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过多过滥.由于药品经销中的高利润,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都来经营药品.据有关统计,药品生产厂家从80年代的500家发展到2000年的6000家,药品批发企业从2000多家发展到1.6万家,零售企业高达12万家,一些城市药店比粮店多.众多药品生产厂家和流通企业采用“高定价,高折价,大回扣”等不正当竞争,向医疗机构推销药品.药品生产企业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结构不合理,药厂多,小,散,乱,差导致了

药品市场的无序竞争和管理混乱,对药品销售的虚高定价和大回扣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利用医药卫生管理制度的缺陷,更加剧了医疗费上涨无法歇制的恶性循环.社会上假劣药品监管有待加强.二,深化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一)探索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办法

1、高度重视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多方筹集资金,采取不同方式,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特别是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2、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按适当降低单位缴费率,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帐户的方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职工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单位缴费的具体比例由各地根据建立统筹基金的实际需要确定。对无力参保的困难企业职工要通过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

3、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关闭,破产的原有企业退休人员),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员医疗费用水平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单独列账管理,专项用开保障其医疗保险待遇。

4、对仍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要继续按照“三三制”原则,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资金。对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已经再就业并建立劳动关系的,应继续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5、各地要适应不同形式灵活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结全实际,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可采取由个人缴费的方法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给予相应的待遇,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中心等劳动人事代理机构办医疗保险的方式实现整参保,同时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完善和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1、根据医疗保险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定点资格要求。要按照方便职工就医购药,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打破垄断,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将符合条件的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定点范围,特别是要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定点范围。对定点零售药店要强化药师配备,处方管理等资格条件的审查。对从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出来的零售药店,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定点范围。

2、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医疗保险管理措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必须签定定点协议。在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要求,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可以的要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医务人员,要明确考核指标和方法,考核结果要与医疗费用结算标准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行为和违规费用要明确违约责任。

3、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等医疗服务项目及费用支出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规定。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专科特点,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药品的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药品费用占参保人员用药总费的比例提出具体目标,在诊疗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明确对新增诊疗项目,大型设备检查和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的控制措施,对住院医疗服务要明确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天数的控制指标。

4、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通过向社会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药品价格信息,建立医药专家委员会、聘请义务督查员等措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服务质量和收费情况进行与论和社会监督。对违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经办机构要依据协谇落实违约责任,必要时可与其终止协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视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定点资格。

(三)、妥善处理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问题

1、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义及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坚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改革方向,要对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医疗保险基金收去状况、参保人员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办法。

2、妥善解决少数患者个人负担较重的问题。对高额医疗费用患者个人负担较重的,要通过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以及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办法,妥善加以解决。部分费用较高的门诊慢性病导致患者个人负担较重的,可根据统筹基金的承受能力支付一定比例费用。

3、实加强管理,杜绝滥开药、滥检查等不规范医疗行为。要依据临床诊闻规范和用规范,不断完善用药,诊疗等医疗服务项目的管理措施,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服务行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切实减轻个人负担,维护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效益。

(四)、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在同一城市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要逐步实现统一定点。加强对异地安置人咒和转诊,转院等异地就医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可通过跨地区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委托异地经办机构管理等办法,按规定及时异地安置和异地就医人员支付医疗费用。

2、强化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建全基本数据统计制度和医疗费用监测系统,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率,做到应收尽收。医疗保险基金要及时建账入户,对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要分别建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基金安全。要统计参保人员发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对各项基金的收支,个人自付医疗费

用要分开统计。要加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监测,及时对医疗保险各项统计和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机制。

沪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上海人今天怎样看病买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8月10日 11:58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10日电(记者 陈雅妮 仇逸)持一张印有本人照片的社会保障卡,上海城镇职工就可以在全市9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中任选一家看病买药。社保卡中存有本人和用人单位逐月积累的个人帐户资金,医院或药店就用社保卡进行网上结算;一旦医疗费用超过规定的自负数额,全市统筹的医疗保险基金就将开始承担患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从新世纪第一天上海正式启动这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到目前全市已有690万人加入了

这个全新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外资、私企和个体工商户等城镇职工的全覆盖。它宣告上海在全国率先告别实施了50年的传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成功地迈向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能体现社会公平的新型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最后的福利”竟是“最后的桎梏”

在新体制酝酿过程中,一种说法曾在干部职工中盛行:劳保和公费医疗,这可是“最后的福利”了!忧虑、抵触、恐慌的情绪,对新体制形成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清楚地看到,相对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险体系中涉及面最广、矛盾容易激化的一项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害,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全体干部职工讲清为什么非改不可的理由。

事实上,传统的医疗体制早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三笔大帐和无数笔小帐让越来越多的上海人看清了这个尖锐的现实:

——1979年到1999年间,上海职工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9%,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9.5%的增幅,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999年,职工医疗费高达106亿元,社会医疗费用成本已占到社会工资总成本的19%。具体到一些困难企业,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比例,“一人生大病,拖垮一个厂”的事例时有所闻;

——20世纪90年代后期,拖欠职工医疗费的数额呈几何级数增长,到1999年,全市拖欠医药费接近20亿元。一些国有老企业的职工到死都无法报销垫付的医药费,不同单位间职工实际享有的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对困难企业来说,医疗保障早已徒有虚名。

传统医疗体制的正面效应越来越捉襟见肘,而其负面效应越来越成为束缚上海改革发展的一大桎梏。在上海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有一个“救生圈”的说法,企业转制、人员流动常常因为劳保这个带不走的“救生圈”而多了一重心理障碍;甚至有些干部调到“三资”企业还情愿回到国有企业,就是舍不下“终身有靠”的劳保关系。这个挂靠在单位的“救生圈”,圈住了作为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的人,造成了企业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下,由市政府组织协调,组建了有医保、卫生、医药、社保、财政、计划、工会、民政等所有相关部门参加的医保改革推进协调小组。整个酝酿阶段,他们听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的意见,把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解释得浅显易懂,让每个不同的对象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对号入座,让“从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从由国家或单位包下来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全新保障观念,在干部职工的思想上播种、扎根。

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网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上海恐怕是全国职工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城市,同时又是医疗保障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要达到社会医疗成本下降,基本医疗水平不下降的改革目标,方案的设计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遵照上海市委“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统一”的改革指导思想,医改推进小组组织了一大批“精于计算”的高手,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研、测算和设计。2000年9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数十次修改的《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获得通过。

总体方案加上配套文件,洋洋数十万言,犹如一张“疏而不漏”的网。所谓“疏”,就是作为新机制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简洁明了;而“不漏”,就是具体的标准和比例照顾到各种不同人群,使所有参保的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医改当年全市退休职工已经是一个230万人的庞大群体,这批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最多,而个人的积累和支付能力最弱。在考虑个人分担机制时,必须尊重历史。因此,上海医改方案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分别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制定不同的自负标准和比例,年龄越大自负比例越低。如一般门急诊,老人“自负段”为280元,新人则是1400元,即让最脆弱的人群减少震动,让所有参保人员增强风险意识。

除了230万“老人”以外,上海还有相当一批低收入和过渡性人群,包括当时滞留在再就业中心、非正规就业和“协保”人员共计80万人左右,他们不能享受比较优越的医疗待遇,还要以较低的收入维持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负。对于这批人,《方案》细化了数十个不同群体的医保政策,将他们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医保改革中,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是大病、重病人群。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医改中最敏感的一环。除了享受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给他们以安全感的还有一个双层医疗救助网:一层是各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互助保障计划,一层是民政系统组织实施的医疗救助。一年多来,这两层医疗保障网已使3万多人次的大病重病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救助。全市730万人次参加的职工互助医疗保险,每人次每年交数十元,全市每年可筹集3亿元资金,患特种重病的救助一次可至1万元,住院和退休职工最高可获得4万元!

按照这个详尽的设计蓝图,一个由社会基本保险—地方补充保险—职工互助保险—商业保险—民政和慈善机构的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全社会的医疗保险体系,正在把单位所有制的“救生圈”,逐步变成惠及全体职工的“救生网”。

“平稳过渡就是成功”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充分估计医保改革的难度和对人们的心理冲击后指出:“新旧体制能平稳过渡就是成功!”一年半过去了,上海的医保改革没有引起大的社会震荡,改革的初期目标基本达到。

新体制的顺利诞生,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清偿企业拖欠的医疗费。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果断措施,严格规定,在完成清欠计划进度前,企业领导干部不能出国,不准购买汽车和住房,不安排非生产性的消费支出;并确定了5条筹资清欠的措施和途径,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区,都有各自的责任。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企业对斩断旧绳索投身新机制的向往,使清欠工作非常顺利,仅一年时间,便全部归还拖欠的18.4亿元医疗款,企业拖欠职工医疗费的现象成为历史。

毕竟是结束沿用了50年的公费劳保体制,心理震荡仍然在所难免。就在改革正式实施前数十天,各大医院就诊量猛增,一时人满为患。为了稳定群众心理,维护医保改革的大局,各大医院和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切实满足就医群众的要求,同时主动为门诊病人进行医改政策的咨询。在医改出台以后,卫生系统又降低部分医疗项目价格,将180家医院定点为医疗救助单位,对特困病人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新体制平稳出台和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令人欣慰。根据市医疗保险局的统计,2001年有78.46%的在职职工和近一半的退休人员个人帐户结余,成为来年的医疗积累;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获得了制度性保证,职工不再因单位的经济状况压抑正当的医疗需求。

2001年,在职职工住院比上年增加了3.16万人次,退休人员住院增加了10.11万人次;医疗保险14%的筹资比例,使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负担下降了5%。加上个人自负部分,社会医疗总成本仍然有所下降。而优化、有效的运行机制,多方救助的介入,使全社会有限的医疗资源保障了职工最需要的基本医疗。在城乡调查队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中,上海的医改实践获得了87%的支持率„„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上海医保改革的设计和操作者清醒地看到,一年多的实践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制度框架,完善方案和深化改革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减少浪费、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之间,还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困难群体的托底救助还刚刚破题,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内容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上海,正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更加公平、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大步迈进。

篇2: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关键词:城镇职工 医疗保险 改革。

一、城镇医疗保险取得的成效。

年,中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建立了合理的医疗保险基金筹措机制和医疗费用制约机制,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促进了医疗机构改革;在城镇中成功地建立起统筹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在农村中试行合作医疗模式。此外,通过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卫生部在此基础上于进行新医改试点,安徽、云南、江苏等地有望成为首批新医改方案试点地。

各地医疗改革取得的具体成果有:

(一)各地市响应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限制兴建豪华医疗场所”的号召,选择了一部分综合公立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济困病房,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自下半年起,全国各地就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平价医院”。月21日,北京首家“平价”医院———上地医院在海淀区树村西街正式开诊;新疆乌鲁木齐市推出济困医院,乌市计划在现有12家济困医院的基础上,再增加12家,全疆县以上医院设10%的扶贫病房;长沙市第六医院决定在其分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平价病房。

(二)在城镇医疗改革中,以城镇医疗卫生结构与功能转变为核心,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改造现有医疗机构,使其为社区卫生服务。以肃州为例,肃州每年由区财政划拨资金1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增强了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该区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 ” 的总体要求,在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所和边远地区卫生院所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方便农村群众就医的同时,积极引导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向预防保健、村组及城市社区卫生薄弱环节转移,使医疗资源得到优化组合。肃州先后制定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等8个配套文件和社区卫生基本职责、基本工作制度 17 项,推行了统一标志、统一管理、统一健康档案、统一微机管理的“四统一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该区已建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民检查费用较以前降低了30%,药价降低了10%。

(三)各地市推出了具有特色的收费机制。以镇江为例,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4月起在全省推出外科系统单病种限价收费,到目前为止限价病种已扩展到外科系统70个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多来已有 582 名患者受益,共为病人节省费用36万元。单病种限价受惠的不仅仅是患者,医院也从中受益。与去年同期相比,50 个单病种的工作同比增长12%,均费同比降低19%,其中一些常见病种的工作量增幅和均费降幅尤其明显,基本实现社会满意、患者实惠、医院得益的三赢局面。

二、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存在的不足。

(一)改革中过分重视经济增长,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在内的社会事业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开始以后,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保障体制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形成明确的体制调整和事业发展思路,而是被动地修修补补、维持局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后,在改革的目标设定上存在明显的偏差。更多地是服从于其他体制改革的需要,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为一种工具性政策,忽视了其服务于保护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目标的重要性。

(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简单将医疗服务机构视同于一般企业,政府放弃自己的责任,企图通过鼓励创收来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的自负盈亏,这就偏离了医疗卫生服务于社会的大目标。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追求经济目标,必然损害社会和患者的利益。在医疗费用筹集与分配方面,忽视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忽视风险分担与社会共济,也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此外,政府将医药生产流通企业视同一般的生产企业,放弃了必要的监督和规制,也是一个明显的失误。

(三)自费比例太大。中国人看病的费用大部分要自己支付,看个感冒要花几百元,动个手术要一次性拿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看病,不但穷人叫贵,连生活较为富裕的人也叫贵的主要原因。自费比重太大时,使得医院有条件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自己的垄断地位来收取高额费用。

三、解决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和方案。

(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模式,必须设计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模式来适合不同人群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然之路。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第一层次,基本医疗保险。第二层次,补充医疗保险。第三层次,商业医疗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监督和管理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在社会保险和政府保险模式下,政府要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标准,包括保险覆盖人群、保险待遇、基金管理机构的准入、基金操作规范等。对于非强制性保险,政府可以不直接干预保险计划的运行,但必须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管。政府应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制度、产品审核等手段对非强制性保险进行引导和监管。

(二)建立新机制保证医疗卫生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领域,不但可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更重要的是加快医疗领域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三)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应该调整公立医疗机构投入政策,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是保证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主体,应由政府承担责任,同时,实行医疗机构的收入上缴,其建设发展及运行费用由政府核定拨付,并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以及“医药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意在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变医院“以药补医”的状况,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

(四)加强城镇医疗保险的宣传和监督。治理认识偏差,让广大职工从被保护的救济对象转变为积极的社会保障参与者,使“基本保障人人有责、量入为出逐步积累、效益优先维护公平、社会服务公众监督”等医保理念深入人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动用社会舆论以及行政监察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长期抵制医保工作、拒缴医保费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其责任、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建立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障评价系统,对参保情况、基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医疗机构的服务和医药市场公平性、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健康改善与医疗保障的关系确定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认为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医疗卫生投资主体多元化,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建立全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保险的宣传和监督,才能积极稳妥地解决我国城镇职工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宇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初确定。中国新闻网,.

[2]汪言安。医卫改革拒搬国外模式 坚持公益走中国道路[N].第一财经日报,.

[3]王俊秀。三大“药方”治医改病症[N].中国青年报,- 7- 28.

[4]江金骐。多数意见支持公立医院公益化[N].华夏时报,2008.

篇3: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析

关键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状,措施

一、城镇医疗保险建设的意义

医疗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采取的医疗资金筹集、分配制度, 能够使人民群众享受公平的医疗服务。城镇医疗保险既具有社会保险的共性功能, 还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能够有效分担病患的经济压力。城镇医疗保险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 它能够改善病患所享受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 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 提高他们的疾病防范意识, 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使他们更加坚信未来美好的生活, 增加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素, 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同时, 城镇医疗保险建设还为人们提供了同等就医的机会, 维护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 提高了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心。另外,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保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机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增长, 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 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生产劳动中, 进而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二、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 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中,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扩大覆盖面、实现规范管理、抑制医疗物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纵观我国整个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仍有不少客观问题存在, 改革工作需要持续进行下去。首先, 政府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费用基本由政府、单位及个人共同分担。各地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比较短缺, 还没有完全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缺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物质保障。而且部分地区政府的权责不明, 尚未根据本地区的医疗保险情况制定完善的政策体制和监管体制;其次, 医疗保险集资渠道较少。目前, 城镇居民的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个人, 部分来自政府和供职单位。某些单位受经济效益或职工老龄化的影响, 无力支付过多的保险基金, 甚至出现不给职工参保、虚报人数等不良现象, 降低了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由于医疗保险集资渠道单一, 导致居民个人账户资金不足, 影响了人们的参保热情;再次, 相关立法不健全。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必须要依靠法律的有力保障才能顺利实施。通过法律途径明确各方权责以及保金筹集和分配准则, 才能使相关制度平稳、有效运行。而我国当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 导致城镇医疗保险监督松懈, 管理较为混乱。

三、加强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措施

笔者基于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意义的认识, 结合上文对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现状的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项加强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措施, 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各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逐年增加对城镇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政府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 加大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重要性和意义的宣传, 并根据本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 适度增加资金投入以及其他资源的投入, 保证医疗保险事业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保险筹资和分配的调控力度, 倡导社会各界共同筹集保险基金, 有效监管保险基金的流向, 保证财政支出的同时给予相关医疗单位政策支持, 协调好保险体系中各方的利益, 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因此, 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了解他们参保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 从而扩大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保险服务。另外, 各地政府应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结合本地医疗保险建设情况,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 规范医疗机构和保险管理组织的行为, 坚决打击一切违法犯罪, 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二) 拓宽保险筹资渠道。

目前, 造成我国城镇医疗保险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医疗保险的认知不足, 参保积极性不高。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 对非公有制单位进行引导, 让用人单位和个人都主动、积极地参加保险。加强公益教育, 树立人民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品质, 倡导城镇中较为富裕的人群帮助弱势群体, 利用善款筹措形式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政府还需要在发出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成立公积金, 用来补足困难职工或企业保险费用上的缺口, 分担医疗机构所承受的压力。其中, 城镇医疗保险公积金的筹集渠道主要有:发行福彩获取的收益;各种所得税收入中的一部分;国有财产所创造的收益等等。政府只是单纯地筹措医疗保险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强化这部分资金的管理, 才能缓解资金压力。政府应该协调好医疗保险的收支平衡关系, 实现统一分配和管理, 维系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

(三) 完善相关立法建设。

针对当前阶段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立法方面的问题, 国家有关机构应该仔细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制建设, 规范医疗保险操作程序, 保证城镇医疗保险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应该提升对医疗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的重视, 加速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完善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中应该明确参保者、医疗服务者、医保机构等各组成方的权利和义务, 颁布保险基金管理举措和流程, 并制定与之匹配的惩罚措施。医疗保险法律中要规范参保者的行为, 要求其严格按照法律标准来参保, 不得肆意骗保、逃保等, 否则将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而对于用人单位, 医疗保险法律要加强收缴力度, 让有投保义务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投保。另外, 该法律条文中还要规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有义务向参保人披露相关信息, 并能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完善医疗保险相关立法建设的基础的上, 政府还应该成立执法监督部门, 及时解决医保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必要时给予问题单位或个人相应的处罚, 从而净化医疗保险环境。

总之, 加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非常重要, 需要我们持久地进行下去。由于个人能力有限, 笔者对有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探析还不够深入, 未来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还有可能遇到更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希望广大学者重视和关注我国城镇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 并不断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让更多人享受优质医疗保险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凌峰, 李兆友.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J].中国医疗前沿, 2012.3.

[2]刘峰.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6.

篇4: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关键词:养老保险公平效率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20-02

1 前言

1.1 问题的缘起

2004年以来,在流动就业人口大量涌入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陆续爆发了农民工“退保潮”。据统计,广东省东莞市2004年有10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有40万人退保,2007年退保人数达到60万人次;深圳市2007年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外来工总数为493.97万人,退保人数高达83万,占外来工参保人数的16.8%。截至2007年年底,珠海市养老保险参保总数已达68.8万人,外来工有38.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34.2万人。2007年全年农民工退保人数有14.2万人次,占农民工参保人数的41.5%。

1.2 退保之因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概括来说,农民工群体出现“退保潮”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经济压力。农民工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现行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对农民工及其家庭带来明显的经济负担,出于现实经济压力的考虑,农民工自身参保积极性不高;其次,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强,绝大部分人难以在一个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甚至更久,达不到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第三,与低缴费相关的低待遇水平。不少用人单位为缩减人工成本,存在不给农民工参保或者以低标准参保的现象,比如就有不少单位以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因为缴费标准与参保人未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正相关,即使缴费满十五年,预期养老保险待遇仍然偏低,难以满足其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养老需求;第四,难转移。长久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直停留在市县统筹的基础之上,全国只有北京、上海、陕西等个别地区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这样一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就被人为的分割成了2000多个统筹地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养老保险待遇自然有高有低。各统筹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考虑到因劳动力流动引起的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纷纷制定了不少政策性壁垒提高转入门槛,使得农民工养老保险难以在不同统筹地区间转移接续。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自1998年以来就将农民工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实行养老保险属地化管理,各个统筹区都有自己的规定。比如深圳市就规定参保人必须有深圳户籍才可转入[①],且“户籍迁入本市但非经市(区)劳动、人事部门调入的人员,其缴费年限按在本市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计算,迁入前未在本市缴费的工作时间不视为缴费年限”。[②]广州等其他地市的转入政策大体一致。[3]面对如此严格的转移政策,农民工离开参保地时选择退保也自然成了他们无奈然而却是经济的选择。加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尚未在全国全面覆盖,农民工的养老也因此呈现“有险无保”的尴尬处境。

1.3 农民工退保的三方影响

不言而喻,农民工一旦退保,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难以保障自身的养老权益。按照现行政策,若农民工退保,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一次性支付其个人账户储存额。[④]由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部分(个人缴费基数的12%)则充入当地养老保险基金。如果农民工日后又参加了养老保险,则个人参保年限要重新开始计算。对于一直处于流动就业状态的农民工而言,在同一统筹区连续缴费15年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就成了一个不可逾越门槛。

另一方面,庞大的退保大军使得地方政府“截留自肥”。据珠海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于坤统计,仅珠海市某一日资企业2007年全年就有4256人次退保,退保后留给当地统筹基金的社会保险费竟高达1724.7万元。而据相关人员测算,深圳市2007年共83万人退保,假定每人平均只缴费一年,则深圳市就有8亿元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截留。2004年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597亿元,占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总额的五分之一。广东省也有此成为从农民工养老保险中获益最为明显的省份。而养老保险待遇中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则又会随着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一系列经济指标不断调整,这势必使原本养老金水平就比较高的地区更加“富有”。

与此相对应的,退保的农民工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必然返回户籍所在地养老,势必使得当地政府承担了更重的养老负担,而农民工大量流出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上的欠发达地区,这就极易导致当地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出现赤字,难以为继。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引起的统筹地区政府间博弈使得我国国家强制性的养老保险蜕变成了地方性的养老保险制度,后果之一就是大量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丧失了养老保险权益,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马太效应”。它已严重影响到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转,严重影响到养老保险的公平性原则。

2 养老保险的价值取向

2.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并由此产生了“公平与效率之争”。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也明显反映出这一现象。公平最高目标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属于不同的范畴和逻辑层次,公平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公平与效率是不同逻辑层次的概念,效率只是人们追求公平目标的一种手段,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实质是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公平永远比效率重要,两者之间不存在优先、并重或兼顾的逻辑对等关系。

十六大报告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强化效率优先的同时,开始了对公平正义的探索。

2.2 养老保险的价值取向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再分配的目标是社会公正。而政府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养老保险的核心理念与基本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减少老年贫困与调节收入差距。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实行“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统筹基金具有互助共济的功能,采用现收现付制,可让劳动者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公平;个人账户针对劳动者缴费的历史积累,反映不同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年限的差别,体现效率。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公平正义”,着力点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申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切都预示着公平正义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2006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规模由原来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7%调整为20%,将个人账户规模由原来的11%缩减为8%,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养老保险的公平取向,使之真正具备较强的互助共济和更好的解除人们养老后顾之忧。

2.3 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缺失

然而,美好的理念与目标因为制度设计上的缺失难以有效实现。制度性的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说:“缘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同时,也更加可以补偿)”。对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而言,眼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分配不平衡”,即流动就业人口不能享有正常的“社会保障供给”的权利。而这种状况无疑根源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失或不公平。这导致了城乡就业群体间、城镇不同就业群体间参保机会上的不均等。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公平缺失,导致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的养老保险权益丧失,无法实现养老保险的公平理念;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养老金支付的责任、压力不平衡,又使得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缺乏效率。那么,以公平的名义进行的再分配就是以损失经济效率为代价的。

养老保险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是公共性较强的准公共品。由于私人提供公共品普遍不足且缺乏效率,政府必须介入以鼓励公共品的生产和有效提供。因此,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更应坚定养老保险改革的公平取向,从制度上扭转养老保险的不公平现状。

3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运行出现的问题,全国各地展开了养老保险改革的积极探索。2008年12月,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⑤],办法提出,为加强劳动力的合理正常流动,参保人员在广东省内流动就业参保时,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应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地方养老金总额实帐转入新参保地。在随后发布的《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责任分担与转移基金管理办法》[⑥]中又详细规定了实行省内转移后各地应担负的养老金标准。其中,“根据参保人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时段缴费记录计算的基础养老金由最后参保地承担;在其他参保地参保时段缴费记录计算的基础养老金由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承担”,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养老待遇支付中的责任。

尽管只是在广东省内实现了无障碍全额转移,但这却是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区转移接续的破冰之举。广东省在整体经济实力上较强,但同样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广东省此次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必定可以为以后养老保险关系全国无障碍转移以及全国统筹积累宝贵的经验。

2009年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在进行跨省流动就业时,不得提前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本人全额转移,同时按本人实际缴费基数12%的总和转移统筹基金。

从这两个办法可以看出,本次基本养老保险的改革目标着力于公平取向,即在养老保险关系发生转移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转入地和转出地未来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责任;在养老保险覆盖面上,继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从统筹层次来看,正在实行市县统筹向省级统筹的转变。不久之前,国家也已经对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开出了时间表:2009年底实现省级统筹,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同时,国家也应在制度设计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如社会保险信息与居民户籍信息全国联网,防止全国统筹所带来的养老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用更有效率的制度达到公平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南山分局,http://www.nssb.gov.cn/instructionShow.asp?p_id=76.

[②]《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若干实施规定〉的决定》第九条。

[③] 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z.gov.cn/jsp/common/wsbs/workGuide.jsp catId=4472&workguideId;=9Q6C N1VG-WHAM-NE2J-55HG-YO147KU2XGWP.

[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1〕20号。

[⑤]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粤府办[2008]76号。

[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责任分担与转移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劳社函〔2008〕2092号。

参考文献

[1] 邓智平.农民工退保的原因及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8).

[2] 薛艳峰,黄瑞.农民工缘何退保[J].中国社会保障,2008,(4).

[3] 于坤.农民工退保现象探析[J].中国社会保障,2008,(5).

[4] 马汉青.农民工退保深圳一年坐收8亿[EB/OL].金羊网,2008,(3).23. http://www.ycwb.com/ycwb/2008-03/23/content_1837571.htm.

[5] 徐琴.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选择与困境破解[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9).

[6] 李小科.公平与效率研究中的“教条”预设[J].云南大学学报,2007,(3):47—54.

[7] [英]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M].郑秉文,穆怀中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

[8] 郑功成.养老保险的公平取向[J].法人,2006,(1).

[9] 郑秉文.从“拉美现象”看农民工“退保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39).

[10][美]阿瑟·奥肯. 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7).

[1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 [M].萧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篇5: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年龄退出劳动岗位后,给以一定的物质保障,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自动发生作用。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以社会保险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到市场经济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一步步推进,再向纵深发展,经历了一系列艰辛的过程。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此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以达到检验成果、总结经验、认识不足的目的。

一、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镇企业职工的退休办法是按照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由1952年10月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关于颁发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所下达的办法进行的。当时的职工,大多是解放后招收的,全国只有企业职工800万名。1952年全国退休人员仅有2万名,平均400名职工才相应有一个退休者,因此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的劳动保险模式,并且是具有全国范围内的跨企业统筹养老保险的形式。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分别规定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退休工资的领取等问题。根据这一办法,50年代退休人员基本上领取的退休金大多相当于工资的50%左右。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养老金与工资之间的比例相仿。这一基本制度一直延续到1966年“文革”开始之前。

“文革”开始不久,财政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工会经费和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企业营业外列支。”这样,已经开始社会化的劳动保险又走上了企业包办的回头路,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和单位保险。

二、“文革”结束后养老退休制度的演变

“文革”后,国务院于1978年5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根据新办法的规定,不仅退休年龄明显放宽,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比50年代的规定也提高了,这实际上使养老金与工资的替代率大幅度提高,并成为养老金负担逐年加大的重要原因。另外,该办法存在着明显的鼓励早退休的倾向,以便使大批反城待业青年尽早进入工作岗位。这样,退休人员从1978年到1985年增加了4倍,养老金费用从占城市职工工资的2.8%上升到10.6%。1978年5月至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干部退休、新中国诞生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的规定,又使全国养老金替代率大幅度提高。在此影响下,一些有特殊贡献的老专家、学者、医生和教师也都提高了养老金与工资的替代率,这部分人的退休费与解放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费悬殊,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国家又对后者给以补贴。这样我国养老金高替代率的局面就形成了。

三、80年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80年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从退休基金统筹开始。1983年,全国退休职工达1300万人,其中全民单位的1015万人,相当于在职职工的11.2%,比1978年的314万增加了近1000万人。退休费用87亿元,其中全民单位的74亿元,相当于工资总额的9.3%,比1978年的17亿元增加了70亿元。如何筹集和使用好这笔巨额费用,靠企业保险的模式难以完成,实行改革势在必行。

1984年中央在广东东莞、江门等地首先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劳动人事部于1985年1月发出了《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做好统筹退休基金与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规定了统筹的范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统筹的项目包括所有用于支付退休职工的各项费用、退休基金的提取,企业单位在“营业外支出”项 列支。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也可采取编造预算办法,从财政统一拨专款。退休基金的管理,存入银行,利息转入退休基金,不征税费。同时建立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隶属劳动部门,管理费由退休基金提取。这个《意见》基本上奠定了养老金统筹的政策框架。198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77号文件,建立了市一级的国有企业养老金统筹机制。企业保留实际发放养老金的职能,通过对参加统筹的企业统一规定一定的缴纳率建立统筹基金,实行差额上缴或下拨,基本上为企业公平竞争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80年代,与养老退休金社会统筹改革相提并论的还有一项重大的改革,这就是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项规定,决定国营企业所招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彻底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规定中明确了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保险办法,企业按照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不超过本人工资3%缴纳退休养老保险基金。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养老费用由企业全部包揽的旧模式,开创了个人缴纳部分养老金加以储存的新模式。到1991年底,有近1600万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了养老退休保险,并积累了近70亿养老保险基金。少数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对巩固和发展合同用工制度起了积极作用。

四、90年代初期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次改革

80年代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大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退休人数的激增,养老金替代率的上升,使养老负担日益沉重,90年代初期养老保险面临的形势与体制的弊端集中体现出来。据联合国预测,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到2050年将达到45岁,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中国靠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了人口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像发达工业国,只不过,德国和美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时已达到了比中国高得多的生活水平。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强调说,从没有一个国家尚处在中国这样的发展阶段便开始老龄化,这将给中国的养老制度带来巨大挑战。德意志银行估算,若中国不改变退休年龄,则2050年,每100名劳动者就要供养79名退休者。另外,现行养老制度覆盖面小,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我国的养老退休制度仅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3/4左右的老人没有实现养老退休,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同单位之间,养老待遇差别狠大,许多人为了保持固定的养老退休待遇不愿流向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浪费了人力资源。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养老基金筹措渠道单一,给付制度有待完善。现行退休费的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由国家负担,长此以往,肯定难以承担。在给付制度上也不够完善。养老保险金的发放、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大部分地区还以企业为主,社区功能发挥不够。最后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独生子女政策动摇了大家庭养老的传统,将来一个孩子要赡养父母2人和祖父母4人,养老负担非常沉重。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两件大事对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国发1991年33号文件;二是国务院总体研究小组组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即国发1991年33号文件。这个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为90年代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其要点如下:确定了我国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及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提取,个人缴纳标准从3%标准工资起步,设立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积累基金的一部分购买国家债券,基金由劳动部门管理,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记入个人帐户。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职工个人自愿选择经办机构。本决定适用全民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执行。33号文件在许多方面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开拓性的突破,构筑了改革的宏观框架。

第二件大事是国务院于1991年9月3日成立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协调小组,开展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研究工作。其中第五课题小组全面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这项研究的成果对整个9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政策性的建议。

五、90年代中期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次改革

1991年33号文件发布之后,劳动部大力推广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对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不断进行补贴,大力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体系,总体趋势是好的,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项改革在激发企业上缴养老统筹金的动力和监督机制上的欠缺显露出来。199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织了大型调研活动,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和制订社会保险体系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调研重点是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以及破产企业职工保障和再就业问题。

调研组通过到上海、烟台等地重点调研,又搜集了全国有代表性地区的实践经验,对国际上一些国家养老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改革方案中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测算,9月8日向中央领导做了汇报。朱总理指出,必须注意三个问题:(1)保险水平不能太高;(2)不能吃“大锅饭”,个人交费不能进社会统筹,应该记入个人帐户,社会统筹的一部分也应拨入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应占主要比重,这样有利于个人缴费,有利于职工督促企业缴费;(3)社会统筹的比例不要过高。朱总理同时还指出,要成立社会保障的统一机构,现在就应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10月25日,国务院第45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上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方案。1994年12月由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会议。199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最大的突破是把“基本养老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写进了文件,不仅如此,而且对已经进行行业统筹的11个行业也要求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革。文件还明确了应当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与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增长率一定比例进行调整,而不是与物价或其他指标挂钩。文件指出,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经办机构。这一点为今后的改革指出了一个方向,在逐步降低养老金替代率的情况下,企业建立补充养老金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应当的。此外,文件还明确了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以及政事分开、加强监督等重要问题。

当然,改革是渐进式的,任何文件都有局限,6号文件因为提供了两个基金使用办法,在以后的实践中,各个地区的方案变得五花八门,并没有完全达到当初以统一模式为目标的初衷。而且,文件虽然对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没有找到能保值增值的办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六、90年代后期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三次改革 养老制度改革进入90年代后期,目标主要是由全国散乱的养老保险模式走向一体化,统一养老保险办法。

根据国家劳动部公布的资料,截止1996年6月,全国已有61.7万户各类企业的8738.2万职工和2241.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占城镇企业职工的76.9%和离退休人员的94.7%。此外,还有铁道部、邮电部、水利部、中国建设工程总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煤炭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交通部、民航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11个行业统筹的职工人数已达1400.1万人,其中离退休人数为359.38万人,总覆盖面约1.23亿人。据国家财政部统计,1995年全国共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43亿元,支出830亿元,历年滚存节余约441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制度经过近20年的改革历程,已由企业保险走向社会保险。但最大的弊端是统筹主体太散,多数地区以县市为统筹级别,加上十几个行业各自统筹,再由于个人帐户和企业缴费的比例五花八门,造成了全国养老保险模式空前的散乱。由于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标准各

一、自成体系,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因为统筹层次过底,导致互相攀比待遇水平,有的地区替代率甚至高达110%,企业上缴统筹金负担沉重,造成收缴率下降,同时无法进行企业补充保险。全国现在虽然滚存节余440多亿元,但分散在7000个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内,形不成资本优势,很难抵御资金的贬值。养老保险分别由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商业保险公司和几十家行业管理,造成政出多门,企业面对不同的管理部门,造成运营成本上升,工作效率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从1996年开始,由劳动部和国家体改委牵头,国务院7部委组成统一养老金保险制度联合调研组,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于8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统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汇报提纲》,提出了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案框架,并得到国务院的原则同意。

统一养老保险制度方案的要点是,按职工工资的11%建立个人帐户。其中个人缴费8%,目前先从3%交起,今后每两年提高1%,企业缴费划入3%,现在先从8%划起,以后逐年降低。从未来看,个人缴费比例逐步上升,企业缴费逐步下降,体现以企业包揽的计划经济模式向个人承担和企业负担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推进。

提纲还建议,养老金的支付分为两部分:(1)基础养老金。标准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25%,可以依据缴费年限的长短划分若干档次,支付金额与缴费年限成正比;(2)个人帐户养老金。月发放标准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现在各地所实行的办法在今明两年内要向统一方案过渡,1998年低完成过渡,最后从根本上改变全国养老保险制度散乱的现象。

根据以上方案,1997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从过去现收现付的企业养老制度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变。

七、新世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综述

(一)继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12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养老金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如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算起,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时间。在这20年里,中国初步建立起一个拥有1.7亿参保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为多数城镇企业职工建立了退休后基本满足生活需求的来源渠道。但是,这个体系显然还不够完善。该决定的出台,是在1997年的改革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提出了10个方面的改革意见,应该说是“十一五”规划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一个体现。

该决定首先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发放力度、范围、计发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办法,在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做实个人账户、建立基础养老金的激励机制、让养老金与物价变动挂钩等方面提出了实质性的举措。目标是在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到来时,完善和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

此决定的另一个亮点是扩大了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当前参加养老保险体系的劳动者只相当于劳动力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外,大部分是城镇国有或集体企业职工,在1.2亿个体工商户等灵活就业人员中参保人数只有1200万人,绝大多数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此次扩大覆盖面重点就明确指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重申了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

(二)进行缴费制度改革探索。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向媒体指出,从2006年起,个人养老帐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今后养老保险帐户中的个人帐户将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帐户,但职工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减少。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并不由单一帐户资金解决,职工养老保险帐户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基础资金、帐户资金以及过渡资金等,这项改革措施绝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标准不会降低。虽然对于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变革这一重大事项,还有待国务院和各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目前还未定论,但此项变革仍不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三)更加重视养老资金的储备。2000年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基金。到2005年11月底,社保基金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900多亿元。这个数字看上去不算小,但是与我国养老缺口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1900多亿元的基金储备规模实际上只有人均100多元,只能满足不到半年的养老金发放需要。社保基金理事会有关责任人称,社保基金理想的规模至少应当在1万亿元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坚实的资金基础,关键就是做大做强社保基金储备。对此,财政部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把公共财政更多投入到社会保障中,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还强调了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承担的责任,除了发挥加强征缴的主渠道作用外,中央和地方还将积极投入资金支持养老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表示,目前社保基金作为一项战略储备,在短期内不会动用,做大这个储备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紧密相关的,这将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的稳定资源。

(四)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提上日程。2008年3月“两会”召开前夕,一份意义重大的改革方案,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获国务院原则通过。据此,山西、上海、广东、重庆等五省市将启动有关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水平曾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到目前为止,两类单位的退休制度已形成巨大差异。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社会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下,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目前大约是60%左右。事业单位中大部分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单位仍按原来的养老制度运行,退休金由国家统包,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现收现付,未来退休金以其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额为主要依据。根据目前规定,退休金替代率高达90%。从各地情况看,事业单位工资连续上涨,退休人数不断增加。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十几年前,全国机关退休费总额为59.5亿元,目前已超过千亿元,猛增了20倍,导致财政和用人单位负担成倍增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退休制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相比,事业单位这项改革晚了10多年,但改革思路非常明确。设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其筹资模式、计发办法等都与目前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一致,并可衔接。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新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养老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连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使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相互衔接。在统筹模式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将采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帐结合”的思路,制度适用范围涵盖事业单位的各类人员。

方案公布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各试点省市,将就各地如何分别制定实施细则作进一步讨论和测算。国务院常委会指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 强,必须先行试点,积累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可以预见,此轮改革的“过渡期”必将十分漫长,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篇6: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讨

09经本一班8160209030谭明华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个险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确立了以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险制度为骨干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创立了力求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尽管,对这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看法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一、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1: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条块分割、城乡分离、政策不统一、覆盖范围较小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为了消除这一弊端,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履盖范围,为各种经济成份、各种用工形式的城乡企业职工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基本保险制度,建立起全方位、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避免在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上五花八门,各行其是,重新人为设置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2: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消除多头管理的需要。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表现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相掣肘。长期以来,由于各有关部门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局部利益的驱动,认识很不一致,难以进行综合规划和统一协调。在政策指导上,各订各的办法,各守各的框框,难于统一政策;在资金管理上,各守各的条块壁垒,资金过于分散,不能融通调剂,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差;在改革步伐上,有些改革指施由于长时间的争论迟迟出不了台,出台的也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的规划目标。这表明,多头管理的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二、改革现行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我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把各类法定的社会保险项目统一管理起来,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率先建立起政策统一、险种协调、基金统筹运作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政策统一,就是要在社会保险的目标、水平、覆盖面、基金征集及运作、保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

规律,我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基险费发放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做到由同一机构制订、发布政策,监督完善政策;基本险种协调,就是要在建立不同险种的同时,做好各险种规划、政策、管理和运作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防止不同险种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基金统筹运作,就是要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统一筹集和运作保险基金,做到增进保值增值,调剂丰欠余缺,实现风险互补。

三、如何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第一,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实行退休制度。下一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目前,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两类养老待遇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按照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统一、管理相互衔接、待遇略有差距的要求;三是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经办规程,积极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四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完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整改和机构移交工作。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第二,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组成。下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优化管理服务流程。研究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结算办法,探索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与考核标准,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为城镇没有就业单位的居民,包括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建立这项制度,重点保障这部分人群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需求。2007年下半年,国家已在79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试点城市要达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到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减轻个人负担。

第三,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近些年来,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部门颁布了生育保险方面的行政规章,标志着失业、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失业预警制度建设,加强失业预防和失业调控。继续推动东部地区做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加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力度,积极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功能。二是继续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工伤保险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坚持已经达成共识的方向和目标,又要大胆探索新的路子和办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方面已经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制度建设方向和目标。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稳定的特殊要求。社会保障是保障稳定的,如果保障制度本身不稳定,任何好的制度设计都不会成功。二是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求

得一个完善的制度设计,更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社会成员之间能达到充分的共识.在今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越来越完善, 保险业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参考文献:(1)建立新型社会保险体制的原则及对策/光明日报/ 2006-4-8

(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0-3-9

(3)如何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来源:国研室/ 2008年03月19日

(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 朱逸/ 2010年 07期

上一篇:保护环境的建议书300字作文下一篇:读《西窗法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