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发展评价

2022-08-28

第一篇:我国城镇化发展评价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

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法定的保险。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对广大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欠帐,虽然降低了目前的企业运营和城市发展成本,但是将构成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

(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源、环境和体制约束等客观原因,也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当的主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体形态、空间布局三个基本问题,还缺乏全面把握和有效指导,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视。

第二篇: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中西部城市群,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平稳融人城市,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

1.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1.3%,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逐渐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标志着已进入了城市社会,将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中国仅用30年时间完成了英国200年、美国100年和日本50年走过的城镇化进程。澳大利亚《澳人报》称,中国30年来的城镇化,使更多中国普通民众得以分享到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

2.“城市病”现象进入多发期,有可能呈蔓延趋势。2011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出现了城市病集中爆发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当前,1.59亿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没有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他们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聚居,有可能产生城市贫民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现象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3.改革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方向正逐步明确。近年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不断健全,上海、广东和重庆等地,为解决城镇化发展的体制矛盾,在积分落户、居住登记、土地流转等方面积极探索。2012年3月《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公布实施,首次明确提出县级市开放户籍登记,将申请常住户口范围拓展到地级市,并明确设区市稳定就业居住满3年可申请落户:明确“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全国7个省市出台了户籍管理改革具体意见,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这些探索逐步明确了未来城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回归户籍登记功能,实现人口自由迁徙,实行居住地准人制。

二、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

1.转变依靠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的模式。随着城乡结构的重大转折,农业劳动力将从无限供给转入有限供给的“刘易斯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2001年—2003年年均增长4.4%.而2004年~2010年年均增长13.5%。2004年以来.主要靠大幅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才继续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要转变依靠大规模农业

剩余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融人城市,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未来5年还有45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2011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达35.1%.仅创造10.1%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低,距离走出“刘易斯区间”还需要一段时间。

2.转变主要依靠粗放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的模式。我国是人均能源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仅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209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大量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支撑快速城镇化发展。2000年—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6.1%,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201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8.7万平方公里,按照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城市规划标准,现有城市建成区面积还能承载1.8亿城镇人口,能够基本满足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用地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国土空间过多,耕地减少过多过快,不仅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威胁到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必须改变依靠粗放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转变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城镇化的模式。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城镇公共服务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工低成本进入城市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列举了14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全部向农民工开放的有6项,有条件开放的为5项,完全不开放的为3项。即使对农民工开放的公共服务项目,对农民工的覆盖率也不高。2010年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比率分别为9.5 %、24.1%和14.3%。随着新老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必须要转变,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总体上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从单纯速度扩张向速度和质量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三、应对举措

1.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机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T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首要任务.也是推动城镇化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核心内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关键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就业年限或社保年限为基本条件,制定农民工落户政策并向社会公布,逐步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其次,政府、企业和个人要明确责任,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成本.企业主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成本.个人主要承担社会保障和生活等方面的成本。再次,

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剥离附加于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

2.加快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引导人口集聚。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重点。首先,要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重点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发展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新的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其次,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中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奠定良好基础。再次,完善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其人口和经济集聚功能。

3.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密不可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与体制机制不完善直接相关,未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理顺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统筹谋划和大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工承包地、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农民工带着资产进城。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其次,在财税体制方面.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与常住人口规模相挂钩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在行政区划方面,科学有序地开展新设立市镇建制的工作,改变市镇数量持续减少的不正常现象。配合“省管县”的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与行政等级脱钩的城市层级体系,消除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面临的行政性制约。作者:王冬欣

第三篇: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姓名)

学院

学号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城镇化要让农民享受红利,关键在于让土地流转起来。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对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土地集约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和农民问题。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从土地改革打开空间,城镇化要保护农民的权益,让农民享受到红利,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具有十分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不但是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客观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签订流转合同2259万份;累计有800多个县(市)、12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势头强劲,但也存在着流转市场体系不完善、流转程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1.农民的“恋土情结”阻碍了土地流转进程

目前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仍然是其家庭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依靠,很多农民认为土地是“命根子”,因而不愿轻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加之有的农民认为现在取消了农业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诸多惠农政策,对土地还存在增值预期。而一些近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土地被征用时农户能够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货币补偿,土地的升值空间很大,导致一部分农民为了等待土地被征占,宁愿将土地撂荒也不愿意将土地实行流转。因此,土地流转大多集中在村内流转,向企业和村外人员流转较少,从而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更有碍城镇化的进展。

2、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虚置、管理工作混乱、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缺乏法律保障,导致了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农村土地,土地资源很难进入市场进行流通或流转。土地资源长久闲置,造成巨大浪费,也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3、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大多属于农民自发行为,尤以亲友间的转包及委托代耕最为普遍,签订合同随意性很强,多以短期无偿的口头约定为主,极少签订书面合同。即使有的签订了书面合同,也存在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条款不完备等问题;并且由于缺少相关服务监督机构,很多合同未经管理机构审查或公证机关公证,如果遇到产权等问题纠纷,当事人双方难以解决。

4、缺乏健全完备的土地流转配套机制

由于尚未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运作体系和相关服务平台,流转层次不高、渠道不畅,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经常出现转出方找不到转入方、买家找不到卖家、卖家联系不上买家的现象,供给和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另一方面影响了土地效益的发挥。加之土地流转监管机构不健全、权责不明、服务管理体制不到位,既无法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进行指导和管理,也没有相关的评估机构来对土地价格进行专业的估算和评定。

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建议

1、加快城镇化步伐,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土地的流转必将带来人口的流动,通过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能帮助进城农民尽快完成身份的转换,只有当农民主动融入城市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用城镇化这个平台带动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从“关注发展速度”转向“关注发展质量”;从“要素城市化”转向“人力资源城市化”;从“空间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

2、提高认识,营造流转良好氛围

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前提。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使农民逐步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政府要转变工作思路。乡镇和涉农部门要树立主动为土地流转服务的观念,把土地流转工作当成一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来抓,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要研究各种惠农政策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对接问题,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

3、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丰富土地流转形式

一是鼓励农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农户以其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作价为股份,联合经营,兴办规模化的农业区,按股分红,农民以股东身份与其他投资者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以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重点突破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权能不完善等瓶颈制约,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确保农户对于土地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的权利,并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办理房地产证,并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

4、扶持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为推进土地流转寻找依托

高效优质产业的丰厚回报是刺激和驱使业主流转土地的内在动因,没有高效优质产业作依托,农村土地流转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扶持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只有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主体成长起来,才能通过它们集聚产业,集约土地,推动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蒋省

三、刘守英、李青: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演进与地方实施[M].上海三联书店,2010.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6). [5]黄顺江: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1-11-21.

第四篇: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在历史上,最初的经济发展形式就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说,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粮食生产更是民生之本。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过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用地与城镇规划用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工业生产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关键字:粮食安全;城镇化;工业化;耕地

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安全”概念,并得到FAO、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1所谓粮食安全,就是说粮食产量及生产现状能够持续的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求。对于我国来说,耕地仅占世界耕地10%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耕地养活13亿之多的人口是粮食安全的重点。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形成的对粮食的刚性需求,据估计,未来十年我国的人口仍以年均800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既是粮食产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也难也满足更为迅速增长的粮食需求2;其次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的粮食生产大国如美国等,向国内输入粮食,对国内的粮食市场形成冲击,打击了粮食生产业的生产热情,使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还有就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最后,对粮食安全问题影响最为直接的则是城镇化的进程。

二、 我国的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一般城镇化水平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显然,伴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发生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和耕地向城镇规划用地转化。城市新鲜的生活和先进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里年轻劳动力来说是巨大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来到城市打工,进入到工厂里进行工业生产;而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企业则正好有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用以建造工厂等工业用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在地区分布上呈不规则分布,如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耕地比重下降很快,而这些城市也正是工业化发展迅速的城市,内蒙,新疆等偏远地区的耕地变化则很小,而这些地区多为自然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能力落后,受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影响大的地区,用以生产粮食的土地减少了,粮食产量自然就减少;并且,由于工业生产中形成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也不容小视,实证分析1981年,我国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和牧区总面积达400万hm2,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其中大气污染危害农田和草原牧区面积267万hm2(不含酸雨污染面积),造成粮食损失10亿kg

3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三、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有计划的使用土地,平衡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比重

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政府要保障农业用地的比重,不可为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大量占用耕地,要注意到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要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一味的追求城镇人口和土地比重,而在工业化方面未达到一致的水平,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而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另一方面,要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控制和减少耕地污染,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推广“生态农业”4。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增强宏观调控,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在注重粮食储备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真正发挥粮食储备的意义5,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

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以吸引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使流失的劳动力回流到农业生产中去,必须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缩小从事农业生产和从事工业生产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以减少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减小务农者的风险。

(四)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产量。

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因此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需从提高单位产量入手,要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致力于利用高科技进行粮食生产,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五)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

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

[1] 互动百科 [OL]. http:///wiki/%E7%B2%AE%E9%A3%9F%E5%AE%89%E5%85%A8

[2] 樊增强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OL]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11/29/c_122346959.htm

[3] 胡继连 .工业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J] .《生态经济》1998,(05)

[4] 燕晓飞.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5] 何启华.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4,(01)

第五篇: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一.农村小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宋朝诗人翁卷在其诗《乡村四月》中描述的农人繁忙务农的景象。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大国著称,历朝历代都对农业极为重视,重农抑商是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农业可谓是支撑国家经济的命脉。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转轨,国民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逐渐被淡化,以传统农业为生的农民的处境越来越艰辛,以作物换回的报酬与农民辛勤的劳动根本不成比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似乎已成为平穷的代名词。除了经济上的落后,在文化教育、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农村与乡镇间也存在着鸿沟,农民的生存环境远远不如城镇居民。

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基问题。农业发展关乎着人民的温饱经济的稳定,构建现代化农业是民生大事;农村的建设也是构建美好中国的重要组成;而农民更是构成我国人口的主要部分,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达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已经无法承载农村人口的增长,即8亿农民若总是滞留在农村、滞留在土地上,僧多汤少狼多肉少,一旦进入市场经济,就必然出现产品过剩,原因是8亿农民生产产品去供给3亿人的消费需求,结果必然是过剩。我们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仍然会增加农产品过剩。 由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城镇化发展与繁荣农村经济放在同一个章节,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被制定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农村城镇化成为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也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小城镇化中的“小”。

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

中心。1984年国务院转批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关于设镇的规定调整如下:(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1

为什么在农村发展中强调小城镇化?

在我看来,首先,大规模城镇化会占用大量耕地,民以食为天,耕地的占用、粮食产量的减少势必会导致社会与经济的不稳定,基于此点原因,在保留足够耕地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城镇化发展既可以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又可以维持足量的农产品供给。

其次,在多年的发展中,农村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与消费水平,而这是与城镇不同的,绝对彻底的城镇化会使农民一时间难以适应,消费层面的变化也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从而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小城镇化从“小”入手,以缓和的姿态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减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的可能。

三.我国实行农村小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目前农村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即促进农村发展而不是城市发展。

在实行农村小城镇化的问题上,有些人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还不完全,应该将投入在农村的资金用于进一步的城市化,以城市带动农村,紧跟先富带动后富方针。

我认为,首先,我国城市化建设已到一定程度,某些地区已接近饱和状态,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城市化建设中的投入产出比率在逐渐下降,而农村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在这里的投资会带来很大的产出效应。

其次,继续城市化建设而忽略农村建设会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过大的经济鸿沟要想缩小并非易事,这种情况下,先富带动后富可能会要求更多资金物力投入。

除以上两点外,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也会带来更多的商机,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大中城市

1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

最后,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四.实施农村小城镇化的好处。

我国现阶段农村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滞留在土地的农民过多,农业生产过剩带来农作物产品供给多于需求,农产品价格水平低、农资成本较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流通市场不健全,最终导致农民收入低下,经济拮据,据统计,2011年我国农民平均收入仅有6194元。

二是农村存在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大量用宅基地滥用等情况,国家本来对农村用宅基地的使用有规定,可是,当这些规定具体到农村之时,常常已变的软弱无力。占用耕地建新房子,舍弃的老房子没有拆除,导致耕地减少。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减少农民数量,90年代中央曾提出“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的农民往哪里去?我国只有两部分人口——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从绝对量上减少农村人口就一定要增加城镇人口。这一提法将导致两个结果:1)增加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2)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城镇化”将减少农村人口,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有利于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通过“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此外,由国家统筹规划土地建设,也避免了土地的滥用,节约了宝贵的耕地水土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

农村小城镇化除了可以增加农产品需求,富裕农民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外,还存在着其他几点优点:

1.促进农民的思想文明建设。

小城镇建设将农村与城市边界打破,使农民暴露在城市的文化中,改变农民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促使他们在思想上的跃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与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整体提高农村的思想、精神文明水平。

2. 小城镇建设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有坚固平衡共同富裕的好处。

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小城镇化建设,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

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

3.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完善合理,有利于大中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体系“链条”中,农村城镇处于末端,通常被视为是理想的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它们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扩散和辐射,同时又是各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防治的基础,也是规模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良性发展与体现的必要前提,从而促进大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整个城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极地位和作用将走向极端,导致城乡两极分化和城市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大力发展建设不同等级的卫星城镇,形成多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亚中心、次中心,对强化和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半径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和作为联合大中城市社会经济的纽带,拓展广泛的经济要素交换与交流,增加城镇间的经济粘合力和发展后劲,具有不可获缺的重要作用。

4.农村小城镇化是建设新农村的根基。

五.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1 规划滞后

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一个能够把现实和未来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城市和城镇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国家没有一个整体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目前的城镇化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单兵突进的格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小城镇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缺乏区域协作与联合的内在动力,最终形成我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强,小城镇不特的不利局面。

2 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基础设施是城镇维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供排水、能源、邮电通讯、环境和防灾等系统。

过去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性投入,在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的前提下,国家只有重点地扶持一些大中城市,即使如此,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令人满意,就 拿路网交通建设来说吧,其越来越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道路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以及车辆的增加。目前我国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不及经济发达国家的1/3.

对小城镇而言,政府能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更“捉襟见肘”了,基础设施普遍不足:道路数量少、质量低、失养失修、占路经营、混合交通;供水站较少、东部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1.2个,而西部平均每个建制镇仅有0.6个,根本满足不了居民的用水需要。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设施几乎没有,供电负荷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高速宽带计算机信息网络尚未根本建立,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园林绿地面积特少,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0.1个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

3 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话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收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

4 市场尚未在小城镇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土地是小城镇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但在小城镇建设中,用地大都以协议出让为主,很少进行土地的挂牌拍卖出让,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小城镇建设使用土地普遍存在廉价、土地使用率低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5 相关体制制约小城镇发展

现在,小城镇中仍存在一些政策和体制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受上述制度束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大多数都是采取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导致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相分离,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6小城镇规模偏小,对人口和要素的聚集能力弱,聚集效应差

城市本身就意味着集中,经济社会活力充分,竞争力强劲的城市都是聚集效应较好的城市,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中,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存在聚集效应较差的问题。尤其是小城市或者小城镇问题更为突出,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但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企业和居民的聚集不足。

对小城镇聚集效应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分析,离不开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改革开放前,我国推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广大农民不可能大量流入城市,不可能积极参与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后,农民开始尝试走出农村和农业,参与工业化进程,于是在农村较差的物质条件下崛起了生机蓬勃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增加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乡镇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大部分乡镇企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定区域聚集,而是设立在本乡、本镇的社区内。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企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不仅不能与城市工业做到资源产业和产品互补,而且乡镇企业间也彼此缺乏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合作,聚集效应难以形成。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化投资,分散化布局,分散化资源配置,不可避免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工业“大而全”农村乡镇企业“小而全”,致使二者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总之,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其技术水平、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规模效益差等重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以致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回落,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市场竞争能力日益弱化。

没有较多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聚集,小城镇就缺乏相应的产业内容,发展就缺少了经济支撑,同样就出现了聚集效应差的问题。

六.农村小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1 政府要承担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定位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

4进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5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的融资

参考文献

【1】.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叶裕民【2】.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蔡秀玲

【3】. 小城镇论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陈甬军陈爱民 【4】.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5】.第四次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城市化

上一篇:外观设计专利说明书下一篇: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