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讲话

2024-05-12

贷后管理讲话(精选6篇)

篇1:贷后管理讲话

行领导在贷后管理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贷后管理年动员大会,不仅是根据总行的统一部署展开工作,更是要充分揭示和认识我分行的现状,统一思想,为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几年,我分行的信贷业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三年间的高速发展,资产负债业务规模实现双翻番,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分行对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也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各项操作越来越规范,风险防范措施更加得力。在贷后管理方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切实起到了风险防范的作用。但是,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仍然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加以改进。

一、目前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还是认识程度的问题。虽然说大家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重贷轻管”的思维和作风依然不时地冒出来,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向。贷后管理被人看作是一项难度大、不好干,不容易出业绩、得罪人的工作。各支行主管行长、科长和客户经理更愿意做营销,而不原意做贷后管理,更不愿意进行整改。

其次是职责划分的问题。我们目前具有贷后管理职能的是各业务部门和风险条线,这两者间的职责至今没有分清

楚。实际工作中真正实施贷后管理工作的是客户经理,而风险经理不知道是应该盯住客户还是应该盯住客户经理。实际工作中是盯住了客户经理,像个督战队,不仅风险防范的效果不好,还容易引发矛盾。

第三是业务指导问题。目前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新产品增出不穷,加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逃避监管的手段五花八门,造成贷后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外部监管部门并没有由此放松对我行的要求,提出的审计意见越来越尖锐。而由于实际工作中缺乏针对性指导和尽职免责的界定,经营部门和客户经理既怕管不好,又怕把客户管跑了,处于无所适从,挂一漏万的尴尬境地。

第四是问责不利的问题。这些年在贷后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很多,实行责任追究的也很多,但真正起到处罚和警示作用的基本没有。问责不利,不能起到惩罚和警示作用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问责的依据不足,处罚不力;二是问责结果不公开,难以起到警示效果。

其他还有人员配备,业绩评价,管理流程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但主要的、需要很快得到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四个问题。

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要求

1、分行已经成立了以赵行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钱行长、孙行长和李总监为副组长。风险部、公司部、房金部、保全部、卡中心等各条线部门的一把手为小组成员。日常工

作由风险部和公司部牵头组织,风险部是总体牵头,公司部负责对公业务部分。各支行要参照分行架构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工作小组。

2、分行公司部已经制订了我行的贷后管理年实施方案,会后即将下发。方案里面规定了贷后管理年的主要工作,基本涵盖了总行的有关要求和我行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还需要细化。分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方案的总体框架,继续细化各项具体工作。其中几个重点需要强调一下。

一是我行贷后管理办法要继续修改完善。办法的制定要结合总行的最新要求和我分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内容,要分清责任、细化流程,要加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二是公司部要牵头制定今年的信贷退出计划。今年的计划总量较大,公司部要协调各部门和各支行妥善安排。退出计划一经确定,各支行要坚决执行、力保完成。

三是要做好机构和岗位改革工作。小企业部要在成立之初就充分考虑贷后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在岗位和流程设计中要慎重考虑。公司部要牵头做好信贷业务前后台分离试点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经营和风险条线的人员,优化组合,改造流程,尽快实施。

四是要把保全两头延伸工作做好,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分行保全部要尽快完成关注三级贷款的接收工作,妥善

制定处置方案,加大处置力度。

五是要强化跟踪管理,建立贷后管理评价机制。风险部和公司部要加强预警跟踪系统的使用管理,促进贷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协调计财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贷后管理评价机制,强化激励约束。

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分行办公室要对方案中的各部门的工作措施进行督办;分行风险部和各业务部门要加大对各支行实施方案落实情况和日常工作的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做好责任认定和案件防控工作。

三、在做好贷后管理年工作的同时加强营销

今年是总行的贷后管理年,也是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年。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和政府融资平台持续进行调控,对我市和我分行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今年以来,我行存款下滑严重,贷款增长乏力,项目储备匮乏,对完成全年的综合经营计划造成了威胁。所以,要求各支行在做好贷后管理年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强营销。首先要加强对存款客户的营销,加强对非贷存款户的营销力度和管理水平,对存款大户要实行定期走访和报告制度。其次要加强对信贷业务的营销。一是要对已审批的业务加强推动,促使客户尽快落实条件,尽快签合同,尽快提款;二是要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及早动手制定方案,提前展开高层营销;三是加

强中小企业客户的营销,弥补大项目的不足。

需要强调的是,在营销的时候,要贯彻贷后管理年的各项要求,不能留漏洞、留后患,一旦发现问题分行定会严肃追究。

篇2:贷后管理讲话

在贷后管理中,重点抓“一提高”和“ 四到位”。“一提高”:即定期与不定期组织客户经理学习、考试,实行考试过关,持证上岗。提高贷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四到位”:一是人户合一落实到位,将现有的各资产类客户全部落实到客户经理,并以文件予以明确。二是管理工作责任到位,支行与管户经理都签订了相关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管理目标,管理责任,激励办法,增进了管户工作责任心。三是贷后管理手段到位,按贷后管理要求,对贷后管理的方式、方法、时间要求、文字分析等全部实施到位。四是信贷自律监管到位,做到每季一次常规监管,检查面达到100%。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信贷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对发现明显危及贷款安全的风险信号,及时果断执行客户退出。几年来,共对主要股东或控制人涉及赌博、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关停等57家客户实行了预见性有效退出,并收回全部贷款。

针对部分媒体称银监会提高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银监会相关负责人4月26日表示,银监会对于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为11.5%,和此前表述并无变化。2010年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27%,农业银行为11.59%,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8%和12.58%,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36%,均高于监管机构提出的11.5%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底线。分析人士表示,在完成本轮再融资后,五大银行的资本补充可以满足未来两年的业务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短期内并无股权融资压力。

央行在14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今年各银行要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防止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在房地产领域,要防止出现假按揭、“次级房贷”的出现。

央行要求,银行要强化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切实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严格控制、审慎发放并科学管理新增平台贷款。

同时,严格实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止出现假按揭和“次级房贷”,严禁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投资投机领域。同时,合理调整信贷投向和期限结构,降低贷款集中度风险,缓解资金期限错配问题。

报告要求,银行要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提高资本质量,根据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拓展业务,加强内部积累,增强资本约束机制的有效性。近年来,央行一直在积极地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合理提高银行业稳健性标准。报告透露,我国在研究以信贷/GDP 为指导变量,建立银行体系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并运用差别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执行更加审慎的资本要求。同时,要在银行系统内拓展压力测试应用范围,完善数据基础和技术方法,逐步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央行要求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以及民间融资行为的关联性风险,进一步夯实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海证券报(2011-06-15)李丹丹]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会影响银行安全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多发放给“铁公基”等中长期项目,因此,今年年内不会集中爆发大规模“违约”风险。但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累积,中国银行业不良率可能会回升。专家认为,应长期关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政策风险。如果有关部门出台“急刹车”式的清理措施,可能误伤某些合规项目。

风险短期可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多投放于地方的“铁公基”项目,贷款周期至少在3到5年,年内不会爆发大规模“违约”风险。数据显示,从2008年9月“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到2010年6月四部委联手整治地方融资平台不到两年的时间,地方融资平台总额大约为1.5万亿元左右。即使按照社会融资总量的10%估算,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也只有2.5万亿元左右。

鲁政委表示,在目前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认定项目,不能因为某些地方项目有政府的“影子”,就“一棍子”打成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同时,应尽快清查项目,判定哪些项目符合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容忍那些不合规的项目继续获得大额贷款,避免风险继续积聚。另外,对于那些偿付能力的确有困难的地方融资平台项目,政府应多承担公益性项目债务,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其他项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的问题资产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较小,风险在短期内可控,即使“违约”也不会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安全。

不良率回升无碍银行安全。

鲁政委指出,下半年我国银行业不良率有可能触底回升。从历史数据来看,每一次投资潮后的突然“急刹车”,都会带来银行业不良率的触底回升。因为资金链的突然断裂,必然会使在建项目出问题。而且,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连年实现双降,目前的不良率很低,理论上已经很难再降了。

郭田勇认为,未来某些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偿还能力上也许会出问题,导致不良贷款的绝对量会更大,那么相对于今年紧缩的信贷总规模而言,不良率肯定会有所提高。但是,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即使有所回升,也不会影响银行的运营和安全。

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发布的压力测试报告指出,未来中国银行业不良率可能会回升,但上升幅度会低于国际评级机构的猜测。预计到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率会在1.71%至2.30%之间。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表示,银行业不良率回升主因之一,是2009至2010年大量增加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4万亿刺激计划中,七成由地方政府出资,而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债。[中国证券报(2011-06-14)陈莹莹 ]

五部门:坚决撤销收费期满公路收费项目

从6月20日起,有关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昨日联合召开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清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对违法设臵或到期仍然违规收费的收费公路项目及收费站(点),要立即停止收费,撤销站点;对有违规行为的收费公路及收费站(点),要立即纠正并停止违规行为;对在《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建成的收费公路进行全面规范;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标准;对未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政府还贷公路改为经营性公路进行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要立即纠正,实现属性归位;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卡实施检查或收费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取缔,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和行政责任;对各地出台的有关收费公路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彻底解决现行法规制度中明显不适应实际需要、前后规定不一致或不衔接、文件过期等问题。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在专项清理期间,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工作要求;从严审批新的一级及以下普通公路收费项目,暂停审批收费公路资产上市融资和境外企业收购国有收费公路资产。对一级及以下普通公路改扩建的,不得延长收费期限以及禁止新增经营性普通公路。对国家确定的西部地区省份要按照逐步有序的原则,加快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工作进度。[证券时报(2011-06-15)]

3月14日《金融时报》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农行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行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涉农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弱,确保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贷款在涉农贷款中的占比不降低。

农业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2011年农业机械购臵补贴实施指导意见》,2011年中央财政农机购臵补贴资金规模175亿元,比去年增加20亿元,实施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

《意见》明确了实施农机购臵补贴政策的总体要求、实施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机具种类、补贴标准、经销商的确定、申报程序及相关工作要求。《意见》指出,农机购臵补贴既是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又是一项产业促进政策,要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各地要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意见》还明确,今年中央财政农机购臵补贴种类包括动力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排灌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机具,各地还可以增加不超过3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20110323 经济日报)

银监会:去年我国新增涉农贷款2.63万亿元

2月24日,中国银监会公布,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1.77万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2.6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新增5909亿元。银监会同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395家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349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另已批准筹建11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占6成以上。2009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到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人民币。照此标准测算,中国仍有4007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扶贫任务依然艰巨。2008年,我国将农村扶贫标准从绝对贫困标准调整为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的低收入标准。按照低收入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年末的9422万人,下降到2008年年末的40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2%。贫困农户所处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比较恶劣,而且难以享受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好处。2005-2008年中,53.6%的长期贫困户居住在山区,贫困年数越多该比重越大,短期贫困户中这一比重为41.7%,4年中从未贫困农户的相应比重为22.7%。长期贫困户人均耕地面积1.5亩,明显低于短期贫困户和不曾贫困过的农户,且贫困年数越多,人均耕地面积越少;长期贫困户所在村与其他农户所在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有差异,更大的差异表现在户一级的设施水平上。若以人均生活用电为代理变量,长期贫困户在2008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只有4年中从未贫困过农户的30%,短期贫困户也只有非贫困户的44%,这表明穷人由于收入水平低,不能充分享受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好处。家庭规模越大、负担越重、文化程度越低,贫困持续时间越长。在2005-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短期贫困户的户规模为4.6人,长期贫困户为5.1人,而非贫困户仅3.9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人口短期贫困户为1.5人,长期贫困户为1.6人,而非贫困户为1.4人。无论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还是劳动力文盲率看,贫困农户的文化程度明显较低,而长期贫困户文化程度更低。

《关于贯彻实施农产品流通标准的通知》:2010年12月,商务部发布了《黄瓜流通规范》、《鲜食马铃薯流通规范》、《番茄流通规范》、《青椒流通规范》、《洋葱流通规范》、《豇豆流通规范》、《冬瓜流通规范》等7项农产品流通标准。

农产品经营要警惕陷入价格垄断近日,我国两大反垄断执法机构公布多部反垄断法规。国家发改委颁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价格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等价格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法律责任以及执法程序和执法机构建设都作了具体规定。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等三部反垄断法规。上述反垄断法规的出台将使反垄断更具操作性,反价格垄断也将更加有力。

垄断是在特定市场内经营者为减轻竞争力与其他经营者共谋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各种行为的总称。价格垄断是垄断厂商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行为。在农产品价格领域,垄断在过去几年也是风起云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因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被物价部门处以最高达100万元的处罚;广西南宁、柳州市33家米粉生产厂家串通涨价,组织者和有关企业被处以10万元罚款„„

被主管部门认定为价格垄断的案件表明,农产品价格垄断一般表现为,或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某种价格协议,或是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形成价格同盟。有人形容,一些企业和经销商是“躺着”赚钱,而农民是“站着”也赚不到钱,还要承担由此引发的通胀成本和市场风险。垄断,这个对农民来说似乎生涩、遥远的词汇却已经深入生产生活。

专家认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多数仍然比较分散。广大农民历来是价格接受者,而农产品加工者或经销商往往是价格的制定者,特别是农产品的季节性、易腐烂等特性,很多时候农产品必须在短期内运到交易市场或者出售。基于这一特点,资本联盟便可通过收购,提高仓储能力,控制批发价,达到垄断目的。而一些小众的杂粮品种因为产地集中,季节性强,总量有限,也很容易由一些机构组织串通定价。《反价格垄断规定》就此明确界定了八种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对垄断协议进行细化,无书面或口头协议的默契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垄断协议。

据调查,被查处的价格垄断案件大多涉及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一些行业组织认为协调价格是“行业服务”,甚至在刊物和文件上宣传有关内容,或者直接向社会发布公报。针对这一情况,《反价格垄断规定》明确规定,行业协会不得制定排除、限制价格竞争的规则、决定、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以列举方式对行业协会从事的与垄断协议有关的行为作了细化规定,包括:制定发布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业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等;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行业协会是行业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此后就需要警惕陷入价格垄断的法律风险。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农产品价格垄断的另一种形式。《反价格垄断规定》明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一些专家认为,在类似食用油等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可能会通过打折促销等一些低价措施来打击竞争对手。国家工商总局就如何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都作了细化规定。

与此同时,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农业需要承受自然风险、价值实现风险的特殊性,许多国家允许特定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者订立限制竞争的协议,甚至允许国家直接参与购销活动。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法。”《反价格垄断规定》第27条重申农业适用除外的精神。在反垄断法上,我国对农业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粮棉油等事关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国家保护价收购制度,推动和支持农民在生产、销售、储存、加工等方面的联合和互助活动,加强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广大农民合作社为了在市场中增强议价能力而联合,不属于价格垄断的范畴。

篇3:强化贷后管理防范风险

(一) 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是客户涉及行业增多, 不再是过去种子化肥贷款, 覆盖整个农业及延伸领域;二是客户类别增多, 除中、小型企业法人外, 出现联合体和其他经济实体等客户, 新兴的种养业大户和加工企业不断增加, 小企业客户发展加快;三是客户的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客户结构的变化, 对贷后管理和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必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 采取多元化的方法, 强化和改进贷后管理。

(二) 内部重大改革进一步发展, 农行实行股份制改造,

加强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平台建设等内部改革的推进, 信贷营销, 申批决策层次已逐步由二级分行承担, 但目前贷后管理和服务由开户行客户经理实现, 相关责任没有具体明确, 需要建立一套分级, 分部门贷后管理体系, 以适应内部改革发展需要。

(三) 外部竞争和监管条件出现了新变化。

目前, 农行经营的外部环境正发生新的变化, 在执行政策的基础上要与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竞争, 同时,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加大, 对农行内部监控机构提出更高要求。新形势下要求农行在贷后管理中, 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手段, 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同时要按照管理要求, 强化各项贷后管理措施, 适应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四) 农行贷后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农行资产质量是农行的生命, 贷后管理是监控风险, 防范不良贷款的重要环节, 在贷款管理上, 农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重视, 人员不到位, 职责不落实, 内容不明确, 责任不追究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 将会形成风险隐患。

二、制定贷后管理档案, 明确相关制度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部门职责服从于业务流程工作, 实行流程化、档案化管理的新思路, 制定农行管理档案, 在人员、组织、职责、内容、责任上全面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一) 系统性地贷后管理工作。

贷后管理是指贷款发放到收回的全过程, 包括客户维护与服务、账户监管、贷后检查、贷后会审、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档案管理、有问题贷款处理、贷款本息的收回和总结评估等内容, 贷后管理档案应覆盖这些内容, 详细规定多个岗位职责。

(二) 设置风险管理岗。

风险经理的职责主要是对客户经理履行贷后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客户信贷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和预警, 必要时可延伸到客户现场检查, 县支行风险经理负责正常及逾期贷款的预测, 能够收回贷款的监测。

(三) 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客户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实施部

门, 信贷管理部门是贷后管理的风险监控部门, 内审部门、监察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后监督、处理部门。同时, 风险管理部门要履行好风险分类, 不良贷款清收等职责, 会计部门要配合客户部门做好账户监管和本息扣划工作, 严控资金的流向。

(四) 明确风险预警发起流程。

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都可发起风险预警信号, 将预警信号反馈, 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签署处理意见, 风险预警信号做到有人发起、有人决策, 有人处理、有人反馈, 实现风险预警信号处理流程化。

(五) 贷后检查流程化。

贷后检查实行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客户经理对客户贷后检查, 风险经理对客户经理贷后管理情况的检查, 另一部分是对流动资金贷款与固定资产贷款的检查, 检查频率, 内容和规定应该明确, 具体应该表格化, 流程化, 一目了然。

(六) 要突出客户维护与服务。

贷后检查是一种信贷管理, 也是一种信贷服务, 对信贷检查, 要尽量避免频繁, 重复, 无效的贷后检查, 加重客户负担, 要切实改变营销热、维护冷的不良倾向。

三、推行五到位, 抓好贷后管理的落实工作

(一) 人员组织要到位。

要根据所辖经营单位的客户数量、资产规模配备风险经理, 信贷额度大, 风险程度高, 管理难度大的客户要配备专职风险经理。

(二) 预警处置要到位。

对客户经理或风险经理发起的风险预警信号要按规定流程及时处理并反馈结果。风险预警不及时, 风险处理决策不当, 处理决策不力, 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风险预警为基础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行业风险状况等因素明确客户退出名单, 促进客户结构调整, 并把退出客户适时退出, 防范风险。

(三) 管理基础到位。

提高贷后管理电子化操作水平, 贷后管理过程中收集填制的资料, 要有相关人签字负责, 按规定造册保管, 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并严格相关档案资料的保管、查阅和移交管理。

(四) 宣传解释要到位。

要向客户说明, 农行加强贷后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客户对农行的金融服务有意见和要求, 通过贷后管理途径反映, 通过贷后管理工程的系统构建, 形成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体系。

(五) 督促检查要到位。

风险经理负责对客户经理履行风险情况检查, 银行领导、部门领导负责对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工作情况的检查。管理行要加强对辖内各行贷后管理工作检查督导。有违规行为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以道德风险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以能力风险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农业银行贷款结构发生了变化, 面对农户、联合体、新兴起的中、小型企业各项贷款的扶持, 面广额度小管理难度大, 加强和改进贷后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必须坚持做到贷管并重。通过对新型贷款结构进行探索和实践, 就新形势下改进贷款贷后管理问题, 谈几点拙见。

篇4: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对策研究

【关键词】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贷款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经营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指对贷款发放直至挥手的贷款管理,是负责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掌握贷款客户的动态信息,补充完善贷款档案资料,落实还款来源,保全信贷资产,确保贷款本息回收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对此,就必须在贷后管理的工作上不断加强分析和探讨,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显得十分必要。

1. 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贷后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都处在一个薄弱的环节,“重放轻管”、“重贷前营销轻贷后管理”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尽管这几年来对贷后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强化,成果也有一定的显现,但与精细化管理要求还是有很远距离。从项目回访和集中审计反映的问题来看,贷后管理过程中,对客户及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担保管理、风险提示与预警、档案管理及贷款收回等一系列的管理过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1对贷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贷款发放后,个别领导和少数信贷从业人员对“资产质量是业务经营生命线”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加强贷后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当成是业务经营的“生命工程”来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存款业务,轻贷款管理;重贷款发放,轻贷款回收;重贷款市场拓展,轻贷款客户维护监管;重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轻贷后管理等问题。导致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贷后管理在贷款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欠佳。

1.2贷后管理跟踪监控欠缺。贷款发放后,由于管户经理对客户及项目的跟踪监控仍然欠缺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3资金支付监管力度不够。从集中审计发现,一些项目在资金支付方面仍存在监管不力,没有很好地按照银监会的“三个办法一指引”的要求,对资金受托支付进行监管,表现为:贷款发放后,客户将资金直接划转到他行的账户,无法监管;审核支付的相关证明不齐全;关联交易的支付对象不明确,等等。

2. 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目前来看,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资产仍然是贷款,同时贷款也是风险最大的资产之一,为了使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获取最大盈利,必须要加强贷款发生后的管理。贷后管理是指从客户实际使用商业银行信用到该信贷业务完全终止前,信贷人员对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信贷管理过程,包括贷后检查、风险监管与预警、贷款本息收回、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不良贷款管理、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内容,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一环。为此,我们认为各级行必须充分认识到贷后管理是一项紧迫性、长期性、难巨性的工作,是我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信贷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严重的是关系到我行生存与发展的大计。贷后管理不到位,就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竞争与安全的关系;贷后管理不到位,就不能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贷后管理不到位,就不可能实现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倡每个信贷人员必须站在对银行的历史与未来、资产盈利与安全负责的高度来认识贷后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 强化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崭新的贷后管理理念。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是价值实现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贷后管理工作认识的偏差。一是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营销,轻管理”、“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倾向,将贷后管理工作作为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对信贷检查,既要对程序、过程检查,更要注重对结果的审查,把贷后管理工作纵向推进。二是树立尽职管理观念。加强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防范出现新的道德风险,真正意识到贷款的监督、检查与管理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发放贷款所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信贷人员应经常深入借款人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做出经营预测分析,使贷后尽职管理成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三是树立贷后动态的管理观念。从市场角度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此消彼长,经营风险增大,信贷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情况,避免造成资金损失。为此,必须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加大贷款质量考核指标的比重,对贷后形成不良的要从严问责,以促进贷后管理工作走上正轨,推动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

3.2部门分工、人员落实,严格落实贷后管理责任。

3.2.1明确各支行(部)客户部门的主要职责。客户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按户配置专(兼)职客户经理,主要包括:客户监管及贷后检查——监管客户资金帐户往来,信贷资金使用用途等情况,客户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贷后跟踪检查,落实审批内容,收集客户公开信息并定期联系客户,担保人及担保物的监管;风险分类及日常管理——按照规定评测客户信用等级,并及时进行资产风险预警分类,维护贷后管理台帐,整理、收集信贷客户档案,与有关部门制订不良贷款资产重组方案并组织实施;风险预警——做到发现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报告;定期报告——定期向支行行长和贷审会、审批行信贷部门、重点客户信贷管理部门等部门汇报辖内客户贷后管理情况。

3.2.2明确二级分行信贷部门(风险主管)的职责。二级分行信贷部门(风险主管)对支行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包括客户维护)负有指导、监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各支行客户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定期联系客户,收集客户公开信息,并通报重点管理客户的贷后管理方案并组织落实;通过信贷管理定位实时监测重点管理客户用信情况,并按照规定参加贷后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点管理客户不良信贷资产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向贷审会或行长汇报重点管理客户用信情况和风险状况;

3.2.3明确省分行信贷部门的主要职责。信贷管理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在线监控部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监测客户风险,检查客户部门贷后管理行为,并与客户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控制客户信贷风险,主要职责包括: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客户用信及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按照规定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实施现场检查,经主管行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同意,还可深入客户进行检查,了解客户风险状况;风险分析和预警——定期对本级客户部门重点管理客户及其所处行业,本级行审批的信贷业务进行风险分析,并定期(每月或每季)向客户部门发出风险分析报告及相关信息,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汇报,及时提示并督促客户部门限期处理,并向主管行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报告;定期向本行行长、贷审会汇报所监测的经营单位(客户)贷后管理情况及客户风险状况。

总而言之,贷后管理是授信业务的重点,贷款质量的核心保障,同时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意义,重视贷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贷后管理方法,以达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江其务.

[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娄祖勤.

[3] 《商业银行信贷》,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年版,作者:万军,刘清明,徐小平.

篇5:贷后管理岗位

第一部分——对贷后管理岗的认识

一、贷后管理

定义: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

二、岗位职责 1.建立贷后管理台账

2.客户还款时间节点前三天做还款提示 3.客户还款逾期处理及建立风险防控议案

三、岗位要求

1.将全部客户按借款金额大小做初步分类。

2.在合同有效期间: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掌握,得出客户在每个阶段是否能够按时按额还款,并将所有客户进行风险分类。

3.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客户信用指数评价系统

流程:

资料整理(合同起止时间、还款方式、还款时间)——定期回访——还款时间节点提示——还款时间(统计出客户还款情况)——对逾期客户的处理(通过饲料公司进行追债)

只有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解决客户的合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利于资金回笼,拓展新客户,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认真分析客户经营状况以及了解行业信息,强化贷后监管,构建贷后管理长效机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第二部分——初期工作计划

一、建立贷后管理台账

1.对客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纸质、电子档资料包。2.定期对资料包进行更新。

二、贷后回访流程

(一)电话回访客户

1.时间:据客户的运营规律而定(提前与饲料公司和客户做好沟通)。2.目的:及时掌握客户经营状况,确保风险最佳可控化。

3.内容: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并将其反应到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备注:访问前需对客户说明访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是访问结果的及时性、真实性与否,关系到客户自身和投资者与平台的切身利益;重要性是指平台只有通过与客户的充分沟通而才能更好的为客户和投资人服务,让相关各方均得到正常发展。

(二)与饲料公司定期沟通 1.时间:回访客户后。

2.目的:核实从客户所提供的信息。

三、风险管控

1.在每期还款日前三天电话提醒客户还款,正常还款的客户将增加其信用额度系数。

篇6:贷后管理办法

贷后管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至贷款本息收回之日止的贷款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贷后检查、贷款风险预警、贷款本息管理、贷后管理责任制、贷后管理的奖惩措施等内容。

一、贷后检查

(一)贷款发放后,贷后管理部门要指派专人监管贷款按项目建设计划支付。在贷款发放同时,贷后管理部门、借款企业及其开户银行签定帐户监管协议。具体负责人要及时了解贷款用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项目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对每笔支付款项记录台账,把好贷款支付关。

(二)贷款间隔期检查,贷后管理人员要深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正常贷款每季检查一次,逾期贷款没月检查一次。

(三)检查的内容

1、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约定,有无挪用,串用。

2、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产品市场变化情况,经营是否合法,有无经济纠纷。

3、企业管理情况。了解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营策略及经营方式有无变化。主要管理人员与平台合作态度有无变化,偿还债务的意愿有无变

化。

4、财务状况。了解财务报表真实情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结构变化情况。产值、销售收入及效益变化情况;现金流量,及货款收入监管帐户情况,在各金融机构融资的履约情况;对外提供担保及其他或有负债变化情况。

5、担保落实情况。了解保证人代偿能力变化。抵(质)押物保管和价值变化情况。

6、项目情况:项目资本金及其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项目进展是否顺利,建设进度是否符合计划。有无延长建设期情况及延长的原因。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投资是否超支,超支原因及金额。项目累计完成工作量,项目累计财务支出数是否相符,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等是否出现较大变化。项目投产或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情况和市场情况,项目建成的设施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达到预期的效益指标。

(四)检查记录

责任人在完成检查后,应填写贷后检查记录。贷后检查记录除全面反映客户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内部管理变化及担保落实情况外还要对客户发展前景,偿还贷款能力及贷款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提出项目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文字报告,每月向主管领导、总经理汇报;每季向上级报检查结果。如有重大变化及时向上级领导并及董事会报告,由董事长或董事会提出决策意见。

(五)有不良记录企业的认定

借款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集体研究后将其列为不良记录的企业。

1、向平台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或情况;

2、未经平台同意擅自处理抵(质)押物;

3、拖欠到期贷款本金或利息。

4、通过各种形式逃逸、拖欠平台债务的,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停止对其办理新的融资业务。密切关注动向尽早收回平台的融资余额。

二 贷款的风险预警

(一)风险预警机制是通过贷后检查、发现贷款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按规定必要的程序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

(二)风险预警 1 财务状况预警

资产负债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有大幅上升;流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有大幅下降;速动比率较平均大幅下降;流动负债增加额大于流动资产增加额;生产企业存货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周转率比上年周期有较大下降;

存货周转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对外资本收益性投资占净资产比重过高;注册资本减少;或有负债增加。2 经营效益状况预警

销售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销售利润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或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减少;存款下降幅度较大;平台监管的帐户货款归流大幅下降。3 内部核算情况预警

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占比过高或有较大幅度上升;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递延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存货帐实不符,折旧或财务费用计提不足; 存在负债未入帐现象;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或投资人抽逃资金;对外投资有较大损失。4 担保状况预警

保证人经营状况及信用等级下降;抵(质)押物被有关机关依法查封、冻结、扣押;抵(质)押物市场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抵(质)押变现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抵(质)押所有权发生争议;抵(质)押物实际变现能力降低;抵(质)押物实际占管人管理不善;抵(质)押物保险过期;担保人的经营机制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5 非财务因素预警

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矛盾较大;主要经营者经常出入高消费场

所;内部组织机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内部案件较多;主要财务人员频繁更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不能有效执行;重大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对外扩张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经常性拖欠职工工资及各种劳动保险,职工情绪对立;存在违法经营问题;业务伙伴关系恶化;受到税务、工商或环保等部门处罚;未按期办理工商年检手续;频繁更换结算银行;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公司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关联企业或股东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政府政策对该行业发展作出严格限制;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财产损失。

与金融部门关系预警信号

被金融机构宣布为信用不良客户;拖欠银行借款本息,逃废银行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被债权人起诉;对平台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不能及时或拒绝向我平台提供财务报表及其他报表资料。

三、贷款的管理

(一)建立台帐。平台及责任人要对管理的贷款建立台帐,对有关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反映。

(二)贷款的收回

1、短期贷款到期一周之前、中期贷款到期前一个月之前,贷后管理责任人要向借款企业发出提示到期贷款通知书,督促借款人筹措资金归还本息。

2、对逾期的贷款,每季度要向借款人和贷款保证人发一次催收通知书,督促借款人和保证人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字或盖章后作为回执留存。

3、对不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及其保证人或用第三人财产抵押的,要注意中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诉讼时效,保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三)贷款利息的催收。

1、对贷款未到期,尚未欠息的企业,在距结息10日以前向借款人发出付息通知书,提示客户准备资金按时付息。

2、对贷款到期,逾期未还尚欠息的企业,贷款本息同时催收。

3、对经过催收未收回的利息,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清收。

4、对欠息企业的贷款要从严控制,在未归还欠息前,不能对企业增加贷款。

四、贷后管理责任制

贷后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度,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平台贷后管理具体负责人对分管企业进行贷后检查和本息催收;收集企业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分析企业经营及资产负债变化情况、登记台帐;按照要求写出借款企业贷后检查分析报告,并报送本部门负责人认定。落实对企业的监管措施。

平台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组织本部门贷后管理工作,对贷后检查结果签字认定;逐户研究制定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的具体措

施,并督促落实;年初提交本部门分管的借款企业上一年情况的检查分析报告。报送集团有关领导,对贷后检查中出现的重要问题,随时向集团领导报告。

集团经理对平台贷后管理工作的效果负责,并重点掌握平台有问题企业的贷后管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负责向集团董事长或董事会反映贷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每季主持召开一次贷款风险状况及资产质量分析会。

五、建立贷款档案管理制度

(一)、资本运营部要建立统一的贷款档案,由专人负责,集中保管贷款原始资料,贷款资料包括: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工商管理部门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及签字样本、借款授权书、企业章程、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贷款卡年检证明复印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变化趋势信息资料。

2、借款人提交的借款申请书(报告),抵押物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或使用权证书、保证人财务资料及其承诺、企业的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平台内部的调研、审查、审批意见书,平台与企业签定的借款合同、借据、保证合同、低(质)押合同,协议及其附件。

3、贷款检查记录、贷款检查评估、平台向企业发布的关于贷款本息的催收通知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文件、批准的文件;扩初设计及批复文件;项目概、预算审查报告;项目变更方案及其批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项目贷款评估报告;经办部门的推荐审查意见及有关会议纪要;项目跟踪检查情况记录及有关报表、资料;与项目有关的重大问题调查报告、及时处理问题的意见。项目总结报告与贷后评价资料,其他有关资料。

(二)放款后,经办人在签订合同后,要在7工作日内整理好贷款原始资料,将全部资料移交档案管理人员保管。

(三)贷款原始资料入库时,由档案管理人保管。档案以借款企业为单位,按时间顺序排列归档。

(四)贷款原始资料出库时,由档案管理人和借阅人双人签字,并确定归还时间。档案管理人员对保密、保管工作负责。不得违章借出贷款档案或透漏档案内容。

(五)对已终止借贷关系的企业,贷款原始资料仍要保管5年。

六、贷后管理的奖惩措施。

(一)、对下述问题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1、没有落实贷后管理责任制‘

2、未按规定进行贷款检查;

3、遗失贷款原始资料、对平台利益造成危害;

4、隐瞒问题或不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下级报告的问题,造成贷款风险增大

5、因管理不善、违归操作等原因导致抵(质)押物被挪用或灭失、损坏,使贷款风险增大。

6、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贷后管理。

对出现上述情况,对有关责任人采取批评教育、扣发奖金、调离岗位等措施。对情节严重给平台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纪律处分。

上一篇: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下一篇:太原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