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04-18

最新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最新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吴正宪专家曾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迪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的真正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教师要做操作工,要创造出孩子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知识。”所以,本节课我立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围绕着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彰显美学价值。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5—5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内(相等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和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圆的特征,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学发现

(一) 课前预习

布置预习提纲:

1. 自学课本55页—56页的内容。

2.自学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会用字母表示。

3.准备画圆工具及圆形。

导言:

师: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圆形同学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圆演绎着重要的角色,还藏着很多奥妙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去认识圆,了解圆。→(师板书:圆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

3.会用圆规画圆 。

第二环节:探究形成

(一) 复旧引新,观察比较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边说师逐一帖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观察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形(贴黑板、手指图)和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生1:这些图形都有棱角,而圆形没有棱角。

生2: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说圆)

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

生:硬币、钟表面、车轮、脸盆、月饼、桌面、太阳……

师:课件出示55页主题图,引导学生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初步感知车轮都是圆形的)

师: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广泛,那你想不想现场画出一个圆呢?

生:想。

(三) 自主操作,尝试体验。(画圆)

(尝试画圆→生说步骤→师示范画圆→生再次画圆)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圆规试着在本上随意画出几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你是按怎样的步骤画圆的?

2、生:分别说出自己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3、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生观察、感悟。

4、生再次画圆,体验成功。

(四)认识圆 (认识各部分名称,展示预习成果)

师:同学们,圆内还有一些有价值的点和线段,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找到了,现在就请大家展示一下吧。

(1) 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

(2) 再在全班交流,师点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并会用字母表示)

(五)指导操作、探究结论

1、师:请同学们在本的左侧确定一个点,画出一个圆,在本的右侧确定一个点,再画出一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圆心决定圆的什么?

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结论)

2、师:请生先画出半径为1厘米的圆,再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圆,最后画出半径为5厘米的圆,思考,半径决定圆的什么?

生: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结论)

(六)探究圆的特征

1.画一画:学生通过在圆里画半径、直径,寻找半径直径的特点(无数条、都相等)

2.量一量:

(1)师出示要求:测量同圆、等圆、不等圆。

(2)同桌合作,一人测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一人记录。师巡视指导。

(3)学生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1∕2 )。

第三环节:拓展应用

(一)巩固内化

1.我会填

2.我来判

(二)思维拓展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应安在哪?

(三)感受圆文化,拓展延伸

创作作品并展示:(学生用圆拼组成各种图形或美丽的图案并展示作品,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美)

(四)全课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让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篇2:最新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太阳、圆月、汽车的车轮、呼拉圈、光盘、钟面等)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徒刑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DD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

1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学生独立画圆。

2 )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 )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DD固定针尖DD旋转成圆。

4 )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 )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 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 )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 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 。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 )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 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让学生联系画一个半径是4 厘米的圆,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圆心和半径的字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圆,看一看,自己画的、标的还有什么地方部不对。

3 )教学直径。

出示一个画有一条直径的圆,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段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总结: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同学们你们画的圆也有直径,请你画一条圆。

4 )闭好眼睛,回想标圆心、画半径与直径的方法。

2、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1 题。

说说哪些不是半径或直径,为什么?

3、研究圆的特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现在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圆的特点。

1 )出示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把圆对折两次)

通过对折,你还发现圆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吗?(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2 )把你手中的圆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 )学生汇报回答上述四个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前面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 )

4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的特征。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的第1 题。

填写表格,并说一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的第2 题。

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提问:使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先要确定什么?(求出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

3、判断题。

1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 )直径是半径的2 倍。

3 )画一个直径为4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 厘米。

4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5 )两脚间的距离越大,画出的圆就越大。

六、欣赏生活中的圆

谈话:瞧,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 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七、全课总结

篇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3~94页例题及第95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 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分组学习, 动手操作, 主动探索等活动,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 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 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导入新课

谈话:生活中, 你们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硬币、光盘、纽扣等, ) 提问:从这些物体中你能找到圆吗?根据学生回答, 从物体中闪动、抽象出圆。如果有学生把球误当作圆, 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球是立体图形, 而圆是平面图形。

提问: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指名回答, 并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各种平面图形。

提问:请你把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比较一下,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得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其他则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谈话: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圆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图形, 有人说世界因为有了圆, 才变得丰富多彩。既然它这么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再来认识一下圆。 (板书:圆的认识) 说了这么多圆, 看了这么多圆, 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呢?

师:我们先想一想, 再利用你身边的工具或圆形实物, 想办法画一个标准的圆, 你能想出几种好方法来。并与你的同桌共享。 (学生操作并交流。)

小组进行反馈: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利用硬币或其他圆形轮廓描圆;利用图钉和线画圆;用圆规画圆;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二、自主探索, 初步体验

提问:那你认为这么多的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方便? (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1. 介绍圆规:圆规有两只脚, 一只脚是针尖, 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 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 尝试画圆:

你能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圆吗?提出要求:边画边想, 用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3.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

(1)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 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就画出一个圆。

教师示范画圆, 适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从老师画圆的过程中, 想一想, 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集体交流时, 引导学生总结出画圆的注意点: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定点、定长、旋转)

提问: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不一样)

谈话:现在请大家将圆规的两脚距离统一确定为3厘米, 按步骤画一个圆, 并在小组内比一比谁画的最好, 再和同桌比一比大小是否一样。

提问:你们刚才画的圆为什么大小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 所画的圆也就越大,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想一想: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师:其实, 圆和其他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 请同学们自学书中第94页例2的一段话, 通过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学生反馈圆心、半径、直径,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画一条半径和直径, 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师出示课件 (94页练一练第1题) , 那让我们来判断下面各条线段是不是圆的直径或半径。

三、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

谈话:我们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下面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有关知识, 请把你刚画的圆任剪一个下来, 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 再和小组的同学议一议, 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问题:

1.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2. 在同一圆里,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 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提问: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谈话:看来, 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 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组织学生交流。

四、实践应用, 解决问题

1.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交流后,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所画的圆是否符合要求, 所作的标注是否正确。

2. 快速抢答 (练习十七第1题) 。

3. 按要求画圆 (练习十七第2题) 。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4. 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 怎么办?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 。

五、全课小结, 深化感情

谈话:其实, 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 圆是最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优美的音乐, 出现各种有关圆的画面)

篇4:《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5–5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2、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及观察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特征及关系。

【教学准备】圆的认识的课件、圆形的物体、圆形纸片、圆规、图钉、绳子。

【教学过程】

一、找圆

1、师:同学们对于圆,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吧?说说看,生活中,你们都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2、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一些 跟圆有关的图片(点击播放)你找到圆了吗?

3、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揭示课题)

二、画圆

1、要认识圆,首先我们得拿出一个圆来,你们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尝试画一个圆吗?看看哪个小组画的方法多。(图钉、绳子、铅笔、彩胶纸)

3、各小组汇报画圆的方法,聪明的孩子,刚才有的没画好,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生:绳子要拉直,定下的点不能移动。

课件演示,明确画圆要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4、如果老师想让大家画一个同样大的圆,要用什么工具好呢?拿出圆规,和老师一起再来画一个圆,把圆规的两脚打开,用尺子量出5厘米,定好中心点,有铅笔的一端旋转一周。

5、师生共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定点即圆心,用字母o表示,它能确定圆的位置,定长即半径,用字母r表示,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它能决定圆的大小,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6、请大家在自己画的圆里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7、把这个圆减下来。

三、议圆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等等,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自主的发现圆心、直径、半径中蕴藏的许多丰富的规律。研究过程中,把各小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2.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与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折、画、测量、比较,发现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且都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在连接圆上两点间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4.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 。

课件出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观察并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对圆进一步认识。

四、说圆

1、课前你们找到什么关于“圆”的历史吗?简单说说。

2、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同长又指什么呢?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许多关于圆的知识,说说自己的收获。

六、思维拓展:

1、独立判断,同桌交流:(略)2、实践操作(略)

七、课堂回顾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中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播放课件)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高年级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

1、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课末再次出现生活中的圆,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不如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1、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没有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2、在教学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个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在实践操作题的设计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或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一作图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实践操作的乐趣。

三、史料典故,注入文化气息

篇5:《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及画圆的方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及作用,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起参加动物王国里举办的汽车设计大赛,喜羊羊设计一个圆形车轮的汽车,灰太狼设计一个方形车轮的汽车。它们行驶起来会是什么感觉呢?

(2)对于圆,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它们呢?

(3)(课件出示)欣赏有关圆的美丽的图片,如向日葵、光环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与数学的运用。

二、自主探索,交流互动

1、感悟画圆法

师:好了,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圆,大家想画这些圆吗?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圆画出来呢?

……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利用实物画圆这个方法大家都会了,我们就不研究了。你们想挑战用圆规画圆吗?

(生在纸上画圆,师巡视,仔细观察学生画圆时出现的问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圆很漂亮,但有小部分同学画的圆不是很好喔!你猜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呢?

……

师:其实大家所说到的就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应注意的地方。谁说说?师根据生说相机归纳与板书,并示范画圆。

(1)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2)把针尖固定在一个点上

(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

3、画定长为2厘米的圆

师:同学们学会画圆了吧?想再画一个吗?不过这次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喔,就是要使咱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怎么办?(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的一样长)

把静态的图片变为动态的操作,从学生的真实点出发,以练习作为贯穿用圆规画圆的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以观察、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加以辅助,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画圆的方法及注意点。

4、剪一剪、折一折

(1)认识圆心。师:把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小结: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用彩笔在圆上标出圆心。

(2)认识直径。师:我们任取一条折痕,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是一条线段。(揭示概念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并在圆上标出。

(4)认识半径。师:画面中的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一端在圆心上,另一端在圆上任意一点。揭示概念(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5)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师:我们认识了圆心、直径与半径,想想它们的特征及其关系?

a在剪成的圆里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它们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b在剪成的圆里你能画多少条直径?

c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先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再让他们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既优化了教材的编排,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自练反馈,巩固练习

(1)填一填:

①同一圆里有条直径,有()条半径。

②在同一圆里,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③把一个圆规的两脚张开2厘米,画一个圆,它的直径是()。

(2)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①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

②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③直径是半径的2倍。()

(3)三题中选一题做:

①请你当裁判员:我们班举行迎“元旦”套圈比赛,参赛的同学应站成什么形状合理、又省时?请根据你的创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②请你当设计师:绿岛公园计划在圆形人工湖里建一个观影亭,请你拟定一个选择建设位置的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10厘米的圆圈做游戏,可圆规太小,你能帮她想一个办法吗?

《课标》提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知识的来源与应用。这一环节将枯燥的练习,融入到当设计师、裁判员中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又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而且练习的设计富有层次性,体现了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

四、回顾总结

篇6: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57页-第58页。相关例题做一做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的认识”是一节几何内容的课,是平面几何从直线平面图形到曲线平面图形的突破,无论从内容的本身或是研究方法,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教学方法:

整堂课的设计,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 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教学实施策略选择

一、比较平面图形的不同,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6种平面图形。)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

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你能说出你平时见到的物品中,哪些物体的现状是圆形的吗?(举例)

3、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欣赏生活中的圆,(播放课件)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而神奇。

4、教学圆内、圆外和圆上的概念,强调圆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二、在观察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圆

1、提问:你觉得怎样能画出一个圆?(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同学们试着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画圆的时候,要边画边想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操作画圆。

2、让一个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生:圆规的尖不能移动; 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旋转一周;拿的姿势)

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画圆时,要用手捏住圆规顶端的手柄,稍用力将针尖的一脚按下,使针尖固定,再旋转圆规的另一只脚。

总结:定距离——定针尖——旋转一周

大家都学会了吗?现在是不是很想再试一试?好,下面就再画一个圆。不过在画之前我有一个问题要问,我发现刚才同学们画的圆中,有的同学画的大,有的同学画的小。这是为什么呢?(圆的大小由笔尖和针尖的距离决定)

这次画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全班同学画的圆能不能一样大?应该怎么办?(笔尖和针尖的距离一样就行)下面我们就把笔尖和针尖距离统一定为3厘米。试着画一下。

学生再次操作画圆。画完小组检查。看是否差不多大,如果不一样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

3.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画圆。看着孤零零的一个图形,有没有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对,没有标注上名称。每个图形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长方形有长和宽,三角形有底和高。圆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想不想知道?下面自学课本58页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交流,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圆的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板书名称】(2)认识圆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把手中的圆纸片,借助尺子圆规等工具。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3)如何验证?(画一画、量一量)

(4)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是这个小圆的直径是那个大圆半径的2倍吗?

(不是。必须是同一个圆或等圆中)师:圆心、半径和直径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和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半径和直径都是线段。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一条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一条线段。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和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快乐大本营(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0)————确定位置

半径(r)________确定大小

篇7: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者 邓承慧

【执教内容】西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执教班级】开江县实验小学 六年级四班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圆,并说明理由。

2、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并且等于半径的两倍;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能画出圆的对称轴。

3、能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了解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并能用圆的特征解释。【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探究法,总结法。学法:自学法、观察法,探究法。【教学准备】

圆片,三角板,课件,圆规,尺子,白纸,剪刀,钉子,细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课题。

篇8:《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题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在具体的认识圆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圆的圆心和半径。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纸片、圆规、剪刀、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方圆之间, 感知圆

1. 观察比较。

(1) 这里有枚古钱币的照片, 你想到了什么图形? (板书:圆、方)

(2) (多媒体演示:描出圆形和正方形) 师:从古钱币的照片中我们既看到圆又看到方, 圆形和正方形比, 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 发现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而圆的边是弯的, 也就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 揭示课题。

(1) 圆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惟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形物体? (适时出示车轮、圆桌、钟面等图片)

(2) 这些物体做成圆形, 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的奥秘。

设计意图:由“古钱币”实物的形状引出数学图形圆与方, 使学生在比较中由表及里地体验圆的特征, 再由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 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初步形成表象, 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二、动手实践, 探究圆

1. 尝试画圆。

师:要真正了解圆, 就要会画圆。你会用什么方法画圆呢?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工具? (纸条、绳子、两枝铅笔、橡皮筋等。) 任意选择一种方法, 动手画一个美丽的圆。

2. 分析比较。

(1) 师:你选择什么工具, 画成圆了吗?把你画圆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2) 小组讨论:用纸条、绳子、两枝铅笔画圆时, 两支铅笔起什么作用?如果想要画再大点的圆怎么办?

(3) 师:有的同学没有画成圆, 你们知道他们失败的原因吗?有的同学画得又快有好,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画的吗?

生1:拓一个圆, 量角器各取一半。

生2:我是用圆规画的。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学习工具,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尝试画圆,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其求知欲,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在画图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 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全过程。

3. 认识圆规。

师:画圆的专用工具就是圆规, 老师发现圆规的材质、颜色、大小等会有所不同, 但是它们有些部件是相同的,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4. 动手实践。

(1) 操作画圆:谁愿意教一教老师怎样在黑板上用圆规画一个圆?要注意些什么?

(2) 欣赏画的圆:对自己用圆规画出的圆满意吗?互相看看同桌的圆你满意吗?

(3) 自主剪圆:我们用剪刀把圆剪下来玩一玩。

师:请拿出信封内的剪刀, 合作剪下刚才画好的圆片。我们一起来折一折、玩一玩, 好吗?

操作一:先对折, 打开, 换个方向再对折, 打开, 你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再来折一折, 先对折, 这一次不打开, 继续对折, 折出了一个点?摸一摸什么感觉? (刺手)

想一想:这个点会在圆的什么位置呢?

观察:除了折出了点之外, (摸边) 我们还折出了像这样的一条边, 请你用手摸一摸, 想一想这条线段两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呢?

师:同学们, 我们刚才折出的点、线段在数学上有自己的名字。谁来介绍一下? (课件展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 大家能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吗?请分别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 使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 确立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圆的对称性, 也是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发现、丰富体验的过程, 这不仅仅是经验层面上的, 更多的是情感认识层面上的, 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不断地深化。

5. 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认识了圆, 如果我想在这个圆的右边再画一个圆, 圆心怎么确定?

师:同学们刚才用圆规画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圆, 圆规真是个很神奇的工具, 两脚之间的距离长, 画出圆就? (大) 两脚之间的距离短, 画出圆就? (小)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半径) 有什么办法能让全班同学画出来的圆都一样大呢? (定半径)

师:同桌前后的四个人为一小组, 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相信每个小组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2) 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将零散知识点做了整合, 实质上是圆的认识的又一次深入, 同时让学生交流“还有什么发现”,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留下更大的空间, 从而使他们对圆的各部分特征的认识水到渠成。

三、圆出于方, 延伸圆

师:刚才大家用圆规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画圆, 你觉得老师能用剪刀在正方形纸片上剪出一个圆吗? (剪出8边形、16边形、32边形。) 教师用剪刀剪:随着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 这个图形就越来越接近圆。

小结:没想到圆中还藏着这么多的奥秘。下面就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以动态呈现的方式, 沟通方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打通了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知识之间的壁垒, 从《周髀算经》“圆出于方, 方出于矩”中探寻到古老的数学文化与朴素的数学极限思想的契合。让学生对数学史料及数学文化的认识不仅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感受数学的魅力, 感受我们祖先智慧的光辉。

四、巩固提升, 应用圆

1. 练一练:分别指出下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2. 填写下表:

3. 实际应用。

师:体育课上同学们做游戏, 需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圆。圆规还能画吗?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出这个大圆呢?

五、回顾总结, 梳理圆

1. 赏圆之美。

师:在很久以前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就认为,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 圆是最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思圆之意。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圆,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定义圆的呢? (圆, 一中同长)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定义吗?

上一篇:蔡庙镇党委会议事规则下一篇:众生平等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