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023-04-23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圆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圆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案

圆的认识

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圆的特征,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三、交流提升

(一)交流例1。

1.课件出示例1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全班交流: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2.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⑴ 指名在投影下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⑵ 讨论: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例2。

1.用圆规画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⑴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⑵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⑶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⑷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展示、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拿出课前剪好的圆,说说自己在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

⑴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⑵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 学生独立画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②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圆,并说说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三第

1、

2、3题。

⑴ 学生独立画圆。

⑵ 全班展示、交流:画圆的步骤有哪些?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还是半径?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认识练习

2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画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判断练习。

⑴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⑵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⑶ 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⑷ 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

)

⑸ 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

)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逐一判断。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2.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⑴ 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⑵ 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⑶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⑷ 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⑵ 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4.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交流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扇形的认识

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哪些特征?

2、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二、导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认识扇形

认真观察例3的3个圆中的图形,说说每个圆中涂色部分的共同特点。

提问:每个图色部分都由几条线围成的?围成每个图色部分的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图色部分都有几个角?这些叫的顶点都处于什么位置?

(2).展示、汇报、交流。

(3)认识弧和圆心角

(4)依次指一指上面几个扇形中的圆心角以及与圆心角相对的弧。

(5)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圆心角和弧。

(6)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指一指哪儿是圆心角,哪儿是弧。

2.小组讨论: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课件演示,学生回答。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联系对扇形的已有认识进行判断。

启发学生认识到:半圆可以看做特殊的扇形,它的圆心角是180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重点认识:图中的绿色部分也是扇形,不过他的圆心角已经超过了180度。

4.完成练习十三第

11、

12、13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周长(1)

4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4。

1.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周长(2)5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 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学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5.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完成练习十四第

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面积(1) 6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将教材1

17、118页的圆剪下来。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7。

1.课件出示例7的上图及相关的文字。 全班交流:图中的线段r在正方形中是什么?在圆中是什么?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圆的面积吗?

2.课件出示例7下面的两幅图,学生计算并填表。

3.全班展示、交流:

⑴ 从表格中你发现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⑵ 如果不计算,直接观察例7中的三幅图,你能发现圆的面积与 正方形的面积(半径的平方)有什么关系吗?

二、教学例8。

1.课件出示例8题目,如果将圆等分成16等份,会拼成什么图形?

⑴ 同桌交流自己课前剪、拼的结果。

⑵ 全班展示、交流: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 是什么关系?

2.如果将圆等分成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图形会有什么变化?

⑶ 小组 讨论、交流:拼成图 形越来越接近什么形状?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⑷ 全班交流:

①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圆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例9。

1.课件出示例9,

全班交流:这个喷水器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是什 么形状?求喷灌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的面积?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在算式中你是先算什么的?

四、交流总结: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五、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五第

1、2题。

六、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面积(2) 7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填空: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宽是圆的(

)。

2.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9.42分米,那么原来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画的圆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⑴ 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

⑵1 4 个圆的面积≈(

)平方厘米

⑶ 圆的面积≈(

)平方厘米

⑷ 大胆的猜一猜,圆的面积≈(

)×(

)。

二、教学例10 1.

课件出示例10题目

全班交流:要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题中给出了什么条件?根据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半径?

2.全班展示、交流。

总结: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通常先求出半径,在计算面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答每一题的思考过程。

提醒:注意用合适的单位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练习求一个数的平方的计算。提醒学生a的平方与2a的计算。

3、完成练习十五第

4、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已知圆的周长求出圆面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画示意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根据绳长求相应正方形或圆的面积的方法。

进一步明确:周长相等的圆与正方形相比,圆的面积要大一些。

5、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8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环形的特征,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复习

二、教学例11。

1、 ⑴ 课件出示例题,全班交流:这个组合图形由几个圆组合而成?

⑵ 小组交流: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指名说出解答思路。

⑶ 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

⑷ 全班交流。

① 指名说出解题步骤, ② 教师板书:

外圆面积:3.14×10²=314(平方厘米)

内圆面积:3.14×6²=113.04(平方厘米)

环形铁片的面积: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③ 有没有更简洁的写法或算法?你是怎么想的? ④

a. 运用乘法分配率,简写成:3.14×(10²-6²)=200.96(平 方厘米)

b. 公式也可用乘法分配率:S环形=πR²-πr²或S环形=π

(R²-r²)

2、学习“试一试”。

⑴ 课件出示“试一试”的组合图形,全班交流:这个组合图形由哪些

平面图形组合而成?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其实就是求哪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和?

⑵ 学生独立计算。

⑶ 展示、交流。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⑴ 学生独立计算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⑵ 全班展示、交流:左边的阴影是哪两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求这个阴影的面积是求这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和还是面积差?右边的图形呢?

2.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3.完成练习十五第9题

圆的面积练习 9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体会到:对于多边形,边数越多对称轴的条数就越多,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趋于无限时,它就变成了圆,因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练习十五第11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表示出分针从12起走5分钟、15分钟、30分钟所经过的部分。

讨论:这里的涂色部分都可看做什么图形?这几个扇形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

3、练习十五第12题。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含义进行思考。如:左边一个圆被平均分成了3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一份,空白部分是这样的2份,所以涂色部分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而空白部分可以用三分之二表示。

学生先各自判断,在引导他们联系扇形的含义进行解释。

4、练习十五第13题。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4题。

⑴ 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⑵ 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⑶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⑷ 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完成练习十五第15题。

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⑵ 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三、思考题

发现: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整理与练习(1) 10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2.进一步掌握画圆的步骤及圆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

3.熟练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回顾与整理

1.组内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全班交流、整理。

⑴ 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具体的知识?

⑵ 我们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获得这些知识的?

⑶ 应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⑷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⑴ 学生独立画圆、计算。

⑵ 同桌交流:画圆主要分哪几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⑶ 全班交流。

① 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

② 圆有什么特征?

③ 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⑴ 学生独立填表,和同桌说说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① 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已知圆的半径怎样求面积?已知圆的直径怎么求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怎么求圆的面积?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交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7.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交流。(先算自行车每分钟前进的米数,也就是车轮的周长×100,再用从家到学校的距离除以每分钟前进的米数。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量单位。)

8.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交流: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整理与练习(2)11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加深对圆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画圆的操作技能。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以圆为图形的标志、绳子。

教学设计:

一、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 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1题。 ⑴ 课件出示题目,全班交流:运动场的周长由哪些线围成?运动场的面积由哪些图形组成?

⑵ 学生独立计算。

⑶ 全班交流。(计算周长和面积时,都可以将两个半圆看作一个整圆。计算周长时,要用圆的周长加长方形的两条长边;计算面积时,要用圆的面积加长方形的面积。)

4、交流探索与实践第12题。

⑴ 全班交流题意:这个最大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是什么关系?

⑵ 学生计算后交流。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3题。

⑴ 课件出示养鸡场示意图,全班交流:在图上指一指,15.7

米长的篱笆是指哪儿?这段篱笆的长和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⑵ 学生独立计算。

⑶ 全班交流。(先算出半圆的半径:15.7×2÷3.14=5,再求半圆的面积。)

⑷ 学生订正。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4题。

⑴ 全班交流:怎样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

⑵ 学生分组合作,在操场上画一画。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5题。

⑴ 各小组用长15.7米的绳子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分别测算出它们的面积。

⑵ 全班交流:展示各组的测算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三、评价与反思

1.学生阅读评价与反思的内容,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初步给自己作出评价。

2.小组内互评。

3.全班交流:指名说说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谈谈自己改进数学学习的打算。

四、总结与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篇:圆的认识教案1

《圆的认识》教案

高邮市郭集中心小学 王正巧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年级五年级第十册P93-97例

1、例

2、例3和“练一练”,第95页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画法。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形物体、直尺、圆规、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设疑激趣

图图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今天他坐车去上学,他发现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他想为什么轮子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形的?

[设计意图]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圆形的,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很多人并不去思考蕴含其中的知识,通过图图的发问,引发大家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1. 摸圆:用手摸摸圆形物品,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 找圆: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并与同桌交流。阅读第97页“你知道吗” 3.画一画:选择一些工具画圆,边画边思考: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4.剪一剪:把你画的圆剪下来?

圆与我们过去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小组内交流: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3)了解圆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4)学习用圆规画圆。 5.认圆:

(1)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2)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3)完成第94页的“练一练”。

6.折一折: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仔细观察: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结合书理解)

在动手实验与合作交流中得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它们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 ),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7.找一找: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 )条,直径有( )。

8.量一量: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半径和几条直径,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 )条,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有( )条,所有的直径都( ),半径是直径的( ),直径是半径的( )。 活动二:探究圆的画法

1、想一想,画一画:怎样才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圆的位置和大小和谁有关?看看书上的理解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试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

2、思考:图图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做游戏,没有那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设计意图]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及掌握圆的特征与画圆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的学习材料中,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找一找、量一量、想一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圆的特征与画法的原理,使学生形成圆的概念与特征不会停留在语言信息的阶段,而是达到了智慧技能的深度,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些活动环环相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巩固提高 内化新知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用圆规画圆,如果半径是4cm,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取( )cm,如果要画直径是10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取( )cm。

3、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内化化提升。先通过画圆理解圆的特征与画法,通过填空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到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再通过找圆心这一活动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练习设计层层递进,有助于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化成基本技能。

四、解惑释疑 应用拓展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应用于生活实际。本题的设计是解决

开课时所提出的疑问,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价值。

五、总结反思 分级评定

1、说一说:

本节课我学会了 。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 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2、评一评:(好 良好 中 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课后的反思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也是对知识的再一次升华,而且也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三篇:圆的认识教案[1](范文)

《圆的认识》教案

07小2 南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智能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操作、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掌握画圆的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从其它几种图形特征,引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的特征。尤其是量一量,通过学生亲手量出的几组数据,让学生感知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运用课件,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师:(手示长方形)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除长方形外,你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两三个人回答) 师:(出示一个圆)那你们知道这个又是什么图形吗? 生:圆形。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课

1.了解生活中的图形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呢? 生:钟面、硬币、车轮(三人回答)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材料,请看屏幕。

(依次出示车轮、光盘、钟面等)

2.感知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师: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

1 桌面上的圆片,感受一下它与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1:长方形、正方形等有棱角,而正方形是圆角。

生2: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没错,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边说边板书 )

[评析:把圆与长方形、正方形作比较,初步认识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这些知识只有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才能步步加深认识。这样安排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发挥得好。]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师:(指着黑板)究竟这种图形有什么特征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片,按书本第93页的做中学的要求和方法,折一折、画一画,再同桌说一说,看发现了什么?(音乐1分钟)

学生汇报:

生:我把这个圆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发现有几条折痕,他们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在圆的中心。(学生边说边把圆贴在黑板上,用手指着折痕说。)

师:说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我还知道这个点叫做圆心,可以用字母o表示。 (老师同步板书:圆心,并在圆中心点上写“o”)

师:你学得很认真。我们通常说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板书) 师:其他的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我知道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可以用字母r表示。(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那请同学们看电脑是怎样表示半径的?

电脑显示,学生观看。

师:究竟一个圆里有几条半径,它们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在圆片上画一画,量一量,再同桌说一说。

生:我认为圆有无数条半径,他们的长度都相等。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问两个学生,并要说出具体长度。) 师: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看电脑显示。 (1)显示无数条半径。 (2)显示所有半径都相等。

老师总结: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板书) 师:(手指着黑板圆的折痕)同学们,其实刚才你们折圆时得到的这些折痕在数学上也有一个名字,你们可知道吗?

生:直径。

师:直径有什么特征?直径与半径又有什么关系呢?(边说边点击电脑)现在请四人小组进行讨论。(音乐1分钟)(要求学生大声讨论)

师: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直径是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学生说,教师在黑板的圆上指一指,点一点。)

生2:直径也是一条线段。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两位同学所说的?

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可以用字母d表示。(教

2 师板书)

师:那请同学们看电脑是怎样表示直径的?

电脑显示,学生观看。

师:直径还有其他的特征吗?

生:我们组还发现了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都相等。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问两个学生,并要说出具体长度。) 师:他们所说正确吗?请看屏幕。 (1) 显示无数条直径。 (2)显示所有直径都相等。

小结: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都相等。(板书) 师: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我们组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板书)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生:量出来的。

师:能用字母表示吗? 生:d=2r或r=d/2 4.让学生质疑:(要求学生打开书本第94页提出问题) 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说要在同一个圆里呢?(教师同步板书)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其他学生回答这个回题) 师:小结质疑问题。

[用了"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深化"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圆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圆的各部分特征。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通过创设情境、激励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学习画圆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圆的特征都掌握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画圆。 (1)先介绍圆规各部分名称。 (2)介绍画圆的步骤:(边讲边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并标上圆心、半径、直径)

① 定圆心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把圆规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圆心上。 ② 定半径 。(圆的半径的长短确定了圆的大小)

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就是定好半径的大小。

③ 旋转。把装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师:有信心画一个比教师更好的圆吗?

生:有。

师:打开第95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按要求画一个圆) 检查并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口答。

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直径,半径是多少厘米?

3 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棒!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 生:有。 4.动脑筋。

请同学们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六、布置作业 按下列要求画圆。

(1)半径是3厘米。 (2)直径是4厘米。

附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在同一个圆里

--------------圆心 所有半径都相等

--------------半径 所有直径都相等

------------- 直径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2010年11月

第四篇:新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面图形,举例引出新课。 1.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观察这些图片上都有哪种图形?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圆?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圆与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如果老师让大家摸一摸这些图形的边缘,会有什么感觉?)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这些平面图形的边都是直直的,我们叫它直线图形。

圆的边线比较弯曲,我们叫它曲线图形。那么圆的身上又存在着哪些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圆,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画圆。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工具快速的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 2.介绍圆规画圆与物品画圆的区别。

谁来说说你的圆是怎样画出来的?刚才有的同学用物品画圆,还有的同学用圆规画圆。无论用哪种工具都能创造圆。 A.但用圆规画圆和用物品画圆有什么不同?

B.圆规是画圆的一种专用工具。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有的同学画的很吃力,而且有的画变形了?这是你使用圆规的方法不正确。那怎样

正确地使用圆规呢?

3.介绍圆规画圆的方法。(首先要将圆规的两只脚调平,然后让两只脚叉开一定的距离,捏住手柄,固定带针尖的脚,让另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的时候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能随意改变)

a.这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应该注意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在练习本上重新画一个标准的圆。

(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1.认识圆心。 r 画圆时带针尖的一只脚再圆的正中间留下了一个点,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课件演示

2.认识半径(为什么屏幕上的圆和黑板上的圆以及练习本上的圆有的大有的小呢?生:与圆规叉开的距离有关,圆规两只脚叉开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那什么是圆的半径呢?数学上是这样规定的。) (1)课件出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谁能说一说半径连接的是哪两个点?圆上是什么意思? (2)认识圆上、圆内和圆外。

(3)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一条线段,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应在圆上。所以要在圆上找到一个点,将这两个点连起来就是圆的半径。(课件演示) 3.认识直径

(1)直径又是怎样定义的呢?:出示我们来看。(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边。圆的直径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通过圆心是什么意思?两端都在圆上又是什么意思? (2)课件演示。

4.生画圆心、半径和直径。请同学们在刚才画好的圆上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指名到黑板画)

5.总结:我们认识了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并且知道了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6.找半径和直径。(既然我们认识了圆的半径、圆心和直径,我们就从这个圆里找出半径和直径。)

(三)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特征。 (在这个圆里我们找出了3条半

径,一个圆里只有3条半径吗?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呢,半径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直径的长度呢?大家想不想动手试试?请看操作要求。) 活动一:

1.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圆片和直尺,准备好了吗?开始) 2.哪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画出了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3.师总结引出无数条。

老师只给了10秒的时间,如果再给10秒呢?再给10秒呢?想一想: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4.课件演示。(师边演示边板书)

活动二:比一比(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我们已经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那么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没有关系呢?为了找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需要各小组做一个统计。)

1.阅读操作要求。 2.汇报交流

3.板书并课件演示。(现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再课件演示) 4.做一做:口答题。(既然我们对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那你能画出一个固定大小的圆吗?)

(四)画固定大小的圆,感悟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1.请同学们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并用字母o、r、d标上圆心、半径和直径

2.为什么你画的圆在本子上,我画的圆在黑板上呢?为什么黑板上的圆与你练习本上的圆不一样大呢?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三.巩固练习。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5)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6)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射线叫做直径。( ) 2.看图填空(下面一题,是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与圆组合了一起,看谁能顺利通过?)

3.讨论题,圆不仅美观,在生活中还有很大的作用呢?请看大屏幕。(套圈游戏)人们在套圈时为什么要围成圆形?

那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吗?车轴要安在车轮的哪个地方?(其实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研究过,你知道是谁吗?)

4.小资料: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表示什么意思?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猜猜看。 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圆的哪些知识?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其实圆还有周长和面积呢?大家请看这个图片,它的周长在哪里?面积呢?这是下一节课我们要学到的。在六年级下册我们还会认识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呢?它们也与圆有着紧密的关系呢?我们的数学知识就是这样,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希望同学们要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五篇: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

56、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且学会用圆规正确画圆。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中。

3、通过本课,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感知并了解圆的特征和用圆规画圆。

2、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规、圆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1、学生欣赏图片。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件,

学生边看边说)这些图片的上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上面都有圆)

2、感受生活中的圆。

那么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圆的例子吗?(生举例)

老师也用课件出示几个生活中有圆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圆以及圆很美。

3、设出疑问揭示课题。

选中汽车轮这张幻灯片问: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和圆形的吗?(生答)

关于圆的知识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走进圆的王国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认识圆及各部分名称

1、曲线图形。

(课件出示一个圆)圆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以前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分类吗?(圆是曲线图形)

2、初步画圆。

老师徒手画圆,画的不是真正的圆,怎么才能画出真正的圆?(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

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请学生观察圆规并向同学介绍圆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尝试用圆规画圆,边画边思考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

3、认识半径和直径。

折一折(指黑板上的圆)固定的一点在圆的中心,这个点叫做圆的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出示课件上的圆)认识圆内的点,圆外的点,圆上的点。

师:如果把圆心和圆上的点连起来就成了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圆的半径。想一想半径什么样子,是连接那两个点的线段?圆上有多少个这样的点?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几条?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生说,然后出示半径的定义并读一读)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现在继续画线段,这次经过圆心画一条线段,并且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圆上,这样的线段叫圆的直径。想一想,直径什么样子?(过圆心,两端在圆上)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无数条)也就是说圆的直径有无数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直径。(生答,接着课件出示直径的定义,生齐读)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4、小练习。

知道了什么是直径和半径,下面找一找直径和半径。(课件出示) (1) 那些线段是直径?为什么? (2) 那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

【评析:本环节通过图形的辨析,使学生认识圆中的哪些线段是半径、直径,什么样的线段不是半径、直径,进一步理解圆的半径、直径两个概念。】

你能在这个圆上(指黑板上画的圆)画出一条直径和半径吗?(一生上台画)其余学生在刚才画的圆上也画出直经和半径,并用字母标出来。

【评析: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在自己画出的圆中分别画出圆的直径和半径,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已将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重要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了非常清晰明确的界定。】

三、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特征

1、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我要画一个比黑板上的圆还要大的圆,怎么办?(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拉大)还要小的圆呢?(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变小)两脚的距离是什么?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半径)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我把圆心定在黑板上,圆就画在了黑板上,圆心定在屏幕上,圆就画在了屏幕上,圆心定在练习本上,圆就画在了练习本上。你认为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圆心)板书: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2、再次画圆。

要求全班同学都画同样大小的圆能做到吗?怎么做就可以了?(半径一样就能画一样大)

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可以怎么来画?小组讨论后汇报。屏幕出示画指定圆的步骤。

如何画一个直径为6cm的圆呢?

3、探究直径与半径的特征及关系。 (1)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跟老师玩一玩,放松一下。拿出圆形纸片跟老师做折纸游戏,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对着多次,观察这个纸片,你能发现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得出结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再借助课件验证这一结论。

(2) 我们继续折纸,再拿一张圆形纸片,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反复几次,打开,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得出结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再借助课件验证这一结论。

(3) 观察大屏幕并思考:同一个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什么?(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后说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写出来。板书:d=r+r

d=2r

r=d/2

四、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现在我们对圆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你能利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4、利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车轮是圆形的,而且车轴安装在圆心处,这是为什么?

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会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又是为什么?

五、回顾全课,收获感悟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圆说什么?还想了解圆的什么知

识?

六、拓展延伸

看一看,想一想。你想到了什么?(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直径d

半径r

圆心o

半径→圆的大小 圆心→ 圆的位置 d=r+r d=2r r=d/2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的当前技术下一篇:阅读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