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2024-05-02

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共10篇)

篇1: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亟待提高,其关键是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能否顺利养成。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希望能帮到你。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1、法律思维是主体认知客体的一种方法。

法律思维的主体是指法律职业者,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客体是指法律规范和客观现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世界就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主体和客体相分而结成认识关系,认识的方法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思维。法律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性,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理论为法律介入社会生活提供了依据,法律思维则为法律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互动提供了方法。

2、法律思维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最低标准的一个思考过程。

进入法律视野的客观事实经常呈现纷繁杂陈、杂乱无章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法律思维作为理性的思考方式,需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加工,“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种飞跃本身就是思考的结果。

但是,由于法律思维的对象一般都是发生过的事实,法律职业者只能根据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以及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只能达到程序要求的法律真实,而不可能完全再现客观真实。因此,法律思维虽然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过程,但这种思考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标准,即所谓的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3、法律思维以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经验阅历为前提。

与法律职业者相关联的不仅是法律规范整体,还涉及到具体的事实构成。法律思维不可能凭空产生,其必然以对事物的“先见”为前提。所谓“先见”是指个人在评价事物时所必备的平台,其先前的生活阅历、知识等构成理解倾向的基础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

法律职业者运用法律思维,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底蕴,否则思考法律问题就会没有依据和方向;同时,法律职业者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否则就无法认识事实构成。因此,只有具备了法律知识与“先见”这两个前提,法律思维才可能发生。

4、法律思维以法律规范和客观事实为思考质料。

法律思维的逻辑起点是进入法律视野的自然事实或者说案件,这些自然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动机等等。法律思维通过法律规范要求,区分出自然事实和法律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区分出法律事实的性质。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将法律研究和事实研究结合起来的过程,法律规范和客观事实则是这个思考过程的质料。用简图可以表示为:自然事实→初步法律研究→法律事实及其性质→法律事实和证据研究→深入法律研究→裁判事实。

5、法律思维以法治理念为价值指引,以定分止争为目的。

如前所述,法律思维是一种法律方法,其既是实现法治的条件也是法治自身的固有要求。关于法律思维以法治理念为价值指引的问题,将在下文论述。多数情况下,法律思维表现为一个判断过程,以得出结论并给出理由为结果,其现实意义就是定分止争,即案件的审结。定分是对争执问题是与非的判断,止争是在判断的基础上据法裁断,给出法律结论和理由。在此,法律的目的与法律思维的结果形成了契合。

法律思维的方式

(1)法律思维必须以权利义务的分析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

(2)形式合理性优先于实质合理性;

(3)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

(4)普遍正义优先于个案正义;

(5)理由优先于结论;

(6)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思维训练

篇2: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2)形式合理性优先于实质合理性;

(3)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

(4)普遍正义优先于个案正义;

(5)理由优先于结论;

篇3: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关键词:思维方式,重要性

一、对法律思维的初步认识

记得刚入法律之门, 老师就在强调要形成一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那时候, 根本不了解思维方式是什么, 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一无所知。后来, 通过学习各种具体的法律知识, 对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价值、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好像对这一套思维方式有了模糊的意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我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的认识渐渐清晰, 逐步认识到法律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正如书中所说, 它影响着我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 并帮助我们获取了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正因为它的存在, 也是我们在看待问题时, 与一般非法律人有了更多的不同视角和见解。

二、该文的主要观点

该文通过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比照、分析, 来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做出清晰地认识和界定:

首先,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包含有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任何思维都离不开概念,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和最小的细胞。几乎每一个部门法律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法律概念。这些法律概念成为法律人分析案件和进行法律思考的逻辑工具。

法律人思维方式的第二方面, 是有一套独立的价值理念体系。众所周知, 法律制度功能的发挥, 依靠一系列规则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各种规范和限制, 确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形成人们的思维模式。但是这些规则的建立, 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这一系列规则背后, 有很多寓意深刻的价值理念在发挥作用, 而这些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标准, 决定了法律规则的基本框架, 并影响着法律规则的发展和变迁。

第三方面,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还包含着一种独特的逻辑推理方式。法律人具有不同于普通人的推理方式, 这种推理方式可能是普通人所难以接受的, 甚至会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尝试存在隔膜, 有时还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在此作者也进行了例证:一时称谓问题, 即在判决作出之前, 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二是证据问题, 即只有证据证明了的事实才是法律事实, 也即认定案件的事实。

最后,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还包括独特的责任分配体系。法律规则无非是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分配体系。在违法行为发生后, 法律还要确立专门的制裁方法。在制裁方式上, 法律人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一是令行为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追究方式;二是使行为及其结果同时被宣告为无效的追究方式。对此问题, 作者也分别进行了例证。

三、通过对该文的学习所受的启发

纵观该文, 作者主要从法律人思维方式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 然后依此为基础展开, 分别举例说明实体法中与程序法中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讲解过程中, 作者结合了法律人所熟知的一些法律格言或者谚语来揭示了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思维方式所存在的差别, 可以说是很深刻, 也很具有说服力。但与此同时, 作者也分析了法律人所面临的困境, 就是所谓的实体法或程序法中的法律思维方式无一例外的都属于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他们尽管随着长达一个世纪的移植西方法律运动而被引入了中国法律之中, 却很难与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完全兼容, 即这一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最后, 作者提出了几点应对挑战的战略。

通过对该文的学习, 我们有两点感触颇深:一是法律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二是看到了仅仅法律人具有如此思维方式, 其运行的基础是如此薄弱。要想使其根深蒂固, 必须转变普通人的思维方式, 使其向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转变。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包含了一系列基本概念、价值理念、逻辑推理等, 如何使这些价值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呢?这就是法律人面临的一个困惑;但我们认为更大的困惑是我国现在的法律实践还远远落后于法学理论的发展, 这个实际问题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 如何解决呢?光靠思维方式的转变还远远不够, 更何况仅仅是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力量更是弱小的可怜。

英国丹宁勋爵曾经说过:“公正来源于信仰”。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对建设法治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树立此种信仰呢?有人说, 在中国不可能实现法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为什么树立不起信仰呢?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 多民族聚居的国家, 并且地区发展不平衡, 所以要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一个统一的信仰是有困难的。这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一直落后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直接原因, 是作者提到的中国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的确, 实践中, 司法腐败现象大量存在;司法行政化、专横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法官的素质偏低, 法庭审判流于形式, 从而使公众难以形成对司法制度的尊重。

针对此种情形, 作者提出了几点应对战略, 如必须充分增强司法的社会参与范围, 使整个法律制度及其实施过程获得社会的尊重, 要使法律人思维方式得到普遍接受, 需要进一步司法改革, 以消除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 重建司法公信力, 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宏观的。我们认为法律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的引导普通民众, 使法的意识以及思维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即在普通生活中使这种思维方式也能生根发芽。

其实, 我们很赞同姚建宗[1]老师所持的观点, 他把法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仔细揣摩一下, 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事物, 皆有法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平时和同学约好去吃饭, 12点在新食堂二层, 这便是一个简单的口头合同, 虽然不尽证实, 也没有强制履行的义务, 但他的确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的要件。如果你没有任何理由没去, 让同学在食堂等了又等, 这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实际的经济损失, 但可能丧失了同学对你的信任, 这也许就是违约的后果。

如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 就会觉得法律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其实, 一种法律意识的培养或是一种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就是这样开始的。

最后, 在培养自己法律思维的过程中, 要认真结合我国国情, 形成一套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M], 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 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 群众出版社, 1984年版。

篇4:法律人思维的特征分析

关键词:法律思维;角色历史渊源;思维特征

作为法学人才队伍中的主干力量,法律人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纠纷,因此,法律人的思维对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了近现代的法治建设与改造,经历了法律移植,在历史的沉淀与制度思维的双重改造之中,一方面历史上的旧的法律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挥发着影响,另一方面,源自于西方的新的法律思维正在涌入。可以说,中国现代法学中法律人的发展刚开始处于一个消化吸收的初级阶段。

值得学者注意的是,正在全面向西方社会引入法律的同时,传统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原有的法律思维并不应该被全盘抛弃因为反抗传统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如何在已有传统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入新的法律思维,如何平衡新旧法律思维的利弊就成为法律思维未来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

立足于研究传统的法律思维,考虑到法律的发展是时代历史向前推进的产物,因此本文即以角色的历史渊源为研究视角,分析历史渊源作用下的法律思维特征,进而分析这种法律思维的利弊并探究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法律思维概念界定

首先,在探讨法律人的思维特征之前,笔者需要明确两个“范围”概念以及一个名词概念,以期后文深入分析之便。

(1)时空范围。法学向来是与时俱进的学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产生不同的法律文化,从而培养出不同特征的法学人才。而本文所指法律人是指法律在中国发展到21世纪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法学人才,排除了早期西方法律制度被引入中国发展的初期阶段并将研究的范围局限在中国境内。因此对于这个研究阶段,它的具体定义即为:法律制度初步建立而待完善之下的中国21世纪法制建设时期。

(2)概念范围,即两个比较主体的概念定位。本文中的法律人指广义上的法律人概念,主要包括法学家以及狭义的法律人。从事法学理论研究的法学家以及运用法律解并实践法律的法律人才,具体的职业包括法学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务工作人员等。

具体的情况与形势必须得以具体的分析与对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法的分析理论。因而,面对日益遽变的法律发展局面,不限范围而概括给出概念的分析既不完整也不科学,唯有认定形势才能准确把握特征的准确性。

二、法律人的角色历史渊源

中国几千年法律文化发展造就了中华法系,即使经过了近代的战火摧残以及思想革新,传统的法思想与法文化仍然作为法律思维的一部分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在务实主义,或者说工具主义的中华文化孕育下,法律仅是一种统治工具,用以惩治抵触皇权之人并施加刑罚。一个群体整体性思维的改变往往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界的中国,其法律人的法律思维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历史的气息。

首先,传统意义上,中国的法学家主要有两类。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法家人物。他们兼具政治家与法学家的双重身份,主要研究如何依靠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民问题,包括领导者的治国理论和实施法律的方法等。二是封建社会的律学家。律学家主要活动于汉代,运用其自身的法学知识和技能为官方、为皇帝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他们对法律的注解也往往被皇帝规定为法定的解释并推行全国,如魏晋时期张斐著的《汉晋律序注》、《律解》、杜预著《律本》等。

再者,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并没有为现代意义上的狭义的法律人提供生存空间。

司法、行政不分的社会体制使得中国本土上没有出现法官和检察官这样的特定职业,法官、检察官的身份与行政官员的身份相统一而未得独立,审理、裁定案件的权力归于各级地方官府官员。虽有“刑名师爷”具有类似法官职能——负责协助官员拟律和批答案牍、办理案件及代写判决和有关的文件,但是师爷只能从事协助、代写有关工作,缺失其本身的真正意思表达与职业的独立性。

对律师职业而言,纵观中国古代法律史,现代意义上律师群体和律师职业也无处可寻。中国古代虽然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律师工作相类似的职业,例如有着渊源流长历史的讼师以及明清时期的“官代书”,但是却没有形成的现代意义上的律师群体。讼师专门替人写诉状、打官司,与现代律师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因讼师挑战了政府的权威性,这种职业虽保留千年却一直以隐秘而分散的形式存在而不具备职业的群体性。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官府对讼师打压更甚,“官代书”这一职业开始出现以部分代替讼师的功能。相比于民间的讼师,“官代书”更具官方性并失却独立性。一般来说,在官府设置的专门为打官司的人书写状子的代书人即称为“官代书”。如此一来,书写状子的职能得以回归官府,讼师的生存空间便被剥夺从而实现了对封建政府的威胁的减少。

三、历史渊源影响下的法律人思维特征

首先,从上文提及的中国传统语境中的法学家来看,由于法学没有从封建皇权中分离,中国传统法学家表现出以封建社会秩序的维护为目的,以研究刑事政策为主要任务,以礼法结合为法律解释方法以及以实质主义为价值导向的主要特征。

而这些特征无一不保留在当代法学家的潜意识思维之中——偏重于法律的维护社会秩序机能,以刑法研究为主流的法律氛围,以及近些年来热门的法律解释研究。虽然在一些新兴法律思维的灌输下,新旧思维观念正在进行着交替斗争,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历史的法律思维对法学家的影响仍然显著。

其次,从对狭义法律人的职业分析来看,无论是古代讼师、“官代书”、“刑名师爷”,还是掌握司法的行政官员以法律思维思考案件时,均表现出他们法律思维的非独立性、少对抗性以及重技术性特征。表现在当代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角色中,仍然可以看见法律人思维中对技术性规范的重视、对对抗性思维的抗拒以及独立性思维的发展。当然也可以观察到新旧法律思维的力量对抗。

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法律人的法律思维与当代的法律人法律思维,可以归纳出法律人历史渊源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四点法律思维特征:

(1)法律思维重视价值判断。现代法律思维的核心是逻辑判断,即要求严格遵守法律、尊重事实,从而得出二者之间的逻辑判断。而中国古代法律思维中法于礼下,在依法得出的结论与礼不符时,更强调在二者之间做出价值判断。当代中国的法律人,都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由价值判断性法律思维向逻辑判断性法律思维的转换之中。

(2)法律思维重视实质主义。即中国古代法律人在解释法律或者进行法律推理时,不会严格遵守法律条文的规定而是以法律和礼教结合的原则来处理纠纷以期获得最满意的结果。这一点类似于现代法律中的适用一般性条款或者法律原则来定罪量刑。虽然说重视实质主义可能导致法律形式的虚无,但是适当的实质主义却也是现代法律追求的目标。因此,中国传统法律思维中的实质主义仍然有他的适用空间。

(3)法律思维重视技术主义。无论是行政官员、立法官员还是讼师,中国古代法律人在运用法律解决矛盾时倾向于在技术上不断细化,却忽视在原理上的革新。即中国古代法律往往“着眼于犯罪的具体情况的种种差别,企图使罪刑相当,立法也就越来越繁琐,具体化的结果使得概括性的原理原则难于发展。”在中国当代法律中,这种技术主义在立法、司法中屡见不鲜。法律中的技术性条款得以不断完善,但是原理性问题则难以得到重视。以《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为例,对各种犯罪的量刑幅度不断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缺少原理性的指导的变革则使得《意见》更多地成为一本量刑技术指导手册。

(4)法律思维的非独立性。此指在法律人进行法律思考时的非独立性,即其他非法律因素会影响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这一点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司法、行政不分的社会体制,自然地,法律思维与行政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产生了重合。除了行政、司法不分的封建体制以外,法律思维的非独立性还包括法律人思维与道德思维的交叉等。

(5)法律思维的非专门化。与西方自古将法律人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培养不同,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法律人非职业化传统。

综合上文对法律人历史角色的剖析,结合前文分析的历史渊源下的法律人思维特征,可以说由于历史因素的渗透,从法律人整体来看,处在新旧法律思维交替过程中的中国本土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的最大的特色即冲突性,即社会转型特殊时期,中国当代法律人的思维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同西方法律人法律思维的差异问题,同样也是法律人思维的历史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篇5:想象思维有什么特征

1、形象性

想象思维的操作活动的基本单元是表象,是一些画面,静止的画面像照片,活动的画面像电影。

2、概括性

想象思维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并行操作,即一方面反映已有的记忆表象,同时把已有的表象变换、组合成新的图象,达到对外部时间的整体把握,所以概括性很强。

3、超越性

想象的最宝贵特性是可以超越已有的记忆表象的范围而产生许多新的表象,这正是人脑的创造活动最重要的表现。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超越性的想象。

想象思维的作用

1、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主干作用

2、想象思维在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灵魂作用

3、想象思维在发明创造中的主导作用

思维的八个分类

实有性

指思维的结果是以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东西为依据的。例如:“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燕子》)把小燕子停歇在电线上想像成正待演奏的五线谱,多么富有韵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形象思维。

可能性

指思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是确实存在而是可能存在的。例如:“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蛇与庄稼》)这种想像思维不能脱离生活凭空臆造。

幻想性

指思维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将来也不可能产生的。例如:“……,你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挑山工》)仙人的腾云驾雾永远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

比拟性

指思维的结果不是思维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与它所思维的对象具有相关的东西。例如:“……,它分明像一个老人在那里怀念过去的事。”(《老牛》)这种思维一般有物拟人、物拟物、人拟物和人拟人等形式。

假定性

指思维的结果是作者假定的东西。例如:“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跳水》)这种思维方式常用“如果、倘若、假如、要是”等词语来表示假定性。

夸张性

指思维的结果是把它有关部分加以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夜旷天低树”(《宿建德江》)。诗句中“三千尺”和“天低树”是一种夸张性的说法。

单一性

指思维的结果放在了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例如:“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的小白梅。”(《梅雨潭》)这里仅指“水花”的颜色和形状与白梅相似,而白梅的“熬霜、忍寒”等属性水花是曾不具有的。

多重性

篇6:男女生思维方式有什么差异

经过科学家长期的研究和验证,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天生的,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如果靠后天人为的方式改变了,那么:男人就不是男人,女人也就不成为女人了。

女人的大脑思维方式是呈“扇型”思考的,用扇型思维方式来想问题的人,她的特点是:当她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只想遇到的这个问题,会通过这个问题联想到别的许多问题。所以遇到一个问题就相当于遇到很多问题,然后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因为一个人如果一下子遇到这么多问题是很难区分主次,从而全部解决好的。

男人的大脑思维方式是呈“梯型”思考的,用梯型思维方式来想问题的人,他的特点是:当他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只会想遇到的这个问题,不会联想到其他别的事。然后专心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只遇到一个问题,然后去解决它容易些呢;还是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遇到包括这个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然后去解决它容易些。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举例说明:一对刚当上父母的小两口,自己的宝贝突然哭个不停。当妈妈抱着小宝贝的时候,她会手忙脚乱,想:这下可糟了,宝贝会不会一直哭到明天呢?如果宝贝哭的时候呛着了又怎么办呢?如果我带宝贝去医院路上会不会塞车呢?等等等等诸多问题。到最后,因为问题实在太多了,她就不知道应该先解决哪个问题了。当爸爸抱着小宝贝的时候,他不会多想,然后马上翻书:宝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她)会哭呢?看一下书里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后拿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来。

这个例子说明了男女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人们都说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

为什么正常情况下,男人和女人要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就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要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生活和发展下去。两者缺一不可啊!

男女沟通思维方式4个大不同

具体来说

一般而言,男性沟通的习惯是先讲“结果”。他们习惯解决问题的模式是:很快抓出重点,马上解决。而女性则习惯强调“过程”,凡事从头说起,最后才归纳出事情的结果及原因。所以给喜欢说故事的女性一个建议,下次再跟他诉苦时,不妨先提重点,然后分享过程。这么一来,可以帮助他先抓住你要说的重点及问题,他就不会迷失在你高潮迭起、曲折离奇的情节当中,因抓不到问题的重点而觉得挫折不耐烦,最后就索性放弃。

同时也建议身为新好男人的先生们,仔细倾听事情的过程及细节,对你的她而言,是种情绪纾解过程,所以下次再听到她唠唠叨叨地叙述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即使你再不耐烦,也请不要急着打断她的话,以及急着帮她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1、价值观基础不同

女性更重视感情,交流,美和分享,她们的自我、价值是通过感觉和相处的好坏来定义的,她们花很多时间在相互帮助和相互安慰上。当别人谈话时,她们从来不提供答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谈话和理解别人的感觉,是她们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

男性更注重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他们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获得成就来体现的。所以他们最不愿意别人告诉他该如何做事,他没提出要求别人就主动去帮助他,是对他的不信任,更是一种冒犯,男性对此非常敏感。

2、沟通的目的不同

女性往往期望通过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男性往往试图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地位,能力。

3、处理冲突的方式不同

女性:遇到冲突时,女性强调化解矛盾,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她们使用表示情绪和亲密的语言沟通。女性一般则很难严词厉行地加剧冲突。有了冲突以后,女性容易浮想联翩,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累加的结果。

男性:强调独立和控制,他们的沟通语言是要表达地位,权利和独立,他们在意是否高人一筹。大多数男人会在冲突时直接表达意见。男性多是就事论事型,即便有过从前,大多不会认为是累加效应,所以他们的情绪反应就不同。

4、解决压力的方式不同

女性:正好相反,心理有问题就讲出来。在她们看来,和另一个人讲出自己的问题,是对那人的信任,而不是负担和责任。

篇7:法律人思维方式的3个体系

使法律成为一门科学的并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本身,还有法律条文背后的因素;立法者大笔一挥,法律条文就有可能被增加、删除或者修改,但法律条文背后的因素则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化。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意味着:

一个人的行为即使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法律没有将这一行为明确设定为犯罪行为,那么,法院就不能对这种行为加以定罪和处罚。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那些不从事法律职业的普通人而言,经常构成一种不可接受的挑战。

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则强调:

在法院定罪之前,尽管一个人可能涉嫌犯罪,或者可能处于被告人的状态,但是他都仍然被推定为无罪,也就是在法律上处于无罪公民的地位。

这对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也足以带来一种震撼。比如一个人抓住了一个正在偷东西的小偷,将他送到派出所,他肯定会相信他抓住的这个人就是罪犯。但按照法律人的判断,这个人在法律上只能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而不具有“罪犯”的身份;只有经过公正的法庭审判,并在法院有罪生效判决之后,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能被转化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罪犯”。

在今天的司法制度中,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诉讼理念已经逐步地被废弃。诉讼程序的文明性、人道性和公正性开始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强调。这不仅仅体现在刑事诉讼领域之中,也是整个公法领域取得进步的象征。对于国家公共权力的严格约束,对于正当法律程序的强调和推崇,已经成为法律人思维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人即使“罪大恶极”,甚至被视为“万民皆曰可杀”的公敌,也要经过正当的司法裁判程序,才能被生效判决宣告为“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还包含着一种独特的逻辑推理方式。法律人具有不同于普通人的推理方式,这种推理方式可能是普通人所难以接受的,甚至会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存在隔膜,有时还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在刑事法领域中,有两个概念是要严格区分的:

一是“事实上有罪”;

二是“法律上有罪”。

刑事法律实施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将一个人从事实上有罪转化为法律上有罪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法律设置了一系列障碍。我们经常讨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要制定刑法?

刑法为什么要规定犯罪概念以及犯罪构成的要件?

其实,按照李斯特的说法,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刑法的最大功能在于限制国家的定罪和量刑行为,要求司法机构只有在确认一个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和特定罪名时,才可以将其转化为法律上的罪犯。与此同时,国家要对一个公民定罪,还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行为符合某一特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否则也无法实现这种转化。除了实体法、证据法上的约束以外,刑事诉讼法还从诉讼程序的角度对国家的定罪做出了限制。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任何一个事实上有罪的人都不可能完成向法律上有罪的人的转换。从这个角度上说,刑法、证据法、刑事诉讼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

限制国家将公民从事实上有罪转化成法律上有罪,防止国家对公民任意定罪。

如果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观察中国法律实践的话,那么,许多观念和做法都是值得深刻反思的。例如,公安机关曾经颁布了一些关于劳动教养适用标准的规则,其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规定:

对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采取劳动教养。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在行政规章中确立了“违法犯罪分子”这种概念,这令人禁不住提出疑问:这符合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吗?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追问:

第一,违法者的行为究竟符合何种犯罪构成要件?如果不符合任何犯罪构成要件,我们怎么能把行为人叫做“犯罪分子”呢?

第二,将一个人称为“犯罪分子”的前提,是他的行为构成了特定的罪名。

没有具体的罪名,怎么能说违法者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呢?我们甚至还可以反问一句:

那种离开具体罪名的犯罪,真的能存在吗?

经过这样的反思,我们会发现,那种动辄规定“违法犯罪分子”的规则存在问题。这种问题的核心在于,这种规则竟然可以将“犯罪人”的定论与具体的构成要件脱离开来,也就是认为一个人可以构成没有罪名的“犯罪”。我们有时候参加一些涉及个案法律适用问题的研讨会,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这个人明明构成了犯罪,怎么却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呢?”

但是,按照法律人的逻辑推理方式,没有无罪名的“犯罪”;没有找到合适的罪名,即使这个人的行为危害再大,也不构成犯罪,这原本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还体现在证据问题上面。在证据法领域中曾有这样一句著名的格言:

“在法庭上凡是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应视为是存在的;凡是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则视为不成立。”

这就意味着,一个案件事实如果没有证据加以证明,那么它即便有再大的可能性,也只能视为不存在。我们都知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样的表述并没有错。但是这里所说的“事实”究竟从何而来呢?如果没有证据加以证明,所谓的“事实”也只能是一种假定,或者说是神明眼中的事实。

举个具体的例子。某一官员因涉嫌犯有重大受贿罪行,在检察机关对其立案侦查之前,突然畏罪自杀了。对于这样一个人人痛恨不已的“贪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他的行为究竟符合刑法上的哪个条文?构成刑法上的何种罪名?

二是如果说他是罪犯,那么他的“犯罪行为”经过法庭上的司法证明了吗?没有法庭上充分的证据证明,他能转化成法律上的罪犯吗?

三是认定他是罪犯,有没有经过正当程序?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一个人的刑事追诉,需要经过立案、侦查、起诉、一审以及二审等程序,而对于他,实际上没有进行过任何刑事程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死亡的,诉讼必须终止,他的身份没有转化为罪犯,对他的结论只能是畏罪自杀、涉嫌犯罪而已。

篇8:哲学思维方式的四个特征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哲学的定义

篇9:环境法律制度有哪些特征?

第一,环境法律制度在适用对象上具有特定性。环境法律制度不像环境法基本原则那样具有适用的广泛性,而是只适用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某一个别方面,只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过程中发生的某一特定部分或方面的社会关系。因此其适用的对象、范围、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法律后果都是特定的、具体的,其灵活性较小,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适用法律的随意性。

第二,环境法律制度在规范的组成上具有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环境法律制度通常不是由某一个法律条文或某一个法律规范所组成,而是由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所组成。这些规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如果把整个环境法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的话,那么每一个环境法律制度都可以构成一个小的子系统。这一点是区别环境法律制度与环境法律原则和措施的主要标志。正因为环境法律制度有系统性的特征,所以环境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促进环境法律规范的系统化、条理化以及环境法体系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环境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也可以为规范化的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篇10: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韵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辩证思维的认识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的实质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3)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所谓主观辩证法,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世界的辩证性质的认识。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辩证思维的作用

1、统帅作用。辩证思维是高级思维活动。它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它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在更高层次上对其它思维方式有指导和统帅作用。

2、突破作用。在活动中经常遇到困难,不是发现不了主要问题,就是因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导致“僵局”,往往在此时,辩证思维就成了我们打破僵局的有力武器。

3、提升作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上升为理论,这就需要辩证思维帮助我们全面总结思维成果,提升成果的认识价值。

辩证思维的运用

1、 学好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掌握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根本。

2、 能够深刻理解、巧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关键。

辩证思维的训练

1、 正确处理辩证与逻辑的关系。

2、 立意要高,视角要新。

上一篇:你的耐心将决定孩子的品格下一篇:《动物农场》读书心得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