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刑法论文

2022-04-25

摘要: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明确要求高等法学教育“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法学实践教学是训练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法学实践教学中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阶段性,教学运行流于形式,教学效果缺乏有效保障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刑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刑法论文 篇1:

浅析刑法教学中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对于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刑法学知识是必然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知识,而构建法律思维是学习法律的一项关键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法律角度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进而确保法律教学的效果。本文将对刑法教学中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刑法;学生;法律思维;培养

作 者 简 介:邓茗(1995-),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刑法。

社会秩序是需要法律来维持的,这期间需要不断加强法律的完善制度,促使工作者在发挥法律社会作用的同时结合社会需求提高法律思维能力,以此保证整个社会在规范的法律管理下能够沿着正常轨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此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同时提高法律的应用效率。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所谓的法律思维是指根据法律内容形成的心理过程,是建立在法律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法律常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问题,以此给予科学合理的诠释。相关法律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提升思维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法律工作人员的一项标准要求,法律工作人员若是想有效执行法律,必然需要具备相关法律思维能力。然而在中国教育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没有正确认知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不能够站在法律角度上去解决问题,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不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这种形势下,应当不断加强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促使学生素质能够满足法律标准要求。

(一)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法律专业开展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良好的法律基本素养的人才,通过法律教育的阶段,促使学生掌握各种法律的基础知识以及法律理论,具有法律专业相关工作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根据法律专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而言,主要包含了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思维等,其中法律知识是最基本的从业基础,也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一个前提,而法律思维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以此作为媒介进行各种事物的分析、思考、比较,以此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有效的应用相关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认知事物本质以及规律,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法律思维,并且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法律知识,同时能够灵活的运用法律知识,进而显示法律知识的实践性质。法律专业本身就具备实践的性质,具备较高的应用能力,若是学生不具备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很难应用法律相关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必然需要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奠定基础[1]。

(二)法律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能力要求

法律相关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第一,法律工作的对象具有特殊性,是建立在人们生活实际关系的基础上。由于职业对象特殊性,在进行处理重大案件或者复杂争议时,相关工作人员的直觉与经验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二,法律工作的执业活动也是具备特殊性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统一性质、经验和抽象内容统一性质、同一和复合统一性质,实现精英和大众化的有效结合。第三,法律工作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几种职业资格,①应当掌握法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②具有法律职业专业素养;③应当具有一定的从业技能。由此可知,由于法律专业的特殊性质,要求从事法律专业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法律思维能力。

二、刑法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刑法特征

在法律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刑法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刑法理论知识判断犯罪界限以及定罪量刑,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法律知识打击社会犯罪行为和维护社会治安,以此保证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刑法特点的了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

刑法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其一,政治性,刑法是规定了犯罪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的一种规范,其中犯罪是指阶级的反抗。其二,基础性,是指刑法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比如概念、特征、类别等方面,同时刑法具备较高的使用性,而实践则是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表现。其中刑法与司法之间紧密相连,可以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知识,以此来解决实际性问题。其三,完整性,指的是刑法学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逻辑性比较强,主要是以刑法为核心围绕其建设完整的刑法学体系。刑法学包括刑法总论、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是指刑法的一般理论知识,犯罪、犯罪的构成以及形态;其中刑法分论规定了十大类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家安全等罪行。

(二)刑法教学中的问题

开展刑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然而目前法律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本末倒置的实践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典型是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这个流程是当事人请求律师辩护,而律师需要对当事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寻找证据,最后形成代理辩解。然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多数的院校都避免真实的案件作为素材,一般采用都是接受审判以后的素材,其中素材中包括案件的判决书和辩护词以及相关证据,由此容易使学生产生既然结果已经确定不需要做更多努力的想法,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形成灵活的法律思维,同时这样的案例只能培养学生熟练诉讼的程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认知刑法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刑法观念,能够正确认知刑法,随着我国对刑法不断的完善,同时明确刑法御民作用,现阶段刑法观念不断的深入,学生在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刑法知识作为核心的学习理念。刑罚是刑法中一种重要的执法方式,所包括的内容有金钱方面的称之为罚金,还有人身方面称之为拘留或者拘役,甚至剝夺政治权利,严重时可以剥夺生命,由此可知刑法是一项严厉的法律,然而刑法主要应用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对法律的认知以及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在进行打击和预防犯罪时需要适当使用刑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打击犯罪;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安抚人们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刑法理念,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刑法的重要意义以及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刑法定罪理念

对于罪刑的理念需要促使学生认知到没有确切的法律根据不可以妄加定罪、处罚等。严格按照刑法规定处理犯罪事实,对待犯罪事实只有明确的法律行文规定才可以对此实施定罪处理。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更深入的理解这部分内容,从而致使思维处于僵化的状态,导致理解能力出现偏差[4]。

例如,在分析“某企业领导人带领本企业的全体员工盗取其他单位的物品”时,必然存在学生认为这种行为并不构成犯罪,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刑法的内容中没有明确规定盗窃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对于这样的问题,认为企业并没有构成犯罪的人员占多数。因此需要在教刑法相關知识时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明确刑法定罪理念,更好的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创新刑法教学方式

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法律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很容易促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灵活运用,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致使在生活中不能够有效应用法律知识。为此,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适当引入一些教学案例,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进而做到融会贯通,以便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促使学生具备成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学法律专业知识时,其中刑法是法律的一个缩影,通过学习刑法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概念中的内涵,进而有效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理解刑法的意义和内涵,构建健全的法律知识体系,以此提高刑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进平.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创新运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7(11):160-161.

[2]徐亚琼.谈刑法教学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海经(故事),2016(z2):252-253.

[3]叶亚杰.案例分析教学法指导下的刑法学——评《刑法案例教程》[J].大学教育科学,2016(2):5.

[4]张健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本科法学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2):140-143.

作者:邓茗

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刑法论文 篇2:

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

摘 要: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明确要求高等法学教育“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法学实践教学是训练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法学实践教学中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阶段性,教学运行流于形式,教学效果缺乏有效保障等。为此,应创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全程递进、内容多元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及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法律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创新

法学是实践之学,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及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中国法学教育自1949年以来一直就存在与法律职业相分离的问题[1]。导致“法律服务市场人才匮乏”与“法科学生就业难”长期对立并存。为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出台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要求“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因此,如何因应卓越法治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法律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法学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理论涵摄

(一)法律职业技能内涵

法律职业技能一般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与法律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技术和方法的总称[2]。因法律职业所涵盖的角色范围广泛,法律职业技能具体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美国律师协会于1992年发表的《麦考利斯特》报告列举了十项能力,包括:法律研究;法律分析和推理;事实调查;解决问题;沟通;咨询;协商;诉讼与非诉讼程序的能力;组织与管理法律工作的能力;解决道德困境[3]。上述十项能力是被誉为全球法律职业教育典范——Juris Doctor项目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依据我国《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选拔要求,结合美国律师协会列举的十项能力,本文认为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应涵盖几大方面:

1. 法律思维能力。它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处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依据法律的逻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包括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论证等能力。

2. 法律表达能力。它是指法律职业者通过语言或者书面的形式和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特定事实或问题的看法和认知的能力,是对法律思维的一种具体表达。

3. 法律沟通技能。它是法律职业者和当事人打交道的必备技能,主要包括法律咨询、谈判、发问、协商等沟通技能。

4. 法律实务操作技术。法律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定程度的实务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法律文献检索方法、法律研究方法、法律文书写作技能、法庭辩论技能、证据调查运用技术等。

(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

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曾说过,“法律不是逻辑的结果,而是经验的积累”。[4]这一论断肯定了经验对法律发展的重要性。法律实践经验为法律技能的形成提供了具体化的、情景化的语境,使法律职业主体在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中熟练掌握各种法律技能。所以,法律职业者要有娴熟的法律技能就必须直接参与法律实践过程[2]。

为此,法学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其作为培养与提升法律职业技能的重要突破口。其中,《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2.0》进一步要求“强化法学实践教育”;《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更是强调“各专业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中模拟训练和法律方法训练环节”,同时要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为贯彻落实上述要求,各高校法学专业通常将实践教学定位于“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实务技能为目标”,设立训练学生法律实务技能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机制,并且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堂外,依托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法学教育并非完全脱离于法律职业需要,两者完全可以高度相关。尤其是实践教学,不仅能传授法律专业知识、培养法律思维及价值观,还影响到法律职业技能的养成。

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法律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虽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阶段性

1. 课程开设随意,缺乏统一标准,碎片化的课程设置难以形成职业技能培养合力。当前高校开设的法学专业实践课程名称多样,五花八门,通常按照本专业现有师资力量和其他教学配套条件有選择地开设实践课程,并未经过缜密论证,缺乏统一标准,最终导致课程设置欠规划,多重复。根据对多校法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发现,律师实务、民刑行司法实务、案例研习(民法、行政法、刑法)、法律文书写作、辩论技巧、法律文献检索等诸多课程被列入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基本为2个学分,且多集中于大学三年级开设。此类职业技能培养课程设置内容交叉重叠,开设学期过于集中,加之受选修课学分限制,学生很难通过选课进行系统深入学习,极易造成获取知识的碎片化。

2. 课程开设未严格遵循认知规律分阶段进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学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通过集中训练习得。我国当前大多数法学专业教学在课程时序方面的一般规律是:第一学年学习基础理论,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第三学年为理论课+少量实践课,第四学年为较多实践课+少量理论课[5]。此种安排基本上是由深入浅,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看似非常合理,但也因此将实践教学课程高度集中在第四学年开设。从人们认识事物基本规律来看,上述实践课程时序设置并不完全符合教学规律,而且课程集中在学生考研、法考和就业的时段内开设,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运行流于形式

1. 实践性教学创新工作存在表面化现象。一些高校的法学专业根据《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实践性教学创新,针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训练设置了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教学方式,这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养成有一定帮助,但仍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如:案例教学实质上是授课教师引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学原理和具体法律制度;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缺少真实案件资源,且参与学生有限、学时有限。

2. 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由于缺乏专门的教学组织统一管理,加上毕业实习阶段大多数学生忙于法考、就业、考研以及考公务员,导致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付了事,甚至为获得毕业实习学分而找关系盖公章造假。因此,各高校法学专业虽然按照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了长达10周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对于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3. 高校与实务部门间的联合培养缺乏深度合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机制,如: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鉴于实践教学需要,许多高校联系当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协同育人,取得一定成效。但受限于资金、学时和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和实务部门的联系并不紧密,大多仅限于共同设立实践教学基地等浅层次合作。实务部门并未完全融入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未能真正实施“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实务教材,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等规范化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实践教学实效性缺乏有效保障

1. 实践教学的实务专家师资匮乏。高校法学专业的师资基本来源于法学应届博士毕业生。他们法学理论基础扎实,但普遍缺乏实务工作背景或实务经验。教师本身法律实务能力的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保证,严重影响到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

2. 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偏离,导致法学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地位无足轻重,相应针对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的评价工作被忽视,缺乏健全的评价及反馈机制。大多数高校针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导致教师重点关注法学理论研究,忽视在法学实践教学领域内的研究探索,教学效果较差。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普遍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往往依据学生的实习报告或者实习心得体会等单一要素去评判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毕业实习,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工作成效如何则一概不予考核。

三、创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全程递进、内容多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 设置全程递进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模块。统一规划整合已有的辩论技巧、法律文书写作、民刑行司法实务、法律诊所、模拟法庭、中期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按照认知规律,从“认知性体验”到“模拟实训”再到“体验式教学”,设置递进式的三大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平台课程模块、模拟实训课程模块、实习实践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平台课程模块主要以训练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技术为主,包含法律文献检索方法、法律论辩技能、法律文书写作技能等内容,属于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论课程,第3、4学期开设。模拟实训课程模块通过典型案件示例、角色模拟、庭审观摩等教学方法全面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法律实务操作技术,包含“民刑行模拟法庭”“中期实训”等具体课程,配合三大实体法和程序法于第5、6学期开设。“实习实践课程”模块由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课程组成,旨在运用实战演练法,使学生走出虚拟、模拟、仿真的校内教学空间,通过办理真实案件,体会和领悟法律职业的责任和法律实操技巧,第7、8学期开设。

2. 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与人格培养并举。“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法学教育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理念,也是卓越法治人才培育的指导准则。面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法律职业技能课程,也应将“德育”作为法律技能运用的道德底线,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法律职业伦理内容,一方面,将与法律职业密切关联的主要职业道德规范,嵌入技能培养的应用环节,培养学生正确驾驭知识和技巧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总结并阐释技能应用中面临的典型道德悖论,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悖论的破解之道,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利益诱惑时做出理性选择[6]。

(二)建立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1. 综合运用符合法律职业技能培养规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法律职业技能包括一整套十分复杂而又密切相关的内容,诸如对法律规则和法律事实的识别、法律解释、法律推理、证据调查及运用、辩论、谈判、法律文书制作、运用法律文献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技巧和能力[7]。因此,学生在大学四年内,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复杂的专业技能,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难以奏效。针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上述特点,应设计一套包括案件讲解法、观摩审判法、判例讨论法、角色模拟法、仿真实习法、实战演练法等在内的学生参与程度和难度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方法模式。

2. 运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辅学的智慧化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手段。鉴于实践教学学时受限、学生参与被动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等因素对教学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手段,推进法学专业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三大诉讼法课程充分利用中国庭审公开网线上资料,配合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式教学;在线课程课堂充分运用翻转教学法,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理论,线下开展案例教学;职业技能平台课程授课充分利用智慧教室,使分组讨论、提问互动和课堂测试简单高效。

3. 与实务部门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校地、校企、校所、校校”深度联系与合作,坚持协同育人,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编写实践教材,共同指导学生模拟法庭审判,共同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共建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搭建校内实训平台,构建学、科研互促相长的教学体系,有计划开展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强化法律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及各企业单位法务部门深度合作,引入实务专家指导实践教学,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三)建立健全系統化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 实施多元化的导师培养模式。法学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是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师资保障。各高校可以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一方面从实务部门聘请实务专家做行业导师,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进入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等单位挂职锻炼,提升实务能力,最终建立“校内专业导师、校外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同时,为保证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格培养并举,在传统“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高年级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对大一新生的引导作用,实施“教师导师+高年级学生导师”的“师生联合学业指导”模式,共同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引导,增强其社会认知与适应能力,培养其法学专业学习热情。

2. 建立教师、学生与行业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能有效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改进。针对教师评价,高校应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作为教学工作考核、年终考核、教学奖励以及评优、职称评聘的依据。针对学生评价,高校应注重考核的量化、过程化,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设置多元的考核指标,避免指导教师通过一份报告或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如:模拟法庭课程考核,考核指标不仅限于审判表演成绩,还包括庭前准备、角色扮演情况、庭上表现、学生互评、评委评价等。此外,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最终需要接受行业甚至社会检验。高校应建立健全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年度评价。

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实践教学能否规范有序进行,健全的管理组织及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关键。实践中,大多数高校法学院校往往依据二级学科分类方式设立教学基层组织,实践教学课程缺乏统一的组织归属,管理较为混乱。学校应在系部层面设立实践教学基层管理组织,负责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组织实践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组织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交流及业务学习,组织开展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工作。同时,基层组织的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因此,基层组织应制定符合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特点和规律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即按照实践教学课程的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质量量化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分类考核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龙卫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关系的双重意蕴[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2):24-55.

[2] 房文翠.法律职业技能及培养途径[J].现代法学,2003,25(1):128-130.

[3] 刘晓东,张涛,等.法律诊所如何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J].改革与开放,2014,(7):90-92.

[4]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背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59.

[5] 蒋梅.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2,(2):129-133.

[6] 郑雅方.面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法律职业技能课程构建[J].法学教育研究,2020,(29):153-169.

[7] 万安中,王冰路,等.法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浅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16-119.

作者:张晓京

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刑法论文 篇3: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摘要: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因材施教、寓情于教,寻找最佳切入点、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法制渗透,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他们只是对我们要遵守的法律知道一些,因此我老师在上课时的时候要将相关的法律渗透到我们的学科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在我们受到伤害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自己,从小就要做到懂法的合格公民。

一、化学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1.化学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密不可分 化学教学中涉及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很多;涉及大气污染、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污水处理方法、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破坏、重金属污染等污染事件原理分析与对策;涉及到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国家法规要求,一次性快餐盒、方便袋的卫生标准,新装修房屋中常会有的超标物质——甲醛,工业酒精为何不能勾兑白酒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不与生活、生产中的法制紧密相连。化学教学中如能联系实际案例适时地切入法制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法制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育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律教育的主旋律。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法制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最佳途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课作进行法制教育,利用每一次实验机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演示浓硫酸腐蚀性实验,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浓硫酸毁容致残的恶性事件的多张图片,紧接着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刑法》等法律知识。又如,在做粉尘爆炸实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爆炸不仅是发生在可燃性气体、液体,而且易于燃烧的粉尘也能引起爆炸。教师可以从生活中一些引发爆炸的实例,如矿井发生爆炸、面粉厂发生爆炸等,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易燃易爆物的管理规定》等法规知识。

2.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法律教育 在学习乙醇的性质与用途时,适时列举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制造劣质假酒,发生中毒事件屡屡发生。而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饮用后能使人视力降低、失明,严重的可使人中毒致死。类似的案例有酒店的地沟油食用问题、霉变的过期大米加工消售、吊白块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明矾粉丝问题,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也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化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例如,当我们讲到水的污染与防治时,就给学生讲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当我们讲到空气污染时,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总之,在丰富多彩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处理好法制教育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其中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

2.要提高法制意识,加强法制修养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如果教师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就很难在化学教学中自觉主动地融入法制教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教师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这方面的修为,才能信手拈来把法律知识和化学知识融合,找到更适合的切入点,春风化雨,而不是为了宣传法制而生硬拼接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受教师的影响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化学,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重任。

总之,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较高科学素质、具有战略眼光、遵纪守法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尖端人才。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参考文献

[1]陆仁华,《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0年08期

[2]金仲鸣,刘建中,《安全重于泰山》[J];化学教育;2002年01期

作者:陈治富

上一篇:心脑血管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下一篇:教学现状分析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