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2024-05-05

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共8篇)

篇1: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

唐惠兰

摘要:应摒弃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加强体验、感受音乐,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以此理解音乐、爱上音乐。那么,怎样才能顺利的实施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这已经是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其次,制定了促进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关键词: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主要指的是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与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者重复经历的情境与机会,呈现或者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发展能力、产生积极情感的一种教学观与教学形式。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当前急需要实现的目标任务。

1.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小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的求知欲望高,而学校的教育可以为小学生们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在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中,音乐课占有重要地位。音乐能够陶冶人 的情操,使人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切身的感受美,丰富自己的生活。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供娱乐和消遣的一门课程,此观念是不对的。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集体精神予以培养,并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现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各学科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中学生物教学论文积 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每次授课与每首歌曲中都得到更深入的体会,不仅调动了学生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良好情感的形 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课程稍有不同,音乐不会太注重知识点,主要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切身的感受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被音乐中所传达的美所吸 引,进而主动的探寻和体验音乐,潜移默化中和音乐有机融合,如此一来,才能对音乐知识点充分的掌握了解,使学生对音乐更进一步的欣赏。2.促进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2.1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在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之前,必须全面激发其兴趣。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情境性。通过 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全面的调动,而且,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及情感体验也会被唤起,以情感的角度推动学生和教材的共鸣。比如,教育者在上 《海》一课时,通过音画相结合的方式,在屏幕上展现出了一副优美的大海图景:太阳从东方慢慢的升起映红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上飞翔着几只海鸥,海上漂浮 着几艘小船。并且,还播放了一段《大海的风光》乐曲,以创设出一个优美的大海的情境,使学生彷如亲临浩瀚的大海上。然后,教育者与学生共同用手中的画笔与 彩纸将自己心中的大海绘画出来,让学生在情感情绪上形成一种共鸣,从而调动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再如,在欣赏课《龟兔赛跑》中,三位同学分别饰演裁 判、兔子、乌龟,其他的学生饰演大森林,通过图画、音像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一响起,整个班级学生都各自用花、树枝、动物头来搭设所需场景,班级瞬间变为 了葱郁的大森林,再配上一段精彩的旁白描述,教育者也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当解说词的深入和音乐的发展,表演越发的激烈„„音乐课程中有不少曲子或 者是歌曲均存在着一定的情节,讲授完后,应让学生自己担任创作家,创编后传与故事情节,并将自己所编的故事表演出来。同学们的兴趣被全面的调动。课堂教学 过程中,教育者应正确的引导学生把音乐和文学、音乐和美术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不仅与音乐学习的特点相符,同时,还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相一致,这样 的教学效果显著。

2.2还原音乐场景

大多数的优美 音乐作品中均涵盖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虽然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十分的丰富,但是他们的阅历不深,因此,能够想到的场景范围很小。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倘若只是 简单的教学生学唱歌,而对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歌曲的意境不注重,那么,将呈现出了“鹦鹉学舌”之象。因此,教学中,教育者应适当的将课本中描绘的场景实际 中还原,让孩子们知道歌词中所写的内容,具体体现的美在哪,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什么。可先对孩子们单凭想象产生的不足加以补充,然后,可更加直接的理解歌 曲。比如,在学唱《踏雪寻梅》时,该音乐主要表现的是作曲者在寒冬里寻找梅花的故事,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照片或者PPT等诸多的形式把歌曲中所描述的 寒冬全面的展现,倘若在雪天里授课效果更是明显,因为学生可以直接的欣赏到雪景。虽然外面特别的冷,但作者依旧奋不顾身的去寻找梅花,孩子们很容易被作者 的欢快、喜欢之情所感染。通过还原音乐场景,孩子们切身的体会到了冬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极大的促进了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2.3创新音乐方式

音 乐课表演过程中,不仅有歌唱表演,还涵盖了打击乐伴奏、续讲故事等一些活动项目,打击乐伴奏是让孩子们上台用各种乐曲进行歌曲的表演,此活动不仅满足了小 学生天生爱动手的习性,同时,还调动了学生们对演奏方式的创新。续讲故事主要是由教育者讲一半的故事,然后学生接着老师未讲完的故事继续讲述,多数学生懂 得临时发挥,创新了歌曲内容。比如,在歌曲《小青蛙找家》中,教育者授课时介绍了小青蛙怎样找家这个故事,但只讲一部分,剩下的由孩子们自己补充完整。通 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另外,把各种乐器的声音、各音阶的敲击方法等有关技巧展示给学生,然后,邀请小学生上台演绎歌曲。虽然 小学生的年级较小,但是在乐器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的主张,让孩子们完全照着自己的想法来演奏 工程师论文,能使他们对歌曲进行创新,这不仅全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乐曲的兴趣,而且,自豪感油然而生。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们得到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激发,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同时还是学生教学过程中持续稳定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3]李雪.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思考[N].毕节日报,2010年.[4]陈慧芬.在体验式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3期.[5]陆云.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三要素[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篇2: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够对学习知识感兴趣,愿意去探索相关的理论知识。

2.学生对音乐感兴趣

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音乐词曲内容。

3.保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想象

体验式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要理解歌曲内容,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学生的想象力对歌词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经历来对比音乐的含义,会有更深层的感悟,这也是生活和学习相结合的最好效果。

4.有自身独特对音乐的理解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同一音乐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圈住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生活、家庭、情感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经历,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通过体验音乐的过程培养学生可以透过自身的经历,去感受欣赏音乐带来的魅力,去理解音乐的内容。有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理解,领悟歌曲要表达的情感。

二、体验式音乐教学的方法

音乐欣赏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具体提高体验式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如下:

1.兴趣的培养

确保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引导者等多种角色要进行适当的转换,以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喜欢音乐教学内容,喜欢音乐,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待感兴趣的事情可以非常用心,会主动学习,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投入到音乐体验教学中。

2.因材施教

体验式音乐教学,学生在教学中作为主体,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给予每名学生均等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去展示自己。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做到公平公正,建立每个能力层次的学生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进行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音乐的情感体验。

3.重复体验音乐

音乐体验是通过学生本身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切身体验,是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想整合的过程。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自身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融入到音乐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能切身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提高音乐的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体验式音乐教学的应用

为保证学生能够对音乐感兴趣,对音乐能够理解,并有好的鉴赏和欣赏的能力,需要具体教学具体分析。现将一节具体的.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课程进行分析,如: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方式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明天上课的内容,要求要对歌曲背景、创作的意义和作家进行了解。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教师可利用CD或媒体课件播放音乐,请学生进行欣赏。第一次欣赏完音乐,请学生说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别的能力。然后可反复进行对音乐的欣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曲调的变化理解作曲的意义和情感的发泄。另外,通常情况下,如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节奏都较强,学生领悟和理解的程度都较高,因此对作品的赏析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体会的旋律的美妙,亦可根据歌词的理解,对曲中的意境和抒发的感情进行良好把握,提高其音乐赏析水平的同时,也能使其通过对革命练习曲的欣赏,提升其自身修养。

而教师则可根据此类音乐的赏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赏析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状态、流露情感的观察和把握,以及赏析后对《革命练习曲》的总结和感想,找到学生的问题及优点,进而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以更好地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没有感情的音乐是很难打动人的,而动情的音乐,哪怕无词也可以沁人心脾,深入心腹,所以将这种情感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形成坚韧而有力的气场感染学生、鼓舞学生,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的同事,心灵和歌曲学习能力都得到升华。学校必须对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给予大力的重视和支持,保证开始音乐教学的实际意义,透过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情感陶冶。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抒发情绪,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健全人格。

体验音乐不仅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感悟和生活情感的经历进行整合,和音乐进行结合,帮助理解歌曲大意并能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结合自身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不断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音乐对自己的鼓励都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需要音乐的熏陶,长期在音乐的启发下,能使学生的性格、语言表达和整体素质都得以提高。学生应该在音乐的启发下,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完善自身品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利用时代性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去鼓励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体验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学生长久的音乐教育。透过音乐将学生潜在的音乐情感激发出来,将抽象的情感转变成具体真实的感情。能够准确的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理解词曲背后的故事,结合自身情感体验去感受这种情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的意义。如多媒体视频软件、CD、图片等课件,鼓励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情经历去理解歌词的意思,理解歌曲的意义。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中去体验、去感受。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去理解。能够大胆的去理解和感受歌曲意义。教师也可以通过体态和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通过表演的形式建立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是音乐体验的有效手段。通过音乐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呼唤,产生对音乐表达的情感产生共,能够将学生的情感进行感化。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让学生知道音乐也是可以进行交流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体验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进行对音乐的欣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培养。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学习中。

篇3: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体验激情

情境教学不是简单地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个场景,把学生“圈”进场景学习,情境教学应该是既包含一个场景,也饱含情感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投入真情实感,以将学生的体验激情彻底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草原放牧”一课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大草原放牧的场景图片,让学生陶醉其中。其次,教师引出“草原小姐妹”的故事背景,以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进而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这个感人的故事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教师提问,大家想不想一起入境体验《草原放牧》这首歌曲,体验其中的情绪?聆听这首歌曲,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随着干脆而响亮的“想”字,教师随即切入《草原放牧》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歌曲曲调、富含的感情、作品中的画面。

二、优化体验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1.互动分享体验,活跃课堂氛围

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要优化体验教学,如采用互动分享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活跃音乐课堂氛围。新课程理念要求,现在的音乐教学,不能是强制性的灌输,而应以参与体验为主,让学生互动交流,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感。例如:在学习音乐“海岛冰轮初转腾”一课时,笔者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互动分享,交流看法,从而促进对京剧的理解。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的片段《海岛冰轮初转腾》,然后以问题为牵引,促进互动分享:通过聆听这个京剧,你对剧中的角色的形象有哪些理解?你认为梅派唱腔具有哪些特点?你对四平调有哪些了解? 这个京剧片段讲述的剧情是什么?学生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互动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想。在学生互动分享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循环播放功能,播放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以此让学生增强对京剧的熟悉感,在“听”与“互动交流”中自主体验, 强化理解,促进吸收。音乐课堂在学生互动分享中不断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致非常高,带着兴趣走进音乐、欣赏音乐。

2.融合音乐舞蹈,增强体验效果

现在的学生不喜欢灌输式学习,而喜欢在动一动中完成知识吸收。为此,教师要跳出传统观念束缚,有效地将音乐与舞蹈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增强中职生体验效果。对于中职生而言,音乐学习不只是艺术熏陶的课程,也不单纯是娱乐性课程,而应是实用与趣味,体验与提高的艺术课程。唯有参与体验,才能收取到如此高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课时,笔者将音乐与舞蹈融合在一起,创新体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这首曲目是王洛宾的歌曲,曲调非常优美, 意境也非常深远。在学习了歌唱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学习,将音乐与舞蹈融合起来,呈现歌曲。小组合作时,有部分学生演唱,部分学生为歌曲伴舞,力图将曲目中的意境表现出来。有的小组甚至在唱到“咿啦咿”这里时,利用乐器将其表现出来,创新歌曲呈现方式。在唱到“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 轻轻地扔下来。扔下来”,很多学生都能以舞蹈动作的方式将歌词中的动作演绎出来,收效颇高。

三、设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音乐潜能、其他方面的潜能(如舞蹈、表演等)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设计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平台发挥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更深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更投入地学习音乐。例如:在学习完《赞美祖国》这一歌曲内容后,教师可以举办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唱歌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等来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至于在歌唱时的整体表现,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如是否融入舞蹈来展现?单人演唱还是双人演唱?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好激励方法,以此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练习。又如:在学习完“音乐与戏剧”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举办实践活动,主题依然为“音乐与戏剧”。教师利用这样的具有竞争元素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体验学习,以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篇4:体验小学音乐娱乐式教学

一、构建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完善的方案构思,是音乐游戏教学成功开展的基本前提。音乐游戏的构建,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来决定,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且有益的音乐游戏。

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主题是“八孔竖笛”。关于该课时的学习,由其教学目标即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方法而构建音乐游戏……不同的演奏方法带来不同的演奏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原有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改进,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艺术的带领下感受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音乐能让人从繁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也能让学生的艺术细胞激活起来,音乐游戏教学给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并且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懂得生活的乐趣。

二、实施音乐游戏,完善学生综合能力

实施音乐游戏,是音乐游戏方案开展的核心步骤。在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制订音乐游戏计划之后,就需要根据这一计划进行音乐游戏方案的实施。教师在音乐游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游戏的需求、指导思想,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合理展开音乐游戏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的主题是“鼓乐传情”。鼓乐让人觉得慷慨激昂,精神振奋。鼓乐体现了我国人民豪放勇敢的奋斗精神以及不畏艰难的刻苦精神。在进行该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带着小木鼓敲击出完整的《将军令》,让学生感受到鼓乐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游戏音乐教学《敲起我的小木鼓》。给学生配备4个小木鼓,并将学生分组,进行鼓乐学习的竞赛。在小组长进行鼓乐的敲击过程中,小组队员进行音乐的演唱,并配合音乐的节奏风格,掌握音乐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伴随一定的动作和表演,让学生在欢快的、娱乐的、竞赛式的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民族鼓乐的魅力。

根据此次音乐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民族鼓乐与非洲鼓乐的差异,并能分辨前十六与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乐的节奏,制定出音乐游戏——说、唱、敲式集于一体的鼓乐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体会音乐游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形式之一。通过音乐,我们能够传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对身边亲人的敬爱,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等等。体会音乐游戏是在音乐实施的过程中,慢慢欣赏音乐中的思想感情和旋律所代表的情感,通过细细品味音乐游戏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感受,提升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是唱《甜甜的秘密》、听《妈妈的红头巾》。引导学生对这两首歌进行演唱教学之后,由学生进行试唱游戏。首先配以多媒体教学视频,将收集到的关于带着红头巾的妈妈勤劳工作主题的视频进行播放,并且将《妈妈的红头巾》这首歌曲作为配乐。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感受天下的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进行小组分角色的演唱训练时,由分成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担任妈妈,另一个担任小朋友,配上各自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妈妈的红头巾》这首歌曲。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细细品味,感受歌曲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四、分析音乐游戏,打造学生满意课堂

学而不思则罔,音乐学习也是一样。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在游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或者开展过程后,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不管是基本的发音、唱法练习方面,还是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都要经过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获得自身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例如,在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中,关于《七个小兄弟》的课时教学,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首先观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设问:刚才的歌曲同学们有没有接触过?这一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它的演唱形式是如何变化的呢?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教学的整个过程由“听、唱、议、演”来表现,并且最终可以让学生们总结“do re mi fa so la si”这七个小兄弟表现不同感情的节奏有哪些。通过总结分析,让学生们获得知识的真谛。

在音乐的世界中,它应该是带给人快乐感受的一门欣赏艺术。小学音乐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让学生在游戏式的快乐学习生活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军小学 )

篇5:幼教专业体验式音乐教学探究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校 张昕

【内容摘要】

幼教专业体验式音乐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通过体验的瞬间生成来改变学生的意识和心理,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积极体验、感悟、理解、发现。【关 键 词】教育教学 音乐教育 体验

幼教专业体验式音乐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体验式音乐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求异创新的基本理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音乐新课标也进一步阐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需长期训练体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那么,究竟该怎样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更好的欣赏和理解音乐呢?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很大程度的改善目前欣赏教学的现状。

二、体验和体验式的内涵

“体验”,从哲学的角度看,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形态。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体验时指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验和验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主要时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和理解事物,因而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的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体验是在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音乐欣赏在本质上是欣赏者对欣赏对象的动力反应过程,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交流,理解最终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全身心的投入,在体验和感悟音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式欣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关注、感受、欣赏、评价。通过自身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欣赏对象变成自己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时融于心智的审美活动过程,并从中得到高度的精神愉悦。

三、体验式教学的过程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形式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把你带进崇高的审美境界。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份优美的情感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载着你不断上升、上升,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欣赏。对于职业中学生来说,音乐欣赏并不重在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音乐欣赏的核心是审美。体验式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可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音乐审美直觉是审美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指欣赏者必须通过亲身聆听音乐音响,直接接受音乐信息,从中获得直观审美感受。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把握好音乐欣赏的第一个阶段,审美直觉非常重要。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还没有那样多的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我们必须把审美直觉把握好,让学生对所欣赏音乐有兴趣,愿意去倾听。在音乐审美体验阶段,欣赏者处于一种主动地状态是一种积极地在创造活动。想象、联想和情感在欣赏审美体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审美升华阶段,旨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与主体物我两忘、心神合一,发生了共鸣和顿悟,使欣赏主体悦心怡神,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阶段,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很长的体验过程。

三、体验式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是在想象中体验。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人的生理、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是一种以听觉、感知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特殊的认识过程。“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发生在两种不同但又有相似因素的事物之间。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联想,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这就是联想法。

二是在轻唱中体验。对欣赏作品进行小声哼唱是熟悉作品感悟作品的有效手段,哼唱不浪费嗓子,并且只有在注意力集中的小声哼唱中,作品的内容更容易被细心地察觉,情感的体验才可能更准确。三是在对比中体验。在欣赏中对比的范围是很广的,有题材、体裁、曲式等之间的对比,也有同一首作品各乐段之间的对比,还有同一种题材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对比……这样既能较好地使学生经过自己的体会与感受,选择准确的词表达乐曲的情感,又可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习兴趣。

四是在角色中体验。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不同的音色特点并结合相应的动作体会到了声音的高与低。

五是在交流中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 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篇6: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音乐学科是一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品格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育与操作能力内化的学科,在培育人的创造精神与操作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够取代的重要的影响,可是,长久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关注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术的培育,而忽略了音乐教学。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学与教育过程中,老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将学生当作传授的容器,在教育思想老旧、教育方法单调、教学内容单调等原因的制约下,音乐教学在培育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方面所具备的特殊能力与影响并没有发挥出来,而且种种情况和逐渐严峻的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构成尴尬的局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

这几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深入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突出的成效,特别是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进,音乐教育获得了关注,音乐教学事业更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不管是师资团队,还是学生的素质都获得了提升,和国外音乐教学密切沟通,让外国的一些音乐新思维、音乐新系统引进来,国内的音乐教育方式得到进步。可是,同样属于素养教学本质的中专音乐教学却进步缓慢,和普通高校与大学来比,中专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不太好。

1、中职音乐老师的教学情况

自课程改革以来,尽管音乐老师接纳了成熟的教育思想,接受了新型的教育方式,可是将讲授作为重点的讲课方式还是占据了主导位置,音乐课程教育过程实际是一个审美经历过程,在教育时,老师可以借由讲授教育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欣赏音乐的水平,让学生更加详细、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材料,还要注意重视学生的感情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认真准备好教学文案,激发学生的热情,否则,教学课堂中充满着无聊的音乐教学,只会慢慢湮灭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在中职音乐教育中,许多老师还在使用音乐学校的上课方法,将声音技巧与练习方式当作练习的关键知识,将歌曲、演奏曲目的难易程度与掌握程度当作评论学生学习情形的重要根据。中职音乐教育不是要培育“歌手”,而是要培育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音乐欣赏水平。诚然,很多音乐老师并没有弄明白自己要培育出怎样的学生,教育中太过重视专业性。某些学校挑选的音乐材料知识多,学习难度高,教育进度和难度的限制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消化已经学习的知识,又学习新的知识,长久下来便减弱了对于学习的自信与热情,形成了学习音乐的恶性循环。

例如,声乐教学,很多老师在教育中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把握了较好的发声情况,是否可以完美地演奏一首声乐作品。在这样的声乐课程上,学生的确累积了某些歌曲,可是学生可不可以在迈向社会之后,能够在团体交流中,借由唱一首歌来表现自己的能力,是否在往后工作中有一个体现自我的机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内容、技术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高效的结合,和现实就业联系起来。例如,在学前教学专业的音乐教育中,一直出现学生会唱歌可是不认识谱子,会弹琴可是不会伴奏的情况。某些学生声乐唱歌技巧比较稳定,可以很好地演唱较难的歌曲,可是在工作实习中,一首简单的歌曲,却出现了课堂上教学很乱的现象。由此可以知道,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就业的专业技巧与专业精神方面的培育严重缺乏,这明显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特征,致使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情况。

2、中职学生的学习困难

许多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或者注意力关注的时间不够,或者很快被分解,这些原因都会对学生在课堂上吸取知识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发生作用。许多中职生的感性认识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他们在基础教育时期接纳的音乐教学太过关注文化课程,致使他们讨厌以前的学习方式,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假如不能亲自体会,就很难让个体产生自我的理解。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展开

唱歌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人类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它是学生生活中缺乏的活动,是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最简单的方式,对于培育音乐感受水平、表现水平、欣赏水平与创造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是现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老师比较关注音乐知识与才能的传播,这让中职生认为在唱歌活动中是为了自己唱歌,对于音乐的感受较少,缺乏审美感受和愉快感受。

1、声乐课中的体验式教育

因为中职生的认识能力比较低,知识素养缺乏,知识的认识大多是借由自己的认识获得的,所以要提倡中职生去经历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生活体验”。对于中职生而言,学习歌曲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音乐审美愉快的感受,所以创建情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

中职生在独特的情境中,借由自主地参加、自我感受的音乐操作活动,得到感情体验,得到知识才能的扩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使学生饰演各种角色的情境,把学生指引进有趣的情景中,在参加的过程中,指引学生体验音乐。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起着指引的作用,在学生扮演某些角色时,会保持饱满的乐趣,伴随老师一起进入歌曲的情景中。

2、声乐课中的音乐体验

声乐课中要一直遵循音乐是听觉的准则,所以,许多的聆听是熟悉歌曲的有效方式之一,没有感受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得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聆听进行有目的的指示,指出理论性、科学性的需求,才可以让学生得到高于感官愉悦的认知。体验是在音乐实践中的认识,笔者在教学的每个步骤都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审美经历的现实机遇。这样做就可以将学生的热情当作动力,让教学活动多元化,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审美水平。

篇7: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中的问

——对体验式教学的分享中问题设计的探索

摘要:体验式的课堂通过体验与体验后的分享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我成长。本文就体验式教学的分享中问题的设置的三个阶段,结合了课堂的实例,进行了探索。关键词:体验 引导 问题 分享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与问题设计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该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1]由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可以得知,体验式教学重视活动体验,活动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景体验,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等等。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来达到改变认知,领悟成长的目的。

在体验式的教学课堂中,体验虽然很重要,但是升华体验,化感受为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才是体验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升华的关键,便是体验活动之后的分享,而这里的分享,笔者定义为学生对于体验的思考的交流,是一种情感交流,也是一种经验交流。青少年时期的成长除了自我了解还需要透过同班之间的彼此模仿学习,分享和回馈,体验活动后的分享能让青少年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他人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共鸣与自我成长的契机。分享主要是通过围绕主题活动,安排并设计问题来引发。问题来源于体验,同时又可以让体验得到升华。因此,体验式活动后的问题设计,既反应了活动设计者对于活动设置目的的表达,同时,还体现了活动设计者对于体验式教学中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解。下面,笔者将通过一些课堂实例来谈谈体验式教学分享中问题的设计。

二、问题的设计

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而是引导者与主动学习者。因此,教师在面对体验活动之后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的直白或者直接通过活动来教育学生,需要根据主题互动和学生的体验一步步的铺设,最终让学生通过自我的思考,达到认知的领悟和行为的改变。笔者认为,体验活动后的问题设计,可以分“顺,透,化”三个阶段来探讨。

(一)顺。顺着活动进行问题设计,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体验活动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参与过体验式活动的人,一定有一种很深刻的体验,那就是活动结束后,特别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有趣、难过、开心等各种让自己有强烈情绪的事情。这时的交流多数是比较浅层的,集中于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看到的行为,自己的表现和情绪等。因此,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必须给予参与者或者观察者一个发表内心体验和寻求同盟与共鸣的机会。有了第一阶段的分享,同时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同盟,参与者能更好的打开心扉,放下内心防线,进入更深层的思考与分享。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唠叨的父母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唠叨妈 妈不能理解女儿夜归的情景体验,部分同学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其他同学观察。在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时,首先让参与者分享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与心情,然后再让旁观者分享他们看到的认为印象深刻的部分。这样一个浅层的分享,顺应了活动的主题,同时也打开了话题,让学生从活动做法与情绪体验开始,打开了话题,进入下一个阶段——“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透。透过活动发现自身优势和自身可发展之处,通过上一阶段的分享,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的转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第一阶段的焦点在于“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那么第二阶段的焦点则需透过参与者看到的,感受到的来指导自我认识。以一个如何面对与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为主题的活动设计为例,在这个活动中,两名参与者要在绑着脚的情况下,分别在黑板的两端完成一幅老师指定的画,画得漂亮的为赢。活动的目的,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第一阶段的分享后,这一阶段的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作为参与者,你认为自己为赢得比赛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2)作为参与者,请想一想,假设活动重来一次,自己会不会有不同的做法,为什么?(3)作为旁观者,你看到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为什么?(4)作为旁观者,如果由你来挑战任务,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设计,让参与者和旁观者去反思自己的优势,以及反思自己对于竞争与合作的认识。透过活动的初步分享来更深层次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可以做出的改变和成长。因为第二阶段已经把第一阶段的浅层分享带入到了更深刻的自我反思,那么最后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反思融入现实生活。

(三)化。化感想为行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任何体验活动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能用之以指导现实生活,改善参与者学习与生活的身心环境。因此,最后一阶段是整个分享的升华,也是重点,前面两个阶段的分享都是为了最后一个阶段作铺垫。仍然以如何面对以及处理朋友之间矛盾的主题活动——竞争与合作为例,在这个阶段中,分享的目的在于引导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能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分享来指导现实中的行为。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问所有人,通过刚才的体验以及分享,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2)你说一说你的态度对于你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有什么影响吗?(3)通过本堂课之后,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做得好的有哪些?如果现在让你来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通过笔者的实践总结得出,第三阶段的问题分享,更适合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再进行全班或者大组别的分享,这样有利于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想法,反思得到分享,交流,也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在分享中得到认可与进步。

三、总结

问题的设置只是好的分享的一个前提,教师对安排好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以及对于学生分享的回应同样影响着学生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因为,很多时候,分享的问题并不是写在纸上来让学生看,而是通过教师来提问。因此,不但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观察力,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的提出。也由此可以得出,问题的设置阶段性是不变的,但是问题的提出却可以根据教师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而改变,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

体验式的教学,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观察力,引导分享的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主体目标的把控能力。在这些能力上,笔者也属于一个成长中的体验者,要本着一颗积极,投入的心,方能与引导的对象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篇8:音乐体验式教学模式

多年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我发现,过去以传授音乐知识、 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 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半径,把音乐教学固定在一个圆内,这种封闭的音乐教学格式减弱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热情。近年来,我尝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培养音乐实践能力。体验式教学发挥以“快乐的、有趣儿的”音乐课为原则,引导学生走近生活、理解生活从而构成属于孩子们自己喜欢的音乐课。

一、创设多种体验形式

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除了有体验的心境,还必须丢弃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 精心创设最佳的音乐情境,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获得生动鲜明的形象感受,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学《留给我》这首歌曲时, 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大自然的美景,动物悠闲自在地生活,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解说,给学生带来美的陶冶。然后画面转换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的内容,此时教师以低沉、惋惜的声音解说这些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对比,心灵受到震撼,由此感受到环保对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大意义。在这样的语言情感氛围中学习《留给我》这首歌曲,学生会全身心融入到音乐情感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2. 通过妙趣横生的气氛渲染,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在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我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的叫卖场景,让学生将原来面向黑板的椅子临时背靠背地形成一个“市场”陈容,几个学生扮演小贩,几个学生扮演购物者。 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 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创设了“水果市场场景”,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3. 通过音画结合的电教手段,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我在教《森林中的铁匠》欣赏课时,由于学生所学、所知的乐器不多,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根据音乐所描写的故事,伴随电教课件出示背景画面。学生们看到勤劳的铁匠以及音乐的展示,了解了不同的乐器音色对照。画面的变化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 选好乐器以后再让学生用以表现乐曲,这样学生学得认真,兴趣很高,也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更多体验互动的机会

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创设多种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并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探究音乐的本质,自主地表现音乐。

在欣赏《森林狂想曲》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电脑课件中展示的美丽的热带雨林,观察雨林中的各种可爱的动物,提示学生模仿动物的不同动作形态;边听音乐边表现所看到的景物、动物,鼓励学生利用手势、肢体语言去模仿晚风、流水、蛙鸣、飞鸟、鼠跳等等;边听音乐边创编、模仿, 在反复听熟音乐以后,我跟学生共同创编一套四四拍的古典声势律动(拍手、拍肩、跺脚、捻指),按照节奏变换做音乐表现。 在创编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我又建议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去丰富表现,比如第一乐段用古典声势律动表现;第二乐段用集体舞表现; 第三乐段用音乐游戏表现。

这样的音乐活动,通过声势律动、 集体舞、音乐游戏等边玩边学, 学生的参与兴致很高,原本是一节枯燥的音乐欣赏课却上的意犹未尽,学生下课时还说:“老师, 我们没玩儿够怎么就下课了呀?” 这个“玩儿”是对音乐课的喜爱和欢迎,孩子没有学习的负担, 却能在快乐中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美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又创造了美。

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传授与体验的关系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这种传授不同于过去教学中的传授,要求教师不能讲解过多, 否则会减少学生自身体验的作用。 应该注重引导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积极展开参与活动,进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传授的语言要精练,富有启发性,富有艺术的美感,有趣儿。内容不能太直观、太明了,会束缚学生思维,应该尽可能的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让他们在教师“传授”中受到启发, 积极开展想象和创编,这样才是经过体验后发自内心的领悟。

体验式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强调的是教学对象的自主性,是通过开展活动, 让学生参与活动来进行体验,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欣赏《春天音乐会》时,教材在乐谱下边出示有相对应的声势律动的图解(跺脚、拍腿、拍手、拍肩),我认为这个图解会限制学生创编和想象,所以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就没有让学生打开教材,而是先让学生静静地听,然后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愿自由创编声势律动。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热情很高的参与到听乐曲、编动作和同伴讨论之中,场面很活跃,积极性很高,创编的结果也很好。不再单一地局限在教材所给的四个声势律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的得到了发挥, 教师避免独霸的教育手段,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

上一篇:组工干部先进个人材料下一篇: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