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

2024-05-27

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精选9篇)

篇1: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

中和中学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以“十一五”课题研究实施管理为重点,以科研处教研,加强科研室规范化建设,以校本培训为结合点,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创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从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应用和推广“十一五”获得的科研成果为重点,启动“十二五”县级规划课题研究为目标。采取课堂展示、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推动科研工作向前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在主科和班任方面要有个新突破。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做好 “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升我校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

3、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加强科研培训工作,以点带面、创设科研气氛,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契机,继续系统的进行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4、狠抓科研制度的落实,规范科研管理工作。

5、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注重过

程材料的积累,健全科研管理档案。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科研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教师自学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同时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2)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培训、科研讲座,同时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鼓励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质量,促进教师深层次思考。

(4)充分利用教育科研信息网,组织教师学习。

2、积极开展课题课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管理。

(1)实行学年组课题式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问题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

(2)及时组织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组织教师对现有课题进行整理,对部分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3).开通教师科研论坛,结合我校十一五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交流,促进课题的顺利实施

4、建立科研骨干培养机制,继续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工作

五、保障措施

依靠上级指导,力求学习重视和支持!

六、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科研课题组例会。

四月份:

1、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

2、课题小组召开课题研究会。

五月份:

1、科研小组例会。

2、调整课题研究的方案

六月份:

1、科研材料整理。

2、科研小组例会

3、课题研究交流会

七月份:

总结工作。鼓励表彰优秀工作者。

中和中学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

中和中学

篇2: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为目的,在上级科研部门和学校科研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积极作用,踏踏实实地推进科研工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为培养大批的科研型教师,为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办“特色学校”,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二、工作内容

1、课题研究

按照《“十一五”科研课题研究规划》,实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首先做好省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研究》、市级教学科研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及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是做好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亟待解决的校级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以科学为依据,以研究为手段,切实把握好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用实践促进理论的升华,1

用理论指导实践进步,尽最大努力获得理论、实践双丰收。

2、具体工作

㈠继续贯彻“科研兴校”发展精神,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 ㈡拟定2006—2007学年下学期工作方案;

㈢各课题立项组做好本学期工作计划;

㈣落实科研工作,进行实验研究,做好记录,认真总与反思。㈤形成阶段报告。

三、具体安排

3月份:拟定各组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4月份:教学研究实践活动。

5-6月份:课题研究情况反馈。

篇3: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

1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必要性

试验基地建设是科研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是农业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的进步, 农业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 对农业试验基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试验基地, 不仅是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需要, 而且是出大科研成果、实现高效益、出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这一点上, 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更加重视野外观测与试验工作, 重视野外试验基地的建设。例如英国洛桑试验站长期开展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关系的监测、试验和研究, 为土壤学和农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英国和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比较著名的试验站有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试验站、陕西省农科院合阳旱地农业试验站、中国农大曲周试验站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科研基地和农业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自1996年以来, 整合院所力量, 在全省不同类型生态区相继设立21个试验、示范基地, 建立8个院属试验基地 (园区) , 涉及粮棉作物、蔬菜新品种、节水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试验基地已成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的学术交流窗口, 成为我院科技创新的平台, 已经并将继续为学科发展和河北省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于2005年与唐海县政府共同成立了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该基地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十一农场, 总占地面积66.67hm2, 近几年来, 在河北省发改委、财政厅、唐海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先后投资1300万元, 新建了具有研究、培训功能的耐盐植物实验室1座, 高标准温室大棚2座, 耐盐植物精准鉴定设施2000m2, 耐盐植物示范观光园13000m2, 耐盐瓜类示范观光长廊100m。试验基地常年承担滨海所各研究室田间试验任务, 主要开展水稻良种选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耐盐绿化苗木的引进、筛选与选育、无公害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的引进示范等工作, 同时, 承担着国家和河北省水稻、棉花等新品种区域试验、水稻原原种扩繁等田间试验任务。其中, 耐盐植物示范观光园、重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示范基地为河北滨海盐碱地低成本绿化美化建立了示范样板, 同时, 也为河北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参考。

2 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特点

试验基地既是科学试验的基地, 又是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平台, 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标准的开放型试验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试验基地不仅应当具备现代化的设施条件, 而且还应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下面以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加以说明。

2.1 地域代表性好

科研试验基地的选址, 要兼顾不同的生态区, 要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该试验基地位于曹妃甸区, 该地区既是唐山滨海盐碱地典型区也是河北省水稻主产区, 盐碱由低到高均有分布, 区域试验代表性强, 成果展示辐射面广, 地域条件的优越性保证了科研成果的生态广适性, 是冀东滨海区域的典型代表。

2.2 试验条件完善

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即使转入运行阶段也要时刻与时俱进, 建设成功与否事关科研事业的未来。滨海所通过项目建设, 增加资金投入, 从实际出发, 切实改善试验基地基础设施, 为科研做好条件支撑。通过省财政专项基地建设项目和唐海县科技服务专项经费, 逐年改善试验基地的科研基础设施, 保证了田间试验的正常进行, 保证了科研项目圆满顺利地实施。为了提高基础地力, 2011年, 滨海所向试验地投入资金40多万元, 普施有机肥;同时, 对部分地块进行了土壤改良, 降低了土壤盐分, 示范种植了耐盐植物, 展示了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 收到良好效果。

2.3 任务分工明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经验总结, 形成了主持人、执行人、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 促成人、财、物的有效结合, 凝聚科研创新的强大合力, 做到职责明确, 层次分明, 分工协作。该试验基地产生巨大的科技示范吸引力和凝聚力。主持人负责课题的申请、方案设计, 执行人负责课题的实施、试验数据的调查、汇总分析等工作, 技术工人负责生产管理, 分工协作, 有条不紊。

2.4 管理制度健全

为了规范试验基地管理, 充分调动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滨海所制订了《试验基地管理办法》, 规定了基地管理人员职责, 明确了土地管理方式及产出物所得分配方式, 农机具使用及工人待遇等问题。保证了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试验实施方案、材料的保密工作。

3 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功能

3.1 开展科研试验, 助推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 依托该试验基地,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省科技厅、财政厅、农开办等项目20项, 经费500万元, 获省三等奖1项, 院二等奖1项, 院三等奖2项, 鉴定成果15项, 审定标准5项, 审定品种5个, 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 国审稻旱糯2号以其丰产、稳产、抗倒、抗旱能力强的优异表现, 赢得了诸多种子公司的青睐, 以18万元成功转让;垦育38新品种及配套技术2011年示范推广就达1万hm2, 平均667㎡产750㎏, 最高达890㎏;水稻乳苗抛栽技术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667㎡节水50m3, 节本100元, 先后推广133.3hm2。“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示范推广20hm2, 节本3000万元。

3.2 展示科技成果, 服务地方农业

注重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 建立广泛、良好的社会声誉, 有效开展成果展示推广、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工作。依靠强大的科研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试验基地赢得了唐山市各级部门、各方人士的赞同和认可, 多年积累的良好社会形象利于试验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科研工作需要, 滨海所依靠与唐海各农场多年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多个长期的稳定的和临时性的科技示范试验点, 可以满足多个生态点的试验, 及原原种繁育、新品种高产攻关等各种试验的要求。试验基地每年均开展科技成果展示、示范观摩、技术培训等交流推广活动, 先后接待了科研人员、有关领导、技术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等4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3.3 促进对外合作,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试验基地是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 是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也是实现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必由之路。试验基地要坚持走“开放、联合”的路子, 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了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科学院、天津农科院、沧州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以及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开展科技合作。试验基地每年安排新品种展示, 接待上级主管部门的现场考察和国内外同行的访问、观摩、交流, 也是国内外同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 成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到位率的重要途径。

4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基地的几点思考

4.1 广泛争取资金支持

建设开放式科研基地, 要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 为农业试验基地争取资金。除了通过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争取的科研经费外, 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有关扶持政策, 积极申请基础建设类专项, 以增加或添置研究设施, 还应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向试验基地提供资助, 以用于特定问题的研究。同时, 还应加强与民间的科技企业横向联合, 在合作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 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4.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有科学有效的管理队伍, 依靠制度确保各项试验的顺利实施。试验基地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发展依靠人, 发展为了人”。把握梯队建设和素质建设, 注重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等, 注重培养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保障人才队伍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科研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

4.3 坚持对外合作与交流

试验基地要坚持走“开放、联合”的路子, 以试验基地为平台, 不断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同时, 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合作, 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 结论

试验基地作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 为全所提供了学科发展的空间, 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我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后, 滨海所还将更加注重科研基地建设, 加大投入, 不断改善条件,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依靠管理创新引领科研基地发展, 努力打造现代化、高标准, 国内一流的开放式试验基地。

参考文献

[1]王有增、李伟、张建策等, 建设现代化农业试验站搭建科技创新平台[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 (1) :13-14, 29.

[2]汪海涛、夏文胜、高成, 科研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J].农业与技术, 2002, 22 (5) :62-64.

[3]张明生, 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9 (2) :87-89.

[4]金胜荣, 农业科研单位要在农技推广中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 2007 (4) :365-368.

篇4:中学科研创新工作计划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41-02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因此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教学体系中,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探索者。以探索、认识未知为任务的科研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过一些基础课程后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必将使学生对现代学科的一些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成就等有所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必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学教学面临一些共性的实际问题,特别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一直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不断进行探索。下面就谈谈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方式和过程

让学生参与科研,首先是课题的提供与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科研工作拟定一定数量的课题,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寻找研究课题,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科研,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共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时,跟随导师进行一个课题的完整的科研过程,然后在其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是如何进行之后,让有时间、有精力和更大兴趣的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独自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等方面。在这个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步,在学生遇到重大疑难时,及时进行交流、商讨。课题的确定非常关键,首先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愿意选择并参与进来;还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对于刚刚涉及科研新手的学生很难认识到课题是否可行以及课题可行性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提供给学生选择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文献查阅工作。课题确定后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研的整个过程中来,这个过程涉及到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通过参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设备使用,而且还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切身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科学研究更加接近。整个过程完成后可以将学生的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论文提交,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式会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且可以避免时间有限造成的毕业论文内容贫乏,对于提高学校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很有益的。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学期到两年,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的进展而定。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式可以使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二、导师起辅助作用

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同学自愿报名选择导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因此,在这些同学参与科研的同时,充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利用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使他们在其他同学中起到带头、影响作用,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学习、参与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导師都有研究课题,加上研究所的检测平台等,为所有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的训练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必要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科研的具体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保证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整个参与科研中,导师起帮扶作用。导师的指导程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有些人能力强,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有些人则需要耐心、详细的指导。指导的方式以启发式为主,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反复的讨论和探讨,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使“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而相得益彰[1]。这种方式,学生容易获得自信心。三、实验室平台是基本条件

实验室是进行科研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地,主要起到一个硬件平台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已经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并且具有完备的仪器设备,这就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有效保障。实验室开放的不仅是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方案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是作为配角参与、建议、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验活动。科研需要用到的仪器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用过的甚至没有见过的,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每周导师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其中某一种仪器的原理、用途、操作及维护,并在使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所的教师以科研工作为主,每个老师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科研,这样形成一个浓郁、活跃的学术氛围,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科研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

四、撰写研究论文是关键步骤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对自己参与科研工作的总结,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写好科技论文,学生会积极主动、认真地阅读外文文献,不仅使学生熟悉乃至掌握英文中科技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大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让其亲身接触科研的前沿知识,了解别人科研的创新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五、参加活动是一种激励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企业奖学金以及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由于这些活动获准立项限定研究时限、定期组织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独立接受一套完整的科研训练程序,还能获得实际收益,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检验[2]。在研究所参与科研的学生更易于获得这些项目和奖励,今年相关专业的很多学生主动来研究所要求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可见这样的激励是很有效果的。总之,通过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当然,探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和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毛彩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9).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创新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02011075)

篇5: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进一步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坚持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以课堂教学为落实点,扎扎实实地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保持稳定、立足长远、务实求真、规范管理、发展特色、提高质量,充分发挥科研的统领作用、中坚作用,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的校本培训计划

各教研组长在开学初,根据各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教研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教研组长还要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教师个性发展的个人教科研计划。如发现有应付现象,给教研组扣除相应的分数。

二.优化活动,丰富校本培训的内涵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1.教研组活动

教研活动继续按照三定制度: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好教研师训活动。这一学期教研时间统一定在星期二上午,如果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会后继续进行,每周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集体教研后再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可根据自己组的情况定好计划,教研师训内容大致包括:示范课、公开课评课说课;新课程内容培训;教师基本功培训;外出学习汇报;学科案例培训等等。

2.教师基本功比赛

本学期实行校本培训月活动化制度,每月都有具体的活动内容,都有具体的活动目标,使校本培训常规划。首先进行明星教师活动月,其次进行新上岗教师基本功比赛,再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最后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仍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理论笔记每周不少于1页;校内明星教师每人每学期开二节示范课;年轻教师至少开一节公开课;35岁以下的教师继续练习钢笔字、粉笔字,提高基本功的训练力度,达到人人通过训练都有所提高。

三.更加规范的搞好师带徒活动

上学期的师带徒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这一学期将继续发扬老教师无私奉献、新教师谦虚好学的精神,更加规范的搞好师带徒活动。

老师每两周具体指导新教师一节课,写出详细的指导记录;新教师每两周听老师一节课并写出详细的听后所得,存入档案盒内。老教师要对新教师的方方面面进行指导,不要局限于课堂的指

导,还包括做人的指导、处事的指导等等,使新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以上由教学处直接检查,并记入月工资内,同时作为最后师傅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

上学期已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新上岗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学期将继续坚持不懈的搞好年轻教师的培训,使其成为制度化。仍然进行新理念的培训,学校一些制度的培训,新课程的培训等等,使他们在短短的一年中很快胜任教师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五.注重过程,完备各项科研师训资料。

各教研组活动时都要积累好第一手资料,并整理规范,使档案管理更加科研化。

六.继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

首先对上学期的校本课程的使用进行总结、反思,形成第一手资料。然后对上学期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经过仔细推敲、斟酌后进行印刷使用,使校本课程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同时制定下学期开发校本课程的计划,使有意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校本课程开发意向书,并加强指导,使教师们开发出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篇6:中学英语科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中学八年级英语教研工作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工作,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课程实施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务实高效地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努力促进学科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1、要进一步组织全体英语教师深入学习

一、两本教育教学专著,每位教师要认真通读

一、两种英语教学研究刊物,从而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

2、进一步学习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方向。

3、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二、抓好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校内教研资源;要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继续主动参与有关学校的教研活动,推动校际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2、组织好研讨示范课,教研室将在初中各个年级组织公开课。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

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重点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进一步抓好以“教材教法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活动,在全市初、高中各年级采用讲座或信息网交流的形式,开展积极有效的“教材教法”研究活动。

4、加强教研组建设。

5、继续组织全市性的集体备课活动。要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说课能力及备课质量,做到优质资源大家分享。

三、加强新课程培训,提高研训的质量和水平

1、积极组织新课程培训,进一步改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七、八年级继续组织教材培训。

2、按计划推进初中新课程培训。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目标英语》教材。

3、充分发挥“四类”优秀教师的作用,本学期将组织有关老师上研究课,作专题讲座。

4、组织高中英语优秀课评比活动。

四、抓好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五、其他工作

1、组织参加初中英语优秀课评比活动(5月中旬)。

2、组织参加中学生英语歌曲比赛(4月下旬)。

3、组织推荐论文送省级各类优秀论文评选。

篇7:中学科研处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广西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

(关于广西高考的改革方案:我们需要知道这7个重点:

第一、20××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第二、高考科目实行“3+3”考试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每科满分为150分;

第三、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第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3科参加考试,简称为“6选3”,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经转换成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为100分;

第五、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第六、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第七、高职院校招考与普通高校会相对分开,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广西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是20××年全部完成全员培训。我们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培训,期望各位老师认真参与,努力提升。

同时,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请各教研组组织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20××年版)》,请上学期参加自治区课标培训的老师做专题发言,把所学的内容在教研组做二次培训,并将发言稿件上交科研处存档。本学期各教研组要开展“我读新课程标准”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求人人学习,人人参与。学校本学期将加强教研组学习的督查,学校领导不定期、不打招呼参加某个教研组学习。请各教研组继续加强教研学习的质量,保证教研学习、讨论的时间。

2.向课堂变革要质量,继续推进我校“三段五环”课堂变革工作

教师要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倡导“高效优质课堂”,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精讲多练,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质疑。杜绝“满堂灌”的教法,积极、主动地探索 “多维互动、实用高效”的课堂。本学期,科研处、教务处要认真组织实施的“三段五环”高效课堂模式,并做好督查工作,同时要向教研组反馈督查结果。强化“三段五环”高效课堂的实施,要避免过于机械化、形式化,重在各环节的开展、作用和效果,以此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底线(教学“五个环节”要在教学中体现,以问题链贯穿,每节课教师讲课不宜超20分钟)。本学期继续开展“老教师教学开放周活动”(初定第九周)和“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初定第十六周),以此进一步巩固高效优质课堂成果。

3.交流学习方面

为进一步总结和巩固课改经验,本学期学校将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组织部分初、高中骨干教师和课改积极分子到区内课改先进学校(达开中学、陆川高中、北流高中等)参观学习,回来后还要结合“三段五环”教学思想,在校内开展教学探讨课竞赛,要结合实际,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4.坚持抓好常规检查,促使各项教学常规落实到位

一是教研组集体备课要坚持,有创新,且不断提高实效,每周教研组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发言的主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发言稿和发言相片要发给科研处存档。教务处要做好考勤,科研做好业务指导,每周公布检查情况。

5.抓紧落实校本课程研发工作

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工作,本学期每个教研组要拿出1门以上的校本课程(含专题)来试用。如试用良好,经学校正式评估后,由学校出资印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要做好优秀微课、课件收集整理,作为校本教材使用。继续建设好各学科的校本资源库,尤其是高三年级一二轮总复习资料库的整理和传承工作,尽量避免做重复、低效费时的工作。

6.加强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科研处牵头,成立外宣部,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力争学校的重大活动能见诸各种媒体。继续加强校园网站和一中公众号的建设,加快更新,充实内容,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名校风貌、名师风范和学子风采,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知名度。(上学期由科研处牵头,成立了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的通讯报道团队,但成果不多)

7.心理辅导方面

篇8:县级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实现教研工作的新突破

教研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其根本症结就在于我们对教育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这一利器掌握得不够充分,教研工作深入推进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教研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紧密结合工作实践,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提炼出真知灼见。教研工作能不能深入下去,能不能出成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是否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是否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教研工作的水平高不高、突破能力强不强,首先取决于理论知识丰富不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不深厚、方法科学不科学。因此,抓好理论学习,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们教研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几年来,我们引导通海县教育科研人员先后学习《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著)、《现代教学论》(刘克兰著)、《新课程怎样教》(吴效锋著)、《说课、听课与说课》(杨九俊著)、《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与操作技巧》(李永云著)、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周德藩著)、解析洋思中学的成功之道《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姜正川著)、《教师正能量》(杨争鸣著)等,通过学习研讨,全县教育科研人员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员队伍素质明显增强。

二、创新思路,着力探索教研工作的新模式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减负增效、素质教育的推进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教研工作也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创新是我们教研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动力所在,没有创新,我们教研工作就没有出路。我们清楚地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教学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同时,开展教研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也更加丰富,为我们教研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在这样一个变革创新的需要和条件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只有把握好机遇,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坚持发挥好传统教研阵地、教研方式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探索教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几年来,通海县教研工作做法是:继续推广小课题研究、“问题库教学”研究,坚持贯彻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六要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强化训练、优化结构、当堂达标)、坚持集体备课、举办教师个人教学研讨会、坚持校长论坛、抓好四清工作、在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联片教研等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同时把眼睛外看,拓宽视野,积极借鉴和吸收外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积极开发和引进一些富有实效的方法和措施,如在全县推广“洋思经验”、“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积极引入和利用好信息网络这一新手段和新平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努力形成开放、创新的教研工作新格局。把重心下移、阵线前移、拓展覆盖、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实、做细、做精。通海县教科所领导和全体教研员,进一步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校开展教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摸底调查,认真听取一线教师对教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创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促进教研工作推陈出新。

三、加强队伍建设,明确教研员工作使命,全力构建全员参与教研工作的新格局

教研队伍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业务队伍,是教研工作的核心力量。我们清楚地发现,加强教研工作,必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近年来,专家们曾用“千手观音”、“三棱镜”、“天平”来描述教研员工作使命,意思就是说:教研员既要具备“上得了讲台、建得起舞台、把得牢擂台、坐得住后台”的能力,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像三棱镜一样在捕捉亮点、放大优点的过程中,传达自己要宣扬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对自己有意无意识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思考,使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得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教研员还同时要肩负着教学研究和教研指导的双重使命,必须发挥平衡教师教学与教研的天平作用。教研员必须切实深入到一线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研课、磨课,上“下水课”、“写下水作文”,才能真正给予教师行之有效的指导。

几年来,通海县教科所根据教研任务及教研员工作使命的新要求,及时转变工作职能、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找到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的新途径。教科所领导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到业务研究和工作谋划上,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具体的工作计划、得力的落实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研员岗位责任制,建立既有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又有配合协调的良好工作机制,力争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加强专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积极引导教研员参加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扎实落实好教研员的“九个一”活动,(即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在市级以上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至少主讲一节示范课,至少主讲一节公开课,至少主讲一个专题讲座,至少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至少命一份高质量试题,带好一个学科的教研工作)。进一步建好教研队伍更新流动机制,不断充实教研员队伍,把教学骨干和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队伍中来。引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健全学校的教研体系,根据教育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和加强各学校教研组织建设,明确学校教研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教师在教研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织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了教研工作的群众基础。

篇9:浅析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方式

在科研工作中离不开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支持,科研档案不仅能够起到有效的原始凭证作用,而且还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科研过程中需要以大量的档案文献信息作为前提,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提供科研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档案文献资料,确保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这就需要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档案分类和整理能力,能够对档案资料进行快速检索。所以需要加快科研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使档案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服务理念

近年来,我国各基础科研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加快了改革的力度,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服务观念和服务技能还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首先,在很多地方科研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重藏轻用的观念,档案利用率较低,导致丰富的档案资料无法有效的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次,档案服务存在较强的被动性,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觉得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对档案资料进行收藏和保存,意识不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对用户的服务进行支配和限制,这使档案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快转变档案管理理论,进一步对档案服务工作进行创新。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利用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来提升档案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要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的质量,从主动服务意识加快向参与式服务意识转变。通过开放式的管理观念来加快推动开发、查询、鉴定科研课题及推广科研成果中来,使科研档案资料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二、创新服务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开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这为档案服务手段的改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科研档案部门需要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加快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科研档案服务的质量。

首先,通过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效率科研档案在形成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内容,而且存档案后需要反复被查询,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而且在档案长时间的存储及使用过程中,档案文件的重要程度及质量等者附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管理工作中进行重点关注。单纯的依靠手工来进行这些细致及复杂的工作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务,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也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对档案的服务性需求。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能够使档案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对于推动档案管理高效化及标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在人工模式下进行档案查阅,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所查询内容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往往还需要重新进行查阅,这就会导致档案在频繁使用和查阅过程中出现损耗,甚至丢失、破坏的情况。另外,部分科研档案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来对科研档案进行管理,不仅档案借阅更具有针对性,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档案的损耗及泄密情况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创新服务方式

首先,提供专题资料服务,提高科研档案利用率。科研档案必须适应新形势,发挥科研档案信息的功能作用,方便科研人员查询利用。

一方面,按照科研档案工作规范,加强科研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将科研活动中成果鉴定材料、课题的原始记录、科研报告和技术文件等收集齐全,将馆藏科研档案信息,借助数字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同时,积极开展跟踪服务,即长期进行跟踪参与,将有关档案信息资料,定期提供给相应专业科研人员,同时定期收集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关档案信息资料。专题资料服务要紧跟科研工作,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进行。

其次,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拓宽科研档案服务渠道。网络化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科研档案能够充分发挥其提供信息资源职能的前提保证。通过利用数字网络平台,逐步完善多种检索工具,最大限度地揭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拓宽科研档案利用服务渠道。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抓住契机,彻底摆脱长期沿袭的手工管理的方法,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再次,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扩展档案利用服务功能。科研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实体,它的作用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开展科研档案编研为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拓展科研档案利用服务的功能。档案工作者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利用科研档案实体,在不违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就某一专题进行系统的较深层次的加工,用新的体例、新的语言汇编成相对集中、系统的信息资料,把静态的档案汇编成动态的活信息,供给全体科研工作者参考。

最后,建立档案反馈机制,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利用的整合功能。科研工作者对开发利用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是对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科学性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内容一般比较具体,且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开发利用中的具体措施或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逐步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机制,以促进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整合功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发挥。

四、结束语

科研院所通过科研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的为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使科研档案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通过规范化对科研档案进行管理,强化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可能为科研档案管理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对推动科研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占霞.如何有效创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2-12-05.

[2]张建萍.谈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玻璃,2013-04-25.

上一篇:《路程、时间和速度》下一篇:2010暑期家教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