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2024-04-12

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精选8篇)

篇1: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近几年,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紧紧围绕上级工作目标和学校工作计划,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科研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师资建设方面: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强化教研组职能,要求教研组长全面负责,高水平开展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在原有水平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提高学科优势,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学科发展点,以学科特色彰显学校特色,全面认真贯彻学校的相关工作计划精神。与教务处配合,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强化对教研组的督查,完善考核制度。

2、精心组织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地点、时间和方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各教研组要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每周组织2次教研活动,教研组人员要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法,以教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继续抓好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

按照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教师业务培训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落实:一是安排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学习和观摩研讨活动,二是组织好教师参加校际之间的观摩研讨活动,三是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级培训,四是立足于教研组的研讨课、实验课,使广大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提高和长进。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认真实施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青年教师观念上要求新,工作上要求勤,业务要上求精,态度上要求诚,待人上要求和,尽快使自己适应岗位并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5、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

继续组织各级各类如优秀教案、优秀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命题等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教务处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操作程序,把好各个环节。

二、教科研工作:

1、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体制,保证教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为积极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学校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教科研作为先导的管理思想,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将教育科研纳入学校的办学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学校建立健全学校教科研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使教科研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培养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的培养,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开阔教师眼界。教科室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教师们提供科研信息资料,举办教科研讲座,派遣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让教师们占有教科研前沿信息,不断增添

科研意识。经过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师们自觉地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研究的过程,形成人人愿意参与教科研的良好氛围,出现一批在教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教师群体。本学期重点抓了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青年教师拜师等活动。逐步为中青年教师创设条件,鼓励其完成高一级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可以说教科研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

长期以来,中学教师普遍缺乏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学校缺少教科研的浓烈氛围。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将教育科研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倡导每位教师做“思考的实践者”和“实践的思考者”,鼓励每位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学校还在职称晋升、职务选拔、荣誉授予等方面向教科研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倾斜,让从事教科研的教师真正体验到从事教育科研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为营造浓烈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与校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几年来,教科室建立了多种平等对话、合作切磋的平台,让教师们经常进行研讨、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共同提高。重视中青年干部培养,加快对中青年教师培养和使用步伐,鼓励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能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于奉献、能团结带领组内教师为同一目标而同心协力勤奋工作的教师尽快成长,脱颖而出,激励其尽快成长为组室的生力军或管理者。组织青年教师就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中的一些有价值问题展开讨论,相互启迪。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4、强化教科研的过程管理,注重教育科研的实效

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力量,集众人之力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结合我校六模块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以优化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己任,聚焦课堂教学,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全体师生对于“有效性教与学”的认识,总结我校教师的优秀教学法,探索适合我校学情、适合学生自主发展、适合新课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改试验,优化教法学法,使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个性和谐发展,促进教师业务、教科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各教研组也能定期开展学习,并每学期提出一至两个较科学合理的教法学法建议开展试点,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研一体化,氛围浓厚热烈。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随着学校老年教师的退休,青年教师逐年增多,已日渐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日益成为教科室的重要任务。教科室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班,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使他们尽快适应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青蓝工程”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教育沙龙”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举办专题短训班、面向全体教师的专题讲座、外出参观以及教师带教等形式,强化教师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近年来我校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上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

篇2: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推动镇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着力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凝聚力、新闻舆论工作的引导力、文明创建工作的影响力、群众文化工作的感染力,为大力推进“四项建设”(即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惠民工程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抓重点、重质量,深化理论武装。我镇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新时期加强党委、政府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在强化制度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树立学习典型,理论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抓好镇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发挥中心组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去年镇党委中心组共举行理论学习16次,为全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树立了良好榜样。二是抓好全体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紧紧围绕“政策到会、理论到心、行动到人”的方针,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专题辅导与理论研讨、畅谈体会与典型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互帮互促、彼此竞争、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7月份,全体机关干部结合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机关干职工理论学习推荐书目,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三是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宣传栏、远程教育等多种载体,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宣讲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四项建设”之中。

(二)抓导向、重策划,强化舆论引导。在新闻舆论宣传过程中,我镇注重把焦点聚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视角伸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一是突出中心宣传。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和实效,营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良好氛围,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二是突出重点宣传。紧密围绕“四项建设”目标,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有益经验,大力宣传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同时,积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换届选举、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普法等方面的宣传,努力为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突出宣传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用足用好现有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人才,努力调动通讯员和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基础、重提高,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创建方案的基础上,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考核,真正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基础工作扎实。我们以镇宣传办、文化站为阵地,对镇村公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公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不断修订完善《文明公约》、《文明行为守则》和《村规民约》,塑造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言行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以整顿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卫生秩序为重点,治理脏乱差,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切实抓好城镇亮化美化和畅通工程。二是创建氛围浓厚。近年来,在镇村开展了以创建“文明镇”、“文明单位”、文明村”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在镇区以文化站为依托,设立“三室一厅”(即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艺科技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配备电脑30余台,图书近万册,报刊杂志10余种,常年对外开放。在全镇13个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图书室。

(四)抓活动,重实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的网络、优质的服务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全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呈现出繁荣兴旺的良好态势,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一是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我镇通过对基层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引导,共培育陈西村文艺演出队等民间文艺团体5支,民间艺人100余名,使我镇的文艺宣传队伍不断壮大。二是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我镇以党员冬训为契机,把宣传教育与文体活动相结合,组织了卡拉OK大赛、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有效推动了我镇群众文化向纵深发展。三是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在镇区广场,每到春秋天的晚上有交谊舞、健身舞等健身活动,参加人数达100余人。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要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中心组发言制度、学习调研制度、学习报告会制度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思想创新,并建立中心组理论学习档案。

(二)继续抓好内外宣传报道。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要方式,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全镇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内外结合,抓出成效。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单位的创建评选工作,形成文明共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3: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及改进

中学教师负担过重。正常情况下一个中学教师每周12节课,加上备课和批改作业,已经达到满负荷了。但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的教师周课时达到15节以上,有的甚至周课时达到24节。特别是政史地这类非基础学科,教师不仅带的课时多,而且班级也多,重点中学的教师通常要带10个班以上。班容量也很大,重点中学的班容量往往达到70人左右。加上追求升学率和各类考核给教师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许多教师在学校被搞得疲惫不堪,回家还要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何来精力搞教育科研?

教育制度。我国的教师大部分都是通过三年或四年的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在师范的课程设置上,共分为三类: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及教育理论课程,其中又以前二类为重点。这就使得广大中学教育实践者不研究教育学;而教授教育科学的高校教师及其培养的高层次学生研究教育学却不实践教育。

文化传统。从长期的教育实践看,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一直保持着教学和科研双肩挑的传统,而且科研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而在中学从未有教師必须承担双重任务的传统习惯。在世俗的眼中:中学教师就是上课教书,去搞科研,便有逾位之嫌。

学校管理中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人们看重的是升学率,所以学校的分配制度也重点向这方面倾斜。搞科研,一般是只有在获得奖项的时候,才能获得一些奖励,这对积极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来说,存在着一个价值低估的问题。

主观方面的原因:教师自身的习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长期的应试教育早已把教师们训练得只会从事应试教学工作。搞教育科研为大多数教师所不习惯。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具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在许多地区,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研究的内容绝大部分课题都是局部的个别的问题,缺乏对课题的宏观把握,教师对自己研究项目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意义、今后的走向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出现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而且,许多课题研究甚至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研究,甚至没有最起码的科学规范。

促进中学教师科研发展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基层中学应大力促进教学创新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激励教师终身学习,积极探索,适时研究。

重建鼓励教育科研的学校工作制度。学校应为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订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奖惩制度,鼓励教师在改革实践中提出研究的问题,展开共同研究,使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减轻中学教师的负担。减轻中学教师的负担包括减轻教师上课的课时数、所带班级数量和班容量,减少考试次数,减少学生作业量,杜绝节假日补课,保证教师寒暑假的时间,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安排教师必要的学术休假。对教师考核应减轻学生考试成绩的比重,相应增加教育科研的比重。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发挥基层教育科研人员的作用。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人员比较了解一线教师的鲜活实践,各级教研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应该以自身不断创新的工作实绩为高质量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弘扬教师的主体性。在普遍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现代,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主体的自我建构。尤其是教育科研。只有对教师这一概念进行时代的重建,才能意识到教师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是升华自我,完善自我,有着丰富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职业。教师这一概念绝不应被平庸填塞,而应与高尚、创造、探究为伍。教育的劳动性质不是简单、枯燥、接受,它是复杂、有意义的劳动,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

篇4:中学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中学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 k J.Om 9 中学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

我校教科研工作目前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低起点的阶段,没有一项立项课题,与兄弟学校相比有极大的差距。在认识上,往往将教科研看成是写篇论文,缺少深入实际的过程性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脱离,研究与实践是两张皮。在研究的能力上还不强,不知道如何去研究,研究的方法欠缺。另外,研究氛围不浓,缺少主动研究的意识,现有的所谓“研究”也往往是简单的应付,所以很难出成果,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帮助不大。这种状况不改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教研室共有4人:教研室主任一人,教务主任3人。

我负责汉语教学这一块,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只能分成理科和文科两个教研组,音美体教研组合在了民语。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均有工作计划、进度安排、活动安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规章制度健全、职能明确。教务处、教研室每月至少检查两次,均有检查记录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指导意见。教研活动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教研组至少每两周活动一次文科单周,理科双周,会上集体研讨公开课的备课思路,教研组长反馈每周听课后的教学建议,进行反思;月考后,分析测试成绩,普遍问题,共同克服,个别问题,如何纠正;详细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月检查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本教研组的总结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评出本月的最佳教案奖和最佳作业批改奖。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教研室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考核。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主要内容为:教师上课的详细课堂实录;上课后组员的评课讨论记录;组员对案例的讨论记录;每次活动的出勤点名记录等,围绕专题讨论形成的集体教案;每个组员的教学案例、教研组的案例。

对外以联片教研为契机,开展校际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团队互动,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出车或报销车费,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每人都有听课笔记,从领导到各科教师我们制订听课规定。为保证以上制度落实,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教研室将对每人任务完成情况统计公布,总结评比,奖优罚劣。

农村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许多困惑,举 步维艰,一.教研组集体活动,组织学习,研究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学校对教研组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不够到位。

三.教研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专家指导与引领。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的平台,多聘请专家指导。

四.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后备力量不足,我们学校缺乏年轻教师的激情与活力,高级教师满足于现状,对自己没有更高的要求。

五.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采取观望态度,没有积极参与,也不发表见解,教研活动不是“我要参加”而是“要我参加”。

六.教师缺乏科研精神,怀疑自己的研究能力。如果不是为了职称评比,一般不会主动写论文。教师工作量偏重影响教研的实施。承担教科研课题必然要增加工作量,岂不自找麻烦?况且即使承担了课题研究,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又能投入多少精力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呢?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真正开展教科研工作形成阻力,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困惑和不足,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今后该怎么做,一.教研组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加强集体教学效能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改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将有助于教师的开拓进取,为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有效地推进自身发展与教研组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同伴意识,开展良性竞争。竞争无处不在,但我们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教研组成员应不断强化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同伴互助意识,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四.优化教研组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内有多种教师组成,如专家型教师,经验型教师,新手型教师,融合各种教师的特点,取长补短,以老带新,师徒结对,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教师的职业就像一条河,一条不断流淌,常流常新的河,在流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洗涤污泥,荡涤尘埃,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吐故纳新。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看待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困惑,在困惑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成长!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 k J.Om 9 4

篇5:延远中学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 教师成名 打造名校 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领导班长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

由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教科研明星学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还被命名为“十一五”科研课题实验学校。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十一五”以来,学校明确了“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工作课题化”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各个条线的工作具体分解,选择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课题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网络,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科研特色,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健全。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课题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的工作组织体系。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二、创设浓厚氛围,强化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不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难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教科研工作能顺利开展,除了有学校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的增强首当其冲。学校制订好课题后就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培训,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强课改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室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种类多样的教育教学刊物,开放阅览室,教师每周学习不少于2小时。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理论摘录,每月完成一篇摘录,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学校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通过网络的交流,解决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这样,学校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位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教科研研究与实践。

二、搭建科研平台,打造优质队伍。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重视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师资培训、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小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空间;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拜一位师傅,开展帮辅结对专题研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分层分批派出学校教师到全国各地听课、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市内外的名师、教育专家来校作课、讲学,本学年,邀请实验小学的各科老师来校指导;分层实施“同课异构”战略,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汇报课,并随时接受领导的“推门检查”,五年内的教师每学期各上两节教科研实践课,市级教学能手以上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挂牌示范课,其余教师人人一节实践课;几年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三、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学校有中央教科所《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子课题《阅读与写作协调发展》,985课题《陕北民歌进课堂》,以及《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等20个市级微型课题和5个校级课题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努力使一个课题研究得以在课堂中真正实施。

四、完善奖励制度,推广科研成果。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近几年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及获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中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其中《中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获省三等奖。

为认真总结宣传与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每年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活动。

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延川地域文化辑集》和《陕北民歌点集》。学校以教科研刊物和教育网站为基地,宣传教育科研知识,传递教科研信息,发表教师教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以此为依托,使学校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

篇6:欢口育英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一世爱佛缘

教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要工作。我校立足实际踏实开展、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我校教科研坚持“一个中心” :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立足学校特色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二是教师学习全员化,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围绕中心,我校开展了以下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项培训

我校培训根据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以集中培训和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培训,坚持校级培训、分年级培训相结合。我校今年集中进行了龙芯电脑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网络教研平台培训、个人课题研究培训、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撰写研讨培训等等。

二、课题研究

1、个人课题研究

我校教科研一贯鼓励支持参加个人课题研究,我校有十几位老师进行了个人课题研究,研究已进入中期,明年三四月份结题。个人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促进了老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实践的反思。刘枫、李世平、李芳、于海颖老师为研究课题读书学习,自主阅读教育专著,做了大量笔记,撰写并上传了心得、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数十篇。个人课题研究使老师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发展更快。

2、学校课题研究

我校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近几年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一是“国学与教育研究课题”。早在市教研课题之前,我校从2009年开始以古典文化为资源,开展“传承古典,陶冶情操,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创建校园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古典文化熏陶。我校制定特色创建方案,成立建设特色机构,撰写宣传口号,营造文化氛围,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撰写对联及读书格言征集等具体活动,并组织选编了《论语读本》《唐诗百首》《宋词百首》等读本,极大的推进了特色创建活动。2010年底徐州市教科所组织申报“国学与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我校积极筹备申报,2011年2月我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学与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学校先后派出教干、老师二十多人次在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参加国学“校长培训班”“教师培训班”等课程培训。我们立足实际踏实开展研究,并结合研究开发了校本课程,选编了《论语百则》《唐诗宋词赏析》读本,列入初一初二教学计划,目前课程教学推进正常。初三读本初步定为《古代散文选学》,正在编选中。

二是“农村中学新教师培养路径探索”。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学校制定目标: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我校青年教师9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大,其中教龄未满五年的就有33人,教师培养工作很急迫。我校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就是为了以科研带动新教师、青年教师乃至全体教的专业化成长,让老师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成长。

我们根据以往成功做法和成功经验,制定了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方向,分以下几个模块开展我们的研究。

①理论学习:研究教师需要怎样的培训,探索校本培训的路径和方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读书学习、反思交流。

②网状格局:对多年形成的网状格局,进一步加强稳固。学校各科室、年级、教研组,既宏观纵向开展活动,也进行横向的年级、教研组内部活动。以集体备课、公开课为例,年级、教研组为主,其他年级积极参与,达到活动共享,发展共享。

③星火计划:就是突出个别培养,让一部人先成长起来,让他们起辐射带头作用,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依次确定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年级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教研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明确责任,培养观察,带动提高。初三年级青年教师蒋惠艳,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就担任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就给其他老师以很好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对她的培养,无疑会给她带来飞跃式的发展,也会很好的带动其他青年教师,对老教师也有很大触动。

④走出去: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还需要走出去。教育的不均衡现实存在。借鉴外地的先进的成功的经验,观摩学习是不可少的。过去我们很重视教师的外出学习,组织老师去沭阳无锡等地观摩学习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有感想有变化。回来以后的汇报课,更是起到了引领作用。

⑤论文撰写:有教学实践,开展反思交流,上升到理论高度,论文撰写是一个很简便的路子。在论文撰写方面做些指导培训,加快老师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⑥优质课评比: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校级县级市级等优质课评比,鼓励青年教师的创优意识,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高层次发展。

篇7: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唤建构和谐的语文教育观和科研策略。然而,语文教育科研领域在科研对象、思维方式、理论基础与科研目的上存在大量重此薄彼的不和谐因素,本文据此提出建构和谐语文教育科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科研;和谐;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58-02

教育科研是有效推动课程改革,优化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自身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立校”、“科研强校”、“科研兴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走向成功”的科研意识正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

然而在语文教育科研领域,教育理论研究缺乏方法论的自觉,研究主体的研究方式意识淡薄,存在大量重此薄彼的不和谐现象。新课程改革呼唤建构和谐的语文教育观,顺应时代特点和本学科变革发展的双重要求,将语文教育科研纳入到和谐语文教育构建的学术视野中来,以求语文学科本身的完善与成熟,这是语文教育科研之繁荣与创新的最佳突破口。

一、中学语文教育科研的现实分析

(一)语文教育科研在对象上,重实践研究,轻理论研究

根据教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将语文教学研究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事实基础,理论研究反过来又促进实践研究,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然而,语文教育研究存在大量重实践研究轻理论研究的现象。

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分别有31%和38.9%的人对“我对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问题持否定和模糊态度;有87%以上的人未达到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指标;分别有27.4%和60%的人对“我具有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表示否定和模糊。这表明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对语文教育最有发言权的一线语文教师游离于语文教育研究队伍之外,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育研究主体构成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由于我国“教育科研”体制、整个教育环境以及评判教师优劣的标准,也由于一线教师太苦、太累,被升学率所困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教师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工作,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知识传递者。而没有将自己视为科学研究者,从而大量中小学教师的实践仅止于实践,对从事教育科研不感兴趣。即使有科研成果,研究论著也大多集中在教学当中的某些现实问题,缺乏理论指导。如,在一次对具有代表性刊物的论文调查中,所有文章实践层面的研究分别占有88.1%和71.6%,原因在于它们出自中学教师之手,而且被调查的文章中很少见理论文章出自中学教师之手。与此相对应,许多关于实践的文章也没有出自大学教授或教研员之手,他们很少到实践中做研究,从而成为典型的书斋式研究。

(二)语文教育科研在思维方式上,重经验描述。轻逻辑性建构

研究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工作在一线的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在语文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在从事教育研究时一般总是从经验开始总结指导教学工作,这种经验性的研究与中国传统教育研究方法有关,具有历史必然性,是语文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但是,经验的直观性造成了经验的运用只是从现象到现象,中间环节缺乏理论联系,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指导性;经验的科学性缺乏统一的参照系统。从研究本身来说,不是语文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逻辑性建构是衡量一种理论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所谓逻辑的理论建构,就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即通过概念演绎系统建立理论命题,它是任何成熟的理论研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是,在语文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中,这两句话几乎成了理论脱离实践的代名词,一篇语文教育科研文章如果背上这样一个恶名,就意味着被判处了“死刑”。

(三)语文教育科研在研究目的上重个人功利,轻社会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丁钢曾说:“目前最可怕和最焦虑的就是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而极端功利的倾向。”语文教师教育研究的目的在现实中有时表现出重个人功利、轻社会价值,表现为“为职称而研究”、“为名声而研究”、“为稿费而研究”、可写可不写的照样写、可长可短的往长处写的不良倾向。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现行教育领域的职称晋升往往与教育成果相挂钩,教育成果又被某些职能部门简单具体化为几篇论文,且要求发表在某级以上刊物。职称对一个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可是研究成果有时并不如你所愿,一年可以写几篇,结果就只能闭门造车,造成了大量重复而毫无新意的“论文垃圾”。主观方面,教师的认识也有误区,认为搞研究就是写论文,只有发表论文才称得上是一名优秀教师。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教师,优秀的表现并不是你有多少论文发表在哪个级别的刊物上,论文作为其中一项成果只占到很少一部分,学生才真正是你最大的研究成果,才是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建构和谐中学语文教育科研的策略

(一)深化语文教育叙事研究,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动感地带

语文教育研究的倾向应该不仅仅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者也要成为教师,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善之路。加强语文教育叙事研究,是架起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桥梁。

叙事就是讲故事,即通过故事本身讲一个教学上的经验和道理。叙事研究就是以叙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涵的思想和哲理。李海林曾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对教育叙事研究做了如下的概括:“教育叙事研究是文学的叙事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叙事总是与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故事里有真情,故事里有真的生命。”“教育叙事研究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以教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叙事研究避开了科研总要涉及“理论”,一些抽象的概括,一些名词术语。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因而能使教师真正“为自己的教育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育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研究。”相比其他教育研究方法,最大意义就是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育研究从专家手里回到教师手里。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

(二)加强真正有深度的语文教育哲学化研究。提升理论概括高度

理论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对实践的某种概括。理论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发展方向的预测,对发展方式和途径的设计都至关重要。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会更有自

觉性,更有信心,更具创造性。所以,应从理论上研究语文教育,对语文教育科学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审察过程,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使其善于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并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提升理论概括的高度。

高层次的理论是解释性而非描述性的,它既反映存在又重构存在,并以自己的理论体系揭示人们所理解到的世界结构,从而实现理论解释世界的责任。要做到理论研究反映实践规律,实现透过现象反映规律,提升理论概括的高度,必须经过一个理论抽象阶段,有一个暂时脱离与实践的胶着状态的阶段。理论研究从实践中产生出一些初级概念之后,应该按照概念固有的矛盾规律,铺设理论发展的具体步骤,经过从概念到概念的“概念运动”,分析和综合概念本身的各个不同要素,产生出比实践更高级、更接近事物本质的概念,通过演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来指导实践。这种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哲学化研究是真正有深度的理论性的哲学化研究。语文教育科研必须突破经验研究的历史局限性,通过概念演绎系统建立理论命题,建立一种一以贯之的理论逻辑体系,对语文教育做出整体的、本质的、逻辑的归纳和概括,从而达到从研究方法上超越前人,提高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

(三)树立一线语文教师的教研一体意识,促进专业化发展

一线语文教师具备从事语文教研的最有利条件:研究对象最明确——每天接触学生;研究资源最丰富——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的积累;研究行为最直接——可观察、可调查、可试验、可总结;研究成果最实在——是鲜活的体验与参与。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树立较强的教研一体意识:教就是研,教和研互为目的、互为条件,没有教,就没有研,反之,没有研更谈不上教。这种教研一体的意识正是教育工作或教研工作的基本特点。教育科研实践表明,教育科研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线教师应将教研一体意识提升至一种境界。

(四)重视调查法。提高语文教育科研的实证性

调查法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指调查者以教育的“现在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验、观察、电话、网络等手段,通过有计划地、周密地、系统广泛地了解,掌握有关教育实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或有关的成果和经验、问题和教训,并在大量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的特点,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用以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法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材料,且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制约、具有适用性强、范围广等特点。

(五)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验,提高语文教育科研的科学性

“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教育实验作为人类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探索规律的科学研究活动,是人们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语文教育实验研究,就是通过实验,确认语文教学的某项要素或某些要素的改变对语文教学的另一项或另一些要素的改变有没有因果关系。语文教学实验的实质在于揭示语文教学现象的因果关系,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因果关系”和“规律”是语文教学实验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语文实验研究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研究,它往往解释语文教学活动的某种必然性,能够将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统一,实现假说——实验一新假说一新实验这样螺旋式上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语文教学理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检验语文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质量的科学依据。所以,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必须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整体教改实验,从而使语文教育发展步人科学化发展的轨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语文教育研究方式应时代的要求和本学科的发展而产生,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立足于当下实践,具备前瞻性战略眼光,推动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的动态发展,形成学术张力,将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香玲,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教育叙事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2]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4:9

[3]汪潮,中国语文教学实验研究概述[J],云梦学刊,1995:1

[4]曾祥芹,文章写与语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篇8:洪庄中学师资建设及教科研工作汇报

汇报材料

一年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和谐学校”这一主题,以制度落实、责任落实为重点,加强了学校安全防范基础建设工作,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师生安全,维护了校园政治稳定、治安环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将近一年来我校 “平安校园”创建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网络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是维护校园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为切实加强对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平安校园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由梁太和校长任组长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同时,学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和意识形态等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细化了分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政教处和各学区主任及各班主任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和交通、防水、防火、防盗、防电、防伤害事故等安全教育。教务处主要负责教育教学安全检查和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学生活动场所、课堂教学的安全检查。总务处主要负责检查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电路及各种开关、插座、各种用电设备完好情况,消防设施质量及性能,楼道、楼梯、扶手、照明、体育器械等安全情况。学校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平安意识

1.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提高师生思想认识。

学校通过政治学习、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及学校广播、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全校师生维护学校稳定,创建平安校园的自觉性。由于学生食宿在校,管理难度大,综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管理意识,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学校以“法治进学校”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办学,依法治校。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了校长负责制,完善了民主监督,切实维护了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形成良好的教学育人环境。二是采取专题讲座、创办主题手抄报(黑板报)、召开主题班(团、队)会等形式和途径,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了以“法制伴我行”等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法制副校长、聂堆派出所副所长张岩同志、司法所所长耿玉贤同志,为全体学生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三是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园网、征文比赛、手抄报、黑板报等途径和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了普法教育,增强了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利用教职工大会、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组织教职工参加普法考试,促进教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教职工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3.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一是学校坚持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行为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引导学生加强防范意识。二是班主任利用小班会和班队会以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电教片,带领学生检查校园设施安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预案的演练,召开安全教育演讲会,指导学生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等。三是通过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掀起创建“平安校园”的高潮,营造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在学期初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期中举办防震、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夏季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春节前后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4.持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

学校坚持把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作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不断地在广大师生中集中开展了“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宣传教

育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了邪教的本质和特征,认清了邪教的社会危害,提高了识别邪教、防反邪教、拒绝邪教、反对邪教和用先进文化抵御邪教渗透的能力。

三、加强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秩序

1.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平安建设。

学校加强了领导值周、男教师巡夜和学生值日力度,确保校园无一片垃圾、教室无一点污迹、设备无一处隐患,学生课桌对齐一条线,卫生工具摆放一条线,也保护了学生安全。同时,值周领导和值日学生经常性地进行治安防范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值周检查记录,即查即治,不留隐患。学校保安利用校园监控系统全天进行校园安全值勤。在学生上下课人员密集时段,学校值周领导、门岗保安共同负责,确保学生安全。

2.加强门卫管理,维护校园秩序。

建立健全了门岗管理巡查制度,为门岗治安保卫人员配备了头盔、警棍、橡胶棒、钢叉、钢圈等防卫器械,加强了进入校园人员管理,对外人进入校园,问清情况,并一律登记,否则拒绝进入。在校期间学生出校门必须持有班主任审批的请假条,或由家长提前在校门后接,门岗保卫人员检查并登记后方可离校。严格控制机动车辆进出校门,学生在校期间,禁止一切外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机动车辆进入校园。

3.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提出每一名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安全稳定的责任人。班主任对班本学生治安管理负责,教师课堂治安管理负责,形成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学生治安管理体系,彻底遏制学生不文明行为,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四、落实防范措施,促进平安建设

1.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学校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教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准确掌握教职工思想动态,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学区大会、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组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教职工队伍稳定。

2.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落实《文明上网公约》,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各班教室张贴《文明上网公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文明上网。学校

还在各班建立了文明上网监督机制。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学校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还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易懂易记的三字歌。同时,学校还大力开展 “礼仪+风貌”教育,让学生从小接受一定的传统经典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庸和谐”的民族精神。

五、健全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平安

1、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学校——各部门——各学区——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管理网络,形成了学校——镇派出所——学生家长的横向联系配合的平安建设协作网络,确保校园财产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

2、加强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成立了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师生坚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加强了课堂安全管理,建立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生课安全。尤其体育、劳技、实验课,要求教谁的课堂谁负责学生安全,严格执行各类课堂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安全。

六、建立长效机制,丰富创建内涵

1.平安校园携手共建。

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安全常识回家教给家长。同时结合安全教育月(日)活动,学校坚持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学生家长书》以及《安全教育温馨提示》,在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的同时,发挥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监督。

2.“人、技、物”联动防治。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专门为学校门岗配备了服装、头盔、警棍、橡胶棒等防护设备,建立了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在走廊和楼道安装了应急灯,并完善了各种安全出口标志。在“设施防”、“技术防”的同时,我们还增强

人防力量。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管理,重大节假日安排双岗,并由学校领导担任带班领导。学校领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查岗,发现治安隐患,限期进行整改,真正做到“三防”并重。

3.周边环境治理有力。

学校针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镇党委、镇政府定期开展治理工作。在今年针对学生离校和返校期间校门口主干道车流量较大的现象,学校及时给镇派出所联系,要求协助进行治理,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强了学生高峰时段校门口的车辆的管理。

4.文化引领彰显效成效。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为契机,开展了大型诗歌朗诵会、国学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开展了以“颂歌献给党”红歌赛、“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等为主要内容的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总之,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配合,我们始终把学校及师生安全稳定工作当作大事来抓,从不懈怠。多年来,我校师生无一违法犯罪,守法率达100%,未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及师生财产未受到损失,学校教职工队伍稳定,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上一篇:13.第一次抱母亲!下一篇:岁月如画_初中作文